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风流(胡田)-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老夫就不留客了。”李大亮笑道,“叔珩可还有其他事情要老夫帮忙的?”

“先谢谢大都督了。”张焕抱拳道,“确实有件小事要请大都督成全。”

“只管说!”

“玉门关有个小卒叫做阿提力,下官想要向大都督讨要此人。”

李大亮也不问原因,大手一挥道:“这等小事何足挂齿,明天让他跟你回长安就是。”

张焕再次道了谢,又闲聊一阵后,见没什么事情了,就起身告辞准备回去收拾东西。李大亮硬拉着俩人用了早点,才放他们离开。

出了大厅,张焕就让李铜去找阿提力,若是他愿意,可以全家都去长安。

回到房间,小痴正趴在桌上逗俩只小鹰玩耍,见他进来脸色一红转过头去。

“明天回长安。”张焕笑着走过去,伸手触摸小鹰的喙。俩只小家伙丝毫不怕人,轻轻地啄着张焕的手指。

“这么快啊?”小痴一愣,“那我去收拾东西。”

“先和我出去办点事情,回来再收拾吧。”

小痴点点头,也不问他做什么,将小鹰放在一只篮子里,跟着他出了房门。

张焕出来后,随意找了个仆人让带路去兰州淘宝店。随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着京城淘宝店名声鹊起,各地的分店也都生意红火。一说淘宝,这仆人连连点头说知道,带着他们拐过几条街道,很快就来到了淘宝门口。

到了地方一看,这条大街十分繁华,店铺鳞次栉比,各种特产几乎应有尽有。而淘宝所处的位置,也在最好的地段。看见淘宝的招牌,张焕心里莫名的感到一阵温暖。

进去后,店里已经有几个客人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正在给她们介绍最新的首饰。见到张焕,这女子一愣,赶紧笑着迎接上来。

“杏花姐姐,一向可好?”

“多谢公子牵挂!前几天听说公子去了高昌,这么快就回来了?”

杏花一脸嫣然,心里却感慨不已!当初在翠玉楼,自己出言调笑的少年如今不但名扬天下,还做了朝廷的大官,真是令人想不到!更值得杏花感激的,是他让翠玉楼的姐妹们不再倚楼卖笑,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嗯,前天回来的。我有点事要你帮忙。”

“公子说哪里的话!只管吩咐就是,请里面就坐。”

进入里间坐下后,张焕就直接说起了来意。

当初达坂山口之战后,张焕就许下了每人五十贯的抚恤金,可惜后来很快去了高昌,这件事就耽误了下来。

前几天在大沙海时,张焕也给每个人许下了二十贯的赏赐。明天就要离开了,所以张焕准备先从淘宝支取一些钱财,委托李大亮等到圣旨到了再帮着发下去。

“公子,大概需要多少?”

“八千贯左右吧。”张焕暗自计算了下,说出了数目。本来需要一万多贯,不过玄甲骑兵都已经回了长安,只好回去后再说了。

“那就没什么问题,只是铜钱不好携带,就给公子金锭吧。”

“行。”

“公子请稍坐片刻。”

杏花点点头,匆匆走了出去。不久之后,就令人抬了八百两金锭走了进来。

“公子,请点点数。”

张焕微微一笑:“不必了!杏花姐姐在兰州府,过得可好?”

“嘻嘻,还好了。公子,这是我丈夫。”杏花指了指刚才进来的一个汉子,“还不快见过公子!”

“小人王得禄,见过公子。”

张焕见这人相貌朴实,一脸忠厚老实,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好教公子知道,很多姐妹都成婚了,大娘和妙玉小姐也都来信祝贺过呢。”

“好啊!真为你们高兴!王得禄啊,不可欺负杏花姐姐,否则本公子不会放过你的。”

王得禄有些惊慌,赶紧点头答应。

“嘻嘻,公子就不要吓唬他了,他是老实人!”杏花笑着看了眼王得禄,眼神很是幸福。

“那就好!什么时候有了孩子,别忘记写信告诉我们。”张焕笑着点点头,真心的为杏花感到高兴。

“多谢公子吉言。公子什么时候回长安?”

“明天就走,所以就不多留了!”

“这么急!”杏花有些失望,“还想请公子尝尝附近的美食呢。对了,我给大娘和妙玉小姐都准备了礼物,公子可要看看?”

“我带回去再看吧。”

杏花点点头,出去准备好马车,目送张焕一行消失在街角,才有些伤感的走进店铺。

张焕回到都督府,就去找李大亮说这件事。李大亮听他说了想法之后,既惊讶又有些担忧。这件事虽然是好事,但是就怕有人煽风点火,弹劾张焕私下收买将士之心,那可不是玩的。搞不好,自己都会落下不是。

“大都督无需担心。”张焕看出他的忧虑,“这些钱财,下官并非要现在就发下去。回京之后,会先请皇上下旨,然后再请大都督帮忙发下去。”

李大亮笑道:“既然是这样,老夫自然乐于效劳。”

“多谢大都督!”

张焕将金锭和抚恤清单交给李大亮,回到房间时李铜已经回来了,告知说阿提力答应去长安,不过家人并不想离开兰州府。

“你去取一百贯钱,给阿提力家里送去吧,让他明日一早随行。”

“喏!”

李铜前去阿提力家,张焕等人则开始整理东西。除了杏花送的礼物之外,李大亮也送来了不少东西,足足够装一马车了。

还没收拾完毕,仆人来报,说有故人来找张焕。

“故人?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他说姓王,在江都就和大人认识,正在门外等候。”

张焕有些疑惑,走出去一看原来是江都县捕头王军。见到张焕出来,王军毕恭毕敬的上来行了一礼。

“王捕头不在江都,怎么来兰州了?”

“大人,王钰大人调任扬州长史之后,小人就辞去了捕头一职,跟着二老爷做事。”

“你说的二老爷是哪位?”

“大人,我说的二老爷是当今族长的二弟王浩王叔易,也是王钰大人的族兄。”

“原来如此。”张焕点点头,“你找我有什么事?”

“大人,二老爷素来仰慕大人,想请大人过去一聚。”王军取出一张拜帖,恭恭敬敬的递给张焕。

“拜帖不敢收!”张焕并不接拜帖,“既然是王钰大人的族兄,本官这就去见见。你且等等。”

张焕回房间换了衣服之后,带着李铁李银一起出了门。王军在前带路,拐过街道向城西走去。

第115章 结盟太原王氏

路途并不远,张焕几人很快就来到城西一栋大宅子前面。还没走到门口,就有仆人迅速去通报,不一会儿,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就飞跑了出来。见到张焕,满脸堆笑迎接上来。

“大人,这就是我家二老爷。”

张焕拱手道:“在下张焕,见过王老爷。”

王钰说起来也算帮过张焕的忙,这王叔易又是王钰的族兄,因此张焕态度很是温和。

“老夫惶恐,何敢当大人之礼。此前就听千里贤弟说过,张叔珩温文尔雅,果然是彬彬有礼的君子啊!”

“那是王钰大人过奖了。”张焕淡淡一笑,“不知找我前来,有何要事?”

“大人请进去说话。”

进去后,王叔易直接将张焕请到了书房,令侍女奉上了清茶。张焕微有些奇怪,自己和王叔易是第一次见面,不但被请进书房以示亲近,王叔易还知道自己喝茶的爱好,看来此人暗中了解过自己了!

王叔易笑呵呵道:“大人乃是曹大夫弟子,辈分高贵,若不嫌老夫愚钝,不妨平辈相称即可。”

张焕淡淡一笑:“敢不从命。”

“贤弟果然爽快!”王叔易颇有些顺杆爬的意思,马上改了称呼,接着道:“不满贤弟,老夫来兰州府,是为了生意上的事。”

张焕浅尝了口茶水,慢条斯理道:“生意上的事在下并不太懂,不知王兄是什么意思?”

“贤弟太客气了吧!千里可是说过了,如今大名鼎鼎的淘宝,就出自贤弟之手!”王叔易笑着给张焕添上茶水,“虽然是初次见面,不过因为千里的关系,也算不上外人,还请贤弟交浅言深。”

张焕听他又提起王钰,也不好过于推搪,只好微笑道:“既然如此,王兄还请明言。”

“贤弟爽快!听说皇上想要向西域用兵,不知可有其事?”

张焕含笑点点头,反正这件事情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那高昌人和突厥人着实可恶!皇上若用兵,我太原王氏愿意资助一百五十万贯。”

“王氏一族一心为朝廷,在下十分敬佩!”张焕面带微笑,心里却微微一惊,王氏出这么大一笔巨款,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满贤弟,其实我太原王氏准备向西域发展,只是如今商道堵塞,徒呼奈何!故而愿意资助朝廷一百五十万贯,以打通商道!”

张焕闻听,却忽然想起了漕运舞弊案。当时曹宪就提示说,那件事情背后肯定是世家门阀,事后也有蛛丝马迹表明,曹宪所料不差。既然如此,太原王氏肯定也参与其中,难道是因为漕运掌握在了皇上手中,世家门阀才准备向西开拓?

绝对不会!张焕马上否决了自己的想法,自己和世家的仇怨天下皆知,若是他们准备向西开拓,绝对不会找自己!这样一来事情就很明显了,要么是王叔易在玩花样,要么就是太原王氏单独的行为!

想到这里,张焕一下子兴奋起来,自己给李世民的计划里,就有拉拢分化的建议。若真是如自己所想,王氏准备单独向西扩展商道,倒是可以大做文章!

“贤弟以为然否?”王叔易见他沉思,笑着询问了一句。

“此乃大好事!只是不知王兄和我说这些是何用意?”

王叔易走到门边,见周围无人偷听,这才低声道:“其实是想请贤弟牵个线,将这件事向皇上禀明,以此表明我王氏一族对朝廷的忠心。”

“什么?”张焕万分惊讶,“我只是个小小的六品官罢了!再者说了,王兄一门也多有人在朝为官,这等好事为何找上我?”

“嘿嘿,贤弟就不要谦虚了!皇上已经下旨将贤弟升为果毅都尉,年仅十七就位列五品,我大唐开国以来也只有屈指可数几人!如此恩宠,岂是一般官员可比?贤弟又是卫公的兄弟,谁敢不高看一眼?”

王叔易看了一眼张焕的脸色,见他没什么不满,接着笑道:“千里还说了一点别的事情,原来贤弟在朝中还有房相暗中相助!真是令人羡慕万分啊!”

张焕心中冷笑,这王叔易一口一个王钰所说,只是想让自己顾及情面,不好生气罢了。他费尽心机打探自己底细,看来所图者大!且先看看他的底牌再说!

“嘿嘿,王兄真是用心良苦啊!”张焕冷笑一声,脸色也冷淡起来。

“贤弟勿恼!贤弟勿恼!”王叔易赶紧抱拳赔罪,“老夫先给贤弟赔礼了!”

“不敢当!王兄若是继续遮遮掩掩,在下只好告辞了!”张焕说完,拂袖站了起来。

“贤弟快请坐!”王叔易一把将他拉着坐下,“既然如此,老夫就明说了。贤弟军中朝中都有助力,前途远大,以后还想请贤弟对我王氏一族多加照拂呢。”

张焕淡淡道:“原来如此。只是王兄也知道,我和崔氏一门积怨颇深,王兄如何敢信任我?”

张焕这句话,明着是说自己不足以被王叔易信任,其实质却是信不过王叔易。毕竟太原王氏也是世家门阀,怎能让张焕轻易相信?

“贤弟多虑了!”王叔易如何听不出他的意思,赶紧表明立场,“不怕贤弟笑话,其实我王氏一族在几大世家中实力最弱,时常和其他几家有些矛盾,因此关系逐渐冷淡起来,贤弟可明白我的意思?”

张焕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即使都是世家门阀,也难免弱肉强食罢了。

“唉!去年因为一些事情,我王氏不得不断绝和其他几家的生意往来,独自向西域发展!”

王叔易这话倒是发自肺腑,并无半点虚假。当初的漕运舞弊,所得收入多半进了崔氏和卢氏的腰包,其他几家所得也大大多于王氏。

王氏族长,也就是王叔易的大哥王伯易,早就想退出漕运一事,毕竟大家冒的风险一样大,收益却所得最少,王氏如何肯答应!去年正好出了侯思齐的事情,王氏借口要向西扩展商道,趁机退了出来。

当时其他几家引而不发,谁知过了一两个月,就开始全面打击王氏。如今的王氏,每月的进账只有以前的五成,长此以往,家族肯定会衰败下去!

为了此事,王伯易亲自前去清河,想要修复关系。不料崔伯颜托病不出,仅仅是崔世裕出面接待了他,事情也没有丝毫进展。迫于无奈,王氏只好假戏真做,全力向西拓展。可惜西域商道堵塞日久,又有达延芒、鞠文泰和突厥人等层层阻拦,收效并不大。

张焕听了他这几句话,心中明白所谓的‘去年一些事情’,肯定是漕运之事分赃不均了。张焕并不知道王氏被严重打压的事情,还以为王氏只是想要向皇室靠拢罢了。不管怎么说,能拉拢分化世家门阀,张焕一定会不遗余力的。

“原来如此,那么王兄资助一百五十万贯,想要得到什么呢?”

王叔易叹气道:“本来资助朝廷不该寻求回报。只是我王氏如今有些艰难,若是可以的话,西域商道打通之后,请皇上准许我王氏出面组建商队。”

“王兄果然睿智!”张焕笑着称赞一句,马上明白了王伯易的意思。

出面组建商队,那自然就有了决定哪些人参加的权利。说白了,以后任何人想要向西域行商,都要取得王氏的同意才行。这个和张焕想要组建商会,有异曲同工之妙,颇有些后世垄断经营的意思。

“贤弟果然聪明!”王伯易见他明白了,也出言称赞一声,“不知贤弟以为,此事可行否?”

张焕心头暗笑,正在想着如何组建商队向西倾销奢侈品,王氏就主动送上门来了,此等好事岂能不答应。以后大量种植运输棉花,也可以依靠王氏组建的商队,稍微棘手的一点,就是如何让王氏商队向朝廷效力。

“王兄,且容我想想。”张焕虽然十分欣喜,脸上却故作沉思之状。

王叔易面色平静点点头,心里却很是急躁,急切的盼望张焕答应下来。

崔伯颜虽然在张焕手中吃了大亏,仍然没有对张焕加以重视,认为他只是运气好和李靖攀上关系罢了。所以只是给李承乾施压,认为暗中下手除去张焕就是。崔氏如此,其他几家出于骨子里的傲慢,也根本没有去查探张焕的底细。

不同于其他几家,王氏由于王钰的关系,不但知道有李靖在明面上支持张焕,暗中还有房玄龄的支持,甚至和宫里早就有了往来。有了这些或明或暗的助力,王氏自然将张焕看高一线,认为张焕平步青云指日可待,将来身居高位十拿九稳,说不定就是下一个卫国公。

王氏虽然在五姓七家中最弱小,不过看人的眼光却很不错。

隋末李渊在太原举事,当时的王氏族长敏锐的感觉到是个好机会,大力资助过粮草金钱。当时李渊和晋阳宫副监裴寂往来密切,王氏又刻意去结交裴寂,时常送上重礼,关系拉得相当近。

果然,后来李渊得了天下,裴寂也身居高位,王氏水涨船高,实力一下子暴涨不少。若非如此,只怕更不被其他世家放在眼里。

王氏在得知张焕的底细之后,自然也想先烧烧他的冷灶,以便将来获得丰厚回报。可惜的是,一直没机会和张焕搭上线。

这次王氏在兰州的生意出了意外,王叔易奉命前来解决,得知内情后十分愤怒。冷静下来后,王叔易就想趁这个机会和张焕结识,由他向皇上提出资助一百五十万贯军费的事情。这样一来,因为是张焕提出的建议,考虑到他身后的李靖等人,李世民答应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王氏提出的条件也有更大可能被恩准。除此之外,还可以借机和张焕拉上关系,进而和他身后的人建立往来。

“王兄的意思,小弟明白了。”张焕面带笑容,语气也亲热不少。“只是这件事情小弟只能向皇上禀报,至于结果如何,却不敢保证!”

王叔易虽然面色平静,刚才眼中一丝急躁却被张焕捕个正着,看来王氏眼下处境是真的不妙了。若是能拉拢王氏一族,将来实行那份庞大的计划时,也多了一份助力。因而张焕也不再推搪,满口答应下来。不过为防万一,他也没把话说死,给自己留了退路。

“贤弟能向皇上禀报此事,我王氏已经感激不尽了!”王叔易见他答应了,心头大喜,赶紧郑重许下承诺,“贤弟以后若有什么需求,我王氏必定相助!”

“王兄的家族忠心朝廷,皇上肯定会记在心上的。”张焕语焉不详,却让王叔易更是放心,若是他一口承诺商队之事,王叔易反而不敢轻信了。

俩人这一番谈话虽然短促,却隐约有了成为盟友的意思。后来发生的事情也清楚地证明,在兰州府结交张焕,是王氏一族自贞观年间以来,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

商议好细节之后,王叔易大摆宴席款待张焕,这顿饭可谓是宾主尽欢。告辞的时候,王叔易将张焕送到门外,亲手送了只大盒子给他,又用自己的马车送他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