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阡陌泛霞采桑子-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木雕啊,有有有,”崔世诚一脸的兴奋,“我认识个台商朋友,专门搞木雕的,产品都是出口国外,等下我就跟他联系一下,听说檀香的蛮好,就用檀香木的怎么样?”
“檀香的那还有什么不好,相当可以了。”邱洋本来建议用香樟木的,没料到财大气粗的崔世诚一请就是请檀香木的。
“小邱放了三天假是吧,要不明天……,哦,明天是端午节,人家已飞回台湾过节了。小邱什么时候有空啊?”崔世诚心急地问。
“一般周末都有空的。”
“那到时我给你打电话,陪我去雕刻厂看看。”
“没问题,随叫随到。”邱洋呵呵地道。
“真受不了你们,倒是一拍即合啊,”冷落在一般的崔东旭很是吃味地起身,“你们慢慢捣鼓吧,我上楼看书去了。”
崔世诚邱洋两人在西墙边比比划划,对崔东旭的离去谁也没在意,这让一旁看在眼的苏妈好笑不已,心里也十分宽慰,多少年没见过崔总这么随和开心了,小邱这家伙果真是个开心果,有他在,这家的味道都浓多了,说不定就能慢慢改变崔总的性情,让这个家更像个家。


作者有话要说:
敬请各位老朋友不吝赐字,你们的鼓励就是阳光的动力,呵……





第44章 第四十三章
崔东旭从书房出来歇会儿眼睛,下楼想和邱洋扯几句有关植物病理方面的知识点,没想到楼下却是静悄悄的,不但邱洋没见着,连他老爸也没影儿了。
“苏妈,他们人呢?”崔东旭走进厨房问正在忙碌的苏妈。
“崔总啊,”苏妈双手在围裙上揩了揩笑道,“把小邱带去家俱市场了。”
“去家俱市场了?干嘛啊?”崔东旭纳闷地问。
“想定制个大的神龛,不是说家里要请地藏王菩萨来么,有一米多高,怕是没有现成的神龛买呢。说是还要顺途去家装市场逛逛呢,要把西墙重新装修一下。”
“这是要闹哪样啊,”崔东旭无语,“要知道臭小子会胡说八道在这宣传迷信,真不该把他带过来。爸也真是的,听他一胡扯还真就上心了。”
“崔总说了呢,这事要请小邱一直帮着,说他懂,不会出差错得罪了菩萨。”苏妈笑道。
“懂啥呀,不就是个搞封建迷信的神棍。”崔东旭冷哼一声。
“少爷这话可不恰当,小邱他那是信仰和你的不一样罢了,佛家都是教导为人向善的,从这点来看,小邱禀性善良,是个好心人。”苏妈为邱洋辩解道。
“行,就算是我跟那小子的信仰不同,他信佛教就人心善良,你老的意思是说我就为人不善心地阴毒了?”崔东旭钻空子道。
“嗳哟,瞧少爷这话说的,你们都好都好。”
“家里要供个菩萨,苏妈看上去好高兴啊。”崔东旭笑道。
“那是那是,我其实跟小邱是一样的,也是一心向佛的,只是没有他有知识,说不出来个道道,见了庙门就跪见了菩萨就拜。小邱不一样,有知识有文化,对经书啊菩萨来历什么的都很懂。”苏妈掩饰不了心里的高兴劲,一脸的笑容。
“唉,我是不是得给那小子禁足啊,这要经常来还不得把我家搞成个庙堂。”崔东旭感觉家里的氛围比以前大不一样,故意这么说道。
“少爷这可使不得啊,”苏妈赶紧道,“小邱多阳光的一个男孩,有他在家里热闹多了,再说了,崔总也喜欢向他问些佛门的修为呢。”
“啧啧啧,真受不了你们,还没一顿饭的功夫全被那小子牵着鼻子走了。”崔东旭摇了摇头仍往书房去了,心里却是一阵莫名的庆幸和兴奋,自己也不知道心情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好起来的。
让崔东旭没想到的是,他爸吃完晚饭后就拉着邱洋一起聊了起来,大有秉烛夜谈的架式,也不知道这老人家怎么就转了性,成了个性急的人。
邱洋好家伙,好似打了鸡血似的,亢奋得要命,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可能是在学校里从来没找着同样信仰的人,找不到个共同语言的人显摆自己丰富的知识面,找不到共同爱好的人憋屈得慌,这下好不容易有个弘法的对象,哪容错过,从禅宗起源说起,絮絮叨叨,如数家珍。
崔东旭一旁瞧着那眉飞色舞的家伙,第一次知道这小子是个能侃的主,哪是农大主修应用生物的大学生啊,分明就是哪家佛学院逃出来的小沙弥吧。
邱洋口若灿莲,跟个唐僧讲经似的,对佛教相关知识在崔家作了个普及,崔世诚苏妈听得十分专注,十足的善男信女。崔东旭一旁听得哈欠连连,实在熬不住,也不理会他们,独自上楼睡觉去了。
第二天醒来,崔东旭洗漱完毕下楼后一看,让他跌落眼球的是他爸竟然也窝在厨房,一旁帮着给苏妈邱洋递粽叶和漆草。
“爸今天不用去厂里看看啊?”虽然这种场面从未遇到过,但崔东旭感觉还是蛮温馨的,就是以前他妈在世时也没有过。
“不是过节么,休息一天,”崔世诚回过头道,“你老爸年纪也不小了,歇个一天两天不可以啊。”
“能在家里吃饭是最好了,天天喝酒,对身体不好,少爷巴不得你在家休息呢。”苏妈插话道。
“就是。怎么不可以,依我的意思你退休都行,儿子养你。”崔东旭笑道。
“行啊,我考虑考虑。”崔世诚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就是你包的粽子啊。”崔东旭很不屑地拎起邱洋裹的一个粽子道。
“嗯,不错吧。”邱洋自我感觉良好。
“这个也太简单了吧,怎么跟苏妈包的不一样啊。”苏妈裹的粽子是双叶六角的,邱洋包的是单叶圆锥形的,一个工序繁些一个工序简单些。
“呵呵,我从小只会包这种的。”邱洋不好意思地笑道。
“很不错了,现在就是连一些结了婚的女人也学不会包粽子的,小邱还真是多才多艺啊,在家没少干过家务吧。”苏妈道。
“那是,家里头的田地里的,什么都干过。”邱洋很不谦虚地道。
“小邱是不错了,包得不是小巧玲珑可爱得很么,看着就想吃呢。有本事你也来试着包包看,”崔世诚对儿子道,“看到这些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事了,跟昨天似的,人这一辈子真是快啊,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记得小时候,你姑姑教我包的粽子也是这种尖尖的。”
“要不我抽个时间去老家访访,看有没有姑姑的音讯。”见老爸有些伤感,崔东旭便安慰道。
“崔伯伯,你们姐弟没联系了么?”邱洋好奇地问道。
“好小就离开老家了,都快半个世纪没见面了,也不知道还在没在人世。”崔世诚苦笑地摇了摇头。
“崔伯伯老家是哪里啊,从没回去过么?”邱洋有些纳闷,现在交通这么便利,自己又财大气粗,可说是光宗耀祖啊,怎么会没回过老家呢。
“河埠县仙留乡。”
“仙留啊,原来崔伯伯是仙留的啊。”邱洋很是惊喜地叫道。
“仙留怎么啦?又不是在月球,值得这么大惊小怪么。”崔东旭白眼道。
“小邱对仙留很熟么?”崔世诚对邱洋的反应也很是意外。
“熟,简直熟透了,我时常去那呢。”邱洋笑道。
“你不是说是双桥隆宫的么,怎么会去仙留,虽然双桥跟河埠是邻县,但两个乡却是隔得远呢。”崔东旭道。
“崔伯伯可能是好久没回去了,肯定不知道仙留现在最有名的是什么?”邱洋卖关子道。
“什么?”听话的三人异口同声问。
“留空寺啊,就位于仙留的瑞锦山呢。上山去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不管刮风下雨。”
“真的啊?我印象中瑞锦山除了有些高有些险外,也没什么出名的呀。”崔世诚有些不相信地道。
“留空寺香火旺盛也是近几年的事,自从明诤大和尚来了之后留空寺就慢慢出名了,”邱洋又问崔世诚,“崔伯伯是仙留哪个村的啊?”
“界牌山崔家。”
“界牌山崔家啊,”邱洋又是一声惊呼,“天呐,我要是从家里去仙留的话,得经过界牌山呢。”
“那下次我要去的话,臭小子给我领路。”崔东旭没好气地道。
“没问题。”邱洋乐呵呵地道。
“家里头什么亲戚都没有,去不去也没什么意义。”崔世诚对儿子道。
“毕竟是咱的老家呗,说不定姑姑还在世呢。”崔东旭隐约知道老爸对老家没什么感情的原因,小时候老家没留下什么好记忆,家境穷困时无亲戚援手,爷爷奶奶死后尸骨都没人帮着收集,弄得坟茔都没一座,人家清明或是七月半什么的会回家祭祖,老爸想给爷爷奶奶烧点纸钱还找不到烧的地方。
“小邱,你刚才说的什么大和尚是不是有什么大本事啊,怎么能吸引得那么多香客呢。”崔世诚对儿子的话不置可否,转头对邱洋道。
“明诤师傅是很有智慧的一个人,修为很好的,但也不像乡下传闻的那么神乎其神。他的修行方式是佛教传统的一种反璞归真形式,开荒种地自给自足,诵经念佛都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寺内不设功德箱,接受信众的布施也无非是些油盐酱醋粗衣土鞋,要是有钱的主非要捐献,寺内就会让他定向捐功德,比如用来修缮殿堂或是塑菩萨佛像之类的。无论是修行的居士还是寺内的僧众,每天都要有半天的体力劳作。不像现在那些靠搞旅游或是做些哗众取宠行为的寺庙,留空寺吸引信徒的力量在于自己的苦修和坚持佛门的最初教规教义。”
“研究出世的理论倒是很有心得,有这精力用在学习上,你不成大家也成教授了。”崔东旭呛道。
“老师,我敬爱的崔老师,貌似我修的课程成绩都蛮好的吧。”邱洋不服气地道。
“搞我们这行的最忌讳三心二意,像你这样心猿意马的能精得了么,不是参佛就是到处去打工赚钱,专业上学得三瓜两枣就自我感觉良好有什么用。”崔东旭摆起一副严师的样子来。
崔世诚听了儿子这话突然问起邱洋来:“小邱现在是读大三吧。”
“还没呢,下半年读大三了。”
“经常去外面打工么?”崔世诚又问道。
“也不是啦,老师他这是故意埋汰我呢,偶尔去美院揽个写生模特的活,有时商场搞活动也去帮忙促销,哪有时常去打工的时间啊。”邱洋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当次模特劳务报酬有多少啊?”
“咱也不是专业的,人家觉得我长得较为符合他们的要求,带客串性质的,报酬不高,有大方些的一次也给过两千呢。”邱洋把手中缚粽子的漆草用力拉了拉道。
“最高最大方才给两千啊。”崔世诚没什么表情地道。
“他这家伙对钱财看得倒不是那么重,主要是爱好有点另类,喜欢去折腾捣鼓。”崔东旭评价道。
“别说我老太婆多嘴,年轻人多折腾折腾没什么不好。现在大学毕业也不包分配,多接触个行业多条门路,将来也好就业,我是这么想的。”苏妈笑道。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为了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所以才时不时去揽些活干,好为今后就业作准备。”邱洋道。
“小邱想得也没错,现在毕业后想找个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太现实,还是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崔东诚点点头道。
“你不是说毕业回家服务家乡么,这会儿想留在城里当模特吃青春饭啦。”崔东旭讥讽道。
“当模特也没什么不可呀,要是红了的话那可不得了呢。”崔世诚笑道。
“崔伯伯也笑话我不是。”邱洋羞赧地道。
“知道不好意思下次就别找那类个工作,一个男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搔手弄姿的像什么样子,要勤工俭学的话就没别的活可干呐。”不知什么原因,崔东旭很反感邱洋当模特什么的,尤其是给美院的学生当人体模特。
“我也想找个轻松的不给人当花瓶的工作,可这不是还没毕业么,暑假寒假节假日时间短,谁会找个干个几天就会跑路的人来做事啊,也只有找些临时性的活了。”邱洋委屈地道。
“你也晓得是给人家当花瓶啊,有点志气好不好。”崔东旭嗤鼻道。
“恩师教训得有理,”邱洋抬起手臂用衣袖挠了挠鼻子,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现在毕业后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是难,不过将来还是尽量朝自己所学的方向努力,向老师看齐。”
“不错,有志气。”崔东旭轻笑道。
“职业无贵贱,就算小邱喜欢做模特的话也没什么不对。”崔世诚对儿子的反应很不理解,干嘛揪着小邱给人当模特的事不放啊,别人家想干还没那个资本呢。
“就是,电视里那些演戏的当模特的多跑火啊,跟个名人似的呢。”苏妈也不平地道。
“小邱啊,”崔世诚突然心神一动,连忙对邱洋道,“要不这样好不好,反正你放暑假的时候出去为别人打工也是打工,不如到我厂里实习实习怎么样,待遇嘛,自然好说。”
“哎哟,求之不得求之不得,谢谢崔伯伯。”邱洋甜甜地道。






第45章 第四十四章
“他学的是应用生物专业,厂里有什么事他能干得了啊,又不会搞设计,又不会弄模板。”崔东旭对他爸表示反对,故意用专业不对口来说事,心想着总不能让他去干体力活吧。
“我又不让他做一线工人的活,行政助理什么的小邱还不能胜任啊,怎么对自己的学生这点信心都没有。”崔世诚对儿子的心思洞悉得很。
“老师这是严格要求学生,术业有专攻嘛,怕我分心。”邱洋倒是乖巧,两边讨好。
“暑假你实在是想打工的话,还是去厂里帮我爸的忙吧,反正假期我的主要工作也是写写论文,给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讲讲课,没你这助手也没关系。”见老爸说让他干些行政活而不是累人的或是那些危险性的工作,崔东旭便也支持了,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舍,习惯了这小子在身边听自己的吆喝,指挥他去搬砖他不会搬石头,相当好使。不过老爸在生意场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精明得要命,早也炼就了火眼金睛,既然他主动提出要这小子进厂里做事肯定是有自己想法的,说明这小子是个潜力股,对厂子是有价值的。
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崔东旭自从跟这小子混熟了之后,就不忍让他去外面揽那些炫耀自己天生资本的活,上次要找他没找着,当听戚卓然说是去了一家酒店当门僮,崔东旭想都没想就开车去找他。那酒店是因为举办一场大型活动人手不够才雇了些邱洋一类的帅小伙临时工,崔东旭硬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他给带了回来。也不知道是不是邱洋的失信让介绍他工作的朋友生气了还是邱洋自己怕再干那类的工作会惹崔东旭失望,门僮事件之后他再也没有去接过私活了,有空就孵在崔东旭实验室或是办公室里,安安心心当他的小助手。崔东旭见这小子一有空就来自己的身边报道,心下暗喜,时不时还不露声色地旁敲侧击的警告他不能再有跑场的心思。
崔东旭想来想去,让这小子跟着老爸那还是最放心,胜于在外面到处去搔手弄姿显摆父母给的那份本钱。可是细一想,崔东旭又有些茫然不解了,这小子课余干什么兼职要自己操哪门子心呐。虽是业余的野模,但别的人想求都求不到呢,他好不容易建立了个人脉网有这么个便利自己着什么急担什么心呢,非要搅黄了才高兴,还是凭师长权威来干预,这是个什么邪恶的心态呀。
“旭……老师也答应了,太好了。”邱洋一副很是兴奋很是满足的样子。
“让你去兼职干私活就那么高兴?貌似当我助手也给了你不少好处啊,穷疯了吧。”看到邱洋那笑容可掬的脸,崔东旭心里突然一酸,真是个容易知足的家伙呐。转念又想,要是让这小子继续到处去走场子,指不定就会碰上个星探,凭他的外形条件,将来说不定是个大明星也不一定,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很羡艳当明星么。嗳哟,这么说来我可能还是误了人家呢,是不是应该补偿补偿他一下啊,送什么好呢?这时,崔东旭心里又响起反对的声音,拉倒吧,我又不欠这小子的,又不是他的班导,又不是他的导师,不就兼了他们班一门课而已,分明是这小子莫名其妙赖上我的好不好,凭什么要讨好他一个小屁孩呀。
“是啊,你家里有什么困难么?是不是学费得靠自己挣啊?”苏妈也急忙问道,大有你缺钱跟我说就行包你学费没问题的架式。
“没有没有,”邱洋脸红地赶紧摇头,“家里虽然不是很富裕,但供我读书还是不成问题,家里吃的都是自产的,还种了好几亩桑一年要养好几盒蚕种,经济上还算是比较宽绰。”
“哇,挺好的呀,现在能吃上乡下自产的东西那就是富翁,市面上卖的多少吃得不放心。你爸妈好勤劳啊,要伺弄那么多田地。”苏妈感慨地道。
“也没什么特别勤劳的啦,”邱洋笑呵呵地道,“我们乡的人大都是那样的。自从2009年我国的桑蚕传统织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从省市到县乡都十分重视蚕桑业的发展,也加大了对传统丝织技艺的保护,有专门的保护基金的,政府按植桑面积和产茧量来发放补助,比种水稻的补助高多了。现在我们那植桑伺蚕的积极性很高,相对来说,生活水平比别的乡镇要好得多。”
“那你还老惦着去外面挣什么钱,我还以为是你家境困顿才被迫去外面打工呢,”苏妈笑道,“真是个好孩子,知道为父母减轻负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