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雪崩-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慕容垂一把抓过他手中的剑,劝道:“四哥整夜失眠,因此神智不清了。王兄的鹿皮诏书还挂在蓟城。四哥拿下冉闵,就是未来的燕王。他日四哥登基为帝,君临天下号令群雄,臣弟愿追随四哥,一起开创我大燕帝国的盛世新气象。”
  慕容恪:“……”
  慕容垂见他有所动容,又道:“四哥,你已经战胜了他,十四年前败于他手下的心魔理应解除,我大燕国的子民,需要你……”
  慕容恪:“……”
  ……
  战争还在继续,兵分两路。
  一路是慕容恪亲押冉闵去大燕国旧都龙城,另一边慕容垂与侄儿带兵入主大魏国。
  大魏国的皇帝冉闵被鲜卑大军所俘,面对鲜卑铁骑,沿途州郡县都不战而降。
  燕王为了收买汉人的心,向汉人平民百姓发放粮食,以解决国内的饥荒问题。
  ……
  慕容恪押着冉闵,返回旧都龙城。
  冉闵坐在囚车里,慕容恪心情复杂地跟队走后面。
  有副将来报前方遇到路况不好,慕容恪也以受伤为由,不想管,让副将自行处理。
  他远远地骑在马上,看着冉闵的后脑勺,却在走神。
  慕容恪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怂!?他己经战胜了冉闵,为何不敢理直气壮地站在冉闵面前!?
  他现在以胜利者的姿态耀武扬威又何妨!?
  可,他竟然是没有这底气。
  曾经让他跪求的人,那个让他刻骨铭心的人,现在己是阶下囚。
  慕容恪抬头看着天上的云朵,心想:我与他还能说些什么?他会求我放了他吗?他的性情刚烈,会放低姿态求我吗?若他真要求我,我该怎么办!?真的放了他!?其实放了他也是可以的……
  转念又想:若是以前,他或许会服个软,毕竟做石虎义子的时候一直都过着委屈求全的日子。但是现今他以皇帝之尊被擒,只怕早己习惯了手握生杀大权的高高上,而忘了什么叫放低身姿了吧!!现在他的生命掌握在我手里,他会求我吗!?若他相求,我能抛弃现在的一切,跟他退隐吗?
  然后慕容恪的内心居然异常坚定地回答:能!!他待我如猪狗也摆,我待他的心还是没变的。我能随时放下一切,因为与他相比,这世间万物都不值得我留念!
  当坚定了这个态度时,慕容恪自己都吓了一跳:疯了,我又犯病了,还病得不轻。他杀尽天下胡人,是我大燕国的死敌。此人在我心里种下可怕的心魔,我竟是跳不出来了吗?
  行至龙城,慕容恪安排了囚牢,只觉疲惫不堪,回了偏殿倒头就睡。
  睡梦中做了个乱七八糟的梦,无缘由地又吓醒了。
  醒来后全身汗湿,再也无法入睡。
  想了想,去了囚牢外,令人在牢门旁边搭了军帐,准备住这军帐里,整日整夜地守着冉闵。
  坐在军帐里,慕容恪又找回内心的踏实感。
  ……
  东晋皇帝接到魏太子的信,十分看重,随既派出一百余人骑兵团,前往邺城。
  晋将哄骗魏太子身边的大将军说:“如今燕军列兵城外,道路不通,传国印玺还不敢送走。你姑且把它拿出来交给我,我将策马迅速禀报天子。天子听到传国印玺在我们这里,会相信你们的真诚,一定会下发兵粮以救助你的困难。”
  太子和身边的将军相信了晋将的话,将传国玉玺交了出来。
  晋将公开宣称要去迎接军粮,暗地里却怀揣传国玉玺送到了南方晋朝,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
  西晋自灭亡后丢失了传国玉玺,此传国玉玺落入匈奴部,又被大赵国皇帝石氏一族抢去,冉闵手捧传国玉玺登基为大魏国皇帝,冉闵的儿子,魏太子又将此玉玺交给晋将,晋将骗到传国玉玺后,又带回南方,重归东晋皇帝。
  由此,传国玉玺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
  一个月后,鲜卑大军已经占领除大魏国皇城首都邺城外,所有国土。
  邺城闭门不开,拒不投降。
  燕王知道邺城内正在闹饥荒,他们进入大魏国时,看到沿途城镇的汉人百姓已经吃草根树皮,甚至已经出现父子相食的惨剧,料想邺城抗不了多少时间。
  鲜卑大军与魏军对持。
  却在这时,东晋皇帝发布皇榜召告天下,传国玉玺重回司马氏,此消息一放出来,燕王大怒,这传国玉玺原本是他的囊中之物,却被东晋骗走了,这就很被动了。
  燕王秘密传令,派人立即赶到龙城,将冉闵带到邺城下,准备在邺城外将冉闵五马分尸,以此恐吓困守邺城的军队,燕王料定,城内早已人心惶惶,拒不开城投降,其最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冉闵,只要冉闵不死,死忠的大臣们便不投降。
  事到如今,只有杀冉闵,才能逼降。
  通传的人连夜赶到龙城,将此事汇报慕容恪。
  “燕王有令,派末将前来带冉闵去邺城外受五马分尸之刑!”
  慕容恪听了,一句话也没说,让众人梢等,就离去了。
  将士以为慕容恪去押冉闵去了,毕竟燕王的要求是立即将冉闵装上囚车,连夜押送行邺城。
  天色已黄昏,慕容恪第一次走进了关押冉闵的牢房。
  慕容恪第一次走进了关押冉闵的牢房。
  在这之前,慕容恪都守在牢房外面,无论风吹雨打,都尽职尽责地守着冉闵,此时此刻,第一次进牢房。
  冉闵经过月余不见天日的关押,牢中饭食只够勉强维生,加之被燕王抽打三百鞭,伤口反复感染,现在已经体质虚弱。
  慕容恪亲自端着美酒佳肴,看着躺在墙角的人,出声道:“起来吃饭了!”
  冉闵一动不动。
  慕容恪又道:“怎么!?怕有毒!?怕被毒死吗?”
  冉闵有点反应了,缓缓转过头来看着慕容恪,过了一阵,坐过来。
  慕容恪一边替他倒酒,一边说:“这一个多月来的囚徒生活,你找到兵败的原因了吗!?”
  冉闵接过酒杯,一口接一口地喝,开始吃菜。
  慕容恪的声音不带感情:“你用人不行,不分是非,武断。你杀功臣李农,杀谋士韦謏,杀武将王泰,一杀就是拖家带口全杀!你小心眼又好面子。前朝的太后是很支持你的,在朝堂上帮你说了不少好话,没有她的帮助,当日宫变,你仅凭区区三千龙腾卫士不可能成功。你得了皇位后,却因为她曾是石虎的后妃也将她杀了。”
  冉闵独自吃酒菜,不理他。
  “你的‘杀。胡。令’与天下胡人为敌!‘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结果是知名将士几乎全部离开了你,东晋不帮你,你又刚愎自用,在强敌环伺中,失败是迟早的事,所以你从称帝到被虏不过两年时间。”
  冉闵继续垂目吃菜,还是不理他。
  “你晓不晓得现在外面什么情况!?”
  冉闵篷乱的头发挡住目光,依然自顾自地吃菜喝酒。
  慕容恪道:“魏太子用传国玉玺向东晋皇帝司马聃求救!”缓了缓又道:“司马聃却骗了他,骗走了传国玉玺,并未派兵增援,也未施粮草救急于邺城的□□。”
  冉闵神色微动,拿酒杯的手,轻颤。
  “我给你写信,要向东晋皇帝搬救兵必须献出传国玉玺,司马聃封你为异姓诸侯王,你若当初听得劝,做个中原王,不致于落到今天的结果。”
  冉闵仰头饮尽杯中酒,调理了一下情绪,终于缓缓地开口,他声音沙哑地说:“传国玉玺……得之则君临天下,失之则江山易主!”
  慕容恪微怒道:“现在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权力就这么重要吗!?”
  冉闵竟然“呵呵”笑起来:“联的儿子情愿将玉玺交给司马聃,也不愿意让玉玺落入蛮夷之手!呵呵……”
  慕容恪:“有什么好笑的!?一点也不好笑。王兄下令将你五马分尸以逼魏太子开城投降。”
  冉闵双眸发直,继续笑:“好……呵呵呵!好……至少司马聃是汉人的皇帝,好……”
  慕容恪平复了情绪,将近日来辗转反侧的念头说出来:“现在我给你两条路选!一,去受死。二,我带你走,把你的后半生交给我,从此避世一起生活。”
  说这话时,慕容恪的内心忐忑不安,想听到他同意,又怕他同意。
  

  ☆、终章尾声

  
  说这话时,慕容恪的内心忐忑不安,想听到他同意,又怕他同意。
  冉闵听了却冷笑起来:“由始自终,联只有一个态度,不结盟,各归各路!受死也不苟活!!”
  慕容恪闭上双眸,心中暗自叹息:摆了,他是宁折不弯,致死也不听劝的!我顶着千古罪人的骂名为他安排后路,他根本不会领情!摆了,有他这句话,我也好送他上路。
  转念又有种如释重负的感受:我心中纠结了这么久,私下谋划好一切,就为等他点头,可他拒绝得毫不犹豫。他斩断了我最后的念想,我便是亲手杀了他,也没有不甘与遗憾了!
  冉闵又喝酒,吃了两口菜。
  互相沉默了一阵。
  慕容恪理顺了情绪,又道:“你在战乱中挽救了数百万汉人的生命,以至于汉人没有被胡人杀尽杀绝种,可这又怎么样呢!?你所建立的大魏帝国存在仅两年,时间太短了,后世不会记载一个短小时间皇朝的功绩。后世提到的,肯定是你屠杀胡人的记录。”
  冉闵放下筷子,眸光深遂,好像陷入美好的回忆:“联这一生,只有登基为皇帝,以真命天子诏告四海的那一天开始,才是最快乐的时候。”话风一转,改为冷笑:“你就不同,因为你登基的时候,将没有传国玉玺捧在手,是不是很失望!?”
  “……”
  慕容恪被这话问得猝不及防,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冉闵往自己的酒杯里倒酒,慢悠悠地说:“狱卒们私底下喊你燕王,还听说你因为抓到联,立下大功,才能问鼎王位!”
  慕容恪收敛了眼神,说不出话来。
  “……”
  冉闵又道:“与天命正统的无上权利相比,世间任何诱惑均可抛弃。”
  慕容恪只觉得心情十分烦闷,胸中好像有口气堵住:“我说过,若有一天你如项羽一般的处境,我会像虞姬一样横剑自刎,死亦追随!”缓了缓,又道:“我后悔了,我做不了虞姬,我要做刘邦!”
  冉闵突然啷声笑出来:“你永远也做不了刘邦,因为你没有传国玉玺,汉人也不会听你的号令,而联,才是真正的受命于天,联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又放声狂笑道:“哈哈……联才是真命天子,你永远也不是……联虽败于你手,最后还是联赢了……你才是输家……”
  慕容恪瞬间拔。出长剑,“哗啦”声响过,一剑穿透,刺进冉闵的胸膛。
  时间静止了,俩人打量着对方。
  冉闵缓缓倒地。
  慕容恪的双眸充满悲痛:“我与你不一样,我不爱江山,利权于我眼中,只是过眼烟云。你懂吗!?”
  冉闵的嘴角流下鲜血,虚弱地说:“联此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初一念之差……没有杀你……”
  慕容恪悲声哭喊出来:“你就这么恨我吗!?王兄要我带你去邺城当众受死,与五马分尸之刑相比,现在我给你个痛快,你应该感谢我。”
  冉闵的双眸没有惧怕,反而有种解脱的轻松:“若有……机会……重新选择……联一定亲手……杀了你……”
  语毕,气绝倒地身亡,时年30岁。
  ……
  冉闵手捧传国玉玺,以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身份,做了两年余的大魏国皇帝,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
  慕容恪看着他,无力地说:“你英雄一世,却由我来送你这最后一程。”
  他只觉全身力气耗尽,然后双目无神地去复命,冉闵已经被他亲手所杀,他准备带着冉闵的尸身,亲自向王兄复命。
  奇怪的是,当天开始下起大雪,已经是五月了,天气渐热,为何开始下大雪!?
  一行人连夜起程,马不停蹄。
  燕王见到冉闵已死,略有不甘心。
  慕容恪道:“冉闵经过长期牢狱折磨,已经不能适应舟车劳顿,臣弟这才杀了他。”
  五弟慕容垂肯定是要帮着四哥说话的:“王兄,把冉闵的尸身挂于邺城外,效果也是一样的,城内百官看了,就会开城投降的。”
  就按此法做,冉闵被挂在城外,并诏告天下:冉闵已被燕王慕容儁所杀,若魏太子开城投降,可免死,还能封候做个郡王。
  邺城内的文武百官看见皇帝的尸体,纷纷痛哭。
  太子准备开城门投降。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开城投降,就是亡国。
  百官为了不被鲜卑人凌。辱,纷纷自杀殉国,自愿追逐皇帝冉闵而去。
  此举也开创了华夏历史上的先例,之前亡国之君丢了江山,没有哪个官员自杀殉国的。
  大魏国的官员在亡国之际,纷纷自刎,这种追逐皇帝的义举被后世官员效防。
  之后每一个朝代灭亡了,都有大量官员自杀殉国。
  6月,冉闵长子,魏太子开城投降。
  大魏帝国存世仅两年余,即亡国。
  因为大魏国的官员纷纷自杀殉国,以至于无人替冉闵著书立说,也无人以正面文字将大魏国建国两年余的历史载入史记,后世子孙没有看到《冉魏史》,只能从其余旁笔记录的书卷中看到冉闵的事迹,而这些书卷中对冉闵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
  五胡十六国时期,由汉人冉闵所建的大魏帝国,史称“冉魏政权”或“冉魏帝国”在历史中划上句号。
  ……
  燕王入城后,谎称冉闵之妻皇后董氏将传国印玺和氏璧献给了他,彻底断绝与东晋关系,自立为燕国皇帝,赐董氏号为“奉玺君”,封冉闵长子,前魏太子为“海宾侯”。
  大燕国灭冉魏后迁都邺城。
  冉闵的尸体在邺城外挂了十日,天降奇观,整整十日都下着鹅毛大雪。
  燕王下令将冉闵安葬,才停止了下雪。
  慕容恪安静地看着城外高山的雪景,有副将来汇报入邺城后的情况。
  冉闵当了皇帝后曾经大赦天下,所有死刑以上的犯人都获得赦免,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邺宫内曾经被石虎囚禁了二十万汉女,她们因为冉闵的特赦而全部获得自由,这些汉女因为无家可归,继续留在邺宫效力,冉闵救了她们,她们却没逃过两年后的邺城大。饥。荒。
  失去冉闵保护的百姓,无法自救。
  二十万汉女已经全部饿死,她们被冲入邺宫的饥民割光了肉,燕军入城后,看到这种场面都吓住了,虽然他们知道邺城大。饥。荒,却未料到已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邺城大。饥。荒饿死数十万百姓,这些人饿死后,被其余的饥民分食。
  慕容恪听闻后,叹了口气,他问一起看雪的五弟:“连续十日下暴雪,很多地方已经雪崩了。这每一片雪花要落在什么地方,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现在雪崩了,他们受到牵连,是不是很无辜呢!?”
  慕容垂想了想,道:“我不这么觉得,正因为这些雪花不断施压才造成雪崩,所以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慕容恪叹道:“他也是持有这个观点……”
  “他!?哪个他!?”
  慕容恪心道:还有哪个他!?但不想继续说了。
  雪停后,开始大旱。
  史书记载:冉闵死后暴雪十日,下葬后,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
  大燕国皇帝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闵,当日天降鹅毛大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宛如缟素,持续半年之久……
  众臣皆感叹,此乃天降神诣,当心存敬畏。
  大燕国皇帝慕容儁大惊失色,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
  ……
  31岁的慕容恪生擒冉闵,为鲜卑慕容燕入主中原打下最坚实的一步基础。
  ……
  慕容恪35岁时,挥军东进,攻打自称齐王的军阀段龛,野战获捷,破敌三万。
  ……
  慕容恪39岁时,大燕国皇帝慕容儁病情转危,遂召重臣集齐龙榻前,接受遗诏辅政。
  遗诏废太子,慕容儁让年幼的太子去封地,做番王,改立四弟太原王慕容恪为未来储君。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般中原皇权的更替,父死子继是基本的传承顺序。
  出现兄终弟及的情况,大多数都是因为皇帝无子,近亲中也没有可以过继的。
  慕容恪手捧诏书,看着上面的文字,心想:这就是天下人梦寐以求的至尊之位,如今,我得到了。
  他拿着遗诏,想了想,却放于火烛上,点燃了遗诏。
  众人都惊呆了。
  大燕国皇帝也说不出话来。
  慕容恪跪地道:“当日燕魏廉台之战,皇兄挂出鹿皮诏书是为稳定军心,现在臣弟请求皇兄收回遗诏,臣弟愿意辅佐幼主。”
  众人:“……”
  皇帝张了几次嘴,都没说出话来。
  慕容恪坚定地说:“皇兄如果认为臣弟有承担安定天下的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