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个将军做老婆-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耿秋这个想法也是缘于现代思维,房产事业就是这么来的嘛。占着天时地利人和所有优势,他就不相信这里以后不会繁华倡盛起来。现在不值钱的一座宅院,在以后可就不是那么容易得手了呢。
    “的确不错。就这么办了,只不过这院子可不能盖太大。修个两进三开就行了,把园子稍微留大一点就好。恩,另外,再提醒一下知县大人,即将上任的两个训导也要有地方住啊。”余明仪略微思考了一下,非常赞同,还立马完善了耿秋的建议。
    其实按照他的本意,是想修个大宅院的,这儿地便宜的很,而且他要建宅院,县里还能收他多少银子不成。但是他才上任,不好意思做的太突出。而且他先建了,其他人也肯定会按照他的大小来建,只会比他家小,不会比他家大,但有些人口多的家庭,就一定会修相邻的两座宅院,以后好打通成为一家。所以他干脆也修了两座,一座先空着,反正也没人会来问为什么?其实耿秋也非常想在这里盖座宅子,但是他更不敢。就阿昊现在的身份,虽然也能盖座小的,可他们没多少银子,虽然日子好过了,但家里的银子都得省着给阿昊读书呢。
    果然在余明仪的暗示下,他自己先修着宅院,县太爷立马就在他院子旁边为两名训导也盖了差不多大小的两座宅院。然后,他自己的私宅,县里其他有头有脸的人,也开始在这里规划私宅,然后县太爷又在余明仪的暗示下,在附近修了两排商铺,所以很快这里就会成为北县的经济文化中心,会繁华起来。

☆、第56章 想起

余明仪与耿秋非常忙,太累的时候,两人也会聊些八卦,调济一下情绪。这一天,阿昊回来休假。三人又在一起闲聊,谈谈天说说地,再谈点课业。正好余明仪又收到了京里万由送来的信。
    “哟,男爵府又送信来了啊。”耿秋打趣道。时间长了,私底下,他和余明仪的关系很亲近,说话也就随意多了。
    “恩,这人还很不错的,这事无巨细,倒是让我很是清楚京里的一些事情呢。”余明仪开心的说。
    厚厚的一封信,足足写了十来八页。信里大事倒是一笔带过,重点写了一些私家杂事,比如某官与某官家联姻了,某勋贵家里又添了孙女,某夫妻两吵得要和离,某两家退了亲,等等事情,很有八卦性质呢。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就能从这些家长里短中,发现一些大事的痕迹。所以官员家的主妇会四处应酬,通过参加一些花会诗会宴会什么的,得到好多有用的信息呢。甚至有时候,宫中的,朝中的一些大事,也会露出一两分前情,而那些善长收集与分析的人,就会有准备,而获利不小呢。
    余明仪看完后,毫不在乎的把信给耿秋和阿昊看。能大咧咧写在信里的,通过普通渠道送来的信,是没有什么密秘可言的,完全可以随便拿出来给大家看。
    耿秋和阿昊都看得很仔细,并且用心记下来了,毕竟他俩是没有自己的渠道能得到京里的消息的,哪怕这封信里只写了一些八卦讯息。
    三人聊着聊着,余明仪突然想起了那天晚上在将军府里发生的事情,这件事一直压在他心里,都快成了一块大心病了。虽然万由的报告里,与将军府没有一点儿关系,可他总是害怕会有事发生。
    “怎么啦?”见他突然不高兴,耿秋和阿昊都担心的问。
    “有件事,我想来想去,也没得出个结果。说来,这事与你还能搭上一点点关系。”余明仪再三考虑后,决定和他们说说,也许通过阿昊能找到一点线索也不一定呢。
    “哦,何事?”阿昊惊道。他自认为身份隐藏得极好,还在暗想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你还记得你父亲的一些事情吗?”余明仪问。
    “当然了,您要问什么?”阿昊不动声色的问,心里却紧张的很。
    “我记得你父亲是将军旗下的一个小武官,将军出事后,你父亲当年一些袍泽好友,与你还有没有联系?”这个将军自然是指阿昊的生父,举国被直接称为将军的人,就此一人,别无分号。其他的将军都有封号,而阿昊的生父是被夺了护国这个封号的。
    “说来惭愧,我离京后,已与他们断了联系。不过要是去找,也还能找到一两个。”
    “你知不知道,京里有很多人都在私下传将军的事,说这件不清不楚呢。而且还有人说,将军的大公子没死呢。”余明仪压低声音说。
    阿昊心跳加快,手心都出汗了,坐在他身边的耿秋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也跟着紧张起来。
    阿昊强装镇静的问:“怎么回事?”他没死的消息应当没什么人知道才对。当然了,想知道他的消息的人,大半都是想害死他的人。当时皇上并没有降罪于他,按理来说,是不应当有人要追杀他的。
    但是追杀他的人却不少,一开始是明着官差想方设法想弄死他,没成功,后来的那些人全是死士,暗探,甚至有军中的人手,他们根本就不怕露出真面貌,是打算非置他于死地才罢休的。所以他才会折损那么多人,而且那时他也很明白,这些人应当是新太子一脉,或者是踩着将军的血上升的一些军中武将家族。也只有这些内心有鬼的人,才会如此不依不饶的想要他死。因此,他越发相信他父亲的死,是这些人设计的。
    “唉,我是不相信将军会通敌叛国,其实很多人也不相信,甚至有人说是……”余明仪含含糊糊的说着,比划了一个五字。意思是说与原来的皇五子现在的太子有关。
    护国将军是个传奇人物,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并且他的家族不大,嫡系更少,妻族母族更差,又子孙不旺,就一个病歪歪不知养不养得大的儿子,说他会通敌叛国,好多人是不相信的,这样于他并没有什么好处啊。与其冒着被国人唾弃,被皇上诛杀的危险,他还不如解甲归田,荣养着呢。实际上,要不是边关一直没有平定,将军真想解甲呢。只可惜,他心中有国,却阻了别人的路,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恩,我也知道,但是大家也不过是私底下说说罢了,又有谁能真正为将军讨回公道呢。我记得小时候是见过将军的,他还亲自教我打了一套拳呢。就是我现在天天早上练的拳法。”阿昊怀念的说。
    “我在初二的半夜,见到有人在将军府祭拜,想必是与将军府有关的人,我猜肯定是大公子。”余明仪把当初见到的事情说了出来。
    他是希望大公子还活着,特别是他得知大公子与侯府的事情后,越发觉得这位大公子可怜可叹,居然会有段这么不堪的婚姻。不过,幸好两人没关系了,要不然这位大公子也只会私底下被侯府的人弄死。他是最讨厌这些勋贵人家,很多人家中都有不少的阴私,外表都是亮丽无比,内里却一片骯脏。
    “不可能。”阿昊一时激动,说完才觉得自己这话大有问题。作为将军府的大公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军还只有他一个孩子,而阿昊虽然武艺不凡,却极少在人面前出现,甚至多半时间他还戴着一副面具。因为他是个相公,不喜欢别人那种或可惜,或感叹,或打量的眼神。就连他上战场也是戴了面具的,嫁人后,更是关在内宅,除了回将军府,基本就不外出,就连侯府的人,也没多少人见过他的真正面貌。所以现在真正认识他的人,实在是不多了。
    果然,余明仪惊讶的看着他,阿昊按下情绪,又说:“我认识他,他与我年纪相仿,小时候还在一起玩过。他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来。京里该有多少人盯着将军府,就想弄死他。”
    话是这样说,但他心里却在飞快的思考着,还会有哪个人还记得将军的恩情,会在初二的晚上悄悄去府里祭拜。因为初二是个很特别的日子。知道这个特别日子的人极少。
    “哦,这样说也对,他现在可不能冒着生命危险,应当是找个地方隐藏起来,图图徐之。”余明仪也认同阿昊的话。
    “我家与将军府也算是有旧,并且将军对我家不薄,虽然我现在帮不了什么忙,但希望以后能对将军之事做点绵薄之力。您,能不能帮我暗中打听一下,将军府的事情。”阿昊又说。
    “我知道,只不过我在京里也没什么势力,我吩咐过万由,让他帮着打听京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我想发现与将军相关的事情,他应当也会告诉我。”
    回到家后,阿昊这个晚上怎么也睡不着,头又隐隐作痛。耿秋怕他又发病,就给他慢慢按摩脑袋,这也是李大夫教过他的,这样有助于睡眠,也会缓解头疼。果然,约两刻钟后,阿昊睡着了。耿秋叹了口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很快入睡。
    睡眠中的阿昊却一直不停的做着光怪陆离的梦,支离破碎的记忆在脑海中不停掠过,他迫切的想要找到还能信任的人。可将军的得力手下,与将军府的心腹下人加起来不下百人,虽然死了大半,但也无法分辨还活的数十人哪个才是衷心的啊。可他不停的回忆,见到的全是死人,打斗场景。突然一道模糊的影子一晃而过,他猛然惊醒。
    他记起来了,他有个同伴,却只是在他家呆过两年,后来被家人带走。但那时,他俩一同进学一同练武,同吃同住,感情非常好,以至于,同伴回去后,两人还经常在一起玩。那家人本来人口简单,稍有薄产,只一个寡母带着三个孩子,这个少年是小儿子,却不想两年之后,大家都以为他早死了的父亲却突然回京,并且得了圣恩,一跃成为官宦人家,根本就不同意将军的打算,就渐渐疏离了将军府,后来还趁着调迁举家搬走,就失了联系。
    而这个同伴,就是将军当时给阿昊挑选的入赘正君人选之一,即耿秋现在的身份。其实那时候,他身边这样的人,有几个,只不过这人是他最满意的,他那时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少年郎,说不上爱,但感情却不错,将军也是希望阿昊能找到一起长大,知道秉性,情投意合之人。
    失去联系后,阿昊就被将军带上了战场,再加上后来的事情,阿昊就慢慢忘记了这个人。现在想来,也许只有他还记得将军的恩情,而又不受牵连,能置身于外。但是现在想来他居然,完全不记得这个长得是什么样子,又姓堪名谁了。
    “怎么啦?”阿昊的举动也惊醒了耿秋,耿秋连忙点了灯,问道。
    “我记起一些事情了。”阿昊说着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这么说来,这个无名氏很可能就是半夜去将军府祭拜之人。但另一个人又是谁?是敌是友?”耿秋分析道。
    “我也不知道,但我估计另一个人也是友,要不然不会这件事不会这么安静。”
    “有道理,要是敌人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捉到这个人。”耿秋也认同阿昊的观点。
    “这么说来,你还是有帮手的。而且这些人在暗中,对你有极大的好处呢。所以你现在也不用想东想西了,安安心心的读书,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耿秋笑,两人这时早没了睡意,又得知了一件大好事,岂能不来一场身心畅快的动运。
    于是,一夜春风,两人把床都差点弄散架了。

☆、第57章 县学

北县县学,订于正月二十八后的七天为报名时间,然后三月初八正式开学。因为是第一年,所以开学日子要稍微晚一些。其实年前,耿秋就去了周家别院与余明仪商定一些县学的事情。比如,要收些什么学生,收多少。授课的夫子有选多少人,学院的管理人员,比如厨房洒扫巡逻值夜人员从哪里来等等,这些繁琐而又不得不考虑的事情相当多。
    可眼下,两人虽然年前就做了这些规划,又有周知府的协助,但也连续忙乱了三天,还好象什么事也没定下来,愁得余明仪头发都快要白了。
    “男爵,您目前最重要的是把夫子定下来。别的事,去找县太爷协助。”耿秋提议道。这个学院既然是北县的县学,县太爷是一定会协助,并尽可能听丛余明仪的安排,毕竟这上县学没有余明仪哪能开得起来呢。
    “恩,夫子是最重要的,上头派下来的两位训导已经快到达北县了。除了这两位,我另外找了两人,老爷帮着找了两人,再加上我自个儿。一共七人,辛苦点基本上能应付了。往后再慢慢考量,需要增减夫子人数。”
    “七人,还是稍微少了些。”耿秋说。其实叫他来说,这肯定是不够的,因为他们的招生计划是收九十到一百人。而且这些学子的水平绝对是差参不齐,这授课的夫子要有类似现代教育,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老师。七个人确实是少了些,但短时间内也只能找到这些人手,并且这些人还不一定能全部胜任新工作呢。
    “我也知道少了些,可一时间上哪儿去找人呢。就是这四人,也是花了不少心事才找到的。不过也不用太担心了,只要我们这县学一开起来,有点成效出来,自会有人上门呢。”余明仪笑道。他哪里不知道七人太少,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
    包括余明仪在内的七名夫子,全是教授文化课的,耿秋又问:“男爵,这些学子长期住在学院里,是不是应当也适当开设一些强身的课程?”
    “当然要啦,科考没个好身体是不行的,乡试要考九天六夜呢,又是冬天,吃住都在那窄小的小隔间里,那可是智力体力身体素质的综合博弈呢。没个好身体怎么能熬过去。”余明仪说。
    “哦,有没有身体差的死在考场上?”耿秋好奇的问。
    “肯定有啦。所以身体实在太差的人,是不会去考的。九天六夜,人一进去,就锁上了大门,不到时间,绝不开门。自己得带衣服被子食水,吃喝拉撒全在一个小隔间里,就算是死了,都要在散场时才能开门抬尸体出来呢。”
    “太可怕了。”耿秋道,吓得身上都起了鸡皮疙瘩。这古人也是用命在博前途呢。
    “所以,我们是要安排一些强身健体的课程。其实好的学院,还得安排骑,射的课程呢。”余明仪又说。
    “哦,我们这点地方,怎么能骑马射箭。”耿秋笑。
    “所以我准备让县老爷每旬带学子们出去上一次骑,射课程。衙门自有一些身手好的捕快,完全可以操练一下学子们。平时也会每旬安排两次强身健体的课程,这个夫子人选也交给了县太爷。”余明仪说完,两人会心一笑,这县太爷想得到好处,怎么着也得出点力吧。
    “其实每天早上,让学子们围着学院跑两圈,或者做做操打打拳也可以起到强身的作用。这个简单,天天都练,效果绝对不会差。”耿秋又说。他觉得每旬一次,还是少了些。要是正遇上衙门忙乱时,还上不了课呢。
    “恩,这个想法很好,可没这样的人选啊。阿昊倒是合适,可他都是去府学读书了,哪里有时间。”余明仪叹气道。
    “会五禽戏的人,总能找到吧。”耿秋说,其实他会几套现代学校做的操,但实在是不适合古代啊。
    “这个简单,李大夫就会。正好我自己也在跟着他学呢。”余明仪大笑,其实要不是因为太忙,他又进京一趟,他早就学会了,以后他自己都能教学子们了。
    所有的课程定下来了,耿秋和余明仪都松了一口气。眼下,就等着学子们进门了。
    按照众人商定的结果,北县县学招收的学生分为三个大分类。沿袭了现代名称,基础班,年纪七八岁到十二三岁之间的,已经启蒙过的男孩子或者相公。中级班,年纪十三四岁到二十之间的过了县试的学子。高级班就是马上要去考秀才的学子,这个层次的学子年纪最好不超过三十岁。
    至于年纪太小,还没启蒙的孩子,县学是不收的,这样的孩子应当送到蒙学去。而年纪大了,又是秀才的人,他也不收,都赶去书院读书。总而言之,他这里是既不办蒙学,又不培养高级人才。反正他和周知府认真考虑过,只要他这个县学,保证两年之后的院试能有人考中秀才就行。
    当然人数是越多越好。毕竟要考举子的学子都会去府学或者更高级的省级学府去读书了,那里的师资力量都非常不错,就比如现在阿昊五人上的府学,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不错。所以他现在的最大关注点在于第三层次的学子身上。而第二段的学子也要拎几个好苗子起来。
    正月二十二,县学招收学子的条件与规模公告,就到达了北县范围内的各个镇,乡,村。果然当这个通告一出来,就有些不合格的人家开始乱哄哄的找关系去了。
    到了正式开门第一天,带孩子来进学的人就把大门给堵得严严实实了。余明仪看着外面那些来读书的人,有不到五岁的稚儿,也有怕是儿子都不只五岁的男人,更有年纪比他还大的人。他简直都快要气笑了。
    虽然早前就列好招生条件,各项条条款款都写得相当清楚,但是不死心的人依旧不少。如此好多天后,县学总算是安静下来了。县学第一届,一共收了95名学子。基础班有45人,共分为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