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听说殿下有异能-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玄景的第一名贴身侍卫就这么产生了。
  和来时一样,回去的路上,众人几乎没遇到什么波折,经过约大半个月的时间便到了京城的远郊处。而在出发前,玄景已飞鸽传书将此次的案件情况呈报给皇帝。所以他们此次回来,只需要在朝堂上在做个简单汇报,洛北郡洪灾一事便算完美了结。
  车队一行人缓缓步入国都所辖的区域内,隔着老远已经可以看到国都的城墙,不远处依稀可见到有大队人马已早早候在城门口,等待着玄景等人的归来。车轮压过泥土,传来阵阵声响。又过了一会儿,车队总算抵达城门口。
  感觉到车队停了下来,玄景掀开了马车一侧的车帘,待看清站在车队前方的那个人时,瞬间怔住。
  来人一身明黄色的龙袍,容貌俊美,唇边挂着淡淡的笑容,正是皇帝本人。而在皇帝的身后,除去那大队浩浩荡荡的御林军守卫,便是一眼望去足有上百人的文武百官。他们都穿着官服,带着官帽,整整齐齐地分成两列躬身做出一副恭迎大驾的模样。这等阵仗,只在当年先祖旗下猛将杨昊焱领兵打退云国的侵略兵时曾出现过。玄景和傅昀两人不过是处理完灾后重建工作罢了,如何担得起此等架势?
  玄景诧异之余,一时也摸不清皇帝是怎么想的,只得维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和傅昀一起下了马车,向走近的皇帝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
  “微臣参见陛下。”
  皇帝面带笑容地看着两人,抬手道:“起来吧,你们此次立了大功,朕很高兴。”说着,他若有所指地用眼角余光看了眼身后的百官,声音洪亮,“为官者,自当如此。心存百姓,为百姓做事,为国家做事,而不是老想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污染了整个朝堂的环境!”
  这话显然是说给身后的文武百官听的,此言一出,玄景、傅昀和文武百官忙跪倒在地,大呼道:“臣等定谨遵陛下的教诲。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皇帝收敛了怒容,再次扶起玄景两人,对着身后道,“你们也起来吧。”
  身后的百官们紧张地站起身,有几个吓得脸色发青,身子直抖。而站在前排的朝廷重臣,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异样,但身体也有些几分僵硬。
  皇帝收回视线,又分别将玄景和傅昀两人大肆夸赞了一番,而后话锋一转道:“朕有好些天不见景儿了,甚是想念。你便和朕一同坐御轿回宫吧。”
  说完,径自转身向不远处那顶十二人抬着的明黄色大轿走去,留下震惊得忘了反应的众人。和皇帝一起同坐御轿,这得多大的殊荣?!皇帝此举到底何意?
  就连玄景本人亦是在惊得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匆匆跟了上去。在离开时,他不忘向傅昀递去一个放心的眼神。而后维持着淡定的姿态和皇帝一起在侍者的搀扶下,上了御轿。
  一行人就这么浩浩荡荡地进了城。城内官道上站满了围观的百姓,他们争相挥着手,兴高采烈地看着靠近的车队,仿佛在迎接什么伟大的英雄,场面十分热闹。
  而明黄色的御轿里,却是一片沉默。皇帝和玄景坐在一起。两人都没有说话,沉闷的气氛里透着一股尴尬,又似乎有种莫名的和谐。
  最后还是皇帝率先打破了这分安静:“景儿难道不好奇,朕为何要这样做?”
  玄景低着头,斟酌着语言道:“父皇自是有父皇的打算,儿臣不敢妄加揣测。”
  听玄景如此回答,皇帝的眼中欣慰有余又有些感慨:“景儿果然长大了,也学会了人前那套圆滑的说辞。为父不知是该高兴还是不高兴。”
  为父?玄景心念斗转,皇帝这是开始跟他打感情牌了?
  “我知道你很奇怪,我对你的态度为何转变得这么快。这大概是人之将死,某些事情终于看开了的缘故吧。”皇帝淡笑着。
  原本还在思忖着这只老狐狸在耍什么花招的玄景,蓦地望向皇帝:“父皇你?!”


第62章 争议
  “有什么好惊讶的?”皇帝目视着前方,神色不变; 脸上甚至还带着笑容; “我也有五十多岁了,年纪不小了。 ”
  玄景自然不会接受这种荒唐的说法。别说汉国人大部分都能活到七十多岁; 就冲皇帝这看起来如同三十多岁的青壮年模样; 就怎么也无法将他和一个将死之人给联系到一块。但是皇帝也没有理由骗他;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皇帝口中的死可能另有隐情。
  不过玄景见皇帝没有解释的打算,他也不好多问,只好状若低沉地转换话题:“这么说来; 父皇已经不恨孩儿了?”他眼帘低垂,透着一丝愁苦。
  原本神色如常的皇帝见状,果然上钩; 眼神变得暗淡了些:“以前为父确实恨过你; 恨你娘亲因为你而死。甚至因为担心你的命格会影响到整个汉国皇室,而狠心将你安置在冷宫; 不闻不问。不过; ……他说的对; 我也该放下这些了。”他苦笑着,忽而抬头; 定定地看着玄景的脸,“你和你娘长得真像; 我第一次在大殿上见到的你的时候,还以为见到了她。”
  “是我对不起她。她还在的时候,我曾对她许诺;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便会护你一世安康。”他笑得有些怅然,“谁知世事无常,伤你最深的人反而是我。我确实不是一个好父亲,所以我并不奢求你的谅解,毕竟是我亲手将你推进了那个火坑,任由他们糟践你。在你十岁那年落水的时候,我也没去看你,才让你烧成了傻子。”
  “你不知道,在得知你成了傻子的时候,我竟然松了口气。虽然这样说很伤人,但想着你能够无忧无虑地以孩童心智活在冷宫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些人不会对这样的你下手,你也不必掺和到黑暗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朝廷中。谁想到你竟然会在某一天突然清醒过来,还主动跑到了朕的面前。所以……你想要那个位置吗?”
  皇帝目光如炬地看着玄景,眸中带着让人看不透的神色。
  玄景愣了一瞬,很快反应过来,笑道:“儿臣确实想要,就是不知父皇愿不愿意给。”皇帝既然都这么直截了当地问了,他在矫情地编些谎言说不想要,岂不是太虚伪。何况那日他在大殿上突然现身,当众打脸云国大将龙玉的时候,就已将自己的野心表现得很明显了。…
  所以皇帝有此一问,他虽然惊讶,但并不意外。
  皇帝没有说话,而是安静地看着玄景。玄景也毫不畏惧地直视着皇帝:“父皇怎么不说话了?”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不愧是朕的儿子,有魄力!”
  御轿中的笑声传到了轿外,紧跟在御轿之后的朝中大臣们听到皇帝的笑声,均脸色变换了数次。而傅昀却是松了口气,他还怕皇帝让玄景上御轿是为了教训玄景。毕竟这次的案子虽然破了,但皇帝派到他们身边随行的御林军几乎全军覆灭。如此大的代价难保皇帝不会生气。
  是以这一路上,傅昀和别的官员不一样,一直担心着玄景。见皇帝现在笑得如此开怀,才算彻底放下心来。
  轿子里的谈话还在继续。
  “你若真想要,为父也可以给你。毕竟在最开始,朕心目中的第一太子人选便是你,只是后来出了意外。”皇帝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仿佛皇位对他来说是个随手可扔掉的廉价物品,“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今天我找你来,就是要跟你讲解下朝中的形势,让你好应对接下来的事情。下面我说的话,希望你能牢牢记在心中。”
  玄景闻言,眼神微变,脸色变得严肃。
  皇帝大手一挥,原本透明的可以看到街上场景的御轿纱幔外瞬间罩了一层厚厚的幕布。此布一放下来,大街上老百姓的吆喝声和吵闹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也不知这神奇的幕布是何材质所做,竟有此奇效。
  待确定听不到外界声音,自己的声音也传不出去的时候,皇帝才缓缓道:“如今朝中分为三股势力。第一股便是以皇后太子为首的太尉一党。皇后的父亲言学真乃是当朝的武官之首——太尉。朝中所有涉及军政的事务都归他管。如今他在朝前的势力很广,在你实力不强的时候,最好不要与他硬碰硬。对付他要讲究时机,只能一击必中,若不中,死的就是你。”
  “第二股是中立之势,大多是些品级中等的文官,不参与朝堂争斗。你若想发展势力,可从他们身上着手。而罗浩羽是个不错的切入点。罗浩羽往年还担任一级少府时,在这些人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只要拿下罗浩羽,便等于成功了一大半。第三股是以淑妃、良妃为首的黄家和成家。这两大家族属于百年世家,在汉国的勋贵世家中属于领头人。淑妃的娘家黄家甚至掌控着汉国大半的经济命脉。”
  皇帝有条不紊地说着,将朝前局势分析得很透彻。
  玄景听得暗自惊心,没想到皇帝对朝前的各方势力如此了解,心里跟装了个明镜似得。而且听皇帝的语气,他似乎对太尉颇有微词,只是找不到机会向对方下手。难道这就是他舍弃太子,转而选择自己的原因么?
  “说来也巧,你此次提供的洛北郡一案的证据牵扯了不少黄家和成家的手下,严审下来,两家势必会伤到元气,够让他们安分一段时间了。”皇帝说着,眸中闪过嘲讽。“太尉一党的人倒是只牵扯了一小部分,且都是些小鱼小虾,即便被撤职,对他们来说也算不上什么损失。”
  见玄景低头不语,皇帝继续道:“你动了黄家和成家的人,他们必不会放过你。你把这个带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白色龙型玉佩递给玄景,“这是可以随意调动‘铁鹰’的令牌,我已让‘铁鹰’今日午时就来你府上报道。到时你可以随意指挥他,给他分配任务。不过我要提醒你一点,铁鹰只认令牌不认人。所以你要保管好你的令牌,别弄丢了。”
  玄景接过令牌,对皇帝的举动仍有些不解。
  他虽然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并不长,但“铁鹰”这个名字还是知晓的。《汉典》曾记载“铁鹰”是皇族为了巩固皇权所培养出来的秘密组织,他们仅听从于当朝皇帝,是皇帝最强大的爪牙和护身符。没想到,皇帝竟然会将这么厉害的保命工具送给他?!
  “只要有令牌在身,他将是你最忠诚的下属。……咳咳咳,”皇帝说到一半,忽地剧烈地咳嗽起来。他咳得浑身颤抖,苍白的脸上立时浮起一抹病态的潮红。
  玄景忙将玉佩收好,过去替皇帝拍背:“父皇,你没事吧?”
  皇帝边咳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将里面的药丸给倒出来塞入嘴中。说来也怪,在皇帝吞下药后,咳嗽顿时止住了,脸上那抹潮红也退了下去,恢复正常。等皇帝收好药瓶,端正着身子坐好时,已恢复成精神抖擞的姿态,哪里看得出方才那副宛若肺痨患者的模样?
  他揉了揉眉心,摆手道:“无事。总之,你要万分小心。为父现在只能帮你到这一步,后面的路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皇帝的话让玄景心中轻松之余又有些沉闷,原本他还想步步为营,先分化朝中势力,在逐渐将其收入麾下。只是这需要至少四到五年的时间。如今看来,他必须得速战速决,抢在老皇帝死之前上位成功。想到这里,他的黑眸变得深邃起来。
  浩浩荡荡的车队很快进入了皇城内部。玄景和皇帝同乘御轿一事很快传遍了整个皇宫。在那之后,皇帝更是在金銮殿上大大嘉奖了玄景和傅昀两人,除开对两人进行金银珠宝类的奖赏外,还亲封玄景为景王,并在宫外赐予了他王府,命他即日起便可离开皇宫入住王府。
  此令一下,满朝哗然。
  要知道,在未满二十五岁前,只有极大功勋的皇子才能被封王。如今皇帝膝下有六个儿子,除开大儿子早早被封为了太子,其他几个儿子仍然是无权无势的皇子之身,居住在深宫里。而如今,玄景不过是在外地赈灾回来,顺带查清了一桩大案,便被封王,实在不符合朝廷的规矩。
  整个大殿上顿时乱了起来,一干文臣武将纷纷出来反对,其中甚至包括文臣之首的老丞相和武官之首的太尉。这两人一站出来,场上几乎大半的官员都跟着一起站了出来。
  “陛下,请三思啊!”
  “还请陛下三思!”
  洪亮的反对声在金銮殿上回荡着。
  玄景跪在地上,脸上没有半点表情。他身边的傅昀努力维持着镇定,手心上都出了一层汗。最后仍是忍不住担忧地用眼角余光看向玄景。
  大殿上方的龙椅上,皇帝皱紧了眉头,脸上带了几分怒容。就在他准备开口,反驳众臣时,一道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各位此言差矣,微臣认为五殿下当得上这景王的称号。”


第63章 新邻居
  百官闻言,皆转头朝着说话之人看去; 待看清那人是谁时; 部分官员有一瞬的怔忪。
  原来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此次跟着玄景一起上京复命的罗浩羽。
  但见罗浩羽身着朴素的县令官服; 腰杆挺得笔直; 目光锐利地瞪向众位官员。那不算高大的身体; 释放着无穷的气势,让人一阵心惊。
  这身风华不由地让在场许多官员想起罗浩羽当年叱咤朝廷时的光辉盛景,不少和他交好的官员皆低下头; 沉默了片刻,慢慢退回到他们原来所站的位置上。竟是根本不等着听罗浩羽的反驳理由,便已自觉选择了站到罗浩羽这一边。
  一开始; 只有一两个人; 慢慢的,一个接一个; 场上原本站着的五十多名文官; 一下子走了三十多人。仅剩下二十多名官员站在老丞相身后; 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立场。场上反对的人数锐减,让不少武官; 尤其是二级以上的权臣都不由地在心中暗叹,不愧是罗浩羽。其父罗文秋的门生遍布朝中; 哪怕罗家因为贪污一案而毁于一旦,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仍是让人心惊不已。
  龙椅上; 皇帝的眉头舒展开来,露出一抹笑容:“哦?罗爱卿为何这么说?”
  罗浩羽双手作揖,躬身道:“启禀圣上,在微臣看来,五殿下所做之事算得上大功勋,因此担得上王这个称号。”
  “罗大人该不会是老糊涂了吧。这五殿下不过是还了你一个清白,顺带赈了下灾,哪里算得上大功勋?若是这等小事都可封王,只怕可担当王这个称号的人能够挤破金銮殿了!”站在太尉身后的中年男子冷笑道。
  罗浩羽神色不变,淡定反驳:“非也。五皇子所做之事绝非金大人所看的那般稀疏平常。”
  那位金大人气愤道:“哦?那还请罗大人好好说下这五殿下除了赈灾,查清案子外,还做了啥?”
  跪在一旁的玄景亦颇有兴味地转过头来看着罗浩羽,想看看他怎么说。
  只听罗浩羽道:“殿下还查出了洛北郡郡内官员之间官官相护,层层剥削,贪污朝廷拨下来的赈灾津贴。… 因为殿下的这一发现,才得以引起朝廷对洛北郡的关注。陛下才会派水利专家前往洛北郡,亲自监督各级官员按照规定来重建防洪设施。殿下此举相当于赶在下次特大洪灾爆发前,拯救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此等功勋难道还不够让五殿下被封王么?”
  “这……这……”金大人被怼得哑口无言。
  罗浩羽乘胜追击:“不仅如此,更恐怖的是,朝廷只得每每花费巨款来重新修建被洪水摧毁的建筑。长此以往,劳民伤财不说,还容易使国库变得入不敷出。而国库是豢养军队,抵御外敌的强力保障。若是外敌来袭,我军却因为国库空虚只能不战而降,那么谁来承担这个责任?而五殿下将这一切隐患消弭于无形,你能说,五殿下他所做的事情算不上大功勋吗?”
  “我……”金大人被说得满头大汗。
  其他文官和武官也被说得一愣一愣的,一时间竟觉得罗浩羽说得十分有理,似乎想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
  一直低着头没有说话的武官之首——太尉言学真脸上的肌肉一阵抽动,憋了半天,忍不住开口暗讽道:“不愧是当年荣光无限,受众位考生追捧的状元郎。罗大人这口才实在让人佩服。”
  罗浩羽瞥了眼太尉:“不过是陈述事实罢了,过奖过奖。”
  “好了。”
  龙椅上的皇帝一发言,台下一帮臣子忙低下了头做恭敬状,“罗爱卿所言甚是,那么就按朕之前所言,封玄景为景王,此事到此结束。”皇帝宣布完,接着又将洛北郡后续所涉及到的京官审查问题交给了廷尉史,由他们将此案件收尾。最后在恢复了罗浩羽清白的同时,还将其调回京城,升为三级少府。虽然这个官职比他在被贬之前的一级少府差了两个级别,但从一介没有品级的小县令一下子升调为三级少府,已算得上极大的殊荣。
  皇帝此令一下,朝堂之上,有的人喜,有的人忧。然而不论如何,今日的封赏,可谓将朝廷的整体势力进行了一次重组。罗浩羽的重新上位,让以太尉为首的皇后一党,以及以黄家和成家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