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林公子药罐子-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姻亲也彻底断了个干净。
  而殿试的成绩很快下来了,唢呐喇叭在林府门口响了很久才停下来,林曦在一片恭贺声中高中状元。
  众多学子忍耐了许久,看到这样的结局,久久不能平静,待一声高呼,便人头攒动地涌向宫门,如那届传遍全国的舞弊案,在京兆府的鼓槌敲响中,便要静坐于宫门前。
  “赵靖宜呢?朕的睿亲王可是一心向明月,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心上人是谁!怎么,这会儿不表决心,还缩在王府里等朕给他做主吗?”夏景帝挥着龙袍怒喝道,“去,传朕口谕,若解决不了此事,朕明日就给林曦赐婚!”
  如夏景帝这般在位期间有两次学子聚集静坐求圣裁的经历也是大夏朝头一位,这可都会记录到起居注中供后世点评,生生世世抹不掉了,而且这次还是这么荒唐的缘由,更让他恼怒非常。
  夏景帝圣谕一下,来公公慌忙吩咐下去。
  不过传旨内侍还未出宫门,便已有回信,随着而来的还有赵靖宜的副将。
  “皇上,王爷求旨点京郊营兵马进城。”
  副将跪于大殿上双手高举呈赵靖宜手书,来公公小心接过。
  “区区几百手无缚鸡之力的考生,巡防营不够,连京郊营都要拉进来壮壮胆?”夏景帝冷笑着打开一看,思索片刻便道,“罢了,告诉他,若是办不好,激了怨愤,朕就将林曦流放以平天下读书人怒气。”
  九皇子一听便有些急了,也顾不得君臣之别,求情道:“父皇,这与林叔何干?明明是睿王兄他……”
  梁王不冷不热地上前一步,“九弟,父皇自有深意,你还是不要插手的好。”
  九皇子顿时握紧了拳头,抬头正要反驳,便见夏景帝摆了摆手,“无需多言。”
  进士高中毕竟不容易,这些在宫门口静坐的考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曾经也经历过一次,然而相比那场靠着满腔热血和愤慨坚持到三堂会审的舞弊案,这次他们站出来充当了领头羊,让抗议更加严谨持续,决心也更重。
  不过可惜的是,之前舞弊案于睿王府关系不大,巡防营不过是监督防止闹事的作用罢了。而这次,作为流言当事人之一,已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赵靖宜岂会让这帮书生如了意?
  他巴不得有一次光明正大的机会维护自己的心上人。
  得了夏景帝的旨意,化为京郊营的西北军直入城门,列队方阵于宫门上,他们是从战场上厮杀而来的,还带着满身的煞气和血气,目光凛凛,手握长枪,日光照耀下,似蒸腾出一股逼人的气势让人望而生畏。
  这最多看看地痞打架的书生如何见过这般场景,被这方阵中的上千兵士的凛冽目光洗礼下,心神骤然一惧,心跳擂鼓声声,如何敢多言放肆挑衅。
  慷慨激昂一时收了声,讷讷而言互相观望不知如何是好。
  普通的官兵或许不敢对他们如何,可这保家卫国而来令行禁止的西北军却没有这番顾忌,军令高于一切,从那些冷漠的眼中他们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犹豫,严阵以待之下就等着长官发号施令。
  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在质疑林曦,诋毁他名声的时候一同在挑衅这位沙场往来的亲王。
  武官之首的睿亲王可不像梁王蜀王那般好的“脾气”,他不会忌惮士林对他的评价,不怕影响官员对他的好感,也不会如舞弊案的梁王明知道蔡大学士无辜,怕失了帝王恩宠而不敢在夏景帝面前多说一个字。
  他满身的伤痕显示他的功勋,凯旋的旌旗彰示他的实力,所以他受帝王器重。他不需要笼络他人来更进一步,凭着这些功绩和实力自有人被他吸引,依附而来。
  是以在与林曦的流言传播之前,即使传闻睿亲王讨厌文人,从不与之结交也不妨碍士林对他的赞誉和爱戴。
  就是这样无畏无惧无求且坚如磐石的男人,在他已经当众表达了心意却依旧有人敢动他心上之人,怎能期待赵靖宜还会袖手旁观?
  况且林曦真的有错吗?他真需要赵靖宜为他窃题广开方便之门吗?
  考生中不乏茫然地跟随大流而来的,慷慨激昂之下被当头一盆冰水,不免打了退堂鼓。
  在考生中还未骚动之前,宫门前的方阵正中央忽然裂开了一道口子。只见赵靖宜骑着他的大黑马带着十八亲卫缓缓地踱步到方阵的最前面。
  睿亲王高高坐于马上,骁悍的面容,冷冽的目光,扑面而来的气势犹如化成了实质刀锋,忍不住让人想要躲藏,谁也不敢直视。
  两方对垒,光在士气上便已分出了胜负。
  “今科春闱已经结束,高中者不在家中等待任命,落地者不速速返乡,在此宫门前聚众闹事,藐视皇权,谁给你们这么大的胆子!”
  赵靖宜冷冷的话语落下,随着他更加冰寒的目光扫过来,人群中立刻有人缩了缩脖子,屏住了呼吸。
  “本王不管人情旧例,不怕人言可畏,只依大夏律法,宫门闹事者,当以大不敬之罪论处,尔等若不想锒铛入狱,还不速速散去!”
  这位可不管大夏向来对读书人优待,极少处置论罪,依着他的军规,无故聚众滋事一百军棍都是轻的,根本不用废话。
  如今这会儿还能说上两句,已经是他极好的耐心。
  感觉是要玩真的了,考生们便有些心燥,有些害怕,心中的退堂鼓打得声声响,只是书生意气谁也不敢第一个走。
  然后只见赵靖宜眼神一眯,握着缰绳的手忽然缓缓地抬起来,他身后的士兵顿时眼神一凛,犹如得了信号身体绷紧,仿佛只要那手微微向前一倾,便冲杀过来。
  眼看着人群在如利剑的摄人气势下要作鸟兽散,终于人群中有人鼓起勇气高喊了一声,“王爷,我等只求一个公道!”
  听到那声音,赵靖宜微微一挑眉,目光细看过去,却见那人缩紧了人群。
  “公道?”他轻声反问了一句,嘴角泛冷,然而那手却没有一丝犹豫继续抬起。
  那人顿时急了,抬头立刻再次大喊:“林曦有损私德,不配为官,怎为状元做天下学子表率,再者他是否当得起状元之才,我等怀疑……”那人没想到今日会是如此场景,想想已经得罪了赵靖宜,便也不再害怕,直言道,“王爷是否为其助力?”
  “对,对,我等也是这样想的。”众人附和道。
  赵靖宜的手终究没有往前一挥,而是放了下来,他看着仿佛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忽然笑了一笑,却也只是弯了弯唇角,然而不过一瞬便又冷下了脸色,眼中浮现出讽刺之意。
  “本王本无需与尔等解释,不过为了林曦,便多说几句。”
  “第一,他是否当得起状元之才,春闱阅卷考官,殿试上各个主考,乃至当今圣上皆可评判,本王才疏学浅,怎知?第二,德行与否,诸位是发现他做了杀人越货骗人钱财之事,还是欺上瞒下仗势欺人之举?若有,移驾前去京兆府,这里不升堂不接状纸!不是尔等聚众闹事之地!连这点都不知,作何读书人,怎配为官?第三,本王从不知本王还有插手春闱的能力,诸位是在质疑皇上的御下之能?还是在挑拨君臣矛盾?”
  这声音一声沉过一声,一言厉过一言,听的人冷汗津津,心下惶惶,连呼吸都不敢放大声响,羞愧地恨不得掩面奔走。
  赵靖宜缓缓扫过噤若寒蝉的众人,迫人的压力持续了良久,才放缓了声音继续道:“最后,还真得谢谢诸位不遗余力地传播这流言,本王这才发现早已心悦与他,非他莫属!”
  这话锋一转突然变了语调,连压在头顶的气势都仿佛减轻了,众人有所感地重重透了口气,不禁让人心道幸好这位王爷还有些人情味。
  然而再深入一想这人情味,不免心情又变得复杂。
  这时,一个小公公带着几个禁军侍卫从宫内而来,站在赵靖宜身边,面对考生大声喊道:“奉皇上口谕,今科前十名所有考卷,皆展示于贡院,共天下学子阅览品鉴,若再有滋事者,有功名革除功名,无功名者取消春闱资格,永不录用。”
  小公公说完对着赵靖宜一躬身便退回了宫中。
  大黑马早已不耐烦地踏了踏蹄子,打了个响鼻,似在说这有什么好废话。
  于是赵靖宜抬起手,轻轻一挥,“本王给一炷香的时间,还在这宫门前,一律拿下问罪。”
  话音刚落,身后的士兵大步上前呈扇形包围而来。
  皇上的口谕,加上赵靖宜的步步紧逼,这还没开始静坐,便已经散了人心,顷刻间便做了鸟兽四散。
  这本就不合规矩,也是看准了当今圣上对读书人的容忍才敢胡为,若是武帝在位期间,如何敢如此行径。况且舞弊案是真有莫大的冤屈,天下不公才走为下策,这次……又因为什么呢,理直气壮的依据又是什么?
  “给本王盯着刚才那个书生。”
  赵靖宜最后望着夹杂在人群中离去的那个身影,对身边吩咐了一声,之后便一夹双腿,策马离去。


第181章 贡院品鉴三甲试卷
  声势浩大的一场宫门喧嚣立刻犹如雨点落入沙滩没了声响; 只落下一笔谈资共京城百姓茶后闲聊。
  也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参与了这场越矩的静坐,更多心中有沟壑的进士才子反而抓紧时间与座师友人交流心得,梳理今后要走的官场道路。
  不过也亏了他们的努力,皇上竟开放了贡院,将今科前十的卷子展示共品鉴; 这不仅显示了春闱的公平公正; 更表示帝王对他所青睐的进士才能的信心,经受的起质问和挑战。
  相比宫门静坐的参与人数,涌向贡院的考生则是更多; 其中不乏已是高中之人,甚至还有微服的官员; 毕竟今科三榜的卷子; 特别是殿试的卷子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
  林曦作为状元郎,更是三元及第,他的乡试、会试、殿试的卷子便高高地挂在最显眼的地方,在其两旁则是榜眼和探花的会试及殿试卷子。
  “罗兄; 原来你也在这里。”方书生看见罗大才子眼睛一亮,立刻走了过来,恭维道:“小弟刚刚看了你的卷子,文采当真斐然,引经据典信手捏来; 立意深刻独到,令人佩服,皇上慧眼识珠呀。”
  方书生的恭维却没让罗才子多高兴; 他的目光一直落在最显眼的卷子上,因是状元郎的卷子,林曦的考卷周围镶了一层黄色的边,特别的醒目。
  方书生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忍不住撇嘴,小声道:“恕小弟孤陋寡闻,实在看不出林曦的文章究竟好在何处,文辞平淡无华,经史典故也少,而且他怎么用了那么多数字,难道让考官一个个去核对吗?”
  罗才子微微皱了皱眉,他看了方书生一眼,并不多话。
  没错,林曦的卷子风格与他人迥然不同,乍一看实在并不起眼,辞藻接近朴实与众多文辞斐然的大家相比实在过于平淡。然而独特的却在于那上面诸多数据,若是真的,便强有力地支持其论据,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张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信服他的观点,再多的华丽辞藻,再多的美好设想都无法撼动其一分,务实是他最大的特色。
  罗才子第一次才发现原来策论还可以这样写。
  不过更让他在意的却是卷子旁边的一张篇幅更大更长的注释,上面字迹工整清晰,与考卷的笔迹是一样的。似乎是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写得是那卷子中的引用数据来由。
  如何取样,如何制本,如何统计和筛选,又为了数据的真实性做了多方考证。常常起于与白老先生的辩论,因无从答案,便没有对错,却有了猜想。于是亲自去了城外,下了农庄,到了市井,翻了地方志,寻了各种记录,询问了各式各样的人,有了多处的对比,加上历年的整合,更画了几幅直观的图,才让人一目了然且……触目惊心。
  这篇注释只是其一,更厚的一叠则放在了其下的案桌上供人翻阅。
  这其中记载的便有从田庄老农中知道的历年粮产情况,市井商人中获得的物价水平,有托表兄翰林帮忙收集的文学典籍,有请永宁侯利用职位之便告知的牧马情况,更有请睿亲王详谈的边疆民生之态,其中还特别感激王爷百忙之中特地选了一名自小长在北境的属官为他解惑……出处皆是详细,可见其用心。
  更有吃住衣行等民生百态还留有空白,等待有心人补充详填。
  再往后翻阅却是白老先生的大量批注,小世子稚气之语,睿亲王简洁明了的释解,九皇子豁然开朗之感,还有夏景帝的观后之语。
  “若天下多尔等务实之人,何愁不天下太平,王朝峥嵘。”
  夏景帝的最后评语奠定了最后的基调,这位状元郎并非胜在试卷,并非因其恩师,而是那用心为民简在帝心,状元之名可见早已归属。
  这份厚重的笔录背后却是默默无闻的心血,如今却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即使林曦没有出现在这里,光就这份气度和胸襟便让罗才子自行惭愧。
  之前那番纠结于林曦和睿亲王之间的暧昧流言变得毫无意思,只会显得他更加的庸俗而狭隘,他忽然对曾经出言恶语的自己感到羞耻。
  脸色不禁一红一白,却让方书生误解了,“罗兄便看开一些吧,他有睿亲王护着,也是无法,你是榜眼已是我等楷模了。”
  方书生此言一出,罗才子顿时便看向了他,面无表情道:“此言方兄今后不必再说了,林曦文采或许不如我,不过我却不如他更多。”他转头透过人群看向那份笔录,罕见地轻笑了一声,“也好,今后我当知道该如何自处了。”
  方书生闻言一头雾水,“罗兄此言何意?诸兄正想办法讨回公道,你这是……”
  “什么公道?技不如人怎不是公道?”罗才子说到这里便正色道,“方兄,我之前虽看不起林曦,但也不想参与闹事,我劝你也罢手吧,就算将林曦拉下马,你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还不如好好努力,争取下次高中。”
  “罗兄你……”方书生惊讶地看向罗才子,接着沉下脸道,“也是,虽不是状元,榜眼已是不错,何须再争。”
  罗才子顿时也一同拉下了脸色,“我并非此意,林曦的卷子我也看了,若他真无才无能,我也愿意抛了这榜眼身份,可是如今我佩服他。”
  从罗才子的口中说出佩服的字眼可不容易,方书生被镇住了。
  站在那份笔录面前的更多的是年过而立之人,观之站立风度怕是大多在朝为官。
  萧玉衡带着友人也来到了贡院,他对自家表弟即使身陷流言风波也照样让帝王青睐的卷子表示极大的兴趣,于是便兴匆匆地来了。
  一瞧,顿时自愧不如。
  李申一道:“萧大郎,你这个表弟,厉害呀,这样的卷子一般人可写不出来。”
  萧玉衡嘿嘿嘿直笑,与以荣焉。这份笔录一出,谁还纠结那点破事儿。
  他家的表弟真是耐心好,脾气好,长得好,学问也好,风格都是独特的,要说个舞弊都不知道抄谁去。
  “王爷果然慧眼识炬。”李申一再一次赞叹,不过让萧玉衡的脸顿时皱成一团。
  这仗势欺人的家伙昨日才刚放了豪言,非他家表弟莫属,永宁侯府上下都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此事,想想真是糟心。
  按照风俗,状元、榜眼、探花钦点之后便有一个打马游街的活动,让京城百姓瞧一瞧今科三甲,一睹风采,再明日还有一个琼林宴。
  而林曦,是无缘参加了,此时他正被白老先生关在书房里……抄书,美其名曰静心。
  而门外的赵靖宜自然依旧见不到心上人,越发寒冷的脸色让周遭瞬间退避三舍。
  他真是低估了这老头儿的固执,连这个时候都不放林曦出来,这是抗旨呀!而且林曦又不是姑娘,难不成一辈子关在深闺里?
  赵靖宜再好的心性都不免有些暴躁,要知道自从流言开始他就没再见到林曦,甚至祭出赵元荣撒娇打滚也不奏效。
  如今白老先生更是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他就是半夜三更翻上墙头,也能看到下方家丁举着火把走动,已经许久没有受到这般挑衅了,然而这个人恰恰是他的老师!手中的人质更是重不得轻不得!
  赵靖宜骑在马上郁郁地望着紧闭的白府大门,大黑马更是不耐烦地踢着蹄子,直到宫里派了人来。
  夏景帝也是听说了此事,不过状元郎无辜缺席总是不太好,又听说自家侄子再一次吃了闭门羹,于是便派了人到白府。
  使者自是不能关门外,不过白府门房也是机灵,放了使者进来后便又立刻关了门,生生免了面对黑脸的睿亲王。
  白老先生接见了使者,只说道:“小徒殿前曾有言在先,为皇上详细说明海禁之事,如今正在修论,这游街本就只是形式,怎及此事重要。况且如今对他来说还是低调一些好,那琼林宴怕也是无法出席,请皇上赎罪。另外可否请皇上将门外之人也一并召回,这份厚爱小徒实在不敢当。”
  白老先生是皇上最为敬重的老师,这样回话使者自是不敢怠慢的,而且皇上不过是询问一番,并未要求林曦一定去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