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汉朝养老-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这边有四个。”谢伯文开口道。
姚桂芝接道:“我这边暂时没有。”
“算一下,算一下。”谢琅道。
众人连忙把谢广叫过来,他们说一个,谢广往上加一个。
一盏茶后,算出来了,谢广反而不敢开口,“三郎叔……”
“三十五个?比咱们村的人还多。”谢琅指着他们,“你们啊你们,平时算我家的钱的聪明劲哪去了?我用什么钱请夫子?是不是卖纸的钱?纸是谁做的?”
谢伯文期期艾艾道:“我们只顾得防她借钱,防她打听烘干房和你这边做纸的棚,实在没料到我姑会叫她家孩子过来学文识字。”
“你姑是个聪明人,真聪明啊。她家孩子过来,你不能在家说烤油皮,也不能把纸往家里带。否则,小孩子今天听一耳朵,明天听一耳朵,长大了一琢磨也能琢磨出来。”谢琅看似对谢伯文说的,其实是跟众人讲的。
谢琅话音落下,众人脸上也露出担忧。
谢琅叹气道,“好在咱们做纸的时候,学堂放假了。”
众人想问,放什么假。回想到去年,农忙过后做的纸,而且只做两个月,等秋收过后,学堂再开课他们就不做了,同时长舒一口气。
“吓死我们了。”
谢琅:“我没吓唬你们。纸这东西本来就不稀奇。从你们这边听一点,回去再找会做纸的请教,说做出来跟玩似的。”
“我们不说。”
谢琅笑道:“家里孩子呢?”
众人没话了。
“都回去吧。好好跟家里孩子说。千万别吓唬他们。否则孩子一生气,跟你们对着干,本不想说,也得给你们全抖搂出来。”谢琅说完,就冲众人挥挥手。
谢伯文忍不住问:“你的意思让他们来?”
“不来行吗?”谢琅看向他。
谢伯文不禁揉揉额角,“这都是什么事啊。”
“祸从口中,就是这个意思。”谢琅道,“以往不让你们瞎N瑟,还觉得我吓唬你们。现在都老实了吧。”扫一眼众人,就关门回屋继续炖肉。
谢琅用大料炖的乳猪,而虎子和小狼长大了,无需炖太烂。入味即可。
两头乳猪捞出来,谢琅就用水炖狍子。傻狍子炖好,两头乳猪已去掉一半。
谢琅看到金猴还想吃,朝它爪子上一巴掌,“差不多得了。”
金猴瞪着眼睛看着谢琅。
谢琅转身去屋里,再次出来,手里就多了个大榴莲。
小孩吸吸鼻子,抬起头,惊叫道,“三爷!”
“嘘!”谢琅放下榴莲就往四周看,“小点声。”
小孩放下毛笔跑过来,“我要一大块。”
除夕当天谢琅做榴莲炖鸡的时候,小孩气得要离家出走。在他看来那么臭的东西和鸡一块炖,就是糟蹋鸡肉。
偏偏他三爷一意孤行。
小七嫌谢琅败家,出走到门外,打算找谢建业,猛然意识到不能让人知道他家有怪东西又回来了。
谢琅没管他,待他把榴莲肉剥碟子里,把叉给小孩,让小孩吃的时候,不知道碟子里的东西就是榴莲,小孩一吃就停不下来了。
什么东西吃多了都不好。
谢琅便和小孩约定,三天一次。小七今天早上还提醒谢琅榴莲,谢琅没理他,小七以为山上没了。
乍一看谢琅拿出来如何不惊喜。
“三爷,你放在哪儿的?”他怎么都没找到。
谢琅笑道:“你不知道的地方。”
用麻布包着手,谢琅掰开榴莲,给他和小七留两块,剩下的就全给金猴。
金猴吃完,谢琅就把榴莲壳塞火里,焚尸灭迹。
小七面露不舍,“是不是没了?三爷。”
“还有几个。咱们得慢慢吃。”谢琅前世很少用到江山图,就没打理过。
如今经常要用到,谢琅就在半山腰凿几个洞,把各种粮食瓜果放进去。而江山图不是静止的,榴莲可以存放许久也有期限。
谢琅便说:“三天吃一次可以吃一个月。”
“那就一个月吧。”有的吃,小七高兴了,擦擦手继续趴在灶旁边练字。
一个月后,天暖和了,谢琅亲自去请夫子来养蚕里授课。
束没变,谁家孩子去学堂,谢琅找谁家孩子要二十斤腐竹,每五天给夫子一次。
腐竹吃不完可以拿去卖,能换不少钱,夫子很乐意学堂里多了几十个小孩。反正有谢琅在,孩子不敢闹,教一个和教六七十个没什么区别。
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围下,谢琅家的麦子越长越旺,每天都会有一群村民过去围观。
二月二十四日,休沐日,谢琅不用去学堂。伺候好家小,谢琅打算找村里人买几日小羊羔,出门就看到西边大路上站满了人。
谢琅走过去,“看出什么没?”
“你家麦子命真大。冬天经过三场雪都没死。”前里正谢建康的叔指着麦苗,“乌青乌青的。你家这六亩地,我就觉得能见五十石粮食。”
“五十石?”众人惊呼。
五十石就是后世的三千斤。
谢琅算一下,笑道:“夸张了。这边的地不如东边的好,最多四十石。不过,麦粒肯定饱满,比你们的都好。”
“三郎,这个可以当种子不?”
此话一出,众人都看向谢琅。
谢琅:“可以。但这个收上来,你们的小麦都种下去了。跟你们换,也得等明年才能种。”
“我们说的就是明年。”
谢琅点头,“行。不过,我打算在东边种些别的东西,过些天你们得帮我一块种。”
“行啊。种什么?”
谢琅摇了摇头,“没法说。因为去年没种出来,我想今年再试试。”
谢建康的叔明白了,“就是你去年到处找人问,那个花怎么不结果是不是?”
谢琅点头,“对!就是那个。我家粮食多的吃不完,这六亩地种的就够我们吃的了。我想在那边试一下。就算不成,也能薅掉喂牛。”
村民乐意看到谢琅用他自家的地乱种。又听他都做好颗粒无收的准备,三月份,养蚕里的村民把小麦种下去,就去帮谢琅种东西。
有些人想偷偷拿几根回家种,又担心被谢琅知道了,不跟他们换麦种,愣是连一个都没敢偷。
谢广看到棉花苗和红薯苗,一眼就认出来,“三郎叔,这是你在山上弄的吧?”
“是的。”谢琅正在想怎么和村里人解释,谢广这么一说,谢琅把话咽回去,“担心是草?”
谢广点头,是的。
“草也不怪你。继续种。”谢琅站起来揉揉腰,“我还从山上弄了几棵果树,在我家院里放着,这边种好,去帮我挖坑栽树。”
虎子和小狼长大了,谢琅再上山也无需喊谢广同行。谢广没怀疑,村里人也没怀疑。只是见到杏树、桃树和柿子树,忍不住问他,“是不是给猴哥种的?”
谢琅直接点头,“是的。快种吧。”
众人也觉得是,再然后看到谢琅家鸡窝和鸭圈上面多了一个棚,上面还有许多藤条,谢琅说是果子树,村里人也没问什么果子。
问也到不了他们嘴里。因为都是猴哥的口粮。
谢琅见免去这么多麻烦,第一次不嫌他家三只吃货烦。
随后在家休息两天,谢琅就带村里人上山砍毛竹。
毛竹都扔到泉水里,亭长也来通知谢琅,该给朝廷做事去了。
村里的男人像去年一样出去,女人却不再担心,不再惶恐,该干什么干什么。期间谢琅家的小麦熟了,都是村里的女人帮他割的。
谢琅先前答应村里人,收下来就换给他们,也信守承诺,都没往家里送。
也是谢琅如此爽快,他家四亩棉花开出白花,村里的女人无需谢琅提醒,每天早上下地给他收棉花。年龄大的女人聚到谢琅家做竹纸的棚下面,给谢琅剥棉花。
谢琅研究脱棉花的东西。
村里人一开始问谢琅那东西有什么用。谢琅说可以做被子,但得把棉籽弄出来,否则能硌死个人。
打那以后,村里人不问了,整天盯着他做脱棉籽的东西。
谢琅只见过弹棉花的,没见过脱棉籽的,只能凭想象做。结果村里的男人都回来了,谢琅也没能做出来。
谢琅想穿棉衣盖棉被,不死心继续研究。
村里人也希望谢琅能做出来,便不让她们家男人去打扰谢琅。
皇天不负有心人,五月底,谢琅终于做出来。
六月初一,谢琅把剥好的棉花弄外面,就招呼村里人,“每家每户派一个人出来,再去找前里正把秤拿过来,每家一斤棉花籽。明天我就教你们种棉花。到秋让你们都穿上棉衣盖上棉被。”
“真的?!”众人齐呼。
谢琅点头。
“你怎么这么好啊。三郎!”
谢琅心想,可算说句人话了,“谁让我是你们的里正呢。让你们过好是我应该做的。快去!”
“好!”
谢琅连忙喊:“等等,前里正家在东边,不在西边。”
“我们去北面给你摘棉花。”
谢琅又想骂人,“这么热的天,棉花壳上的叶子都干了,一碰就落到花上面,怎么摘?给我回来!”
第65章 棉衣棉被
众人恍然大悟,道:“忘了。”
“干脆把棉籽一块忘记得了。”谢琅没好气道。
众人尴尬地笑笑,那可不成。
“快点!”谢琅指着不远处的草席,“去掉棉籽的棉花都放在那上面晾晒。”转向姚桂芝,“伯娘教我缝被褥和衣裳,我想用棉花给王公子做两条被褥和一件棉曲裾。”
姚桂芝点头,“应该的。不说他帮你管上面的官要十贯钱,凭他送你一见狐皮大氅,也该回送他一件棉衣。只是王公子会喜欢吗?”
“我听人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王公子知道是我亲手缝的,粗布麻衣他也会喜欢。”谢琅才不想给卫青缝衣裳,他是担心那个不要脸的皇帝收拾他。
得知他亲手给他小舅子缝一件衣裳,那个不要脸的想责罚他,卫青也会帮他求情。
姚桂芝见白色的花和棉籽分开,就问,“晒干就好了?”
“不行。”谢琅摇了摇头,“我得想个法子把这些花弄一块,就像缠在一起的蚕丝一样。”
姚桂芝掰扯一下棉花,“这怎么能缠在一起?”
“我暂时还没想出来。先把这些分出来再说吧。”谢琅道,“离冬天还早,我还有时间。”
谢建康小跑过来,就问,“三郎,你真要把棉籽分给大家伙儿?”
“三郎说话一个吐沫一个钉。”
谢琅抬起头,四周全是脑袋,导致他又没找到说话的人,“你们都让开一点,我都快被你们围的喘不过气了。”
众人往后退一步,而且是一小步。
谢琅很是无语,“都不用做油皮了是不是?也不用搭做竹纸的棚?家里的牲口和孩子都喂饱了?”
年轻的媳妇一哄而散。
谢琅深吸一口气,无奈地说,“每次都得我数落你们几句才行吗?”
还未离去的人露出不甚好意思的笑容。
谢琅转向秦红,“嫂子,今年帮我腌缸寒菜。”
“留着做臭豆腐?”秦红问。
谢琅点了点头。
众人疑惑不解,想问谢琅,见他忙个不停,就转向秦红。
秦红:“三郎除夕前用腌寒菜的水泡豆腐,只泡两三天,那个臭味就跟豆腐放了半个月似的。三郎说用寒菜水泡出来的豆腐比放半个月的好,人吃了不容易出事,就打算自己腌一缸。回头把寒菜捞出来,留着冬天泡豆腐。”
众人齐刷刷看向谢琅。
谢琅赶在他们之前开口,“真的。我还试过把豆腐切成这么大一块。”用食指和拇指比划一下,“不放任何东西,搁柜子里半个月变臭了可以直接吃。对了,我还试过把豆腐冻成块跟猪肉一起炖。”说到这点,就转向姚桂芝,“就是伯娘给我送的那板豆腐。”
“我去你家拿板子的时候不见灶房里有豆腐,还以为你炖了给它们仨吃了。”姚桂芝道,“没想到是冻起来了。放在哪儿冻的?”
谢琅家的羊圈矮,由于黄鼠狼经常光顾,也没老鼠敢往上面去,谢琅就往身后指一下,“院里羊圈顶上。”
“难怪我没看到。”姚桂芝不禁说。
谢建康忍不住问,“那咱们也能做臭豆腐了?”
“人别太贪。”谢琅睨了他一眼,“我家遭贼有猴哥。你家遭贼可没有。”
正想着什么都干的众人老实了。
有命赚没命花又有什么用呢。
谢琅其实不是担心村里招贼,而是担心村里人忙起来,放三天即可拿去卖的臭豆腐,放了一个月才想起来。
人都有侥幸心理,此时的人又特别珍惜粮食,存在侥幸心理,吃出事来一个家就散了。
如今可以做腐竹,可以做纸,还有棉花,日后还可以纺线织布,养蚕里的妇人还会养蚕,这么多赚钱的行当,完全没必要碰不安全的。
谢琅见他又把众人劝回来,放心下来,就指着棉花说,“这东西城里好像没有。真能做成被褥,又比蚕丝便宜,朝廷肯定出高价买咱们的。”
“为什么?”姚桂芝问。
谢琅:“给当兵的用。”
众人明白了。
姚桂芝忙问:“那咱们把粮食收上来就全种这个?”
谢琅笑看着她,“咱们村多少地?”
姚桂芝下意识回想。
谢建康忍不住说:“三郎的意思他没这么多棉籽。”
“对哦。你才四亩地。”姚桂芝不禁拍拍脑子,“我这个脑袋也不行了。”
谢琅起身,让谢大郎帮他脱棉籽,“别拍了。小心越拍越严重。”
姚桂芝僵住,扭头就瞪谢琅。
谢琅可没搭理她,揉揉肩膀就对前里正谢建康说,“称吧。”指着众人,“站齐,一个一个来。这个棉籽先不要告诉外人。明年种多了,再告诉你们家亲戚。”
“告诉他们干什么?”
谢琅叹气,“棉花不是纸,做好了可以搬屋里藏起来。你们不讲,他们就敢半夜里来偷。咱们养蚕里那么大,每个路口拴两条狗也防不住。再说了,这东西真能做成被褥,朝廷也会让咱们告诉别人。告诉外人,不如主动把多余的棉籽给亲戚。”
“三郎说得对。他们再找你们借钱,就让他们多种几亩棉花。”谢建康道。
谢琅点了点头,“以前说你们只能看到眼皮子底下的,还嫌我说话难听。现在呢?”
“现在,现在也不是我们眼皮子浅。”
谢琅笑了,还敢反驳了,“是什么?”
“是你脑袋转的快。”
谢琅顿时噎住,“这是承认自己笨了?”
“我笨,你大伯一家也笨。”
姚桂芝立刻接道:“我是挺笨的。”
堵谢琅的人瞬间说不出话来。
谢琅笑道,“行了。别叨叨,过来我跟你们说怎么种。”
“不是直接种?”
谢琅拿起一个棉籽,“壳太硬,要用水泡一下。然后弄块泥巴把棉籽放进去,一个里面放两个就行了。放在屋后没有太阳的地方,还得在上面搭个薄薄的草席,免得被烤坏了。瞧着快干了,就洒点水。差不多就这样吧。我只种过两次,不太懂。你们自己摸索。能种出一半,明年就不用愁了。”
去年谢琅种的颗粒无收。
这样讲虽然很不负责,但村里人也不能要求太多,因为他是真不懂。去年还拿着棉花花到处问,怎么不结果。
“这么说今年你也不打算卖?”姚桂芝问。
谢琅指着棉花,“看起来多。除了送给王公子的,顶多还够我和小七做两条被褥和棉衣的。我和小七都长高了,不做棉衣,今年也是拿钱买人家卖的厚衣裳。”
大概是生活好了,谢琅和小七这大半年来长了不少。
姚桂芝想劝他把裤脚和袖口接长一点都不好劝。因为谢琅即便听他的,去“王公子”家,穿着另接的衣裳也不合适。毕竟谢琅现在不缺钱,没必要让王公子误以为他去“讨饭”。
“三郎,这个我们帮你弄,你想想怎么把这些白色的花弄在一起吧。”秦红开口道。
谢琅点头,“是
得想啊。”
棉花交给众人,第二天谢琅教会众人育苗,就琢磨弹棉花的东西。
那东西谢琅小时候见过不少次,大概四五天,谢琅就把弹棉花的工具做出来了。
棉花晒在门外,他门口每天都有许多人,讨论他的棉花,以致于谢琅拿着弹棉花的工具出去,村里的女人就笑他,“你怎么把自己的弹弓拿出来了?”
谢琅白了她们一眼,就试着弹棉花。
起初女人们笑的前仰后合,后来慢慢发现他真能把棉花弄在一起,纷纷走过去让谢琅让开,她们帮谢琅弹棉花。
谢琅从不跟她们客气。然而,东西看着轻松,每个人上手一盏茶的功夫就叫着累。
弹棉花本就是体力活,她们累,谢琅就喊村里的男人。
村里的小麦是春小麦,六月底才收割,而此时毛竹还没泡好,村里人除了做腐竹,就是用树皮,麻衣等物试着做纸。
男人们一听谢琅找他们弹棉花,纸也不做了,纷纷过去帮忙。可他们还是弄了十来天才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