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囚龙-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于将老八逼得只剩孤家寡人,皇帝心中不安却在日渐扩大,那条明晰的裂缝如今早已破败成洞,像是一堵被风雨侵蚀即将垮塌的城墙,再也无力修补。
  
  爱新觉罗马背上得来江山,皇子自有骑马狩猎,记得再温和的野兽,濒临绝境时也会奋力反扑。
  他与老八,身份与朝堂早已决定无法尽释前嫌,打压圈禁并不出乎意料。唯一拖出掌控的是老八福晋。
  
  她本该随着老八圈禁籍籍无名度过余生。对于先帝亲口批下‘妒妇悍妻’之名的女人,苦守高墙了却残生已是念着她祖上功勋,法外施恩。可是知她居然老蚌生珠,一大把年纪了还不知羞,拉着老八干那事儿——难怪刘声芳老说老八肾精亏虚,阴阳两亏。
  
  激愤之下难免失了权衡,只想着要将两人分开,以天子之力分开!只要那个泼妇还是老八媳妇,纵使老八被圈禁了她也能正大光明一意纠缠,早晚坏事。
  
  只是看守郭络罗氏的人来报,女婢从安恳请替福晋延医问药,他们拿不定主意只得层层上报。等着刘声芳带了心腹前往时,已是晚了。那个女人挣扎了两日,终于落下一个死胎。
  
  皇帝自登基以来第一次生出心慌意乱,当下发下两道口谕。一道送往郭络罗氏居所,令严加看守,不可令其往来潜通信息;二是补发给革去王爵的允禩,称“若因逐回伊妻,愤怒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处死,伊子亦必治以重罪。”
  
  刘声芳私下叩问皇帝,可要记入宫中太医院书库存档。皇帝冷言笑道:“子虚乌有的事情,何必横加一笔。”
  
  男人们的战争从不留情,刀光剑影背后的女人用她们模糊了的面目,默默作陪,不能流泪。
   

作者有话要说:惨烈了一半,会被群殴至死咩?说好不打脸的。
捉虫


56

56、南冠楚囚 。。。 
 
 
  胤禩枯坐府中;想尽办法用尽手段也没能探听到毓秀如今情形。那日他只顾分别在即的悲伤无奈;及至傍晚才担心妻子身子恐受不住车马颠簸;奔出房门;也只有层层把守的空落府邸。
  
  毓秀已经不在这里了。
  尽管府里到处还留着女主人的影子,但衰败萧瑟的气息弥漫着,消散不开。
  
  索性府中采买并未受限;白哥受托跟着进出厨房的下人厨房,打听福晋被扣在哪里。一连数日才得了消息;却只能在门外远远看一眼,无从得知详情。胤禩听说毓秀居所守备倒比他这里严密许多;越发焦躁不安,犹如困兽。
  
  所幸这时胤禟经由董鄂氏传递的书信辗转到了手里;总算在连月打击中;第一次看见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老九决意桃代李僵,金蝉脱壳。
  
  也许是先前胤禩对何升的怀柔策动起了作用;也许是老九对皇帝连番打击、连带妻族岳丈皆被落罪的形势终于有了警惕与不安;或者是穆景远临行前的殷殷叮嘱总算让他有所意动;又或者是何升因何家被皇帝发落抄家落罪,在明知死路一条的情形下终于选择替主子做最后一件事……总之,主仆二人有了动作。
  
  胤禟送往京城的私信向来走明暗两条路子,先前自骡夫鞋袜中搜出的暗语信函不过是幌子,用的是旧事格子,在信头上有三点为记。胤禩识得,才敢在养心殿当着胤禛逐字译文,将水搅浑。
  
  真正的书信,已随着往返于青海与京城的商贾手中,辗转到了九王府上。只是为了躲避严密监控,商队中途绕道天津,费了不少时间。
  
  信纸有限,不过寥寥数语,只说大略未涉详情,胤禩不免又喜又忧。九弟终于听进他的话了,只是如今老四耳目何其之多,更衣几次用膳动了几筷子都能知道,在这时做小动作委实不易。
  不知九弟想了什么法子?
  
  胤禩素来未雨绸缪,揣度胤禛心思亦能中十之八|九,这一次却杞人忧天了。皇帝耳目众多,但大多用在了他身上,遣往西宁的人便是再得力,毕竟天高皇帝远,监视暗伏了将近四年,每日喝得茶水都是苦涩难以下咽的,新鲜蔬果更是千金难求,早巴不得回京了,其中自以楚宗为最。
  
  允禟对自己下得狠手,自从雍正三年穆景远被拘囚回京之后,不吝饮食荤腥,每日大食肥腻油厚,不出两个月就虚胖臃肿脱了形。西大通的商品货物早被胤禟炒得虚高,看守的人俸禄微博,每日咬牙切齿看着流水般的席面抬进抬出。主子用不完的,自有仅剩随侍的几个奴才当着他们的面大嚼,再用不完的,当着皇帝奴才们的面倒了喂狗。
  
  这样明火执仗的挑衅京城的皇帝也在例行奏报上知晓了,但他对老九层出不穷的折腾法毫无兴致,只当着臣公之面斥责一句:“塞思黑痴肥臃肿,弟兄辈戏笑轻贱”,便又全身心投入折腾老八的毕生大业。对于老九据说腰如箩筐的憨肥形象不怒反喜,就差命宫中画师连夜奔赴西宁绘真人像一张,送给老八贺寿。
  
  但他还来不及付诸实施,紫禁城西郊的一把通天大火让皇帝整整一盏茶的时间回不过神来。
  事实上,到了尘埃落定之后,他才明白,或许那个女人从一开始就准备好了一切,一把烈火毁了他与他之间最后的可能(四爷自行臆测)。
  郭络罗氏被休离归家之后,胤禩一反常态,每日借酒浇愁,拒绝用太医院的汤药,甚至口称有毒,不敢用。这自然让皇帝十分恼火。
  
  二月六日,刘声芳从允禩府中诊脉之后回宫复命,八爷脉数滑,如珠走盘,是梦兰之兆。只是刘太医也无比忧心的提及八爷身体大亏,心神震荡决非良兆,此次当真能走滑脉已是极危险极难得的事,必须卧床不可多用枉费心神。
  
  整个御前奏对中,心思最雀跃、最不敢置信、最激动的,并不是早有此猜测的皇帝,反倒是对此事最无贡献的老太医正。他去年那一句‘或有可能’不过是为了逃脱死到临头的天子之怒,却不曾想有朝一日居然成真了!他一定要去拜一拜当年载录下琼玉方的王氏先祖。
  
  只是身为医者本分,他不免在言语中流露出八爷府中并不适宜休养,时日久了,难免露出破绽。最重要的,是八爷本身消沉颓唐。宫中妃嫔素来锦衣玉食,身子却不必寻常村妇更健壮,也是日日提心吊胆思虑太重的缘故。八爷并非妇人,但自被先帝打压以来,身子每况愈下,也是这个道理。
  
  这话寻常人是决计不敢在皇帝面前说起的,里面涉及皇帝后宫、涉及先帝真知灼见、涉及太多皇宫辛秘,但此刻套用在胤禩身上,却让皇帝不以为忤,深以为然。
  
  年氏锦衣玉食,常年手握中宫权利,只差一个皇后虚名,没熬过去年就殁了。她养的儿子女人四个死了三个,唯一活下来的福惠也全靠自幼扔到外祖家养着才活下来。老八额娘就不是个长命的,他自学佛理,早就觉得老八凤池无水也不是个福泽绵长的命数。老九被流放西宁都能腰肥如箩,死活给他找不痛快;老八这里每日人参鹿茸四季珍品轮流赐下,也不见他长出二两肉来。
  
  被他刻意遗忘的郭络罗氏诞下死胎一事,复又涌上心头——决不能让老八听见只言片语!这一次皇帝行动非常迅速,隔日谕上,将允禩囚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身边留太监二人。府中其余太监奴婢,重归内务府。
  
  ……
  
  二月初七这一晚,宵禁过后的北京城街道下过一场薄薄的新雪。一行急促而略显凌乱靴印踩得细雪微融,密封严实的青呢小轿自宗人府监房后的小径一路抬入紫禁城。轿子里软布包边,磕着头也不起一个包,踩脚板下面新加了一个夹层,塞了四五个铜制小炭炉。
  
  半个时辰的颠簸之后,轿子一沉已然落了地。
  
  轿帘掀开之后,骤冷的寒气扑面而来。胤禩端坐不动,嘴角爬上讥讽的冷笑。四周轿夫早退了干净,高无庸上前请安:“八爷请下轿,奴才奉旨侍候八爷入内歇息。”
  
  胤禩呼出胸口最后一口热气,看着那团白雾在黑蓝色的夜色中腾起、淡了、转瞬即逝。隔着飘渺白雾,养心殿正殿的烛火透过半透明的玻璃窗,将一个人负手而立的轮廓印在上面。
  
  胤禩一言不发与那黑色轮廓良久对望,一直到高无庸再次小心试探道:“八爷?”
  
  若是有大臣此刻进出养心殿议事,看见他这个本该在宗人府圈禁的大逆罪人堂而皇之进出皇帝寝宫偏殿,不知该作何感想。胤禩收回目光,轻声自嘲一声,弯腰下轿。
  
  四周没有人,连宫女太监都清扫了干净,只在西暖阁里见着了几张熟面孔。
  
  暖阁里地龙烧得紧,早有太监上了替他松了披风,褪下被雪水浸湿的靴子,换上烘烤过后的厚底棉布鞋。地上铺着内务府新换的西洋长毛地毯,踩上去柔软深陷,像踏在一只幼猫身上。
  
  整个过程悄无声息,井井有条,仿佛是服侍皇帝嫔妃侍寝的惯例。只是被服侍之人身上仅着布衣常服,神色间不见感恩,只余索然萧瑟的自嘲。他们真以为他是老四后宫一员?
  
  高无庸呈上一盏汤羹,笑道:“八爷,这是御膳房新鲜做的莲藕山药糊糊。皇上知道八爷这几日脾胃不合不思饮食,特命奴才准备的。”
  
  胤禩想扯起嘴角笑笑,至少同眼前这位日后必定飞黄腾达的内侍总管套套交情,但他脸早被冻僵了,扯出的笑比黄连更苦。一直到皇帝只身步入后殿时,这碗藕花糊糊仍是原样放在几案上,早已凉透。
  
  皇帝不去看他,由内侍服侍着脱去圆顶毡帽、换了布鞋,走到青花龙纹鱼藻缸兀自观赏里面游来游去的锦鲤,随口道:“把冷的撤了,换两碗热的来。”
  
  等着两盏热食并几样小菜端上来搁在案上,胤禛才走到榻边坐了,就像雍正三年二人关系尚未彻底决裂时那般,温和道:“刘声芳说你不肯用膳也有两日,正好陪朕用一点。”
  
  胤禩没有动,连眼珠都没有转一转。
  
  皇帝似乎有了无穷耐心,并不生气,只略略提高了声音,叫了一声:“老八。”
  
  胤禩眼神微微波动,四周环顾,做出一副堪堪回神的模样。看着与自己隔桌相望的人陡然起身,几步行至皇帝面前,低头撩了衣袍直接跪倒:“罪臣给皇上请安。”
  
  “你!”皇帝虽早料到会有此景,亦不免心生怒气。但他看着老八低眉顺目的样子跪在下面,想着先前隔着玻璃窗遥遥一望的错眼相顾,终是一叹,起身亲手撰了他双手将人拉起来。
  
  “夺爵圈禁,亦是为大清江山计。愿赌服输,当初你既入了这池沼,今日就不该有心有怨怼。”
  
  胤禩缓缓抬头,不再故做低人一头的臣服姿态。他双眼是暴雨过后的澄净展白,浑然不似在宫中经历四十寒暑的疲惫污糟:“罪臣自当认输认罚。只是罪臣不明白,万岁打算如何处置罪臣、罪臣家人、与九弟?”
  
  他问的太直白,让皇帝几欲出口的温言软语都烟消云散。他们太了解彼此,寻常欺诓瞒不了对方。胤禛回视胤禩,一字一顿道:“夺爵之后,不外乎圈禁、抄家。你怕朕会处死他们?”
  
  胤禩静默一刻,才开口道:“怕。”
   

作者有话要说:金手指开了一只,大家莫急。伪更捉虫。
小九照例要胖一胖的,借用历史遗留只字片语。


57

57、飞蛾赴焰 。。。 
 
 
  胤禛拉过他想要圈入怀里。胤禩不动;冷冷清清站在那里看他。
  
  胤禛察觉胤禩周身萦绕不散的死气;叹一口气;微微软了口气:“不必怕。朕既然许你出来;只要你无事,朕自然不会轻易为难他们。”
  
  胤禩微微一笑。
  一句话里太多后路与不确定,胤禛的确是个为君的角色;他可有信誓旦旦对你赌咒发誓,但到了最后违背誓言的必然不是他。到死也不能有所怨怼——也许每个皇帝都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一如皇考。
  
  “手太冷,坐过来用点热汤暖暖。”皇帝今日出奇有耐性;亲手拉了人坐下,再端起碗来试探温度。
  
  胤禩拒绝张嘴;甚至拒绝有任何反应;对于皇帝亲手服侍递到唇边的勺子视而不见。
  
  胤禛一笑,并不动怒,勺子递回自己嘴巴一口含了,扣住胤禩的下巴低头吻上。胤禩皱眉眼中怒气闪现,须臾之间已有甜蜜粘稠的羹汤汁液顺着咬合不密的唇齿间溢出,顺着腮边棱角滑入颈侧衣领之中。
  
  皇帝喂完一口甜蜜蜜的桂花藕汤并不急着去喂第二口,只顺着这人浸湿的腮角舔吻下来,一直到将深入脖根的糖水都吻干净了,才罢手。
  
  “到这个时候了,还同朕较劲儿。你什么时候才肯顺着朕一点儿?”胤禛将汤碗搁在一边,屈指挑开胤禩常服的盘扣,伸手在他腰腹上缓缓拿捏:“朕并不想杀你,只要你安分守己。”
  
  随着这句话说完,胤禩已经被慢慢按在软榻上。他无视皇帝运筹帷幄的脸,虚看屋角燃烧的红色蜡烛,缓缓说道:“臣,办不到。”
  
  胤禛抬头,眼中风云涌动。怒气最终又被令人难以理解的情愫取代,他亲手为胤禩合拢衣襟,整理袍子,再扶他坐好。
  
  “你若是乖顺了,朕怕是还真食不下咽、睡不安寝。高无庸?”
  
  高无庸听见传唤,闪身在内殿门外道:“回皇上的话,乾清宫的偏殿已经收拾妥当了。”
  
  皇帝‘嗯’了一声,转头对胤禩道:“朕不好留你在此处,宗人府也不是你现在该呆的地方,乾清宫处如今人走动的少,后宫的人也不敢乱闯,你安心在那里休养。一切等……等晚些时候,再说罢。”
  
  乾清宫?胤禩心头泛起奇异的快意。老四怕这桩丑事令世人知晓,选了自以为妥当之处囚禁他,却独独忘了四目之下皆有神明么?刚刚登基之初下旨移宫不敢续住乾清宫,不也是怕皇考在天上看穿了他假闲人真狠戾、迫不及待对手足下手的面目?如今为了拘押他,尽量连里子面子也不顾了。不知明年祭祖时,会不会被皇考在天之灵托梦而入?
  
  “你腿脚宿疾总不见好,天气转暖时朕便下旨去圆明园,宣政也移至那里。山明水秀的,对你有好处。” 
  
  圆明园?的确是个好地方,按着老四口味修建的园子,却不想落得个藏污纳垢金屋藏娇的用途。
  
  胤禛不去看胤禩眼中的谩讽,絮絮叨叨说着往下的安排。“再两日是你生辰,朕到时再去看你。”
  
  胤禩不语,柔顺听从胤禛从头至脚的安排。大多事情不必他亲自动手,自有高总管记在心头,他只需足不出殿、每日按时进膳即可。
  
  乾清宫叫不出名字的偏殿阴暗宁静,自圣祖去后便只有洒扫宫人例行整理。皇室辛秘无法昭之于众,总管大人纵使手眼通天也不敢大张旗鼓更换斑驳掉漆的陈设,地毯也是积年旧物了,毛料年深日久积了灰尘,失却往日绚丽色彩。
  
  或许是白日思念先帝,入夜之后胤禩梦魇缠身。一会儿是康熙三十八年当庭擢升贝勒时,威严不缺慈祥的君父,下一刻又换成斥责‘辛者库所出’的狰狞面貌,一个晚上换来换去,慈父严君走马灯般交替着模糊的面孔。
  
  第二日胤禩神情萎顿食不下咽的情形自然呈在皇帝案头之上,并且一连两日皆是如此,皇帝却没能踏入乾清宫一步——因为二月初十清晨的一场大火。
  
  辰时,皇帝接到九门城防连同宗人府的奏报,拘押允禩休离弃妻的四合宅院走水,火势很大。
  
  等他参透这个女人的险恶用心之后,才大声厉斥九城巡防灭火。只是那一日白天刮了一晌午离奇的白毛风,风借火势很快令人不敢近前。西郊离城区有些距离,被烈火包围的一开始只是主屋边上的一间佛堂,很快佛堂周围的屋舍被引燃,才一发不可收拾。所幸的也不过四周几处零星庄子,因为郭络罗氏被囚后有重兵把守,几乎没人敢住。
  
  大火被扑灭的时候,佛堂早已烧得崩塌。火场中清理出两具焦黑如碳的尸体,辨认身上未融的金饰,其中一人是曾经的郭络罗氏无疑。事后清点院中丢失的下人,只有郭络罗氏随侍的从安不曾露面,看来是以身殉主了。
  
  端坐养心殿的皇帝很快得到了全面而详细的奏报,他也再一次隐隐发觉自己有了心慌的错觉。事实上,自从去岁他决意断了老八所有退路开始,这样的感觉就偶而浮现。行政布令时也偶有心烦意乱。
  
  这老八革爵圈禁,亦是为断绝附逆之党所有的侥幸希图,包括至今不肯悔改的老九、老十四。接下来处置隆科多时,难免这株墙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