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驻残香-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眼望去,堂下之人莫不是一脸茅塞顿开的神色,只听老翁铿锵有力的声音不失时机的再次响起,“说起六皇子,众所皆知皇帝最偏爱的皇子,那时关于前太子的死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他,朝中官员甚至联名奏书,却不能动其分毫,可想而知在皇帝心中的分量。”说毕,又是一阵唏嘘叹道:“可惜了……可惜了!”
  此次众听客的反应竟是出乎意料的平静,不似先前的热烈。因为老翁口中的六皇子早在三年前就突然消失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是死?是活?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踪迹可寻。一转眼三年过去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六皇子已经成了皇帝的忌讳,皇帝的忌讳自然是大家的忌讳。
  正在众人惋惜间,台下的男童又上了高台,嘀嘀咕咕在老翁耳畔说了些什么,之后又退到台下。
  “啪……”老翁一拍惊堂木,扫去所以阴霾,抬眼瞅了一下二楼靠窗的位置坐着一面带粉纱的女子,扬声道:“有位小姐想听老夫讲讲关于紫葫神医的奇闻异事,正凑巧老夫略知一二,就在此给诸位说上一说。”
  此言一出,坐在角落的紫衣人,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但那紫衣人并未所动,始终半垂着头,悠悠闲闲的转动着手中的茶杯,散落的一缕青丝之下他那唇角淡淡一晒,那份冷艳与邪魅令附近的人见了愈加恍惚怔忡。
  “紫葫神医,顾名思义,自然要从他携带的琉璃葫说起,关于此葫的来头向来是各执一词。今日来我百阅楼,当然要讲讲最真实的一版。”老翁清了清嗓,又是抑扬顿挫了一番。
  “话说紫狐公子原是富贵人家的阔少爷,被二娘赶出了家门。身无分文的他,从此留宿街头。就在他留宿的那条街,某一天出现一五六十岁的老翁,鹤发童颜,常常悬一葫于摊前,卖药于市,治病皆愈,日收数万钱,遇市内贫饥者无偿施之。当时的紫狐公子见此老翁每当人散时,便会钻入葫中,倍感惊奇。一日,趁其钻入葫中之时,竟偷偷将此葫带入角落,问曰:“老翁何许人也?”壶中的老翁答曰:“我本山中狐仙,既识真身,可愿随我入学求医。”公子又问曰:“随你左右,可否饱腹?”老翁笑答:“小子果然灵慧,甚合我意。”
  百老翁的话落下,满堂听客哄笑成一团。那王公子喷出才喝进嘴里一口茶,咳道:“一代神医,怎么到你白老翁的嘴里一说成了吃家子!”
  老翁抚须微笑,不作回答,继而道:“后来紫狐公子学成归来,据说他的歧黄之术可医百疾,解百毒,甚至令死者复生,且有据考证。话说在含丰十八年,也就是去年,一个名为雨石的中年男子,溧阳人氏,患疾而死,恰遇紫狐公子游历于此,当时只为其施了一套针法,此人的尸体便五日不冷。直到第十日,此男子竟好似做了一场大梦,自梦中苏醒过来,醒来之后旧疾痊愈,一切如常。也因此紫葫神医的名讳冠绝于江湖。”
  这时坐在二楼与面纱女子同桌的另一个姑娘,一扬眉带着一副调皮的模样,问:“我说百老翁,你既然知道这么多,那你能辨别出真正的紫葫神医吗?”
  “没有见过的自然无法辩别真假,若要见其一眼恐怕终身难忘,绝不是那些凡夫俗子可以冒充的。”老翁答。
  “看来老翁见过咯?”那姑娘瞪着眼睛一副好奇的神情。
  老翁淡淡的瞥过坐在角落的紫衣人,微微一笑:“紫狐公子长相邪美,气质尊贵,又有一颗仁爱之心,为人行事洒脱,向来与人交往淡之如水,老叟常日居于一席之地自然是结交不到!”
  小姑娘听他这么说,只好瘪了瘪嘴不再言语。这时,那个好事儿的王公子又站了起来,他指着角落里的紫衣道:“这不就有一个现成的吗,百老翁你倒是说说这个人的真假呀?”
  众人的兴致仿佛都被他的话带了起来,纷纷将不同的眼光投注到角落里的紫衣人,虽然他隐在角落,但周身散发的尊贵气质,却不得不教人不去关注。
  气氛僵沉了半响,只见那紫衣人站起身来,款款行至堂中央,对着百老翁点头为礼。一行一止间,令众人恍然产生了一阵错觉,方才百老翁口中的紫葫神医已经来到了他们的眼前,在视觉上的冲击之下,百老翁的平白直抒显得那么的暗淡。
  紫衣人掏出一锭银子给了身旁的男童,直言道:“在下来此,是想与老翁打听一件事?”
  老翁笑问:“公子想知道什么?”
  “听闻会稽郡的郡治正在闹蝗灾,不知现在如何?”
  老翁微一沉吟,面露凄色乃答:“本来去年的山阴县已经闹过一次饥荒,今年蝗灾从天而降,把原来的荒田瘠地吃得一干二净,那里的人便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听说大街上都是残缺不全的尸骨。”
  “朝廷没有派人吗?”
  “来了!治栗内史兰大人自请为会稽郡监察史,亲自督导救灾方案实施。但是从灾情传达,到制定方案,再派官员督导总会有一段必要的过程。”
  紫衣人拱手道谢,举步方要离开,只听百老翁道:“公子且慢!”
  紫衣凝住步子,却并未回身。
  “公子仁爱,心寄与灾民,老叟又岂能固守常规。”说着,扭头吩咐一旁的男童将银两退给公子。
  紫衣道:“不用了,给人的东西没有再收回的道理!”
  话落,他便离开了百阅楼。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这个秋天会稽郡的山阴县遭受蝗灾,爆发了一场不小的饥荒,甚至波及到整个会稽郡。朝廷遣治栗内史兰正初暂领监察史一职,亲往会稽郡督查赈灾方案的实施。
  具体方案如下:
  首先从国家储备中拨出二千石粮食赈济灾民,以解燃眉之急。因从当年的秋季到下个年度,灾民的口粮和种粮是个非常庞大的数量,国家负担不了,便采取鬻官集粮的政策。凡大户向国家缴纳一千石粮食,即可拜爵一级。通过这种做法果然征集到大批粮食,保证了对灾区生产,生活的粮食的供给,逐渐缓解了会稽郡的灾情,并且解决了经济难关。(借鉴秦代的解决方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灾情得到缓解之时,一场瘟疫席卷而来。一夜之间,疠气甚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饥荒与瘟疫交替降临,使得整个会稽郡哀鸿遍野。
  四目所及,一片死寂,没有绿色,树木光秃秃的,树叶被摘光了,树皮也被剥净了。路边到处横着骷髅似的死尸,没有肌肉,骨头脆如蛋壳。可就在这片犹如人间地狱的中间,却极不协调的站着一位紫衣人,他身上散发的气质与周围的一切形成了不小的反差。
  一路走来,家家户户,闭门深锁,门前大多悬艾草或菖蒲。他的身影来到一客栈前,客栈紧闭着门,他敲了好久,才有人开。
  客栈的老板投向他的眼神写满了惊疑,这个时候都想着办法往外跑,怎么还有人往里钻。
  紫洲不多说,只掏出了一锭银子扔给他,淡淡道:“打扫出一间房,我要住宿。”
  客栈老板见他的打扮又身强力壮的,不像是得病的人,于是看在银子的面上便将他请了进来
  “这位公子怎么称呼?”客栈老板陪同着向里间走。
  紫洲淡淡一瞥:“称呼而已,随意。”
  客栈老板顿了一下,不再纠结对方怎么称呼,而是勉强笑道:“虽说会稽郡一带风景秀美,公子此刻来此游览是不是时机不太好?”
  紫洲没有理会对方的试探,只道:“这间客栈只剩下你一个人吗?”
  客栈老板摇摇头,神情有些黯然,“还有我家娘子。”
  “你们为什么不离开?”
  “半生的基业都在此,不愿离开。”客栈老板回的干脆而又坚定。
  至夜,紫洲准备睡下之时,忽响起急乱的脚步声。
  “谁?”多年的江湖历练让他的警觉性提高了不少。
  “是我!”客栈老板的声音有些颤抖并且带着哭腔。
  “什么事?”
  “我知道你的身份,这个时候来此你定是真的紫葫神医,求求你,救救她!救救她!她快要……不行了!”
  紫洲穿好衣服,将门推开,发现客栈老板跪在地上已哭成了一团。
  及至紫洲为客栈老板娘诊断一番,又行了一次针,眼见老板娘的病情稳定下来,进入睡眠的状态。
  老板跪在地上直磕头道谢。
  “及早为她准备后事吧!”紫洲站起身来,房内烛火狠命的摇了几下,晃在他的面具上,形如鬼魅。
  老板整个身子为之一震,霍然抬起头看向神医,“你不是神医吗?你葫芦里的药丸不是能起死回生吗?你要多少钱我都给,什么都给你求你……救救她……别让她离开我!”
  “都是些无稽之谈!”紫洲听到这话眉间一蹙,毫不犹豫的向外走去,出了门口便道:“若再不送她走,恐怕你也时日无多。”
  他的声音里没有丝毫起伏,让人听起来心中发麻。老板满面泪痕,惨淡一笑:“即便是死,我也不会放弃她的!”
  足下的步子微微顿了顿,客栈老板的话让他埋藏在心底的那根弦毫无防备的蹦了一下,脚下不由的加快了步伐,进了房间他便绻上了塌。
  在饥寒交迫时,在无处归宿时,他曾在多少个孤独的夜里疯狂思念着那个温暖而宽厚的胸膛。只要他肯回头,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可是他没有,他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堕落至此。
  翌日一早,原本安静的街道上,突然出现一群人,他们抬着席垫,席垫上盖满了枯草,隐约传来孩童的呜咽声。
  紫洲拉过其中一人,问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大家都说河里有瘟魔,它非人非鬼,狗头人身,行走如飞,它到哪里,哪里就有瘟疫大灾。如果将村里的童男童女送去给他,他就会离开这里,瘟疫就会过去。”
  “所以你们将那些孩子的性命当做祭品吗!”紫洲一拂袖,气极反笑:“简直太荒谬了!”
  那人不解的看了看他,反驳道:“大家都是这么说的!”
  紫洲绕过他,快步向人群的方向走了过去,挡在众人面前,冷声喝道:“放了那些孩子!”
  村民们惧是一愣,被眼前此人浑身散发的冷冽之气,不自觉的往后退了一步,随后有人很快的反应过来,大声嚷嚷道:“你是谁呀?你又不是我们村的人!关你什么事!”众村民随声附和。
  “你们这是在草菅人命!”
  紫洲试图与他们讲道理,可其中一人跳出来喊:“他们不死,我们大伙都得死!别听他的,大伙把他轰走!”
  正混乱之际,有人指认出他是传说中的紫葫神医,村们们一时顾不得上真假,全都趴在地上像见到大罗神仙似得不停的叩拜。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状况,紫洲皱了皱鼻子,目前的趋势由不得他拒绝,又没办法给他们讲道理,为了救那些孩子的性命眼下唯有顺其意,心念一转,他道:“既然你们尊崇我为神医,那神医说的话你们听不听?”
  众村民齐声应道:“听!听!”
  “好!”紫洲负手而立,“你们把那些孩子放回去,至于瘟疫我会想办法的。”
  他不是一个随意许下诺言的人,因为只有深刻体会过当心底的期冀一点点幻灭,最后化为灰烬的滋味,冷却的不止是一丝希望而已。
  因此他动作很快,大约两刻钟后,便站在了郡守府门前,门前的小厮对这个紫衣人报出的名讳,不可避免的狐疑了一番,但也没有过多的犹豫,因为紫衣人的到来很可能对现在一筹莫展的形势有所帮助。
  由小厮引领着,他们穿过大院,来到正厅,首先入眼的便是一身青衫的兰正初,在青色长衫衬托下他本来丰神俊朗的面容,愈发显得清丽,宛若经碧波涤荡过后的莲叶,带着不沾染俗世的姿态,独立于世,此刻,他正与会稽郡郡守夔宏毅在此坐候。
  三年未见,身在官场,手握淳于国财政大权的治栗内史兰大人依旧是一副不染世俗的样子。紫洲按捺住心底翻滚的异样感触,因为有了面具的遮挡,他大方的走到近前,与之见礼。
  三人入座之后,兰正初先开口道:“这位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紫葫神医!”
  紫洲并不在乎对方口气中的不屑,直奔主题地道:“在下今日来此,主要是献策驱疫,其余并不重要也没有必要多言。”
  兰正初眉睫一挑,方才外出巡视的他意外碰见街道上紫衣人救下那些孩子的一幕,他便开始对这位江湖神医有了不同的看法,至于起先那些半真半假的传言,他半分都没有听进去,或许从心底认为那不过是招摇撞骗的江湖郎中耍的手段而已。
  夔宏毅眯着笑眼,插言道:“公子若有什么计策尽管开口,圣上英明,若如立下大功朝廷必有重赏。”
  言下之意就是,你尽管说,说错了小命难保,说对了算你命大。紫洲淡淡一笑,语气如霜,“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而愚民以神魔降之,亦可笑也。所以在下认为首先要让民众正确的认知瘟疫之患,从而可以有效的去预防。”
  “如何认知?”兰正初看着他静静的问。
  “在下建议,可于市中设堂讲座。至于讲课的人选需在民间具有口碑,更不能缺少权威与专业,如此民众才会信服。”
  “公子来此原来是传道的。”
  紫洲瞟了一眼夔宏毅,眼锋如刀:“在下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莫非公子已经有合适的人选?”夔宏毅语带讥讽。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紫洲不再理会他,径自道:“解决问题要从根源解决。稳固了民心之后,接下来便是大人的事了。请大人上奏朝廷斥官地数顷专门用于集中埋葬那些无人认领的死尸或者是家贫无葬地者,如此从根本上解决异气的扩散。其次,瘟疫并非得之必死,若及早诊治,对症下药,还是可以挽救的,在下会在山阴县设一医馆,专门用于收留染病之人。”
  “为什么?”
  紫洲不解的回视着兰正初。
  期间,兰正初的视线一直牢牢的盯着对方,最终发现此人防备很深,任他怎么去探究仍是一无所获,他垂眸抿了口茶,继而道:“公子本可以逃开的?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主动参与其中?”他用的是主动,或许在看到早上的一幕时应该说是被动,实际上却不是,方方面面想的如此周到,难道只是因为一时的诺言。
  紫洲心中早有准备,沉吟道:“据在下所知兰大人并非是簪缨世族!”
  “此话怎讲?”兰正初调整了一下坐姿,兴趣盎然的看着对方。
  “未到而立之年,已高居九卿之一,大人不呆在锦衣太平的怀昔城内竟自请来此穷乡僻壤治理蝗灾,一不小心沾染上瘟疫,您的豪情壮志就此毁于一旦,这又是为何?又有何求?”紫洲坦然的回视投在自己身的那道视线,“反而去问一个行走江湖的郎中?不觉得有些奇怪吗?“
  兰正初毫不在意的答:“朝廷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在朝为官虽说要知其雄,守其雌。而本官则认为,即遇知己,遂罄竭心力。”
  “知己?”紫洲道:“兰大人是将当今圣上看做自己的知己吗?”
  “有何不可?”兰正初反问他。
  紫洲摇头笑道:“只是有些诧异罢了!”
  兰正初定定的凝视着他的眼眸,似是在他毫无波澜的眸色中寻找些什么,声音忽而变得低沉:“身份不同,责任则不同。我看公子不像是一个爱管闲事之人,公子以秉承天下为己任,又不肯以真面目示人,不得不令本官对公子的身份有所猜疑。”
  这次紫洲并没有说话。
  兰正初浅然一笑,明丽似蕖,“本官向来说话比较直爽,公子不会怪罪吧?”
  “医者仁心,在下只是不想看到生灵涂炭,或者……”说着,紫洲已经站起身来,曼声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或者也可以将在下看做一般的名利之徒,至于采纳不采纳是大人们的事,为了挽救更多人的性命还是希望大人能够慎重考虑。”说完,拱了拱手,便施施然走了。
  留下有些惊诧的夔宏毅问:“他怎么走了?”
  兰正初撑着腮,若有所思的道:“按照紫狐公子说的办,即刻执行。”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官府的动作很快,递上的折子三日内便得到了回复,准奏的折子一下来,郡守府的官兵便紧锣密鼓的满县城收敛葬者。
  这期间山阴县来了数十位穿白袍的人,有些见多识广的村民马上认出他们来自于普陀山。
  “二师兄接下来我们要去哪里?”
  一双灿如星辰的眸子转了转,昂着首道:“去客栈,找人!”
  待他们赶到时,紫洲正帮着客栈的老板收拾出为他们准备的房间。
  “洲儿……”晏星老远看到紫色的身影一溜烟蹿了过去,风中还残留着特有药香味,在对方身上又是蹭又是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