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许你-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祝云瑄收回目光,平静道:“随便看看罢了。”
  “在这里有何好看的,不如趁着难得雨后放晴,去外头走走吧?”
  祝云瑄轻抿起唇角,没说什么,梁祯便当他是答应了,拱着人去了外头。
  来这别宫一个多月,祝云瑄还一次都未有出来逛过。从前祝云璟还在时每年夏天来这里,都是他日子过得最惬意的时候,时常逃课出来逛园子游湖钓鱼摘莲蓬,再去兄长那里晃一圈讨杯酒喝,无忧无虑什么旁的事都不用想,他曾经天真地以为,那样的日子他能过一辈子。
  走上湖中央的石拱桥,见祝云瑄立在桥边望着前方微微愣神,梁祯笑问他:“陛下在想什么?”
  祝云瑄不答,前头正对着桥的临湖的宫殿便是他兄长从前的住处,如今再看,竟有些许陌生了。
  梁祯忽然握住了他的手,祝云瑄蹙眉,下意识地就要抽出,梁祯塞了一把自己刚刚剥的莲子到他手里:“甜的。”
  祝云瑄垂眸,望着手里粉白的莲子,淡道:“不是不如昭王庄子上的好吃吗?”
  梁祯的唇角上扬,祝云瑄虽然不领他的情,他说过的每句话却都是记着的。
  “陛下若是想吃臣庄子上的,臣明日再叫人给陛下送些过来,煮些爽口的粥给陛下开胃。”
  祝云瑄不置可否,扔了一颗莲子进嘴里,脆生生的,带着股清甜香气,嚼了两下吞咽下去,却又觉索然无味。
  走了一小段,祝云瑄的肚子便隐隐有些不舒服,他没说,梁祯似乎看了出来,领着他进了湖心的凉亭:“歇会吧。”
  祝云瑄坐下,小腿肚一阵抽搐,双眉紧拧了起来,下意识地咬紧了牙根,梁祯弯腰捉住了他的腿:“这里难受?”
  祝云瑄不言,梁祯不轻不重地帮他按揉起来,力道适中,确实让他好受了不少。祝云瑄神色冷淡地望着他:“你不必做这些。”
  “臣乐意,”梁祯淡笑,“臣乐意为陛下做任何事情。”
  祝云瑄不为所动,梁祯放低姿态的示好并不是他想要的,梁祯越是这样,他只会越心生警惕,提防着他什么时候忽然又变了脸,再做下种种叫自己生不如死的事情。
  “陛下有哪里不适,一定要说出来,就算不想让臣知道,也必须得告诉太医,别总是这样忍着,您是皇帝,圣体要紧,无论如何都不能掉以轻心。”
  梁祯嗓音温和,少有这样说话的时候,祝云瑄愈发不适:“……朕如今这样,又是拜谁所赐?”
  梁祯眼中的笑意愈浓,手上的力道加重了一些,用力捏了一下,听得祝云瑄下意识溢出口的倒吸气声,他唇角上扬的弧度加大,不待祝云瑄反应,便勾着他的肩背和膝窝,将人抱了起来。
  祝云瑄神色一凛,不等他开口,梁祯先说道:“陛下走累了,回去歇息吧。”
  祝云瑄冷声道:“你放朕下来,朕自个能走。”
  梁祯抱着人大步往回走:“陛下何苦硬撑着,外臣不经通传不能来这边,不会有人看到的。”
  祝云瑄自然知道他在说什么,外头关于他们俩之间的暧昧传言甚嚣尘上,他故意从重处置了安乐侯府才将流言压下去了些,如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群臣眼里愈是扑朔迷离,说什么的都有,那些面对着梁祯时的难堪尴尬他尚且能忍着,却绝不想落人更多的口舌。
  “放朕下来。”祝云瑄又一次重复。
  梁祯低头,唇贴着他的鬓角轻轻碰了碰,进了寝殿才在榻上将人放下。
  “这会儿好些了没有?”梁祯捉过祝云瑄的腿,又帮他揉按了几下。
  那种酸痛不适感终于退去,祝云瑄低咳了一声:“可以了。”
  梁祯笑着眨了眨眼睛,还欲再说什么,有太监进来禀报,说是几位内阁大臣过来了,正在前殿等候,有要事要禀。
  梁祯扬了扬眉,扶着祝云瑄起了身。
  内阁要说的还是豫州的疫情,太医去了豫州已有半月,去的四人中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刚到那边就染上了疫症,没能救回来,今早又传回消息,先前派过去的钦差也病倒了。
  如今豫州那边已彻底乱了,疫疾已散播到了临近的三府六县,染病人数突破了三万人,光是每日死去的疫民便多达千人。更糟糕的是今岁的夏季似乎格外炎热漫长,这都要入秋了,热浪却半点未有消退的意思,指望着疫情自行消亡怕是不易。倒下的人愈来愈多,其余地方亦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纷纷开始驱逐因洪灾而来的流民,再这么下去恐将不妙,怕是瘟疫未消,又要生民变。
  “几位太医配制的药方能拖延病症,却不能药到病除,染上疫疾之后快的三两日就会病发而亡,慢的也不过拖个十天半个月,到如今已殁了有一万五千余人,还请陛下尽快加派人手,前去处置善后!”曾淮急红了眼睛,如此骇人的瘟疫,他活了一辈子都还是头一次遇上,只恨自己一身老骨头,什么都做不了。
  祝云瑄跌坐进椅子里,神色惶然,连太医都没有法子救人,他们还能怎么办?
  “……朕再派太医去,除了留宫值守的,其余人全部去豫州,这么多人总能想出法子来……让户部再多拨些银子过去,还有钦差,朕会另择合适的人即日启程过去,再传令豫州巡抚从今日起将疫情每日一报,还有……”
  “陛下!”梁祯忽然扬声打断了他,“陛下不用派别的人过去了,臣去便是。”
  祝云瑄怔住,瞳孔微微一缩,愕然望着他:“你要去豫州?”
  “是,臣愿以钦差身份前往豫州,还望陛下准许。”
  曾淮陡然拔高了声音,警惕道:“昭王要去豫州做什么?!”
  梁祯冷冷瞥他一眼:“既然要派人去,谁去不是去,本王为何不能去?有些事情陛下做不得,本王去做就是了,本王一贯胆大妄为目无君上,所有事情都是本王自作主张,与陛下无关,本王会一力承担。”
  “你到底想做什么?!”
  “不做什么,去帮陛下分忧罢了,”梁祯无波无澜的漆黑双目望着曾淮,“还是曾阁老提得出更好的建议,帮陛下解这燃眉之急?”
  曾淮张了张嘴,到底没有再说下去,他有无数的圣人之道可以拿来骂梁祯,但他也知道无论怎么骂,豫州的事情都解决不了。
  如果一定要有人去做,那个人是昭王,远好过是皇帝。
  祝云瑄不动声色地看了梁祯许久,并未当场表态,叫旁的人都先退了下去。
  大殿里只剩下他们,祝云瑄沉声开口:“你打算去做什么?”
  “去了再说,见机行事,”梁祯淡定道,“那边到底是个什么状况,也总得等臣亲眼去瞧过了再说。”
  “……你不怕死吗?”
  梁祯一声轻笑:“陛下这是在担心臣?臣若是就此染上疫症,一去不回,不是正合了陛下的心意?”
  祝云瑄的眸色沉了沉:“你当真要去?”
  “去,”梁祯敛了笑意,正色道,“不过还望陛下允臣先斩后奏,并准许臣调动豫州的兵马。”
  “豫州的兵马?”
  “陛下信得过臣吗?”梁祯忽然反问他。
  祝云瑄自是信不过的,只是眼下除了梁祯,他是真的不知还能派谁过去,事到临头,环视左右,能用的竟只有一个梁祯。
  冗长的沉默后,祝云瑄点了头:“好,朕给你一道密旨。”
  梁祯将密旨收进袖子里,神色愈加轻松,往前走了一步,笑着欺近祝云瑄,拖长了声音:“陛下,若是臣当真死在了豫州,您会伤心吗?”
  祝云瑄冷冷看着面前近在咫尺的笑脸:“……都是你自个的命,与朕何尤?”
  “或许臣当真就有去无回了,陛下都不肯与臣说句好听的吗?”
  祝云瑄转开了目光:“你退下吧,回去收拾一下,即日启程。”
  梁祯笑着应下:“臣遵旨。”


第三十二章 不会心软
  梁祯的奏疏呈到御前时已是一个月之后,这一个月他在豫州轰轰烈烈地干了一番事情,不需要他自个说,也早就一一传回了朝廷。
  到豫州的第一日,他就亲自去了受到疫情波及最严重的几个府县查看,回头又去驻防的大营里调了兵,围了豫州布政使在当地的祖宅,强行将布政使的八旬老娘从宅子里抬了出来。门口看热闹的众人瞧见那老夫人咳嗽不停面色青灰的样子,当即一哄而散,哪里不知这是个染了疫疾却并未送去隔离区的,只怕跑慢了一步,就会被传染了。
  那之后梁祯又带着兵连着围了数座深宅大院,拖了好些个病恹恹的疫患出来,尽数送走。若遇抵抗不从的,他拔剑便砍,哪管对方是什么身份,背后又有什么势力牵扯。
  当日,那豫州布政使闻讯从任上匆匆赶回,尚未来得及辩驳半句,就被梁祯叫人拿下,夺了乌纱帽直接押送上京。
  一夜之间,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仗着身后权势,试图将染了疫疾的家人藏在家中的权贵富户纷纷吓破了胆,不待梁祯上门立刻安排车马将人送去了隔离区。
  隔离区分散在各府疫情最严重的几个县里,梁祯雷厉风行地派兵将附近的百姓尽数迁走,方圆三十里内都不许人靠近。被隔离起来的几个县紧闭了城门,不再让任何人进出,城外有官兵驻守,一旦有疫民想要出逃,直接炮火伺候。
  短短几日时间,各种流言在豫州各府县间疯传,梁祯被传成了煞神转世,彻底斩断疫民与外界的联系,便是想要将他们全部坑杀。
  在有心之人的煽动下,很快就生出了民乱,有流民揭竿而起,以讨要说法为名,试图冲进城中,被早有准备的梁祯迅速派兵给强行镇压了。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将这些人全杀了的时候,他却只处置了带头的几个,又将城中挑唆生事的有心人推了出来,斩首后将头颅高挂到了城墙之上示众。
  又两日后,江南忽然送来了三十万石赈灾米粮,梁祯立即组织人以皇帝和朝廷的名义下发到流民手中,刚刚生起的事端又迅速平息了下去。
  疫情还在继续,却已比之前好了太多,太医配制的汤药虽救不回那些已染上疫疾之人的性命,旁的人喝了却有预防之效,大大降低了染病的可能,不过几日便已没了新增的病患。
  只隔离区里无一人生还,短短三日,一万多疫民便成了一万多具尸首,被一把火付之一炬。
  有质疑之人都悉数被梁祯给料理了,又半月过去,天气转凉,在确定疫情已彻底消亡后,梁祯才下令撤了警戒,并贴出布告,有家人染疫疾而亡的,每一人赔银五两,另每户流民发银十两就地安家,这才将乱局彻底平定了下去。
  梁祯在奏疏里只将事情的始末说了一遍,另外写给祝云瑄的私信里,才详细述说了当中的隐情。
  那一万多疫民确实是他杀的,他与太医再三确定过,此次疫疾靠蚊虫叮咬就能传播,且染上后无药可医,才决定将每日分发给病患的汤药换成了毒药,提前帮他们了结。若非如此,新增病患人数绝不可能在短短几日之内减为无。
  曾淮进来禀报事情时,祝云瑄刚刚看完梁祯的来信,曾淮将手中的奏本递过去,是有御史上奏弹劾梁祯。梁祯尚未回京,他在豫州的种种霸道行径便已被人参到了御前,尤其是那一万多人在三日内一齐死去,有再多的迫不得已都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陛下,昭王行事莽撞不计后果,这次虽然是他将疫情遏制了住,方式却委实激进……”
  祝云瑄轻吁了一口气,打断了他的话:“老师,你知他是替朕去办事的,他做的事情……朕是默许了的。”
  “可是陛下……”
  “更何况,朕现在也处置不了他,便是御史弹劾的这个事情,没有半点证据,朕要拿什么处置他?他在豫州,以朕和朝廷的名义发银发粮,只把骂名尽数揽到自己身上,朕又要怎么处置他?”
  曾淮?一时?语塞:“……陛下您即便今日做不得什么,这样狼子野心之人留着终究都会是祸害,君不君臣不臣,终有一日,您还是得将之处置了以肃清朝纲。”
  不怪曾淮会忧心忡忡地提醒祝云瑄这些,皇帝和昭王之间那些影影绰绰的传言他也听说过,虽不可尽信,却不得不让人担心祝云瑄会因此犹豫不决,下不定决心。
  祝云瑄闭了闭眼睛,缓声道:“老师,你以为朕会心软吗?你放心……朕不会的。”
  “陛下心中有数自是最好不过,还有便是,昭王分发下去的那些银钱和米粮,并未通过户部,陛下可知都是从哪里筹得的?”
  祝云瑄微微摇头:“他与朕说过了,都是他自己的私财。”
  曾淮闻言惊愕不已:“昭王的私财?”
  这折合下来上百万两的银钱竟是昭王自己掏的腰包,?一时?间连曾淮都不知该震惊于他家财之巨,还是惊讶于他出手之阔绰。
  就连祝云瑄也是第一次知晓,梁祯他竟有这样的家底,上百万两银子就这样拿了出来以自己这个皇帝的名义放出去,?一时?间祝云瑄心头五味杂陈,恍恍然中又生出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忐忑难安。
  梁祯回到京中已是八月中,对所弹劾事情,他自然是不认的,原本就没有证据,豫州也并未因此生出乱子来,到最后便不了了之了。
  在甘霖宫里见到祝云瑄,梁祯目光落在他消瘦的面颊上,又下移至已快四个月依旧平坦的腹部,微一蹙眉:“臣不过是出去了一个月,陛下怎又见瘦了,您没有按时用膳吗?”
  一旁的高安不由地缩了缩脖子,生怕过后梁祯会找自个麻烦。
  祝云瑄淡道:“你在豫州做的那些事情,已经在朝中传开了,尤其御史上奏弹劾后,即便没有证据但现在人人都在说,是你将那一万多人给杀了。”
  “随他们。”梁祯浑不在意,本来就是他杀的,他也并不介意背上这个骂名。
  人心就是这样,明明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在最短时间内遏制住疫情的唯一法子,他们自己不敢说更不敢做,别的人做了又要愤愤然跳出来从大义之道上予以抨击,说到底不过都是想要沽名钓誉罢了。
  祝云瑄早知他会是这般态度,心绪更是复杂:“……那上百万的银子,你打哪里来的?那么多粮米从江南运到豫州,必然是提早了许久就开始准备的,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安排这些事情的?”
  梁祯笑了一笑:“陛下第一次派太医去豫州时,臣便安排了人去江南采买粮米,至于银钱……其实并不是臣的。”
  祝云瑄皱眉:“不是你的?”
  梁祯坦然道:“是先帝的私库,里头有几千万两银子,还有一些田产庄园,先帝病重之时交到了臣手中,臣之前并未动用过。”
  祝云瑄愕然,他确实从来不知他的父皇竟还有这样一个私库,昭阳帝给他留下的国库并不丰盈,每笔钱都得紧着花,便是这次赈灾,户部也拨不出这么大笔的银两去收买人心,若非有梁祯拿出的那些银钱和米粮,事情绝不可能这般轻易善了,想来也实在是荒谬。
  可惜他父皇钻营了一辈子,到最后亦是一败涂地,所有能给的,都给了面前这个他自以为的亲生儿子,其实却是对他恨之入骨的仇人。
  “原来如此。”
  祝云瑄点了点头,未再多问,梁祯笑看着他,见他一直郁结着的眉头不自觉地舒展开来,似是松了一口气,立时便猜到他心中所想。
  祝云瑄大概是不想因为这事觉得欠了自己,如今知道了钱其实是出自先帝的私库,自然就落下了心中大石。
  他还是这般与自己计较,梁祯心下一叹,干脆做了顺水人情:“既是先帝的私库,臣拿着始终不合适,过两日臣叫人将之清算一遍,便都交还给陛下。”
  祝云瑄有些许诧异:“你要将之还给朕?”
  梁祯沉声笑道:“陛下想要的臣都可以给您,只要陛下肯相信臣。”
  祝云瑄一时无言,明知他意有所指,却不知该如何回应,信任二字,于他们之间,实在太难太难了,他做不到,梁祯亦做不到,否则他便不会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试探自己。
  “臣这回在豫州,有一日染了风寒,臣以为是染上了疫疾,当时只想着若死前能再见陛下一回就好了,可臣又不敢见您,怕会害了您,最后臣到底是平安活着回来了,陛下会不会很失望?”
  祝云瑄冷下了神色,对上梁祯幽沉的双目,声音冷硬道:“朕没有。”
  梁祯眼中的笑意加深,走上了前去,祝云瑄心中一紧,退无可退,被梁祯抵在御案前,抱了住。
  温热的气息欺近,在祝云瑄的耳畔低声呢喃:“臣知道。”


第三十三章 治河之争
  八月下旬时,祝云璟的家书和请封世子的奏疏一块送到了祝云瑄的手中,祝云璟的第二个儿子已经满月了,小侄子一出生祝云瑄便下了大批的赏赐,这一次又着人开了自己的私库,尽捡好的东西送过去。
  祝云瑄兴冲冲地提笔就要拟旨,一旁的梁祯忽然低笑了一声,问他:“陛下,国公爷的儿子才出生您就要给他封世子,那您自己肚子里的这个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