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科学发展观-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戚灵思索了片刻,只不确定道:“微臣在衙门里当差一年,大致听说了些。”
  这朝廷里虽然有正规发行的嘉靖通宝,但是基本上都流入了皇族宗室,前后流通不过方圆两千里,到了山东那边都已经是银钱杂用了。
  虞璁听完了大致的情况,忽然明白了一个事情。
  历史上的明王朝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是靠昔日的底蕴吊着一口气了。
  “黄公公,上茶。”
  他沉默地喝完一盏茶,半晌都没有开口。
  很多问题的背后,在最深层次里,都是经济问题。
  大明朝哪怕连着三代都是穿越者执掌,都未必能建立所谓的民主制度,因为经济基础根本不够,该萌芽该发展的统统都没有。
  任何超前的意识,都需要经济的积淀和支撑。
  听了戚灵的这一番陈述,再结合自己从前看书时了解到的一些问题,他的后背竟涔涔的冒出冷汗来。
  得亏自己闲了下来,开始操心这方面的问题。
  土地兼并哪怕解决了,如果不关心这根本的经济情况,也等于是治标不治本啊。
  首先,晚明中国在展开对外贸易的时候,出现了大规模的净输出,和白银的净流入。
  虽然海禁是没怎么开,可是没落的明王朝为了能抵御努尔哈赤的凶猛攻势,一直举国之力去找葡萄牙人买红夷大炮,动辄投入几十万甚至百万。
  在这个档口上,很多非贸易往来的白银也从国外不断流入,加速了明王朝的衰落。
  这意味着,有大量的货币在不断增加,同时社会资源和产品又因为战乱在疯狂减少,国内的通货膨胀就越发难以控制。
  通货膨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次资本主义萌芽的收割。
  小生产者和农耕者在这一过程中无力承受高额的物价,纷纷卖身为奴,又或者破产后成为流民。
  而那些工商特权利益者因为拥有雄厚的资本积累,获得了超额的利润,加速了更多小生产者的灭亡。
  要知道,当初的嘉靖万历期间,藩王宗亲之乱没有被重视和解决,以至于造成了大量的盐铁矿林的实业被把控占领。
  哪怕自然经济竭力调和,也无济于事。
  不统一货币,不调节经济,只会加重民间无形的负担。
  由于皇上半晌没有说话,偌大的乾清殿陷入了寂静之中。
  虞璁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叫王阳明和杨镇江过来。”
  黄公公被这压抑的感觉憋得喘不过气来,忙不迭行了个礼,去找杨首辅过来救场。
  这二人负责了如今的税制改革,可以说是最合适的顾问了。
  虽然之前是自己想岔了,这文科生才是学税务经济、工商管理的。
  但是自己对这些东西,完全都一知半解,只能靠对历史的了解来强行逆推。
  杨一清一进乾清殿,就看见陛下眉头紧锁,心想许久都没来这一出了。
  王阳明随后也匆匆赶到,路上就听黄公公说了大概,心里有了点底。
  虞璁又喝了半盏茶,压抑着火气跟他们把事情大概说了说。
  “陛下,且勿多虑。”杨一清心知小年轻容易着急上火,只笑着道:“包税之制已经废了半年,如今一切都在好转之中。”
  “包税?”虞璁怔了下,往前倾了倾身子,纳闷道:“这两个事情有什么关系?”
  “万岁,是这样的。”王阳明与杨一清对视了一眼,笑道:“这包税,乃沿袭了元朝‘扑买’制,乃祸国害民的一大难题。”
  原来在旧有的社会制度里,国家为了得到稳定的税收,就把税收这件事情给下放,送予富豪私商来进行承包。
  这样虽然政府每年无论灾涝都能得到稳定的收入,可百姓就等于被变相的双重剥削。
  在嘉靖七年末到嘉靖九年中旬,这个阶段里王杨二人被虞璁有意放权,直接大刀阔斧的废掉了原有的包税制,改换成由政府收税,征银多少都同归回京。
  只要朝廷不贪,百姓就多一条活路,福泽便又绵长了不知道多少年。
  虞璁听到这话,就感觉被两个老头儿喂了颗定心丹一样,总算把气喘匀了些。
  “那么,依两位大人所见,如今若想要调整改革此事,又应当如何?”
  王守仁看了眼那平静如初的戚灵,不紧不慢道:“戚大使所言不假,当今需要调控金银流入,不仅是钱币通行之改革,更应该规范金银流通,不可扼杀亦不可放纵。”
  虞璁略点了点头,心想中央银行确实要成立一个,不仅要调整嘉靖通宝的铸币流通数量,还要用这件事带动全国的商品和货币流通。
  之所以杨一清和王守仁敢做这么多,在于他们清晰的发现了一个问题。
  当今圣上与从前那几位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几乎没有私心。
  …2…
  皇帝既是一国之主,又是一国之君。
  过去有好几位万岁爷都横取豪夺,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骄奢淫逸而已。
  可是当今陛下虽然闲情雅致不少,却没有真正意义上为自己而掠夺什么。
  他掌权专制也好、杀逆屠反也好,其实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两个老狐狸把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又知道皇上肯定会护着自己,才放心大胆的改了税制,一方面回收白银,一方面给百姓们减压。
  这些事情若是放到正德年间,那恐怕想都不敢想。
  这建立银行的事情还只是一个构想,具体怎么做要从长计议。
  皇帝思索了半天,瞥了眼都写完一整个小本本的小官,又开口道:“朕从前看圣贤书里,有句话叫‘藏富于民’,两位大人可否为朕讲讲?”
  “万岁,《周易》的益卦曾言,‘上益下,民说无疆’。”杨一清诚恳道:“如今陛下虽然无知觉,所作所为已行如此言,亦如《尚书》中的裕民而惠民之论。”
  “可朕觉得,不对劲。”虞璁垂眸道:“这几年还归土地,减轻税赋,钱……也未必能回到百姓们的手里吧。”
  这并不是他想通了什么,而是一种隐约的预感。
  哪怕自己是个土生土长的皇帝,从小就接触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也未必能理出一个头绪来。
  因为与朝廷有关的事情,实在是太繁多了。
  如果什么都要管,那就可能会发现自己对这个皇朝,很大层面上都一无所知。
  这个时候,实地考察和调研才显得格外重要。
  “万岁。”王守仁想了许久,决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来说句大实话:“确实如此。”
  他想一句说一句,可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冷汗涔涔,而步步惊心。
  王老爷子说的事情,很简单,却也很致命。
  那就是当朝所有的政府采购,都必须经过文官集团的利益过滤。
  某种情况下,这导致了国家无法还富于民。
  所有要采购的东西,以及政府的工程,都要经过官商勾结的这一层,最后导致价高质次。
  虞璁听着他的肺腑之言,只觉得心都凉透了。
  这个现象,确实很常见,看起来也很正常。
  但是在根本上,这回导致中央硬通货的使用效率——更令购买力向特权官商阶层集中!
  这简直是在自断双臂!
  什么还富于民,什么藏富于民,说到底,就是发展生产力和购买力!
  广大百姓的生产力和购买力,是相辅相成又构成经济的核心关键!
  如今这样由文官集团把持采购和工程,所有的金钱往来都要被他们筛下一层血皮肥肉,哪里还剩什么!
  难怪由赵璜亲自主持的大学建设遭到那么多文官的弹劾与攻击!
  不就是捞不到好处,眼红的紧!
  皇帝依旧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可所有人都感觉得到,他的身上,突然就开始散出无形的杀气。
  哪怕是现代,都有许多腐儒般的人物觉得反贪不可能,反腐是妄想。
  他们习惯了污浊,便嘲讽那些渴望光明的人物。
  可是——
  可是如今,君权在手,军权在手,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那时李自成抄掠北京,平民饿死遍野,官兵无晌养家,就连崇祯皇帝都穿着破龙袍。
  可单是北京官宦家中,就直接抄下了三千七百万两!
  这样一看,区区一个冥思库,才吞了冰山一角吧?!
  虞璁抬起头来,声音里带着丝丝的寒气。
  “朕今天,要开一个招标制。”
  所有的进出往来,所有的采购工程,统统都要数据透明化。
  朕国库里的每锭每厘,都要清楚到无人敢再染指!
  当初朱元璋火烧功臣楼,凌迟贪污犯,连坐诛杀惹了数百年的骂名。
  可是自从朱元璋来了这一出之后,明朝百年犹如被神明庇佑!
  与其告诉他们管得有多狠,不如告诉他们罚的有多重!
  所谓招标,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交易对象。
  这样一来,中标的流程和审批者都清晰无疑,如果出了纰漏,第一时间就可以用标书追查是谁在兴风作浪。
  他虞璁是一个人穿越来了嘉靖朝,没有金手指没有人帮忙。
  可是,他脑子里关于现代社会的所有记忆,都可以带来意识和制度层面的碾压!
  王守仁和杨一清听到这里,不由得心中一惊。
  皇上这么做,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和想象。
  如果招标之事能够例例公布明举,那几乎一切的资金往来都清晰可见,难以再浑水摸鱼做文章了。
  “知声堂也有了,锦衣卫也有了,谁要是不从,大可以再备好棺材来死谏。”虞璁平淡道:“王大人,今年全朝官吏的俸禄再提一等,要让七品小官也能天天有肉吃。”
  王守仁忙不迭行了个礼,道了声多谢陛下恩典。
  他清楚,皇帝若是沉默冷静,背后便越酝酿着腥风血雨。
  这两三年来,被杀掉的贪官污吏虽然不多,可次次都震撼人心,令人无以复加的敬畏恐惧。
  因为每一次,都有所公示。
  ——那些临朝的大臣,恐怕这辈子都记得万采被当庭割喉的惨景。
  有这先例,还有之前的铁血手腕,如今想要再实施所谓的招标制,恐怕无人敢拦。
  现在,圣贤之语已经不能拿来做挡箭牌,一己私心也得都藏得严严实实。
  如今的嘉靖朝,才是真正的迈入清平盛世!
  “皇帝如今有令,军中所有人都得加强体质训练,”赵都督看着一溜听着训话的中级将领道:“跑步、举重、耐力,都给了表格,回头各自领回去训练军士——不合格的统统扣俸!”
  “大人,这,这难道不是咱自己人检查么?”苏指挥领了单子,试图套近乎道:“这到底能跑多少圈,还不是自己眼皮一睁一闭的事情?”
  “你他妈倒是想得美!”赵都督直接呸了一声道:“你以为皇上是傻子!”
  这文官们这两年被整的跟孙子似的,外地多处的驻军也统统大换血,还不是因为陛下文治武功英明过人!
  他自己心里有数,哪里敢让手下人还偷奸耍滑。
  “该跑多少圈,负重长跑又该几炷香里搞完,这几个月什么都别疏忽,小心要了你们的脑袋!”
  陆炳在一旁领了文件,漠然的对那大献殷勤的胡都督点了个头,转身就想走。
  “陆统领——”远处突然传来了虞鹤的声音。
  陆炳眸子一睁,心想他怎么会来这里。
  眼下已经是六月初,这大半个月里,虞鹤往来于锦衣卫和乾清宫,竟然把一溜人都收拾的服服帖帖,没人敢当面乱来。
  陆炳听闻消息之后,心里也放松了几许,示意暗卫继续保护好皇上和他。
  虞鹤如果倒了,皇上再培养亲信,不知道又要花几年。
  无论是出于情义还是道义,这虞鹤都绝不能出任何问题。
  “陆统领!”虞鹤如今已身手矫健了不少,想来也特意练过一些日子。
  陆炳转过身来,看向那穿着官袍的少年,挑眉道:“什么事?”
  “万岁之前嘱托我帮忙弄些东西,你且来查收一二。”
  “嗯?”
  虞鹤引他去另一帐中,虞璁正着了猎装坐在案前,笑容温和。
  两人四五日未见,此刻心里竟都暖了几分,疲惫也缓了不少。
  “……陛下。”陆炳并不敢上前抱他,只垂首道:“好久不见。”
  虞璁自然理解他的小心稳妥,挥手示意他坐过来:“你且看看这桌案上的东西。”
  上面放的东西都形状奇怪,又看起来不是石头。
  “这方块大小的,难道是食物?”陆炳愣了下,拿了一个掂了掂重量:“略沉啊。”
  “这个叫压缩饼干。”虞璁笑眯眯道:“吃这一块就够一整天顶饱。”
  怎么可能呢?
  “你要不要试试?”虞鹤在旁边诚恳道:“我咬了两口,午膳都吃不下去了。”
  陆炳虽然心里疑惑,却还是拿着那个方块石头般的东西,小心的咬了一口。
  既有面食的口感,又能吃出来肉松和坚果。
  他嚼了两口,心知这玩意儿估计跟糯米糍粑一样,虽然东西不大,可在胃里格外管饱。
  “陛下的意思是……”
  “我想把这个推及军中,减少生火做饭的时间。”虞璁认真道:“无论造价还是实惠程度,都比干粮更为突出。”
  其实虞璁一开始,是想做方便面来着。
  所谓方便面,当然是把面条做好以后油炸,想吃的时候就可以冲泡。
  问题是,方便面这种东西的针对人群,不是军队的人,而是上班族和要长距离交通的旅人。
  有汤有肉有蔬菜,还能吃到热乎乎的面条,可以说相当人性化了。
  可是军队的使命,就是打仗。
  大白天的从劈柴到烧水,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
  现代军队有脱水米饭和脱水面条,可这些都建立在对化学物质的正确使用上。
  现在想弄个暖宝宝之类的来速热米饭,简直是天方夜谭。
  相比之下,压缩饼干的设计就格外有用了。
  “我想了下,虽然压缩饼干里有肉松和坚果,可还是备大量的肉脯和果脯才好。”虞璁平静道:“招标制正在制定和准备之中,而且一旦中标,所有的相关事情都会保密化。”
  对外,他们可能要的是承接宫廷膳食的活计,可召进人来以后,大可以走保密程序,让他们负责所有的军备食品制造。
  整个环节由宫廷指派的亲信来监督和抽调试毒,可以说很稳妥了。
  “肉脯?”陆炳想了想道:“肉脯估计不用,如果单纯是出征草原,那里的野兔野鼠数不胜数,大可以隔个两三天改良一次伙食。”
  对哦……现在还是野生动物疯狂繁衍的时代。
  虞璁点点头,又关切道:“现在是六月初,我打算在月末的时候让你们去再征一处,这次的作战规模更大,估计要联动三军的精锐部队。”
  光在家里操练没用,出去多打几架才能认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抓活的,我记得。”陆炳沉稳道:“只是若抓回来,你打算怎么训?”
  “用蒙古人训蒙古人。”虞璁想了想道:“三千营里有不少的蒙古骑兵,完全可以再作打扮,予以厚禄诱惑,让他们重新熟悉情况以后潜回去。”
  “那就要夺些衣服和常用品,”陆炳心里有了数,起身道:“执罡军那边还等着我验收体侧结果,先行告辞。”
  虞璁略点了点头,目送着他匆匆离去,心里突然有些许的怅然。
  这哪里是在谈恋爱啊。
  感觉都只剩下战友情了……
  虞鹤在旁边见皇上攥着压缩饼干没吭声,想了想道:“这个时辰,王尚书应该在招待客人,讲道论学,咱要不过去听听?”
  王阳明家的炸小鱼可好吃了。
  虞璁眼睛一亮,又恢复了精神,示意赶紧过去。
  如今心学在以京城为中心,向四处扩散,隐约有种早期人文主义发展的感觉。
  毕竟程朱理学讲究的是存天理、灭人欲。
  而王阳明讲究的是重视自己,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
  虽然有些离经叛道,可更迎合了大众的需求,推崇者的数量也相当惊人。
  一进尚书府,虞璁就被管家引去了尊客之位,旁边还坐着抱着笔记的徐阶。
  徐阶许久没有见到深入简出的皇上,这一刻忙不迭行了个礼,也不敢暴露太多。
  毕竟就连那几个管家,也只以为虞璁是宫里的贵人。
  真正知道他身份的,根本没有几个。
  “徐大人今儿脸上笑的跟花似的,是升官发财啦?”虞璁接过热乎的蚁子酱阁老饼,眼睛还盯着桌上放的玫瑰糖和琥珀糖。
  “可不敢这么说,”徐阶失笑道:“微臣前几日同王老先生结了娃娃亲,这不受宠若惊了数日,还没缓过神来么。”
  …3…
  虞璁一愣,心想自己还成了桩好事啊。
  徐阶和王阳明虽然不是一辈的,但王阳明那是老来得子,刚好徐阶那儿又生了个闺女,论年岁家世,也差不了太多。
  王老先生之所以对徐阶看中有加,恐怕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