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科学发展观-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去了工部,直接吩咐人把小蜜蜂赵璜给拉来。
  “陛下!”赵璜一脸诚惶诚恐的跑过来,惴惴不安道:“陛下,您之前嘱咐臣做的那个——显,显微镜,好像搞出来了。”
  虞璁一挑眉毛,忙道:“拿来给朕看看。”
  别的他不清楚,这显微镜的出处,在生物课本上可写的明明白白了。
  当年有个叫列文虎克的看门人,闲得无聊就把两个放大镜叠在一起看热闹,看着看着就发现不对来,后来还被英国女王给封了个爵士。
  ——照这么讲,自己这当皇帝的,早就该被颁发一水的各种奖章了。
  真是发明家+农学家+改革家+思想家……
  但是千言万语,都比不上赵璜引他去看的那显微镜。
  一切都做的很简陋,但是镜片却磨得极其认真。
  虞璁之前提到这个构想的时候,还特意吩咐赵璜做载玻片,用来把东西切片之后,拿来观察种种的奇妙之处。
  赵璜虽然并不明白玻璃有个什么奇妙的,但他早就习惯了皇帝的种种吩咐。
  显微镜需要一凹一凸的透镜,并且在薄厚方面有极为精湛的控制,几经打磨和实验才能成功。
  眼下这载玻片上,正放着一黄瓜的薄薄切片。
  虞璁凑过去一看,果真望见了久违的画面。
  “陛下——陛下您也看见了吗!”赵璜欣喜道:“这是不是就是,一芥子的虚渺之物?!”
  不,这个跟神佛没关系啊朋友……这个是科学。
  古人能够看到这样奇妙的画面,恐怕指不定怎么议论惊慌。
  虞璁看见赵尚书欢欣鼓舞的样子,忽然有个大胆的想法。
  他用木签取了点口腔上皮细胞,滴了清水之后又吩咐人递能染色的稀释液体来。
  那是他早就准备好的,从蔬菜根茎上提取的染色剂。
  由于没有盖玻片,这几个步骤做的相当麻烦,还失败了几次。
  但是赵璜全程双眼炯炯有神的看着皇上折腾,压根不敢错过任何一秒钟。
  当淡紫色的细胞出现在画面里的时候,虞璁调整了下烛光的位置,示意他也过来看一眼。
  “这是——这是从陛下口中取来的?!”赵璜看着这奇形怪状的诡秘之物,震惊道:“当真是见所未见!”
  “我觉得,”虞璁慢悠悠的笑了起来:“就叫它细胞好了。”


第41章 
  严世藩一走进会议厅; 就感受到了来自各个方向的眼神。
  在座的人,几乎每个都比他的父亲还要年长。
  不得不说; 皇上这样任命; 几乎上来就给了他一个极其棘手的大麻烦。
  别说知识体系的构建了; 能让这些老家伙能听自己的话都不错了。
  寻仙考才开始第一年的推广,那些老工匠老太医也未必能理解那是个什么东西。
  按照皇帝的意思; 现在自己要负责管理他们,让他们能分组进行系统的知识归纳。
  虽然在知道这件事之后; 他已经花了三四天从早到晚的读医工之书,虽然算浅浅的入了门,能更好的与他们交流,但眼下看来……完全比预料的还要麻烦。
  那些大臣们一见到他连胡子都没长出来; 又瞥了眼这明显是少年尺寸的官袍; 更有种被拉来陪小孩子过家家的感觉。
  在得知义子接了这个任务的时候,王守仁都愣了半天。
  这孩子小事儿自然会做的滴水不漏,可他毕竟只有十五岁啊。
  皇帝也太放心他了吧——这可是建学院的大事啊。
  在饭间讨论起这件事的时候; 严世藩给老爷子斟了杯酒,语气并没有畏惧和慌乱的感觉:“东楼以为,这件事情; 不可能只由我一个人来做。”
  王守仁夹了一筷子菜,挑眉道:“你是怎么想的。”
  “建院系之事必然与国子监有关; 何况陛下给臣的是一个正五品的接近秘书使的位置,根本不算什么高官。”严世藩斟酌了一会儿,再开口道:“真正掌管着一切的人; 可能还没有忙完,皇上极有可能,是在拿这件事试我。”
  “试你?”王守仁失笑道:“他试你,有什么好处?”
  “义父。”严世藩怀揣着一个想法,沉默了许久,才壮着胆子说出来:“我总觉得,未来几年之后,陛下会去北征。”
  王守仁眼神一凛,本能的看了眼身侧有没有外人,喝道:“你怎么会这样想?!”
  关于战争的事情,朝中内臣但凡见过万采被割喉的,都听了陛下的一片豪言壮语。
  但是那些话,自己可从来没有跟严世藩说过。
  严世藩又是如何会猜测,陛下会亲自去北征?
  “东楼在京城呆的时间不长,却也能看到许多的变化,可以说,陛下文韬武略都异于常人,但是比起这些来,更可怕的,是他的野心。”
  严世藩抬起头来,接着索性一口气继续道:“史书之中,若是平庸的君主,只会维稳,稍微喜欢玩弄权术的,便会埋首于制衡与调教。”
  “可是当今圣上,不仅锐意改革,还不贪财物。”
  不贪,才是最可怕的。
  贪官的钱也好,知声堂里拍卖所得的钱也好,虽然进了国库,可从未有任何陛下纵情犬马的消息传来。
  就连翻修宫墙院落的匠人都没有增加。
  王守仁沉默的握着酒杯,听着他侃侃而谈。
  十五岁,就通透至此,见一斑而窥全豹。
  这个孩子十年之后,会成为怎样的人?
  “正因如此,这些钱,极有可能会大量的被充入军费之中。”
  严世藩见王守仁半晌没有说话,也没有反对自己的意思,便继续道:“陛下投入如此之大,改革之举也横刀阔斧,近日连杀了几人。”
  “这场战役,他决不允许输。”
  “既然如此,他便更有可能御驾亲征,因为这朝中,没有人比他更聪慧而洞察。”
  王守仁思绪极快,他没有开口辩驳,只是缓缓道:“这与他要考验你,有什么关系?”
  严世藩其实早就有了答案,可是这话由自己说出口,太不合适。
  王阳明缓缓地抬起眼眸来,不紧不慢道:“你是觉得,他想让你来监国?”
  这话乍一听,简直是个笑话。
  这严世藩现在才十五岁,未来哪怕过个四五年,他也只有二十出头,连胡子都没蓄出来。
  何况宫中有资历的老臣如此之多,怎么可能轮得到他?
  严世藩松了口气,只恳切道:“不一定是我。”
  如今这宫里,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人。
  不缺庸人不缺奴仆,只缺能顶缸能担任要职的能才。
  不然不可能推行寻仙考,也不可能改科举。
  皇上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
  严世藩再聪明,也猜不出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定位,但结合如今皇上让他做的这些事情,还是可以依稀的能推断出来,有一个更高的位置,在留着等他。
  而且说不定,有关此院校建立的事情在一步步推进的时候,会有一个人暗中的盯着自己,让陛下能够确信,未来的那个位子,自己够不够格。
  “严承学几岁啊?”一个老臣见严世藩神情庄肃的走了进来,扭头对着另一个老御医笑了声道:“皇上怕是喝多了酒,竟派了个娃娃过来——还说什么要办学?”
  严世藩抬起头,不紧不慢道:“冯太医如果不愿配合,可以直接回去了。”
  “微臣自然会向皇帝禀报,说他目无尊长,知罪犯罪。”
  冯太医猛地扭过头去,看着这颇有些年幼的小孩怒道:“你算个什么东西?真拿自己当大官了?!”
  还没等严世藩再开口,门外忽然传来朗朗的声音道:“正五品的官袍补子,冯大人都瞧不清楚了么?”
  虞鹤执了圣令款款而来,挑眉冷笑道:“看来真如皇上所察,这倚老卖老的不正之风,是要修理下了。”
  冯御医一见是皇上跟前的大红人来了,忙不迭起身行礼道:“虞大人哪里的话!”
  “让你来修撰医典的学习纲要,是让你来耍横闹性子的?”虞鹤并没有受他的礼,而是抬眸冷淡道:“光宗门楣之事都能如此轻视——来人,拖他下去。”
  几个锦衣卫直接从他的身后快步向前,不顾那冯太医的挣扎告饶,把那老头给架了出去。
  刚才还闲谈喧闹的会议厅,直接沉默的一片静寂。
  严世藩抬头瞥了眼那高挑又沉稳的虞鹤,神色毫无波澜的把目光又收了回去。
  虞璁知道,严世藩他不一定能镇得住场子。
  嘴炮打的再凶,也不如暴力执法来的让人信服。
  关键还是要考验,严世藩再面对如此大的工程时,是否能够静下心来,足够有条理的把分流再梳理秩序。
  眼下国子监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而且书籍的精华版整理都已经提前两个月印出样本,供巡农使背记和四处传播。
  在这种情况下,杨慎可以逐渐放手,接手这个新的任务。
  如果在杨校长过来之前,严世藩就能把这些事情都导入正轨,那虞璁就可以进一步的确认他的实力。
  ——但凡□□的人都可以发现,这已经不是个需要露拙的官场了。
  你浑水摸鱼,圆滑变通,未必能混上去。
  但如果你才德兼备,有明确的过人之处,哪怕只是个黄口小儿,都可以施展抱负。
  待那个御医被赶出去之后,虞鹤扭头瞥了眼那比自己矮一头的严世藩,只淡淡点了点头,就开始简单介绍皇帝吩咐下来的任务。
  他手里抱着几个簿子,明显是要这些人各自分组以后,听完严世藩的讲解和规定介绍,开始各学科的分类和整理。
  严世藩见秩序已经控制了下来,便略一拍巴掌,示意小厮把三车书给拖了进来。
  众人目瞪口呆之际,三个小木车就把一摞摞的书悉数都拖了进来。
  “这些,是杨慎杨大人编撰时保留的参考书,以及理科全国考试的规定用参考书,劳烦各位大人在开始讨论前,先自行将这些书分类整理,以确保之后编撰目录和分科时,并不会有所遗漏。”
  严世藩几乎看书看到快吐血,此刻也把自己的能耐藏着,只平稳道:“若是有偷懒耍滑,敷衍了事着,微臣会每日核查,再如实禀报。”
  这小孩儿说话很有分寸啊。虞鹤瞥了眼这小弟弟,心里放松了些许,开始陪他一起做后续的公务。
  虞璁这边连着在乾清宫里修养了几日,等折子都批的差不多了,自己的腰也好了大半了。
  他其实能感觉到,那些人身攻击和意图教导自己的折子,几乎都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想来想去,肯定是自己生病时陆大人发了脾气,把那群腐儒不知怎么威胁了一遍。
  其他人再不信任,陆炳的分寸自己还是清晰的。
  就连他的爵位,在后世的记载里都是忠诚伯。
  “好些了么?”熟悉的声音再次传来。
  真是想曹操曹操到。
  虞璁抬起头来,笑着道:“你再把地图拿来,陪我好好看一会儿。”
  他其实很想去三大营再看看神机营的训练和配置,可在此之前,他要搞清楚一件事——为什么大明打不赢蒙古人。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很想当然的回答。
  什么官员腐败、制度糜烂、火器落伍等等,但都太过宽泛。
  他要了解的彻底而又周到,才可以从容的开始准备。
  哪怕拖到嘉靖十五年,也足够他把该预备的东西都准备好。
  中国对于边缘的少数民族区域,在大明朝有个制度,称之为羁縻政策,但这种制度并不能长久的维系,到了最后也只是空挂个虚名。
  包括俺答这些鞑子在内,都是明朝的羁縻藩属,但并没有任何做臣子的自觉。
  如今的这张地图,与记忆里的那只雄鸡形状截然不同,虞璁看着并不熟悉的标记方式和边界线,还在略有些费力的把这些东西,和自己已有的记忆做一个重合。
  首先这蒙古,其实有众多的游牧民族,他们姓氏不同首领不同,只是金朝时被统一了而已。
  名字又臭又长肯定记不住,但是皇帝看了一圈,明显发现些不一样的东西来。
  原本的蒙古草原,被朱棣完成了一波大的战略安排。
  奴儿干都司、兀良哈内附两大藩属国,加上明朝自己的军队,三方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将众部落隔离,包围住核心位置,逼迫鞑靼本部退至了呼伦贝尔的位置。
  虞璁拿着几张新旧地图反复比对,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他能够看到,朱棣当初的战略安排,是十足警惕的在防止蒙古各部势力融合,并且在维稳的同时持续蚕食东蒙。
  但是到了朱瞻基这里,他裁撤了松花江造船厂,消减了给奴儿干都司的经费,同时对各部落之间激烈的兼并视而不见,造成了瓦剌势力的做大。
  到了自己这里,想要再回到当初环环相扣,互相制衡的程度,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所以靠外交手段和挑拨离间完成吞并,很难很难。
  “走吧,阿彷。”他抬起头来,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我想看看神机营军火。”
  有关明朝的火器强度,历史学家们纷说不一。
  皇帝亲自过来一看,都督们又慌了神。
  这要阅兵,也完全不提前说一声的啊。
  虞璁本身对军事科技方面并不熟悉——毕竟化学和物理在高中时都是低分飘过,更不用谈这方面的东西了。
  皇上穿着龙袍昂首阔步的走进三大营的时候,明显感受到了许多渴望的眼神。
  许多士兵用看到财神爷般的眼神看着他,毫不保留自己渴望的目光。
  陆炳神情一冷,握紧了刀柄。
  “把所有的火器都领着朕去看看,都有哪些种类。”
  虞璁进了军械库,只转悠了两圈,便大致明白了情况。
  现在的火器,一共有六种。
  火铳鸟铳,炸弹地雷,火箭火炮。
  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一体化的大炮,而且相较于宋朝元朝,已经在工艺和设计上好了许多。
  皇帝看着不够放心,又吩咐将领带着士兵来,在校场上操练给自己看看。
  在统领去吆喝着让士兵准备的同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名词。
  虎蹲炮。
  这虎蹲炮,比起自己身侧这种巨型大炮,更为轻便而适合复杂地形征战。
  这打仗讲究因地制宜,在草原上、在丘陵中、在城市里的武器和战术,都应该灵活变通。
  可是眼下戚继光不知道生出来了没有,暂时堪用的将领也没找到。
  无论如何,这火器要先行改良,经费充裕的情况下,肯定能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虞璁瞥了眼外头嘈杂的各路人马,扭头对着陆炳道:“你知道诸葛连弩吗?”
  陆炳点了点头。
  “朕要十连铳。”虞璁不紧不慢道:“你的那五千个执罡军,不仅要能武听令,训练有素,也同样要精通火器。”
  虽然眼下自己的国库里已经多了近六百万,但除去给执罡军的五十万银子以外,想要强化国防,给每个士兵都配备锁子甲甚至更好的铠甲,也是一笔不低的开支。
  “十连?”陆炳仅嗯了一声,淡淡道:“臣傍晚去下令,督促他们尽快造出来。”
  谈话之际,都督恭恭敬敬的进了军械库,请皇上去高台上看看他们演武的样子。
  皇上迎着风站在高台上,连坐下来的心思都没有。
  他要看看,这明朝的神机营,到底是怎么打仗的。
  只见马阵骑兵在后,神机营士兵在前,三排火铳手动作僵硬而迟缓,连填装的动作都有些生疏。
  直到整套操练看完,虞璁都说不出来一句话。
  ——你们有用你们可爱的小脑瓜想过到底该怎么做吗???
  为什么马阵这种高机动性的部队要躲在火炮手的后面,火炮手就站在前面等死?!
  陆炳明显能感觉到皇上又开始生闷气了,想了想还是没有开口。
  “朕问你,”虞璁一开口,果然又开始冒森森的寒气:“你们这个布置,考究的原因是什么?”
  将领们左右看了一眼,只硬着头皮道:“成祖有令,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
  这金科玉律一下来,竟然就硬生生拗了接近两百年!
  虞璁只觉得血都在往脑门冲,恼火的简直想揍人。
  真踏马成也朱棣败也朱棣!
  这火器填装时间这么久,真的到了战场上还站在前面,不是送人头是什么?!
  蒙古骑兵讲究个轻骑冲击,人家快马扬鞭唰的冲过来,你这边还在低头填弹药,打得赢才怪了好吗!
  他知道文官们愚昧迂腐,没想到武官也好不到哪里去!
  虞璁闭了眼睛,深呼吸了三遍,跟自己反复念叨道:“莫生气……莫生气……”
  “既然朕来都来了,那把那些花里胡哨的火器都搬出来,全都操练一遍。”
  后世的文人在描述军火之威时,往往都极尽辞藻,说爆炸声‘可闻百里’,说手铳只用三钱火药就可以伤敌于三百步之外,还能一箭双雕。
  皇上屏息凝神的坐了下来,看着那帮士兵哆哆嗦嗦的开始打火炮。
  这设计的都是什么玩意。
  装填量小,炮膛不能正确的引导方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