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科学发展观-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份提案写的清晰明了,不仅文理清楚,表意也很清晰。
  朱载壡认为,既然科举平了文理的平等,让工科和文科处在平行的位置,那理应推动艺术和商业人才的发展,进一步的扩大另外两座大学的招生。
  这孩子眼光很长远啊。
  朱厚熜抿了一口茶,随口问了两个细节,又挑眉道:“那你认为,当今大学可还有什么需要改的东西么?”
  朱载壡抬起头来,看向他道:“儿臣觉得……论文审批和项目审核的流程,还不够成熟。”
  “嗯?”
  “如今的论文审批和科研立项一律走教育部,从那边批经费和学位。”朱载壡知道说这个有些僭越,可莫名的提起了勇气,继续开口道:“教育部的官员虽然普遍素养不错,可毕竟术业有专攻。”
  他们未必能懂那一个个科研项目到底是什么,经费的多少也不能真正合理的评估。
  “你的意思是?”
  “儿臣觉得,可以把经费按学校分,由大学内部自行分配。”朱载壡略有些忐忑的解释道:“不同学校,如医科、理工大学,在材料的开支上都颇为繁重,完全可以根据研究结果的阐述来进一步确认经费的增加和削减问题。”
  朱厚熜噗嗤一笑,看向他道:“去写份报告来,朕等着看。”
  朱载壡的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只匆匆点了点头,道了声多谢父皇。
  “对了,”他在临走前似乎想到了什么,小声道:“儿臣怎么感觉……发改委的张侍郎,与小福走的有些近。”
  朱厚熜没想到儿子还有八卦的心,只随口问道:“全名?”
  “听说是叫张居正——寻仙考文科第一上来的。”朱载壡眨眨眼道:“儿子就这么随口一说,父皇可千万别为难妹妹。”
  朱厚熜知道他护短的心思,只挥手笑着让他下去。
  等朱载壡一退,皇上脸都黑了。
  张居正——?!
  张居正敢靠近朕的闺女?
  这小王八蛋还没混进内阁胆子就这么肥了?
  朱福媛进来述职的时候,正看见张居正站在父皇面前,神情淡定自若,任由朱厚熜问出种种问题出来都对答如流。
  朱厚熜一眼就瞥到了后头等着的女儿,只挥手示意这小子先滚下去,却看见他们两悄悄交换了一个眼神。
  “咳!”
  张居正憋着笑微微点头致意,加快脚步走了出去。
  “咳咳!”
  真是仗着年纪小胆子越来越大了——
  朱厚熜把脸冷下来,沉声道:“不要说多的废话了。”
  他刚才存心想为难下那个下下任的预备首辅,没想到那混小子什么事儿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说话也滴水不漏,完全挑不出毛病来。
  ——就是这样也离福儿远一点!
  朕的闺女是你能喜欢的吗!
  “大明律的修订已经快结束了。”朱福媛虽然比姐姐少了几分大气沉稳的气质,但眼眸神情都冷冽纯粹,明显是在大理寺从小见习沾染上去的。
  但凡锦衣卫大理寺这种需要决断杀伐的地方,人都少了几分生气,做事大多干脆决绝,没有半分的拖泥带水。
  “父皇,”她只顿了下,并不掩饰的开口道:“陆大人已经消失了接近两个月了,您为什么从来不过问呢。”
  过问?
  怎么过问?
  朱厚熜只翻了下自己私藏的那些东西,还有陆炳赠与虞璁的各种礼物和书信,就知道这两人搞不好一开始就搅和在一起了。
  很明显,自己这穿来穿去的,把二十一世纪的种种见闻如获至宝般的带了回来。
  那混账就把朕的发小给拐了回去!
  当然这些都是腹诽,他再怎么想发脾气也不能在小女儿面前甩脸子。
  “咳。”朱厚熜掩饰道:“锦衣卫那边都没有动,你急什么?”
  “可是父皇,”朱福媛毫不避讳的开口道:“民间已经开始谣传,说是陆大人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仗着恩宠为所欲为,已经被您私下处决了。”
  废话,这消息还是自己让沈炼放出去的。
  朱厚熜只漫不经心地看向窗外,不紧不慢道:“他有机密的任务在身,需要死遁。”
  朱福媛怔了下,没想到回答竟然是这样的。
  难道和英法那边有关系?
  他们兄弟姐妹是被陆大人从小一手带大的,父皇十几年前根本没空照顾他们,每次出去玩也基本上是面冷心热的陆大人呵护着。
  虞哥哥和严哥哥已经远赴海外了,陆大人也不见了,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一层缘由。
  “这件事你不要再管了。”朱厚熜只轻咳了一声,想了想问道:“这十几年来,宫里可有女官与哪位大人沾染过私情吗?”
  朱福媛想了想,神情复杂的点了点头。
  果然。
  朱厚熜觉得有些头疼,开口道:“这件事情,不能就这么放着。”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
  办公室恋情和校园恋情都是被明令禁止的东西,但哪怕制度和管理者三令五申,也没有任何意义。
  哪怕是在《1984》那样冰冷而黑暗的环境里,人们也会忐忑的相爱。
  何况是如今越来越开放的朝廷呢?
  问题就在于,爱情这个东西是平等的,可婚姻是不平等的。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大概是因为风声和舆论的缘故,还没有出现过官员成婚的情况。
  可是哪怕虞璁想不到这一点,朱厚熜也把一切看得明明白白。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女官进驻,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达,这是迟早的事情。
  ——可三宫六院还在,妻妾制度也没有被管理过。
  …2…
  大概是在嘉靖十七年的时候,虞璁开放了女帝的竞争权限。
  在本朝皇嗣都年满二十的时候,可以开启继承人的选拔竞争。
  但是公主必须在竞争结束之前,至少生育一次,才可以拥有最终的被选择权。
  虞璁当时在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其实良心上并过不去。
  他虽然从嘉靖十年就开始调整公主和驸马的对应权限,予以更多的权力和人权,免得出现公主守活寡的情况。
  但是爱情和地位,有时候就是不能兼顾的。
  ——至少生育一次保证的是,在真正上位之后,这个储君又或者是帝王,不会因为怀孕生子而殒命。
  他甚至提前在太医院制定出了完整的监督和掌控机制,无死角的避免了任何一个环节会有人动手脚,利用帝君生育的时候夺权害命。
  但是,古代的医疗条件毕竟比不上现代,而且哪怕是现代,也有非常可怕的羊水栓塞——一旦成为那不幸的百分之一,请再多医生都没有任何意义,根本救不回来了了。
  他当时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朝中明面上无人反对,其实暗流涌动不亚于当年抬武官兴征伐之策。
  他愣是一个人扛下所有的压力,把这一条法令落实到点了。
  婚姻在这种时候,已经没有太多能够令人神往的地方。
  公主归为天子之女,哪怕是受了委屈,如今也有一纸休书的权力,不仅可以纳多个陪侍,在家中的地位亦是所有人之上,没有任何人再能如从前般给脸色使绊子。
  六个孩子之中,朱载基成亲的最早——他在军营里结识了一位英姿飒爽的女武官,虞璁也乐得让他们两这样投缘的佳偶在一起,成亲一年之后就有了孩子,现在都已经能到处跑了。
  而朱寿媖则是第二个成亲的。
  她当初在年纪尚幼的时候,就当着所有的面说出要做女皇这样的豪言壮语。
  而她也从来没有松懈过。
  朱厚熜在审理消息的时候,还特意看过这一页。
  在发现长女嫁给了戚继光的时候,皇帝整个人都是懵的。
  不是,怎么会——居然?!
  戚继光是嘉靖七年生人,比媖儿虚长一岁,是科举考试入京的。
  朱厚熜清晰的记得,历史中的戚继光是个武将,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从小就通晓儒经史学,在之后的几十年忠心耿耿的守卫东南,在驱逐倭寇等事情上颇有建树。
  问题就在于,如今这个世界,别说日本了,连朝鲜都只是中国的一个省——虽然没有湖广地域宽广资源丰富,但不管怎么说,这两个略鸡肋的国家都被虞璁设法拿了下来。
  戚继光没有倭寇可打,反而顺着科举改革的潮流进入宫中,眼下同样进入了发改委,开始研究东南的经济转型问题。
  根据记载,虞璁在嘉靖二十年主婚,让这两孩子在一起了。
  皇帝是黑着脸看完这一段的。
  按照明代的传统,男女婚嫁皆有‘以时’之说。
  男女的下线分别是十六和十四岁,但在少数大户人家,十三岁一过就可以开始议婚了。
  而上线则是二十五和二十岁——女子如果二十岁以上还未成婚,则会被认为‘过时’。
  过时这个词,可不是现代‘out of style’这样的概念。
  由于国学渊源,人们普遍认为先时者易夭、过时者易病,都不能顺阴阳交济,以保太和。
  朱厚熜去了一趟现代,自己三十多了都没有结婚——大概是因为心态问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做了半辈子的皇帝又被空投过去做现代人,实在没办法对一般的女子动心。
  好在虞家父母本来就开明,哪怕孩子是不婚主义者也没有怎么指责。
  可等朱厚熜又莫名其妙的穿回来,看见孩子们一个个十几岁就已经婚娶了,反而有些不太适应。
  他现在大概和当初刚来的虞璁一样,需要调和自己内心既现代又古老的内心,甚至有些混乱。
  话说回来,皇嗣的婚姻总归是有朝廷做靠山,碰到什么问题都基本上能轻松解决——也没人敢得罪一个公主之位的老婆,何况搞不好她还要娶三房陪侍跟自己争宠。
  正因如此,伴随着朱寿媖进入发改委,光明正大的嫁给了自己的同僚——同样天赋异禀的戚继光,整个北京城为之轰动,许多人也开始蠢蠢欲动。
  掐指一算,嘉靖二十年,也就是去年的事情。
  “父皇。”朱福媛在静默之中,缓缓开口道:“你觉得,女子和男子,是一样的吗。”
  朱厚熜抬起头来,看着那个面容青涩,可神情却沾染上成年人特有的复杂情绪的女儿。
  男人和女人,真的是一样的吗。
  女人,真的可以不被物化为生育的工具,泄欲的玩物吗。
  女人真的可以拥有独立的人生,不用关心任何人的嘲讽和否定,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朱厚熜在现代,见过太多独立自主的女性。
  他在北大的时候,也一度为许多女教授的知性和成熟而惊讶。
  自己的很多旧有观念被颠覆,许多想法也随之改变。
  面对这个问题,朱厚熜只沉默了几秒钟,才开始回答。
  “福儿。”
  “人如果甘愿被划分归纳,就毫无选择可言。”
  “你如果把自己的身份定义为,女人、公主、我的女儿,这些标签只会成为束缚你的枷锁,哪怕是纯金打造的,也只是枷锁而已。”
  他抬起眼睛,看向那个略有些茫然而又彷徨的孩子。
  “你不要问,女人可以获得什么,自己可以成为怎样的女子。”
  “你只需要看,自己希望成为怎样的人。〃
  朱福媛怔了一下,没有回应他。
  她突然明白了,自己和姐姐还有沈首辅,差距在于哪里。
  就如同当年下棋时一样。
  自己前瞻后顾,踌躇不前,凡是都顾虑太多,不肯去冒然试探。
  可无论是沈首辅,还是寿媖姐姐,他们根本不在意旁人的种种评价,也不去管所谓的规则和礼制。
  想要,就去争取。
  想赢,就去动手腕。
  根本不讲任何的道理——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很多时候,就是根本不讲道理的。
  朱厚熜还没有注意到女儿开始新一轮的思考人生,反而在继续想这件事情。
  是的,男女平权的事情,确实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哪怕他朱厚熜力行改革,真的把天下女子都解放出来,其实也没有任何意义。
  思想和个人的追求,永远比一切都重要。
  朱厚熜看着朱福媛,仿佛看到了刚入宫时的自己。
  彷徨无助,没有任何支援,但是又忐忑的想要争取些什么。
  “有关女官婚嫁的事情,朕会自己亲手裁定——”
  所有正八品以上的女子,但凡婚嫁,一律只得行坐主位,不得被纳为偏房。
  于此同时,官员成亲可以和离,若有意见分歧可以请大理寺裁定。
  告示出来的时候,满朝文武为之轰动。
  几乎连京城都跟沸水盈锅一样,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的议论这件事情。
  为官的女子可以自由的婚嫁了!
  那岂不是说,当朝声名远扬的沈大人,也可以自由的嫁给任何人了!
  更不用说皇家银行副行长戚灵,还有其他那几个才貌双全的女官!
  在政令下达的当天,许多个女官府邸的门槛都差点被求亲的人踏坏。
  但乾清殿里,一切都静悄悄的。
  朱厚熜召集齐了那六个皇嗣,看了眼他们每个人脸上的神情。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淡淡道:“虽然有二十年之约,但由于朕自己的顾虑,决定从今日起,开启储君的正式选拔。”
  “你们六岁以后的所有得分记录,在锦衣卫那里都有三重备份,但是终极的测试,会占更高的权重。”
  “整个测试,为期五年,刚好等你们到了盛年之时,储君的位置,朕也能放心的交出去。”
  这件事,是自己在思忖了无数个深夜以后,才谨慎的做出的选择。
  有的事情,不能再拖了。
  万一自己又穿走了,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在寂静之中,他沉默了几秒,开口问道:“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父皇,”朱载基抬起头,神情平静道:“儿臣想问,可以退出这场竞争吗。”
  朱厚熜愣了下,没有想到孩子会说这样的话,只下意识的点头道:“可以。”
  皇帝这样的位置——自己等了十几年才回来做,你居然不想要?
  “父皇。”朱载壡和朱载垕同时抬起头来,两人对视了一眼,一前一后的开口道:“儿臣也想放弃。”
  “儿臣申请退出。”
  朱厚熜看着这三个目光坚定的年轻人,彻底懵了。
  真……真不想当皇帝吗?
  你们都是怎么了?!


第150章 【番外·古代篇】
  俗话说; 人越是得不到,就越会眼巴巴的、挠心挠肝的想要那样东西。
  而如果在得到不久以后突然失去; 类似的感觉会以数倍叠加。
  就比如说皇位。
  朱厚熜原本都安心做一个藩王、乐乐呵呵的过一辈子了。
  谁能想得到; 他的表哥朱厚照就这么无儿无女的一命呜呼; 杨廷和还就这么不偏不倚地跟张太后挑中了他,让这位还在湖北安心划船啃藕的藩王一脸懵的进了京。
  正因如此; 在他龙椅还没有坐热,刚找到点杀伐决断的感觉时; 猝不及防的穿越和巨大的认知落差,直接让朱厚熜一度陷入了绝望之中。
  要知道人的骄傲和自信一旦在现实面前击碎,很难再拼接回来。
  当他颤抖地读过一行行的文字,去触碰先进而又开放的现代世界; 去感受新时代的文化和制度的时候; 那种格外渴望逃回安全区的情绪让人只觉得煎熬。
  所以在北京的十几年里,他前半段时间都在靠学习和沉睡来处理崩溃的内心。
  可是对于回到权力中心,不再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心情; 是从未消散过的。
  相比之下,几个孩子则完全不是这样。
  古代的皇子,要么因为接触权力太晚; 前期挠心挠肝想要争取,而做出许多过激的事情——比如康熙家的太子或者李世民。
  而接触权力太早; 比如康熙本人,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虞璁当时在兼职奶爸的时候,一直小心的控制着他们认知的阈值。
  不要太多; 也不要太少。
  既要让他们能够感觉到,这个位子的神圣和重要,又不能让他们觉得,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如果想要得到就得干掉所有人。
  从当年带着两个孩子南巡开始,到所有孩子都跨过十岁的门槛,虞璁就开始想着法子,让他们参与到这个世界里,不做两眼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而是去深刻而又清晰的去认知这个宫廷。
  就比如说,十二岁开始,所有孩子都可以自由的选择,去八部或者大学里打杂。
  现代的孩子要接受全面的基础教育,政史地理化生都是古代两千年智慧和历史的结晶。
  可是现在,也就是嘉靖年间,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萌芽——还不如让他们去学点实际的东西。
  虞璁做的事情,实际也是在给皇嗣这两个字去神圣化。
  如果只是放一个孩子去六部,可能还会让一群大臣趋之若鹜,把那位当亲儿子亲闺女一样百般疼爱。
  但是如果结合阵营制度和六个孩子全部空降,事情就会好办的多。
  ——他们虽然难以感受到办公室政治的种种复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