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里乾坤-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风,你是…他的长辈,竟与他…」长孙皇后打了九风一巴掌。

    九风脸偏了过去,任长孙皇后打。

    「此事皇上可知?」圆润的大眼满是泪水。

    九风摇头。

    「乾儿他是未来的储君,你不能毁了他。」落泪乞求。

    九风不语,他知晓李承乾的天命,当了储君才是真要了他的命,可他却不能说。

    「乾儿十七岁生辰一过,皇上的谕旨便会下来了,九风,算姊姊求你,离开他。」他俩本就感情好,长孙一直以姊姊自称。

    褚风出了水面,也分不清是泪还是水,双眼有些红,脸上满是水痕,踏出水盆,褚风细细地擦着身子,为自己的手上着褐粉,拿起画笔,画着自己的脸,遮住梨涡,画上皱纹。

    看着铜镜中的褚风,摸上铜镜,愿皇上这出戏能平安落幕。

    躺回床榻,褚风空出右侧,那一年的相拥共眠,已经习惯的体温与依偎,引他落泪。

    ☆、第一章 再见承乾 1…4

    皇上在大殿上,大大的称赞太子李承乾,这让长孙无忌更添一分欣喜,受到大臣们的敬羡,一直以为李承乾资质平庸,无所作为,没想到此次对科举之事,提出如此对策。

    「太子啊,最近可是长进不少,这科举之功,朕得赏,房玄龄提笔。」手还指了指房玄龄,要他拟旨:「加赐双龙珠,赐单眼铜翎,上次吐鲁番进贡的玛瑙也一并给了太子,还有再给太子加个保名,就赐名乾麟王。」

    「儿臣叩谢皇恩。」淡淡浅笑。

    作对事,得加赏是应该,可因为他是太子,作对事,便成了大唐之胜事,这份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

    出了朝堂,长孙无忌走近李承乾:「太子请留步。」

    「舅父。」作揖,他知晓长孙无忌定会找他聊聊。

    「太子真的长进不少,老臣甚是欣慰。」笑里有许多含意,看了一眼浅笑得太子,他就是不爱这孩子这般,对太子之位毫不上心,眼神透着严厉:「皇上旨给太子的神机子,可有帮助太子?」

    李承乾依旧浅笑:「舅父,那老先生偶尔会同甥儿聊聊,可毕竟是算命的,说出来的话,也就是参考参考。」他在太子府里的眼线难道没同长孙无忌说吗?他才不信。

    「哈哈哈,你啊,真长进不少,算命之言姑且听听就罢。」又说:「这皇城之中,都传着…传着什麽来着。」长孙无忌故作想不起。

    站在一旁许久的书令王伯敖才说:「是汴州褚风知名主,引风入主得天下,长孙大人。」配合得刚刚好。

    「是是…便是这句。」笑得开怀:「你看我这记性。」

    李承乾愣了愣,他是真的没听说。

    「现下皇上又将褚风旨於你府上,太子可别辜负皇上一片心意。」眼里含有深意,当他知晓皇上旨褚风入太子府那刻,心是一凛,可见了今日太子的表现与赏赐,倒有几分心安。

    「甥儿知道,多谢舅父。」低头作揖,汴州褚风知名主,引风入主得天下,天下岂是他褚风一人能掌握。

    「还有太子啊,这家事不兴,国事难掌,舅父本不该多说,可太子妃即将待产,有空也该关心关心。」好歹苏璟儿也是苏擅大人的女儿。

    「让舅父忧心了,承乾记下。」恭敬地低着头,送长孙无忌离去。

    长孙无忌坐上马车,回头看了太子一眼,依旧作揖低头,他说不上,只觉得太子有些转变,放下车帘,摸着胡子思忖:难道,那褚风教了他些什麽?抑或是,太子真有野心接掌皇位?不对,以太子温淡的性子绝不可能平白无故想着接掌皇位,那褚风到底什麽来历?

    长孙无忌皱眉思索,自那九风离去之後,他便不曾如此伤脑费神,心里一惊,怎会想起九风,随後又摇摇头,不可能,太子都说是位老先生了,若真是九风,今年不过而立之年,手指敲着座把,想着这事得捉磨捉磨。

    连日的大雪已经覆盖了整个长安城,李承乾看着车外的雪景,伸出手享受那风吹的冰冽。

    马车停於常王府前,立秋时才刚上铜漆,现在白雪挂在屋檐边,看起来别有一番锦玉奢贵的气势,李承乾低头进了王府,转个弯走入塘旁,站在廊上看着飘雪。

    他清楚心里有一丝怒意,是在听了那句「汴州褚风知名主,引风入主得天下」,一种被背叛的愤怒,心里却又有一丝心寒。

    褚风是他什麽人,不过是皇上派来的一颗棋子,近日时再和褚风走得太近,还真的差点受骗与他交心,思及此,李承乾又是一阵恼怒。

    他伸手接飘雪,看着雪片在手上化开,也就是在这般寒冷的日子,他才明白九风对他也是有情,又接了一片飘雪————

    九风拿起兔毛斗篷盖上李承乾的身子,嘴里碎念:「谁让你捡那破链子,现在可好了,病着了。」还用脚将雪炉推靠近些,就怕李承乾冷。

    吸了吸鼻子:「那链子不是你娘给的吗?」这湖水真差点将他冻僵。

    九风很是感动,微微歛下眼,又说:「你这孩子,哥的武功极好,还需要你这别脚功夫取去吗?」捏了下他的脸。

    嘶了一声,又说:「又唬我,你这样子,哪里像我哥。」还打量了一下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的九风。

    九风并未说话,只是叹了口气,眼里的水波透着许多情绪。

    李承乾看着九风,用手肘推了推:「我真没事,瞧,链子也给找回来了。」他从水里窜出的那一刻,就见九风红着眼一个旋身,将他拉起,画过湖面,跳回桥上。

    九风为他哭了。

    讨好似地揽过九风,又将兔毛斗篷与他同盖:「我就舍不得你如此,明明在意,却又要故做无谓。」李承乾闭上眼睛,头沉的很,靠在比他娇小的九风肩上。

    九风为他拉了拉被褥,看着他,依旧不语。

    「我得睡会儿,你可不准走,得顾着我。」抓上九风的手,一直以来,他都是如此缠住九风,这会儿趁病撒娇,他也乐着。

    九风静静伴在他身边,见他鼻息沉稳,为他拨过落在脸上的发。

    李承乾可以感受到九风靠近他,然後,九风吻了他。

    他张眼,就见了九风红着脸撇过头,似乎没发现他已经醒了,他伸手揽上九风的头,将唇按上他的唇,看着九风惊讶的表情,李承乾笑的开心,舌头舔着九风的唇瓣,引他的小舌与他相缠。

    九风闭上眼,抓着李承乾的衣襟,回应着,李承乾翻身将他压在床榻上,轻轻地吻着他的唇,最後抱着他,在他耳边说:「我们不做兄弟,好吗?」

    见了九风闷在他怀里,顿了一下,点头。

    李承乾将链子系上红线,将俩人小指系在一块:「月老红线系,此情绵绵忆。」亲了一下九风,李承乾才笑着放开他,那时他真的以为九风与他同岁,那个恋上他的十六岁

    ————

    转身想回书房,却见了褚风站在另一侧的廊上,背对着他,也是伸手接着雪花,李承乾远远地看着压在褚风身上的兔毛斗篷,有那麽一瞬间,将他看成了九风,心里一阵悸动,却在见了他转身之时,失望了。

    褚风也发现他了,在远处微微作揖拜礼,便转身离去。

    李承乾赶上前,他想问问褚风,他为何来常王府,为何在他防备他时,总是一副委屈的模样,为何…成了皇上的棋子…

    拉住褚风手臂,褚风一个旋身,有些站不稳撞上了李承乾。

    「汴州褚风知名主,引风入主得天下,先生可知晓这句话?」他满是怒意,可在褚风撞上他之时,发现了他毫无内功,心里又莫名的好过些。

    也许褚风也是逼不得已,有一丝这般的念头。

    褚风站稳,恭敬的说:「知道。」

    大笑,笑得狂妄:「那麽先生可知道,本王…」无意东宫。

    「也知道。」打断李承乾的话。

    李承乾眯眼,审着他说的话有几分可信。

    「老夫不能主宰谁人为大唐名主,老夫只是帮皇上保着他想保住之人。」与李承乾对视。

    一愣,随即又笑着甩开他的手说:「果然还是皇上的棋子。」莫名心寒,在这常王府没一个是自己人!

    褚风低头,见他如此,心疼不舍。

    看着离去背影,褚风的手微微伸出,停在半空,最後落在身侧,他还不能,还不能说出自己是谁

    ————

    皇宫中秦和殿内。

    皇上盘着腿坐在长椅上,就在长椅上摆着一张小桌,在上头批示奏章,朱砂点评,在奏摺上落下一行行朱砂色字句,杨妃乖顺的坐在对侧磨墨,也不扰。

    杨妃本就是个安静的性子,平时深黯书墨画绣,因为是前朝隋炀帝之女,身分总是敏感些,她自个儿也甚少与其他妃嫔来往。

    「若儿,我们恪儿许久未来与朕请安了。」依旧看着奏摺,这纪王对她母亲韦贵妃倒是真的言听计从,没用的东西。

    「是若儿的错,这几日,恪儿受了风寒,病得紧,今日他本要回长安与皇上请安,是若儿让他休息几日再回,皇上要怪,怪臣妾便是。」起身半跪一旁。

    扶起杨妃:「傻瓜,朕要是真要怪他,早叫人般旨将他绑回宫了。」握着杨妃的手:「朕只是想儿子了,恪儿就跟你一般,恪守本分,个性温顺,也难为他在光州为朕打理江南天下。」

    「这本是恪儿身为皇子的职责,没甚麽为难的。」说的轻轻柔柔。

    李世民大笑:「你倒是会为儿子说话,朕想着年前便将他调回长安,赐他於长安西北那座别府,做他的吴王府,这样你想他之时,便可朝他入宫。」

    杨妃眼里水波流转,半跪谢恩,起身时还默默地擦着眼泪。

    「朕老了,想与儿子们好好聚聚。」故作感叹。

    杨妃自暖炉就着绵把将水壶提起,为皇上斟茶:「皇上不过四旬,怎说自己老呢! 」俩人像寻常的老夫妻般谈着话。

    李世民摇摇头,笑了笑,低头批奏。

    杨妃静静在一旁读书,磨墨,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回事,此次召恪儿回城,她唯一想到的只有太子之争。

    可,根本没有理由废太子,虽说太子这十二年来毫无所展,却也没犯什麽大错,皇上纵使对太子有所不满,也不可能一夕就换了太子。

    嘴角依旧挂着温柔的笑容,静静地磨墨,她还是得提醒恪儿。

    皇上忽然冷哼一声:「这温彦博到底拿了韦妃多少好处,既然请奏要朕将褚风也教教慎王。」

    杨妃故作不懂,後宫不涉朝政,这是本分:「那褚风是何人?可是前阵子皇上请来的神机子?」这事大夥是知晓的。

    「你也知道?」挑眉,看了一眼杨妃。

    掩嘴笑了一下:「这事全皇宫都知晓,若儿说不知,那便是瞒着皇上了。」

    皇上一愣:「是朕多心。」拿起热茶,啜了一口,盖上茶盖:「得了一个算命郎,便能得天下,朕何不留着自己用,一群庸才! 」今日已经看了不少此等无意义之请奏,甚是心烦!

    「若儿不能干涉朝政,不便多问,可听皇上这一说,定是那算命郎做了些什麽,才会引起众家争夺,惹皇上心烦。」依旧乖巧,温柔似水,举手投足都是清清淡淡,让人定下心神。

    李世民见她柔情似水,握了握她的纤手,也平下心思忖着,褚风引承乾立功,受封赏,让他这太子作得有些样子,可却又说懂得朕的心思,这褚风到底想做什?

    眉上一阵按压:「皇上,想什麽?眉头都皱紧了。」半靠在皇上身後,为他按着。

    李世民放下奏摺,枕在她腿上:「朕啊,还真看不清那人。」并未多说,闭目养神。

    杨妃见他如此,也就静静地按着。

    看似亲昵的老夫妻,却是各怀心思。

    谁叫他们生在帝王家呢!

    ☆、第二章 吴王李恪 2…1

    长安城外十里之处,一辆灰蓬旧帐的马车行驶在树林间,前方靠近城门处,热闹得很,有许多外族摆设的摊贩叫卖着,马车缓缓行驶,通过小贩,李恪稍稍撩起车帘,看了一下前方的长安城,他已有一年多未入皇城,眼前的繁华锦玉,对他来说只是旧地重回,说是旧地却又陌生,他自小便西征南讨,待在长安城的日子并不多,若真有想念,也只有娘,让他挂心。

    放下车帘,单手撑着头,闭目养神。

    此次回城乃是因为在光州他平定南蛮,制定礼乐,上请皇上加派书郎南下开授私塾,让更多百姓习字读文,短短一年,光州五十里内,满街书画文墨,茶楼飘散诗词文藻,百姓粗暴的性子安定不少,纷争自然也少了许多,光州一年之内成了文藻之地。

    皇上大喜,赐封吴王,召他入长安,赏吴王府,娘且来信要他收敛性子,切勿过度喧众,凡是如稻如穗,谦和低调,安分守己。

    李恪听了进去,毕竟他是位不受宠的皇子,当他的逍遥王爷也好。

    进了吴王府,管家前来作揖:「王爷,小人张福,是皇上旨来为王爷打理府上事务。」

    嗯了一声,本想就此走过,却又停下脚步:「张福,那路上的人都说着什麽汴州褚风知名主,可是什麽商家或是什麽童曲?」

    张福笑了笑:「是汴州褚风知名主,引风入主得天下,这事在长安很是出名,听闻皇上请了一位神机子名叫褚风,在那之前便有四方道士断言得褚风得天下,只因褚风知名主,现下皇上又将褚风旨给了太子,大夥都传着太子是下一代名主,大唐国运当盛。」

    「太子本就是储君,既是未来名主,此事本就理所当然。」褚风?是他?

    张福笑着说:「是。王爷说的极是。」

    并未在理会张福,这张福也不知是谁的人,少说为佳,转身步入厅堂,想着褚风之事。

    李恪曾见过褚风,也认得褚风,是位看起来只有十七岁的少年。

    在三年前被分至凉州镇守边关时,当时突厥来袭,他领兵出征,遇上埋伏,墬落山谷,原以为会就此送命,却遇上背着娃儿的褚风,单手将他拉起,毫不费力。

    由於李恪断了踝骨,褚风见他行动不便,为他医治,俩人一娃在山谷相处有十五日之久,才爬上幽谷

    ————

    「脚可好多了?」褚风又看了看李恪的伤,他不是大夫,也不知他是否好齐。

    李恪犹豫了一下,摇摇头:「要麻烦公子陪在下几日了。」故作抱歉。

    一旁的褚宁笑得开心,还对李恪说:「你羞羞羞羞! 」

    李恪脸上一红,尽管女娃是胡诌的,他也有一丝心虚。

    褚风并不理会,揉揉女娃的头。

    「在下李恪,公子和妹妹的感情真好。」有一丝羡慕。

    「在下褚风,她是我女儿褚宁。」眼神坦然真诚。

    李恪一愣:「女儿?」

    「是爹爹! 」女娃抱上褚风,就见褚风一脸宠溺。

    「那公子岂不是十四岁便生下娃儿! 」说了才觉得失礼。

    褚风顿了下,大笑,嘴边又旋起好看的梨涡:「在下…今年三十五了。 」

    又是一愣,逗得他俩父女哈哈大笑

    ————

    李恪从衣襟里拿出一条链子,摸着。

    这是从褚风身上掉下来的链子,他本想追上还於褚风,可因为士兵已寻到他所在之处,便给耽搁了,再回头,已不见褚风踪影。

    听见外头的脚步声,李恪将链子收起。

    「恪儿,你可回城了,上次光州一别,我兄弟俩可是许久不曾聚聚。」李承乾自外面走进大厅,开心的揽上自家兄弟。

    「太子。」作揖,有些腼腆,他也是喜欢这哥哥的,只是俩人身分地位悬殊,他总有些自卑。

    「叫哥。」坐一旁,笑着要李恪和他一起坐下。

    「哥,今日怎知道恪儿回长安?」脸上挂着笑容,很是开心。

    「早就给打听了,你想低调回府,哥是没意见,可哥总不能让你回了府上,没个熟悉的人为你接风。」拍拍李恪的肩。

    李恪很是感动,握上肩上的手,一脸兄弟义气的豪志。

    俩人聊了一会儿近事,李恪才想起褚风之事。

    「哥,那褚风可是看起来约二十出头的男子,身高这般高,长得挺清秀水灵的,还有,武功极高。」又细细地描述了褚风的长相。

    李承乾笑得大声:「你就说中一样,他确实不高。」

    李恪一听很是纳闷,难道不是他?

    「怎麽?恪儿也对那传言有兴趣?」靠上椅背,透着无奈。

    李恪赶紧说:「不是,臣弟在三年前曾被一位名叫褚风之人救过,只是在想是不是臣弟认识的褚风罢了。」

    「我府上那老先生,可没你说的那般模样,不过是父皇特意从汴州请回来,放在我府上,监视我罢了。」这几日他与那褚风并未交谈,形同陌生人。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