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陈豆)-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颜兀术看着书案前的宋使团,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个只有四个人的宋朝使团,一位老者两个中年人脸色惨白哭哭啼啼;而剩下的那位少年人面不变色,凛然无惧地站在一旁,傲气凸显。
完颜兀术走近前来,围着少年走了一圈,脸色一沉,低声喝道:“你这位少年究竟是谁,为何如此大胆,见到本王竟然不跪?”
这个少年当然就是康王赵构。
听到完颜兀术发问,赵构轻轻一笑,答道:“本王就是大宋钦宗天子的九弟,康王赵构是也。本王是大国上邦的亲王使者,阁下是友邦的王爷元帅,我们两个职位不同,却是同样的尊贵,所以本王没有下跪的理由。”
在张邦昌等人的衬托下,康王赵构原本显得十分严肃,孤傲不凡;这轻轻一笑,四周的金兵顿时感到如沐春风,连带完颜兀术都受到感染。
“此人很不简单。”完颜兀术心里下了判断,嘴上却是不依不饶:“我大金入宋以来,所向披靡,贵国的官兵无不望风而逃;如今我大金兵临汴梁城下,宋朝已是亡国在即,贵大使还如此说法,用我们女真人的谚语,就是‘死了的啄木鸟_好硬的嘴’岂不好笑。”
完颜兀术说完,和四周的金兵一道,哈哈大笑了起来。
康王赵构却是不愠,轻蔑地说道:“中国虽然暂时势弱,却是万众一心,团结一致;而金国貌似强大,女真人契丹人党项人蒙古人等等,其心各异。”
赵构越说越精神:“即便汝等攻陷汴梁城,我父皇………徽宗太上皇帝还在江南,我汉人的旗帜依旧屹立不倒。反倒是,你们孤军深入汉人地区,一旦我大宋朝各路勤王兵马抵达到此本王实在是替你们担忧。”
康王侃侃而谈,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竟然把中军帐中的一众女真将士说得目瞪口呆,张口结舌。
这里究竟是谁人的主场?
不是说宋人的官府孱弱无力,上至皇亲国戚,下到朝廷命官,全部都是**不堪,胆小怕事之辈吗?
眼前的这个少年到底是什么人?居然胆敢在金兵的中军帐里胡言乱语!
“你肯定不是康王赵构。”
声音响起,中军大帐的门帘被掀起,一位汉人服饰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手中还把持着一柄尺余长的玉如意。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黎家大少爷大大大寒尖大大莎士比冷大大三牛aa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一百六十九章:真假康王(二)

众人看时,进来的原来是军师哈迷蚩。
赵构心中一阵狂喜,嘴上却是强作辩护状:“本王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对得起天地君亲师。为何这位大人硬是要诬陷于我?”
君是指君皇,亲是指父母双亲,师是指授业老师;用“天地君亲师”来起誓,是古人最隆重的誓言。
哈迷蚩上下打量着赵构,手中的玉如意一挥,说道:“我闻知宋朝太祖赵匡胤以武立国,一套家传的功夫,出神入化。既然你说是赵氏太祖的子孙,定然功夫不浅;你可敢与我女真勇士决一胜负?”
“有何不敢!”
说完,康王赵构大步跨出,纵身站立在大帐的中央。
哈迷蚩见此情形,眼珠一转,把在中军帐外守卫的一名牙将叫唤进来,用女真话说道:“给我教训教训那少年,但千万别害了他的性命。”
那牙将一看对手是个汉人,哈哈一笑,拎着狼牙棒就走进圈中。
完颜兀术看到康王赤手空拳,便问:“这位少年,你用什么兵器?”
“先太祖以棍起家,我也使棍罢了。”
康王赵构答得轻巧,完颜兀术便让人取来一杆七尺三寸长的齐眉短棍。
赵构与那牙将在大帐中央立定,两人相隔一丈远。
那牙将见对面的少年牙关紧闭,脸色发青,双手双脚不停地发抖,分明就是害怕到了极点。牙将轻蔑地往地下吐了一口水,跳前一步。举起狼牙大棒横着向赵构打来。
狼牙棒法:横扫千军。
狼牙棒又长又粗。这一棒扫来。势大力沉,刮起了阵阵的风声。
这是金兵对付宋人最常用的一招。
这一招,声势浩大:往往狼牙棒未到,宋兵或是跪地投降,或是转身逃跑;真是出门远行观光旅游自卫防身的必备招数。
牙将已经在坐等那少年痛哭流涕的求饶声音。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牙将的狼牙棒才刚一挥动,对面的少年身形闪动,瞬间抢进牙将的怀内,手臂中的齐眉短棍往牙将的心窝处奋力一挑。
太祖盘龙棍法:上撩势
那牙将的膻中大穴被戳中。一口气上不来,连人带狼牙棒颓然瘫倒在地下。
到了这个时候,牙将心里方才明白过来:刚才那少年使诈,假装害怕,让自己大意,结果被那少年一招得手。
康王赵构与其他兄弟不同,自幼努力奋发,文武兼修。
清朝毕沅所编著的《续资治通鉴》中作如是记载:康王资性郎悟,好学强记,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
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一石五斗大约是一百四十斤的力量。
《宋史兵志》:(绍熙)二年。枢密院言:“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二,六箭中垛为本等。
由此可见,康王赵构的武力要比宋朝最精锐的士兵………殿前司诸班直还要强;水平相当于都头和都指挥使之间。
这样的武功,还不能进入完颜兀术的法眼,但对于一位在温室中长大的王孙公子而言,已属难得。
胜负已分,中军帐中诸人,包括完颜兀术在内,全都盯着军师哈迷蚩,要看看他的葫芦里卖什么药。
哈迷蚩踱步走到赵构的面前,见赵构脸色微红,呼吸均匀悠长;刚才一战,明显未尽全力,还留有余力。
“徽宗老皇帝以字画闻名于世,其自创的“瘦金体”尚在宋朝的‘蔡苏米黄’四大书法名家之上。他的子孙后代为了讨好这位老皇帝,无一不把精力放在那些无谓的琴棋书画之上,哪来的时间练武?”
哈迷蚩一边说,一边用右手指着康王赵构的手掌,继续解释道:“阁下虽然皮肤白皙,但关节粗大,青筋外凸,气血运行旺盛,分明是在拳脚之道下了很深的功夫。哪可能是徽宗老皇帝的儿孙之相!”
哈迷蚩最后斩钉截铁地下结论:“赵匡胤的武功早已在宋朝的禁军中流传,唯独是在宫中没人练习,这在汴梁城内路人皆知,所以你一定不是康王赵构。”
这一番解释,不但让中军帐中的各位女真人恍然大悟,甚至连张邦昌和两位随行的太监都觉得在情在理,不断点头认同。
完颜兀术何等的精明,一眼瞥见张邦昌和两位随行太监的表情,更加确信了康王赵构的身份,于是一拍书案,大声喝道:“赵家皇帝实在可恶,不守信誉,屡次欺骗我们大金国。老皇帝是这样,新上来一个年轻还是如此,真是欺人太甚。来人,把他们全部拖下去砍了,枭下脑袋来,挂在辕门上示众”
完颜兀术的话音刚落,“哇”的一声,‘河北路割地使’张邦昌顿时失声痛哭,泪如雨下,豆粒大小的眼泪顺着花白的胡子哗哗往下流淌……
而站立一旁的康王赵构却是心花怒放,高兴不已。
已经可以肯定,金人真的认为自己就是个假王爷;至于完颜兀术要打要杀,赵构完全不去理会………这分明就是金人的恫吓之术,真要杀时,早就把自己给拖出去了,何苦如此多费唇舌。
果不其然,当两旁的金兵正要上前来绑人之际,军师哈迷蚩走到完颜兀术的书案前,拱手劝说:“四太子且慢,下官有话要说。”
完颜兀术语气放缓,问道:“军师有何见解。”
“自古两国交锋,不斩来使。这件事错在他们的皇帝,与使者无关,一旦把他们斩了,反而显得我大金国不义。如今且把他们押送会去,让那钦宗小儿把肃王赵枢换来做人质,以示诚意,我大金立马撤军。”
哈迷蚩说着,张邦昌和两位太监不停地点头,而赵构在旁边冷眼观看。
“为何要那肃王赵枢来作人质?”
“肃王赵枢是徽宗老皇帝的第五子,其母乃是显恭皇后王氏,与钦宗小儿是一母所生,所以赵枢才是做人质的最好人选。而且,下官曾与那赵枢在开封府内有一面之缘,不会认错。”
完颜兀术问得简单,哈迷蚩答得直接。
当晚,康王赵构和张邦昌一行人等就被押送回东京汴梁城内。
ps:谢谢zhuxyhh01大大三牛aa大大独孤飒霜大大黎家大少爷大大浈旖沢大大靓女007大大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一百七十章:进退两难

刚刚把康王赵构和张邦昌等人送走,完颜兀术顺带把大帐中的其他人也一并打发掉,仅仅留下军师哈迷蚩一人。
“军师为何着急把那几位宋使赶走,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完颜兀术问道。
哈迷蚩帮助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了诺大的一个帝国,功劳显赫。
完颜阿骨打死后,哈迷蚩并没有投靠新君,而是继续辅助完颜兀术兄弟几人,因此深得完颜兀术兄弟们的尊敬和信任,视若长辈言听计从。
“刚刚收到探子的回报,宋人的奉宁军承宣使种师中,率领西军精锐秦凤军十万人马勤王,离此地不到四百里远;其前部由名将姚平仲任先锋官,最快明天午后可到;另外,种师中的兄长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亲率延安府本部厢军约六万人马,正在日夜兼程,三天内可抵达汴梁城;还有其他几路勤王兵马,人数不明,也在朝着汴梁城赶来”
哈迷蚩越说越多,完颜兀术的脸色愈发的沉重,不由得站立身来,走下元帅座椅,在书案前来回踱步。
“西北的种家和姚家全都出动了,看来宋人此次是倾巢而出,不顾西北前线,要与我大金决一死战了。”完颜兀术冷笑道。
完颜兀术看得非常准确。
自从童贯把集中全国兵力的百万征辽大军给活生生弄垮后,宋朝几乎没有任何成建制,大规模的禁军(正规部队);各州府所剩下的大多是为数几千人的厢军(地方武装警察)而已。
而依旧驻守在西北前线。用来防御西夏人的十万秦凤军和延安府的地方厢军。就成了宋朝正规部队仅存的一点硕果。
西北秦凤军和延安府地方厢军的战斗力之所以强。是因为他们常年与西夏军交手,百余年来,从无停息。
当年西夏党项族的李元昊,乾纲独断文治武功,大胜契丹辽国于贺兰山脚夺回鹘占西凉赶吐蕃等等,何等的威风;唯独是在大宋的边境,非但占不到便宜,反倒损兵折将。
长年在宋朝西北边境镇守的就是种家和姚家这两大军阀世家。
虽然朝廷也有派遣高官来西北前线坐镇指挥。如童贯李宪等等;但这些官员大多属于短期玩票的性质,到前线来镀金而已;在前线实际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种姚两大家族。
种世衡种谔和种师道爷孙三代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镇守大宋的西北边境,人称“(老种少种)经略相公”。
种家三代经略相公为人正直豪爽,体贴下属,深得将士的拥戴。当年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青面兽杨志乃至九纹龙史进的师傅王进,都曾在小种经略相公麾下任职。
而西北姚家与种家世代交好,姚兕姚麟两人,凶悍勇武,在老种经略相公麾下。战功累累,号称二姚;而姚平仲身为姚家的养子。声名比祖父辈更为响亮。
在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姚平仲小传》中如此记载:“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
盛名之下无虚士。
面对这样的对手阵容,哪怕是心比天高鼻孔朝天从骨子里看不起宋人的完颜兀术,都不得不小心对待,生怕出错。
“军师有何良策?”越是这种关键的时候,完颜兀术越不敢擅自做主。
“宋人一再战败,被我大军攻至汴梁城下,已经是信心尽丧,败无可败了;如今宋人把最后的一点本钱都用上了,也只不过是垂死挣扎,回光返照而已。”
哈迷蚩一边说,一边晃动着手中的玉如意。
虽然宋朝孱弱,但汉人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无际。不必说正统的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单单是各种的市井玩意,已经让临近的各个民族趋之若鹜。
比如哈迷蚩手中的玉如意,又比如汉人的纸扇各种服饰乃至赌具等等。
用一个现代的词语来形容,对于古时汉族文化在邻近异族中的这种流行,可以称之为“汉流”。很显然,金国的军师大人哈迷蚩就是“哈汉族”的一份子。
见完颜兀术似懂非懂的样子,哈迷蚩又解释道:“汉人有一本兵法书叫《孙子兵法》,其中的一篇《孙子军争》中如此记载: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那到底该如何用兵?是要继续攻城呢,还是围点打援的好?”完颜兀术有些着急了,追问道。
说实话,完颜兀术对于哈迷蚩口中的“之乎者也”并不太懂;虽然完颜兀术也懂汉文,但也仅限于口头的说话和一些常用的文字,对于汉人的典籍,完颜兀术只能敬而远之。
哈迷蚩无奈,只好把话往浅处说:“宋人如今人多势众,我们四面受敌,自当先行退却,等他们的军队分散开,锐气消去的时候,我们再来攻打也不迟。”
完颜兀术恍然大悟:“哦,原来军师是建议我撤退收兵!”
所以对于哈迷蚩一点事情,就可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说上一大轮道理,完颜兀术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虽然完颜兀术偶尔还是有些怀疑,既然汉人的那些道理如此高深莫测,为何汉人如今却是被我们女真人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当然,这些怀疑,完颜兀术只能藏在心里,生怕说出来被人笑话。
“只不过,就此收兵回朝,大军无功而返,回到黄龙府后,也不知那吴乞买有何言语,甚至会乘势做出处罚也不一定?”完颜兀术喃喃说道。
这其实是完颜兀术最担心的地方。
当初完颜吴乞买利用手中的权势,以皇叔的身份,强行褫夺了本来属于完颜兀术兄弟几人的帝位。
虽然完颜兀术兄弟联合其他部落的势力,把吴乞买限制为监国皇帝,身后皇位要还给阿骨打的血脉。
但完颜兀术几兄弟担心吴乞买为帝日久,声誉和权势愈隆,不再遵守诺言,便极力推动侵宋,趁机夺取兵权。
如今无功而返,完颜兀术兄弟几人还哪里有好果子吃?

ps:谢谢zhuxyhh01大大朔师大大大大悦榜tul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一百七十一章:追悔莫及

东京汴梁城,皇宫的御书房内,钦宗皇帝看着御案后面跪着的康王赵构和‘河北路割地使’张邦昌,真是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金人一句“假的”,就把赵构和张邦昌给退了回来,还夹带了一封完颜兀术的亲笔信和一份“礼物”。
完颜兀术的信中如此写道:“非不欲诣阙廷展辞,少叙悃愊,以在军中,不克如愿,谨遣某某等充代辞使副,有些少礼物,具于别幅,谨奉书奏辞。”
所谓的礼物,就是一小截牧羊的鞭子。
完颜兀术说得很简单:钦宗小儿,我都懒得与你作言辞之争,你最好就按照我的意思办理,我立马就走;否则把你抓到黄龙府去放羊。
被外族人兵临城下,还出信恐吓,钦宗这个一国之君,也忒窝囊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是现在钦宗皇帝最准确的描写;欲害康王赵构不成,反倒把自己的同胞兄弟给陪了进去。
对于钦宗皇帝而言,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金人给尽快打发走。
为免夜长梦多,钦宗皇帝马上下旨,连夜让驸马都尉曹晟将肃王赵枢押送金营,并亲自修书一封回给完颜兀术,上面写道:“斯言之信,金石不渝,有违此誓,神殛无赦,宗社倾覆,子孙不享。”
只要能送走这些异族的野蛮人,什么骨肉亲情什么气节声誉等等,钦宗皇帝一概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恐怕钦宗皇帝也没有料到,他所发的这个誓言。还不到一年。竟然全部应验。
可见历史的吊诡之处。也正正是在这里面。
“咚咚咚”。
这个时候,大帐之外,传来三下更鼓之声。
三更子时。不知不觉,完颜兀术和哈迷蚩已经聊了好几个时辰了,连晚饭都顾不上吃,还是没能聊出个结果来。
假如撤退收兵回朝:虽然有金太宗派来的议和特使吴孝民随营,毕竟是无功而返,受责罚是免不了的。
假如选择继续留下来作战:宋人现在已成哀兵之势。最是难打;万一有什么闪失,被宋人包饺子,也是金国不能承受的损失。
《老子》说:“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这些道理,完颜兀术和哈迷蚩都懂,所以就更难做出抉择了正在踌躇为难之际。传令官突然跑进来,大声说道:“宋钦宗皇帝钦差人质。肃王赵枢和驸马都尉曹晟在营外等候发落。
完颜兀术和哈迷蚩两人四目相望,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片惊喜。
“困了有人递枕头,饿了有人送馒头。”这钦宗皇帝,还真是个好人。
“快快把他们带进来。”完颜兀术随即下令。
果然不出意料,驸马都尉曹晟一进中军帐,便跪倒在地,口中称道:我朝钦宗皇帝业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