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武生-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句话说得王仙芝顿时脸就黑了。

    黄巢却不去管它,举起手中大斗,独自豪饮,任由酒水自胸前泼洒,豪放之中,那股疯狂的味道,反而更浓郁了。

    杨凤楼一看,暗喜不已,虽然不知道黄巢为啥会喝成这样,却也知道,他醉后的疯狂,很是符合自己的心意。

    此时,台上,韩信正在唱“尊一声相国听端的”,这一大段西皮慢流水,乃是整出《未央宫》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说的是韩信想起一位古人,乃是春秋名将伍子胥,兴吴灭楚立下了赫赫战功,却被奸人陷害,最终被吴王所杀,韩信向萧何谈起伍子胥,颇有点自怨自艾的意思。

    饰演赵良的韩信,恰好唱到最后四句。

    “说什么忠良死得苦,

    说什么忠良死得屈。

    真个是汗马的功劳前功尽弃,

    到如今万古千秋受恤食。”

    黄巢听了,又是大笑。

    “兴吴灭楚伍子胥,兴汉灭楚韩信奇!怪不得韩信会提起伍员伍子胥,都是灭楚名将,都是不得善终,哈哈……好,编得好!”

    说完之后,竟然转向了赛卧龙。

    “道长,没想到你除了算命,京剧也编得这么好!没想到啊,没想到,难道真武宫中还除了算命,还教编戏不成?哈哈……不多说了,不过黄某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

    老骗子赛卧龙,都快被吓尿了,只得勉强硬撑着。

    “请讲。”

    “道长大才,一出《千金记》涵盖了韩信一生,所谓漂母饭信,所谓鸿门宴,所谓萧何月下追韩信,所谓登台拜将,所谓十面埋伏,所谓得封齐王,所谓千金馈漂母,以一饭千金而起,以千金回赠为尾,已然圆满,何必再排演这一出《未央宫》?难道留下一个忠义韩信,不好么?”

    赛卧龙听了,心下叫苦,所有京剧的排演,全是杨凤楼的手笔,谁他娘知道,他为啥在《千金记》后面,非得加一出《未央宫》?

    就在赛卧龙不知道如何作答的时候,身后人影一晃。

    杨凤楼上前一步,与赛卧龙并肩而立,直面黄巢!

    冷冷一笑,杨凤楼说道:

    “心存怨望,暗中反汉,乃是对大汉天子不忠!勾结陈豨,陷之重围,是为对朋友不义!请问黄大侠,这韩信不忠不义,何来忠义之说?”

    “韩信有功啊……”

    “哼!”杨凤楼顿时一声冷哼,“韩信得封三齐王,统领如今河朔三镇、山东东道,还有如今河南道之部分,堪称占据大汉半壁江山,天子刘邦如此厚待,难道还不足以酬谢其功劳?可是韩信又如何,紧抓兵权不放,他意欲何为!?”

    “难道就要杀了他!?他就不能手握兵权,最后和刘邦君臣相得?”

    杨凤楼仰天大笑。

    “黄大侠,你信么!?难道你没有听说过一个词,叫做,功高盖主!?”

    “功高盖主……功高盖主……”

    黄巢如遭雷击,口中不断叨念着这个词,神情恍惚。

    杨凤楼见状,心中大喜,他断然也没有想到,趁着黄巢醉酒,自己谈论一番韩信的往事,竟然攻破了黄巢的心防!看他现在的意思,还真把自己当做韩信了,结果一看到未央宫中要斩韩信,竟然感同身受!

    一念至此,杨凤楼忍不住想要趁热打铁,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韩信之死,也是应当!他既然自比春秋名将,难道就不知道伍子胥即使坐拥兴吴灭楚之功,也因死谏吴王,难免项上一刀,要是他知道的话,就不会在登台拜将之时,对刘邦说出‘多多益善’之语,这正是他的取死之道!”

    黄巢周身又是一震,口中叨念之词,竟然又多了一个。

    “功高盖主……功高盖主……多多益善!”

    而其他反唐军的各路首领,脸色都变了。

    反唐军中流传黄巢乃是当代韩信,那是大营之中江湖人士的流言,黄巢却从来没有当面承认过,如果说那都是区区流言、不足为患的话,那么,唯有这“多多益善”四个字,却是黄巢曾经在问卦杨凤楼的时候,亲口说过的。

    杨凤楼现在以“多多益善”、“功高盖主”来形容韩信的取死之道,其实正是在指责当初黄巢的狂放之言!

    谁都知道杨凤楼和黄巢的关系很紧张,但是谁也都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矛盾,竟然尖锐到这种程度。

    这一回,就连王仙芝都看不下去了。

    “胡闹!还不退下!”

    面对江湖宗师的呵斥,杨凤楼却傲然一笑。

    “杨某不才,不敢自比汉初名相萧何,不过,要是有人想做韩信的话,杨某就愿去做那口名剑‘斩韩信’!”

 第194章 红罗遮天、红毡漫地

    “你说什么!?胆敢再说一遍!?”

    “闭嘴!速速退下!”

    两声呵斥,几乎同时响起。

    当先一位,正是黄邺,这位脾气暴躁的黄巢族弟,却也不傻,听了杨凤楼的话,就知道杨凤楼在映射自己的二哥,尤其听到什么“谁敢当韩信,我就做名剑‘斩韩信’”,更是怒气勃发。

    一声暴喝之后,已然站起身形,黄邺就准备好好教训一下杨凤楼,还什么“斩韩信”,要是没人拦着,他今天就要折断了这把“名剑”!

    却不想,有人和他同时喝骂,转头一看,却是王仙芝。

    王仙芝现在很是头疼。

    他攻略大唐,种种不顺,颇有些心灰意赖,又听了赛卧龙云山雾罩地一顿忽悠,如今最直接的想法,就是等到朝廷招安的诏书,好找个地方去做自己的土皇帝,实在不想再流窜在大唐的版图上,与大唐军队正面作战了。

    而如果想拿到一个比较好的职位的话,起码要保证带给大唐朝廷足够的压力,具体的说,就是攻略大唐的范围足够大,而反唐军又需要表现出足够的战斗力。

    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反唐军的各路首领,在蕲州城内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他生怕“反唐军并不团结”这样的消息被传递给朝廷,从而让天子诏安的价码太低。

    所以,他明知道杨凤楼和黄巢之间的矛盾颇深,却也连续两次出声呵斥杨凤楼“退下”。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第二次出声呵斥杨凤楼的话语,却紧跟着黄邺的话语出口。

    让大家一听,仿佛他正在训斥黄邺一般!

    黄邺怒气勃发,却也不敢和积威颇深的王仙芝较劲,听了王仙芝的呵斥,闷哼一声,气呼呼地坐下。

    而杨凤楼一见,不由得心中暗喜。

    果然是运来天地协力!

    一句凑巧的呵斥,竟然能够变换出这样的效果?

    他自己都有点不敢置信。

    他的反应极快。

    看到黄邺坐下,杨凤楼也不由得不后退一步,冲着王仙芝恭恭敬敬的行礼,不过,他的嘴角还刻意流露出一丝微笑,仿佛表面上被王仙芝喝退,其实心中早已明白,王宗师还是心向自己。

    杨凤楼的这种刻意表现,自然瞒不过在场各位老狐狸的眼睛。

    果然,等杨凤楼恢复了面无表情。

    在场所有人的表情,却都变了。

    这王宗师还是心向真武宫师叔侄啊,没看到将黄邺和杨大师纷纷喝退,对杨大师那是喝退么?那不是诚心保护么?这杨天权区区一个五品武夫,竟然敢说什么“斩韩信”,莫不是王宗师在给他撑腰?

    这事可就有意思了……

    裴渥的一众僚佐,毫不掩饰脸上的笑容,仿佛正在看一出好戏。

    王仙芝麾下嫡系部队的各路首领,看看杨凤楼,又看看王仙芝,一个个如有所思。

    而黄家军的各路首领,却一个个气愤难平,狠狠地等着眼前的杨凤楼,甚至还有人再不满地打量王仙芝,仿佛埋怨他偏心偏向一般。

    王仙芝有苦自知,却又无从解释,只得咽下了这个苦果。

    不过,他也瞥了黄巢一眼,却发现,黄巢仿佛根本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不但停下了口中的叨念,而且还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台上贵和班的演出。

    如今《未央宫》已然表演到最后一场,韩信入宫,狡辩未反,被吕后拿在一旁,要请萧何上殿,出示凭证。

    韩信见了萧何,问道:

    “相国你来了。”

    “来了。”

    “三次保荐是你。”

    “是我。”

    “登台拜将也是你。”

    “是我。”

    “诱我进宫,嘿嘿,又是你!今日我韩信吉凶祸福全在你,来来来,我韩信这厢有礼!”

    萧何却说:“淮阴侯,这有你亲笔写的反书,谋反是实,国法难容,你还不领罪?”

    当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见圣旨反书都在吕后手中,为了活命,开始耍无赖。

    “娘娘!汉室江山全仗韩信之功才成一统天下。我主高皇也曾封我见天不死,见地不亡!”

    结果看到未央宫中红罗遮天、红毡漫地。

    “娘娘,虽然上有红罗遮天,下有红毡漫地,怎奈刑部无有杀臣之刀,国家无有罪臣之法,为臣功高盖世你岂奈我何!”

    结果看到刘邦临行前留下的名剑“斩韩信”。

    这一回,韩信知道断无幸理,不由得开口大骂萧何。

    “……恨萧何你不该袖手旁望,

    恨萧何你为何装哑做腔……”

    萧何却义正词严地唱道:

    “满朝中文武臣有功升赏,

    我萧何为国家约法三章。

    你自作自受招命丧,

    来人!

    快将这叛逆臣斩首未央!”

    随后就是韩信授首,全剧结束。

    整出《未央宫》演完,贵和班按照惯例登台谢幕,一般情况,这个时候,都是台下欢呼声最热烈的时候,甚至有贵和班全体谢幕多次,观众都不离场的情况出现。

    贵和班早对这样的事司空见惯,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结果,一上台,却收获了贵和班自从成立以来,最为尴尬的情况:台下,鸦雀无声。

    身为唯一“在职”的副班主,雄鸡都懵了。

    怎么回事?

    难道这出《未央宫》演得不好?

    拔着脖子往台下一看,雄鸡眼前就是一黑。

    这他娘的也太巧了吧!

    原来,蕲州刺史裴渥,为了将反唐军的各路首领,留在蕲州,极尽招待之能事,为了让他们方便观看京剧,把戏台子搭建在了后花园。

    不过时值严冬,不但草木凋谢,还有寒风侵袭,整个后花园中毫无景致可言,反而有些萧瑟肃杀。

    为了让整个后花园中的气氛更好一些,裴渥别出心裁地为看台搭起棚子,铺上了地毯。

    好巧不巧,正是红色!

    平常时节还好,但是刚刚看了一出《未央宫》,这种布置,岂不正是戏文中唱响的“红罗遮天、红毡漫地”!

    这种红色,现在看来,一点热闹鲜艳的感觉都没有,反倒是变得鲜血淋漓、阴气森森!

    看台之中的所有人,脸色都不好,还有人不断偷眼看着黄巢。

    刚才还说自己是韩信,结果现在,立马就身处“未央宫”!

    再联系之前的种种,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见天不死,见地不亡”!?

 第195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看台之中,红罗帐下,红毡毯上,黄巢的脸,早就气青了。

    王仙芝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要不是他知道《未央宫》乃是赛卧龙的手笔,又是由贵和班演出,恐怕他都要开始怀疑反唐军中,有人和刺史裴渥暗通曲款了,王仙芝现在肠子都悔青了,看看裴渥准备的歌舞就好,又何必非要看什么京剧,现在倒好,戏文里面的未央宫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难道真要斩韩信不成?

    其余众人,也都是沉默不语,心中想法和王仙芝大体一致,都不知道如何收场,还有很多人默默注视着黄巢,期待或者说不期待他随后的爆发。

    黄巢冷哼一声,环视周围一圈,目光几乎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却没有发作,而是冲着身边一人,甩了个眼神。

    此人名叫黄从业,与黄邺的名字不好区分,却也是黄巢的族弟,同时也是黄家军中难得一见的智勇双全之人,事实上,如果黄巢有事不在的话,黄家军的大事小情,都有他统领,只不过黄从业为人低调,在外人面前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他看到黄巢的眼神,立时心领神会,默默点头之后,挺身而起,就要转身离开。

    “且慢!”

    却是王仙芝拦住了他。

    “从业贤弟,意欲何为?”

    “出城。”

    “出城为何?”

    “带兵。”

    “带兵为何?”

    “自保!”

    黄从业连续三次回答王仙芝的问题,坦荡示人、毫无犹豫,不过在说完“自保”二字之后,脸色阴沉地可怕,冷冷地盯着王仙芝,又缓缓加上了一句。

    “……或者说,护驾!”

    一句话噎得王仙芝半天说不上来话,最后有些无力地摇了摇头。

    “何至于如此?”

    “何至于如此?!”黄巢不干了,直接起身,面对王仙芝,大声咆哮。

    “王宗师,这还用多说么!?红罗遮天,红毡漫地!这是要把蕲州刺史府当做未央宫啊!未央宫中斩韩信,你们在这蕲州刺史府中,又要斩了谁!?”

    王仙芝闻言不由得苦笑。

    “黄贤弟,你醉了……你已经分不清戏里戏外了……”

    “我醉了?”

    黄巢闻言,不由得哈哈大笑,却突兀地收住,双眼阴冷地望着王仙芝。

    “不错,我就是醉了!”

    “我要是不醉,也想不清楚‘功高震主’这四个字的真正意思!”

    “王宗师!自从你起兵以来,我兄弟八人群起相应,拉扯了足足两千余人与你合流,可曾有对不起你的地方?每战必先,甚至奇袭汝州,是我黄某人亲自带队出击,军中相见,一直也是以你为尊!可是你是怎么对待我们兄弟的!?”

    “三个月前,朝廷招安,只不过给了一个芝麻绿豆一般的小官,你心有不满,带着兄弟们大杀四方,这三个月以来,我黄某人急你之急,带着麾下儿郎拼命作战,足足攻略六州,给你积累了足够的资本,这才让你成为了蕲州刺史的座上客!

    “而你呢?红罗遮天,红毡漫地,就要斩了我黄某人!难道交还六州之地,还不够你官高爵显,必须再用黄某人的项上人头,才能铺就了你的进阶之路!?”

    听了黄巢的话,王仙芝竟然无言以对,不是理屈词穷,而是气得不知道说什么了。

    而黄巢看到了王仙子这种表现,误以为自己说到了王仙芝的心里,脸色变得更加阴沉,先向黄从业打了个眼色,这才缓缓开口:

    “怎么?王大哥,你果然要拿小弟的人头做投名状么?”

    王仙芝还没有说话,旁边的尚君长就不干了。

    “够了!黄巢!你要干什么!?自己酒后撒疯,把戏文当做真实,妄自揣度王大哥,你自己想想,除了你自己妄自猜测的这些东西,王大哥可有哪里对不起你!?

    不错,你黄家军战力凶悍,攻城拔寨无所不能,比我们这些乌合之众都要厉害!

    王大哥也给了你足够的礼遇,看看你现在的座次,仅在王大哥之下,甚至可以和王大哥平起平坐,难道这还不行么?难道必须让我等都据你之下才算对得起你!?”

    黄巢面对尚君长的指责,却摇了摇头。

    “尚大侠,你之忠义,黄某衷心佩服,不过,很多事情,都不只是他们简单……”

    “你!”

    尚君长差点被气炸了肺,刚想说点什么,却被一人拉了拉衣袖。

    回头一看,却是杨凤楼。

    杨凤楼看着眼前的乱局,很是藐视地看了黄巢一眼,这才对尚君长说道:

    “尚大侠,莫要多言了,和醉酒之人,又如何说得通道理?况且,以杨某浅见,黄大侠并不见得是真醉,说不定要以酒盖脸,将多年心中所想一朝倾吐,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过如此而已,莫要动气!”

    在这个场合,以杨凤楼在叛军之中的身份,堪称人微言轻,原本不会有人太过在意他说什么,不过那一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在太过正聋发聩,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叨念了几遍,随后再看待黄巢等人的眼神,竟然平和了很多。

    王仙芝也是如此,叨念完之后,朗声大笑。

    “哈哈哈……好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真乃天下至理!可笑我王仙芝纵横一生,却要后生小子来点醒……”

    说完之后,转向黄巢。

    “黄家兄弟,你走吧!刚才你说了很多,不管是妄自猜测,还是预事于先,你总归是不再信任我了,既然这样,强自联合在一起,却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