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峨眉祖师-第7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如太平天尊,那机缘晚了万古方才姗姗来迟。
既然未至,李辟尘便没有多待的意思了。
冥道之中再没有清风的踪迹。
落下的赤桑叶顺着岁月冥河轻轻流淌,水波缓缓,北斗天尊依旧坐在树下,他望着眼前的冥河,仿佛见证到往古时代的某片岁月。
他确实是已不如太乙,远远不如,正如太乙所说,青天高世间十尺,天尊在第十二,而他已在第十五。
高一尺便可见到崭新万象。
若高三尺,那当如何?
北斗天尊结道印,他的身边,重重叠叠的龙族幻影浮动,从古老时代的黄龙,霸龙,一直到后来的云汉,渭泊……
他摊开手掌,后面被清风刮落的赤桑叶中,有一片飞了回来。
上面映着一头应龙。
北斗天尊没有说话,他也见证了太平天尊的回归,不过如今世间在没有天尊位的桎梏,这固然给了很多人进来的机会,但同样,世间的完整性也大不如前,罗天已经成为神话,而想要在如今的真实界证道天尊……
成为天仙很容易,成为大圣比起过去也已经简单了很多。
但要成天尊,反而比以前更难了。
他要求更强,更可怕,更伟大,更慈悲,而不是仅仅如过去一样,拿到天尊位,证出六重气象便可以。
天尊已经再难成就。
世间众生,恐怕止步于大圣境。
“云童童,白龙之尾垂江中,浪滔滔,白龙之首昂天外。”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北斗天尊把整个龙族的神话,全部化在自己的神话之中。
而他的精神在这一瞬间,回溯到极远之前,在三祖龙未曾出现的时代,感应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气息,便寻觅龙神。龙神,即那团蒙昧一气,便在此时出,然却不见其形。
……
人间上,一片风雨轻轻降临。
星河转动,白发的童子依在树梢,白鹿则是蹲在清澈的溪畔饮水。
玉童子忽然睁开眼睛。
紧跟着,白鹿会意,起身把他驮起。
万世星河随白鹿而动,步步桃花。
日月行灵,号出银汉。
暮仙人走在通天之道,而玉童子化为一道浩瀚流光。
只是玉童子追到一半时,突然折了一个方向。
仙祖想到什么便要去作什么。
太乙已经主动现身,他本应该继续追逐,但仙祖却发现了自己另外的目标。
玉童子入罗天之外。
三界重重,三先天离开之后,便到了化外之地。
化外者不是空无,因为超世者损,所以他们没有见到空无,自然也就不能去找道德天尊。
玉童子来到了这里。
却没有想到,太乙也跟了过来。
“咦?”
仙祖以为太乙只是路过,却没想到他会前来,便觉得极其有趣。
但同时,他也为太乙如今的境界而感到惊叹。
“好了,一会再找你玩!”
仙祖转身,白鹿动蹄,而在化外之地,苍茫的泥泞中,一座天宫突然转动,向极远处遁逃。
浩瀚云霭隆隆拔世,化外为脱离现实之地,这里的乾坤世界不受到思想的约束,天或许是海,海或许是山,山或许是河流,你无法想象,你站在海滩边,所望见的不是大海,而是一片浩瀚天宇。
你更无法想象,山岳如聚集起来,如奔牛,河流一样的移动,你不能明白,巨大的海洋匍匐世间,如一个又一个巨大的,苍蓝的水球。
这就是化外。
不遵循现实道理的地方。
这就是与罗天并称的另外两大界之一。
移动的天宫是玉虚宫。
仙祖一刹那就踏到了天宫的顶上。
玉虚宫的牌匾被打翻,太上崆峒(广成子)被仙祖一掌拍到化外的海球里。
宫内有一口钟,玉京钟是以前元始天尊炼制的,被当做阐教的至宝。
仙祖对那口大钟打了一拳。
随后元始天尊呕心沥血所炼制的大钟就破了个窟窿。
一道恢弘的光芒出现在这里。
“浮黎昊莽溟涬元始天尊”显化于宫阙之中。
仙祖向前一掌。
浮黎元始天尊与仙祖对了一掌,随后化为虚幻消失不见。
整个玉虚宫都消失无踪,仙祖环顾四周,眉毛挑了一下,来了些兴趣。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世间绝顶
“元始,你往哪里走?”
仙祖伸手,握住一片化外之空,紧跟着,虚幻与真实都被撕裂,浮黎的光芒在其中已经遁去极远,而在仙祖撕碎化外之空的同时,浮黎元始天尊发出浩长无尽的叹息。
他不想面对这个孩子,他或许是世间最初的,也是最无人能管的童子。
东方玉童子的神话与世长存,当罗天显化的时候,他也便在世间留下了名字,无尽永前与无界永在,这两种力量决定了仙神二祖那可怕的上限。
他们凌驾于天地万象之上,纵然是三先天也远远不是敌手。
浮黎元始天尊双手合一,浩大无垠的天尊光芒由内而外迸发到化外之中,充斥,占满,直至衍化为一个巨大的光球。
仙祖一指打在那团光明上。
于是这个巨大的光球炸开了,化为无数的光雨,分散到化外之中。
仙祖停下了脚步,这一次浮黎元始天尊施展的遁法,比之前的还要高上一筹。
他深深皱起眉头,已经有些不愉快,故而他的神情有些冷了下来。
倒转的天空中,也就是从“足下”升起的一道云霭。
缥缈祖师出现在此,他望着太一,而仙祖看到缥缈,暂时也熄了追逐元始的心情。
“你在这里等我,是准备与我一战吗?”
仙祖显得很开心,之前的冷淡不翼而飞,因为这世上能让他全力出手的人实在是没有几个。
缥缈祖师摇了摇头:“如果想打,为什么不去找象帝呢?”
仙祖道:“象帝去了无名者的花圃,并且在其中陷入疯狂,阴阳打不过他所以才藏了起来,我如果去了,我与象帝的战斗就会波及到旧乡的花圃,这样不好。”
缥缈祖师:“凭你如今的力量,虽然退回了三大界,但已经能进入花圃了么?”
仙祖:“象帝能进,我自然能进。”
缥缈祖师点了点头,似乎若有所思。
仙祖轻笑一声,他看着缥缈祖师,忽然出手了。
缥缈没有和他动手的意思。
但是仙祖有。
这一拳堂堂正正,天下无挡。
大时空也不存复,万象一切皆在拳下化外光阴大潮,未来的力量坍缩到极致便是毁灭,从无尽遥远的来世将眼前的存在者彻底从世间抹掉。
缥缈祖师并未曾退却。
他甩了一袖。
于是整个化外都开始变化。
仙祖的一拳没有伤到缥缈祖师。
但是相对的,化外之地,这本该有取之不竭的力量所存在,但这片伟大之界开始颤抖,它的时间线开始混乱,差一点就有崩溃的征兆。
“罗天灭,空无坍,化外毁,你依旧长存,但空无不好见,如今在化外撒野,倒也是化外没有其他生灵的缘故。”
缥缈祖师收回袖袍,他看到下面被打破了一个窟窿。
云霭空洞,浩浩荡荡,大洞当中没有穿透,在破开的袖口里,所见到的,是无穷无尽的灰茫。
缥缈祖师若有所思。
仙祖咧嘴,那一拳打出去,他心里好受了不少。
世间终究无人可挡他。
东方玉童子转头,向遥远的一处化外空天呼喊:“你说青天高十尺,你在第十五,那我在多少?”
缥缈祖师也抬头,他知道那是太乙。
此言中的青天不是指天道。
世间平整,一尺是山,二尺是云,三尺是神,四尺是梦,五尺是生,六尺是晦明,七尺是逝,八尺是通透冥冥,九尺可见世间万象。
天道在七尺巅,大道在八尺巅。
大圣在九尺巅。
此言之中所谓青天。
是曾经拦在所有大圣身前的那道桎梏,突破了便是天尊,破不开便一世都是大圣。
能成为至尊者,少之有少,几乎无有,而至真境则有不少人选择,但这毕竟是伪境,最古者便能匹敌,事实上倒也是无多大用处。
青天高十尺,至尊在十一,号得见玄象;天尊在十二,证绝言之先。
那道清风转来,发出温和的笑意:
“仙祖在第十五尺。”
太一听了,便有些不高兴。
他举起拳头:“太乙?你在十五,我也在十五?”
李辟尘道:“仙祖确实在十五。”
缥缈祖师便是莞尔一笑:“我也在十五?”
李辟尘道:“还在大三界,便在十五中。”
“此境为世间绝顶。”
缥缈祖师:“纵你在十方之外,亦还在大三界之中?”
李辟尘:“证离罗天,是为超离;证离化外,是为超然;证离空无,方为超脱。”
“我等皆从有来,仙神二祖,早已为世间绝顶,绝顶者,绝世之中,达至巅峰,方号绝顶,此道古今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仙祖想了想,发现果然有些意思,他便放下了拳头,暗道还是太乙懂的多一些。
缥缈祖师:“你说绝顶古今不能有而,然而世间绝顶,却早有数人,哪里还桎梏于二?”
李辟尘道:“此二,乃道敌也,我等皆已证此‘绝顶无一’,故世间之境,不似大圣匹敌至真,不似至尊匹敌天尊,证绝顶者,世间无道无人无法无境无万象可与之相敌。”
“故,唯绝顶可战绝顶,绝顶之道,也只有绝顶可知。”
缥缈祖师思量了一下,发现这种说法,倒是很有意思。
“凡人得来的智慧,了不起。”
这话当然是夸赞,也是在对李辟尘说,毕竟此地三绝顶中,只有李辟尘是后天踏上来的。
李辟尘微笑,同时又道:“众生皆要证超脱,但超脱何证?缥缈祖师当年化无极之败,众生皆以为是五无不可单证之故……”
缥缈祖师:“有何见解?我知道,或许那种说法是错的,毕竟道德天尊已证无响。”
李辟尘道:“有存之转,空无之缠。”
“我等皆在有中,先天者,最难证超脱,诸位可超离,难证超然,不得证超脱。”
“道德天尊证离罗天,故而可遨游世间各处。道德天尊再证离化外,得‘无响’之境,故而已至空无之前。”
“道德天尊已成凡人。”
李辟尘看向缥缈祖师:“凡人的智慧,若一证超离,二证超然,三证超脱,故而大三界已彻底与你毫无阻滞,此时此刻,方为真正超脱,故我称此态该为‘遗世之境’。”
缥缈祖师若有所思,随后看他,忽然道:“三千年便悟出了这些道理?”
李辟尘含笑不语。
诸空见我。
我见诸空。
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仙祖压太无
见到诸空,便已进入“物无非彼,物无非是”的境界。
距离“莫若以明”只有一纸之隔。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凡物都存在对立面,如果从彼面看不到的话,从此面看则能看清楚。所以说,彼出于此,此出于彼,进一步说,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此就是彼,彼就是此。二者的存在,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论缺少哪一方,各自均不会存在。“彼此彼此”,也是这个道理。
彼是,方生之说也。
进入这一境界之后,下一步,只要迈出一步,甚至是半步,一小步,都能够进入最后的,世间最高的那重境界。
那是清静十三重所说的最上一重。
清静经。
无人可言清静经。
这门太上之法只是引领者,原来它的神异只在于此,它引导着持有者向前而去,一路正行,不入歧途妄境。
古往今来,哪怕是第一代的清静之主,都没有证出第十三重。
十三重,是世间本来该有的至高境界,但因为过于困难,而无法得见。
是的,已经无人可以得见,因为没有人突破那十五尺。
但清静经可以。
它可以见到那重境界,并且告诉持有者,你的道路,该向哪里去。
这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引路人。
第十三重是“恒无有”,也就是“莫若以明,无止止境”。
世间从未有人得见过此境。
李辟尘甚至不知道这重境界怎么进入,但他只知道,心灵越发纯净,精神越发高渺,他距离这一境界,就会更近一点。
纵然退一万步,哪怕不能进入第十六尺,但在第十五尺之中,李辟尘也已然全无敌手。
正如他所言,万物由得心造,我心即是万世天心,亿万万天心如尘沙,我心更远在大道之上。
我见万物,万物便皆著我之色彩。
逆转过去,牵引未来,颠因倒果,开辟再化,这些不过都是心念一转就可做到的事情。
道德天尊见诸空而证“无响”,李辟尘依照未来的轨迹,见诸空之后,当证“无测”。
逝者不见,万籁俱寂,处忽无乡,行乎无方,不为之为,不执之执,是为无响。
不知而知,芴漠无形,变化无常,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是为无测。
道德天尊已入空无彼方,再证一次,便是超脱。
他已走到超然象外。
不过李辟尘如今还没有去证无测的意思。
他觉得不仅仅止于这点,或许还可以更多,更多一些。
无响,无穷,无极,无测,无来,无外……诸无万无,仿佛都如同碎片一样。
真正的大无,便是空无么?
“这谁也不知道,因为世间从没有人连证三法。”
“罗天是有我法,化外是去我法,空无是无我法。”
缥缈祖师笑着道:“有我法证便得超离,去我法证便得超然,无我法证方是超脱。”
“道之三也,世间之道,归还回去,皆得三问。”
他说着,便看了一下仙祖,后者面色不愉,哼了一声。
道之二难道比不得道之三么?
二生三,无二哪来三?
“若不是当年我与浑沦开世,你不过是黑海中的一尊形骸,哪里能生出天之精神,得见无忧烨瑶,成韶华尊位?”
仙祖便是不满,缥缈老祖则是向他,向李辟尘分别行了一礼。
“见太一知宏,见太乙知微,我于此间道路,又多走了几步。”
缥缈老祖的身躯变得虚幻,他要离去,并且在走之前,笑着对仙祖道:“三先天好不容易脱离桎梏,还请仙祖对我等三人,轻轻放手吧。”
仙祖道:“这不成,我打了元始一掌,撕了你的神通大袖,下一个必须要找太无计较。”
他说着,便起身而去,星光浩瀚,便是连白鹿也不骑了,似乎找到了太无天尊的位置。
缥缈祖师看着仙祖腾天而去,对太乙道:“仙祖斩掉了九个化身,他也斩去了九种情感,他本是世间情感最丰富的人,但最后却成了第一个无情且忘情的人。”
“太上忘情,本不该如此。”
“江沽的轮廓,镇元子的性命,泰皇的威严,勾陈的力量,紫薇的炁息,长生的形骸,后土的脉络,天罡的智慧,天乙的精神。”
“只有这九人全部与仙祖合一,他才会回到最初的样子,但事实上,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
缥缈祖师看向李辟尘:“太乙要试一试么?”
李辟尘微笑:“不必了,光阴是一直向前的,本不该回头,断掉的就已经断掉,未来的东西还是莫测一些来的更有意思。”
“虽然未来在我等绝顶眼中,早已没有秘密可言。”
李辟尘抚摸白鹿,那匹白鹿便温顺的垂下脑袋。
“以前浮黎境中,有一匹九色鹿,不知道是不是你的化身呢?”
李辟尘摸着白鹿的脖颈,白鹿眼眉低垂,似乎很是舒服。
仙祖从这里离开,径直冲向一颗水球。
太无天尊感觉到了仙祖的气息。
元始受了仙祖一掌,缥缈被打烂了袖袍,二者皆以退避来换取息事宁人,太无天尊感到可惜,如果自己无损而出的话,未必不能与仙祖一战。
但超世者有大损。
一道清光砸出,仙祖抬手,便把那道锋芒捉住。
在名为万神无越的青矛不出之时,上清界三十四锋芒便是堪比列缺巨阙的兵器。
然而在仙祖面前,却如烧火棍一般,锋锐尽失。
光阴的力量把上清界三十四锋芒的锐气全部打散,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抵挡住岁月光阴的侵蚀,那些锋锐之气也会消失,只是时间多寡的问题。
但只要仙祖想,那么这柄上清界三十四锋芒,在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可能就已经渡过了无主的四百大衍。
“元始号称世间原初之力第一,更是诸果之因,我便打他一掌,让他逃遁而去;缥缈号称世间圆润无暇之尊,我便破他道法,裂他袖袍;你,号称世间攻伐第一?”
“我便折了你的宝剑,打了你的锐气。”
仙祖把那上清界三十四锋芒反手掷出。
万神无越的青矛从水球中打来,与此剑相撞。
光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