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峨眉祖师-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么说着,那手一招摇,此时突然有云雾汇来,渐渐凝成一副牌匾。
  那是宫阙的牌匾,上面写着三个大字。
  “天辰宫”
  五千年前,天辰化镇岳,五千年后,天辰宫三字再次出现于太华之上。
  那牌匾在颤动,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即将爆发出来,它于茅沧海手掌之上轻轻飘起,随后遥遥打出一道光华。
  茅沧海不做任何动作,只是看着这牌匾自我行动,待到一柱长香后,天辰牌匾落下,再度化作云烟散尽。
  而此时的峨眉山巅,却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
  钟模的四个孔洞上坠下光辉,那是风雨雷云,而四大至宝亦受到本脉地仙感召,此时化出虚幻道影立身在四仙之后,同时出手,施宝之法,灌天之威,化那大钟之身躯。
  远方的光华飞来,化作通天云柱砸落,直接坠入正中央的第五孔洞去。
  天辰两个大字化作云烟散灭,李辟尘看着这一切,知道是师门在相助,那良久无言,转过身去,对着西方的太华山,叩下三拜。
  这是茅沧海的意思,更是太华山的意思,但不是镇岳宫的意思。
  助李辟尘的,是五千年前太华山上的天辰宫,并非五千年后太华山上的镇岳宫。
  顺天而逆行,事究如何,心中自有判断。
  浩荡无尽的法力汇聚,注入钟身之中,李辟尘起身,而手掌再是一挥,看五枚云砂显化,开始吞吐五行法光,刻印于钟模之内。
  “起!”
  李辟尘手掌中打出法光,口中吞吐三昧真火,那神火铸炼,钟模之内,水中火从中喷吐而出,接引天灾恶火,三昧真火,日月光火汇聚。
  山巅铸炼开始,此时日久远无尽,而在山下,过了三日,那骑着青羊的道人终于来到这里。
  “貌似还不算晚呢。”
  他看向上方,那是大阵已落,他看的清楚,连忙驾驭青羊遁去,只是手掌一挥,一把银色雕刀出现于手,对着那乾坤就是重重一划。
  于是这一刀下,天地之间茫茫破开一线,他顿时骑着青羊飞升入山,蹄子踏动,直贯云霄而去。
  于是山上有所察觉,移山道人飞也般的过去,而正是此时当看那青羊道人,他稍感其气,便是惊疑,连道:“哪里的神仙,你如何进来的……”
  那道人摆手,笑:
  “莫怕,莫怕,我是来帮忙的,不是来叩山的。”
  葛由如此一说,此时大袖一抖,那当中落出无尽的木雕来。
  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虫鬼羽,神圣仙魔。
  他大袖一挥,那些木雕俱都摇摇化入山巅,此时那钟窑之处,李辟尘看见葛由,微是一惊,后者对他打个稽首,唱个大诺,笑道:
  “道兄此番做一大事,小弟特来一助,还望道兄莫要嫌弃小弟。”
  “这木雕之中,汇聚的乃是小弟一路所见无数众生山河,此时俱成火光之烬,当中真意神魄,该化入钟中,助你一臂之力。”


第五百五十七章 铸皇钟,太上聚法灵钟转
  葛由到此,开口便是要送整个人间山河,此时看那些木雕落入三面神火中,被灼烧殆尽。
  那些灰烬落入钟模,与铁水融成一体,再是难分。
  于是三面神火灼烧,李辟尘对他传讯:“曾经一面之缘,没想到道兄居然不远万里前来助我。”
  “也没有多远,遁个地的事情,不劳烦。”
  葛由笑言,随后对李辟尘拱手:“山河已落,贫道这便去也,不打搅道兄铸宝!”
  他话语说完,那目光一撇,看见任天舒,便也打个稽首,而后者顿时惊疑,刚要询问,却已见他骑上青羊,把手中银刀再落,转眼便消失于峨眉山巅。
  来去迅速,而任天舒惊道:“他也是太上?”
  那气息做不得假,只是不知道是哪一位,此时任天舒便开始言:“我原本以为,这云原之上,有两位太上已是了不得,岂料还有一位!”
  那寰宇诸世,三千六百大洲,一共八十一人,此时光是云原之上便有三位,此真惊人骇神。
  李辟尘笑:“我曾经于人间游荡,遇他几日,本以是一位寻常道人,却不料是一位太上,初见时亦是心惊,此时他来助我,怕是算到了什么,认为东皇钟于他有利,故此送我一片人间山河。”
  任天舒:“不论他目的是何,这山河一送,加上半世红尘,算是齐全了人间二字!”
  “确实是一份大礼!”
  他如此言:“三位太上传人,看来云原实乃重地,此言不虚!”
  “并非三位,云原之上,据我所知,应当还有一位。”
  李辟尘想到叶缘,曾经柳屏儿所说,他乃玄都,亦是太上一化。
  “什……四人?”
  任天舒此时彻底无言,那只是心中如雷鼓震动,好半晌才平复下来,那面色陡然阴沉:“太上化身汇聚太多,如今云原之上怕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有三有四,那难保还有第五位,这算什么,寰宇三千六百大洲,光是云原一地就聚了四人之上!”
  他想的很远,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辟尘道:“且走且看,我对此事也不甚明朗,还是铸钟要紧。”
  此话出落,任天舒便也不再思量,此时开始专心祭起神火,灼烧泥窑。
  而在李辟尘的头顶,此时有云烟乍显,渐渐露出一口残破青钟。
  那是青耳钟。
  “你准备好了吗?”
  李辟尘在与那钟传念,而青耳钟轻轻震荡,当中传出一道声音。
  “但凭仙长吩咐。”
  它面对下方的大钟泥模,身躯轻震,那是欣喜,亦是决绝。
  “这口钟,你还满意吗?”
  李辟尘笑,那念头再出雷音:“你可以再一次的,听见四百响了。”
  “这口钟,不再是仅仅敲给一个城池人的听,而是敲给整个天下的人听。”
  青耳钟震,轻轻回荡其音,在表明它的意思。
  李辟尘缓缓点头,那双眸之中,映照出璀璨的火光。
  “铸钟,铸钟——!”
  “铸一口东皇钟——!”
  三昧真火熊熊燃烧,仿佛要将天地也焚烧殆尽,而同一时刻,日月之火,天灾恶火皆是发威,一刹那,火光带着云霞,贯满苍天!
  一道长音道喝,昭告着人间,这口大钟已开始铸炼!
  “聚法——!”
  ……
  天地悠悠,乾坤渺渺,若此大钟铸起,万世皆清。
  移山道人与昆吾氏带着风昊风希以及石娃子下了山巅,那白龟趴在风昊的肩头,青鸟不发一言的跟着,转到无名殿中,此处正能看见那山巅处,火光熊熊。
  风云在转,雷雨在震。
  “此钟正铸,若是出世,必然天地震动,你们几个娃子,可算是好运气,若是没有差池,在两载之后,当是可以看见那大钟出世的惊天一幕。”
  青毛狮子把斗笠放在殿中,而几个娃娃抬着头,看向山巅之处。
  他们的眼中,映照的都是那些风雨,是那些雷云,更是那些火光与冲天的红霞。
  石灵明向着之前看见的一幕幕,包括天上的雷光,诸多地仙师祖的助力,乃至于那天辰两个大字的汇来,更有骑青羊的道人不远万里送来一片河山。
  此钟若出,则慑天下所有妖魔;
  此钟若出,则震天下所有恶徒;
  此钟若出,则平天下所有孽火;
  此钟若出,则开天下众生灵慧;
  此钟若出,则定天下大乱之世;
  此钟若出,则让天下人人如龙。
  警世之钟,佑世之钟,东天有神,神称东皇。
  峨眉山的顶峰,从这一日起,火光再也没有熄灭过,那红霞汇聚在天,永远不散,那风雨雷云浩荡绵延,又见日月高悬在天。
  无数的仙人抬头眺望,在太华山的东方,有那座山,发出浩大无尽的波动。
  那上面有人在铸钟。
  曾经铸渔阳剑,花费了三百日,由五位地仙出手,三位升火,二位锻铁,反复锤炼三百日,再经历三座仙山,各起加持,最后孕育四十九年,方才出世。
  而如今的这口钟,光是铸造,就要七百日。
  当此钟出世之时,又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料不到。
  哪怕是四境之中的诸位地仙,也无法预料到这件事情的好坏。
  石灵明觉得,自己或许会永远的记住这一幕,同时心中又升起一点执拗。
  如果自己的法力再高一些,那么如今在山顶的,就不会只有姬紫云与庄周,肯定还有自己一位。
  “师叔……”
  “何事?”
  “我会好好修行的。”
  “?!”
  移山道人看向石灵明,那面色古怪,但很快就平静下来。
  他本来以为这小子又在耍自己,然而这一次,他从石灵明脸上看见的,只有决绝与毅然。
  “这小子……”
  移山道人有些惊疑,而昆吾氏则是开口:“这就对了,你厉害了,人家小姑娘才能看上你。”
  “……”
  青毛狮子有些无言,现在明显石娃子脑袋里并没有想着人家小姑娘好吧。
  他们这里,落定尘埃。
  那太华群山之中,诸位首座各有心思。
  而在一处老峰,那提着酒壶的女子看向峨眉山的方向,摇着头,笑着,又叹着。
  “救苦救难的人,最初咱们遇见时,你总是说不要死,于是我听了你的话,没有死,现在你要敲一口钟,让天下的人都明白那三个字。”
  “不要死。”
  穆寻雁的胳膊伸展开来,仰面躺倒在山草之中,看着上方那蔚蓝的苍穹,笑了起来。
  或许有些人,真的能够改变什么。
  她现在如此相信着。
  ……
  而就在太华山中震动的同时,九玄之中,所有的仙山主宫,都有人抬起头,亦或是走出来,到了山顶,向着远方遥遥望去。
  “九玄论道将至,现在却有这种动静了吗?好个太华山啊。”
  太伤山顶,止戈殿中,那位道人走出来,笑着摇头。
  太微山顶,金庭宫中,王圣羲真人落下笔墨,那上面是白纸黑水,写着两个大字。
  太白山顶,天剑阁中,有人抬头不语,背上古剑鸣颤。
  太虚山顶,第一观中,道人低着头,那五指张开,露出五行法光。
  石龙山顶,藏鼎观中,有人专心祭炼宝兵,并不在意外部之事。
  太真山深处,拔仙海畔,有童子挥动柳枝。
  天柱山顶,烂柯地中,洞穴之内有两位老仙真正在对弈。
  ……
  白衡山顶,飞雪凝霜。
  玄苍宫中,有人睁开眼睛,看向远方的天域,他沉默良久,最后吐出话来。
  “孺子罢了,终究……见不得长天久远之事。”
  ……


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阴踏过九玄开
  ……
  时光如水,正是长河一般,向着无尽的来世奔流而去。
  不为人知的岁月,看着时光匆匆流过,但却无法加以干涉。
  辽阔的大地上,钢铁的洪流涌动,席卷过万水千山。
  两年的岁月,烽火仍旧,只不过尘世之中,多了无数的白骨,更多了无数的妖魔。
  于是天上的仙山中,开始有仙人持兵入世,降妖除魔。
  ……
  对于人间来说,世世纷扰,一切皆是虚无,性命已成最不宝贵的东西。妖魔频出,已是生死难料,对于这般席卷乾坤的大难,众生窝在角落,瑟瑟发抖,不敢高声言语。
  而令得诸多修行人惊讶的是,在妖魔频出的日子之中,居然有魔道入世“救人”。
  不是他门何派,正是枉死城。
  此事倒也能够说得通,毕竟枉死城讲究交易,在这个人命不如草的时代,正该是枉死城出动的时候。
  给我你的命,我就帮你救人,很现实,同样很平等。
  一命换一命,还是两条命都灭去,这很显而易见。
  况且,妖魔同样惧怕魔道,因为魔道是一群疯人,动起收来,几乎不讲道理。
  在某些方面来说,甚至比妖魔要更加可怕。
  但并不是所有妖魔都惧怕仙魔神,总是有一些不开眼的,妄自认为自己已经强大到没有边际的家伙,想要去挑战一下仙山魔土的威严,于是这种家伙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枉死城的魔影在人间活动,而所有入世的修行人都知道了一点,那就是人间已乱。
  然而两载光阴之前,已经有人知道了这一点。
  但此时,除去入世的这些修行人外,更多的仙人则是在准备一件大事。
  数千年而至的九玄论道,终于到来了。
  ……
  山岳云天,有修道之人踏霄而来,那一行诸子,境界之高绝者立身于神仙,乃洞玄之境,那境界之低微者不过玉液之中,仙班尚且不在。
  而这些弟子之前,有一位仙人引路,他乃这些弟子师门长辈,为宗派掌门,立身在神仙之境,约莫抱元之顶,差了半步,就是地仙。
  这些人中,有人面色坚毅,有人面色轻佻,亦有人神情凝重。
  他们是自太安州边界来,乃是霜云山旋空宗,为法仙一支,此番赶赴太华仙山,同是前去参与论道的。
  “九玄论道,这等天地大事,我们境界低微,法力不固,参与其中,当真也能分得一丝天地气数?”
  “师尊,您是如何计较的,我们没有参与过论道,不晓得其中关窍。”
  有弟子对那位仙尊询问,而前面的抱元神仙道:
  “气数?此入九玄论道之中,我等乃太安地域仙宗,隶属太华山,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是能分到天地气数,不过,前提是你们表现优异。”
  那弟子又问:“何为表现优异?”
  抱元神仙道:“你知论道是如何去比么?”
  “弟子等不知。”
  他们虚心询问,而那神仙告诫:“此论道之中,分有九试,分别为……”
  “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
  诸弟子听得讶异,更是侧耳凝神,不敢差听半点。
  老神仙言:“九试并非相同,我也不曾参与过九玄论道,故此只能从我师父之言中来所推测。”
  “所谓九玄,一玄福地各执一字,以此字来论之,谓之九玄论道,是论自身之道,更是论天地之道,人仙有人仙的比试,神仙有神仙的比试,地仙有地仙的比试。”
  “但不论是哪一境的比试,总归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所谓胜者,其所得气数归于自身仙山,最后胜山可定天下气数,那消长如何,皆由胜者来定。”
  “这番比试,正是在看,各仙山宗门,所得气数能有多少,多者自然妙,少者那也是天地使然,自身弟子不济,难怪他人。”
  “此临一阵,唤作临危。”
  “第一阵中,若是试法入阵,则须有临危不乱之心境,所谓临者,明天地所在,悟万物本来,人如其中全三才之意。临者感悟天地,感悟自然,感悟居中之真髓。若能时刻感觉天地,万物的存在,这就达到了临字之本义。”
  “而危之一字,所谓不安全,令人惊骇惧怕,而临危,则正是劫难当头,有致命之恶,且看你如何去破。”
  “那第二阵,兵阵,此番兵阵放于太华,必然兵阵为太华所出,是谓之‘兵锋’。”
  “或许将面对无尽兵傀之阵,亦或是数柄绝世神兵,此都有可能。”
  “那第三阵,唤作斗阵,此阵如名,正是混战斗法之时,而对应之字,也正是斗法。”
  老神仙言顿,而有一位人仙弟子开口:“掌门,如此来言,九试九字,各有其中说法,那依照如此说,我们这前三阵,似乎都没有赢面……”
  他有些难以启齿,但却听得老神仙道:“不错,你说的很对,不是似乎没有赢面,而是根本没有赢面。”
  “临危,兵锋,斗法,此三阵对我们这等小宗门来言,都是下下之道,难以单独取胜,亦不能得到大气数,但后面仍有六阵,尚可有制胜之道。”
  有弟子问:“敢问师尊,后面之阵,各唤何名?”
  老神仙言:“临危,兵锋,斗法,者嚣,皆悉,数术,组真,前尘,行人。此就是九玄论道之要意。”
  他与那些弟子一路言谈,而很快,就逐渐接近太华山的边界,他们于云海之中沉浮,此时看到四面八方,俱都有无数仙家来至。
  这霜云山的仙人们看的目不暇接,只是左侧,那数位天骄临过,右侧,又有大宗浩荡而来。
  “那位是天荡山的赤璇仙子,十四年功成人仙,可谓天骄人物。”
  “是古尸宗的鬼元神人,传说他有奇门秘书,能押人魂魄……”
  “啊,那位是炎平山的元霞女仙,独来独往,她很出名的!”
  “是……嘶,那不是萧山湘云宗的楚安澜公子吗……据说他有和福地真传争雄的法力,十年前已是玄光顶峰……”
  那些弟子惊叹,然而很快便发现一点,那就是来的仙人们,都是隶属太华山的。
  “为什么没有隶属其他仙山的人来?”
  有弟子再度询问,而老神仙故作神秘:
  “等入了山门,你们就知道为什么了。”
  弟子们听得这话,纷纷挠头,心中疑惑不散,而正是这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