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我意由心-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为圣人,虽然高高在上,不问世事,但是天下大势却又无不了然于胸。虽然足不出玉虚宫,但是原始天尊亦是清楚,时至今日,西方那两位已经耐不住性子,西方教,已经下场了。至于通天这小子的截教,本来就和商牵扯不清,本身就处于劫中,况且清玄子这孩子也是下场了,所以,截教亦已经入劫。既然如此,那么阐教也就不得不入劫了啊。毕竟,虽然说原始天尊看不起西方那两个算计来算计去的家伙,但是,那毕竟是两位圣人。大劫在前,自己这个做哥哥的,怎么说也不能让通天那个做弟弟的以一敌二啊。至于封神。。。。。。
想到这里,原始天尊眼中不禁闪过一抹黯然,但是随即就变成了决然。
不管如何,先解决了西方再说。其他的,就算自己这个做兄长的教育弟弟,却也轮不到他人插手!
{ps:内斗是我们自己的事,我打我弟弟是教育,你打我弟弟就是不给我面子,我就要打你。
——来自傲娇的原始}
而就在原始天尊暗暗决定要阐截两教先携手把西方教清场之后,北海,鲁雄大军在叶玄的命令之下也是一路急行,成功的在两日之后赶到了孤竹国。至于闻仲,在得到了探子的情报之后,虽然冀州之患已除,没了后顾之忧,但是因为他抱着要见识一下这位迅速平定了冀州之乱的大王的老师的想法,所以就留在了孤竹国,没有擅自行动,等着叶玄的到来。
第两百五十一章 亲近亲近
孤竹国乃是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了冀州东部的一个国家,当初在成汤起兵反下的时候,孤竹国的先代君王也是毅然站到了成汤这边来,从那之后,孤竹国一直都对大商忠心耿耿,历朝历代更是都有孤竹王室在大商为官。这一代,甚至当代孤竹国王的两个王子——伯夷和叔齐因为各种原因都在朝歌为官。
可以说,孤竹国和大商的关系用“依附”这个词来形容并不为过,也正因为如此,孤竹国和商朝的关系一直都是很亲密,所以当初闻仲在得知冀州叛乱,后路可能有危险的时候,才会第一时间撤兵退守孤竹国,而孤竹国君也是轻易就把闻仲二十万大军放入了国内。
因此,就在叶玄以及鲁雄率领着大商的五万大军以及苏全忠和郑伦带来的三万冀州军抵达孤竹国的时候,不仅是闻仲,就连孤竹国国主都亲自出迎。
孤竹城外,在安排好大军扎营之事后,留郑伦以及鲁雄在营中坐镇,叶玄就带着苏全忠以及度厄真人来到了孤竹城下。而在城门外,孤竹国主以及闻仲早已带人候在门口。
远远地看到叶玄过来,无论是闻仲还是孤竹国主都下了坐骑,带人迎了上去。
见状,叶玄几人也都下了马,走了过去。
离得近了,闻仲率先开口道:“这位就是叶军师吧?听闻叶军师年少有为,不仅让大王心服尊为帝师,如今更是轻易平定了冀州叛乱,闻仲佩服,佩服。”
闻言,叶玄还没来得及说话,走在一旁的度厄真人就一个踉跄,差点没摔倒,看的闻仲一阵纳闷——以闻仲的眼光,自然看得出度厄真人乃是一名修道之人,而且修为不低,可是这怎么就差点摔倒了呢?纳闷之余,闻仲也是开口关心道:“这位道友,你没事吧?”
度厄真人不动声色的瞥了叶玄一眼,发现叶玄并没有什么反应,于是压下了想说的话,挥了挥手道:“贫道无事。”——不过,尽管表面上装的若无其事,但是度厄真人心中却是在疯狂吐槽——年少有为?
所以,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闻仲总是感觉那个差点摔倒的道人总是暗暗用一种看傻子的目光看着自己。
而被闻仲这么打了一通招呼,叶玄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是心中却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年少有为?金灵师妹来了也不敢和我这么说话吧?你还只是金灵师妹的弟子呢!
不过,一来叶玄知道闻仲并不认识自己,二来他也不想就这么暴露身份,所以尽管心中一万头神兽奔过,但是叶玄还是捏着鼻子忍住了:“久闻闻太师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老当益壮。”
而等闻仲叶玄都开过口,孤竹国主终于插得上嘴说话了,连忙道:“叶军师,寡人听闻叶军师领兵前来,特地在城中为叶军师准备了酒席,给叶军师接风洗尘,还望叶军师不要推辞。至于贵军,寡人也已经让人准备物资,杀牛宰羊劳军,叶军师也无需担心。”
言语间,几人便一边交谈,一边往城内走去。
交谈间,闻仲就不由得把目光放到了苏全忠和度厄真人身上——情报说,这位叶军师此次可是就带了鲁雄一人随行的,但是,现在鲁雄应该是驻守大营了,那么这两位又是谁呢?
闻仲性子很直,心中有了疑惑,也不藏着掖着,就直接开口问道:“叶军师,不知鲁雄将军何在?这位小将军和这位道友又是何方高人?”
闻言,叶玄也没犹豫,直接回答道:“这位小将军乃是冀州侯苏护之子,苏全忠。冀州侯此次上表请罪,为表忠心,特地让苏小将军率军随行,助我一同攻打北海。太师可莫要因为苏将军年幼就小瞧了他,之前与北伯侯对阵之时,苏小将军可是阵斩北伯侯多员大将,无人可当其锋。”
听到叶玄这么说,闻仲心下了然,明白了苏全忠乃是苏护为了安朝廷之心所以才让他跟在叶玄身边。不过他也未戳破,而是顺着叶玄的话大笑着夸赞道:“苏小将军年纪轻轻就如此了得,假以时日,必然是我大商的栋梁之才。此次北海之战,还望苏小将军大战神威才是。哈哈哈哈!”
而苏全忠这边,被叶玄和闻仲连番夸赞,毕竟是个少年儿郎,脸皮还没那么厚,不禁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道:“叶军师还有老太师谬赞了。不过但凡两位有事吩咐,末将绝无二话,一定会完成两位的任务!”
“好!好!好!”
等闻仲又大笑着夸赞了几声,叶玄这才转过来介绍度厄真人:“至于这位,却是西昆仑的有道之士,度厄真人,真人法力高强,此次却也是为了帮我等平定北海叛乱而来。”
闻言,闻仲大笑一声,道:“叶军师果然神通广大,此次我军有这等高人相助,何愁北海不平?不知真人是哪位高人门下?”
听到闻仲这么说,度厄真人连忙道:“闻太师过誉了。度厄只是西昆仑一介散人,北海之事也只能略进绵薄之力,其他的,还要仰仗闻太师和。。。。。。和叶军师才是。”——想了半天,度厄真人也没想出当着闻仲的面该称呼叶玄什么,最后只能随着闻仲喊叶军师。
不过,闻仲听到度厄真人这么说,却是不由一愣,看向了叶玄,疑惑的问道:“莫非叶军师也是我辈修道之人?”——要知道,他之前可是丝毫没有从叶玄身上感应到其他的气息。
看到因为度厄真人的一句话引起闻仲的疑问,叶玄在感叹闻仲思维敏锐的同时也很是坦然——因为他本来就没打算装成一个普通人,甚至早已为自己安排好了身份。
轻轻点了点头,叶玄道:“太师所言不差,叶某本是东海方丈岛散修,后来修为遇到瓶颈,入世想寻找机缘,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子受,才收他为徒。”
听到叶玄这么说,闻仲却是面露了然之色,不过随后又道:“怪不得之前我感应不到道友的修为气息,方丈岛可是有数的洞天福地,想必道友修为远胜于我。不过,吾师承截教,吾师尊的老师,上清圣人的道场也是在东海,有空道友倒是可以和我截教多亲近亲近。”
闻言,一边知道叶玄真实身份的度厄真人不禁面色古怪——和截教亲近亲近?你还要让这位和截教的关系亲近到哪里去?
第两百五十二章 宋异人
不过,虽然心中暗暗吐槽,但是显然叶玄是不想就这么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度厄真人也没有多说什么。
至于叶玄,虽然心中也是一阵的无奈,但是身份是自己编出来的,自己做的孽,自己还是要承担后果滴。
言语间,一行人便也来到了孤竹国主要举行宴会的地方。分主次落座之后,孤竹国主便让侍者端上早已准备好的酒菜来。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人闲聊几句之后,叶玄也就把话题转移到了正事上来。
“闻太师来到这北海之地已经有些时日,虽然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太师退守孤竹,但是对于北海想必太师应该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太师可否和我等说说眼下北海到底是什么情况吗?”——碍于苏全忠在此,叶玄并没有直说出冀州之乱来,但是闻仲自然也能明白。
而听到叶玄问及北海之事,闻仲放下酒盏,沉吟整理了一番语言,这才道:“既然叶军师相问,闻仲自然知无不言。说实话,当初在来到北海之后,本太师已经和那逆贼袁福通以及北海的军队交过手,如果非要本太师给他们一个评价,那就是不堪一击。北海叛贼之中,袁福通蛇鼠之辈尔,其他七十二路诸侯也皆是一些无能之辈,至于北海的军队更是将领无能,士卒训练无度——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所以,想要解决北海之事,关键根本不在袁福通以及那七十二路诸侯麾下的军队,而在其他。”
“哦?”虽然对北海的情况已经心知肚明,但是为了不显得那么突兀,所以叶玄还是配合的追问道:“太师所言何意?莫非北海除了袁福通还有其他逆贼不成?”
闷闷的喝了一口酒,闻仲颇有些郁闷的点了点头,道:“叶军师有所不知,那袁福通虽然乃是无能之辈,但是他帐下却是有异人相助。当初本太师领兵初到北海之时,曾领兵到北海下搦战,可笑那袁福通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领兵出战,结果被我打的一败涂地。可是,就在本太师打算直接当场斩了那袁福通之时,却有一金钹从北海城中飞出,不但是击退了本太师的雌雄鞭,更是把那逆贼袁福通救回了北海,所以本太师才没有一战功成。再后来,那袁福通经此一败便高挂免战牌不出,之后本太师虽然几次攻城,但是每到关键时刻总有人出手阻拦。再后来,还没等本太师试探出袁福通麾下那修士的底细,就听闻后方有消息传来,本太师思虑再三,选择了先退守孤竹,静观其变,就没有继续再攻打北海。”
听到闻仲这么说,叶玄若有所思。金钹?要知道,也许这金钹在洪荒不怎么出名,但是在后世可是家喻户晓,西游记当中,小雷音寺的黄眉怪用的可就是这金钹以及后天人种袋。当然,叶玄可不会认为此时北海中的就是后世的黄眉怪——那黄眉怪只不过是东来佛祖,也就是弥勒佛的童子而已,现在弥勒有没有这个童子还两说呢。而叶玄之前已经探测过了北海,现在的北海之中,那金钹的主人,俨然便是准提的入室弟子,弥勒了。而在叶玄之前的探测之中,北海之中除了弥勒,接引的入室弟子药师应该也在,只是现在按照闻仲所说,看来药师并没有出手。
不过,这些东西在叶玄脑海中皆是转瞬而过。看着显得有些郁闷的闻仲,叶玄轻轻一笑,开口道:“闻太师放心,我和度厄真人此次前来北海,便是为了支援太师。有我和度厄道友在,那隐藏在北海之中的修士自然会由我等处理,闻太师只管应付北海大军即可。此次,定要一举拿下北海,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看一看,我大商的威势。”
闻言,闻仲也是一扫之前的郁闷之色,大笑道:“承叶军师吉言。有军师和度厄道友这等有道之士在,何愁北海不平?”
听到闻仲和叶玄这么说,度厄虽然心中忧愁不已,但是表面上却不好表现出来,只能随声附和。
当日宴饮,除了度厄真人心事重重之外,最后众人可以说都是尽欢而散。
次日,因为叶玄担心在自己不在朝歌的这段时间里又有人趁机搞些小手段,为了尽快平定北海,反悔朝歌坐镇,所以叶玄拒绝了孤竹国主的再三挽留,当日便和闻仲率领大军前往北海。
而另一边,姜尚在奉原始天尊之命下山之后,虽然原始天尊和他说了要他择一明主辅佐,完成封神大业,但是却又没有和他明说究竟要辅佐谁,因此,下山之后,姜尚却是一时不知去往何处。
后来,再三思索之后,实在是不知前往何处的姜尚,便决定先去投奔自己上山之前的一个结义兄弟,宋异人。
思定之后,姜尚也不是什么婆婆妈妈之人,当下就架起土遁朝着宋家庄而去——虽然姜尚并无仙道之资,但是总归是在原始天尊门下修道四十年,一些小法术还是会的。
宋家庄乃是姜尚结义兄弟宋异人的庄子,却是就在朝歌南门三十五里外。等到了宋家庄。姜尚看着眼前这熟悉的场景,不禁心中轻叹——一别四十年,景依旧,不知人在否?
感叹之余,姜尚也就来到了宋家庄门前,对看门的问道:“不知你们家宋员外还在不在?”
看到姜尚这么一个鹤发童颜,颇有些仙风道骨之气的老者前来相问,那守门之人不敢轻视,连忙问道:“不知老丈是何人?找我家员外有何要事?”
闻言,姜尚只是道:“你只需和你家员外说故人姜子牙前来拜访即可。”
宋家庄里,正在算账的宋异人听到下人来报,连忙迎出庄来,看到果真是姜尚,不禁大喜:“贤弟,我听下人来报,只当是重名,没想到果真是你!贤弟这些年都去哪了?为何数十年没有音讯?快,贤弟进来说话。”
说着,就把姜尚迎入了庄子。
第两百五十三章 哪吒出世
陈塘关,比邻东海,乃是大商重镇。
陈塘关总兵姓李,名靖,自幼仰慕仙道,幼时曾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学成五行遁术。后来因为李靖受资质所限,仙道难成,所以被度厄真人打发下山。
李靖下山之后,便入商为官,时至今日,不仅官居总兵,而且家有娇妻爱子,也算是享尽人间富贵。
李靖元配殷氏,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金吒,次子名叫木吒。在此之后,殷夫人又怀孕在身,已经三年零六个月,然而孩子却仍未出生。对此,因为李靖本身是修道之人,再加上人族历任先贤出生之前皆是具有异相,所以他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但是,有一日一名游方道人途径陈塘关,听闻此事之后却是说道:“此子孕育三载有余却仍不降生,若非圣贤,必为妖孽。”
听了道人的话之后,李靖本来平常的心态却是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他却是也意识到,生前具有异相,不仅仅可能是贤才,却也可能是妖孽。所以,从那道人走后,李靖就时常忧郁不定。
一日,李靖走入后院,看到殷夫人正在园中散步,不知为何,他却是指着夫人之腹,说道:“夫人,你怀此子三年有余,然而却仍未降生,为夫恐怕夫人会生出一个妖孽来啊!”
听到李靖这么说,性子向来温顺婉雅的殷夫人不禁垂泪道:“夫君是嫌弃我们的孩子吗?只是,不管他是什么,但他终究是我们的孩子,纵然是妖孽,夫君又忍心伤他吗?”
看着慈母心切的殷夫人,李靖一声长叹,抱住殷夫人,不再言语。
当晚,三更半夜,李府上下除了守夜的卫士之外都已经睡下了,作为李府的女主人的殷夫人自然也不例外。然而,睡梦之间,殷夫人却是隐约感到有一人进入了自己房中,大惊之下,殷夫人努力睁开眼睛,却只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走了进来,殷夫人想要出声质问,却是觉得自己浑身乏力,半句话都说不出来。只不过,虽然殷夫人看不清来人,但是仅凭模糊的人影殷夫人便可看出那倾世之姿,恐胜自己万倍。
那道模糊的女子身影走到殷夫人身前,似乎是有些不舍的看了一眼殷夫人的小腹,然后轻声说道:“这孩子以后就交给你来照顾了,莫要亏待了他。”等那女子说完,殷夫人就觉得自己能说话了,急忙想开口问个仔细,但是没等她说出话来,那女子的身影却是又凭空不见了。殷夫人正疑惑间,却是突然觉得小腹一阵疼痛,忍不住"shen yin"起来,就在这时,殷夫人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男子关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夫人,夫人,你怎么了?”
殷夫人迷茫间睁开眼睛,却发现身边的丈夫李靖正一脸焦急的看着自己,殷夫人这才明白过来,刚才那不过是一个梦。
不过,殷夫人刚欲开口说自己无事,却是觉得一阵痛苦从腹中传来,让她忍不住痛吟了一声——这却不是梦了。而看到殷夫人这幅模样,李靖却是突然反应过来:“夫人莫不是要生了?”
见到殷夫人点头,李靖慌忙穿衣起身:“夫人稍待,我这就去找稳婆!”
说完,李靖就匆匆忙忙的跑了出去,没多久,足足已经在李府上住了两年多的老稳婆就赶了过来。
看到稳婆进了房间,李靖这才松了一口气。不过听着房间里殷夫人不时传出的痛呼声,他又不禁暗暗揪心——怀孕三年零六个月,今夜产子,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