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情仙使-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致远想一想也是,他用小奥用得还挺得手,没必要让这家伙去冒这无所谓的风险。

他派这俩小太监去,还迎合了天家的心理,少年天子也很想通过自己人,来了解三湘的真实战况。

跟大多数军方将领想的一样,博灵军入三湘,表现是菜鸟级别的,虽然仗了出其不意的进攻,打出一片天地来,但是作战经验远不如荆王的军队。

所幸的是,博灵军士气很高,因为对他们来说,此次出兵,等于是御敌于博灵之外——三湘黎庶的惨样,大家都知道了,在博灵也能看到流民营的流民,都是什么样的状况。

有高涨的气势,三路大军打得还是很有章法,三万人的东路军推进极快,目标就是威胁荆王的后路。

不过八万人的中路大军,就遇到了一系列的苦战,东路军的任务是穿插,同时在野战中歼灭对手,而中路军却是要负责扫清各个城池,直指荆王的大本营潭州。

西路军打得也不轻松,这主要是他们的人手太少,只有一万人,不但要攻城拔寨,还要帮中路军遮蔽右侧。

中路军打得很苦,同时还不能就地得到补给,荆王的军需仓库,都是一个个堡垒一般的据点,比打城池还难,而且他们一旦打下来,荆王的败军,那是真敢烧仓库。

荆王府这么做,实在太正常了,他不是天家,一旦这场作乱输了,什么都不会再属于他了,他还会留下军需资敌?

所以中路军只能靠着丁壮们携带的军姿度日,哪怕连就地征集都做不到——三湘郡被荆王祸害得太惨了。

荆王在三湘郡留守的军队不多,总共也不到十万人,他打得实在太狂放了,近二十万军队,全部用来打地盘了,对老巢看得都不是很紧。

王府可以驱使的丁壮,倒是有三四十万,不过战斗力太差,比博灵郡的新兵蛋子都差不止一条街,真要拉上去,就是拿人命做挡箭牌。

荆王不怕拿人命来换老巢安全,但是他一定要考虑,一旦丁壮被杀得太狠,三湘的黎庶肝胆俱裂之下,直接反戈一击,造反大业就完蛋了。

但是同时,荆王还不想撤回已经打出去的兵马,第一次打出去容易,撤回来再打出去,就真的不轻松了——毕竟这是打仗,不是逛商场。

所以荆王一边派军士抵挡,一边召集各路兵马,打算跟博灵中路军来一次大会战。

这个位面的战争,主要就是兵对兵将对将,荆王不考虑什么歼灭对方有生力量,他考虑的就是打掉中路军,打掉对方的嚣张气焰——要不然谁都敢跑到我面前撒野了。

御马监随军的两个小太监,却是不太看好这一仗,他们是真的感受到了,荆王阵营的正规军,比博灵军的新兵强不少。

他们汇报给宁御马的消息里,很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如果咱们不做点什么,很可能荆王不需要调兵回援,就能将博灵人赶出三湘。

当然,他们也没说荆王就一定能打掉中路军,但是有这种可能,就足够了。

宁致远完全不愿意接受这种可能。

往大里说,荆王一旦造反成功,他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样的死法会比较体面和快捷。

具体到三湘攻略,他的功劳已经到手了,怎么可能坐视博灵人被打回去?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他来找天家,希望能调百粤的兵北上。

百粤还在三湘之南,两郡之间有大山阻隔,还有朱雀城在其中。

荆王没有南下攻击百粤,因为不但没意义,也没能力,百粤没有北上勤王,也是没能力。

不过百粤对朝廷,也不是一点支持都没有,百粤粮米充足,他们没有兵力北上,却是通过海路,向幽州郡运去了大批的粮草,也算是为平叛做出了贡献。

少年天子很是有点奇怪,“致远,百粤那点战力,如何能北上三湘?”

“他们北上,可以有效地减轻博灵军队的压力,”宁致远坚持自己的建议,“当初博灵南下三湘的时候,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我相信,百粤军队北上,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天家奇怪地看他一眼,“王志云在三湘,不是打得很好吗?你觉得他不行?”

宁致远当然不能说王志云不行,这时候,他跟王军役使是休戚与共的,他只能硬着头皮发话,“兵家之事,还是保险一点的好吧?”

“你不用说了,百粤北上,还要不要它供应粮米?”天家一摆手,直接拒绝了,“这兵家之事,致远你还差了一点……你有这心思,不如想如何让会稽军北上,端了襄王的后路。”

真不知道谁不知兵事!宁致远暗暗一咬牙,“天家圣明。”

圣明个毛线!会稽兵抵挡荆王还来不及,金陵还有一个态度暧昧的宁王,让会稽军北上——真是亏你想得出来。

宁致远劝谏未果,而博灵军在三湘,果然是遭遇了败绩。

荆王能临时凑出的兵马,也就三万余人,但是关键时候,荆王招揽的各地义勇,纷纷向东西两路扑去,阻碍他们回援中路。

而中路除了兵勇,荆王纳贤馆的贤士纷纷出动,组成了一支总数逾万的突击队。

这突击队不是士兵,而是一支一支各行其是的小战斗队伍,他们不能跟博灵的大军作战,但是隐藏在一边,逮着空子就冲上来厮杀一番,严重地打击了博灵军的士气。

如此纠缠了二十余天,博灵军里一支万余人的丁壮后勤队伍,终于在这样永无止境的打击下,四散溃逃了。

博灵军顿时乱了阵脚,一支由新兵蛋子组成的军队,哪怕士气很高,也最怕遭遇这样的意外,所谓的铁军,真的不是一天能练成的。

所幸的是,荆王的军队,也没有太多的战斗经验——他们只是训练的时间比较长。

因为荆王的军队没有及时发起攻击,给了中路军整顿的时间,而东路军三万人马得到消息,果断地抛开了跟自己缠斗的对手,驰援中路军。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战,两天就见了分晓,中路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不得不分兵两处,一路向博灵方向退去,一路向西路军靠了过去。

博灵郡方向,又来了一支三万人的生力军,收留了溃兵和丁壮,秩序井然地向后退去,荆王府倒是想继续追击,但是他们的兵力实在有限,不能趁乱追击,就只能目送对方离去。

博灵郡接应的军队,也没退回博灵去,而是在临近边界的地方,扎下了大营,算是楔进三湘的一颗钉子。

西路军本身就是一支一万人的偏军,打得很辛苦,攻城掠寨不说,还要为中路军的右翼。

所幸的是,正是因为打得辛苦,他们安营扎寨都很有章法,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向南推进。

在猛然地遇到中路军和东路军溃兵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乱了阵脚,直接将溃兵引到身后,直面追来的荆王大军。

荆王府在这一片的战场上,其实是以少打多以乱取胜,见到对方戒备森严,估计仓促之间讨不了好去,就停下了兵马整顿。

于是接下来的局面就是,两万荆王的兵马,对着四万多的博灵军队——其中三万多是跑没了建制的。

博灵军想要整军备战,但是荆王军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一日一夜之间,周遭就冒出了三四万人马,都是荆王府收编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军队,以及地方上的战兵。

面对这样的局势,博灵人做出了一个选择,“撤,撤到雷谷的地盘上!”

这是出兵前,王军役使曾经吩咐过的,此去三湘,打得顺也就罢了,打得不顺的话,往雷谷撤,那里有咱博灵人。

因为安置三湘流民的时候,博灵郡用了不少军队配合,所以大家从流民口中得知,三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雷谷,也在安置流民。

但是雷谷是否有博灵人,这就是大家不知道的了。

李永生三个字,在博灵中上层,或许有点名气,但是大多下面的人,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然而,此刻的博灵人,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只能赌一把,希望雷谷不但能庇护流民,还可以庇护朝廷军队。

第六百七十五章 小人物的梦想

张十一是个瘦小的中年人,这大抵是小时候营养不良所致,听他的名字就知道,排行十一,而张父只是桐灵县的外来户,两口子生了十四个孩子。

张十一是饿大的,所以他干活没什么力气,不过他在野外找吃食的能力,是一等一的。

所以他在最近,领了桐灵县的临时差事,观察有没有流寇过境。

这是个苦差事,算进劳役里的,不过他很擅长野外生存,眼力也好,服役领到的糙米口粮,他可以留给家里,而自己在野外,一边观察,一边找点乱七八糟的东西填饱肚子。

对别人来说,这不是个多好的差事,但是对他来说,真的太难得了,因为不用花太大力气——他自己就没多少力气。

别人服劳役,是两个班轮换,时间久了,还要回家歇两天,很多精力都浪费在路上了。

他不用回家,就住在野外,这就省了不少力气,也能保证把糙米都留给家里。

这工作是如此合他的心意,他甚至会代别人服劳役,图的就是那点糙米。

这一日,天还没有亮,他正在草窠里睡得香,猛地感觉到微微的震动,他马上就醒了——是有什么野物路过?

他直起身子,打着哈欠,抬眼看过去,然后整个人就呆在了那里。

张十一是在一个小山包过夜的,看得比较远,而且他还有夜视能力,所以能看到,前方三里地左右,一条黑线向着他涌了过来。

黑线前方,还有百八十个黑点,在快速地移动着。

流寇!他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判断,掏出一个哨子,没命地吹了起来。

放焰火报警这种事,轮不到他做,他负责的,就是发现异常赶紧示警,对方是不是流寇,跟他关系也不大,自有上面的人操心。

尖厉的哨子声,划破了黎明里寂静的天空。

当然,对面的流寇因为行进得比较张扬,没人能听到这里的哨子声。

非常遗憾的是,张十一的身后,没有出现任何的反应。

事实上,两里地之外,应该有个捕房白身在的。

然后,张十一才想起来,好像那白身的外甥,昨日里过满月……那厮回县城了?

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从远处潮水一般地涌来,他一咬牙,决定博一把。

他从怀里摸出一个油纸裹着的竹筒,快速地打开,用颤抖的手,狠狠一扯上面的拉弦。

“嗵”地一声大响,一道红光直入天空,然后又是一声巨响,在空中炸裂了开来,放射出耀眼的白光。

这是一个示警焰火,不是雷谷制式的,是他在野外捡到的。

对张十一来说,这个东西没什么用处,卖钱也得赔本卖,否则很可能被人直接征用走了——毕竟这就不是该他拥有的东西。

当然,赔本卖起码也能换一斗糙米,顶得上他十天的劳役了,可是他总有一个梦想:在生命中的某一个时刻,成为一个重要的人。

再卑微的小人物,也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为了梦想,他忍住了换取糙米的冲动,他宁可多服一个月的劳役,也要保留这个梦想。

在这一刻,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使用焰火。

然后他一转身,拔腿就跑——再不跑就是傻的了。

他也没有跑多远,而是到了另一个山坡下,将自己瘦小的身子,藏进了灌木遮掩的小洞里——很小很小的一个洞,十岁的孩子能容身。

但是他就偏偏地挤了进去,还不忘记放下一个青草编制的帘子。

不知道过了多久,地面的抖动越来越剧烈,然后就是喧嚣的马蹄声和人声。

紧接着,人声越来越嘈杂,而张十一只能埋头躲在洞里,暗暗祈祷:希望城里能看到我的示警,乡亲父老能免遭涂炭……

他这个示警焰火,果然惊醒了桐灵县,甚至第一时间惊动了捕房的捕长——怎么城外那么远,能升起示警焰火?

非常时期,没谁敢玩忽职守,很快地,大家就发现,城外来了大军。

桐灵县二话不说,直接发出了向雷谷求助的焰火——我们每个月的粮米,不是白交的。

当溃败的博灵军,漫山遍野地涌向桐灵县城时,天空中划过了七八道白光,数十人瞬间飞抵了过来,有人大声发话,“来者何人?”

下面的人不理他们,还是亡命地飞奔着。

而博灵军身后,就是追杀的荆王人马,他们不管不顾地前冲,屠杀着前方能看到的一切活动的东西。

“住手!”有人再次高声发话,“雷谷庇护之地,擅动者死!”

但是战场上都杀红了眼,谁会在意这些?

四五名真人齐齐冷哼一声,出手斩向诛杀者,尤其是两名初阶真人,组成了阴阳杀阵,直接将数十人斩为齑粉。

这数十人,都是出自荆王府的纳贤馆,多是司修修为,真人联手的威力,真的不可小觑。

但是这么一出手,却是惹恼了纳贤馆的另外三名真人——这些都是他们的部曲。

三真人组成三才杀阵,直接冲着两名真人而去,“给我死!”

然而雷谷一方,又冲出一名年轻英俊的高阶真人,他手腕一抖,两道白光打出去,然后身子一晃,直接将一名真人斩做了两段,“没带耳朵吗?”

而雷谷的两名真人,也按着阴阳两仪杀阵方位,正面迎上了对方两真人,再加上那年轻英俊的高阶真人,眨眼间杀得对方一死一伤,而伤者不得不亡命逃逸。

这杀伐的手段,真的是太狠辣了,不愧雷谷的威名。

在雷谷援兵的杀伐逼迫之下,荆王府的追兵,不得不面对冰冷的现实。

事实上,荆王府近两万的正规军,并不是冲杀在第一线的,他们阵型不乱,不紧不慢地吊在追杀部队的后面。

紧咬着博灵军的,是三湘各地归附而来的杂鱼,以及纳贤馆部分想展示自身价值的家伙。

雷谷来人的一通无情杀戮,顿时镇住了这些散兵游勇。

博灵军这才慢下了脚步,不少人顿时瘫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脑中只有四个字:活着真好!

这是对菜鸟们的一次洗练,现实无情地告诉他们:战争,从来就是这么残酷!

远处还有零散的博灵军人,正在狂奔而来,有些追兵不信邪,继续出手斩杀,却被雷谷的诸多真人毫不留情地斩杀掉。

几十名援兵,硬生生地挡住了几万人的冲击!

后方缓缓驰来了数百匹战马,一名高阶真人站在空中,冷冷地发话,“你们……都是雷谷的?跑到这里来,是想挑衅荆王吗?”

一名面目雍容的宫装妇人一抬手,一道黑光就打了过去,“混蛋,你敢冒犯玄女宫?”

出手的不是别人,正是玄女宫经主丁青瑶。

那名高阶真人见状,忙不迭地撑起了防御,但就算是这样,身子也是剧烈一抖,掉落到了地面。

他踉跄一下,重新站直了身体,脸上的恼怒一掠而过,高声发话,“雷谷周遭一百里,才是你们的地盘……这里距离雷谷,起码有一百五十里,你们是不是手伸得太长了?”

“我玄女宫做事,无须向任何人解释,”丁经主傲然回答,“荆王又如何?你再挑衅玄女宫试一试?”

这高阶真人心中恼怒,嘴上却不得不客气一些,他高声发话,“这里并不是雷谷与荆王府的约定之地,这一点……丁经主不能否认吧?”

他没有见过丁青瑶,但是高阶真人的圈子就那么大,四大宫的高阶真人,被外面很多人熟知,更别说丁青瑶是经主,见外人的机会很多,被传出去样貌,是很正常的。

丁经主闻言点点头,傲然回答,“这里确实不是约定之地,但是……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高阶真人简直要气坏了,“那你凭什么要阻我大军前行?”

“因为雷谷和桐灵有互保协议,”刚才那名出手狠辣的年轻准证出声了,他待搭不理地撇一撇嘴,“桐灵若是危急,可向雷谷求助,我们会出面维护地方,以免忠义县的惨案再现。”

“维护地方?”荆王府的准证脸色越发地黑了,“玄女宫这是打算干涉红尘之事了吗?”

“真人还请自重,”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年轻的初阶女性真人出声了,她冷冷地表示,“我北极宫弟子也在,由不得你随意诋毁道宫名声。”

荆王在雷谷里有探子,这名准证也知道,雷谷里有北极宫的数名真人,但是他依旧很不服气,“防御流寇,本是官府的事情,何时轮到道宫出面了?”

“亏你也好意思说,”公孙未明冷笑一声,“若是没有你荆王府,三湘何来的那么多流寇?不怕明确告诉你,道宫有规定……接到红尘黎庶求助,道宫可以自决行止!”

公孙家真的是家学渊源,他说的这规定还真有。

不过一般来说,道宫总是高高在上,就算出现瘟疫等大灾难,一般出面响应求助的,也不会是四大宫,通常是十方丛林来处理的。

荆王府的准证怔了好半天,才一指前往那些东倒西歪的军士,“但是,这些家伙不是流寇,是博灵郡的逆贼!”

第六百七十六章 强词夺理

荆王自己反叛,倒是称博灵的朝廷军队为逆贼,倒也滑稽。

不过他们有自己的理由——荆王是本朝亲王,你博灵的军队跨郡而来,这本身就不符合规矩,还攻击亲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