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话三国(不周)-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进展,却不够完美。现在,他仅能感觉到一点点暖意,离他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看来,暂时还是缓一缓的好。

就在这里,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让开,谁敢拦我,我就杀谁!”

袁绍皱了皱眉,站了起来,不动声色的将石卵藏在袖子里,信步走了出去。

杨彪大步走了进来,看到袁绍,眼神一冷:“袁本初,天子理政之殿,也是你能坐的?”

袁绍张开双臂,大袖如翼:“天子不知去向,我正在找他。”

“不用你费心了,陛下驻跸平乐观,你准备去接驾吧。”

袁绍暗自叹了一口气,脸上却笑眯眯的。“好。”他大摇大摆的从杨彪身边走去,卫士们目不斜视,紧紧的护卫在他的两边。杨彪看着袁绍的背影,又看着那两列卫士,长叹一声。

……

卢植赶回平乐观,向刘辩报告了相关情况。刘辩听完之后,感激的点点头:“卢卿辛苦了。”

卢植的确辛苦,他可是一夜没睡,两只眼睛都红了。不过,能得天子这一句话,他就是再累也辛苦也值了。他躬身拜了一拜,含泪道:“陛下,逢此大难,乃是上天示警。希望陛下能引以为戒,躬自反省,敬天爱民,亲贤臣,远小人,再兴大汉。”

刘辩一本正经的点点头:“卢卿,听说你的两个弟子公孙瓒和刘备,都是可造之材,他们现在在哪里,朕要用他们。”

出乎刘辩的意料,卢植皱了皱眉,抗声道:“陛下,公孙瓒、刘备都不过是匹夫之勇,如何能称贤?洛阳有数贤明,只要陛下愿意用他们,重振朝纲指日可待,何须公孙瓒、刘备之辈?”

刘辩哑口言,知道自己又装逼出错了。他从善如流,知错就改。“那卢卿以为哪些人才可用。”

求推荐,求点击,求收藏!

第006章傀儡发飚(求推荐,求收藏!)

卢植一口气说了十几个人名,有的刘辩知道,有的刘辩不知道。听完之后,刘辩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他想了好半天,才发现哪儿不对劲。

卢植没提到董卓。

这简单是开玩笑嘛,自己一行人就在董卓这头老虎的嘴边上,如果就这么回洛阳去,不给他一个交待,他能答应吗?

“那董卓……怎么办?”

“陛下,董卓不可信。”卢植不假思索的说道:“西凉人野蛮凶顽,不知尊卑。先帝在时,董卓便有不臣之心,屡次抗旨。昨天他统兵入京,又在陛下面前驰马,哪有人臣之礼?若非陛下镇定,以天家威严镇住了他们,后果不堪设想。这种人岂能亲近,陛下回宫后,赏赐一些财物,令他们退回凉州方是上策,切不可将其留在京畿。”

刘辩苦笑道:“卢卿,他能答应吗?”

卢植眉头一挑,很有把握的说道:“他怎么敢不答应?臣进出之时,已经大致看了一下军营,他最多只有三千人,京畿有南北禁军,还有西园八校,近两万人,他敢轻举妄动?”

刘辩想了想,这似乎的确是个问题,董卓来得匆忙,兵力不足,蛮干是搞不过袁绍的,等自己回到洛阳城,有禁军保护,董卓的威胁就小了。历史上,他好象是耍了诈,吓住了袁绍等人,才在洛阳站稳了脚跟。现在自己知道他的底细,卢植也看出了他的虚实,恐怕未必还能让他有耍许的机会。

不得不说,卢植不愧是带过兵的人,眼光还是有的。

刘辩松了一口气,这样就简单了,先想办法回城,和董卓保持距离。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总让人有点怕怕。

看到刘辩放松了绷紧的身体,卢植却一点也不觉得轻松,反感有一种重任难负的沉重感。

……

太阳升起的时候,袁绍来到了平乐观。

不过,他的到来并没有让刘辩感到轻松,反而对之前的乐观产生了怀疑。

平乐观很宽敞,董卓虽然带来了三千兵也没能占满,而且他们都住在外围,刘辩的面前并没有多少人,除了闵贡率领的几个卫士之外,就是刘协、唐瑛和卢植。院子里空荡荡的,甚至有些冷清。

可是袁绍一来,气氛立刻变了。袁绍还没到,先呼啦啦涌进来一群人,各自报上官职和名讳,向刘辩行礼问候,语气恭敬,言语得体,可是刘辩却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等到院子的文武官员忽然潮水般的向两边分开,袁绍在几个人的簇拥下,众星捧月般的走了进来。站在两侧的人纷纷向他行礼,这时候,刘辩才意识到不对劲在什么地方。

同样是行礼,这些官员对他的行礼只是流于形式,却没多少诚意,而面对袁绍,他们却是由衷的敬服,从心底散发出来的佩服,甚至还有一丝敬畏,仿佛袁绍才是他们真正拥戴的领袖,而他这个天子不过是坐在龙椅上的泥胎木偶,向他行礼,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没几个人当真。

刘辩看了一眼卢植,卢植拱着手,低着头,浓眉微蹙。刘辩仿佛听到了他声的叹息。

这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现在还没有到乐观的时候。

刘辩的脑子飞速的运转起来。他知道董卓的确很危险,可是袁绍同样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后来率山东联军讨董,自任盟主,连枭雄曹操都不过是他手下的一员大将。曾几何时,他雄据河北,一度有问鼎天下的势头。如果不是官渡之战败给了曹操,刘汉的江山也许会改姓袁。

也许,他和董卓一样,同样有不臣之心。

那么,回洛阳就安全吗?董卓危险,袁绍就不危险?

看着身材高大,相貌堂堂,面带微笑,风度翩翩的袁绍,刘辩的心不住的往下沉,总觉得袁绍的笑容中没什么恭敬,只有得意,还有几分讽刺。而袁绍身后的袁术则连虚伪的笑容都没有,一脸的所谓,甚至没有向他行礼。

袁绍上前行礼,双臂张开,两只袖子像一对宽大的翅膀,让他的身体瞬间变得庞大比,而他双手拱起,低下头,向刘辩行礼的时候,让刘辩感到一种莫名的威压,仿佛看到一只雄鹰收拢了翅膀,伸开了利爪,向他俯冲而来,劲风扑面。他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眼神紧缩。

似乎感受到了刘辩的紧张,袁绍笑得加矜持了。

“恭喜陛下,奸宦阉人已被臣等扫灭,陛下安然恙,此乃陛下在天之灵护佑。请陛下回宫,召见群臣,稳定人心,重整朝纲。”

刘辩深吸了一口气,极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在办公室潜伏了几年,闲来事的时候,他多多少少也看过一些历史和政治方面的电影、小说,能听得出来袁绍这句话里大有玄机。如果自己稀里糊涂的应了,不仅后患穷,而且会加被人轻视。

“袁绍……”刘辩反复权衡,鼓起勇气,叫起了袁绍的名字。

按照礼节,直呼其名是一种很礼的行为,所以他称卢植为卢卿,称董卓为董将军,只有对王越、闵贡这样身份低微的人,他才会直呼其名。按理说,袁绍现在是司隶校尉,又是名至实归的盟主,他应该对袁绍礼敬三分才对,至少应该称他的官职,甚至于也称他的字。

但是,他还是决定直呼其名,从气势上压袁绍一头。他是天子,有这样的权力,任何人都不能说他失礼。果然,这两个字一出口,袁绍的脸色一僵,笑容立刻淡了几分。

“袁绍,大将军何在?”

袁绍神情有些不自然。大将军何进已经死了,他刚才却提都没提,一开口就向刘辩贺喜,又自表功劳,现在被刘辩反问,他有些不好解释了。

“陛下,大将军……被阉人杀了。臣已经杀了那些阉人,为大将军报仇。”

见自己的小心思得逞,压制住了袁绍的气势,刘辩信心大增,接着又问道:“太后何在?”

“太后……”袁绍语噎,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站在一旁的卢植诧异的看了刘辩一眼,沉默片刻,出列道:“陛下,臣昨天在复道上救下了太后,太后此刻应该在宫里。”

刘辩看了一眼卢植,接着又问了一句:“车骑将军何在?”

袁绍脸上的笑容消失得影踪,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求推荐,求收藏!

第007章挖人

大将军何进死了,车骑将军何苗死了,皇宫朱雀阙被烧了,死人数,宫廷喋血,天子被迫仓皇出逃,这简直是莫大的灾难,何喜之有?

喜的只有袁绍。何进死了,蹇硕死了,何苗死了,京城的兵权落入他们兄弟的手中,以袁家四世三公的雄厚实力,以袁绍号召天下的声望,下一个大将军很就会在袁家诞生。如果他愿意的话,甚至可以走得远。

这样的话,大家心里都有数,只是没人说。有的不愿说,有的不敢说,有的还没来得及说。但是谁也没想到刘辩会说。一向软弱能的刘辩居然会当着朝臣的面如此责问袁绍,这是任何人都不敢想象的事。

所以,袁绍僵住了,群臣沉默了,就连卢植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重审视着刘辩,又惊又喜。他打量着刘辩,熟悉而陌生。原本的刘辩绝不是这样的人,遇到这种场面,他没有吓哭已经是奇迹了。卢植想起昨天晚上黄河边的那一幕,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希望,手脚有些发麻。

也许,刘辩真的开窍了?

不过,一想到眼前的局势,卢植心头刚刚升起的希望又化作浓浓的忧虑。

袁绍站了片刻,侧了侧头,立刻有人上前解围,请刘辩回宫。看着这些人的表演,刘辩心里很清楚,他们都是袁绍的党羽,自己就算再有理,也不过是嘴上痛一下,不可能真的镇住袁绍。要想避免成为袁绍的傀儡,还要想别的办法。

刘辩想来想去,眼前似乎只有董卓可用了。

“并州牧董卓何在?”

听到董卓的名字,袁绍的嘴角挑了挑,一丝得意一闪而没。他冷眼打量着刘辩,看出了一些端倪。今天的刘辩与往日不同,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少。他现在提起董卓,恐怕也不是随意一说。袁绍大致能猜得到他的想法,却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可笑。

董卓怎么可能是我袁家的对手,且看他得意一时吧,到时候他会后悔莫及的。

卢植看着刘辩,正准备阻拦,刘辩摆了摆手,大声道:“董卓救驾有功,宣他来见。”卢植张了张嘴,还是什么也没说。

时间不长,董卓走了进来。他虽然身材高大,又肥胖过人,整个人像一座移动的肉山,威风凛凛,可是今天他却没有了昨晚的气势。身后没有了那些西凉铁骑,走在衣冠楚楚的人群中,不知不觉的他的步子小了,挺着的胸也瘪了下去,原本就有些黑的眼圈黑了。

走到刘辩面前,他躬身下拜:“并州牧臣卓拜见陛下。”

“董卿平身。”刘辩放缓了口气,伸手示意:“董卿面色不佳,昨天没睡好么?”

董卓的确没睡好。昨天在黄河边遇到的诡异事件,让他第一次体验到了天子的气势。他有些兴奋,又有些不安。这超出了他期望的结果,对接下来如何做,他有些犹豫。一夜没睡好,精神有些萎靡,突然又听到天子召唤,他匆匆赶来,还没进门,就看到了一大群举止优雅、谈吐从容的官员,他莫名的有些气短。

他是边鄙寒门,没有读过多少书,现在看到这些家世背景深厚,学问渊博的大臣,他有些不服,但多的却是自惭形秽,神态也不自然起来。突然听到天子这么客气的说话,他顿时精神一振,心中一宽,连忙大声说道:“多谢陛下关心,臣……还好。”

“大胆董卓,岂敢咆哮君前?”一个武臣模样的人走了出来,大声指责。董卓一愣,随即血往上涌,话到嘴边,却发现众人的目光中充满了鄙夷,不由得语噎,羞得地自容。

“董卿是边疆人,边疆辽阔,说话不大声就听不到了。习惯所至,并非君前礼。”刘辩接过了话头,笑了一声,既替董卓解了围,又不动声色的提醒董卓,这里可不是边疆,不是你的地盘,这些人也不是你的部下,不要太嚣张,免得被人笑话。

董卓感激的躬身施礼:“多谢陛下体贴,臣失礼了。”

“妨。”刘辩温和的说道:“董卿昨夜救驾有功,朕甚是欣慰,回宫后必有重赏。董卿,你选一些勇士护朕回宫,其他人暂且留在城外,以备不测。”

董卓听了,心里欢喜,他正在担心自己兵力不足,会被人赶出洛阳呢。天子这句话,可是给了他留在洛阳最正当的理由,他哪里会不同意。

“陛下圣明,臣愿为为陛下前驱,万死不辞。”

“那可太好了。不过,董卿身为并州牧,岂能为前导之卒,岂不失了朝廷体面。”刘辩让董卓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压制住他的气势,引导着话头。“闻说董卿麾下有勇士张绣,不知可在此地?”

董卓很诧异,张绣是他手下将领张济的侄子,虽然有一身好武艺,但也仅限于西凉军中有名罢了。天子怎么会知道他?

“回禀陛下,张绣正在此处,臣……召他来见?”

“嗯,还有……”刘辩又说道:“董卿麾下可有多智之人?朕依稀记得凉州有个贾诩足智多谋,是个人才,董卿有没有将他招至麾下?”

董卓加惊奇。天子居然知道贾诩,这可有点神了。看来我西凉人也不是没有能人啊,你看名声都传到天子的耳朵里了。现在,天子点名要他们,可是很长我们西凉人的脸啊。

董卓不假思索,连忙说道:“陛下圣明,贾诩的确在臣的军中,臣愿意将他们二人荐与陛下,供陛下驱驰。”

“董卿为朝廷留心人才,朕非常高兴。”刘辩窃喜不已。他想借用董卓的力量,却又不敢让董卓离自己太近,从董卓手下挖这两个人来,一方面是向董卓施恩,另一方面又是挖董卓的培角,培植自己的力量,可谓是一举两得。张绣号称北地枪王,武力过人,贾诩则是三国有名的谋士,如果能将这两个人收归己用,既可以维持着和董卓的联系,自己的安全也有了起码的保障。

董卓得了天子这一句赞,心花怒放,立刻让人去传张绣和贾诩见驾。这两个人级别不够,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天子,现在一步登天,能到天子身边侍驾,不仅是他们本人的荣耀,董卓也觉得倍有面子。

求推荐,求收藏!

第008章燃烧的朱雀阙

袁绍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刘辩表演,不仅没有加以阻拦,反而有些好笑。

刘辩想什么,他大致能猜得到。他觉得刘辩很幼稚,同时觉得董卓很愚蠢,中了刘辩的计而不自知,还沾沾自喜。不过这样也好,董卓手下的人才被刘辩挖走,手下的兵力又一分为二,分驻城里城外,将来收拾起来也容易一些。

所以,对刘辩的举动,他乐见其成。

时间不长,张绣和贾诩并肩走了进来,在刘辩面前拜倒。张绣大概三十出头,身材高大,面色黝黑,自有一股英武之气。此刻他面色微红,神情激动。贾诩看起来比他还要年长一些,中等身材,神色平静,不像张绣那样喜形于色。不过,他借着起身的机会,打量了天子一眼,随即耷拉下了眼皮。

仅仅是这一瞥就暴露了他的心情。他不能不激动,不能不兴奋。他从天子的眼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他期望已久的希望。

贾诩已经年过不惑,也曾经被举荐为孝廉,在洛阳做过几年郎官。可是他是凉州寒门,没有人推荐,一直未能得到升迁。奈之下,他只得回到了凉州,辗转到了董卓的麾下。这次随董卓入京,他觉得可能是一个机会,却没敢抱多大希望。在洛阳过了几年,他深知凉州人有多被人鄙视。

昨晚,在黄河边,他混在人群中远远的看了刘辩一眼,没看清刘辩的面目,却感受到了那种君临天下的威严,一时有些激动。不过这激动很就淡去了,因为与他关。

他万万没想到,惊喜这么就降临了,天子点名要他。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懵了。他搞不明白天子怎么会知道他的名字。他在洛阳的时候,天子还年幼,而且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两人甚至没有接触过。

难道是先帝知道我的才能,临终前告诉天子的?

一时间,贾诩心潮起伏,虽然他没表现出来,可是他自己清楚,这可能是他这一辈子最好的机会,如果不能紧紧的抓住,他将愧对贾家的列祖列宗,愧对赏识他的阎忠,可能还会愧对先帝。

贾诩如此想,张绣是如此。张绣虽然有一身好武艺,却没读过书,在此之前,别说见驾,他连洛阳城都没见过。昨天晚上,是他第一次看到天子,观瞻皇家威严,即使是人群中远远的看了一眼,已经觉得非常激动了。突然之间,他要代表西凉军护送天子回宫,这是何等的荣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叔叔张济就兴奋得难以自抑,连喊三声“家门有幸”。

贾诩、张绣激动,董卓也激动,他立刻下令调拨五百精锐骑士交给贾诩、张绣指挥,护送天子回宫,自己也率领一千精骑进城,余下的骑兵交给女婿牛辅,驻扎在平乐观待命。

袁绍听了,暗自冷笑,随即叫过一个人,低语了几语。那人听了,点点头,匆匆离去。

……

袁府。

太傅袁隗端坐在榻上,妻子马伦坐在对面,谁也不说话,眼皮低垂,沉默语。

他们刚刚收到了袁绍派人传来的消息,知道了平乐观发生的事。袁隗有些意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