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龟虽寿-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事吾自然知晓,师弟放心便是,便是吾截教有些折损,也是天数使然,贫道自然不会逆天行事。”通天教主爽朗的说道。
第二百三十章 紫霄宫三商封神
见状,无归道人暗叹一口气,若是有所折损,自然不会有什么,可若是近乎灭教,怕是你通天教主再怎么豪迈爽朗,也潇洒不起来了吧。
无归道人暗暗摇头,不再多言,径直回了方丈岛太玄宫不提。
如此匆匆,又是三百年时间过去,诸圣又一次齐聚紫霄宫,相比较于上一次的沉闷而言,这一次的气氛从一开始就火爆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上一次佛门吃了暗亏的缘故,这一次,那准提道人却是一上来就发难,不过准提道人也很清楚,便是发难,也要找准对手才行,如今截教乃是众矢之的,只有对截教出手,才是最合适不过的。
才刚刚坐定,准提道人便忍不住说道:“要吾说也不用多加商议,四教之中,截教门下鱼龙混杂,人数众多,号称万仙来潮,便从中挑出那根性浅薄,不当人子之辈,多写几人,凑足余额,便可了解,那里还需要吾等圣人三番四次的商议,浪费时间。”
元始天尊闻言,也是深觉有理,见状附和道:“通天师弟,贫道早在昆仑山之时,就曾劝道,你那门下多有是披毛戴角之辈,湿生卵化之徒,根行浅薄者众多,深厚者寥寥无几,一方大教被弄得乌烟瘴气,让我三清玄门正宗颜面何存?贫道知道师弟大愿,有教无类,实乃大善之举,但总有那不堪教化之辈,坏了大教气运,反倒不美,师弟还是速速将那根性浅薄之辈签上榜,让他们入了神道,倒也是一幢美事。”
通天教主虽然知道自己截教已然成为众矢之的,却也不曾想过元始天尊会帮着外人挤兑自己,顿时怒从心起:“贫道敬你是师兄,也不想和你争辩,如何能帮助外人挤兑我?汝说吾截教门下具是披毛戴角之辈,湿生卵化之徒,我截教的确有不肖弟子,但是各教谁敢担保门人尽皆是道德之士,凭什么辱我门风,说什么披毛戴角,我这是效法老师,广收有缘之徒。至于上榜之人,大家应该公平行事,不得以教徒人数论上榜多寡,况且此事本就是你阐教引起,却要吾截教替你受过,是何道理?”
元始天尊闻言眉头也是一皱,没想到通天教主脾气这么大,顿时也觉得颜面有失,语气也严厉了几分:“师弟何以如此暴躁,端是失了圣人脸面,贫道如此,也不过是为了你截教着想,你那截教无有镇压气运的灵宝,若是有那不肖弟子败坏气运,只会连累大教,拖累于你,到时落了圣人面皮,大家脸上都不好看。如今有着封神榜,也能为你那根性浅薄的弟子留上一尊神位,也是你这做师尊的仁至义尽,你怎的如此不知好歹,与吾相争。”
准提道人闻言,心中暗笑不已,却是在一旁煽风点火道:“元始道友所言极是,阐教俱是道德高洁之辈,唯有道友截教门下人妖不分,大开门户,又不约束行径,不知道造下多少杀孽,贫道亦是观之不忍。道友如今还是签押了了事,让众弟子在封神榜上走一回,磨砺一番,日后回归门下,想来也是栋梁之材。”
眼看被准提这话一激,通天教主脸上怒气更甚,无归道人连忙说道:“好了,何人上榜,何人不上,全凭各教教主司掌,便是老师座下,也有不肖弟子,却也不见有损老师威名,吾等具是一师所传,如此胡闹,才会折损老师颜面,还是速速签押封神榜,其他再行商议好了。”
老子如何不知准提算计,只是截教如今的确是玄门大患,这才不曾开口,现在见无归道人开口,便知道自己不能再坐视不理,只得开口说道:“无归师弟所言不错,吾等还是速速签押封神榜,将那根性浅薄之辈添上便是。”
听到这话,女娲娘娘和西方二圣各有思量,无归道人和老子各有开口,可是从他们的话语就可以听出来,无归道人偏向通天教主多一些,而老子则偏帮元始天尊多一分,不由暗暗算计起来。
只见老子言罢,拿起封神榜,伸手一挥,一道灵光落在封神榜上,却是老子之名,诸圣见状,具是一惊,随即便见那封神榜灵光一抖,老子之名化作太上老君四个字,便见老子身上,一道灵光闪过,化作一年老道人,朝着老子打了个稽首,便直往天庭而去。
却是老子身为圣人,封神榜无法钳制,但是老子既然手书,便是天意,是以分身显化太上老君,镇压天庭,老子乃是玄门首徒,有他分身坐镇,自能引导玄门弟子入主天庭,如此做法,虽然不曾占据神位,但对于封神而言,作用却是巨大的,是以,便是相争不休的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也不由面带凝重之色。
见状,女娲娘娘却是上前一步,越过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接过封神榜,手中彩光胭霞绚烂,沉声道:“如此说来,吾那妖族之中,却又些许混迹人间,根性浅薄之辈,和合该上榜。”言罢,便见彩光挥洒,十几个名字落在封神榜上,众人一观,着实是那根性浅薄之辈。
“既然如此,那四灵尊位之中,也有数个不孝子弟,吾执掌四灵气运,便也添上几个吧。”无归道人笑道,手中六根清净竹彩光散落,也添上了几个名字。
如此,元始天尊便是再怎么不情愿,也只得祭起三宝玉如意,添上了几个名字,却多是三代弟子,十二金仙中,便是罪不得元始天尊喜欢的黄龙真人,也不在榜上。
通天教主见状沉思片刻,青萍剑一抖,剑光璀璨,刷刷刷,数十个名字落在榜上,瞬间将封神榜填满了三分之一,可是还有大半空余,不曾添上。
见状,老子只得说道:“罢了,既然诸位不愿再签,这封神之事却是不可再拖,不如这样,我等就此弥封,剩余名额到时各凭机缘,谁生谁死,看各自气运,怨不得别人。诸位以为如何?”
“善!”诸圣闻言应道。
第二百三十一章 凤鸣成汤商代夏
就在众人达成约定之时,鸿钧道祖现出身形,拿过封神榜,一只手轻轻拂过,顿时姓名隐匿,照旧恢复成灰凛凛一片。
而后丹唇喷吐七彩仙音:“尔等既然如此约定,就不可反悔。否则到时灾劫临身,丢了圣人脸皮!百年之后,当有封神之人出世,有飞熊之象,入得何家,封神榜就由哪教执掌”。
言罢,身形消退。
诸圣见状,也是各自离去,暗中谋划不已,那通天教主回到碧游宫,急忙着急召集四大弟子,说道:“多宝、金灵、龟灵、无当,传我令下去,约束众弟子,封神期间所有人紧闭洞门,不得私自下山,如有违者,后果自负。”通天教主还做了对联示警:“紧闭洞门,静诵黄庭叁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通天命令每个截教弟子都要贴在自己洞府前。
通天教主倒是铁下心来,自己自己门下弟子不去惹红尘,如何会上得了封神榜,只可惜大劫来临,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便是圣人清净道场,也难免被煞气侵蚀,因果纠缠,更不论其他各处洞府了。
话分两头,且说人间,夏朝建立后,人族君主制度实施,全力开始集中起来,只是那洪荒太大了,人族也太多了些,诸侯就成了不可缺少的存在,夏朝分封几百个诸侯帮助启统领人族。
只是人间没有永恒的王朝,到了夏代末年,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夏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妹喜。桀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
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伊尹求见夏桀。伊尹有幸曾拜得一名截教门下记名弟子为师,惊才绝艳,有安邦定国之能。他以唐尧、虞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无奈,只好离去。
却说商定封神,距离封神便有六百年之期,无归道人返回方丈仙境之时,忽然心中一动,庆云之上,一方宝印闪烁,宝印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九龙枢纽盘旋,有那三皇五帝法相镌刻,却是那人族镇压气运至宝天崆峒印。
崆峒印乃是订立人皇,镇压人族气运之至宝,如今夏朝当灭,龙云变化,是以崆峒印显化异象,无归道人慧目一扫,便知夏朝传至最后一位君主桀时,国家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德政衰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而夏桀不思改革,骄奢自咨,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下令在庭院的树上挂上肉食,称作肉林,又在庭院中挖个大池,内中灌满美酒,称作酒池。
每逢他与宠妃妹喜登上倾宫,就命令三千宫女一齐起舞。舞得累了。就让宫女们到肉林中摘取肉食,趴在池中痛饮。
那妹喜还说:“裂帛的声音,清脆无比,十分悦耳。”夏桀便命令每天要人民进贡一百匹帛,叫力大的宫女天天撕裂给妹喜听。夏桀与宠妃妹喜日夜歌舞升平。宠信佞臣,残害忠良,以至于诸侯不来朝贺,天怒人怨。
无归道人看到此景,圣人烛照一探查,就知道夏朝气数已尽,龙脉迁移。见状暗暗叹息,历代开国人皇,多是人中俊杰,不敢说都是济世明君,至少也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可是子孙后代不小,加上越是安稳,朝政越是容易生变,贪污腐败,把持民生之时越多,便犹如封神之劫一般,圣人教化,本是大好事,可是因此,反而导致众生因果纠缠,一饮一啄,难以分辨,是非善恶,从来一体,难怪后世有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叹了口气之后,无归道人手中六根清净竹轻轻一扫,便见一道七彩流岚激射外海凤麟州中,霎时间,凤麟州中,一直五彩凤凰冲天而起,落在洪荒大地之中,却是人皇更替,天生异象,凤鸣成汤,夏朝当灭,无归道人执掌四灵气运,这凤凰一脉,自然也听从他的法旨。
当夜,有成汤梦中见一神鸟飞落,浑身火焰绕身,而后现出玄鸟真身。成汤大惊,赶忙拜倒。不想这鸟口吐人言,“夏桀无道,夏室将颓;凤临商地,成汤承继”,而后消散。成汤大惊,求教于丞相伊尹,伊耸大喜,言道:“臣闻主上乃玄鸟之后裔。当是天降祥瑞,我主当承继夏朝国诈,当为人主帝王。”
在初日升起之时,有一五彩凤凰在商地鸣叫,被万民所知,日落之时,飞回天际。于是人人皆信成汤为上天垂青,当为人主,形势开始一不可收拾。
商汤得此消且,更是暗自窃喜。由此卜天垂象,正是商汤当霸天下。于是任命贤臣伊尹和仲扈为左右相,以亳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经过。次战争。无敌于天下。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又利用有婚氏的反叛,起兵打败夏桀于鸣条之野,一举灭夏。
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
却说人间王朝变化,本不在圣人烛照之中,可是那伊尹乃是一截教弟子,通天教主也有所了解,通天教主暗道自己截教虽然有大气运,但是无有镇压气运的灵宝,大劫之中恐怕有失,这成汤天下有凤鸣异象彰显,不妨派些截教外门弟子入商,如此融合成汤国运,岂不是能大涨截教气运。
第二百三十二章 飞熊入梦姜子牙
想到这里,通天教主顿时传来一众弟子,令其下山,相助成汤,巩固天下,而且通天教主倒也聪明,知道如今天地大劫,不可莽撞,因此派到商朝去的,不过是截教外门弟子,不占大教气运,如此便是有什么波折,也无损截教大运。
若是真如通天教主所料,或许截教还不会落得个近乎灭教的地步,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通天教主固然是算计无双,却怎么也想不到,截教弟子虽然也有内外之别,但也大多随了通天教主的脾性,仗义无双,内外弟子亲如兄弟,大劫来临,却是尽数牵连其中,难以自拔。
幽幽六百年岁月匆匆而过,在那人间,王权更替,传到了商朝王君武乙当政的时代,一日天际西方白虎星宿突然光华大作,一道素色光柱垂落,投入一户人家,其中一只迷人老虎扑出星光,肋下生双翅,径直投入阵阵疼痛的孕妇肚中,而后婴儿啼哭之声传出。
这婴孩背后有纹身,就是一肋生双翅的猛虎之状,名为姜尚,字子牙。
姜子牙自幼酷爱读书,并且学识渊博,才高八斗,才富五车,常常能够举一反三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谓是,学识渊博,只是其人无心政事,反倒是一心羡慕想到,乌飞兔走,三十二年的时间过去了,姜子牙父母双亡,姜子牙收拾行装,计划遍游名山大川,寻仙访道。
按说姜子牙出世之时,天生异象,诸天圣人都能察觉才对,可是因为此时正值封神量劫,姜子牙乃是代天封神之人,自有天道掩盖天机,诸圣之中,唯有无归道人先知先觉,才察觉到姜子牙的出世。
原本,在无归道人的打算中,是打算让那姜子牙入截教,有了这天定封神之人相助,截教或许气运绵长,能够少去许多灾厄。
可是无归道人心中打算的不错,却不想六百年前,那通天教主自以为聪明,将成汤国运与截教气运相连,虽然只是借助外门弟子,可是六百年时光,也让成汤天下与截教气运相合,而那姜子牙注定是要助周伐纣,如此一来,岂不是自毁城墙,可以说,原本封神之人拜入那教还尚未可知,可是通天教主此举,却是硬生生将姜子牙推到了阐教门下。
对此,无归道人也只能感慨天数使然,非人力可能改变,日后封神之时,少不得来回奔走一番了。
这一边,姜子牙读书日久,心思聪慧,开始对天地万物根由产生种种疑惑,不得其解,对于天道仙道,更是由衷的向往。
姜子牙心中亦是存了一份心思,欲要寻觅仙缘,成就仙道长生之梦。一路上走走停停,晓行夜宿,跋山涉水,一日姜子牙在一山间小憩,迷迷糊糊间,一阵恶风吹过,只觉似乎有花斑之色闪过,带睁开眼细细查看,却不见踪影。
姜子牙心中一阵纳闷,只是深山之中多野兽,不敢停,收拾包裹继续往前走,不多时碰到一樵夫,颇为热情的吆喝道:“兄台这是往哪里去啊?”
姜子牙不答话,默默不语往前走,这樵夫插手拦住,笑道:“虽然萍水相逢,但是兄台也不必如此猜忌吧。”
姜子牙不曾与人斗舌,哪里是这樵夫的对手?憋得满脸通红,灿灿道:“我叫姜子牙,父母双亡,近日闻得神迹,想要寻访名山大川,拜访仙缘。”
说完还有些不好意思,扭扭捏捏怕这樵夫笑话,不想这樵夫赞道:“兄台真是有大丈夫志气,一般凡夫俗子只顾享受人间富贵,却不知生死富贵有如浮云流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百年即逝,哪里有仙缘珍贵,可得长生,可得逍遥。”
姜子牙听闻此人有大见识,很是欢喜,也开始热络起来,闲聊几句知晓此人乃是山脚下的樵夫,也是无父无母,无妻无子,孤身一人靠给人卖柴为生。
二人促膝长谈一番,觉得携手共访仙缘,于是樵夫收拾一番,一同上路,而他的名号叫申公豹。
原来这申公豹乃是一只潜居此山的千年豹子精,昨日出来寻找血食。看到一壮年熟睡,欲要吞下。却被其身上的一道白光所伤,知晓此人不是凡人,于是打定主意,装扮人形化作樵夫哄骗一番,好知其根脚。
他哪里知道姜子牙乃是天定封神之人有气运护身,更兼姜子牙乃是应白虎星宿而生,封神为定又岂会夭折在此。
二人相互作伴,跋山涉水寻访名山大川,餐风饮露,天为被地为床,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求仙道路,最终听闻昆仑玉虚宫乃是元始天尊圣人道场,二人却是打定主意往那昆仑山而来,只是昆仑山距离二人何止万里之遥,中间又相隔间无数大山,其中豺狼虎豹无数,毒蛇猛兽多不胜数,二人一路颇为狼狈,不过心中的求道之心始终未曾减弱半分,最终通过重重艰难险阻来至昆仑山脚下。
却说一路上,无归道人都在两人身侧护持,否则两人一个是凡夫俗子,一个是寻常豹子精,便是能够翻越万水千山,抵挡豺狼虎豹,有如何是这洪荒天地之中妖邪精怪的对手,眼看两人来到昆仑山下,无归道人便知道,这姜子牙,注定是要落在阐教门下了。
却说那姜子牙与申公豹来至昆仑山脚下时,那昆仑玉虚宫端坐八宝云床的元始天尊立马便得知,顿时大喜,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