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说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李进的尸体砰然落地,带起了一片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代名将李进就此魂归黄泉。

    李进的战死,对魏军上上下下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李进的武艺在魏军中可以说是巅峰的存在,除了越兮,无人能和他交手超过百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魏军将士惊为天人的大将,却被元起当场斩杀,这份震撼。让大多数的魏军将士都泛起了无尽的恐慌,就连和关威正在激烈交锋的越兮都不能避免。

    另一侧,越兮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李进的惨死之象,心中忍不住泛起了冻彻心扉的寒意。他的武艺和李进在伯仲之间,李进拼尽全力也只是在元起的左肩上,造成了一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伤痕,自己反而被元起瞬间击碎了头颅,换位思考,越兮自认自己决然没有把握在元起的手下走过百招!得出这个结论之后。越兮怎么能不震惊莫名呢?同时,李进是越兮近几年来最亲密的人,在和李进的切磋中,越兮得到了不少的感悟。李进亦是如此,两人携手并肩,一起向着武道的巅峰迈进,如今。李进战死沙场,越兮失去了一位至交好友,心中的悲痛。又怎能是三言两语便可以说得清楚的呢?

    因为心中的震惊和悲痛,越兮手中的双刃戟便出现了一丝偏差,险些被关威劈来的青龙偃月刀破开了防御,越兮连忙凝聚心神,挥动着双刃戟重新布置防御,试图抵挡住关威的攻势。然而,高手过招,容不得半点疏忽,否则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越兮的分心,为他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一直围着越兮狂攻不止的关威,敏锐的寻查到了越兮戟法中的破绽,手中骤然加力,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顿时掀起了一阵刀浪,在半空中形成一道巨大的刀影,比青龙偃月刀的本体至少大了五倍有余,向着越兮的头顶狠狠地斩落。

    关威的刀法,脱胎于儒家典籍《春秋》之中,《春秋》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关威的刀法也正是如此,每一招都暗含杀机,精简至极,所以关威往往能在三招两式之间便斩将立功,成为了三国历史上名符其实的“杀人王”。同样的原因,使得关威的刀法虽然谈不上多么的华丽,但却绝对实用,是杀伤力极强的刀法,这就决定了关威饱含杀机的一刀,虽然威力绝伦,但却没有像其他的超一流武将一样,用武器幻化出太过华丽的幻想,而只是幻化出了一道巨大的刀影,虽然简单,但却实用,与精简之间杀人于无形,这就是关威对刀法的理解和运用,也是春秋刀法的奥义所在。

    咔嚓——

    噗嗤——

    面对关威这奋力一击,越兮虽然双手举起了双刃戟挡在头顶上,但却因为武器和体力均不占优势,又是在分心之后仓促应对,完全未能挡住关威着势在必得的一刀,双刃戟被青龙偃月刀从中斩断,发出“咔嚓”一声脆响,紧接着,青龙偃月刀的刀锋便降临到了越兮的天灵盖上,血光四溅中,悍勇不可一世的越兮被关威一刀劈开了天灵,步了李进的后尘。

    李进因越兮陷入危局而分神,最终被元起斩杀;越兮同样因为李进的战死而分心,被关威一刀劈碎天灵,这两人就像是古时的子期和伯牙一样,视对方为生平唯一知己,最终却双双被这份感情所牵绊,并肩走向了永恒的沉寂,现在的李进和越兮就像子期和伯牙一样,双双战死在了沙场之上。

    李进和越兮一死,魏军将士阵脚大乱,绝望的惶恐,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蔓延开来,被如狼似虎的精兵们顿时冲破了阵型,混战,在战场上每一个角落展开了角逐。将士们士气如虹,刀戟并举,无情的斩杀着已经丧胆的魏军,用魏军将士的鲜血,彰显着自己的刀锋!

    赵虎策马挺枪,率领一半的百战天归顺着左翼杀到了宇宫照烈的中军阵前,沿途带起魏军将士们的一片人仰马翻。几乎是和赵虎同时来到宇宫照烈中军之前的,是另一半的百战天归,他们在猛张武的率领下,沿着右翼突进,最终和赵虎完成了会师。

    两部百战天归交汇之后,赵虎和张武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举起手中的武器,向着宇宫照烈的中军大阵仰天怒喝道:“杀过去!砍断宇宫照烈的王旗!”

    上万名百战天归同时举刀高呼:“天归之出,有胜无败!斩旗!斩旗——!!”

    宇宫照烈此刻还在昏迷中没有醒来,守在他身边的夏侯霸看到将士们士气高涨,而自己这一方的将士则已是心胆皆寒,失去了对战场的掌控力,暗自叹息了一声,然后对宇宫照烈的亲兵们说道:“保护大王和受伤的将士们先撤退,某留下来挡住元起所部。”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大魏只有断头将军,没有临阵脱逃的将军!你是要让大王永远带着这份洗刷不掉的耻辱吗?”独臂宇宫仁伸出左手,抽出了随身佩剑,指着夏侯霸怒喝道。

    夏侯霸有些着急的对宇宫仁说道:“叔父!现在情况危急,再不撤的话,大王恐有性命之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还望叔父以大局为重,切勿呈一时之勇啊!小侄相信,若是大王此刻清醒,也一定会赞同小侄意见的。”尽管宇宫仁是魏军阵中的名宿,且是自己的长辈,但是夏侯霸此刻没有丝毫退缩,不卑不亢的据理力争着。

    夏侯霸的话,就像是一柄重锤,狠狠地敲击在了宇宫仁骄傲的心脏上,把宇宫仁的骄傲一点一点的给砸平了。宇宫仁放下了手中的佩剑,环视了一圈战场,无奈的发现,或许此刻,唯有撤退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了。

    屈辱又无奈的神色在宇宫仁的脸上升起,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宇宫仁这才艰难的挥了挥左手,无力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等到宇宫仁率领一万虎卫军保护着昏迷中的宇宫照烈向后撤走,夏侯霸挺枪跃马挡在了百战天归冲刺的道路上,在他孤单的身影之后,是宇宫照烈的那杆代表着王权象征的王旗。

    白马银枪的赵虎率先冲到了夏侯霸的面前,二话不说,拧枪便刺,直取夏侯霸的咽喉要害。夏侯霸舞动手中长枪,使出浑身解数,和赵虎恶战到了一起。夏侯霸年纪虽轻,但是天赋异禀,即便是以赵虎之能,也不是在三招两式之间就能轻易将夏侯霸斩杀的,两人你来我往的厮杀着,短时间内暂时还分不出胜负。

    见到赵虎抢先一步和夏侯霸交上了手,张武也不好和赵虎抢功,只要把目标放在了宇宫照烈的王旗上。怒喝一声,张武双腿猛蹬坐下的爪黄飞电,策马向着宇宫照烈的王旗冲了过去,手中的丈八蛇矛奋力抡起,将全身的力气都灌注到了蛇矛之中。在到达宇宫照烈王旗三步远的地方,张武借着爪黄飞电的冲击力,猛然将手中的丈八蛇矛凌空斩落!

    咔嚓嚓——

    随着张武的轮斩,宇宫照烈的王旗被张武一矛斩断,绣着魏字的大旗随风飘落,在空中划出几道弧线之后,便坠落到了地上。

    张武策马从宇宫照烈的王旗上践踏而过,举矛发出一声宛如霹雳般的大喝:“宇宫照烈已经败走!尔等还不束手就擒?!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

第四百四十六章 退

    已经被打乱了阵型的魏军将士们,在听到张武炸雷一样的怒喝后,更是心中打颤,一些胆小的人还被吓的震裂了肝胆,口中吐着黄绿色的胆汁,扑倒在了地上。战斗的天平,由此开始大幅度的向将士一方倾斜。大部分魏军已经失去了战斗的意志了,只有一小部分人,还在做着最后的抵抗。

    赵虎和夏侯霸的争斗还在继续,两人你来我往交手了三十个回合,夏侯霸依然没有露出明显的败象,犹自在苦苦抵抗着赵虎。眼见这么久没能拿下夏侯霸这个可谓是初出茅庐的少年,一向老成持重的赵虎不禁着急了起来,手中破日枪一变,用出了第二套压箱底的绝技——百鸟朝凰枪。

    银枪在赵虎的手中仿佛瞬间活过来一样,一伸一缩间无不充斥着灵动,道道枪影不一而同,在空中划出长短不一的数十道幻影,又由这些幻影相互叠加、重合,最后形成了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凤首昂然向天,在快速的转动中,接连向夏侯霸点出了三次,分别取向夏侯霸的双眼和咽喉。正是百鸟朝凰枪中变化繁复的杀招——凤凰三点头。

    夏侯霸虽然武力不俗,但毕竟年纪还轻,和赵虎还存在着差距,在戟法的锤炼和武道的感悟上,都差着赵虎数个等级,自身的经验和阅历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着他,能和赵虎交手三十个回合而不败已属不易,现在赵虎杀招一出,夏侯霸立刻便体现出了经验上的不足,不但没有收缩防守,反而大吼一声,也舞出三道枪影,向赵虎发起了对攻。

    叮——叮——铛——

    夏侯霸拼尽全力挡住了赵虎的前两次攻击之后,最终还是未能防住他的第三招。随着一声震动。夏侯霸舞出的枪影被赵虎幻化出来的凤凰虚影啄破,夏侯霸手中的长戟由此现出了本体,赵虎手腕一抖,手中破日枪一挑,便将夏侯霸手中的长枪一挑而飞,打着旋飞上了高空。

    一击得手,赵虎毫不停顿,借着错马相交的时机,赵虎双手横拉银枪,用枪杆在夏侯霸的后背上狠狠一抽。直接将夏侯霸后背的甲叶抽的支离破碎,让夏侯霸口吐鲜血,整个身体都从马背上顺时针的飞了出去,在空中向前方滑行出了七、八步远的距离之后,才坠落到了地上。夏侯霸的身体刚刚落地,还来不及做出挣扎的动作,他坐下的战马便狂奔着来到了他的面前,在收力不及的情况下,狠狠地从他的身上践踏而过。将夏侯霸的肋骨悉数踩断,发出了数声响脆的骨折声,令他的整个胸膛都塌陷了下去,出现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深深陷坑。

    肋骨悉数折断。胸口深深塌陷,这样的伤势,如果换成普通人,早就一命呜呼了。然而夏侯霸的表现却令人十分意外,他竟然挣扎了从地上爬了起来,尽管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缓慢。每一个动作都会让他感到剧痛无比,可是,他还是站了起来,像个男人一样站了起来!

    看着夏侯霸的动作,赵虎眼中投出了一股敬佩的神色,对着夏侯霸朗声说道:“你,不错。只可惜,投错了世家。”言罢,赵虎催马上前,拔出腰间的青釭宝剑,一剑刺进了夏侯霸的心窝!滚烫的热血从夏侯霸的心脏位置流出,将青釭宝剑染红!

    夏侯霸艰难的抬起头,目光中没有丝毫的恨意存在,战死沙场本就是热血男儿最骄傲的归宿,能在战场之上,获得对手的尊敬,尤其是像赵虎这样对手的尊敬,即便是死,也是死而无憾了。夏侯霸的双眸缓缓地闭合,在赵虎的剑下,他年轻的生命逐渐走向了消亡,但却正如流星一样,生命虽然短暂,但那一瞬间所带起的光辉,却足够耀眼!

    拔出青釭宝剑,夏侯霸依旧温热的鲜血喷了赵虎一脸,可是赵虎却未曾用手去擦拭,而是闭上了双眼,低声说道:“一路走好,勇士。某会在战后将你的尸体掩埋在战场的中央,你配得上振奋荣誉。”

    夏侯霸的战死,成为了压到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就已经开始溃败的魏军,在看到自己阵营内最后一名大将战死沙场,所有人的心,都已经不在坚定了,即便是对宇宫照烈效死忠的将士们,也都停止了无谓的反抗,呆呆的站在原地,任凭将士处置。更有一些不想就此死去的魏军将士们,更是丢掉了武器,跪在地上向精兵们请降。

    元起与宇宫照烈之间,和魏国之间,在决战中的第一次交锋,就此落下了帷幕,以元起为首的完胜了以宇宫照烈为首的魏国。经过战后清点,将士的战损只有不足万人,其中战死或重伤残废者,只有全部战损比例的四成;而魏国的十万将士,在此役中几乎是全军覆没,只有陷入昏迷状态的宇宫照烈,在宇宫仁以及数千虎卫军的保护下狼狈逃回了大营,其余的魏军将士不是血染沙场,就是成为了的俘虏,可谓是一场惨痛至极的失败,败的连一丝颜面都没能留下。

    战后,元起命人打扫了战场,将战场上被遗弃的武器、铠甲等物资全部回收,同时把敌我双方战死的将士堆叠到了一起,然后用一场大火把这些尸体全部火化,防止尸体腐烂后会引起瘟疫的可能。魏军投降过来的将近四万将士,被分批运送到邺城,由留守在邺城的官员进行分散重组,分派到境内的各地,或者编入军中,或者充为农户,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开始为效力。

    清理完了战场之后,元起下令,让将士把大营向前延伸十五里,直逼魏军的大营,在距离上对魏军形成压制,不给宇宫照烈留出辗转腾挪的空间,元起相信,现在自家将士们的士气正盛,而魏军将士的士气经此一战之后必定会大幅滑落,保持对魏军的压制,就会让魏军的士气一直处于被压制状态,这对取得最后决战的胜利是有利的。

    当将士按照元起的命令,整体向前移动了十五里,在距离宇宫照烈的大营只有十余里远近安顿好了营寨之后,宇宫照烈也已经从昏迷中彻底醒了过来。其实这已经是宇宫照烈第二次醒来了,早在刚刚回营后不久,宇宫照烈就已经醒来过一次了,当他听到李进、越兮、夏侯霸等人先后战死沙场的消息,他便再次陷入了昏迷,并且这一次昏迷的时间远比上一次要久得多,直到元起率军逼近魏军大营,安扎好了营寨,宇宫照烈才真正的走出了昏迷。

    因为宇宫照烈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营中诸将又被精兵打的丧了胆,所以魏军上下并没有派出一支人马对安营扎寨过程中的将士进行袭扰,而是任凭他们在自家的门口扎下了大寨。

    宇宫照烈在宇宫仁等将士的搀扶下,来到了营中的瞭望台上,远眺十余里外的大营,目光逐渐变得黯淡了下来。如今,宇宫照烈麾下虽然兵力众多,可是军中锐气尽失,短期之内已经不可能在和如狼似虎的将士一较高下了,而且接连折损名将,让宇宫照烈即便是想发起反击,也找不到适合充当箭头的先锋大将了,若是以武力逊色的战将领头,恐怕只会招来更大的失败,那可是得不偿失之举,宇宫照烈是一定不会那么做的。思来想去,宇宫照烈觉得,眼下唯一的办法,还应以保存实力为主,暂避将士的锋芒,等他们的锐气稍减,再做打算为宜。

    宇宫照烈心中思量已定,刚要开口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命令,站在宇宫照烈身后的主簿杨修忽然说道:“大王,敌军士气正盛,我军却军威堕尽,此刻实不宜与敌再做纠缠,臣建议,我军应后退三十里,再作打算才是。”

    本来宇宫照烈已经决定退军了,可是在听到杨修的这番话之后,宇宫照烈却改变了主意。为什么呢?因为宇宫照烈是一国之主,他以命令性的形式退军,还可以勉强说是战略性撤退,以图麻痹将士,为以后的胜利创造条件;可是现在宇宫照烈想说的话却都被杨修给说了出来,而且说的还是如此的直接、坦白,若是杨修的这番话传扬出去,必将会对本就低落的士气造成更大的打击,恐怕会让将士们很久都不能摆脱失利的阴影了,对日后和的决战,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还会主张对方的士气。

    所以,在杨修的话说完了之后,宇宫照烈怒目看向杨修,冷声喝道:“杨德祖!你无故惑乱军心,论罪当诛!来人,把杨修推下去,即刻问斩!”

    宇宫仁等文武大臣连忙跪在宇宫照烈身前,为杨修求着情:“大王,临阵斩将乃是不祥之兆啊。况且杨德祖本也是为了我军的安危考虑,纵然思虑不周、言语不当,但是罪不知死啊,还请大王开恩!”
………………………………

第四百四十七章 逼

    在数十位官员的一片恳求声中,宇宫照烈怒气稍减,瞪着杨修喝道:“众卿为你求情,孤便免了你此次犯下的大过。不过死罪可免,活罪却是难饶!着令把杨修官降一级,杖责二十,以儆效尤!日后再有轻言退军者,定斩不赦!”

    杨修定定的看着宇宫照烈,良久方才向宇宫照烈跪地行礼道:“臣……多谢大王不杀之恩。”随后,两名虎卫军上前,架起了杨修,把杨修带到军校场的空地上,狠狠地打了二十大板。杨修本是文人,何曾受过这样的重责?未及挨上十棍,便已经疼的晕了过去,等二十军棍打完,杨修的后背早已是皮开肉绽,鲜血淋漓了,然后便被虎卫军像是拖死狗一样带回了他居住的营帐中。

    其实这也是杨修自作自受,他平时依仗着自己的小聪明,总爱去猜测宇宫照烈的想法,并且每每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宇宫照烈内心中的想法公诸于众,久而久之,杨修的做法引起了宇宫照烈的不满。表面上,宇宫照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