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州牧云录(管平)-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家村的岁月让天香公主发生了连她自己也不敢相信的改变。
就在这样每天总结着自己的过往、眼前和将来的对比之中,日子很快便往腊月滑去。对张牧云而言,今年的张家与往年大不一样。有月瑶几个帮衬的少年,刚进了腊月就破天荒头一回地制起了包括腊肉在内的各种农家年货。等到了除夕这一天,和往年白白蹭吃村里的流水大席不同,在张牧云主事以来他家也头一回出了人手和食物。
洞庭湖畔、汨罗江边的罗州地面,乡间民风淳朴,过年最是热闹。按本地的规矩,无论平时有什么龃龉或者口角,到了除夕这一天的下午,所有村民都将聚在村里的长街上一起吃流水大席。除夕的中午,吃过了午饭各家各户便要按照自家人数的多少,抬出一张或几张桌子,一起在村里主街道上拼成长龙。这时候,各家的男人们在家负责洒扫除尘,张贴春联,女人们则端出各样盘碗点心,抬着新酿的米酒坛子,在绵延半里的拼桌上条凳边摆放整齐。
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所有的村户按照自家的能力在岁末尽量提供最好的食物;像村里少数几个地主老财,则每家至少贡献出一头猪。于是,到了今年的除夕这一天,过了中午,大约下午未时的时候,在张家村街道中的饭桌长龙旁边,隔五六桌旁边便烤着一只羊或一头猪。今天日头很好,整个街道中明晃晃的,只有街角的阴影处还有些前天下的积雪未消。村里厨艺好的男人女人们负责着烤炙晚上的主食猪羊,那些出了大份子的财主富人们则心安理得地在一旁指手画脚,大声地指挥吆喝。
在松木炭火烤出的滋滋油响中,张家村的长街中很快便充满冲鼻的肉香。小孩子们本来在饭桌长龙下捉着迷藏,闻到了那香喷喷的肉味便忍不住流起口水。其中不那么害羞的伢子们便去叔伯阿姨们那儿去讨吃。烤肉的长者们今天也不为难他们,听了请求往往都会撕下一小块烤得焦黄的还滴着油的皮肉,笑眯眯地让他们到一旁吃去。每当这样的时候,那个正在帮两位姐姐准备自家奉献的饭菜的小幽萝,因为坚信自己勉强和月瑶冰飖姐姐一样已是懂事的大姑娘,此刻只好猛咽口水,暗自伤神。
当月瑶她们做这些庖厨之事,张牧云并不在村里。此时他另有重任。按罗州的风俗,这些汨罗江边的乡民“岁暮除夕取江水一斗,岁旦初一取江水一斗”,然后比较两者的轻重;如果大年初一的一斗水较轻,则便知道新的一年中江河湖泽水势较小;如果初一取的一斗水较重,则来年水势较大,水田固然可喜,旱地便要小心。江河的水势如何,直接关系着这些乡民的生计;于是这天下午包括张牧云在内的五六个后生,便由德高望重的老村长带领着,各自带着斗瓢溯着村中的北溪,直到那最近的汨罗江湾中取水。
略去闲言。不久那红日西斜,鸦雀归林,黄昏的暮色笼罩了远村近舍,当取水归来的老村长一声令下,这张家村岁暮除夕的流水大餐便正式开席!
这样的流水大席,饶是那个见惯了大场面的公主这时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暮色中家家户户的门前燃起了辟邪趋吉的篝火,不下百人的大人小孩们在半里长的一溜长桌边或喧嚣或谦让地入座。面对杯盘罗列的桌席,转眼觥筹交错,刀筷并举,到处都传扬着欢声笑语。往日此刻已经安详入夜的村落,现在却灯火通明,由如人声鼎沸的通宵集市!
劳碌了一年的乡民们此刻长席吃肉、大碗喝酒的场面,无论月瑶、冰飖还是幽萝都是头一次经历,正感觉新鲜无比。而乡风朴实豪爽,入座后刚开始那个定国公主还有些女孩子家惯有的拘束,谁知还没过多久她便被这无拘无束的热闹气氛感染。一边吃着烤肉,偶尔抿一口不甚浓烈的米酒,席间她也学着大家的样,不管认不认识,不断跟身周桌畔来来往往的村邻们高声地问候。旧岁将除之际,不管男女老少,不管熟不熟识,这些大块吃肉、大口饮酒的村民们都互相说着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吉祥话儿。笑语豪言连篇之际,尽管那新酿的米酒才刚刚开始啜饮,看热闹的场面似乎大家都已沉醉。
酒至半酣,肉过半饱,高兴头上的村民们三三五五地离席。不管是小媳妇还是粗老汉,皆带上绘着胡蛮神鬼的吓人脸谱,敲击着细腰锣鼓,在村里的街道上载歌载舞。汨罗的乡民们相信,这样的面具歌舞能吓跑瘟神疫鬼。当然,这样的歌舞虽有虔诚的用意,但在辛苦了一年后的岁末除夕跳起,自然带了庆贺放松之意。于是,当月瑶还留在桌席上微笑着看那些百姓们歌舞,冷不丁便被一个带着大头娃娃面具的年轻人从桌旁拉起,在一阵令人眩晕的旋转之后,等反应过来已在那刚才自己旁观的歌舞队伍里!
“你是谁!”
天之贵胄忽然手儿被陌生人攀牵,月瑶毕竟不耐;正要发作,却忽然听到那憨态可掬的大头面具后面,有人哈哈笑着说道:
“月婵,我都认不出来!来,我们和大家一起跳舞!”
于是,还在琢磨张牧云什么时候从自己身边溜走加入歌舞队伍时,公主按照他引领的节拍,不知不觉中已是手舞足蹈,在一片喧天的锣鼓声中穿行于村中街道,中间有几次还转到村子旁边的荒地田埂中一起踩踏舞蹈。锣鼓哐哐震天,篝火烈烈通明,远近不时传来烟花爆竹爆裂的声音,身处这般火热的阵势中,已饮了些米酒的公主忽然有些醉了。到这时,她已真正沉浸到这乡村过年的节日氛围里。而在这锣鼓声中明暗灯火里缠绵歌舞,酒意偶尔蒸腾,不知不觉便杏眼微饧、粉腮烫红,火热的醉意袭来,喜极之时不禁踮起脚儿,就在那少年冰冷的面具上偷偷地一吻;人群挨挤之中张牧云并不发觉,她便吸溜着嘴儿,半含害羞,半含得意地继续围绕在他身边欢歌曼舞。
在他们融入人群中纵情歌舞之时,那少女冰飖相对比较冷静。嘴上跟村人们欢快地打着招呼,内力却仍然秉持着矜持。她一直安坐在席间,带着从容的笑意看着这些热烈过节的村人。同样没加入歌舞的小幽萝则只顾品尝美肴。她吃光了这桌喜欢的菜肴点心,便着忙转去下一张桌子。就这样沿着流水大席的长桌一路吃下去,最后她终于和从村外歌舞归来的牧云哥哥月婵姐姐汇合。
此后夜色渐深,人声渐稀。村民们渐渐都回到各自家中去,此后一家人团聚围坐在火炉边,一边取暖一边守岁。篱墙小院里,江村茅屋中,那张牧云也端来火盆炭炉,在其中点起炭火,招呼着几个女孩儿一起围在火炉边。这样的彻夜守岁并不枯燥,那张牧云一边跟几个女孩儿讲着当地流传的过年传说,一边会不时地往热烈通红的木炭火中投几只红薯,或教大家拿锅铲端了花生或是肉块,在那炭火上烧灼。这样过不多会儿,一边闲谈之余,一边又能吃上香热的番薯、喷香的花生,还有那嫩汁直流的香脆猪肉。正是:
除夜忧愁少,寒庭燎火多。
舞衣连臂拂,醉坐合声歌。
至乐都忘我,芳心自美和。
今年只如此,来岁知如何。
到了第二天早上,当那几个终于支撑不住的女孩儿沉沉睡去,还在醉梦酣甜之时,张牧云则已背起了锄头,吱呀呀打开了房门,悄悄地步出门去,按当地的风俗就在院边墙角的菜畦中锄了会儿地,象征着新的一年中人勤春早。
第四卷『几承魔气一飘然』第十九章 声相闻闹市,谁语半生劫
自月婵、冰飖、幽萝相继来投,整日与这几个女孩儿笑语晏晏,张牧云日常心情倒是比以前大为松快。只不过所谓乐极生悲,当这个热闹而轻松的年关过后,有个很严峻的问题忽然摆在张牧云的面前:
不知不觉家中银钱已然耗尽;那坛中的米面盆罐中的油盐,只够支撑十来天的生计。
张牧云家并无祖产,又无恒产,以前靠他自己上窜下跳折腾各路营生,勉强还能养活自己。不过,现在家中连添三丁,还都是女子,在那个年岁并不可能赚得大钱。而她们却都容光雅洁,他这一家之主并不好意思拿些破烂衣服给她们胡乱穿了。不仅如此,偶尔货郎来免不得还要给她们零钱去添点胭脂水粉,每到换季之时还要去布庄扯几尺布做做衣裙。
这样情形下所有的用度都要靠少年一人支撑,实在艰难。这大半年来,要不是有宝林寺抄经那一笔往日很难碰到的横财,到了腊月年关之时他就得带大伙儿一起喝西北风了。“坐吃山空”,何况年前又加盖了一间屋子;于是到了正月中张牧云家中所有用度终告罄尽,只余下最后半吊铜钱被张牧云紧紧捏在手中,紧张思索如何拿它运作营生。
纵使生计已经窘迫,平日张牧云并未丝毫跟月婵、冰飖她们提起。就这样表面轻松自如,暗地里绞尽脑汁,终于在正月十一这一天让张牧云想到一个念头。他琢磨来琢磨去,心说与其枯守家中,困坐愁城,不如出外行走一番,到那繁华所在看看,说不定有什么好营生。于是这一日他便跟几个女孩儿说,那正月十五元宵灯节将近,听人说正南衡山脚下的衡阳城元宵花灯最是热闹。既然如此不如这回大家一起去看花灯,省得总是局促在小村中,也甚憋闷。
听此提议,那月婵、冰飖还有那小女娃儿自然无有不从。某种程度相比男儿而言,女孩儿对元宵节花灯还更喜欢,于是众女踊跃,无不欣从。
闲言少叙。自收拾行囊离了张家村,几人先往罗州而行。近了罗州城门,张牧云在心中琢磨了一遍,觉得此处对自己而言就像面对已被刨过了多少遍的田地,再也觅不到什么大食,于是决定过城门而不入,领着月婵几人绕过罗州直往西南而行。此后约行二十多里,约在正月十一日中午时分,便到了湘阴。
湘阴乃洞庭湖南小城,其人物风景与罗州无异。在湘阴县打了个尖,随便在一处面铺要了几碗面,几人吃了,那张牧云看这湘阴城还不如罗州繁华,没甚出奇之处,便又领了大家出了湘阴城南门,沿着绕城而过的湘水大河往南边而去。
这湘阴城旁边的湘水大河,又名湘江,自还在此行目的的衡阳南边的永州流来。因湘江更南的源头流过一段,在永州境内与潇水汇合,向北流为湘江,故又常合称为潇湘。
潇湘之水,湍流无际,浩荡无涯,自天南而来,奔流一千多里后浩浩汤汤流入洞庭大泽。此时张牧云几人行走的正是湘江下流,江水流至此处江面已十分开阔。自县城出来,当脚下的官道渐渐逼近潇湘江畔,在路过一大片摇曳的芦苇丛后,那层波叠浪的潇湘之水便飒然印入眼帘。见到眼前一片白水茫茫,众人尽皆觉得眼前一亮,那小幽萝更是兴奋地跑上前去,在江滩边手舞足蹈,跟后面哥哥姐姐们嚷道:
“好大的洞庭湖!我终于看见它了!”
原来幽萝却把这湘江当成牧云月婵等人常跟她说起的洞庭大湖。此时她一见这样白茫茫望不见对岸的大江,一时也忘了她牧云哥哥明明说过那洞庭湖在北边,只顾在江畔拍手笑闹起来。
见幽萝这样憨态,张牧云忍俊不禁;纠正过她的错误后,大家便沿着这湘水大江溯流而上,一路迤山逦水地往衡阳而去。
闲言少叙。也不知是否还在年节之中,那街市萧条,一路无论张牧云怎么削尖了脑袋将一身打小练就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却始终也没找到什么赚钱的门路。
话说到了正月十四这一天,无论那张牧云内里情不情愿,上午时分他们这一行人最终还是来到了衡阳。
才到衡阳城边,一股子热闹气氛便扑面而来。因衡阳的元宵花灯确实远近闻名,到了十四这一天衡阳城内外已是热闹非凡。在张牧云他们走近的北城门外,还没到城门洞边,便见得官道两边已是摊贩林立,店幡招展,那讨价还价的声音更是嘈杂喧天。
张牧云招呼着大家挤过了摩肩接踵的人群,好不容易接近了城门边,已望见城门洞上方的“衡阳”两个古朴大字。正当张牧云松了一口气心说“终于到了”时,谁知节外生枝,那幽萝又赖在一个卖彩纸风车的小摊前,只是不肯再走。幽萝这般撒娇,其实并不是好时候;此时张牧云满脑子里也只想折腾点营生,本能地便对这些想来赚他钱的同行们十分抵触。
尽管天生不愿,又手头乏钱,但那曾经露出一手诡谲本事的小幽萝此时竟如此被那些红红绿绿迎风飞转的纸风车吸引,十分顽强地请求她刚刚认下的牧云哥哥帮她买一支。这小幽萝,生得粉妆玉琢,娇颜媚骨,张牧云认为从外貌上来说,她在稚龄女娃中已是不俗。只是让他痛心的是,如此都丽脱俗的小女娃,最后还是和其他寻常小童一样,小手中死攥着一支中意的风车不撒手,不管怎么说都不听!
痛心疾首之时,张牧云假作呵斥了一回,最后看看无法,也只好苦着脸、咧着嘴地从褡裢中数出三文铜钱,买下这个只管骗小孩的纸糊玩意儿。
说起来,小幽萝稚嫩懵懂,不懂得察言观色。对于少年囊中羞涩的景况,她毫无察觉。不过另两个女孩儿则完全不同。通过几天下来的观察月瑶和冰飖早已发现,她们这暂时的一家之主已是床头金尽、仗头乏钱。
于是,留意到他在眼前掏出三文钱买个纸风车也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样,月婵和冰飖也只好懂事地忍下想吃街边那香气四溢的小吃的念头。
这样时候,那已恢复大部分记忆的天香公主月瑶,流着口水努力按下贪吃念头时再记起以前在宫中每餐案上盘盏连城的情景,便觉得眼前的情景十分不真实。这时她联想起庄生梦蝶,忽然一阵恍惚,也不知眼前的情境是否梦幻,不知是否只是她在皇宫春苑中玩耍累了,在百花亭畔偶尔小憩的一个梦里。
闲言少叙。甫进衡阳大城,种种繁华的景象自是目不暇接。那此刻与少年同行的天香公主,虽然以前也常来天下行走,不过几乎每次身边都是文臣武将云集,真正深入民间的机会少之又少。于是在这样热火朝天的民间商铺杂耍面前,身份尊贵的公主也变得毫无矜持,只顾左顾右盼地贪看,竟好几次差点走丢,幸亏张牧云留心招呼才不至失散。
在车水马龙的街市中闲逛,看那左右的商铺中汇集了天南地北的货品;什么辰州的刀剑、岳阳的花伞、永州的油茶、浏阳的花炮,甚至还有远在千里万里之外幽州的皮毛、会稽的竹器、梁山的象牙、通州的玉雕、苏杭的丝绸,林林总总光这些商肆的陈设货物就让月婵这几个并不平凡的女孩儿看得十分起劲。
月婵她们高兴地逛街,那张牧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瞅着身边这几个笑逐颜开、无忧无虑的女孩儿,张牧云心中暗自忧愁:
“罢了。再这样闲逛下去,再寻不到什么上手的营生,恐怕这回真个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真地只是白费钱来衡阳看回元宵灯节了。”
忧闷想着,正踌躇间,忽然他只觉得身边的人潮猛地向前流动起来。
“怎么了?”
现在人多,见身边行人忽然向前奔走,张牧云一惊,立即警道:
“莫非后面有人惊马?”
正琢磨时,忽然便听得向前奔动的人潮中有人大喊道:
“那王仙长又捉妖啦!大伙儿快去看呐!”
“呃?!”
一听这叫唤,张牧云朝前面望去,只见身边跑过的人群都在朝对面街角那个楼阁巍峨的深宅大院跑去。
“捉妖?哈!”
听得这话儿,张牧云心中愁闷忽然一扫而空。他高兴想道:
“想我长这么大还没真见过捉妖呢!这我可得一定要瞧瞧!月婵!”
他刚回头想叫月婵几个一起去瞧新鲜看热闹,谁知才叫了一声,便听得那月婵已在前面叫道:
“牧云快走啊!有捉妖哦!快点走去好占个位置看啦!”
张牧云闻声一回头,却见刚刚还在身后留连店铺的月婵几人,此时都已经在前面一丈多远的地方等他了。
“哈哈,这般腿快!”
张牧云哈哈一笑,赶紧也快步赶上前去。
也许,这时满心只想看热闹的张牧云,还有那几个笑语晏晏的女孩儿,没有一人能够想到,就在今天中午这衡阳城中,只是拔脚去看个热闹,却会掀起怎样一片无法想像的血雨腥风!正是:
闹市啼山鬼,
幽宅迸异霞。
谁知偶游地,
血海浩无涯。
《九州牧云录》第四卷完,敬请关注下一卷:
『妖火焚情春梦残』
第五卷『妖火焚情春梦残』第一章 妖光剑影,声唳衡阳之浦
呼朋唤友地随人群跑去那边看捉妖的热闹,等到了地方,张牧云发现最先吸引他的倒不是什么仙长妖怪,而是那间气派非凡的大宅。衡阳的这条街上,倒也有不少人家;但闹哄哄显然是捉妖地点的这家房子却几乎比左右邻居高上一倍。不说后面不知几进几出的亭台楼阁,就从人群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