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厂公为王-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风头不对,恐怕真的要出事了。
  从早上接到东厂善后的命令,他就有了这种想法。祸源何方,他暂时还没有想到,毕竟他没有自己的情报网络。
  解缙心中郁闷。他白日里曾经到东厂求见徐如意,想要问个究竟,结果却吃了个闭门羹,也是让他甚是郁闷。
  不过有些事情就算不知首尾也是可以做出判断。就好像隔壁住着小偷,只要家里丢了东西,不需要任何的证据,第一反应一定就是邻居偷得,不是也是。
  东厂出事,自己一定会受到牵连。自己若是出事,那那个人一定会很高兴。
  “老许。”解缙撩开侧帘,管家老许自然而然的上前:“老爷。”
  “去姓方的府上。”
  “是。”老许答应了一声,随后快步上前,招呼着前边儿轿夫转向。
  京城中姓方的人家多如牛毛,有些权势家宅称得上方府的也不算少。但能够让解缙咬牙切齿的叫上一声姓方的,那就只有方孝孺一人了。
  小半个时辰,轿子在方孝孺府前停下。管家上前通秉,不久之后,解缙就坐在了方府的客厅品起了茶来。
  粗茶,说不上什么味道,水倒是够热,烫的解缙龇牙咧嘴。
  “大绅兄前来,在下有失远迎,还请恕罪。”方孝孺拱着手,笑吟吟的总了进来,满脸的和气。
  “解缙何德何能,哪里当得起正学先生的远迎,传扬出去岂不惹人笑话。”解缙坐在座上,也不起身,皮笑肉不笑的拱了拱手便算是回礼。
  方孝孺还是笑也不生气,自顾自的在上首坐下:“大绅兄似乎心情不好?”
  “确实不好。”
  “不知何事?可有在下能帮的上的?”
  “你倒确实帮的上。”解缙哼了一声,斜眼看着方孝孺:“最近我右眼皮直跳,感觉最近有事儿要发生,孝孺兄可能解?”
  “这。。。在下才疏学浅,却是不通岐黄之术。”
  “与灾病无干,只怕是小人作祟,欲要对我解缙不利!”
  解缙有涵养,至少装作有涵养的样子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可在方孝孺的面前,尤其是这种私下的场合,他总是很难克制,他也很难说个为什么。只知道每次这么冷嘲热讽一番心情总会好上不少。
  此时,方孝孺的脸色也沉了下来,看着解缙,淡淡的说道:“大绅兄所说的那个小人。。。可是指的在下?”
  “就是你。”解缙指着方孝孺:“你是不是又在做什么阴谋勾当?小心别祸及家人。”
  “大绅兄也是读过圣人之言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更何况,就算在下真有阴谋,难道你一问,我便照直说了?”
  “我不是来问你的,而是来警告你的。”解缙哼笑道:“你最好不要搞些乱七八糟的伎俩,否则。。。哼”
  “没有,也不敢。”方孝孺摇了摇头:“大绅兄,你有东厂徐公照拂,在下又怎敢无端寻衅。还是那句话,大明盛世之下,实则忧患重重。在下只想尽绵薄之力为百姓做些小事,无心涉足朝堂争斗。更何况。。。”顿了顿,有道:“凭东厂情报之缜密,就算在下真有密谋,恐怕也瞒不过徐公的法眼吧?大绅兄又何必亲自登门质问。”
  说道此处,方孝孺端起了茶杯,茶盖轻扣两下,也不喝,正是送客之意。
  “告辞!”
  眼看着解缙离去,方孝孺将手中的茶盏放下,一双眼睛眯了起来:“这或许真的是个机会。。。”


第三百七十六章 祝融驾前
  四日,飘飘然而过。
  早朝还没结束,五凤楼便依旧忙碌起来,太监宫女足有二三百人,端盘拎碗,抬桌搬凳,穿梭其中。
  领班的管事们时不时的大声吆喝,厉声责骂,偶尔看到不顺眼的还要动手。还好,虽然打破了些碗盏,但总归还是有条不紊的继续下去。
  朝廷与郑家的晚宴定于寅时起,今日宫门不落,礼部也没有话说。
  早朝在巳时便结束了,还是一如既往的枯燥,甚至比平时更多了些压抑。殿上君王殿下臣,一个个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似乎是预感吧,今日的晚宴定然不会平淡。
  回到家里舒舒服服的吃过饭,喝些热茶,换上洁净的衣袍,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员便骑马坐轿向着皇宫进发。
  他们身边都跟着家将随从,但等走到宫门口便也就舍了。下人自然是没有资格入宫的。
  夜,一道白光划破天际,经过北斗,落在帝星紫薇之畔,明灭不定。
  星月之下,五凤楼灯火通明,即使站在洪武门外都能清楚地瞧见。皇室为郑家行宴,这是皇帝对顺民的嘉奖,也是郑家无上的荣耀。
  今夜不行宵禁,人们沿街漫步,街上的灯烛与宫内的光华遥相呼应,构建好一番盛世景象。
  一切都那么的和谐,美好,只要不往东直门那边去看。
  东厂在东直门外,随着这黑夜一同沉寂。远望去,硕大的牌坊就好像一张巨口,大门口两盏孤零零的白灯笼尤似两颗獠牙,择人而噬。
  “呵,小孩子就是小孩子,身子长了,心却没长。”
  “我觉得也挺好,不像你我,身子残了,心也是冷的,不像个人。”
  “人是做不了大事的,能成大事者如虎,如狼,飞龙在天。”李彩娱手扶着宫墙,将目光收回,投向宫内的盛景:“还记得吗?以前皇帝请宴的地方可不是五凤楼。”
  “怎么会不记得呢,也才。。。”楚埋儿想了想,看向一旁的唐身葬,还是一张冰冷冷的死人脸:“老唐,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吗?”
  “洪武六年四月初八。”唐身葬回道:“朱重八在庆功楼大宴文武,嘿,那一把火,可烧死了宫里一千三百四十八个孩子,你怎么会忘?”
  “怎么能忘呢,只是看看你还记得没有。”楚埋儿笑了笑。他确实没忘,只是不想提。
  “这一晃,二十八年就过去了。”李彩娱叹了一声,忽然笑了:“朱重八想一把火全杀了,结果刘伯温领着徐达跟着一块儿下了楼。
  火放起来又灭了,咱们这些苦命的却受了牵连,成了他朱重八的撒气包。
  老门主管这个叫报应,马副门主管这个叫命数。你们呢?你们觉得这是什么?”
  楚埋儿摇了摇头:“我脑子不好用,想不出来。”
  唐身葬默然。
  “这是报应,也是命数。”一个阴柔的声音从阴影中传来,黄扇枕踱着四方步,优哉游哉的走来,脸上却似笑非笑:“咱们做太监的,只要踏进了这紫禁城,就是要给皇帝做猪狗的,喜欢了就给个笑脸,不喜欢了就杀了吃肉,天定而已。”
  “地字堂堂主,谈笑杀人黄扇枕,什么时候也认命了?”李彩娱故作疑惑地看着黄扇枕。
  “谁~说咱家认命了?”黄扇枕嘻嘻一笑,森然道:“人分男女,身怀阴阳。顺之成人,逆之成仙。咱们太监算是男人吗?算是女人吗?不男不女的阴阳怪物,不逆天,不成仙,岂不白瞎了这副身子?”
  李彩娱沉默片刻,轻声问道:“你。。。都安排下去了?”
  “嗯,都安排好了。”黄扇枕点点头:“老陆和老吴已经领着孩子们把家伙都布置下去了,老赵压着御马监,刘喜守着皇帝,福禄寿压着文武大臣。只要你我点点头,这五凤楼的凤凰可真就要涅槃了。你。。。怎么说?”
  “小门主那边,没有动静?”
  “咱们天门在这宫里经营了多久,小门主几时才插进来的人手?这事儿压根儿就没和他说。免得横生枝节。”
  “你。。。做的对。”
  “天门门规第二条,令出于上,门主之令,不得有违,违者立诛不赦。”唐身葬淡淡道:“咱们却是违了老祖宗定的规矩。”
  “天门门规的第一条,历任门主当以天下无根之人为手足,以天门基业为重,为天下无根之人谋万世福泽。你觉得,咱们那位小门主做到了吗?”黄扇枕冷冷的回道,伸手指着下边漆黑一片的东厂衙门:“咱们当初把小门主送到朱允炆身边,为的是什么?和皇帝做朋友,傻得叫人心疼。
  不错,如今有了东厂,咱们太监的权势已经走到了巅峰,天下无不侧目。可细想想,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汉末以降,十二位老祖宗立下天门之后,成就在小门主之上者可不在少数。高老祖,李老祖,童老祖,几位老祖宗那功业可比小门主如今还要高上几重,结果呢?
  和皇帝做朋友,童老祖拿地宫里的银子给皇帝买燕云十六州,最后又怎么样?”
  “咱们这些残废人,恐怕天生便当不得这天下的担子。”唐身葬靠在城墙上,无力的垂下头。
  “那你是忘了当年。”楚埋儿声音激亢:“当初元顺帝那时候,老门主带着咱们兄弟纵横天下,谁能相抗?不论是皇帝,什么文武大臣,四教七派,咱爷们说一句话,比老天爷都好用。这天下,差一点点,差一点点,就归了咱们了。”
  “最后不还是差一点点吗?”
  “你!”
  “够了!”李彩娱厉喝一声,声音又低沉了下来,很疲惫的样子。看看黄扇枕,看看楚埋儿,走到了唐身葬的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头道:“自家兄弟,好不容易活到了今天。得失成败,最后的福祸也落不到咱们头上,真有好日子的那天,估计咱们也都到下边去见列祖列宗去了,还吵个什么劲儿呢。这样吧,让我老李拿个决断。”
  “你说。”
  “小喜子还守在皇帝身边不是?咱们也去看看。真要是皇帝翻了脸,咱们就动手。若皇帝不说话,咱们。。。就算了吧。”


第三百七十七章 起
  五凤楼
  文物群臣分作几排,按品级高低左右而坐。一人一桌,上有琳琅佳肴。琴音轻动,水袖长舞。教坊司将这些罪人的家眷训练的极好,在这大殿的正中摇曳着动人的身段,唇间朱砂,眼角青黛,说不尽万种的风情。
  这舞蹈说不上名字,琴乐之声也没几人能说出名堂来,但羞涩可餐,却是令人食指大动。
  长兴侯因病未来,武英候却不知为何也告了病。少了这两位老人家的镇压,武将们喝的多了,渐渐地有些吵嚷起来,对着眼前的舞姬与左右品头论足,笑声自姿虐,却不失一番真性情。
  对面文官那边就要好上许多,风度涵养尽显,吃菜只是偶尔一口,饮酒也只是微微一抿。偶尔捋须轻笑,没长胡子的也摇头晃脑,好似在酝酿什么绝世的诗句。
  好演技,真的是好演技。
  户部尚书夏元吉看着这堂中的各人的演绎,心中赞叹:“朝堂果如戏台,人人皆是名旦。”
  朱允炆看着下首处郑家这一桌,见他眉头深锁,全无笑意,不由得疑惑道:“郑先生,今日该是老令堂大寿,大喜的日子,何故闷闷不乐?可是这宫里的菜味道不佳?”转头又看看他同桌面目稚嫩的少年:“你想吃些什么?说出来,朕让御膳房给你准备。”
  “我不要吃的。”少年摇了摇头。
  “那你想要什么?随便说,朕都准你。”
  “我要陛下还我爹爹清白。。。”
  。。。。。。
  桌上的佳肴色香味俱全,热闹欢愉的气氛却已不再,郑志忠跪在地上,一副崖山蹈海的慨然之色,身旁跪着他的儿子郑善如,还有一个八九岁,稚嫩的少年。
  歌休舞止,乐伶早已退出殿去。贵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这三人身上,最后又落在了皇帝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
  “郑先生是说,这少年是反贼齐国忠的儿子?”
  “皇上,他确实是前甘州知府齐国忠之子,齐报君。”郑志忠抬起头,平淡的看着高高在上的万民之主,声音不卑不亢:“半年前,东厂为追查燕王世子行踪,追至甘州。因故,与甘州知府齐国忠齐大人起了糙芜,便屠了齐国忠满门老小,只有这忠仆一人带了这孩子逃了出来,算是为齐家留下了最后一丝血脉。”
  “因故?何为因故?又因何故?!”朱允炆还没说话,解缙却豁然而起,指着殿中郑志忠厉声道:“齐国忠勾结草原鞑靼,西域暴民,意图不轨,忤逆朝廷,乃是铁证如山的事实。甘州城外,东厂三千卫士卫国尽忠,无一生还,难道都是假的不成!”
  “皇上!”解缙来到场中,双膝跪地:“徐公公当时也在城中,臣听闻,是时,徐公公甚至有绝命书传回宫中,已是报了必死之念,本身亦是险死还生。姓郑的信口雌黄,居心叵测,臣请治其欺君之罪!”
  “解大学士,不知您口中所的铁证如山,到底是一份怎样的铁证?可能拿出来与天下人一观?”
  “甘州天火焚城,已是废墟一座。便是有人证物证又如何拿的出来?”解缙反问道:“你刚才说因故,我在问你到底是因的何故,为何不答?”
  “因为一个女人。”
  “哪个女人?”
  “玉生烟。”郑志忠看看解缙,又左右环视殿上文武群臣,说道:“此女乃是甘州一青楼头牌,深得齐大人长子齐玉帛之喜爱。却没想到恶了东厂。
  诸位大人有所不知,东厂查察司司主夜雨泽,好色如命。在甘州城中见了这玉生烟,便起了歹意。也因此,与齐公子结下仇怨。”
  “因为一个女人?”
  “太监也会好色?太监如何能好色?”
  在座文武议论纷纷,质疑不断。可大多都是那与东厂不甚相近的。真正与东厂有交情的却是沉着脸,低着头,不敢多言。彼此偶然的一个对视,眼神中却是对郑志忠这番荒谬言论信了七分。
  太监如何就不能好色?夜雨泽好色之名在圈子里可是如雷贯耳,只是大家不敢多提而已。
  郑志忠膝行几步,抬手将身后少年的上衣脱下,露出瘦弱的脊背,上边三个斗大的青字纹刻:“报君恩”
  “岳武穆刺字在背,一生精忠报国。齐大人背上也有刺字,写的勿忘天恩,兢兢业业,恪守一方。更在儿子幼子背上可下报君恩三字,取名报君。忠义之心天地可鉴。
  陛下,只因为一个女人,东厂群监便刻意构陷,灭忠臣满门,更污其一生清名。草原鞑靼犯边是真,但齐大人却是忠于陛下,忠于朝廷的啊,还请陛下,明鉴!”
  “请皇上还家父清白。”清亮的童声此时显得无比嘹亮,尖锐,那一双清澈的眼眸直视着君王,这天下唯一有可能为他报父仇之人。
  这目光是如此的明亮,让朱允炆下意识的侧目。
  对于徐如意的忠诚,朱允炆从来没有过一丝一毫的怀疑。这种信任不是简单的花言巧语或者是多年的陪伴所来,而是徐如意多次出生入死,拿命拼来的。
  幼年时御花园之后的舍命一搏只为给自己出一口气,一直到甘州城寄来的那封写着风华玉碎的绝命书,还有后宫的那两个用性命换来礼物。
  一路走来,朱允炆从来没有见过徐如意做过哪怕是一件对自己不利的事。因为对徐如意的信任,东厂的一些所作所为,与朝中群臣的勾结龌龊,朱允炆选择了视而不见。
  可是他还是会害怕,会恐惧。
  害怕这份真挚的友谊会因为权欲的影响而变得污秽。无数次,每当心里产生犹疑的时候,他总会将这份怀疑狠狠地踩上几脚,再用土埋起来,希望他会永远的消失。可很多时候,命运的双手总是会将这怀疑的种子从土里挖出来,捧到他的眼前。哪怕他闭上眼睛,也要扒开他的眼皮,掰着他的脑袋,强迫他直视。
  直到此刻,避无可避。
  如意。。。不,如意不是这样的人,一定是下边的人自作主张,一定是那个夜雨泽!


第三百七十八章 恶趣味
  “徐公公。”楚枫与江进酒一前一后的走入了书房中,拱手施礼之后,开口道:“您找我们。”
  “对,咱家找你们。”徐如意笑了笑,伸手一指两侧的椅子,示意二人落座,复又指指两人座旁方桌上的小木盒:“咱家当初让你们帮忙找人,虽然最后没抓到,可交给你们的事却是帮咱家做到了。咱家这人讲理,你们要的血参,在那盒子里,拿了,咱们便算是两清了。”
  “多谢。”楚枫点点头,将木盒拿在手中打开,一股药香氤氲,令人精神一震。
  江进酒似乎今日并没有喝多少酒,虽然脸上还是一片不健康的红,浑身酒气熏天,但目光却十分清醒:“人在茶馆,公公没有抓到,折损了许多人手。人在玄武湖上,公公却视而不见。今日来时,小人偶然听闻,那马三宝又上了岸,就在此时,此刻,如果公公去武英候的府上走一遭,说不定能将他堵个正着,不知公公是不是要去一趟?”
  “不去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武英候的死活还是要靠他自己,咱家管不了太多。”徐如意摆摆手,随口问道:“可知蓝春何在?”
  “公公之前没有让小人查蓝少爷的下落。”
  “随口一问,不知道就算了。”
  “在长兴侯的府上。”江进酒答道:“想着公公可能会问到,便顺手查了一下。”
  “厉害,厉害。”徐如意挑了挑大拇指,点头道:“咱家在这南京城经营多年,自以为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