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狭路相逢-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次的动。乱,温某确实有责任,就应该更早些请这些王爷们把银子捐出来,那么也不会让百姓们在失望之下铤。而走。险了。如今那些闹。事者都大部分都已经被抓。臣恳请皇上,只诛带头之人,放过那些跟从者,他们也都是因为生活太艰难了才会犯下此事。而四个王府的土。地,就此分给灾民们,如此一来,百姓看到皇上的宽仁,也不会被有心之人挑拨,造成更大面积的动。荡。”

    “这也是个办法,百姓们不容易,那就只诛。杀挑事之人吧。钱卿家你以为如何呢?”朱由检微微笑了一下,反问了钱谦益,“可还有什么更好的注意,不是说了要用温和的手段,这方面你就帮衬着一下温卿家吧。朕听闻你在江南素有才名,这样吧,你拟一份告知书,劝劝那些百姓不要着急,再写一份给那些宗室发去,晓之以大义,让他们明白百姓的日子不容易。也与他们说明白了,要是他们不拿银子,朕也是控制不住有些小人会故意去挑。唆。百。姓,让他们做出什么祸。事来。这点温卿家没有把握好,你可是一定要劝住他们!

    还有,着曹化淳回京,让他去帮着统计一下各个藩王府都有多少存钱吧。朕不是要他们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现在先说个清楚,哪里的地是他们的,免得日后朕想要开垦荒地的时候说不清楚。还有先让朕有个准备,万一要是遇到了代王那样的情况,朕也能够帮着追回损失。”

    钱谦益这次是哑巴吃黄连,只能接下了这个任务。自己没事招来了这么一个既没有实权,又没有油水的活,何苦来哉。而且要是再出了事情,责任还要分一半,不对,看情况是自己八分,温体仁两分。

    “至于温卿家,此事也是他预料不及的,不过事情发生了,也不能推卸责任。就罚俸三个月,这笔钱也一同捐入国库中,为安顿灾民用。这样也是成全他为民着想的心。”

    这场针对温体仁的弹劾事件到了这里,算是不了了之。皇上已经这么说,可见他是下了决心要拿到银子。如今藩王们的账册都到手了,证明了都是他们的错,那还能说什么。而朝臣们是绝不敢为了藩王开口的。

    代王世子是被请入京城的,他的父亲那日外出才得以幸免,但是他父亲的身体不好,因为这件事情已经是病危在床了,不久就一命归西了。比其他三家的家人全部被杀了的惨。状,代王的世子倒是活了下来。朱彝经这个十岁不到的少年,就被朱由检召入了京城。

    前面说了,四个王府都被抢了,损失很大。代王府里也差不多什么都不剩下了。朱由检出了几个王府的丧葬费,也怜惜朱彝经,就破了先例。说你就先来京城吧,皇上招待你。

    温体仁对此不予置评,他不想知道皇上是想把人就近看管,怕这个人在死了一家子之后,脑子发热做出什么威。胁。朝廷的事情来,还是对于藩王还有另外的招术。

    总之经此一劫,其他的藩王们突然之间就悟了,对于温体仁派人去收银子,曹化淳去查清账目的事情,也没有前面那么抗拒了。现在的情况就是皇上不在乎有动。乱,反正抢的是藩王府,百姓们知道皇上的态度,总不能上京城去闹吧。要钱还是要命,你们自己看着办,皇上也不是万能的。

    而温体仁在背地里琢磨,这些带头挑事后被杀了的人是不是朱由检暗中收买的?所以才把这个动乱控制在闹了事情,但是不会过火的范围里。可是即便如此,这样的招术的确是铤而走险,万一要是有个人抽抽了,真的想要号召大家一同反。了。朝。廷怎么办。

    哎,想要弄钱来,怎么可能不冒些风险,然而若是想要割别人的肉,那么流。血也是必然的。皇上的心够黑,才能把钱给弄到手。不过这也是在大明朝,藩王们没有兵权,也没有参与政事的权力,就是往废了里头养。其实只要坐龙椅的人够没脸没皮,拿着他们来第一刀再好不过。

    为什么是第一刀,温体仁明白自己还是要仔细谨慎一些,宁可清贫也不能被朱由检盯上。因为很多的官员虽然俸禄低,但是各个派系与背后的大商人都牵连着。现在皇上还根基不稳,等看吧,到了他手握兵权的时候,就是这些人也要倒霉的时候了。

    ****

    接待朱彝经的是吴无玥,他主要是为朱由检打前站,看看这人身上的伤怎么样了,然后心理创伤怎么样了。说起来吴无玥都快要被变成专业养孩子的人了。一个小的雨佑仁,还有一个被洗脑中的李定国,这次又来了一个十岁的朱彝经,他与雨化田这个宅子算是热闹。

    这个时候马钱子的作用是巨大的,作为一个从小走南闯北,善于各种方言的人,他也有满肚子的故事,可以给李定国与朱彝经长长见识。与吴无玥有时候光怪陆离的故事不一样,马钱子的故事都是最底层百姓的生活,让这两位来自不同地方的少年,充分明白了什么叫做民生疾苦,而各地风俗都有不同。

    等到朱彝经真的见到朱由检的时候,已经是他入京的第十日,与想象中不同,乾清宫的布置甚至没有代王府的富贵,朱由检穿了一身暗色的常服接待他。

    “臣朱彝经恭请圣安——”朱彝经是惶恐的,他从小在王府长大,也没有真的跪过谁,对于进入京中看到皇上之类事情从来就没有想过。而痛失双亲后的悲苦,没有兄弟的朱彝经也无人诉说。

    虽说这几日在吴无玥那头放松了些,但是当被朱由检亲手扶住了要跪下了身体,然后被他揉了揉脑袋,听到他说,“代王这一支虽然与朕在血缘上已经远了,但是我们总是一家人。彝经受此大难,朕总是有责任的,你若是想要哭,就哭出来吧。”

    朱彝经的泪水突然就刷地下来了,他也顾不上太多,看到如此温柔的朱由检,一下子就在他的怀中哭了起来。

    在这段日子里面,他隐约明白了自家人的死其实是咎由自取,他们过的太好,而百姓过的太苦,父王又不赈灾,才出了大动乱。

    但是他只是一个孩子,就算从山西入京一路中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难生活,但是他还是悲痛,想要去恨谁,更想要去怪谁。为什么皇上不能早点安置百姓呢?!以为会见到皇上在京中大鱼大肉,谁想到事实证明了,皇上的日子还没有王府好,这样的话他所有的怨怼又要向着谁去。

    而被朱由检这句话一说,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委屈,朱彝经就没有任何形象地哭了,自然也不会多想这么做是不是冒犯天颜。

    等着朱彝经哭了半响之后,朱由检让王承恩打水进来,亲自为他把脸上的鼻涕眼泪给擦干净了。“彝经,朕比你也就大了六七岁,不论辈分的话,朕算是你哥哥了。你在京中就安心地住上一段日子。让你住在宫外雨大人的宅子里头,是朕不想要拘束你,在宫里面就没有那么自由了。”

    “谢皇上。”朱彝经哭的清醒了之后,反而不知道手应该往哪里放了,他其实更加想要问,皇上让他入京究竟因为什么。

    朱由检温和地看着朱彝经,为他整了整衣衫,“你年纪还小,要是想开府,就在等一段时间。哎——,说起来也是你父亲没有明白朕的意思。让藩王捐款的事情,朕怎么可能一刀切呢。每个王府的情况都不一样,当然是要根据大家的情况来的。”

    正说着话,王承恩来禀告了,徐光启大人来了。

    “让他进来吧。”朱由检又看向了朱彝经,“今天你留在这里用膳,徐大人带了一些好的吃食进来,你也尝尝,朕估摸着你以前没有尝过。”

    徐光启也被赐了做,这顿饭算是三个人一起用,而上的正是土豆大餐。

    雨化田那里也被分到了一些土豆大餐,这个东西见是见过,但是吃的人不多,他尝着味道居然不错。眼神微微顿了一下,这个时候把这个朱彝经弄进京城了,又加上一个徐光启,就要走第二步了。    温体仁是被雨化田请进宫里的,这意思就是说他是秘密入宫,不会有人知道。现皇宫中的人手已经被裁去了不少,留下来的人特别是在朱由检身边的人多半是在信王府就受了教育的,都很懂得说了不该说的话明天就不用看到太阳了,外加上平时朱由检对他们也不苛责,一颗甜枣一个巴掌的政策下,大家都很守规矩。

    一般来说朱由检早上先上朝,然后听日讲,中午饭有时候与讲学的老师一起用,有时候去朱由校或者小土豆那里用,然后下午午休一会儿,之后的时间他或者宣召人来平台招对,就是在皇极殿门外的地方谈谈当下的事情。但更多的时候,他喜欢在乾清宫召见大臣,而说的话多半都不被记档。什么有人偷听?你当雨化田是假的。而剩下的时候则是在乾清宫里面看奏折,还有与吴无玥想歪点子。

    温体仁没有在这个时候到过过乾清宫,就发现整个宫殿空荡荡的,也不见什么值班的太监,他们好像都是候在了外间。“温大人,请吧——”雨化田示意方正化打开了偏殿的门,温体仁看到了坐在里面的朱由检,还有在一边装作壁花的王承恩,顺便说一下王承恩也算高升了,坐上了大家羡慕的位子上,司礼监执笔大太监,关键是王承恩上位的年纪可是比魏公公年轻多了。

    王承恩对于其他人在暗中的羡慕嫉妒恨,只是轻蔑的笑笑,有本事你来,先切一刀,然后每天都要担心,是朱由检不小心想要坑了他,还是哪一天雨化田想要把他灭口了。

    温体仁两只脚刚跨了进去,身后就觉得猛地有一阵风吹过,那扇门就被消无声息地给关上了。他心中嘀咕,弄得这么神秘兮兮地干什么,然后收起了心思,“臣恭请圣安——”

    咦?没有反应。朱由检就像是没有听到温体仁说话一样,连头也没有抬起来,继续看着眼前一堆纸。温体仁等了半天没有听到皇上的声音,悄悄地用眼神瞄了一下,王承恩还是一副我是柱子不用关注的样子,而朱由检的神情看不出喜怒。难道是没有听到,这绝对不可能,自己请安的声音又不低。

    然后,温体仁就开始毫无边际地脑补起了早上的事情,难道是皇上生气了,特地让他来这里罚跪的?还是自己与周延儒的算盘已经被看清了,皇上真的看中钱谦益他们,所以他这时要倒霉了。或者有人在背后说了什么话,文震孟应该不会做啊,那个人不屑于做这种事情。

    不管原因是什么,温体仁跪在了地上,他心里面是越来越没有底了。脑补最吓人,王承恩瞄着温体仁的样子,很不厚道的在心中偷笑,真好!又有个和他一起受难的人了,要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状态最吓人。

    “王承恩,把东西给温大人看看。”就在温体仁脑补到了自己要被赶回老家的时候,朱由检突然出声了。温体仁也没有被允许起来,他的面前多了一卷东西,这让他猛地就想要以头抢地了,这东西正是消失了的刑部案宗!

    完了!他们在暗中做的事情,皇上都已经知道了,所以今天早朝的时候,皇上才会那么的平静,而他们就像是戏子一样,演了一出不没有悬念的戏。这个时候,他想要狡辩却什么话也说不出口,明明卷宗按照原来的意思,是让偷出来的人就地销毁,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皇上,臣有罪,冤枉了钱大人。臣应该查明实证,而非空口妄言。臣……”

    “你应该毁尸灭迹,而不是留有余地。”朱由检抬起了头,淡淡地补充着,“温大人,朕教你一句,想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要让鹬蚌都死干净了,不然就等着他们反咬一口吧。”

    温体仁不敢抬头,他害怕看到朱由检眼中的冷意,更怕今天在出了乾清宫之后,就直接回老家了。“请皇上赎罪,臣不敢。”

    “你在朝会上不是很坚持,何必到了这里就改口呢。”朱由检这次放下了手中的毛笔,从位子上面站了起来,走到了温体仁的面前,“如果用这封奏折把钱谦益给弄走了,又把周延儒给推到首辅的位置上,来日你又想用什么方式,将周延儒除之,而自己有机会做上首辅。难道再是借着朕的开科举士,又掀起一股贪污之风。虽然招术是老旧了一些,但是只要管用就好。你说,朕的这个点子怎么样。周延儒也不是什么干净的人,手边想要向上窜的人一大堆,裙带关系之中只有一个人有问题,就撇不清楚了。何况他那人登了首辅之位后,还能收敛狂纵的性子吗?”

    温体仁沉默着不敢出声,身体却止不住微微颤抖起来,皇上说的正是他心中所想,他帮着周延儒上位,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最后自己能做到首辅的位置上面。而看着眼前朱由检的这双皁靴,还有他深紫色外袍的下摆,自己想辩驳的话梗在了喉咙里。

    “起来吧、一直跪着连话也不会说了,像什么样子。”朱由检在温体仁头顶上如同实质的目光移开了去,他又走回了书案后面,坐了下来,“怎么,难道温大人是站不动了,要不要王承恩帮你一把?”

    温体仁的确是双腿发软,可是眼下不敢有耽搁,算是手扶在地上借力,终于站稳了,勉强抬起了头,等着朱由检发落。

    “给温卿家一把椅子吧,他的身体看起来需要好好锻炼,才跪了一下,就站不直了。”朱由检对王承恩说着,让温体仁落座了。

    “谢皇上赐座。”温体仁脑子里面是浆糊了,但也隐约明白了皇上不会要自己的小命,也许脑袋上的乌纱也是能够保住的,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宽大处理。然后就像是装孙子一样,等着朱由检发话。

    “不要傻坐着。你说说吧,早上的事情应该怎么办?”朱由检好像有些不耐烦看到温体仁就这样等待裁决的样子,“朕都看到了,你早上能言善辩的很,为何单独到了这里就安静了,不用在朕面前害羞。”

    害羞是个什么鬼!温体仁当然不会这样吐槽,他现在百口莫辩,被偷走的东西又出现了,他们诬陷钱谦益又是事实,还要说什么,况且皇上把自己后面想做的事情也已经想明白了。“臣,臣以为钱大人的案子虽然有了刑部的记档,但是他无能管理好手下官员一事是事实,这样的能力不足以进入内阁……”

    “啪!”朱由检重重地放下了手中的杯子,这让温体仁又闭嘴了,他实在是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这话不是皇上您在朝会上给钱谦益的评语,怎么又不对了。

    “温卿家,看来你的记忆力不太好,等会回去的时候可以请太医帮着看看身体。朕早就说了,这些陈年旧事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你们那些小动作,不要给朕隔三差五的就搬到朝会上来。都看不见几省的灾民吗!以前还能闭耳塞听,福王勾结暴民的事情都已经出了,还想要混淆视听就是欺君之罪了!”

    温体仁此刻是灵光一闪地悟了,皇上要他说的是藩王的处理事项,对这个问题皇上的胆子着实很大。温体仁马上就把钱谦益给踢出了脑子,开动起了脑筋,怎么才能问藩王要到田地呢,关键是好好地要人家把收到腰包中的东西拿出来,这样的事情换了谁谁也不愿意。

    虽然已经有了福王的事情在前面,但事情不到临头,人总是不愿意面对现实。就怕那些藩王根本不肯拿钱,难道要把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面。

    “皇上,臣以为藩王们在封地已久,对于外面的事情关心的不多,也不知道世道艰难如斯,皇上请他们捐献银钱,他们多半难以心有所感的响应。”

    朱由检看到温体仁终于反应过来了,这人总算不傻,知道关键在哪里,“你们早上闹的厉害,朕后面的话还没有说。也不是平白无故的问他们要银子,总是有道理的,温卿家你可知道灾民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温体仁急速转动了脑子,受了灾荒的百姓与藩王的封地,咦,这样一想,还真的有些巧合,灾。民最多的陕西与河南一带正是藩王封地多的地方,而大明的封地基本都在中原与偏北方一带,江南与沿海生活富足的地方基本没有,偏偏也正是北方一带因为粮食歉收的原因灾。民也特别的多。

    难道?!温体仁后脖颈一寒,原来要死的人不是他。“流民多半都出现在宗室的封赏之地,臣以为藩王不理朝。政,也就无视了百姓的生活。如果让他们明白百姓的日子艰难,那么他们就不会在坐视不理了。”

    “温卿家说的对,那些宗室因为祖制,手中也没有兵。权,也不能参与政。事,就连买卖这样的事情也是不能做的,他们与外面的联系越来越少,自然就不懂民生不易。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