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道争锋-第1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门中派遣弟子过来,早就有所料算,一些弟子被蒙蔽或是扭转心志是免不了的,且这事本身也就说明了问题。
  弟子若是不得没回报,那处地界必然有不妥之处。
  过去发生的一切,就是印证了这些。
  不过事情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因为方才他本来准备直接追溯到那位鬼神身上,可提前感觉到了一丝危险,故才没有去如此做。
  他思忖道:“这件事,唯有回去之后禀告恩师了。”


第三百七十章 远途归山得造化
  元景清因此方天地之事已是了结,便带了吴尚秋及其妻儿五人折返回了山海界。
  因他需去刘雁依那处回报,此后还需往玄渊天走一回,故是给了吴尚秋一驾飞舟,令其自行回去安顿家小,并关照其定处下来后不要胡乱走动,等着全长老召询便可。
  吴尚秋应了下来,待元景清走后,就驱动飞舟往原先洞府行来。
  他此刻乘坐的这飞舟乃是元景清往昔所用,乃是宝阳院修士精心祭炼而成,便是放在溟沧派中,除了那些真传弟子,也少有人可用得上,许多人一见,还以为是门中来了哪位长老,纷纷避道一边,以示恭敬。
  吴尚秋见了,神情不禁有些不自然,这个时候他只能选择不出来,以免彼此见面更是尴尬,行过一段之后,他忙不迭撤了飞舟顶上遮蔽,免得引来更多误会。
  柳秋华见了,抿嘴一笑,促狭道:“夫君方才好威风呢。”
  吴尚秋自嘲道:“夫人莫要取笑了,为夫也算是‘狐假虎威’了一回。”
  昭幽天池而今可不仅仅是一座天柱天池,周围还有无数湖泊山峰围绕,除却在外修行的不算,至少有十余万弟子在此常居,每一人都占有一座洞府,哪怕低辈弟子亦是如此。
  由于宗门之内地域太过广大,故是溟沧派内平常往来用得最多的就是分布各处的转挪法坛,其次就是飞舟云筏了。
  吴尚秋身为昭幽门下低辈弟子,先前居于一座偏僻山峰之上,现在他成了玄光境,飞遁来去无碍,原本倒是可以换得一处天上飞峰作为洞府,不过他以为自己定然是要问罪的,就算性命可保,恐怕此生也无修道之望了,是以早没了这等想法。
  不过为了不使家人担忧,他表面上却是没有流露出任何异状,还一直宽慰柳秋华,叫她不用为自己担心。
  吴尚秋为怕自己以后陪伴家人的机会不多,故是在路上特意绕了一个大圈,好叫妻小好好看看周围风光。
  一路行来,楠儿搂着母亲颈脖,怯怯望着四周。
  中儿则是不知从哪里搬来了几只高凳,叠了起来站在上面,扒着琉璃舟舷,大胆无比的探出头,看着外间四周新奇景物。
  那些悬浮在空中飞峰悬宫,以及青天之上翩翩翱翔的仙鹤飞禽,无不是吸引着他,每每看见一群过去,便拍着手掌,发出一声欢呼。
  柳秋华此时也是看得目眩神迷,惊叹无比。
  听了吴尚秋先前解释,她知道眼前所见仅仅只是宗门沧海一粟,并算不得什么。是以她与两个小儿不同,此刻除了期盼,内心之中更多得还是深深敬畏。
  此时天空之中隐隐约约传来了一阵阵欢闹之声,中儿好奇看去,就见几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孩童正骑乘在几只羽毛艳丽的鹦鸟之上,时而俯冲掠空,时而绕旋飞舞,正在几处山峰飞瀑的间隙之中追逐玩闹,他不由露出羡慕向往之色,指着那里,回头道:“阿爹,中儿可以要一个大鸟么?”
  吴尚秋摸了摸他脑袋,笑道:“中儿既然要,阿爹回去给你弄一个就是了。”
  他看得出来,那几个孩童应该是碧羽轩韩门子弟,这等上好骑禽自己可弄不到手,不过他前往未明界天之前曾得有一笔赐赏,弄一个寻常一些的灵禽倒是不难。
  中儿不由大声欢呼起来,脑袋上趴着的小白狸也是叫了几声。
  此时一名长须道人乘风踏云而过,见得这艘飞舟,不由露出惊疑之色,他见得中儿在那里欢呼,想了一想,抖袖一甩,就有一道灵光飞来。
  那小白狸抖抖耳朵,一个纵跃,就将灵光叼在嘴里,放在吴尚秋脚边。
  吴尚秋拿起一看,却见一只袖囊,不过上面那嬉鲤纹饰,却是适合孩童佩戴,其上法力未去,分明是方才改过的,忙是一揖,道:“长老这是何意?”
  那道人则是笑道:“替我向元上真问个好。”说完摆袖而去。
  吴尚秋知是被误会了,只能遥遥一拜,“谢过长老赐宝了,若见得元上真,必会把话带到。”
  柳秋华道:“夫君,你方才忘了问这位道长名姓了。”
  吴尚秋道:“无事,若是再得见元上真,只要说及此事,上真自能知晓这位是何人。”
  柳秋华略显惊讶,道:“照夫君如此说,这位元上真当是有前知后知之能了?”
  吴尚秋摇头道:“非是如此简单,为夫境界不高,也不清楚其中缘由,稍候可给夫人找一本道册来一观,夫人想来当能有所明了。”
  用了半日后,吴尚秋回得自家洞府,尽管他以往只是一名炼气修士,可身边亦是有仆奴侍婢的,有些是宗门划给他的,有些则是他上山前从家中带来的。
  这些人见得主家回来,都是欣喜万分,柳秋华自然接过主母职责,待与其等一一见过后,就逐个做了安排。
  此时有同门闻得吴尚秋回来,不停过来问候,得知他已是在他界娶妻生子,又各是补上贺礼,这一通招呼下来,却已是入夜时分了。
  不过在送走众人之后,府中却又迎来了一名访客,其人头戴逍遥巾,一身宽松道袍,手持一柄羽扇,行止潇洒不羁。
  吴尚秋见得来人,惊喜道:“越道兄,你怎来了?”
  越神庐拿羽扇指了指他,笑道:“吴兄弟,以你我之交情,你既回来,我又怎可不来?”
  吴尚秋忙是将他请了进来,并将柳秋华和一对儿女叫了出来拜见。
  越神庐笑道:“吴兄弟这对儿女看着很是灵秀,要不来做我徒儿吧?”
  吴尚秋喜道:“求之不得啊,来,中儿,楠儿,快跪下拜师。”
  他可是知道的,越神庐道行不高,可实际算得上是三代弟子,身份背景都是远在寻常弟子之上。他不求儿女能够长生超脱,那太过遥远,只要在门中有个遮庇,能够安稳渡过一生就好。
  越神庐本来只是开个玩笑,这时见他真是要拜,却是正经起来,道一声“慢”,拿羽扇托住中儿,正色道:“吴兄弟看得起我,越某受了,不过我这等修为,要说传课授徒,那是误人弟子,不过既然说到此事,我可为你儿举荐一个好师父。”
  吴尚秋道:“道兄过谦了,着实过谦了。”
  他是知晓的,越神庐修炼的慢,那是因为其是羽人,本是寿长无比,故是修持之路比寻常人来得长,却并不是资质问题。
  越神庐哈哈一笑,道:“我有多少斤两自家清楚,吴兄弟就莫要抬举我了,”他拿羽扇晃了晃,“你我相交莫逆,我便送你儿女一场造化。”
  他凑近了一点,道:“你可知晓,不久之前,祖师座下两位弟子恢复识忆,已是重归山门了?”
  吴尚秋心下一动,道:“是说两位汪长老么?这消息前段时候传扬颇广,小弟自是知道。”
  越神庐道:“两位师伯方才回归山门,修为还未恢复本来,座下也无有什么得力之人,你这两个小儿经历非比一般,我可设法送到这两位师伯门下。”
  吴尚秋惊喜万分,忍不住道:“道兄,果真有机会么?”
  要是能拜在这两位门下,那他子女可就是正经道祖徒孙了,辈位不知比他高到哪里去。
  越神庐笑道:“你放心就是,我若求师父从中说和,此事十拿九稳。至不济也是个记名弟子。”
  吴尚秋忙道:“小弟哪敢奢求,哪怕是记名弟子,也是好的。”太上座下弟子也就九人,哪怕是能在这九位座下做记名弟子,也是得了莫大造化了。
  越神庐是想到就做之人,笑了一声,起身道:“现在不知有多少人挤破头皮要拜到我那两位师伯门下,此事我需及早前去运作,这杯酒就等我回来之后,吴兄弟再请我喝吧。”说着,拱了拱手,就洒然而去了。
  而另一边,元景清回来后,先是到了刘雁依府中说明了此回经过,而后与她别过,遁身来至玄渊天中,到了道宫之前,稍作通禀,就被唤到了大殿之上,见了张衍,上前拜见,将情况复述了一遍。
  张衍微笑言道:“徒儿此回所见鬼神,虽非其之本来,但既已得见其一,那么下来再寻得一处留痕,就能让其无处遁形。”
  他已是能够推算出来,元景清所撞见的那位存在将自身力量分散开来,或大或小,化在不同界空之中,如此每一处祭拜的地界都有其存驻,可又每一处都是不在,只要不曾将所有祭拜的地界都找了出来,就无法真正找到它。
  不过身为炼神大能,他自有非常手段,只需再找到一处有其祭祀的所在,哪怕就算有伟力遮掩,也一样可以推算出其所在。
  元景清一想,道:“弟子出来之时,大师姐曾言,还有一处未明界空至今无有消息传回,恩师,弟子思之,会否有线索就落在此间呢?”
  张衍微微一笑,道:“这一处界关并未失绝,半载之后,当便是可以见得结果了。”


第三百七十一章 宁入凡尘不从仙
  昆始洲陆。
  道观大堂之上,汪采薇正在细读一封书信,待得看罢,她放了下来,道:“妹妹,景师弟来书,说是将一对儿女推荐到我等门下做弟子。”
  汪采婷不在乎道:“既然景师弟的推荐,想来根脚无差,那就收下好啦。”
  汪采薇螓首轻点,道:“既是景师弟的情面,不能推却了,可将这对小儿女领来一观,若是可堪造就,那我们收了。”
  景游虽非她们同门,可却胜似同门,以往对她们姐妹也颇多照应,而且一直拿捏得准分寸,这次推荐也只是让她们考校,还并没有说一定要收下。
  只是收徒弟一事,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尤其师徒之因果很是重要,要是资质太差,那么无论从弟子还是师长都不是什么好事。
  有了决定后,汪采薇便命亲随去将人接来。
  只是数日后,两个小儿就被带到了面前。
  汪采薇看了一下,中儿、楠儿长得都很是灵秀,根骨也是不差,心中就有些喜欢。
  景游那书信之中,说明了这两名小儿年纪不大,却挽救了父母危局,这次又穿渡界空而来,这在同龄之人中已是少有的经历了。
  汪采婷似乎很是钟意楠儿,问了几句下来,发现这小女孩知礼乖巧,又很是懂事,她自己虽然跳脱性子,可却偏偏喜欢这等弟子,道:“姐姐,那楠儿看着颇合我心意,就交给妹妹做弟子吧?”
  汪采薇笑道:“既是妹妹看中,那就如此吧。”
  她考虑了一下,看向中儿,道:“你是中儿吧,我门下如今不便收男弟子,不过你兄妹既是一同来的,那你也可先在我这处修持,一应功法外药皆与我门下弟子等同,等你功行有所长进后,可以选择留下,亦可另择明师,你看如何?”
  中儿此时还是孩童心思,他更想拜一个类似元景清那样威风的师父,便道:“好啊。”
  汪采薇见是说定,就找了亲随过来,令其将此事回告景游和两小儿的父母。
  吴尚秋闻得此事时,已是半月之后了,他对此也是喜不自胜。
  尽管只有楠儿成功拜在汪氏姐妹门下,可中儿同样也是留了下来,将来还有得选择,他也没有什么可以奢望的了。
  就在他收得消息的次日,有弟子来到他处,言称全长老召询,让其速去。
  吴尚秋劝慰过柳秋华后,就心中惴惴来至洞府之中,见全长老正坐在万界仪前,忙是上前拜见。
  全长老沉声道:“吴尚秋,你之事我已从上真那里知晓了,你被迷了心志,按理说这不是你的过错,可你毕竟耽搁了时日,若是你上来便无有妄心,那也不会出现这等差错。”
  吴尚秋垂首道:“是,弟子的确犯了大错,任凭门中处置,绝不敢有怨言。”
  全长老看他一眼,缓缓点头道:“今回之事,所幸你最后幡然醒悟,算是功过相抵,这次不追究于你了,回去好生修习吧。”
  吴尚秋先是一怔,随后大喜,躬身一拜,道:“多谢长老宽赦。”
  他从洞府之中退了出来,这些天他一直为此事担忧,现在解脱出来,只觉浑身一阵轻松,望了望外间广阔天穹,当即玄光一展,遁身离去。
  此时洞府中全长老仍是看着浑天万界仪,心下暗道:“吴尚秋这一回来,还有最后一处界天不见显出,按照元上真带回来的消息,恐还要等上半载,方能见到那处所在了。”
  未明界天,一处大邑之内。
  一名貌相俊美,身着紫色轻裘的年轻公子迈步在冬日街头,他在一家茶楼之前停下,伙计将厚帘掀开,顿时一股暖烘烘的热气涌了出来,“詹公子来了,还请楼上雅间坐。”
  詹公子一点头,踩着朱漆楼梯,上了三层临窗雅间,解了裘衣坐下,稍候,伙计将一杯清茶还有几碟干果蜜饯送到了案上,随后一躬,道:“小的就在门口候着,公子有事,可随时招呼小的。”
  詹公子随手扔出去一串铜钱,伙计接在怀里,道一声“谢公子赏”,就欢喜退了出去。
  詹公子揭开茶盖,立时一股清香冒出,他品了一口,赞了一声,他望着街上人来人往,自觉一股舒适惬意,自语道:“不知不觉,到此也是七载了。”
  他乃是昭幽弟子詹信平,与其余同门不同,当年上山修道,非为寻仙,更非为长生,而是为了能找到亡妻转世之身。
  上山之时,他已是二十余岁了,照理修道无望,可没想到他也是异数,这等年齿,居然被他成功开脉得成,在一众弟子之中也是少见了。
  这也是山海界灵机封丰盛,外药上好的缘故,这要放在原来九洲,那是绝然不可能出现的,除非转而去走力道一途,不过成就不会如何高就是了。
  只是后来他求问了一位长老,才知因布须天诸天牵连的缘故,他亡妻转世恐怕已是不在山海界中,除非是凡蜕上真愿意出手推算,否则怕是找不到了。
  得知这些后,他也是心灰意懒,再无修道之心,这一次听闻未明界空,他就没想着立功,而是抱着避世的念头来的。
  没想到此世颇合他意,因为灵机不上不下,看去也没有什么飞天遁地的大能,自忖凭着原先手段,也足够行走了。
  于是他借用修道人的手段,很快聚敛了不少财货,在这大邑之中买了一处宅院,又在城外置地收租,每天只是悠闲度日,观看书册,闲时小酌,再与几名结交的宦门子弟谈诗作赋,听乐赏曲,过得很是惬意。
  如果可以,他宁愿这么居住下去,只是知道山门终将是派人要来的,那时有那么多同门凌驾他头上,可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故是某有一日,他在某种力量的推动之下,将遁界珠扔下了大河,任由其随水流飘去了。
  此时他摇了摇头,从回忆之中脱出,这时再往下方瞥去,本来随意一看,可却不由怔住。
  他见一英武女子腰上悬剑,从街上骑马而过,若是一般女子,他也不会放在眼中,可是此女却与他亡妻相貌很是相像,忍不住站了起来,目光追着那身影而去,只是那女子很快消失在街角。
  他此刻再也无心喝茶,匆匆回了家中,而后托人前去打听,这才知道那是城外大户李茂然的女儿,名唤李云英。
  他长思之后,便托了人上门求亲。
  李茂然只是一个大户而已,并不是官宦之家,他自信在重财之下,对方当不难答应。
  只是没想到,隔了几日,李茂然竟然亲自登门,歉然告诉他这门亲事难成。
  詹信平诧异问起缘故,才知李茂然这位女儿早在七岁时就被一仙人相中,并带上山中传授了仙法,今次是回来探望父母的,就是詹信平见到那日就已然回山了。
  李茂然表示,詹信平若是愿意,自己将自己另一名女儿嫁于他。
  詹信平虽有些失望,但对此倒也是理解,仙凡两隔,这些事绝不是能李茂然做主的,在打听清楚那座仙山何在后,他便好言令其回去。
  在坐了一晚后,便将宅院交给一亲信打理,自己则是稍作准备,朝着那名唤当阳山的仙山而去。
  行程有半月之后,来至此山地域之中,发现外面有山林围护,隐含阵势,若是寻常人,很难入到其中,可他本就是修士,自是拦不住他。
  用不了多久,就寻到了山中。
  并在此见到了一个正在汲水的麻衣人,那人见到他,有些奇异,问道:“这位公子自何而来?”
  詹信平打量了其一眼,说来也是他来到此界之后,第一次接触此界修行之人,他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用意,而是道:“听闻这里有仙人居住,故此前来求仙。”
  麻衣人好心劝说道:“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