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天之下-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敬连和林道宏恭恭敬敬还了一礼,说道:“见过见深大师。”
见深缓缓说道:“近日天气转冷,老衲气喘的毛病又犯了,不能出门迎接二位施主,还请二位施主见谅。”
楚敬连面带微笑说道:“大师哪里话。我等不请自来,大师没有闭门不见,我等已是感激不尽。怎敢埋怨大师。”
见深淡淡一笑,然后冲着小和尚说道:“给二位施主看茶。”
楚敬连与林道宏坐到客席,小和尚给三人分别沏了一杯茶,然后恭恭敬敬站到旁边。
见深问道:“我与二位施主从未谋面,不知二位施主前来所为何事?”
楚敬连看了一眼旁边的小和尚,又看了一眼见深。
见深会意,冲小和尚说道:“你先下去吧。”
小和尚双手合十,躬身一礼:“徒儿遵命。各位施主,小僧告退。”说完,小和尚退出方丈殿,随手将殿门关好。
楚敬连见四下已无他人,这才说道:“见深大师,在下楚敬连,这位是我的好友林道宏。”
林道宏再次拱手施了一礼。
楚敬连继续说道:“我等来自扬州,今日到此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见深点了点头:“楚施主只管讲来,不必客套。”
楚敬连开门见山说道:“听闻多年前,大师曾经见过顾君恩。不知是否属实?”
见深的白眉抖动了一下,沉默片刻,淡淡说道:“老衲确实见过,但那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不知楚施主今日为何提起这陈年旧事?”
楚敬连眸中微光闪动,略显急促说道:“听闻顾君恩曾经掌管着犬牙符的秘密,不知见深大师是否知晓?”
见深的眉头锁得更紧,过了好半天才缓缓说道:“老衲确实知道。”
楚敬连和林道宏眼睛均是灼然一亮。虽然童啸天给了这样一个消息,二人也希望见深知晓此事,但真正亲耳听到见深这句话,二人还是压抑不住,有些激动。
楚敬连双目炯炯,一字一句地问道:“请问大师,这犬牙符在哪里?”
见深缓缓抬起了头,二目有些茫然地望向窗外,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四十多年前,顾君恩曾经来到这普济寺。当时他身受重伤,寺外有清兵追杀与他。当时的主持慧云大师,也就是老衲的师父,不忍顾君恩被害,就偷偷将他藏在普济寺的地窖之中。因此顾君恩躲过一劫。清兵搜寻不到,不久就撤了。慧云大师见顾君恩伤势很重,便把他安排在一座偏院,每日给他疗伤,并命我给顾君恩端茶送饭。大约过了三个多月,顾君恩伤势痊愈,打算离开普济寺。临行前将犬牙符交给了我的师父,声言这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有这犬牙符略表心意,并将这犬牙符的秘密告诉了我的师父。我师父慧云大师坚辞不受,顾君恩便不辞而别,并留下字简:大师不受,可授予有缘人。我师父无奈便将这犬牙符偷偷收好。二十多年前,慧云大师圆寂。圆寂前,师父对我说:这犬牙符乃不祥之物,不可久留这普济寺中。没有多久,来了一位赫连擎天的施主。他硬闯山门,说是为犬牙符而来。我就顺水推舟,将犬牙符交给了他。不曾想,没有多久,就听说这位赫连施主命丧黄泉,从此再也没有了犬牙符的消息。”
第一百一十七章 辩难(1)
楚敬连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过了很久,才说道:“大师,您是否知道这犬牙符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见深点了点头:“老衲略知一二。当年老衲从赫连擎天那里得知,这犬牙符里面藏着一份藏宝图。当年清兵入关,刘宗敏战败,闯王败逃北京城。临行时,闯王曾经给顾君恩下了一道密旨,特命其将明朝皇室及宗亲、权贵的财产转移到一处秘密之地。顾君恩将宝物藏好后,杀掉了所有知情的工匠,并绘制了一份藏宝图。而藏宝图的下落便放在犬牙符中。”
林道宏拱了拱手,问道:“敢问大师,这犬牙符是何等模样?”
见深想了想:“这犬牙符乃是黄铜打造,仿佛一根猎犬的长牙。但其尺寸比犬牙要大得多,大约有半尺来长。”
林道宏看了看楚敬连,楚敬连也看了看林道宏。二人默默无言。
楚敬连双手合十,施了一礼说道:“今日得见大师,我等非常荣幸。如今天色不早,在下这就告辞了。”
见深目光中闪出一道微光:“两位施主且慢,老衲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楚敬连一愣,然后一笑说道:“大师请讲,我等恭听教诲。”
见深双手合十,说道:“多谢施主。楚施主今日向老衲询问犬牙符的下落,不知有何贵干?”
楚敬连看了看林道宏,林道宏点了点头。
楚敬连沉吟片刻,然后说道:“不瞒大师,我等寻找这犬牙符是为了找到这宝藏,以便解救这天下苍生。”
见深二眉微皱,沉声问道:“请问如何解救?”
楚敬连斩钉截铁地说道:“反清复明!”
见深倒吸了一口凉气,上下打量楚敬连,轻声问道:“如今已是大清盛世,施主为何还要反清复明?”
楚敬连一脸凝重,沉声说道:“外夷入侵多年,我华夏子民难道不应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吗?”
见深摇了摇头,说道:“楚施主此言谬矣!在佛祖看来,普天之下,皆是百姓。率土之滨,皆为生灵。众生皆苦,哪有内外之分?”
楚敬连坐直了身子,一脸肃然:“大师是想和在下辩难不成?”
见深摇了摇头,笑道:“辩难也谈不上,只是老衲研习佛法八十余载,希望能够化解施主心中的戾气和不甘。”
楚敬连点了点,说道:“大师明见,在下心中却有不甘,至于戾气在下也并不否认。只是这清廷当道,当权者心中的戾气仿佛不比在下少,以大师高深的佛法是否能够消除呢?”
见深沉吟片刻,淡淡说道:“施主说得不错。这当今皇帝也好,朝堂官吏也罢,他们心中的戾气确实很重。他们贪恋权势,爱慕荣华,老衲无法消除他们身上的贪念与戾气。”
楚敬连哈哈大笑:“既然大师无法消除他们身上的贪念与戾气,为何想要说服在下呢?”
见深神秘地一笑,两眼闪过一丝光芒:“因为你跟他们不同。”
楚敬连不由得一愣:“大师此话怎讲?”
见深缓缓说道:“施主虽然心中戾气深重。但依老衲来看,施主并不是个贪念痴重的人。所以老衲希望能够化解施主心中的不甘,让施主走上光明大道。”
楚敬连“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依大师之言,何为光明大道?”
见深说道:“心胸坦荡,不管走什么道路皆为光明大道。”
林道宏有些不悦,说道:“大师为何说我家员外走得不是光明大道?我等扪心自问,没有做过一件上天害理之事。我林某人敢担保,我家员外心胸十分坦荡。”
见深摇了摇头,说道:“纵然你等没有害人之心,但你们所做之事却是害人不浅。你们的所作所为难道可以公布于光天化日之下吗?如果不能,光明何来?”
楚敬连冲着林道宏摇了摇头,然后说道:“我听闻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率领义军,赶走大元,建立大明不世之功,令蒙古人再也无法践踏我中原大地。不知受到多少华夏子孙的景仰与爱戴,可是当初他起事时不是一样不敢于光天化日之下吗?”
见深微微一笑说道:“施主谬矣!元朝末年,吏治败坏,百姓民不聊生。太祖朱元璋振臂一呼,八方响应,故能一举推倒大元。而施主所处的环境不同。清军入关多年,当今圣上改革吏治,大量启用汉人为官。当今读书人多为汉人,无不以入朝当官为荣。放眼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即便施主找到了宝藏,又有几人愿意追随施主反清复明。当年明朝覆灭,就是因为朝廷腐败无能,全国各地都有义军揭竿而起。明清两代的朝廷更替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楚敬连低着头,沉吟半晌,继而说道:“大师,在下给您举一古人可否?”
见深微笑道:“施主只管讲来。”
楚敬连说道:“三国末年,蜀国皇帝刘婵被司马昭所灭,成为囚徒。虽然自己锦衣玉食,得享天年,但后人皆称其为扶不起的阿斗。不知大师如何看?”
见深说道:“刘婵暗弱,贪图享乐,但其人并非愚钝不堪。蜀汉灭亡乃是大势所趋。刘婵已经看到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投降曹魏。三国征战多年,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刘婵此举促进三国一统,蜀国百姓免于战火之乱。”
楚敬连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在下再举一人。宋朝末年,抗金英雄岳飞东征西讨,令大金不敢正视江东。不知大师如何看待此人?”
见深说道:“岳飞抛家舍业,为大宋的江山社稷可谓抛头颅、洒热血,后人无不景仰,堪称民族英雄。”
楚敬连双眉一扬,盯着见深说道:“既如此,岳飞为何不顺应时势,投降大金,百姓岂不少了刀兵之苦?”
见深摇头道:“宋朝末年,朝廷积弊日久,皇帝昏庸,奸贼横行、民不聊生。而北方的辽国承平日久,同样官场贪腐之风日盛,故引起金国的强烈不满。完颜阿骨打先是扫平了大辽,后又灭掉了北宋。岳飞出身贫苦,其母姚氏从小教育他忠君爱国,故岳飞才会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军,扶持南宋建都。岳飞抗击金军,屡立战功,成为一代名将。但宋朝并未一统,最终还是被蒙古的铁蹄踏得粉碎。楚施主,你以为如何?”
第一百一十八章 辩难(2)
楚敬连眉头紧皱,说道:“愿听大师高论。”
见深说道:“岳飞虽然忠勇,但他不擅权谋。自出兵一来,皆是打着迎请二圣还朝的旗号。可是高宗皇帝真得希望二圣还朝吗?即便岳飞真有能力迎请二圣还朝,又让高宗置于何地?当年明英宗朱祁镇还朝之时,代宗朱祁钰立刻将其软禁。而夺门之变后,英宗同样将代宗软禁,最后命人暗以白绫缢死。同时岳飞不晓时势,拥兵自重,桀骜不驯,尾大不掉,这才身死风波亭。岳飞还有一个问题是其心胸狭隘,不能包容他人。当年岳飞投身王彦的八字军,却不满王彦的畏缩不前,私离八字军。王彦爱惜岳飞是个人才,没有因为岳飞违反军纪而杀其身,而只是将其驱逐军营。岳飞虽感其恩,并数次希望与王彦见面,王彦皆避之。而傅庆因言语不和就被岳飞斩首,岳武穆的心胸可见一斑。而同样是救朝廷于危难的老将郭子仪,为人谦和,即便是想极力陷害他的鱼朝恩,最后也不得不赞佩郭子仪的胸襟。楚施主以为如何?”
楚敬连一笑:“见深大师,人无完人。即便岳武穆做事有些偏执,但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此事也情有可原。按大师所说外夷入侵,我等就应该俯首称臣,甘心为奴不成?”
见深摇了摇头:“楚施主,老衲并非这个意思。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老衲刚才也说过,佛祖面前,众生平等。没有内外之别,汉夷之分。强权者,欺凌百姓,百姓当然要奋起抵抗。但如今朝廷已经将天下视为一家,众生已经得到休养生息,若此时再起刀兵,只会让生灵再遭涂炭。”
楚敬连眉峰一扬,两眼仿佛喷出火来:“大师此言谬矣!当年清军入关,屠戮昆山,搜戮殆尽,血流奔泻,如涧水瀑布。扬州一战,清军屠城,十日不封刀,八十多万汉民惨遭杀害。城破时史督师被俘,多铎劝其归降,史督师依然慷慨激昂:‘我中国男儿,安肯苟活!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后毅然赴死。嘉定三屠,浮尸满河,舟行无下篙处。江阴城破时,大火少了三日三夜,至今还是一片焦土。中华大地,伏尸千万,血流成河。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满清杀尽了我汉人的骨气廉耻。大师偏安于这小小庙堂,不用担负剃头的亡国耻辱,可有一天真的心系百姓?”
见深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缓缓说道:“冤冤相报何时了。楚施主如果你真得心系百姓,莫要只想过去无辜死去的人,更要看看更多生活在当下的百姓。往事已矣,我辈已无法阻止。但如你所愿,战火一起,不知又要烧尽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园,又会有多少无辜的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楚敬连眉毛挑了挑:“依大师所言,被奴役者只能安享此一时的平静,而忘却过去的耻辱与仇恨吗?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似大师这般讲,哪来的民族气节,又谈什么民族大义?”
见深口诵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楚施主,如果你等再起刀兵,即便反清复明成功,那时登基的皇帝真得比现在的康熙皇爷更好吗?当年闯王李自成推翻明庭之前,军容何其整肃。但进入北京城之后,山大王的做派便显露十足,没有多久就被多尔衮的铁骑碾压得无立锥之地。明朝已经覆灭,反清复明不过是你等在痴人说梦。纵观历史更替,无论是诸葛武侯、岳武穆、还是南明遗老都不可能逆天地而为。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你等难道比当年的诸葛武侯、岳武穆更强不成。老衲虽是佛门弟子,但对儒学也略知一二。施主所说的民族气节,确实值得钦敬,所谓惩恶扬善,人之大义。但老衲想问施主,老虎欲食小鹿,施主倘若遇见会如何做?”
楚敬连沉默不语。
见深继续说道:“世人皆会射杀老虎,而救小鹿。因为老虎同样会伤人,而小鹿不会。人总会把对自己有利的事物划归为善类,而对自己不利的事物归为恶类或败类。其实不然,天道循环,万物生存皆有其法。老虎生来就是要吃肉的,让它吃草,它也会死的。而小鹿虽然对人无害,但如果小鹿生存繁衍太多,势必会毁坏更多的树林和草原。即便是个再善良的人,他如果吃肉,无论是猪是狗,皆为恶行。因为相比猪狗,人太过霸道。所以老衲说,众生平等。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当年女真族同样遭受汉人的欺凌与压迫,努尔哈赤带领女真起兵反抗,推倒了明朝在山海关外的统治。所以老衲想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楚施主,切莫做此害人害己,天怒人怨的事情。”
楚敬连久久无言。林道宏也没有说一句话。看得出,见深的这番话,实在让楚敬连难以辩驳。楚敬连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而林道宏也才四十左右的人生历程,无论是见识还是学识比之见深大师相去甚远。
但楚敬连仍然心有不甘,他无法忘记自己的伤痛,无法忘记自己的仇恨。他偶尔也曾想要放弃,但切骨的仇恨使他无法释怀。见深的话非常有道理,并且打动了楚敬连的内心。试问在当下生活幸福的人,怎么会跟着自己造反呢?楚敬连自己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走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这条路不知通向何方,也许最终通向死亡。即便见深说得没错,他依然没有改变自己道路的想法。别人可以忘记伤痛,但他决不能忘记。
过了好久,方丈殿内的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连油灯昏黄的火苗都不再晃动。见深仿佛睡着了一般,双眼已经合上。
楚敬连看了一眼林道宏。林道宏摇了摇头。
第一百一十九章 宝殿魔影
楚敬连抱拳拱手说道:“今日听闻大师一番教诲,不胜感激。奈何在下愚钝,依然放不下这前尘往事,还望大师见谅。”
见深缓缓睁开双眼,说道:“施主始终不肯忘却仇怨,也是机缘未到。施主并非贪痴之人,只是仇怨太深,无法释然。老衲相信施主迟早有一天,会放下心中怨恨,走上正途。”
楚敬连站起身,对着见深深施一礼,说道:“在下就此告辞。”说完,带着林道宏一同走向殿外。楚敬连刚刚走到门口,犹豫了一下,对林道宏耳语了一下,然后转身回到见深的面前。
见深有些诧异问道:“施主还有何事?”
楚敬连面色凝重说道:“在下见大师面色灰白,全无血色,不像是气喘这么简单。大师莫不是病得很重?”
见深苦笑一声:“楚施主,老衲果然没有看错你。施主宅心仁厚,他日必有善报。老衲已是耄耋之人,气血衰败不堪,所以不知什么时候就被佛祖接引而去,所以施主不必挂怀。我一生虽然庸碌,但阅人无数。施主年轻,才智超人,必想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但老衲还是希望施主三思。”
楚敬连笑了笑,没有说话,深施一礼,转身而去。
昏暗的灯光下,见深叹了一口气,说道:“唉,赫连擎天,你为何到现在还不甘心?”
这时,在大殿的一个幽暗的角落闪出一个身影。
“见深大师,好久不见,你这是在说谁呢?”
见深拿着素珠的右手微微一滞,但脸上却没有丝毫吃惊的神情。见深缓缓抬头向黑影看去,只见面前站着一个高大的僧人。一身灰色僧袍,脸上罩着黑纱。两只眼睛放射出诡异的寒光。
见深点了点头,说道:“原来是达偍魔。好久不见。大师小无相神功果然了得,连楚、林二位施主都没有发现你的到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