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纯阳第一掌教-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镇北军这一座大山矗立在中原北线边境,任凭匈奴实力再强、作战再为勇猛,也断然不是镇北军的对手。前任镇北军统帅、天下都征讨兵马大元帅长孙雄耗尽心血,将镇北军打造成为天下第一强兵,军中云集中原英豪,无论是谋略、悍勇、军械,都绝非地处苦寒大漠的匈奴军所能比拟。
  即便是长孙雄退隐幕后,镇北军同样是猛将辈出,强如唐家堡惊羽门主唐明礼,也只不过是镇北军四大统制之一。另外三人虽说在武林中名头不响,但是论为将之道,却决计不比唐明礼弱上半分。
  正因如此,无论是谁担任匈奴二王之一的左贤王,都不得不面对镇北军的巨大威胁。前任左贤王费连金仆野心勃勃,一心要开创不世之功,先后四次南征,却在镇北军手中损兵折将,甚至在龙树之战中当场战死。
  到了呼耳都维这一代,少年时曾化名马横中,入洛阳白马寺学习武学。他为人机变灵动,又甚是伶俐,故而学到了不少白马寺的真传路数。回到匈奴之后,结合秘术一飞冲天,不到而立之年便踏入先天境界,堪称匈奴最出色的青年才俊。
  之后十余年,他征战不停,吞并了大漠上无数部落。他统率部属,军纪严明,人人奋勇善战,他自己智勇双全,或以力攻,或以智取,纵横北国,所向无敌。加之牛马繁殖,人口滋长,隐约已有统领东匈奴之势。
  四十六岁,呼耳都维正式接任左贤王之职,着手厉马秣兵,打造器械,多方谋算,先后三次与镇北军对阵,除了第一次大败亏输之外,第二次竟然与镇北军斗得不分上下,各有胜负。
  到了第三次,呼耳都维认定正面战场轻易胜不得镇北军,于是谋算人心,算计大燕朝堂,挑起内乱,挫败镇北军第一谋士“隐相”宋书剑,十万胡骑趁势入关,南渡黄河,兵锋直指吕梁,引得天下动荡。若不是年近八旬的长孙雄抱病出山,只怕早已挺进中原。
  消息传出,乌达鞮侯单于不由得欣喜若狂,极尽赏赐与呼耳都维,并称呼其为“弟单于”,意指呼耳都维为大单于胞弟一般尊贵。一时间左贤王在匈奴中声望之高,远超历代左右双王。
  呼耳都维并不满足第三次南征的成果,他总结经验得失,认为在边境战场上必须正合奇胜,正面与镇北军相持已是最好的结局,关键就在于如何挑动中原祸乱,“只有汉狗才能真正打败汉狗!”这句话正是他近年来种种举动最好的总结。
  正因如此,他放权给长子呼耳丘,命其潜身中原,与白马寺住持广济禅师沆瀣一气,搅风搅雨,果然引得中原不断动荡起来。
  正在他踌躇满志之时,接二连三的噩耗却不断传来——先是麾下大将狐鹿提被人袭杀,接着一万匈奴骑兵新年出关,却被不知名的势力连人带马一口吞掉。当长子呼耳丘身死的消息传来,呼耳都维顿时勃然大怒,抛出巨额悬赏,要取萧千离的项上人头。
  与龙城不同,库伦并没有城池,漫山遍野的营帐、栅栏,一如最正宗的游牧民族聚集地一般,足足三四十万军民混杂在一处,将库伦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城。左贤王呼耳都维就居住其中。
  匈奴是氏族社会,牲口归每一族公有,近年来东匈奴四处征战,牲口日多,财物渐多,又从中原汉人处学到使用铁制器械,故而库伦愈来愈是繁华,即便是天寒地冻,却也处处人声鼎沸,其繁华程度与昔年不可同日而语。
  眼看日暮黄昏,呼耳都维在营帐中批阅了一些公文,忽然觉得心烦气躁,当下立起身来迈步出帐,营帐外刀枪林立,远处却有无数炊烟袅袅升起。
  他静静的站了一会儿,正要四处巡查一番,却听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帽子上插着红色羽毛的斥候放马狂奔,见到有急报传来,呼耳都维当下立住身形,吩咐道:“什么情况?”
  那斥候一路奔进大帐前,滚落马下,浑身汗水涔涔,从怀中掏出一封火漆封住的信函,恭恭敬敬的双手托呈给一旁的卫兵,又从马鞍上解下一个木匣子,交付给卫兵手中。
  呼耳都维接信在手,匆匆一看,顿时眼前一黑,胸中一口无名业火腾腾升起,喝道:“传令,命万骑以上者速来!”
  只过得片刻,金帐中奔出十名号手,分站东南西北四方,呜呜呜的吹了起来。
  听到号角声,整个库伦都惊动了起来,他们知道这是左贤王召集诸将最紧急的号令,任他是何等尊贵,若是左贤王屈了十个手指还不赶到,立时斩首,决不宽赦,当即有人大叫道:“左贤王点将!”城中有数十人不论正在做些什么,听到号角声,立刻一跃而起,疾向金帐奔去。
  只听得四方八面马蹄急响,谷蠡王、大将、大都尉、大当户纷纷朝金帐一路狂奔,等到呼耳都维屈到第八根手指,所有当户以上大将全己到齐。
  此时账中除了战死的狐鹿提之外,足足有三十五位大将济济一堂,只听呼耳都维须眉皆张,怒吼道:“狗贼!我恨不能立时举兵南下,将汉狗杀得干干净净!”
  他越说越气,一把将案几上的木匣子扔到地上,喝道:“你们都来看看,咱们的大匠师哈拉提竟然被人割去了头颅,这等耻辱,若是再要忍受,便不是咱们草原上的男儿!”
  那木匣子摔在地上,顿时四分五裂,一个被石灰销制的人头滴溜溜滚了出来,面目清晰可辩,甚至连惊恐之色也历历在目,正是匈奴大匠哈拉提。
  众将均低头看去,不少人顿时认了出来,不由得怒发冲冠,大叫道:“是谁?是谁杀了咱们的大匠师?倘若不灭其满门,岂能消心头之恨?”


第六百零七章 请君入瓮

  几乎与此同时,萧千离乘坐着巨鹰,在云端中反复穿行。
  中午时分,他就已经来到了库伦的上空,远远看将下去,见偌大的营地戒备无比森严,巨大的井栏当做了塔楼,弓弩手一应俱全。
  “火攻?”他刚刚冒出这个念头,立刻就被打消了。
  与将作营地不同,这里的建筑并不紧密,白雪皑皑的地面,大片大片的空地,四通八达的隔离带,很难像将作营地一般燃烧起来,即便是以石油强行放火,也会被星罗密布的防火器械迅速扑灭。
  白天他不敢露出身影,只敢在云层高处巡查地面,只是粗粗看了几眼,萧千离就彻底打消了强攻的打算。
  “呼耳都维不愧是战场的大行家,这一座军城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颇有些门道。寻常的强攻,累死也杀不得几个人。”
  “从空中偷袭呢?”
  趁着天色渐暗,萧千离小心翼翼的靠近了一些,一眼认出了营地周围的东西——床弩!
  “幸好杀了哈拉提,有这等大杀器存在,靠近八百步之内,谁能抵挡得住这古代的狙击步枪?”看清金帐附近那上百架警戒四面八方、天上地下的粗大弩车,萧千离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
  强攻偷袭都不成,到底怎么办才好?
  不提萧千离正在绞尽脑汁的盘算。见众将的情绪尽数被挑动起来,左贤王呼耳都维喘着粗气,闷雷般的低喝声传遍金帐内外:“若不是汉狗,何人会对咱们尊敬的大匠师下此毒手?”
  哈拉提在东匈奴名望极高,正因他的横空出世,匈奴军这才第一次在与镇北军的争斗中不会在器械上落后太多,当即有人右拳重重捶胸,大喝道:“末将愿领麾下精兵,杀入中原,屠尽汉狗!”
  呼耳都维霍然转头,直视说话那人,那人也毫不畏惧的昂然直视。呼耳都维大叫道:“好汉子!不愧是伊利木家的种!”
  说话那人名为伊利木绪,乃是一名执掌万骑精锐的大都尉,生性最好杀戮。他得了呼耳都维的夸赞,顿时全身热血沸腾,单膝跪地,大叫道:“恳请左贤王给我一支令箭,就算是天寒地冻,伊利木也必然会送上一万汉狗的头颅,以报此大仇!”
  有人带头,顿时又有几位将领慨然出列,众将齐声呐喊,帐幕中的烛火被喊声震得摇晃不已。
  呼耳都维拔出佩刀,在空中虚砍一刀,奔出帐去,跃上马背。诸将蜂涌出帐,上马跟在后面,他纵马奔了数里,驰上一个小小山丘。诸将都停在十步开外,围成圈子,便是飞鸟也难以靠近。
  这山丘位处库伦正中,是警戒最为森严的地方,四面八方不知有多少强弓劲弩埋伏。呼耳都维望着军营中繁星般的火堆,凝视良久。忽然纵马下了小山丘,叫道:“点兵!”亲兵吹起号角,呼耳都维急驰而回。沿途只见人影闪动,战马奔腾咆哮,沸腾如水。
  待他奔到得主帐之前,三个万人队早已整整齐齐的列在冰雪覆盖的草原上,明月映照一排排长刀,遍野银光闪烁。
  呼耳都维大踏步入金边营帐,众将呼啦啦都跟了进来,一个个神情坚毅,仰头盯着左贤王,只等他一声号令,便要率兵南征。
  呼耳都维静静的站在营帐正中,背负双手,仰头看着墙壁上挂着的巨大地图。众将都知道他的习惯,当下静默不语。只听呼耳都维缓缓道:“狐鹿提死在中原,至今尸体不见踪影;我儿呼耳丘死在中原一个道士手里,一同赴死还有白马寺的广济和尚。为了顾全大局,我都忍了,因为咱们的准备还不充分,还不足以向镇北军发起最猛烈的攻击。”
  “但是——”
  他突然提高声音,霍然转身,如狼般的锐利眼神在众将身上一一看了过去,“哈拉提死在他的家里,这却让咱们不能再忍!”
  “哈拉提的本事不错,我又派去了不少护卫,却依然被砍下了头颅,守卫也被杀得干干净净,可见已经有武功极为高明的汉狗来到了咱们这里。今天哈拉提被杀,明天就是你们,后天就是我!”
  “这个人有这样的本事,咱们倘若去大肆搜捕,必然是搜不到!既然如此,他来杀咱们,咱们就去杀汉狗!看谁杀得快,看谁杀得多!”
  “伊利木!”
  那名大都尉赫然出列,轰然跪倒。
  “这一战,你为先锋,我给你一万人!三日之后出发,不论你用什么手段,也不管你用什么法子,我只要你多杀汉狗,杀得越多越好!”
  “末将得令!”
  “万尸逐、须卜,我同样给你们一万人!分左右策应伊利木,不管是寒冬还是城防,你们把能带的都带上,我只要一个结果!”
  三名猛将齐齐接令,大踏步出帐,举刀大呼。帐外三万士兵跟着大声呼叫:“嗬呼,嗬呼!”战马听到主人呼喊,跟着嘶鸣起来。刹时间草原上声震天地,如同惊世大战一般。
  呼耳都维遣退诸将,坐在黄金椅上独自出神。
  营帐中寂静无声,只有灯芯发出哔哔啵啵的微弱爆裂声。呼耳都维忽然狞笑了起来。
  “我知道是你干的,纯阳宫的萧千离!”
  “我的武功,比广济和尚强不了太多,广济连你一招都接不住,我倘若单人独骑遇到你,只怕死得和广济一样惨。”
  “在这库伦城,你奈何不得我;我出了库伦,也照样奈何不了你。既然如此,我就派人去南征!面对这三万精锐,你又该如何抉择?”
  “你如果打算刺杀将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杀了大都尉,有大当户接替,杀了大当户,有骨都侯接替,哪怕你把将领杀得干干净净,也有千骑长接替……”
  “如果你想要做什么,那就快点来吧……”呼耳都维的脸上尽是残忍的杀意,“我只给了你三天时间,等到大军开拔,就算你想做什么,也已经来不及了!”
  “本来你还有很多法子,阻止我发布出兵的命令,但是现在,我逼着你做出选择——在这三天时间内杀了我!”
  “如果你来了,在这金帐之中,就是你的死地!”
  “用你们中原汉话来说,那就是——请君入瓮!”


第六百零八章 大义所在

  次日天气更冷,地下积雪都结成了坚冰,寒气浓郁。众人都纷纷在营帐中生起火来,将战马都牵入营帐避寒。远远望去,驼马营帐尽成白色,偌大的库伦却是处处炊烟升起。
  早早便有亲兵入了金帐,升起一堆篝火,架起大铁锅,铺上毛毡,摆了张木椅。铁锅里的热水烧得咕嘟咕嘟沸腾,呼耳都维端坐在木椅上,手持一卷兵书,正在细细阅读。
  过了片刻,便有亲兵报名入帐,端上大盆切好的羊肉倒入锅中,又扔进一根松木棒,小心翼翼的解开一块纸包,将里面的青盐倒入少许,用大勺不断搅动。
  呼耳都维治军极严,却对待麾下士兵甚好,平素极得军心。他见锅中羊肉煮得差不多了,当下吩咐道:“分为三份,一份留在这里,其余的端给门外的士兵们分了罢!”
  那亲兵点了点头,应诺道:“是!”当下将锅中羊肉分成几份,择其上佳者留给呼耳都维,其余的则连汤带肉装了一个瓦罐。叫道:“来人!”
  立刻便有一个青年侍卫应声入内,全身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大约是怕冷,就连头颈也用棉布包得严严实实,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
  此时北地寒冷异常,这般打扮的匈奴人比比皆是。那亲兵自顾低头舀汤,顺口吩咐道:“王上有令,把这罐羊肉汤送到外面,让弟兄们都暖暖身子……”
  呼耳都维放下手中的书卷,忽然叫道:“查瀚,羊肉你送出去,没有我的吩咐,不得入内!”
  那亲兵刚要将瓦罐交给进来的侍卫,闻言当即放下手中的木勺,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提着瓦罐匆匆走出营帐外,顺手将厚重的毡帘放下,遮住门外刺骨的寒风。
  金帐中只剩下那名随后进来的侍卫,呼耳都维抬头打量了他几眼,微笑道:“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阁下乃是一代武学大宗师,不可轻慢,请坐!”
  那侍卫也不推辞,大大方方的在呼耳都维对面的木椅上坐下,顺手掀开棉布帽,解开外袍,露出一身素白紫边的儒风道袍。
  “左贤王好胆色!”萧千离将外袍叠起,放在身侧,含笑道,“金帐中只有你我二人,倘若本座发难,不出十招,阁下必然授首剑下!”
  呼耳都维也不反驳,微微一笑,起身取了两个皮袋,指着那亲卫留下的羊肉,“可共饮否?”
  “左贤王之赐,不敢或辞!”
  呼耳都维一抖手,一个皮袋向萧千离飞来,萧千离伸手接过,打开盖子,往嘴里倒了一大口,一道火线从口腔一直蔓延到胃里,不由得大赞道:“好酒!”
  左贤王微微一笑,亲自取了随身短刀,将羊肉分为两份,另行取了一个盘子,蘸以青盐,一边慢条斯理的处理,一边笑道:“中原多美食,唯独这羊肉的处理方式,唯有北地最佳。除了青盐之外,其余佐料一概不用,原汁原味,丝毫不会被大料压了味道。使君乃是当世豪杰,足以让本王亲自动手,且先来尝上一尝。”
  二人摆上案几,也不多说,就在火堆边大快朵颐,一口酒、一口肉,吃得满嘴流油,及至酒足饭饱,略略微醺。呼耳都维这才吩咐亲卫取来清水棉布,二人当即净了手,那亲卫眼睁睁看着帐内多了一个青年道者,心中暗暗奇怪,却又不敢多问,只是打起了十二分警惕,看着萧千离的目光尽是不善之色。
  “好了,你出去罢!”
  呼耳都维连吩咐了三句,那亲卫却执意不肯离去,手按刀柄,死死盯着萧千离,也不做声。呼耳都维微笑道:“去吧,此处无甚要紧之事。”
  那亲卫无可奈何,只得应诺退下。呼耳都维回头笑道:“查瀚从十七岁便跟在本王身边,忠心耿耿,我一向视他为亲弟弟一般。倒是让萧掌教见笑了。”
  萧千离摇头叹息道:“左贤王麾下,忠勇之士何其多也?本座着实羡慕得紧,岂有取笑之理?”
  呼耳都维微微一笑,在座位上大马金刀的坐下,笑道:“匈奴人与中原汉人不同,少了许多心机,却最重交心,对其一分好,他便还你十分好。这等勇士,放眼东西匈奴比比皆是,怕不下百万之众?”
  萧千离神色不动,轻笑道:“百万之众,当真是举世无双。若往极西而去,必然如摧枯拉朽一般,莫说波斯、帕提亚,便是渡过底格里斯河,直指美索不达米亚,将赫梯帝国纳入版图,进而威胁罗马帝国,又有何难?”
  呼耳都维眉头微微一挑,鼓掌大笑道:“好个纯阳掌教,足不出中原,竟然知晓天下大势!以本王的见识,也只知波斯、帕提亚、苏撒等国,却不知再一路向西,还有这般精彩的世界。受教了!”
  萧千离含笑不语,呼耳都维呵呵笑了几声,忽然正色道:“萧掌教这般说法,莫不是想让匈奴兵锋向西,中原则可置身事外?”
  萧千离神色不动,颔首道:“正是如此!”
  他如此坦诚,倒让左贤王一时有些语塞,他静静的坐在那里,脸上的神色渐渐变得肃杀起来。
  “掌教所言国度,自有右贤王淳维乘率兵征讨。本王身为左贤王,其责便在此地。北面的东斯拉夫人不堪一击,唯有南面中原汉人,如鲠在喉。”
  他的声音渐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