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仙人-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番,不置可否。同时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也早就将一切明了。元始天尊心中不快。灵宝天尊却心头大慰。大道五十衍四十九为定数,一线生机遁去,截教的教义正是截取这一线生。而了尘本非截教弟子却能与截教真意不谋而合,为道教昌盛谋取一线生机。岂不是正式证明截教胜过阐教吗?
三清知道了了尘在下界的破天之举,东华帝君和吕纯阳自然也知道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不能瞒着本派祖师。吕纯阳看到自己门下地”壮举“又是欣慰又是担心。欣慰地是自己门下有人,以后大有开一派宗师的可能。担忧的是这事情貌似有点大。全然一改往日道家行事,去扎根民间。不求今生长生,却去求死后超脱。大违道家贵今生的原则。所以有点担忧道家三位道尊的反应。自己境界太低,只能前往方诸山求见东华帝君指点。
”弟子纯阳子拜见祖师“吕纯阳直入东华帝宫之内拜见东华帝君,还没开口询问,东华帝君早已拿出一本了尘所写的新道典的映射版本来。
“你之担忧,我已知晓。此事重大,有大机缘,大功德亦有大风险。一切就看三位道尊如何看待了。但道家式微已成定势,你那徒孙倒真是天地变数。或许我道家气运全在此处。而今日方知为何此子能如此得道尊垂顾,天道厚爱了。于天道末法之中。修行已如水中月,镜中花。此子所列之法,未必不能日后与天下诸教一争。三位道尊明晰过去未来,你当不用担心。”东华帝君点头道。却把眼光直接看向了九天之上的离恨天兜率宫。那里道教三位天尊也该有了结果了吧?
天庭之上,那位神仙不是神通广大。自然也知晓了下界之事。道教祖师张天师不置可否,倒是其他各路仙神纷纷暗地猜测其中结果。事关道家气运,不但道教仙神,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佛祖佛陀也一个个开始推衍天机。只是三位圣人议事,岂是旁人能够窥探。少不得一番天道反噬,得个不大不小的教训从天机演算中掉出来。再也不敢骑任何心思。
“他日我见如来,当明前生后世因果,得三邈三菩提,知天道有一。生机如在,得大智慧,大福运。诸弟子不必强求。天道所定,道尊所议,不得僭越。当明己心,明他心,无障亦无碍”如来端坐大雄宝殿,看着组多佛陀菩萨罗汉等失却平常心,纷纷强演天机遭到天道反噬。不得不提醒众弟子,天道不可妄测。
“多谢世尊指点”众佛陀菩萨罗汉纷纷起立向如来答谢指点。如来一句明己心,明他心,无障亦无碍。已然说出了结果。只要把自己带入对方思考一样,谁都不难明了,三位道尊的选择了。
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已然月上中天。三清神谕依旧毫无踪影。云灵子虽然份属阴魂,却是正宗道家弟子。自然不惧在各路神仙神像前跑来跑去。难得见到自家师傅这么多天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干件“大事”。自然要为师父分忧。帮着打扫道观,清理内外。忙的不亦乐乎。只是大半夜的道观里一片咣当声,也不知道是在打扫道观呢!还是准备拆了这几间屋子。
第四十三章 西南传道
了尘一等就是三天,直到第四天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候,了尘敬奉三清尊前的道典突然泛出道道金光,照的整个大殿犹如金宫,雪白的书页也渐渐变成了金黄色,一股浩大神圣的气息从字里行间升起,让人忍不住顶礼膜拜。了尘知道,自己修订的版本终于得到了三位道尊德认可,一条金光灿灿证道之路已然在了尘面前铺开。。。。。
了尘轻轻地盖上书页,抚摸着道典之上犹如金玉刻就得“道典”二字。欣然踏出了道观的大门,直接走进了深山——哪里有无数未来的道教信徒在等待着他。
不能不说华夏文化对周边四野无与伦比地影响力。壮苗两族信奉道教的其实并不多,但拜女娲的确是不少,上千年的不断交流,汉族文化不但影响着周边各族的生活,也影响着他们的信仰。了尘一袭道袍,行走于群山之间,行医问卜,无所不能。苗人面对这位汉人道长时除了亲近于敬畏之外,真人之名开始在各个苗家各寨流传。
了尘走过一个又一个村寨,留下一个又一个神话,直到回转玄光观时,身后已经跟随了二十多个各村寨资质上优的少年。他们是跟这了尘前来学道的。也是将来了尘的道典发扬光大的根本。
了尘踏进阔别几月的玄光观时,发现玄光观内衣尘不染。云灵子显然是个勤劳的好孩子。如果了尘摆在院中的紫砂壶不少几个杯子的话。
了尘带着一干童子拜过三清便算入门。如要真正入道自然要等他们学有所成。通读道藏,对道教有了起码的认识之后,才会有真正的传渡入道仪式。一众少年生性活泼显然对着道观里的一切颇为好奇。了尘笑呵呵地给众位少年将其了各位道家神明的来历,传说,以及司属。知道用过晚饭,夜晚来临,了尘说要带他们见见自己师姐,众少年才在了尘的带领下来到一个空房间内。
“师姐呢?怎么没看见?“房间内空无一人,没有床,没有椅子。没有任何家具。只有一张神案,上面竟然供奉着一个大头娃娃。
”这娃娃好奇怪啊,头这么大,好丑!“一群山里少年显然没见过大头娃娃。了尘简直不忍直视他们的下场了。悄悄地退出了房间。把门反锁很无良地走的远远地。
”臭小子,你说谁丑呢!“一个甜甜的少女音突然在房间内响起。把屋内少年吓了一跳。接着一个满身鲜血,舌头老长老长的女鬼阴森森地出现在了房间里。一双血红的长指甲随着手指转动发出渗人的刮擦声。阴风四起,加上房间内忽明忽暗地烛光,更是恐怖。一群胆子显然还没到天大的少年,当场吓的三魂丢了七魄。。哭嚎着四散逃命。这世界上说自己不怕鬼的很多。真不怕见鬼的很少。敢杀人不一定不怕鬼,这似乎就是深刻在人体基因地本能。哪怕世人有几个真正能见过鬼。
云灵子是个小心眼的家伙,他可没有云华那种大度的性子,早夭的她受尽磨难,性子也变得爱憎分明切有仇必报。而且无论大小,你说一个女人长得丑,这可是堪比杀父之仇,夺夫之恨更不能忍的。偏偏这群懵逼少年口无遮拦,敢说她云灵仙子长得丑,这如何能忍?索性就装鬼吓唬人了,而且越丑越恐怖越好。各种鬼故事的恐怖桥段,什么自摘人头,双眼流血,声声索命之类轮番上演。而且不但动口,还动手。将几个颇为勇敢的少年打晕过去之后,众人一看女鬼果然要命,不少人实在受不了刺激,就此晕了过去,剩下没晕的云灵子三下两下帮他们晕了。
“竟然怕鬼,怎么做道士啊!”云灵子很鄙视地撇撇嘴,去找自己家无良师父邀功去了。想必这趟之后,这群少年应该能过不惧妖鬼这一关了。
人受了惊吓会明显神魂离散,这就需要有人帮收惊了。比如踏米,喊魂之类。了尘不是那些乡间神棍神婆的土把式。将少年聚在一起,念了几遍宁神咒,再准备了几大碗宁神符水等他们醒来了之后再喝就算完事了。这群苗家少年大多不识字。若是一个两个学生还好,这么一大群可不是以了尘教书育人的本事能搞定的。为了自己的清闲,也为了不误人子弟。了尘很自然地想到了十里外的那个大教育家王阳明先生。
世上不经惦记的不光只有曹操,王大圣贤也算一个。清晨,少年们一个个从吓晕中醒来的时候,王守仁也骑着一匹黔驴来上门拜访了。了尘连忙草草给少年灌下符水,大叹王大圣贤真是能赶巧,急忙出门相迎。
其实就在了尘离开的几个月里,王守仁将了尘的话慢慢仔细品味,不得不说来至后世的观点,总有它自己的道理,虽然并不一定符合儒生们的观点,也是众多微言大义里面所不能有的。这一切犹如为王守仁的认知打开了一扇窗户。作为这个世界数得着的聪明人,王守仁想的更多,思维一旦发散,就收不回来,许许多多的以为让王守仁这段时间再没有心情站在驿站门口胡思乱想了。很多的问题迫不及待地想找人问清楚。而了尘仙长显然就是一个可以请教的对象。但几次到访,了尘都进入深山不知去向了,王守仁只得一次次无功而还。但王守仁什么人,百折不饶是敬语,死不罢休才是写照,终于还是让他等到了。
山间秀色茶一杯,鸟语花向酒一壶。了尘的茶酒自然都不是平常的东西,就算累宦世家出生的王守仁都打开眼界,满目里山间逍遥,茶酒为伴,竟然出了几分挂冠而去,求仙问道的心思。若是了尘知道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地表情了。
“利”了尘在石桌上以茶水轻轻地写下一个字。然后就静静地等待王大圣贤的反应。
第四十四章 播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有一个人说他不言利。或许真是一个君子。若一大群人说不言利。则肯定就是一大群伪君子了。到了明代士大夫手里,就纯粹是快****牌坊了。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里无半点利国之念,全是私利了。
了尘现在为了大明真是操碎了心,一切都只为不再让华夏继崖山之后,第二次沉沦。
了尘不知道,自己拼命给王阳明的”心学“加料的结果如何?至少一番来至后世的国家之利,生民之利,个人之利的说法终于将王守仁一直坚持的”君子不言利“地牌坊给打碎了。而处于思想混乱中的王阳明连自己怎么离开的都不知道,脑海里一片混沌。模模糊糊之中似乎听到了尘仙长貌似拜托他开家书院,以教化四方夷族,使之心向教化,为大明开不世之功。王阳明晕晕乎乎地也不知道自己答应了没有,反正第二天了尘仙长就给他送来了二十多个苗家少年,请他帮忙开蒙。
表灵降世,演露开蒙。惟圣仁宇,宝化潜融对读书人来说是件很神圣地事情。但这年头,读书人真心不多,老百姓普遍不识字,更何况边远之地的苗民。但要入道就要通读道藏,这时最起码的条件。所以了尘一半糊弄,一半强塞地将他二十多名准弟子塞给了王阳明。还很殷勤地请来了周围苗民帮忙建了一间竹屋,聊作学堂之用。你别说,了尘现在在苗民心中简直活神仙,比王守仁的待遇简直天差地别,只是在周围的寨子里说了说,立马来了一大群人自带工具干粮帮忙修学堂。
了尘希望这些徒弟除了识字之外,也能多少知道一些儒家经典,以后更方便将来这些弟子行走四方,传道弘法,而不会被士大夫们抵制。而且了尘将要教给这二十几位少年的也不是修仙法术,而是自己编的道典和医药问卜,山水堪舆,除邪打谯,符箓武功,呼吸吐纳以及道家仪轨。无关个人修行,却是传道四方,行走山林沼泽,四方险地所必需。他们是了尘培养的第一批种子,是将来将道教发扬光大的根本。所以了尘才选了这么多相对淳朴的苗家少年,一是他们的身份更容易在边疆之地传道而不被少民排斥,而且他们能吃苦。对信仰不像汉族人那样讲究唯利烧香。只有虔诚而品行高洁的传道士才容易获得百姓的认可,从而信服皈依。
了尘招了又几个落难投奔的山民,给他们穿上道袍,粗粗教了一些道家仪轨禁忌之后,充作杂役,就再不管道观杂事。每日里或者与王守仁论道,教授弟子。又或者一头扎进深山,好些天都云深不知处。而把教导弟子课业的任务交给了云灵子这个让众少年闻之色变的师姐。弄得一到晚上,道观里一片哀嚎。
了尘身上有鲢鱼精的内丹,所以特意开始四处搜寻可以炼丹的草药。云贵十万里大山正是人烟稀少的荒僻之地。正适合寻找哪些世上罕有的灵药之类。还可以顺便拜访各家山寨,传道弘法培养信众。
了尘身份使然,并不过问村寨之事,一般到达那里也不过顺便帮人看看病。若有需求也会教给她们一些基本知识。如果那个村寨碰到当地巫觋解决不了的事情,了尘也会帮助解决。这样也让很多苗家巫师颇为不满。但也有一部分巫师会主动求教了尘一些宗教常识或者祭祀之法。了尘不想立刻和在当地根基深厚的巫师们遽起冲突,所以尽量少沾他们内部之事。了尘在等一个契机。等一个让苗民们主动皈依的契机。
而就在了尘等待良机的时候,他的大徒弟云华也一路云游一路逛,一个小姑娘带着一只白毛狐狸“宠物”行走江湖,自然少不了无赖强盗觉得小姑娘家家好欺负。只是无论求财还是求色地家伙,无一例外地都成了云华仙子名动江湖的踏脚石。一番教训之后,“云华仙子”的大名开始在江湖上小有名声。至少云华路过的地方上的游侠,无赖子以及绿林人士们都知道了,带着一只狐狸在江湖行走的小姑娘惹不得。对此官府罕见地装聋作哑。反而对那些平日里孝敬有加的地痞无赖们严加管束,唯恐惹了那位姑奶奶。老百姓或许听过青城山护国真人的大名,见过他徒弟的又有几多?但官场之上无秘密。没多久,云游的小姑娘何许人也就传遍了官场。要那些自命读书人礼义廉耻的家伙去接待巴结一个小姑娘是办不到的。但少惹到她,免得将来在太后或者皇上面前讲自己治下治安败坏,四野不安还是能做到的。经过开始一段时间的屡遇恶棍之后,后面的行程竟然一路平平安安,让正为圆了行走江湖,打抱不平女侠梦的云华颇为不满。却不知道其中奥妙。只得专挑偏僻之地走。看看还能不能再遇到几个练手的。不能不说,云华仙子出门日久,胆子是历练出来了。
荒山破庙,夜已深沉。一路走走停停地云华和云狐子两个显然错过了宿头。不得已只要再一次在这荒山野岭四野无人的地方过夜了。自持道法在身,却无用武之地的云华是不怎么怕妖魔鬼怪的。自己师妹不就是一只鬼吗?
篝火熊熊,云华不碰到嘴馋是不怎么吃东西的。奈何还有一只狐狸要照顾。狐狸是一天三顿都少不了。也不知道到底是饿还是纯粹嘴馋,说起来云狐子里入道可比云华早。云华将赖在她身上一整天了的狐狸放到一边。就掏出准备好的肉干在火上烤了起来。狐狸不吃生的东西,也不知道作为一只狐狸哪儿来的坏毛病。就在肉干在火焰中开始兹兹作响快要熟了的时候,外面突然挂起了大风,将破庙的残破大门一下子就吹开了。熊熊篝火竟然能被一阵狂风吹得摇摇欲熄。云华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云狐子本来正瞅着肉干流口水呢!这会也打起了精神,身上根根白毛竖起,紧张地望着门外。
这风来得不正常,云华和云狐子都太清楚了——阴寒刺骨,乍起乍灭,这绝不是自然之风。
第四十五章 百鬼夜行
篝火最终还是抵不过阴气侵袭,一阵摇晃之后,最后还是不甘地熄灭了。破庙之内一片黑暗。云狐子机灵地跳上了云华肩头,两只眼睛在黑暗中犹如夜明珠一般散发着阵阵幽光,警惕地瞪向了门外。云华摸了摸胸前红绳系着的护身铜钱,将金钱法剑提在手上,带了点紧张和激动地,走出了庙门。
破庙之外此时犹能看见远处灯火点点。荒山无人,却有无数似明似暗地灯笼从四面八方而来,沿着山中蜿蜒的小道,汇聚成河。并一路向着北方走去。宛若赶集一般。云华倒吸一口冷气。这种场面师父似乎给自己讲过——百鬼夜行赴鬼市。
一个两个鬼怪再厉害,云华道法在身,法宝在手都不怕。但百鬼夜行就不是云华可以奈何得了的了。蚁多咬死象,更何况有鬼市的地方,肯定有厉害的鬼将甚至鬼王坐镇。除非云华能马上叫来师父,否则,云华是不敢触其霉头的。
云华果断退入庙内,掏出两张隐气符来,一张贴到自己胸口,一张贴到狐狸肚皮上,然后抱着狐狸,也掏出一盏灯笼来,以阴火点燃之后,聚集四方阴气环绕全身。最后还换下道袍道冠,换上一身白衣,披头散发,装出女鬼样子来。就准备混进百鬼夜行长的队伍里,去鬼市逛逛。一来机会难得,可以涨见识,满足好奇。二来可是听自家师父说了。鬼市不比凡间集市,可是能碰到好东西的。不说天才地宝。就是帮自己师妹云灵子弄几件好宝贝也行啊。自己还一直没来得及感谢他援手之恩呢!
云华一手抱着狐狸,一手提着鬼火灯笼,脚不沾地。也一路学着鬼物样子,顺着小路,跟着大队一路飘向北方。一路阴风阵阵,刺骨阴寒。众多鬼物聚集在一起,阴气之重可想而知,如是一般生人遇到,不需要鬼物加害,就得阴气入体,百病缠身,甚至一命呜呼。天上月光惨淡,云华一路前行,走了大概十多里路的样子,就发现前面竟然一片灯火通明。竟然有许多房屋店铺,鬼影重重,嘈杂来去。真如人间集市一般无二。只是这里没有活人生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