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帝修仙(王十)-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司马懿就是司马隽的孙子,司马微发现这他根骨俱佳,于是带入这水镜庄中认真培养,倾囊相授。这司马懿果不负厚望,最终成为了天下最出名的谋士之一,最终为后世子孙代魏建晋打下可坚实的基础。而这水镜先生的其他弟子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并不知道这其中的事情,甚至是一直与司马懿为敌,这也是各归其主呗了,况且这司马微是早已料到这最终的结局。
当然这司马微却也不是无欲无求,他空心经营,让司马家得到天下,就是为了得到那传国玉玺,只是最终却是让他失望了,这和氏璧被雕刻为传国玉玺后,早已失去了其通天灵性,和一般的宝物却没有多少区别,因此最终不得不离开这凡间。
当然这司马懿作为这当时司马家家主,和这司马微之事自然是十分清楚,后来他又把自己最有的灵性资质的儿子,也就是这司马干送到这水镜庄学道求艺,只可惜这司马微后来因为所求之事已经无法达成,返回了仙界。这才导致了这司马干所学的半途而废。
“先父仙逝之前留有遗言,这传国玉玺只怕并不是这表面上那么简单!”司马干又对林易道。此时这司马家终于是又出现了一位修真者,他终于是如释重负,轻松了一口气。
“或许那水镜先生真是看打眼了,或许只有你登基为帝,拿到那颗传国玉玺就知道!”司马干又接着道。
第一百三十九章 探母
斜射的夕阳下,影的这房内是十分的昏暗,这处宫殿本虽是在这富丽堂皇的皇家后宫之内,可是庭院深深,她只是在那皇宫深处最不起眼的角落内。和那繁华高贵的宫殿相比,这是那么的冷冷清清,不知道是多久已经没有了访客。只有那不远处戎装正步的一队队宿卫兵,方才显得这里的主人地位并不寻常。也正是这些戎装宿卫兵,名义上是护卫,其实是软禁,连一只苍蝇都不让飞入,让这处宫殿不仅是独立于这整个皇宫,更是好像是与世隔绝一般。
那殿中的院子里躺椅上,正是一个嫔妃迎着夕阳闭目端坐着。看这嫔妃也不过30多岁,正是那女性最成熟的年龄的,可不知什么原因就遭到君王遗弃,落入这冷宫之中。
这嫔妃一身简朴浅粉色的宫装,一袭兰色的纱质长裙,看起来淡雅脱俗,又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这嫔妃虽是不施粉黛,却凸现出她修长匀称的身姿,腰不盈一握,那粉色极淡已经接近白色,但是却很妩媚,就似少女脸颊上最自然却最诱人的红晕。这嫔妃年轻之时定是极美的,即使现在,早已过了那女性黄金的年龄,却全身上下依然散发出一股成熟美。
脸上无脂粉修饰,整个人清清淡淡。只是那微闭的眼角,勾带着丝丝皱纹,正是那岁月留下的痕迹。身在宫中君王妃,虽是锦衣玉食,但是这一切都不是她所求。却见她眉头紧皱,十分清瘦的脸庞上无数泪痕划过。一双纤纤玉手之中竟是数件孩童的衣服,还有一个十分精致的紫色布包。
这个冷宫中暗无天日的嫔妃正是那司马遹的生母,淑妃谢玖。她此时定是思念其子司马遹,这才如此的伤心。
谢玖不为这惠帝司马衷所喜欢(更准确的说这应该是那贾南风所逼迫),这一切事实,她改变不了,也无法改变,但是自从有了司马遹之后。她的精神就有了寄托。为了自己的孩子,她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为难,让那毒后贾南风落下借口,她忍受巨大的相思之痛,从不见自己的孩子,也不允许司马遹来见她,甚至联系都没有,一眨眼这10多年的时间都过去了,自己的儿子都长成了大小伙。甚至都有了孩子。可是她还没有仔细地看过自己的孩子。
“沙门应该长这么高了。这宫内不知道还有谁欺负他?”谢玖每日都在不定地想念自己的孩子。或许和那司马衷之间只是一个错误,但是这孩子却是她最大的骄傲,最大的财富。为了自己的儿子,她甘心做任何事情。她相信终有一天,定会海阔天空,她们母子最终会团聚。
“可是这老天啊,你为什么是这么无情,这么地不公平,这般地赏罚不公,那作恶多端的人逍遥法外,而那老实为善的人,却是害了卿卿性命!”谢玖心中如同滴血。不停地痛苦地呐喊着。
贾南风虽然是对谢玖任何消息都封闭,但是司马遹“去世”的消息,她却是第一时间告诉了谢玖,如同是骄傲的公鸡一样,“终于把你儿子弄死了!”。
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得知司马遹去世后,谢玖这数月来是茶不思饭不香。这个世上唯一值得活下去的精神寄托已经没了,已经没有任何值得她留恋。可是她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儿子好像还活在这世上一样,为此多次挣扎在这死亡线上还是走了回来。
林易征西之前,曾经按照看望过这司马遹的母亲谢玖。这近一年的时间没见,她又是苍老的很多,她年轻时候本是一位倾城的美人,可是却被这万恶的社会糟蹋成这一副模样,看着这谢玖十分清瘦的面容,林易是忍不住潸然泪下。心中是早已喊了无数遍“妈……”虽然这并不是他的母亲,但是他心中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母亲一样看待。这和他前世那不幸早逝的母亲一样,正是这无穷无尽的母爱才照亮了这个世界的光明,引导了整个时代的进步。
谢玖手中的衣服是握的紧紧,如同是自己的生命一样。林易只觉得这些衣服是十分眼熟,原来这正是这司马遹儿时所穿过的衣服。想不到她竟然是保存了是如此完好。见不到自己的孩子,这些衣服成了她精神的寄托。再看她身旁的布包内,这包内是一圈软毛,几颗烂碎的臼齿,还有几个布料玩具。这应该就是那司马遹的胎毛,和他换牙时候所留下的牙齿,还有他小时候的玩具。
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林易真想痛快地扑在她怀中,大喊几声妈妈,可是他不能,只能默默地为她身上盖了一件披风,转身悄悄地离开。现在的暂时离开,只是为了将来不久更好地团聚……
此时他终于明白什么是这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边的距离,而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却不能相见。
谢玖是因为伤心过度,忍不住小憩了一会儿,半个多时辰后终于醒来。她惊讶地发现自己身上不知何时竟多了件披风,春兰、秋菊那几个宫女更是不会来过这里的。凭着那母亲对自己孩子强烈的第六感,她知道这人是谁了,可是却又为何不让见一面,片刻后,她神色是终于好转了过来,现在的不见面只是为了她更好。等到他登基为帝那一天,就是他们母子重新相聚的日子。
林易得到了这司马干的支持,离开这平原王府后,首先就是来到这皇宫,看望这司马遹的生母淑妃谢玖。受此打击后,这谢玖精神状态虽然是十分不好,但是人毕竟还没有受到这贾南风的迫害。
可能是这贾南风认为司马遹已经去世,这谢玖对她的地位已经是没有什么威胁,因此这贾南风才是如此这般放松了对谢玖的监视,以前无论是何时何地都是数个宫女寸步不离身,而现在却是竟刚让她一人在院中独处。
林易也是故意留下了自己的气味痕迹,以这谢玖的聪明才智,她自然是也明白这林易的良苦用心,解决这后顾之忧,林易总算可以大干一番,在这洛阳城内惊起一番腥风血雨。
洛阳城郊,一处不起眼的民宅内,院内正襟坐着数个书生装扮的少年,个个是器宇不凡,玉树临风,不时传来朗朗读书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我终于知道我们名字的来历了,原来竟是源于这道德真经!”其中一个皮肤相对较黑的人兴奋地开口道。
“那是当然!老大,主人可绝不会随便给我们取了名字!”其中年纪看上去是最小的一个青年回道。
突然这院中突然是多了一个少年,一样的器宇轩昂,容貌不凡,只是眉目之间,那神情却是比这院中几人要沧桑多了,他身上的衣着也和这样书生装扮的少年不同,却是一身朝廷官服。众人看见此人,连忙把目光都转向了他,打趣道:“老二,这是刮了什么风?你今日怎么到这里来了,没有陪你那老巫婆?”
“哎,这老巫婆最近又找了一个相好,总算放过了我,让我终于能歇歇了!”那叫老二的青年的叹气道。
“老二,你不会吃什么醋了吧?这半年多来,那老巫婆不是换了无数个相好,那一次不是银枪蜡烛头,中看不中用,放心,要不了几天,那老巫婆只怕会继续赖上你了!”众人又打趣道。
“这一次,只怕要很长时间了。这一次的相好是那赵王爷的心腹孙秀,这人容貌虽是非常一般,但是据说这人年轻时候从有过一番奇遇,学了不少房中之道,因此和那淫后正好是凑成一对,况且这人十分善长溜须拍马,而这赵王爷也是宗室尊亲,也是靠这人一直从中搭线!我所叹气是因为这近一年多的时间,一直都没有主人的消息,这样下去,只怕这形势是越来越糟糕!”老二正色道。
众少年一听到这老二提到主人的名讳,也都变得十分沉默起来,片刻后终于那叫老大的少年又开口道:“我们六人,也是一直多方打探,可是始终没有任何消息。主人的本领,我们是知晓的,早已是非普通凡人可伤,因此我绝不相信会被那齐万年的叛军所杀,或许他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处理。这半年来,虽是无名师指点,但是我们无时不刻地认真修习那葛洪先生所教的导引之术,这一身内伤算是都恢复了,这修为好像又更进一步了。只是那东宫之中,却始终不敢踏入半步,连刘大人和王总管,我们都不敢暗中联系,现在是非常时刻,只怕是给他们添麻烦!只能是暗中保护他们的安全!”
第一百四十章 上善若水
“兄弟们放心好了,主人是国之储君,天下大气运所在,吉人自有天相,他一定不会有任何事情,到了洛阳后,他自会联系我们!”又是一个俊俏青年道。
“老四说的是对,我现在是已经得到了那淫后的信任,成为了他们的心腹,更是授予了这宿卫兵中的核心要职,现在朝廷内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现在那太子,不过是一个掉包,是那贾姨娘那毒妇的儿子,只是一个他们控制朝廷的傀儡小儿。只要主人一声令下,我自会首先打开那城门,恭迎主人诛牝鸡毒妇,清佞臣贼子。”老二又义愤填膺道。
“老二,这一年来真是委屈你了,真是舍身喂毒妇,那淫后只怕没少折磨你!”众少年又安慰道。
“放心好了,我有主人传授的神功护体,若不是怕这淫后察觉,她无论如何从我身上讨上半分便宜!”老二又接着道。他看着这其中氛围变得十分严肃,连忙又开口道:“你们今日又要讲什么学论什么道?上一次从这里听你们讲道后,回去后只觉得主人传授的炼气之法是突飞猛进,想不到竟有如此效果,因此今日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
“这是那葛洪先生曾经教我们的,可以提高我们导引之术的修炼速度,想不到对你这双修心法也有效果!”
“是啊,这葛洪说过,这修真之道既然是无名师指点,又没有灵丹妙药可服用,只能靠我们自己悟道了!”
“我们没有名师指点,更没有那些修真大派的资源,只能如此这般悟道!”众人又七嘴八舌地接口道。
“这样也好!这上古之修士,尚无修真之法,不都是自己所创吗!老七,我们这兄弟七人里虽是你年龄最小,但是学问却是你最高,特别是这道德真经。你今日就帮我们大家一起论论这‘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究竟有什么深意!”老大示意众人安静,开口对着那年纪最小的青年道。
那叫老七的青年书生却也不含蓄,开口便侃侃而谈道:这世上没有一种东西如水般离我们如此亲近。无论是眼所见,口所品。耳所听。鼻所闻。手所触,一天也离不开它,如空气和阳光般是我们人体所需,甚至也是动植物所需。
世上也没有一种东西如水般多子多态。她可以结冻成冰。坚坚铮铮如磐石;也可以升腾成气,轻轻扬扬上九空。她随方就圆,不拘一格,干净利落;穿山走谷,不卑不亢,从从容容。更有涤浊扬清的慈悲——为洁净它物,宁可污却自己,变臭、变浊,一遍遍。一次次,耐心洗涤冲刷洁净它物,却安然接受被抛弃的结局。包容万物的气度——不分高低贵贱,来者皆包容,不争辩。不抱怨。只要给它时间,终究尘归尘,土归土,水归水。轻的,浮你在表;重的,沉你在底。也许它不再清亮如初,但它终究给了彼此公平公正的结局。
世上也没有一种东西如水般,将柔静与汹涌同时诠释得淋漓尽致。她有时柔静,如小家碧玉般温柔,风来,水面涟漪无声,象是它害羞的笑颜。她有时汹涌,浩浩江涛势如万军,片片海浪声若惊雷,滔滔洪水甚至可以冲跨一切。
一阴一阳之谓道,水亦有阴阳之道。隔夜的水为阴,新鲜的水为阳。阴如她洗涤万物,升腾九天;阳如她铮铮铁骨,硬如磐石。阴如她的或凉或寒,阳如她的或热或烫。阴如她无声的静秀柔美;阳如她迸发出的汹涌动力。阴如她母亲般的包容慈悲;阳如它父亲般的大义无私。
因此这世上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无水,则不能产生芸芸丛生的生命世界;无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水生育万物,滋润群生而与物无争,不求后报。它柔弱温顺,总是处于为人们所鄙弃的最低下的地方。
所以,这世上最似于道之物就是这“水”,这也就是这“上善若水”的含义。
常言道:“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人总是喜欢奉上欺下,攀高附贵,青云直上,而水则总是流向低凹的、最安全的地方,无倾覆之患。“居善地”也就是选择、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呆在自己应该呆的地方。看自己的能力和志趣是否与所处的位置相称。安于自己所处的地位或位置,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安心于道,不断求学问道,不断提升自己的才干学问。
人心总是有私心杂念、七情六欲之烦扰,而水静则清澈湛然,无色透明,无混无浊,可鉴万物。若心灵之善渊。“心善渊”是说心要像深潭一样清澈平静,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尤其需要修心、修德,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言行。理智地使心清澈、平静,不被情绪所左右,被愤怒所控制,被恐惧所笼罩,被喜悦所迷惑。对人对事要有真正的宽容之心,包容之心,仁厚之心。特别是对那些你看不顺眼的人,看不舒服的事,更要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之。
水善养万物,施恩不求报。植物皆沾滋润之恩,动物咸获饮食之惠,此乃仁慈也。“与善仁”是说与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对强者要尊重,对弱者同样要理解而富于同情。有些人对强者常能给予足够尊敬,对弱者却往往另眼相看,这不是真正的“与善仁”。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人也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如果我们无论老少还是长幼,不管尊卑还是强弱,都有一颗仁爱心,都有一份关爱情,那我们就可得众人之力,集大家之智,将无所不成。
水利万物,诚实和顺,无假无妄,表里如一,是谓:“言善信”。“言善信”就是说话要讲信用,守根本。要言而有信,诚实守信,一诺千金。一个人不受到信任,是因为他的言语不实诚,不讲信用。信口开河,胡许乱诺。一个人值得信任,是由于说话算数,言出必随,才会赢得大家的尊重,赢得大家的口碑。
水之为治,若大匠取法,以“平中准定上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对万物一视同仁。最为公平。是谓“正善治”。“正善治”就是忠于职守。能谋事,能成事,做的永远比说的好。做事要认真,办事要干练。处事公正,处理要公平,心底无私,不厚此薄彼,不用人唯亲,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戴。
水理万物,能力非凡。去污洗浊,攻坚克固,行船渡筏。兴云致雨,生物育人,功用不可估量。此乃“事善能”。“事善能”是要尽己所能,尽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孟子道:“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不能眼皮大,肚皮小,做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更不能捡芝麻丢西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春夏温热,万物繁衍,最需要水。此时,水则蒸云降雨,滋润群生,降温祛暑。秋冬渐寒,万物成藏,水则结为坚冰,凝为霜雪,覆盖大地,恰若天被,保护生灵,遮风御寒。此乃“动善时”。“动善时”是合理把握时机。合适的时机是取决于每个人的眼光和阅历。有的人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