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欧洲王室的另类历史-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现自己当初为了一解心头之痒而摊上了一个窝囊废。达恩利勋爵骄横任性,什么
都不在行,不是在爱丁堡逛窑子就是整日醉生梦死,缠着妻子让她赋予他国王的名
号并交予实权。他对玛丽的王位十分倾心,这可是个危险的征兆。

    虽然玛丽在法国的时候娇生惯养,但是苏格兰可是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的故
乡苏格兰终日寒冷、阴雨绵绵,国内占主导地位的贵族也都傲慢排外,他们根本没
把女王看在眼里,尤其是这样一个在外国长大而且信奉天主教的黄毛丫头。玛丽远
在法国的时候,新教改革运动席卷了苏格兰,因此当她重返故土的时候,包括她同
母异父的哥哥在内的大批贵族都对她冷眼相加,广生猜忌,而新教教会的成员们则
更是对她充满敌意。苏格兰宗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牧师约翰·诺克斯(John Knox )
{15147—1572):苏格兰宗教改革家和苏格兰长老会的创建人。在天主教徒玛丽女
王统治苏格兰时,他被流放。他在流放中(1553—1559)受到了约翰·加尔文的影
响。回到苏格兰以后,他领导了宗教改革斗争。随着1560年《苏格兰教会信仰声明
》的起草,新教成为苏格兰的国教} 经常用言论对“畸形的”女权统治进行抨击。
他声称让这些“软弱无能、缺乏耐心、愚不可耐的家伙们执掌国政纯粹是对良好秩
序以及公平平等原则的颠覆”,同时也是对上帝的背叛,败坏了自然法则。

    诺克斯激烈而露骨的言辞令玛丽备受挫折,不禁潸然泪下,因为她一直立志做
一位对宗教问题奉行怀柔政策的君主。然而诺克斯并非是玛丽面临的惟一难题。玛
丽那位信奉新教的表姑——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强烈抗议诺克斯这番针对
女性君主的言论的同时也警惕地盯着苏格兰女王。她们两个都有着英格兰王室的血
统,而且玛丽以此为依据提出英格兰王位也该由自己继承。伊丽莎白一世可不喜欢
这一套,她从来都对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看得很重。

    而达恩利勋爵就这么趾高气扬地趟进了这一潭充满了仇视和猜疑的浑水。伊丽
莎白一世和苏格兰当权派对达恩利勋爵的态度十分冷淡,这和被爱情冲昏头脑的玛
丽对他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达恩利的傲慢让人难以消受,而且他信奉的是天
主教,并且他也继承了和玛丽女王与伊丽莎白一世同样高贵的王室血脉,在伊利莎
白一世的眼里,这个事实令达恩利对苏格兰王权的觊觎成为了更大的威胁。与此同
时,苏格兰贵族们则瞧准了达恩利勋爵软弱无能、优柔寡断的特点,打算借此大做
文章以削弱玛丽的统治。他们利用达恩利勋爵小气自私的性格,以辅佐他为苏格兰
国王为诱饵引诱他加入他们的阵营。达恩利勋爵就像贪婪的鱼一样上了钩。毕竟他
的妻子越来越讨厌他了,而且她也不可能把他朝思暮想的王权赐给他,所以他必须
抓住一切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为了进一步打击玛丽女王,达恩利勋爵和苏格兰贵族们密谋了一次谋杀。当时
玛丽手下有一位意大利籍的大臣,名叫戴维·里奇奥(DavidRiccio ),颇受玛丽
的赏识。玛丽时常聆听他的建议,而且在婚姻逐渐恶化的时候总是和他在一起消磨
时光。达恩利勋爵理所当然地对他心怀憎恨,而贵族们也讨厌他,主要是因为他是
个信奉天主教的外国人,而且女王对他言听计从。于是,他们决定除掉他。那是1566
年3 月的一个晚上,谋杀计划开始实施。那时,身怀六甲的玛丽(她怀的是未来的
英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

    和里奇奥以及其他几位客人正在她位于霍利鲁德宫的私人房间里共进晚餐。突
然,密谋不轨的一伙人闯了进来。其中一个人嗤笑道:“那个名叫里奇奥的家伙在
女王陛下的私人房间里待了这么久,一定令女王陛下很高兴吧。”女王自然为里奇
奥辩护说他是经过自己正式邀请才来赴约的,而且将一直待下去。那伙暴徒则告诉
她没这个可能了。他们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拉走了正抓着女王裙角瑟瑟发抖的大臣。

    拼命挣扎喊叫的里奇奥被拖走了,玛丽冲到丈夫面前大声咒骂着他。孤立无援
的大臣被人以极其凶残的手段杀害了,他的身上至少被人捅了50刀,最后那具血肉
模糊的尸体又被从高高的楼梯上一直拖了下来。不必多说大家也能明白,这起野蛮
的谋杀一点儿也没有弥合玛丽和达恩利勋爵之间的裂痕。现在女王被囚禁在自己的
宫殿里,悲伤地抽泣着。她确信不疑地认为和达恩利勋爵生活在一起对自己的生命
是个严重的威胁,无论是里奇奥的惨死还是怀孕给她带来的创痛都是他造成的。

    玛丽知道要想自救就必须吞下这沸腾灼人的苦酒。她不得不对达恩利勋爵笑脸
相迎,虽然这样做完全违背了她的意愿。而那个一心想当国王的家伙却十分怯懦,
他对自己做出的事情感到后怕,于是便同当初被那群杀手拉拢一样,在妻子的诱哄
之下乖乖地回到了她的身边。在达恩利勋爵的协助之下,玛丽成功地逃出了宫殿,
重整御林军,恢复了秩序。她重新坐上了王座,但是家庭的和谐欢乐却永远地成为
了历史。达恩利勋爵又重新过着原来那种游手好闲、吊儿郎当的生活,而且又开始
为了追求荣誉和权力大肆筹划。一位朝臣写道:“他在玛丽面前毫无收敛,对她而
言光是想想这样的丈夫就够心痛的了。”玛丽为自己的丈夫在谋杀里奇奥事件中为
虎作伥的行径不能释怀。几个月后,他们的儿子降生了,她仍然愤怒地责斥他:
“我已经原谅你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达恩利勋爵不只是玛丽一个人的眼中钉,那些遭他背叛的同谋们也恨他恨得咬
牙切齿。没过多久,他就成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1567年2 月10日,天刚蒙蒙亮,
一次猛烈的爆炸摧毁了爱丁堡一处名为科克欧菲尔德的房子及其周边建筑。患有梅
毒的达恩利勋爵当时正在那里养病小憩。也许是之前运来的大量火药引起了达恩利
勋爵的警觉,他在爆炸之前逃了出去。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第二天人们就发
现他被吊死在那片废墟之上。

    玛丽究竟有没有参与这场谋杀成为了千百年来的一个不解之谜,这也使她的名
声备受争议。她很快就嫁给了博斯威尔伯爵,而人们怀疑他就是密谋绞死达恩利勋
爵的头目,这更使她有口难辩。玛丽名誉扫地,她的国民开始公然反对她的统治,
把她赶下了王位并囚禁起来。逃脱以后,风光不再的女王逃往英格兰避难,而她的
伊丽莎白表姑早已恭候多时,把她逮了个正着。玛丽坐了19年的牢。1587年,她被
定罪企图谋杀英格兰女王,然后被处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苏格兰女王玛丽寡廉鲜耻,人尽可夫,但是在另一些人看
来,她的死抹去了她以往的罪过,使她升华为圣洁的殉难者。无论如何,假如苏格
兰女王玛丽当初能够以表姑伊丽莎白一世为榜样独守空闺的话,她是一定不会落到
这般田地的。




  

 

             第四章  冰冷的婚床

    尽管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风流艳史有朝一日会名场天下,但是她在步
入洞房的时候还只是个羞涩的少女,而且托她丈夫的福,婚后近10年里她一直保持
着童贞。

    1744年,并无多少皇家血统的叶卡捷琳娜从德国来到俄罗斯。

    很快,在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的安排下,她和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订了婚。俄
罗斯的异邦文化令她大吃一惊,这里的人们浅薄无知,她的未婚夫也让她大失所望。
彼得不过是个相貌丑陋、性情残酷的笨蛋,他对未婚妻没有一星半点儿的兴趣。相
比之下,他更喜欢摆弄他的玩具士兵,没完没了地用它们排兵布阵。“我知道他是
多么不想见我,他是多么不爱我,”叶卡捷琳娜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自尊心和
虚荣心受到了伤害,但我又那么骄傲,我是绝对不肯把这些抱怨出来的。”

    她的新婚之夜十分不幸。天真纯洁的叶卡捷琳娜身着从巴黎订做的粉色睡裙,
在床上惴惴不安地等待着新郎的到来,而此刻新郎正在和男仆们狂斟豪饮。午夜过
后,他终于酩酊大醉地回来了,却对她说:“仆人们若看到我们一起睡觉会笑话的。”
说完,他一头扎进床里,昏睡过去。

    夜复一夜,他对叶卡捷琳娜视而不见,并用自己的方法解闷,找着乐子。有时
他会把自己庞大的玩具军团带到床上,硬拉着叶卡捷琳娜和他玩打仗游戏。一次,
她走进他们的卧室,发现一只老鼠被吊在绳子上。彼得向她解释说老鼠犯了叛国罪,
正在受刑。

    这位未来的沙皇还有聊天的癖好,一说起来就喋喋不休。不论他那想像力贫乏
的脑瓜子里想到什么鸡零狗碎的琐事,他都会跑来用唾沫星子轰炸他的新娘。对此,
叶卡捷琳娜写道:“他的造访经常令我厌烦,而且一来就是几个钟头,这总是让我
疲惫不堪,因为他从来都不肯坐下,我只好陪着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然而,彼
得只是和她扯闲,从来也不和她上床,而叶卡捷琳娜正值青春妙龄,她甚至曾经用
骑枕头的方式企图满足身体里那股躁动的欲望。因此,彼得对她的置之不理让她感
觉非常受挫。有那么一段时期,彼得突发奇想地想当训狗师,于是就在他们的卧室
里养了一大群汪汪叫个不停的狗。“我们就在这种臭气熏天的环境里睡觉。”叶卡
捷琳娜写道。

    虽然婚姻生活如此令人厌烦,但是叶卡捷琳娜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和俄罗斯紧密
地结合在一起的,她决定全盘接受俄罗斯的文化。她学习俄语,博览群书,皈依俄
罗斯国教东正教,还小心翼翼地在伊丽莎白女皇人心松散的宫廷里发展同盟。她还
通过长时间策马飞奔这种剧烈的运动来缓解婚姻生活给她带来的紧张和疲劳。她写
道:“这种运动越激烈,我就越喜欢它。”

    而对于彼得来说,就算他想满足自己的妻子,他也没那个能力。用法国商人香
浦的话说就是:“他因为某种生理障碍无法生育后代,东方人都用割礼来解决这个
问题,但是他却认为这是不治之症。”因为包皮发育异常,他在勃起时非常痛苦。
虽然他后来做了手术,从痛苦中彻底解放了出来,但是他还是拒绝与妻子同床共枕,
反而找了一大堆情妇,而且把每次外遇都报与叶卡捷琳娜知晓。

    与此同时,叶卡捷琳娜的处世之道也越来越精明了。在一群调情者的包围之中,
她始终保持着清白,不过她也逐渐发现了自己的欲望,她的自信心和激情空前高涨
起来。结婚8 年以后,这位长久以来一直都和幸福无缘的王妃终于把童贞献给了一
位年轻的军官。接着,她情人成群,还生了不少私生子,的确为自己出了一口恶气。
1762年,伊丽莎白女皇去世,彼得三世即位。但臣民们都很恨他,因为他在俄罗斯
军队与普鲁士军队作战即将取胜的时候,突然和普鲁土国王腓特烈二世握手言和,
还让俄罗斯军队身着普鲁士军队的制服,令全军大为光火。

    彼得三世还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那就是在公众场合羞辱了神圣不可侵犯的皇
后——他命令她在皇室成员接受敬酒的时候同大臣一样站起来。叶卡捷琳娜面对丈
夫的不敬表现得大度超然,波澜不惊,赢得了人民的同情与爱戴。很快,就有人聚
集在皇后周围准备推翻沙皇的统治。在俄罗斯军队和当权派的坚定支持下,叶卡捷
琳娜强迫彼得三世退位,成为了女皇,而她的丈夫则在几天后被人不留痕迹地杀掉
了。如此看来,他还是在少情寡爱的婚床上统领他的玩具兵更合适。




  

 

          第五章  来自维也纳森林的悲泣

    奥地利皇后玛丽亚·特蕾西亚(Maria Theresa )在18世纪晚期给自己的一大
群孩子安排的婚姻都十分不幸,但是我们对她的评价也不该太苛刻。她在安排婚事
的时候优先考虑的确实是皇室之间的关系和外交关系,而不是婚姻双方潜在的幸福,
因为对玛丽亚皇后来说,她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何为幸福的婚姻。毕竟她嫁的丈夫是
个不知羞耻的调情高手,而且他对自己诸多丑闻丝毫不加掩饰,令她丢尽脸面。

    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是一个无人能及的多情种子,经常和活跃在维也纳舞台
上的舞女及歌剧演员们眉来眼去,还与宫廷命妇们保持着长期的暧昧关系。他当时
最迷恋的一位情妇是比他年轻30岁的奥尔斯佩格公主。一位奥地利宫廷的访客记载
道:“皇帝公开对她展示自己的激情。”的确,弗兰茨和她的幽会地点遍及他的猎
苑、剧院包厢,还有他金屋藏娇用的舒适住宅。就连他羽翼之下的孩子们也知道正
在发生着什么事情。他的女儿克里斯蒂娜写下了这样的话:“皇帝是一位心肠十分
仁慈的父亲,谁都能把他当成朋友来依靠,我们必须保护他,不让他受到自己多情
(这里指他对奥尔斯佩格公主的迷恋)的牵制。”接着,克里斯蒂娜写道,她的母
亲“对这段恋情非常嫉妒”。

    尽管皇后心怀恼怒,而且实际上她掌管着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实权,但她仍然没
办法拴住自己那难以琢磨的丈夫的心。于是,对臣民们进行道德管制的想法占据了
她的头脑。大量的剧场和豪华歌剧院,再加上莫扎特才华横溢的贡献,这一切使得
流光溢彩的维也纳成为了一片文化荒漠中的圣地。一位游客曾经把它称为“自由偷
情之城”,而弗兰茨皇帝的生活方式就是在这里建立起来的。

    被丈夫背叛的玛丽亚皇后化悲愤为力量,成立了“贞洁委员会”——旨在制止
道德败坏等现象出现的特别警察组织。一时间,风纪巡警遍布全国,他们潜入剧院、
社交聚会,甚至是私人住宅里进行侦察。不论是谁,只要有一丁点儿被怀疑是违反
公共道德的行为就会遭到逮捕,而被控败坏当地民风的外国人则会被驱逐出境。有
人说,家门不幸的皇后本身也是委员会的一员,她乔装打扮地走遍维也纳的各个角
落搜寻在外游荡的丈夫。

    为了起到杀鸡吓猴的作用,所有犯有道德败坏罪的人都会受到严惩。犯人们被
锁在城门边的石柱上,坐在自己排出的污物里。

    这一锁就是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全靠好心的路人舍口吃喝他们才能活下去。然
而这种刑罚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被锁在那里的罪犯不但没有遭到耻笑和蔑视,反
而被人们当成了英雄人物。维也纳市民们对他们好生款待,并且公开嘲笑那个连自
己丈夫都看不住的假正经皇后。

    就算不去扫荡人民的卧室,玛丽亚皇后也闲不下来,她又开始为自己那群无法
主宰自己命运的孩子们包办起婚姻来。所有的皇室子女都一样,他们全都是父母为
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在安排联姻时使用的政治资本。在皇后所属的哈布斯堡家族里,
这更是至关重要而且历史悠久的传统。

    皇太子约瑟夫是所有婚姻交易里的重中之重。好在他的确爱上了母亲给他挑选
的新娘——帕尔马(意大利中北部城市,位于米兰东南。由罗马人在公元前183 年
建成,于12世纪成为一个自由城,在1545年以后成为帕尔马公国和皮亚琴察公国的
中心,该城于1860年成为撒丁王国的一部分并于1861年成为意大利的国土)公主伊
莎贝拉。但不幸的是伊莎贝拉的心已另有所属,而她痴迷的对象是约瑟夫的妹妹克
里斯蒂娜。在伊莎贝拉致克里斯蒂娜的一封信中,她对她倾诉着潮水般的激情:
“别人告诉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应该是向上帝祈祷,而我每天起床想的第一个人却
是我的爱人,因为我对她的思念永不停歇。”

    玛丽亚皇后本打算从严处理女儿和儿媳之间的同性恋关系,但是伊莎贝拉21岁
的时候得天花暴死,这件事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失去了妻子,皇太子感到深受打击,但是他的母亲却更关心家族的利益,很快
又给他说上了媒。约瑟夫必须在两个候选新娘中挑一个,可是哪个都无法引起他的
兴趣。“我谁也不想娶,”他对母亲说道,“但既然您把刀都架到我脖子上了,那
我就选巴伐利亚(德国南部一地区,原为公爵领地。于公元前15年被罗马人占领,
这个地方成了中世纪德国5 个有权势的公爵领地,但是后来被许多势力和政权占领
和统治)

    公主约瑟法吧,因为我听说她起码胸脯挺美。“
 

    唉,约瑟法的胸脯和身材都让约瑟夫失望透顶。她矮墩墩、胖乎乎的,相貌丑
陋,浑身上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