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宫乱-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样站着,在离他不远不近的地方,默默地看着他。而父皇也没有唤我过来,一次也没有。”

    提及先帝的病逝,皇上亦露出了淡哀。卫央看着绵延不断的细雨,好似曾经幕幕还近在咫尺,“后来偶然有次,宫人入室启禀道:‘熬药之事出了些问题’,母后遂忧心忡忡跟过去察看。我端坐椅上,殿内只剩我与父皇二人,我顿感坐立难安。父皇用他向来慈祥的眼神一动不动久望我,我再忍不住被众人约束的吩咐,很快走上前来,这时的父皇从被里万分艰难地伸出一只瘦弱的右手,颤颤巍巍着。我握紧他,掌心感受到他手的枯瘦如柴,可仍体会到余热,于是眼泪不绝。随后父皇用低沉的声音唤我小名道:‘央儿别哭。’我再忍不住,泪水滴在父皇手背上。这时纵然御医再有嘱咐,也抵不过对父皇的想念。父皇对我接着道:‘人生漫长,生离死别不过迟早。莫沉耽悲哀,这只是人的宿命’,我就这样靠在父皇的床畔,他的声音虽听起来虚弱,却能感受得到清晰的意志。而且待了许久,我身上也不见有何不适反应,不懂母后与御医迟迟不肯让我近距离见他的理由。直到母后端药走进来,她先是震惊满面,继而容颜大怒,对我怒斥道‘你在干什么!’紧接着,她放下药碗,伸出冰冷的手铁青着脸拽我走了出去,并狠狠关上门,对我说日后绝不准我随意进来了。于是我就自此就失去了与父皇面见的机会。”

    沈淑昭的眼前仿佛在现了情景,那个年轻的貌美太后,对稚嫩且清秀出众的小公主皱起了锋利的黛眉,她的声音听来如天边的轰雷声,让人发颤。红漆雕花正门被沉重合上,病床上的年老父皇身影一点点消失在视线里——从此,就是再也不见。

    “直至我长成十五岁,习得一身武功,模样都变了不少,父皇也不曾见过我的近况。那日大雨,士兵留守屋檐下,我趁其不备,运用轻功另辟蹊径来至戒备森严的父皇寝宫。雷云彻响,我在殿外某处僻静角落谨慎落地,随后听见熟悉的母后声音从一旁传来。我暗道不好,连忙贴紧墙角躲藏——接着母后和另一人愈走愈进,声音也逐渐传了过来:‘韦御医,此药可是否有用?’‘回禀皇后,下官以人头担保,绝对有效。’‘那就好。’原来他们是在谈论父皇用药的事,我欲移步离开,孰料母后继续说道:‘能够慢侵身体令其自然衰弱最好。’我当即停下步伐,探头过去,母后手心里正拿着一包小药,我十分不解她话中的含义,心渐不安,而那时正是熬药之际,我得抓紧时间探望父皇然后在母后回宫前赶回去。所以我很快来到了父皇寝殿窗前,他安详地躺在龙床上,宛如枯槁的老树。我走进去后,父皇迟迟不醒,唤也无用,听宫人说,最近是越来越醒不过来了。替他捻好被,坐于一旁静观父皇。陪了他半柱香后,我听见长廊外的脚步声,便匆忙离去了。那时雨渐下大,我不放心用药的事,就在窗旁暗观。然后母后走了进来,她端着乌黑汤药,面上没有任何表情。她冷冰冰地看了父皇一眼,将碗放下,从袖中取出那包之前看见的小药——正是可以慢侵身体的那包,我亲眼看见她慢慢将它倒了下去,褐色的药沫融在乌黑的汤里,看不出一点痕迹……我不可置信地连连退后,连我都不知道为何退后。母后自然地搅动着它,她的眼神中掠过阴鸷,与我认识的在父皇面前温顺柔和的她全然不同。搅动完后,她复换回原来的模样,端起药准备哄父皇喝下去。霎时,一道白电从天空打下来,映明了整片天空。我站在原地,呆愣地看着屋里发生的一切。母后因为雷光无意识地瞟向窗外,于是,她看见了我——我们不再有任何动作,母后持汤匙喂父皇喝药的手势也停在半空。我看着她,她看着我。彼时雷声轰然降临,像一记重锤敲击在我心间,闷雷响自天空四方缓慢散开,最后消逝在深墨的云间。淋着雨的我,呆呆地看着光鲜亮丽的母后与病入膏亡的父皇,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卫央说着,声音渐渐低落下去。

    许是那日的雨,的确像极了今日的雨。

    她盯着窗外,就好似那窗边站着一个年轻的孩子。

    正无知茫然地向殿内望去,不谙地看着他们三个人。

    苍白雷电自上空闪过,照亮了里面每一处黑暗的角落。

    沈淑昭觉得身子变冷,明明方才还未感到如此冷。宫外残云渐收,雨落势微,之后很长的时间里也不再听见暴躁敲击着瓦顶的声音。“后来呢?”她问。

    “后来,”卫央黯然下去,“我淋雨回去后病了很久。高烧退不下去,所有御医几乎都垂头,直到母后将我送至江湖上有神医隐居的霄云庄才治好了病。母后抱住我,她一边落泪,一边说道,她也是逼不得已,不这样做,当上太子的就不会是皇上,我也不会一直是无忧无虑的公主,我们所拥有的都会被旁的女人夺去,你的父皇必须变成这个样子,对不起,央儿,对不起。我被她搂紧在怀中,说不出一句话。最后父皇不久就病逝了,自此以后,她便尽她所能将一切最好的都给我,似在补偿那日对我留下的阴影。我却在这些美好的琳琅珠玉和谄媚讨好我的宫人面前,逐渐变得沉默寡言起来。我日夜都想逃离此地,逃离梦魇中经常出现的父皇躺在病床上的模样。于是十七岁那年,我对母后说‘我想出征北战’。她无声地望着我,没有反对。这些年我们母子情分愈发生疏,沉默是我们之间经常的事,得到她的默允后,我便得已离开长乐宫,披上铠甲,随军出征塞万边疆。可是当我转身走出屏门时,还未走远,就从内里传来了一阵低泣声——是母亲。我听到后停在原地,她就在身后不远处哭泣着,轻轻呜咽。就在那一刻,我忽然为我们感到无尽悲哀。”

    沈淑昭听到之后,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深情地从背后搂住她,十指相扣,紧密不离。她闻着卫央身上淡淡的出浴冷香,听完她说的过去之后,竟再无任何安慰的词语。世上有些事,是真的无法安慰的。这时卫央抬起左手轻轻放在沈淑昭环在她胸前的手背上,那是心脏的位置。

    沈淑昭埋在她的青丝里,静静闭上双眸。

    其实她想起了一些事,只是无法说而已。

    记得初入宫的那天,在清莲阁,她盯着墙上清秀洒脱的书法,对之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她遂无意向身旁的宫女问道:“这书法可是出自哪位高人名师之手?”

    “回二小姐,这里全都是长公主以前写的。”

    “既是长公主的字,为何要挂在这里?”

    “听长乐宫的老人说这些都是长公主几年前写的,其实太后娘娘的宫中哪里都挂着她的字呢。”

    ……

    “长公主是太后娘娘的长女,传闻当年太后生长公主的时候可费了不少周折,所以太后很疼爱公主,还要一和太后提起公主呀,太后的眼睛就总是弯着的!”

    往昔绿蓉笑眼盈盈的场面还犹记可见。

    那个时候,距卫央离开皇宫,应该已满两年了。

    沈淑昭的心情从未如此沉重过,她只觉得可怜。不止太后,不止卫央,不止皇上,这里的所有人,都是可怜的。天命无情,人则有情。是无奈,是世愁,是自然而然,是必须失去。

    卫央的心跳声在她的掌中怦然清晰,她将头贴在她的后背上,前后听着她悲伤的心跳。

    “她是爱着你的。”

    沈淑昭说。

    “比你想得深得多。”

    她接着肯定道。

    只是不知这样的话是否能让卫央好起来……

    殿外的雨声渐渐消失,直至再也听不到任何波澜。风也不再吹。原来,天空已经晴了。

    之后云退,阳从散去的黑霾中露出光角。

    一缕光束穿破进来,明晃晃地横插在三个人中间。

    皇上忽然露出了难以察觉的难过,他站起了身,沈淑昭留意到了他的举动。皇上收起地上的宣纸,小心翼翼地放至几步之遥的案上。

    “明日还长,往后更长。”他说,“……好好活下去。”

第103章 恢复日更() 
这场雨一直在下,从未停歇。时而作雷,时而安静地下,在它绵延的数日里,皇城笼罩在湿气里沉闷。直至秋寒袭来,宫人们身上由单薄的襟衫换为厚实的衣物,这才真真切切提醒着人们,快入三秋了。

    半年的时间,已然过去一半。

    沈淑昭封美人入宫的日子在九月,太后的大张旗鼓操办与沈府的冷冷清清形成对比,但是她并不在乎,皇上也是。她的宫殿选在了六宫的僻静之地,名为白露宫,尚无主位,这是刻意为之的安排。

    当皇上的心腹宦官询问她是否去最华丽且未有妃嫔入住的未央宫时,沈淑昭看了一眼它的方向,然后轻轻摇头回绝了。那个充满了勾心斗角与不堪回忆的地方,让她今世初来宫时总会频繁望向它,而现在已经不会了,过去的总归是过去,她对于自己前世的死,是该放下了。

    在新宫里面,内务府调遣过来侍奉的宫人都是前世的旧人,就连太后安插的细作也没变。因为沈淑昭知道,除去他们太后也会安排新人再来,就像在宅邸里时的大夫人一样,倒不如就把这些熟悉的细作留在身边。

    逃过了与江府的联姻,沈家一时找不出合适的人选,而唯一有资格嫁过去的三小姐还在带罪闭门思过,大夫人不会放这个陷害过自己女儿的人走的,对外人只称她久病,不宜出嫁。挑来挑去,最终决定联姻的人选落在了沈二当家十三岁的嫡次女身上,大夫人和沈太尉纵使有一百个不情愿,也不得不将这桩婚事敲定。不出半月,他们便将住在京城郊外分府的侄女送进了江府。

    关于嫁过去的子嗣与宠爱这等事,沈家算是充个瞎子这几年彻底放弃念想了。失去了与江府尽早亲密的机会,他们把目光长远地放在了宫内的姐妹花身上,究竟是元妃还是美人能为家族争光夺取皇上真心,一切都未可知。

    不久以后,事情很快有了眉目。

    皇上对沈淑昭的偏爱明显更甚其长姐,甚至六宫都无人可媲美,沈淑昭的位分很快一升再升,短短两月直上嫔位,取代了顾嫔与熙妃那时的劲头,后宫有意投靠者无数,沈嫔大势。

    对于这般风光荣耀,沈淑昭宠辱不惊,在旁人眼里表现得愈发恭敬谦顺,和她前世里作为太后爪牙的厉害奸妃样截然不同,简直是六宫红玫瑰中的清流柔溪,不争不斗,让人挑不出差错来。

    沈淑昭静心待在太后身旁,就像个安分的嫔妃。她在太后皇上母子不和间游走,手里已聚得太后与皇上分来的权势,为了卫央,为了沈府,她必须相互牵制,谨慎前行,于是倍感压力。

    期间,只有太后党羽的妃嫔才与她相处融洽,虽然看似嘴上对她百般称赞,但她心里清楚她们都看不起她的庶出身份,更倾向于长姐一些,所以在白天里虚伪回应几句便没了,她开始在那些中立的世家里寻找新的盟友。

    良嫔是最先向她示好的嫔妃之一。

    沈淑昭本以为良嫔会因其他人而对自己避嫌,没想到良嫔依旧待自己如初,只是时而嗔她为何不告诉自己皇上同她情投意合的事情,沈淑昭也只是笑笑。

    后来,沈淑昭听闻大夫人有次急匆匆入宫要见太后,看起来是为了长姐近日遭受太后冷落一事,再然后,长姐被冷藏起来的宠爱才慢慢回转好些。

    有皇上在外联手演戏,沈淑昭逐渐取代了沈庄昭在太后身边的地位,晨省的永寿殿里,她不再是默默无声站在次要位置的小庶女,众宫妃面前,她得皇上与太后双双信赖,一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四周巴结顿时贴来,殿内充满了妃嫔的欢声笑语,唯独元妃沈庄昭显得格格不入,角落里独自蹙眉不展。

    沈淑昭只当视而不见,她的怜悯可不会为对方带来任何好处,只是徒增嫉恨罢了,而且钦天监的预言还暂不能排除与对方的干系。

    晨省散了以后,长姐面色不改,冷冰冰地很快离去,周围妃嫔都看在眼里,如此的不给好脸色全然没有怕被人背后嚼舌根的意思。沈淑昭不乐多言,她直接朝外走去,远离人群。

    太后近日逐渐退出前朝,让皇上得以有了喘息机会,着手塞外北单于的事,最后卫国同他们签议了三年休战契约,紧张的局势暂且平定下来。因为这一举,皇上的亲信开始占据重要位置,大有与萧陈两家分庭抗衡之势。

    沈淑昭在深宫内小心翼翼调查血琴的事,可惜多日无从进展,只得先稳住周钦天监才可能深察出背后的人。最有可能的元凶皇后熙妃元妃等人,依旧像没事人一样在宫殿内舒适自在,顾嫔却因为受惊过重而发烧生病,躺在被下了禁足令的寝殿内有一段时日了。

    顾府因为预言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朝中舆论纷纷,顾父每日早朝活在左右皆议的的地步中举步艰难,最终又因思女成疾不堪重负的病倒了。顾家宛如雪上加霜,唯剩顾大夫人与其他亲戚勉强支撑局面。皇宫最大恶事莫过于与巫蛊扯上不干不净的关系,他们本是普通官家,连世家都算不上,被皇后亦或元妃等名门望族背后的势力所害,真是可悲至极!

    沈淑昭时常去顾嫔的寝宫内看望她,每每看见这张曾经娇艳的年轻脸蛋退为苍白脆弱、曾经心怀野心风光无限的小美人沦落众人避讳的嫔位时,她就觉得于心不忍,对背后的那双无情的手做出的事更加地憎恨。

    顾嫔宫女大概没想到最为挂牵的人竟然是新上位的宠嫔沈淑昭,她们对宫内传言她心地仁慈似菩萨又信了几分,于是对她哭诉自家主子遭遇的苦楚,沈淑昭耐心听着,之后她与卫央各派出御医好生保护好顾嫔的身子,这才算告一段落。

    沈淑昭还对披香殿的人吩咐道,皇上政事繁忙,来不及也是情有可原,但皇上心心念及,若空出时间来一定会过来的。宫女兰月感激涕零,直道:“没想到沈嫔娘娘如此为奴婢主子着想!奴婢在此替病床上昏迷不醒的主子给娘娘与长公主跪下谢恩了!”

    卫央微拦下,“不必了,你娘娘身陷病中,你们定要多留意饮食与用药才是。”

    宫女摸了一把眼泪,“有长公主与娘娘雪中送炭,奴婢们就是折损了一条命也要把主子保住啊。”

    沈淑昭宽慰,“本嫔会让顾嫔无事的,而且你娘娘又有太后爱护,她并非孤身一人。”

    “奴婢知道了。其实这几天主子身子渐好,醒来过几次,但一醒来就问奴婢皇上在哪,家父如何,奴婢每次都不忍细说,可她又逼得紧,只好扯谎说顾大人身体安康,朝中有皇上庇佑家宅还尚无大事。”

    沈淑昭同卫央对视一眼,“你们且放心,皇上近日会来的。”

    “唉,如果皇上真的过来,他看见主子这副模样定舍不得,哪里还会下禁足令连与主子交好的陶采女都不能进来看望……”兰月一说起禁足令带来的恐惧与歧视就眼中带泪。

    “别这样,”沈淑昭忙道,“皇上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你主子,下此命令让禁卫军严格把关于四周,是怕有人趁你主子失势再下狠手。”

    卫央也劝:“皇上不是对你主子无情,如今形式所迫,隔绝也是一种保护。”

    “方才是奴婢失言了,奴婢哪里有责怪皇上的意思呢?只是顾府情况已成这样,奴婢日夜惶恐,宫内无人敢安眠,主子又一直神志不清,奴婢心惊胆战,不敢放松,只求皇上来看主子一次,一次便好,主子得了安心奴婢们也放心。”

    看着宫女们哭哭啼啼的模样,沈淑昭和卫央也陷入了沉默。回到了万岁殿,沈淑昭将那边的光景都转述给了皇上听以后,皇上对着封闭的帷幔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说:“你说的,朕都想得到。”

    “陛下决定几时去看顾嫔呢?”

    “今日才定好朝中臣职的事,明日吧。”

    “陛下别太累了。”卫央道。

    皇上揉着眉心,“朕就算累也要撑下去,母后好不容易放松了管制,朕必须给那些一直追随且不问功名的众臣一个稳定人心的交代。”

    “太后近些月不仅不过问朝政,臣女还知道她属意将陛下在生辰宴时赠与的假玉玺还给陛下。”

    “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臣女也是在太后做好以后才敢向陛下禀告的。”

    皇上露出一丝欣慰,“母后真有这个心退让朕何尝愿意与她相对。她若真有这番打算,朕以后仍会视她为唯一的母后,过往不究。”

    “是真还是假,日后自会看出,臣女是真切希望陛下与太后的母子情分能得修复,臣女与长公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此。”

    皇上没有回答,但他望她的平静表明一切。

第一百十二章() 
沈淑昭得到皇上的回应后,心底的石头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