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宫熹妃传-第8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哀家就与你一人一半,如今这馒头也是一样,若你不肯,那哀家就只有全部还给你了,是扔是弃,你自己看着办。”

    “是,儿臣遵命。”这一次,瑕月没有推辞,接过一半馒头,慢慢吃了起来。

    淡而无味的馒头,在这一刻,却成了最美味可口的东西,凌若也好,瑕月也罢,均牢牢记住了这个滋味。

    十月二十,最后一段山路接续在一起,清凉寺终于结束了与世隔绝的日子,再次与山下相通,不过任谁也想不到,第一个上山的人,居然会是弘历。

    凌若看到弘历出现在自己面前,愕然道:“皇帝,你怎么会在这里?”

    弘历上前扶住凌若,道:“儿臣接到奏报,说五台山出现地震,且山路崩断,无法上山。儿臣怕皇额娘有危险,所以立刻赶来了,在山下待了几日,山路一通就立刻上来了。幸好皇额娘安然无事,否则儿臣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哀家没事,倒是你,来这此处,朝中的事情怎么办?”

    “皇额娘放心,有十七叔帮儿臣看着,不会有事的,另外儿臣来之前也已经交待了,若有要紧之事,就快马加鞭送来此处。”说罢,他又道:“清凉寺没困了这么久,想必山中吃食不多,所以儿臣来的时候,特意让知府衙门备了一些小点心,皇额娘您尝尝看。”

    在弘历说话的时候,随他一起上来的四喜已是将食盒中盛放的精美点心一一取了出来,摆在桌上,足足摆了十余盘。

    凌若已经连着吃了两天野果子,除了瑕月那半个馒头之外,就再没有真正能够垫饥的东西下过肚,着实有些饿着。在捡着合口味的点心吃了几块后,她对水秀道:“哀家够了,你们拿下去分了吧,记得分一些给清凉寺的僧人,这段时间,最累最苦的就是他们。”

第两百二十五章 回京() 
待水秀下去后,弘历道:“如今山路已通,儿臣扶皇额娘下山吧,儿臣刚才上来的时候,曾感觉到一阵晃动,也不晓得这五台山是不是还会震,实在不太安全。”见凌若不说话,他试探着道:“若皇额娘不反对的话,儿臣这就让人安排舆车,送皇额娘回京。”

    凌若颔首道:“住了这么久,该是时候回去了。皇帝,你既然来了,就过去见见娴妃吧,她一直很挂念你。”

    弘历身子一僵,低低道:“儿臣不想见她。”

    凌若盯了他半晌,叹然道:“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你还放不下吗?”

    “她手段歹毒,心思不善,留她在四妃之位,已是儿臣最大的让步,但这个人,儿臣真的不愿再见。”

    凌若摇头道:“或许娴妃的手段确实有些过了,但还说不上歹毒,说到底,她更多的是为了自保。其实各人心里都有一把称,你觉得娴妃过了,哀家何尝又不觉得皇后过了。”

    弘历讪讪地道:“皇额娘怎么好端端的扯到皇后身上去了,她是受人挑唆才会做出那样的事来。”

    凌若对此不置一词,只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既能对皇后宽容,为何不能对娴妃宽容一些?”

    弘历神色古怪地道:“皇额娘不是不喜欢娴妃吗,怎么这会儿一直在替她说话。”

    凌若睨了他一眼,道:“怎么了,皇帝觉得刺耳了?”

    “儿臣不敢,儿臣只是觉得有些奇怪罢了。之前儿臣曾对她宽容过,但她回报儿臣的,却是满腹诡计,就像她的姑姑一样。”

    “她是她,那拉莲意是那拉莲意,皇上这样将两人混为一谈,对娴妃似乎有些不公平。”

    弘历不以为然地道:“儿臣并不觉得,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儿臣不知道这几个月,她与您说了些什么,但她的话,十句里面都不见得有一句是实话。”

    凌若冷声道:“不信她的话,难道信皇后吗?”

    弘历不自在地道:“皇额娘,您怎么又说到皇后了,她……”

    凌若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行了,哀家不想听你说皇后的无辜,哀家心里清楚得很。娴妃可以忍着腹饿,将唯一的馒头呈给哀家,皇后却未必可以。”说到此处,她声音一沉,道:“总之哀家把话说到这里,皇帝愿不愿意去看娴妃,由着你自己。”

    见弘历沉默不语,凌若故意道:“早知道皇帝如此厌弃娴妃,地震之时,就不该救她,由着她死去算了。”

    弘历陡然一惊,脱口道:“为什么皇额娘会这么说,出什么事了?”

    凌若冷声道:“皇帝不是一直盼着娴妃死吗,怎么这会儿又关心起来。”

    弘历尴尬地道:“儿臣何时说过盼娴妃死,只是……只是……”后面的话,他也不知该怎么说,只能生生转过话题道:“皇额娘,当时究竟出什么事了?”

    “地震开裂,娴妃差点掉进裂缝中去,幸好阿罗及时将她拉住,这才捡回一条性命。”凌若的寥廖数语,却令弘历一阵心惊,好一会儿方才低低道:“儿臣不知有这样的事,儿臣……这就去看娴妃。”

    待得弘历离去后,杨海小声道:“太后,您真打算抬举娴妃吗?”

    凌若摇头道:“说不上抬举,哀家只是给她一个机会罢了,能不能抓住,就看她自己了。不过,这一次五台山之行,倒真让哀家对她改观了许多。”

    杨海迟疑片刻,道:“您不怕娴妃变成第二个那拉氏吗?”

    凌若极为肯定地道:“她对皇上的情,远比那拉氏对先帝的情更深,只要‘情’之一字,始终束缚着她,她就不可能做出那拉氏那样的事。但是,她若真变得与那拉氏一般,哀家定不会放过她!”

    直至离开凌若所在的厢房,弘历才想起来,他并不知道瑕月住在何处,便让四喜寻了一个僧人在前头领路。

    到了瑕月厢房,并没有看到她人影,弘历随意在屋中走了一圈,意外看到一个小抽屉半开着,里面摆了厚厚一叠信,拉开小抽屉,只见信封上面写着“皇上亲启”这个字,每一封信都是如此。

    给他的信?弘历好奇地拿起一封信,拆开看了起来,这一看,便再也无法停下来,待到瑕月回来的时候,他已经看完了所有的信。

    瑕月知道弘历来了五台山,但她怎么也想不到,弘历竟然会主动来她这里,这样的愕然,连拆了满满一桌子的信都没有发现,就这么怔怔地望着弘历,直至阿罗暗中提醒她行礼,方才如梦初醒,屈膝问安。

    弘历神色复杂地扬着手中刚刚看完的信纸,道:“既然写了这么多的信,为何不寄给朕?”

    瑕月没想到弘历会看到她写的信,一时不知该怎么说,直至弘历再次询问,方才低声道:“皇上不会想看,既是如此,又何必寄回京城。”

    弘历默然不语,在放下手中的信纸后,道:“皇额娘与朕说,地震那会儿,你差点摔落裂缝之中,可有受伤?”

    瑕月低头道:“多谢皇上关心,臣妾只是受了一些惊,并无大碍。”

    “无碍就好。”在这句话过后,厢房安静了下来,本该极为亲密的两人,彼此相对之时,却无话可说。

    在这样的尴尬中,弘历轻咳一声道:“你收拾一下吧,待会儿就下山了,先去行宫歇一夜,明儿个就动身回京。”

    “是。”瑕月低头答应,在弘历离开后,知春小声道:“主子,皇上主动来看您,是不是表示没事了?”

    瑕月替她扶正鬓边的珠花,道:“哪有这么简单,皇上会过来,十有八九是太后的意思,不过……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当日,众人下了五台山,在弘历所住的行宫中待了一夜,翌日赶赴京城。一路上,弘历对瑕月的态度虽然还有些淡漠,但偶尔会与她说几句,比起天花那件事刚发生的时候,算是好了许多。

    如此,一直走了半个余月,终于回到了紫禁城,哲妃早早知道他们回来的消息,领着嘉嫔等人在宫门处相迎。

    凌若扫了一眼站在冷风中的哲妃等人,凉声道:“皇后呢,怎么没见她人影?”

第两百二十六章 收回() 
弘历闻言连忙道:“皇额娘有所不知,自从您去五台山之后,皇后身子就一直不好,经常卧病在床,所以无法前来迎接皇额娘,还请皇额娘恕罪。”

    凌若对此不置一词,恻目道:“娴妃,你扶哀家回慈宁宫。”

    弘历正欲跟上去,凌若冷然道:“皇帝已经耽误国事许久,还是赶紧回养心殿处理朝政吧,有娴妃陪着哀家就行了。”

    弘历无奈,只得道:“那儿臣晚些再去给皇额娘请安。”

    在他们准备离开时,哲妃上前恭声道:“启禀皇额娘、皇上,翊坤宫苏氏于十月二十日,诞下一名小阿哥,如今已经养在阿哥所中。至于苏氏,仍被禁在翊坤宫中,等候皇上发落。”

    “十月二十?”弘历神色有些怪异,这一日正好是凌若脱困的日子,真是凑巧了。

    哲妃不知这些,应了一声道:“皇上,苏氏既已经诞下皇嗣,那您就可以下旨赐死,以正宫规。”

    金氏闻言,心有不忍地道:“皇上,苏氏虽曾犯下弥天大错,但她毕竟为皇上诞下两位阿哥,还请皇上慈悲,放她一条生路。”

    哲妃撇一撇嘴道:“嘉嫔此言差矣,苏氏犯得乃是谋害皇后娘娘的大罪,岂能轻言饶恕,让她多活了这么久,已经是皇上法外开恩了,若是再饶恕她,往后,这宫里头还有规矩可言吗?”

    金氏位份比她低,不敢与之争辩,只得跪下道:“臣妾斗胆,请太后、皇上,念在三阿哥与四阿哥的份上,饶苏氏一命。”

    弘历一时难以决断,转头看向凌若,“皇额娘意下如何?”

    凌若未语,倒是瑕月开口道:“皇额娘,儿臣有一言想说。”

    “旦说无妨。”在得了凌若的话后,瑕月缓声道:“十月二十日,正是皇额娘脱困之日,四阿哥又正巧是这一日生的,足见他与皇额娘有善缘,还请皇额娘念在四阿哥的份上,饶苏氏一条性命。”

    此言一出,莫说是凌若,就是弘历也惊讶万分,言道:“苏氏当初那样害你,你不想取她性命吗?”

    瑕月迎着他的目光,道:“不敢隐瞒皇上,若是以前,臣妾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一定会说‘想’,若不是她,臣妾不用在冷宫中受那么久的苦,后面也不会生出那么多事。但这几个月清凉寺的静修,尤其是地震一事后,臣妾想明白了许多,冤冤相报,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今日杀了苏氏,来日,三阿哥与四阿哥长大后,说不定又会恨臣妾,这又是何必呢?”

    凌若沉默片刻,道:“娴妃,你果真是这样想吗?”

    瑕月没有躲避她探究的目光,神色平静地道:“心存一丝慈悲,这是皇额娘告诫儿臣的话,儿臣一直都有牢牢记在心中。还有……儿臣希望从这一刻起,儿臣种下的都是善因,将来可以得到善果。”

    “好。”这般说着,凌若道:“皇帝,既然娴妃也为苏氏求情,你就饶她一条性命吧,将她打入辛者库为婢就是了。”

    哲妃大为不愿,道:“皇额娘,苏氏谋害皇后,陷害嫔妃,乃是不赦之大恶,万万不能留她性命。”

    凌若眸光一冷,凉声道:“哲妃就这么想要苏氏的性命吗?”

    哲妃听着不对,连忙道:“皇额娘误会了,儿臣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若不赐死苏氏,不止有碍宫中规矩,众人也难以心服口服。”

    “是吗?”凌若闲闲说了一句,转而道:“皇帝,皇后卧病在床,皇贵妃又因病薨逝,如今这宫中的事,是何人在掌管?”

    弘历答道:“回皇额娘的话,儿臣让哲妃暂时代掌。”

    凌若微一点头,道:“原来是哲妃,那倒真是辛苦了。”不等哲妃开口,她又道:“如今娴妃已经回来了,宫中之事,就交给娴妃打理吧,哀家记得皇帝还未登基之前,潜邸的事就由娴妃打理,很是妥当。”

    一听这话,哲妃顿时傻眼,她眼巴巴地等了这么久,好不容易熬到瑕月失宠,高氏病死,得以辅佐皇后代掌六宫,结果一转眼,凌若竟然说要收回去,这……这算是怎么一回事?不,不行,她那么辛苦才得到协理六宫之权,绝不能就这么交出去,更不要说还是交给瑕月了。

    想到这里,她连忙赔笑道:“多谢皇额娘关心,儿臣并不辛苦。娴妃要陪皇额娘参佛静修,宫中这些个杂事,还是儿臣来做吧,左右已经做顺手了。”

    凌若根本不理会她,只是盯着弘历道:“皇帝意下如何?”

    弘历自然不会拂逆凌若的意思,再加上这一路,他对瑕月已经改观了许多,当下道:“一切依皇额娘的意思。”

    哲妃又气又急,但凌若与弘历都已经开口了,她还能说什么,只能咬牙暗忍,待得凌若等人离去后,哲妃耳边传来一阵轻笑声,循声望去,正是嘉嫔,恼声道:“你笑什么?”

    嘉嫔抿唇道:“回娘娘的话,臣妾是替娘娘高兴呢,娘娘之前不是常说宫中事多,忙得您脚不沾地吗?这会儿终于不用忙了。”

    哲妃粉脸涨得通红,咬牙道:“你这是在讽刺本宫吗?就算本宫不再助皇后娘娘协理六宫,也依然是四妃之一,容不得你放肆!”

    嘉嫔一脸无辜地道:“臣妾岂敢,臣妾是真心替娘娘高兴呢,若是娘娘没有别的吩咐,臣妾先行告退!”

    在她走后,哲妃恨恨地跺脚,对站在她身边的陆贵人道:“走,随本宫去坤宁宫。”

    陆氏小声问道:“娘娘,您是要将这件事告诉皇后娘娘吗?”

    哲妃冷笑道:“别人都踩到本宫头上来了,本宫若是什么都不做,岂非太说不过去了。”

    到了坤宁宫,明玉刚服了药,正倚在榻上歇息,看到哲妃进来,勉强振一振精神道:“你不是去迎接太后了吗,怎么来本宫这里?”

    哲妃殷勤地接过宫人端来的蜜饯,亲自签了一颗递到明玉唇边,“回娘娘的话,太后已经回慈宁宫了,臣妾本不欲打扰皇后娘娘,但臣妾这心里头,实在觉得委屈。”

    明玉訝然道:“委屈?怎么了?”

第两百二十七章 恼怒() 
哲妃睨了旁边的陆氏一眼,后者会意地道:“娘娘有所不知,哲妃娘娘刚才与太后还有皇上提起苏氏诞下四阿哥的事。年初,皇上将苏氏囚禁于翊坤宫时,曾说过,只要苏氏一诞下皇嗣,便立刻处死。但因为她诞下四阿哥的时候,皇上正好不在宫中,所以又让她多活了几日。”

    待得明玉点头后,她又道:“可就在刚才哲妃娘娘说起这事的时候,娴妃突然说什么佛家慈悲,还说四阿哥与太后有善缘,劝太后与皇上饶苏氏一条性命。”

    明玉脸色一沉,追问道:“皇上怎么说?”

    “皇上本不欲饶恕苏氏,毕竟她那样害皇后娘娘,但太后被娴妃说动了心思,皇上又是个至孝之人,自然一切都依了太后的意思。”

    明玉脸色难看地道:“苏氏之罪,万万不能恕。”

    “臣妾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臣妾斗胆多说了几句,哪知……太后……”说到此处,哲妃半真半假的落起泪来。

    明玉愕然道:“好端端的怎么哭了起来?可是被太后责了?”

    哲妃闻言哭得越发伤心,陆氏在一旁道:“回娘娘的话,太后倒是没责哲妃娘娘,但太后收了哲妃娘娘协理六宫之权,并将许之给了娴妃。”

    明玉不敢置信地盯着陆氏,“你说什么?给了娴妃?”

    哲妃啜泣道:“赐死苏氏的旨意原就是皇上下的,哪知道娴妃一开口,就全变了,臣妾觉得饶过苏氏,对娘娘不公,所以说了几句,结果却变成这样子。臣妾真是冤枉得很,娘娘,你可得替臣妾做主啊。”

    陆氏插话道:“说来也奇怪,以前太后对娴妃说不上多好,可这一次回来,简直就是言听计从,现在就将协理六宫之权给了她,以后指不定还会许她什么呢。”

    明玉冷声道:“娴妃一贯擅于揣测讨好,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行了,这件事本宫心里有数,协理六宫之权,本宫绝不答应给她。”

    哲妃心中暗喜,面色却是戚戚地道:“可是皇上已经答应了,只怕……已无还转之地;其实臣妾与娘娘来说这些,并不是想要回协理六宫之权,臣妾就是觉得委屈。”

    “本宫明白,你们先回去吧。”待哲妃二人走后,明玉望着用鎏金钩子勾起的帷幔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夜色,慢慢笼罩住华美庄严的紫禁城,弘历一回到养心殿就立刻命小五将允礼与弘昼等人传进宫,仔细询问这段时间朝廷的情况,一直说到宫门快关时,方才离去。

    看到弘历从椅中起身,小五低声道:“皇上,可是要去慈宁宫?”

    弘历想了一会儿道:“不急,先去一趟坤宁宫。”

    小五答应一声,取灯在前面引路,到了坤宁宫,弘历没让人通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