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颜断之恨嫁王妃-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侍卫们走近之后才看清确有两名女子夜间在外行走,他们不认识念儿,觉得其中有鬼,于是领头的头领上前喝道:“前面是何人?为何深夜出现在翰偌林?”
  念儿走近些,盯着为首的侍卫回道:“倾冷宫的静和,尊驾不认识吗?”
  那为首的侍卫上下打量了一遍念儿,见其虽容貌美丽但却身穿平常宫服,身上也未佩戴什么贵重首饰便有些不相信,“你就是倾冷宫的静和公主?”
  银俏赶上前两步,抢着答道:“见了公主还不施礼?真是没规矩!”
  她一张口,念儿扭回头扬手就是一巴掌,狠狠地打在了银俏脸上:“都是你给我惹的事。倾冷宫里不让你祭拜,你就偷偷跑到这个偏僻的林子里烧纸,若不是本宫尾随你,还不知你如此胆大妄为,竟不把本宫的话放在心上了?”
  银俏“噗通”一声跪下,带着哭腔恳求:“公主,奴婢再也不敢了,你就饶了奴婢吧!”
  有侍卫进到了林子里仔细查看,果然发现里面有一堆灰烬,还有几张没有燃尽的草黄色故纸,正是宫中的宫女们在私下里用来祭拜亲人的那种很便宜的草黄色故纸。
  为首的侍卫见没什么事情,也就放了心,又听说倾冷宫的静和公主是太子未来的皇妃,自然也不敢得罪,于是赶忙低头行礼:“恕奴才们眼拙,认不出公主!夜已深了,请公主速速回宫!”
  一场虚惊,念儿和银俏终于回到了倾冷宫。





    正文 第四十九章  人字牢监

和樊锦阁约定的时间是两日后的午膳时间,念儿和祝尚荣交代说要独自到锦瑟宫和太子妃用膳,看着太子妃与静和公主的关系愈加亲密,祝尚荣也不怀疑有他,任由念儿一个人去了。
  御花园里,念儿率先到了水潭的这处凉亭,顺着凉亭一侧的台阶下来,她悄悄地隐匿在了凉亭一角。
  过了不到半盏茶的功夫,樊锦阁也到了,四下打量着正疑惑找不到人,听见下面有人唤她:“姐姐,从台阶上下来,我就在凉亭底下。”
  樊锦阁听见声音从台阶上快步下到凉亭底下,见临水的凉亭北面竖有一个大石碑,石碑很厚,中间被凿出一个空心的圆洞,念儿就隐靠在石碑的另一侧。
  要去人字号牢房救人是杀头掉脑袋的事情,樊锦阁和念儿都不敢带着宫里人出来,独自前往是最好的办法。
  “妹妹,我们怎么走?”樊锦阁知道这处水潭通往千禽湖,可是她又不会游泳,只得请教念儿。
  “姐姐稍等!”
  念儿站在石碑旁朝四外看了看,凉亭的下面地势最矮,又临近水潭,站在这里,周围的人根本发现不了她们。她双手合击,“啪啪”拍了三声,过了一会有两名太监冒了出来,到念儿和樊锦阁身旁:“船已经过来了,两位姑娘要快去快回,莫要多耽搁!”
  “小公公放心,不让你们为难就是!”看见水面驶过来一条两头带篷的木船,一名小太监用缆绳将船揽在石碑上。
  念儿招呼樊锦阁从石碑处上了船,又细心交代着岸上的两人:“过一个时辰,两位公公务必在这里等我们交船!”
  樊锦阁不会开船,好在念儿熟悉水性,也懂得一些驾船技术。这艘船不是划桨的木船,它在船底下装了叶轮,船上有操纵叶轮的装置,只消把开关打开,操纵着方向就可以。
  念儿十分熟悉地操着船,樊锦阁在一边看着感到惊奇:“都说罗茈国男女皆生长在水中,看来是不假,妹妹这行船技术姐姐就学不来。”
  “霸楚荒滩沙凃多,自然行船的人少,这不奇怪!”
  等念儿驾稳了船,又和樊锦阁换上了她事先预备好的侍卫服装,“姐姐,我们此去要装作是为太子办事。那边的船篷里有一个受了重伤的死囚,等到了地方,我们要把他送进人字号,然后想办法带回寒沙。”
  樊锦阁没想到,念儿事先考虑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她哪里来的这些手段。按理说,她到霸楚时间不长,根本找不到什么人帮忙。
  “公主行事周全稳妥,姐姐都听你的就是!不过,我还是感到奇怪,你怎么找到船和死囚,怎么说服那两名小太监的?”
  “这事说来是巧。我那日与太子在亭上说话,后来姐姐落水,又被太子的侍卫送回锦瑟宫,太子跟着也回去了。你们走后,我就遇见往千禽岛为鸟投食的太监,就是刚才那两位,他们是得知水潭有人落水特意来搭救的,没想到来的晚了。我从他们的口中探知到千禽湖中心的孤岛上有文章,就想进来打探,于是就假装对这里的鸟儿感兴趣,和他们商量改日能不能驾船到千禽岛替他们投食,又许诺他们一些钱财,他们也就答应了。至于那死囚,更是好办,既然都被打成死囚,自然不在乎死在什么地方了!”
  “那两名太监怎么肯把这样的人弄上船的?”樊锦阁又问。
  “有钱能使鬼推磨,世间人凡是贪财,总可以被利用。那两名小太监是如此,那将死的囚犯也是如此!”
  两个人说着话,船已经迅速驶出了御花园,来到了广阔的千禽湖。湖水湛蓝无波,正值午后阳光灿烂,平静的千禽湖湖面上洒满了闪烁的碎金。仔细观瞧,能看见远处的一座方圆不到两三里的小岛。岛虽不大,露出水面的位置却很高,仿佛一座小山。
  小船行进的声音不大,可还是惊起了一些栖息的鸟儿,它们从周围的草丛林木中飞出,高高低低地盘旋在半空中,有时聚集成乌压压一片,竟能蔽日遮天;有时又散开很远,各自展翅盘桓,场面壮观而优美。
  若不是心中有救人的大事,樊锦阁和念儿在船上看着这满天飞翔的鸟群也是感慨惊奇的,可如今两人都是高悬着一颗紧张的心,没有心情再观赏这美丽的奇景了。
  念儿不断对樊锦阁说着轻松的话题,缓解她满脸上挂出来的紧张情绪。
  船终于驶到了小岛附近,小岛只有一处停靠船只的地方,左右设有两块礁石,有一根粗粗的半人高的木桩竖立在礁石旁,越向前行,湖水就逐渐浅了许多。
  念儿拉下了操纵船行的扳手,船底的划水叶轮瞬间被提起,装置设计巧妙,以免船搁浅的时候把这些摆水的叶轮弄坏。
  船行不动了,念儿在船舷和浅水滩上搭了船板,拉着樊锦阁下了船。两个人又费了些力气才勉强将船向前拉动了两三丈远,用缆绳将其拴在了木桩上。
  随后,两人又从船上把那名已经没了半条命的死囚犯架了出来。
  一左一右驾着那名说不出话的死囚,面前一条向上的石阶。三个人上了几级石阶,念儿和樊锦阁都累得不轻。
  两名女子的体力的确有限,又驾着这样一个走路也走不利索的人实在艰难。
  勉强又上了两级,看见旁边出现有一道石墙,石墙上面赫然写着“人字监狱”四个字,念儿松了一口气,“姐姐,就是这里!”
  这堵石墙后面有一道厚重的铁门,铁门上面挂着一把黑色的大锁。这应该是人字号监狱的第一道门。
  念儿赶紧取出配置好的一串钥匙,挨个地插入铁锁的孔芯内,试了两三把,铁锁被打开了。她用力向前推,两扇门丝毫未动,又向左右用力拉,还是没动。
  待仔细查看之后才发现,这门不仅设有一道明锁,还在旁边各设有一道暗锁,设计得十分隐蔽。念儿只得又蹲下身子把两道暗锁也一一打开,人字号的铁门终于被缓缓推开。
  “姐姐,若有人询问,你不必说话,交给我应付。”念儿低声叮嘱樊锦阁。
  樊锦阁点点头。
  两人拖着那名死囚进了这座监牢,发现这里设有上下两层,牢房都是以铁栅栏隔开,里面的光线昏暗无比。
  大门打开的瞬间有明亮的光线进来,待再关上,三尺开外就连对面人的脸也模糊了。
  念儿和樊锦阁正犹豫着是要往上层去还是要往下层走,一个举着火把的人突然从里面二层牢房走下来。
  这人一身壮硕的肥肉,脸上露出恶煞般的表情,因为常年不见日光,脸色很白。
  “你们俩是什么人?怎么看着眼生?”那人开口,说话洪钟一般嗡嗡地回响在四周。





    正文 第五十章  冒险救人

人字号的牢头丁大昌,人称丁胖子,原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江洋大盗,因有一次到皇宫行窃,被抓之后送进了人字号,由于他表现较好,又有一身功力,后来被提拔成牢头,负责看管这些囚犯。
  见到有两名十分陌生的人穿着皇家侍卫的衣服进了人字牢,丁大昌感到诧异,太子送人一向都是只有四名侍卫前来,那几个人他都认识,这两个人看起来瘦弱枯干,没有一点皇家侍卫的样子。
  丁大昌对念儿和樊锦阁从心底里看不上,不过他是牢头,人家是侍卫,各干各的差事,也不能对人家太不客气。
  “牢头大哥,我们是新提拔的侍卫,太子刚刚抓了一个奸细,让我们送到人字号来,还请牢头大哥安排!”念儿一见那人敞胸露背,说话嚣张就知道定是此处的牢头了。
  “叫我丁大昌,要不就叫丁胖子!”丁大昌听念儿说话如此客气,还隐约对他带有敬意着实地有些不习惯,冲口嚷道。
  “这个人是细作?”丁大昌走到那死囚身边,揪起他的头发用火把照了照他的脸,“半死不活的,定是也没问出什么名堂吧?”
  “是!嘴硬的很,什么也不说!太子说先关到这里,让丁头照看着!”念儿忙回答。
  “成!你们俩跟我走,把他关到下层,刚死了两个,正好空出来。”丁大昌说着,在前边举着火把带路,念儿和樊锦阁用力驾着那死囚在后边跟着。
  一进牢房,立刻就有冲鼻的各种气味扑面而来,念儿不由得一阵恶心,为了不露马脚赶紧努力压制了回去。可樊锦阁不比她,一进来就对这里面熏天的臭气难以忍受,不断地捂着口鼻干呕起来。
  丁大昌回过头,看了看樊锦阁,“这位兄弟,你怎么跟个娘们似的,真是奇怪,太子怎么会选你们这样的人来人字号?”
  丁大昌说话的语气中带出不满,念儿赶紧给樊锦阁打圆场:“他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娇惯,好不容易托人打通关系当了太子的近随侍卫,正该好好历练呢!”
  念儿不断朝樊锦阁使颜色,樊锦阁才忍住。
  周围牢房里的人看见有新人进来了,有的无动于衷地继续躺着,有的却用手扒着铁栅栏门
  乱喊乱叫,牢房里一阵骚动。
  丁大昌也不理他们,他走到一处空着的牢房里,掏出一串拴在一起的钥匙对了对编号,很快就打开了牢门,然后一张手把那名死囚提进了牢房。
  事情进行顺利,念儿这时问丁大昌:“上个月送进来的那名刺客还活着吗?”
  “还喘气呢。也是个硬骨头,打了三天三夜也不招供!饿了他好些天居然也不求饶,我也没辙了。太子怎么说?”丁大昌听到问寒沙,便直言不讳地一口气说道。
  “先带我们去看看他,若还有气再说,若已经不行了就直接扔出去算了!”念儿甩着发酸的手臂,说得漫不经心,可心里却打着鼓,怕丁大昌看出她们的企图。
  “好!那人就关在最里头,我也三四天没去瞧了,不知道还活着没?”丁大昌丝毫不起疑,“腾腾”地大步带着两人朝牢房最里面走去。
  “哗啦”一声打开牢房门,丁大昌把念儿和樊锦阁先让进去,随后自己又随手将牢门关严。借着丁大昌手中的火把的光亮,念儿看到了躺在墙壁角落的人。破烂不堪的衣衫上有很多斑驳、黯淡的血迹,他的头歪向一边,发髻蓬松地遮住了脸,一动不动。
  牢房的墙壁散发出霉味,黑黄的墙壁上到处都抹上了血迹。念儿不确定此人是不是寒沙,也不确定他是不是还活着,于是站在离他三尺开外的地方没有动。
  丁大昌关好牢门之后到了寒沙身边,抬腿稍用力踢了他一下,见这人不出声,就蹲下身拨拉开他脸上的蓬乱发丝,将右手食指伸到他的鼻子底下去探鼻息。
  寒沙被触动,迅速把头转到另一边。
  “还活着!”丁大昌甩甩手站起来,对念儿和樊锦阁说道:“这人还没死,两位是要提审他吗?”
  念儿摆手,“不是,我们奉命来看看他的死活,太子殿下交代了,若此人还活着,就把他拉到襄阳城的大街上游街示众,然后问斩!”
  念儿从樊锦阁手中拿过凰胤的御制金牌,将金牌放在丁大昌眼前让他瞧仔细。“这是太子的令牌,你看好!”
  丁大昌眨眨眼,瞧着那张巴掌大小的纯金打造的龙纹令牌,正面是太子的胤字令,背面是一条翔云的飞龙,是如假包换的太子令牌。
  虽然心中多少还是有些疑惑,可丁大昌只是个江洋大盗,不会把宫中的事情想的太复杂,于是连连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请两位把他带走吧!”
  “还是麻烦丁头帮我们把他送出去,我们兄弟俩感激不尽!”见丁大昌如此爽快地就点了头,念儿心中大喜,便顺势又提了一个小要求。
  “应该的,应该的。”丁大昌说罢,二话不说地弯下腰把地上的人扛在了肩上。
  有了丁大昌帮忙,念儿和樊锦阁就不必废那么多力气搬运寒沙了,不过为了不让丁大昌疑心,念儿只让丁大昌把人送出了牢房的大门,没有让他直接送到船上。
  出了人字号牢监的大门口,念儿对丁大昌鞠躬答谢,并从胳膊上跨着的小包裹内掏出一个油纸包塞给丁大昌:“丁头辛苦了,这是我们兄弟俩的一点心意,今天第一次到人字号当差,多谢丁头处处提点!”
  丁大昌提提鼻子,闻到一股子酱牛肉的味道,不禁眼睛一亮,一把从念儿手中把纸包抓了过去,低着头迫不及待地打开,见里面果然是一大块的酱牛肉,他极少见的咧开大嘴笑起来:“好东西,老子好久没犒劳肚子了,丁大昌谢过这位兄弟了!下次有差事一定再来!”
  丁大昌一脸满足地重新转身回去,念儿和樊锦阁从外面锁了大门。寒沙靠在人字监狱的字碑上,重新抬手拢好混乱的头发。他发黄的脸上呈现出道道的血痕,两个眼角都裂开了,鼻梁骨塌陷了进去,可见受了很大的折磨。
  寒沙神智清楚,已看清来的人是念儿,心中**不离十地猜到是念儿设法营救了他出去。
  一边的樊锦阁揉着酸软的腰,看着面前的台阶发愁。
  这时,念儿对寒沙说道:“你还能自己走路吗?”
  寒沙点了下头,没用身边的两个人搀扶,竟一个人迈开双腿走在了前面。除了走路的姿势显得古怪,看不出他受过严酷的刑罚。
  樊锦阁顿时长出了一口气,叹道:“若是再要扶着他走下去,我一定没力气了!”
  念儿朝她露出一个轻松的胜利者的微笑,脚步轻盈地跟在了寒沙后面。
  樊锦阁慢吞吞地走在最后,却不忘追着问念儿:“你刚才给那牢头的纸包里裹着什么,我怎么闻着像是御膳房做的酱牛肉啊?”
  “就是酱牛肉!那丁大昌长期呆在监牢里边,吃喝都要靠外面的人送,肯定亏肚子,送银子他也没地方花,不如送二斤酱牛肉实惠!”念儿回答。
  樊锦阁诧异起来,忽然发现这个静和公主竟将此次计划事无巨细都提前做了安排,居然酱牛肉都带来了。那个丁大昌还乐的屁颠屁颠的,最后连半点怀疑也没有产生,这不能不说是她周密、细致加以提前部署的结果。这样的女人若要与自己抢太子,她的胜算又有几分呢?
  想到此,樊锦阁心中有了一种庆幸,庆幸自己选择和静和公主合作,没有一直和她作对,否则……





    正文 第五十一章  会见国使

八月十八日,樊明远和罗茈国的使节抵达了霸楚,离着二十二的婚期已经很近了,霸楚为和亲大典所做的各种准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寒沙被解救了出来,念儿将寒沙秘密安置在了自己的宫里,嘱托他不要公开在宫中露面。
  凰胤在忙着和亲大典的事情,同时又要接待罗茈国的使节,人字牢监里少了一个人是暂时不会被发现的。
  罗茈的使节提出要拜见静和公主,凰胤让祝尚荣带着念儿早膳后与他一同到使馆去,并同时带上太子妃樊锦阁。
  太子凰胤携太子妃亲自到使馆去探望罗茈使节,这既是给静和公主颜面也是给罗茈极大的颜面了。
  樊锦阁与念儿都着了一身盛装,太子妃是一身石榴红的凤裙,流苏百穗的金罩冠,脚下是一双缀着蓝色宝石的金丝绣鞋,隆重大方,也十分雍容华美。站在太子凰胤身边,与太子一身墨黑色皇装很相称。
  念儿却并未刻意装饰,出宫前樊锦阁又一次着人来催问,问她到底什么时候和太子讲,传话的宫女还原话传道:若是公主想反悔,便把事情都与太子坦白,不怕一拍两散。太子妃是着意在罗茈使节面前压着自己一头的,她又何必与她争艳呢?
  她选了一件浅紫色的素色长裙,裙身上没有绣纹装饰,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