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乡间-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语气兴奋,说话颠倒,旁边又有其他的小孩子帮腔,顿时像来了七八只鸭子嘎嘎嘎,唐母什么都没听清楚。
“慢点说,建俊你自己说。”唐母指名让唐建俊自己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唐建俊歇了口气,便将自己在大街上看到的说了出来。
“他们俩下车打听小燕家在哪里,还开着车来哩。”
“找小燕哩人?”
唐母疑惑了,看向灶台后面烧火的唐小燕,问她:“知道有人找你不?”
唐小燕起身,道:“放学的时候有两个人堵了门口,他们知道我叫啥名,还问我来着。我那时候以为是骗小孩哩,吓得跑了。”
唐母肃起了神情,不过她仍旧没有摸着头脑,但是和女儿有关,那就不是小事。
“你在家里呆着别出去,我过去看看咋回事。”
说着在围裙上擦干净手,唐母跟着唐建俊的指示方向走了出去。
“诶,咋回事?咋还有人来找你,他不是找俺二婶子哩?”
等唐母一走,唐小芬立刻问唐小燕。
唐小燕看她八卦的眼神,摇着头道:“我又不认识他们,找我干啥。”
姚家父母是单独过来的,并没有带着姚明珠来。上辈子不明白,现在看来,他们过来其实不是打着带亲生女儿回去的主意,而是观察她生活过的如何,然后才做后面的打算。
他们瞒着姚明珠,私心根本不愿意放姚明珠走。
唐小燕嘴角浮出讽刺的笑,如果当初不是她缠着要跟他们走,只怕姚家这对父母早就心安理得的转身拍拍屁股离开了。
事情到最后,他们肯定也后悔,后悔最初不该来找她。
唐母回来的时候,后面跟着姚家父母,还有一群村里看热闹的男女,以中老年妇女为多。
人群中的议论声很小,唐小燕没听到他们的猜测,不过唐母把人迎进了家里,门外看热闹的村民也没有走。
姚母在进院子后就一直打量这里的环境,宅子太小了,房子太旧了,家具上的油漆也剥落了。
一室一厅,客厅里居然还摆着一张床。
不管是看哪里,都透露着一股贫穷的气息。
姚母略带尴尬的接过唐母递来的茶叶水,是用小瓷杯装着的,透着淡黄的颜色,两根茶叶飘在水面上。
姚父看向门外围着的人群,这是一件私事,不能当着这么多人说出来。
因此在接过唐母递来的茶水后,姚父说道:“能把外面的人驱散吗?这件事不适合当这么这么多人的面说,是……关于小燕的。”
他们穿的体面,又是开着车子来的,张口就是众人只能从电视上才听得到的普通话。
唐母虽然是个能干的家庭妇女,但是对着姚父姚母两人,内心里还是打着鼓。
左右就在自己村子里,也不怕亲戚们走了他们会使坏,所以唐母冲着他们点头,向门外走了两步。
刚才姚父的话外面的人也听到了,唐母还没开口,最先听到话的二奶奶便开口将众人驱散了,她走在最末,嘱咐唐母:“注意着点,这俩人肯定是有钱人,也不知道为啥来咱这里。有啥事喊一声,我上你五婶子家去。”
唐母答应下来,等众人走干净了,院子里没了人这才回来。
“还没问你俩是哪里人?”
唐母进门就先打听对方的底细。
第8章 (修)()
起先姚父和姚母都很拘谨,在唐母问出话后夫妻互看了一眼,都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唐小燕躲在里间的卧室里安静的坐着,床上的唐小弟闭着眼睛睡的正香。
外面,只听姚母首先开了口,很是艰难的从随身带的女士皮包里拿出一份写满了字迹的证明,道:“请您先看看这个吧。”
唐母疑惑的接了过来,她只读到小学三年纪,连毕业都没有。虽说识得得几个字,但是像姚母拿出来的这种文件,里面还夹杂着各种简单或复杂的英文字母,唐母根本看不懂。
“真不好意思,我不认哩这上头写的啥。恁就说来这有啥事吧。”
唐母这样坦白询问,姚母也不好婉转了。
遂把当年两家如何报错了孩子的事情说了出来,最后道:“本来这事我们都不知道,偏明珠那孩子这次学校身体检测出了问题,这才发现孩子抱错的事情。”
原来,十年前唐姚两家坐一趟火车,又在一个车厢里,好巧不巧遇到了劫匪,一顿闹腾后孩子就这么抱错了。
说道这里就要提一提唐母了。
唐母和唐父是外出打工时认识的,娘家离得远。
因为唐母是外来的媳妇,说话口音和罗顶乡这边差了十万八千里。不止当时唐家村的村民背地里叫她南蛮子,就连唐父的母亲,唐小燕的奶奶也看不上她。
唐父这边的风俗,娶媳妇要拿很重的彩礼,拿不出来就没办法娶媳妇。
偏唐母那边的风俗又不是那么注重男方给的彩礼,唐母当时以为唐父是个能干的,将来可以赚钱让她过好日子,便连彩礼也不要了,只跟唐父拿了车票钱,就跟着人走了。
结果婚后的生活却让唐母格外失望。
唐家外婆当时就劝着自家闺女别嫁那么远,偏女儿不听,认为自己看得准,后来后悔了。
婆婆看不上她也就算了,怀孕的时候也不肯给点有营养的东西吃,有好东西藏起来留给自己的小儿子。
几次下来,唐母受不了这差别待遇,想她在家虽然也做活,但好歹爹妈对自己好。再加上孕妇脾气多变,一气之下唐母怀揣着孩子坐火车回娘家了。
唐父好不容易娶了个媳妇回来,怎么能这么放走了,自然是唐母前脚走了,他后脚追了过去。
孩子就是在去唐母娘家的火车上生下来的,和姚母生孩子就生在同一天,同一个车厢。
不知道当时姚母又是因为什么事情怀着大肚子一个人乘火车,反正两个孩子就这么凑巧的遇到了火车劫匪,阴差阳错。
幸而姚母当时还和唐母说过话,记得她是哪里人,这才在多年后事情真相暴出找到了这里,不然华夏这么大,就算知道真相,恐怕耗费一生也没办法找到因为母亲粗心而丢失的孩子。
姚母的过错才导致唐小燕现在的地位,她本来就怀着愧疚的心理,现在看唐家基本和家徒四壁差不了多少的情况,想着女儿这十年来的日子,更是愧疚难当,只想好好补偿她。
只是,姚父这人不像姚母这么不理智,相比于唐小燕这个根本没见过的亲生女儿,他更偏向于养在身边疼了十年的姚明珠。
当年从姚母生孩子到抱错孩子,他一点都没参与进来,第一眼见到的女儿就是姚明珠,所以在姚父心里,他只认姚明珠这个女儿。
现在,事情真相大白,姚母话落后就没再开口,房间里一时安静下来。
坐在里间的唐小燕松开紧握的手,上辈子没有听到这些,不知道当年的差错是怎么产生的。不过姚母在一开始对她的确很好,偶尔也会偏心她。
不过,最终这些都被她收回去了,姚母的母爱仍旧交给了姚明珠。
“不可能,我的闺女我认不出来?咋会认错,从闺女生下来就没离过我身边,你说的这事没可能。”
唐母起身,也不客气招待了,直接否定了姚母的说法。
“恁走吧,咱家哩小孩咱认识,跟你们没啥关系。”
尽管唐母显得很客气,可是语气抖动的厉害,她心里也很乱。可在事情出来的当头,她想的是赶紧把这两个陌生人赶走,自己家哩闺女咋还会抱错?
姚母脸上挂着尴尬,被唐母这么撵出去,她脸上挂不住。
姚父也皱着一双眉,他的声音像广播上传出的男中音,沉稳有力。
“这位女士,对于你的心情我们能理解,毕竟咱们的情况一样,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可这就是事实,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应该坐下来商量接下来怎么办?”
“有啥好商量的,你们赶紧走吧。”
姚母见唐母站在对面往外轰他们,虽然没什么粗鲁的动作,可这并不斯文的架势却令她颇为难看。
姚母试图和她好好沟通:“您先别着急,我们就是商量商量,这事不是一两句就能说通的,怎么也要先听听孩子的意见。”
只可惜,她提唐小燕的名字,越发令唐母激动,就差拿墙根边的扫帚赶人了。
听到动静的唐小燕拉开了里间卧室的门,她不怕唐母吃亏,不过外面这个样子也不成事。另一边在五奶奶家等消息的亲戚妇女们听到唐母的声音,立刻赶了出来,呼啦啦一群人立刻围满了院子。
尽管没几个青壮年的男子,可这么多年轻小媳妇以及中老年妇女在旁边虎视眈眈看着,姚家夫妻也不敢在此处逗留了。
临走前看了唐小燕一眼,姚母脸上挂满了慈爱和不舍。
等逃出众人的包围圈,一向斯文有礼的姚父忍不住摘下眼镜,嚷道:“我就说不该来,这一群都是乡下刁民,万一再出点什么事怎么办?”
等进了车子,姚母的眼泪不觉就下来了。
听着丈夫的抱怨,姚母忍不住道:“那可是咱们的女儿,你忍心把她留在这个破地方过穷日子?”
“那你想怎么办?唐家的态度你也看到了。退一步说,他们接受了这个事实,也愿意把女儿给咱们,那明珠怎么办?你准备把明珠送过来?你忍心她过这样的日子?”
姚父对于姚明珠的疼爱,当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除了一开始知道真相的惊讶,姚父想的更加长远。
对于一面都没见过的亲生女儿,姚父生不出多余的疼惜之心。只要想到要把姚明珠还给别人,他就心疼的厉害。
第9章()
等所有人都走了,家里终于安静下来,唐小燕犹豫的站在门口,看着坐在那里沉默的唐母,不知道怎么开口。
因为刚才一顿闹腾,睡着的唐建程被吵醒了,见姐姐站在门口堵着,下了床推她一把。
“你咋不出去?”
唐建程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唐母抬头看了唐小燕一眼,起身走到案板旁,接着切切了一半的土
豆,一边若无其事的吩咐唐小燕。
“你去把火弄着它,该吃饭了。”
罗顶乡以面食为主,米比面要贵。唐母是南方人,他们那以米饭为主食。
所以唐家偶尔会煮米饭,赶上高兴的时候,唐母会蒸上一搪瓷缸的干米饭,唐小燕和唐建程最喜欢吃。
见唐母没有话要说,唐小燕也就没开口。
她这个年纪,不是什么都不懂。唐母知道她一定听懂了刚才他们说的话,可这本身就是一件极荒唐的事情,唐母根本就不信,自然不愿意女儿去想。
等唐小燕生火坐上锅,唐母等油热了,把一旁准备好的土豆丝沥沥水丢了下去。
一点油星子蹦出来打在了唐小燕的手背上,她条件反射的躲了躲,嘴里嘶嘶发声。
唐母手里翻着锅铲,嚷了她一句:“菜下锅的时候叫你离远点,说了几次都不听。”
说完这句话,她的神情顿了一下,然后专心翻炒锅里的土豆丝。
晚饭终于做好了,唐母端菜的空当,唐小燕把三个人的饭碗都准备好了,桌子中间放着蒸米饭的黄色搪瓷盆,上面摆了一只铁勺子。
等三碗米饭盛好,三个人就坐。
一张桌子上,就唐建程一个人嘴巴巴拉巴拉的说,唐小燕和唐母都没有说话。等唐建程问的急了才给一个回复。
晚饭毕,不用唐小燕动手,唐母已经把吃完的饭碗摞好放进了锅里,从大水缸里舀了一瓢水放进去,开始洗碗。
唐建程吃完饭开始看电视,老旧的电视机没有手动遥控,每次换台都需要走到电视机旁用手拧换台。
唐建程想看动画片,换了几个台都收不到,便一直站在电视机前面不动。
要是以前,为着这个唐小燕早就把人轰走自己霸占电视机的换台钮了。
现在,唐小燕坐在那里看唐母刷碗,也不去管电视。她现在满脑子都是今天发生的事情。
她该怎么办?
姚家父母找过来了,可是他们根本没有带她这个亲生女儿离开的意愿,就算有,因为上辈子的事情,唐小燕也不想离开。
她终究是长在农村的,说什么出身血统决定了你是否高贵耀眼,其实还是跟生长环境有关。就算是公主,放到农村当村姑养,也不见得一出场就能让人觉得高贵优雅、仪态端方。
她的这对亲生父母却在见到她的举止后颇多挑剔,总是拿她和姚明珠对比,彷佛身为他们的女儿,不管是什么环境长大的,一定要符合他们的理想型才算正确。
唐小燕低垂着头,没有看到唐母瞥向她的神情。
唐母现在满心杂乱,对于姚家夫妻说的话她一个字都不愿意相信,可是他们说的有理有据,还拿出了证明身份的证据,由不得她否定。
她不会让唐小燕跟他们走,脑子里也好奇的会闪过他们口中的明珠到底长什么样,但是很快又被她给打掉想法。
思绪像麻绳一样缠绕打结,唐母什么都想不清楚。
第二天早起,唐小燕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写到一半的时候小芳来找她玩。
“晚上再写呗,咱先出去玩吧。我爹给我买了个风筝,咱们去放风筝。”
小芳鼓动她,一旁因为唐小燕压着写作业早就坐不住的唐建程立刻帮腔:“去玩会儿吧,好姐姐,咱都写这么大会儿了。老师还说要劳逸结合哩,你咋不让我休息休息?”
唐建程小小年纪嘴巴油滑得很,他总有借口把你堵回去,进而说自己的道理。
唐小燕拿着铅笔头点点他,道:“你说话算数不?玩一会儿就回来写作业?”
唐建程立刻保证。
写了也快一个小时了,唐小燕便也不拘着他,起身和小芳一块去放风筝。
风筝线还缠在上面,是崭新的。
“去家北地里吧,那地方宽敞。我放给你看,我跟你说,我放了最好了。”
小芳对自己一通夸奖,唐建程也稀罕,所以跟着她们一块出去。
今天的天气不错,太阳晒得暖洋洋的,去了北边的田头,有呼呼的风吹。
唐小燕先帮着拿线头,小芳奔跑着把风筝放起来。一旁唐建程看得热闹,一直蹦着让姐姐把风筝线交给他。
“先等我玩一会儿再给你。”
小芳跑过来抢过唐小燕手里的线,对唐建程安抚了一句。唐建程撅着嘴巴,虽然心里很想要,但也知道这风筝不是自己家的,只能等小芳玩过了才行。
“你在一旁看着,等会儿再玩。”
唐小燕摸了摸弟弟的脑袋瓜,放眼朝天空上望去,湛蓝广阔的天空中只有这一只风筝来回飘荡,平坦的土地上被一层绿色的麦苗覆盖,没有丝毫的地势起伏,往东延伸有一望无际的辽阔感。
唐小燕的眼神在触到那辆车子时僵了下来,他们还没走。
许是看到了唐小燕在这里,车子也没进村,直接往北边的地头开了过来。
家北地头的小路比正面进村的那条石子路更难走,好在天气放晴了,路面比前两天强了许多,很快车子就开到了近前。
姚家夫妻陆续从车上走了下来。
昨天晚上对于接不接唐小燕回去的事情,夫妻俩争吵了半天,谁也不能说服谁。
最后还是姚父妥协,允许姚母私下里找唐小燕谈一谈,问问她的意见。
姚父心里有那么点希望,希望唐小燕可以主动拒绝,那样出于血缘关系,他可以拿出一笔钱来帮孩子改善经济条件,也算是一种弥补。
姚母的打算则是,不愿意放姚明珠离开,也想把唐小燕接走,两个孩子都放在姚家养。
毕竟唐家的条件太差了,如果姚家同意出钱帮他们养孩子,他们不该推辞才对。
夫妻两个都拿定了主意,所以现在主要是看唐小燕有什么想法。
第10章()
唐小燕看着车子渐近,看唐小芳扯着风筝往前走,也就没去管她。
低头嘱咐唐建程:“你在这看着姐姐放风筝,等会姐姐累了就给你。”
唐建程点头,撒腿跟着唐小芳跑过去。
唐小燕慢慢转身朝车子方向走去,走到近前,车子停了下来。
姚母从车上下来,几步走到唐小燕面前,蹲下身来热切地看着她。她脸上露出笑容,偏偏眼里又闪着泪光。
“你叫小燕是吗?我……你认得我吗?我昨天去找过你。”
唐小燕点点头,又看了一眼旁边站着不说话的姚父。
她其实很不能理解这位亲生父亲的想法,就算孩子从出生后十年一面都没见过,可是明知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血脉相连,总还会有一点情绪牵动才对。
偏偏,上辈子从她跟着姚家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