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沈晨霭的异古生活-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说的很小声;可是还是被一旁的人听见了;那位闻言低声的冲着他回道:“别瞎想了;什么老天爷开眼;这分明是咱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以往咱们种土豆;那个不是将发芽的土豆块往地里面一埋;然后就不管了;能不能出苗全靠它们自己;就更不用说隔三差五的过来给浇水了。可是这一回的土豆是怎么种的地里面种下去的?都是已经长壮实了的小苗;等苗的根基扎稳了;咱们可是要每天不停的给浇水施肥的;这么精心的照顾;要还是每个号产量;那才是怪事了。”
听到有人这么解释之后;那位老农也就放心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自古的道理;所以用心耕作的东西会有好的产量;那也是说得过去的。
土豆们出乎众人意料的高产;给这个刚刚经受过旱灾的城市注入了力量。如今凤城这边的分户工作做的很好;这边的家里大多数都是一对夫妻带着几个孩子组成的小家庭。
平日里的男人们出去上工挣一些银钱;女人则带着已经懂事的孩子出来照顾田地。
这些家里面大多数都是五六口人;八、九口都算是多的了。他们家里面今年基本上都按着人口;种植就两三亩的土豆;如今一亩1600斤的产量;已经足够他们省着度过一个冬天了。
不用饿肚子了;这真是一件大喜事;而更让凤城的老百姓们高兴的是;就在他们刚刚将挖出来的土豆放进菜窖之后;今年的第一次场大雪便落下来了。
这场雪下的真的很大;鹅毛一样飘飘洒洒的从天上落了下来。不一会便将整座凤城;整个大地都埋在了一片晶莹的洁白之下。
土豆丰收之后又遇上大雪;兴奋的人们纷纷冒着大雪走出了家门;高声的跳着叫着欢笑着;迎接着这场他们期盼已久的降水。
不少老人眼含热泪的捧着大雪;口中念叨着瑞雪兆丰年的吉祥话。
沈晨霭站在家门口;看着外面那些装死疯狂的百姓们;心中默默的说着‘都过去了;一切的灾难都会过去的’;只要不放弃;就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第107章 完结()
这场大雪过后;一个月内凤城极其周边地区又相继下了两场的大雪;这些大雪的到来;彻底的意味着威胁了众人快要一年的旱情;已经彻底过去了。
虽然今年的年景不好;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家需要勒紧裤腰带过上一段日子;不过没关系;只要咬咬牙将这段日子挺过去;将来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县太爷在确定旱灾已经过去之后;特意将这一次抗旱救灾的经过写成了折子;然后通过州府那边上表了朝廷。
朝廷在接到揍表之后;对凤城这边应对旱灾之时所作出的那些反应;给与想了相当的肯定;并且专门组织吏部和户部的相关部门;对着折子上的反法做了研究;在响应的做出精简和添加之后;发放到下面的各个部门;请他们学习经验;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同时为了表彰凤城这边的功绩;县太爷马上就得到了破格提拔;升职到凉州府衙那里去做通判了。而那些带头捐献物资;并且贡献了想法与主意的各位商户们;除了得到朝廷的表扬之外;县衙那边还专门在府衙的正前面;雕刻了一座石碑;上面写满了他们的名字;用万古流芳的形式;来表达朝廷对他们的嘉奖。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土豆居然能够救得下那么多的人命;而这一次的行动还给凤城这边带来了一个‘副作用’那便是有土地的人家突然都多出了一个习惯;每一年他们种地的时候;都会留出来两亩地;用来种植土豆;并且根据当年的天气;对种植在上面的土豆进行管理。
那留出来特别耕种的两亩土地;渐渐的成为了凤城百姓们的保命田;而这些田地也没有辜负人们对于它们的期望;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不止一次的救下了整个凤城人民的性命。
让人揪心的旱灾过去之后;凤城这边渐渐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老百姓们又开始各自的忙活起了他们的生活;如此宁静的日子;要是说还有谁能不满意的话;那就只剩下那些个曾经想要哄抬物价的粮商们了。
旱灾之前;他们可是花了大价钱来囤积粮食的;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旱灾到来的时候;凤城这边的粮食价格并没有如同他们预料的那样疯涨;反而在涨了一段之间之后;出现了微微的下降。
随后县太爷和这边的一些商户们又集体行动;集思广益之后便各显神通;生生的将凤城这边的物价给打压下来了。
随后的那些日子对于这些粮商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随着府衙那边的平价口粮的推出;他们这边的粮食就越加的难卖了。
有脑瓜的人察觉事情不对;都开始跟着慢慢的降价;一点一点的清空库存了;而那些利欲熏心的人;却舍不得赔钱卖粮;只好咬着牙硬撑;他们觉得府衙那边购进的粮食并不算多;哪怕是限量供应;最多也就撑一个半月;等过了这段时间;府衙那边的粮食卖完了;没有粮食吃的那些人自然就要到他们这边来买粮食的。
可惜的是他们把那些跟风卖粮的家伙给忘掉了;这些人手里面储存的粮食可比府衙那边多的多;那些有实力的有余钱的人家还是会选择到他们这里来卖粮;毕竟府衙那边进来的粮食就是为了个大家填饱肚子用的;质量什么的;只要能入口;其它的要求就基本没有了。
有些人是为了口感到粮商那里去买粮;还有些人却是为了给那些家里面不富裕的人腾出名额;才去买粮食的。大灾当前的时刻;凤城的百姓们显现出了一种空前的凝聚力;这些人的努力让凤城的百姓们齐心合力度过了粮食最艰难的那三个多月;等到田地里面的土豆出土之后;老百姓们就在不需要为口粮费心了。
缓过劲来的众人开始有仇报仇;有怨抱怨;对于那些丝毫不顾及他们的死活;一心想要发国难财的粮商们;大家有志一同的表示;再也不回去他们的店铺里面买东西了。
做买卖的人家;没有生意上门那等待他们的就只能是关门大吉;此时他们就算是想要赔本大耍卖;都没地方去卖了;大家纷纷表示这些人的人品不好;他们店铺里面的东西;我们吃着不放心。
门可罗雀的粮商们;最后不得不黯然的退出了凤城这边的市场;到别处另寻他路去了。
患难见真情之后;罗定家里的各种买卖都再度的开始红火起来;其进出货的火爆程度;相较于去年最忙碌的时候还要多出一倍的数量;工厂和店铺的人手是请了又请;却还是不够用;所有人全部都忙的脚不沾地。
好不容易趁着中午吃饭的时间;大家才能坐在一起歇一歇;聊聊闲嗑;小曹用筷子翻了翻自己饭碗里面的炖菜;叹了一口气说道:“怪了;你们说我怎么突然就想起苜蓿芽那一口了?”
听到自己总管的话;其他在吃午饭的伙计们纷纷放下了自己的饭碗;面面相觑之后;有一位老工人便接口说道:“其实不光是你;就连我也挺想的。以前东家让伙房给怎么做苜蓿芽的时候我还不太愿意;后来吃了也觉得挺好吃的。如今地里面的苜蓿没有了;这苜蓿芽也就吃不到了;时间一长我还怪想它的。”
众人闻言全都哄笑了起来;还有人在那边高声的喊道:“苜蓿芽炒鸡蛋最好吃;我每次都能就着下去三大碗的饭。”
他刚说完;后边就有接话的说道:“还是清炒的好;吃着鲜亮还下火;三伏的时候吃上几顿;一个夏天都过的舒坦。”
小曹闻言笑骂道:“你们这些泼货;当初东家让做苜蓿芽的时候;是谁皱着眉头老不愿吃的?”
小曹说完之后;就有人不好意思的回道:“我们那不是不知道嘛;以为东家要把猪吃的东西给我们吃。不过后来晨哥儿出来一解释;我们不就懂了吗;后来咱们不也吃的挺快活的。”
原来今年夏季的时候凤城缺水;这边所有的蔬菜产量不及过去的十分之一。
夏季到来之后;厂子这边吃不到蔬菜的伙计们有很多都出现了上火的症状;看的来场子里面巡查的罗定心焦不已。
后来还是沈晨霭给他出的主意;让他把苜蓿新发的嫩芽采摘下来;说洗净之后就是一道好菜。
罗定刚开始的时候还不相信;自己尝过苜蓿芽做出的菜之后;才认可了沈晨霭的提议。
刚刚让伙房给大家做苜蓿的时候;有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吃;他们觉得这是牧草;是牲口才会吃的东西;真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东家要做给他们吃。
后来还是沈晨霭站出来;拿着他查找到的那些历史引经据典;将苜蓿的留传与发展给诸位讲解了一边;才算是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苜蓿幼芽的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在加上伙房那边的用心烹制;做出来的菜肴可谓是色香味俱全;一点都不比那些传统的蔬菜差什么。
而且苜蓿作为清火的一位良药;其药效自然是不容小觑的;不过是几餐之后;厂子和店铺里面上火的那些工人们的症状就基本的消失了。
就这样;苜蓿芽好吃还清火的消息;就从罗定这边一点一点的传扬了出去;当时凤城那边正是缺少蔬菜的时候;得到消息的众人;有不少都找到罗定这里;要求他将苜蓿芽卖给他们。
再次品味了出门被人堵的罗定闻及他们的要求哭笑不得;但还是让照顾牧场的工人们给这些人采集了一些嫩芽;免费送给他们;总算是将这些人给打发走了。
可是谁知道不久之后;这些人却又气势汹汹的杀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不少其他的人;大家点名就是要吃苜蓿芽;让罗定快一点采摘下来卖给他们。
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人群;罗定也是惊到了;这么多人总不能挨个都送吧?要是真的这样;那谁都送不起的。
于是罗定只得与账房那边紧急的核算了一下成本;然后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价格将苜蓿芽贩卖给了大家。
后来渐渐的苜蓿芽居然也成为了当地的一道美味;罗定每年卖出苜蓿芽的收入;丝毫不比他贩卖牧草所得到的少;这样下来一亩地的苜蓿草;罗定居然卖出了两亩地的价格。
年底一盘账;罗定发现虽然经历了一个灾年;可是自己家里面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许多;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固然是有他们扩大经营的原因;但是最最重要的还是当地的老百姓信任他们;想买任何的肉类制品的时候;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罗家。
良好的声誉给罗家带来了大量的客源;大量的人流又带动店铺里面各种货品的销量。如此的良性循环下来;罗定想要不挣钱都难。
今年的大年初一;凤城的老罗家十分的热闹;拜祭过田地宗族之后;来罗家这边拜年串门的人流就没有断过。沈晨霭特质的苜蓿花茶;这一天就用掉了一大半;那茶叶罐里如今都可是看得见罐底了;可见这客人到底有多少了。
中午过后;又一搏上门拜年的人到了;打头的就是岳冲与徐简;徐简将自己带来的礼物递给了沈晨霭说道:“云雾真人;新的一年还要麻烦你的照顾了。”
沈晨霭闻言啼笑皆非;接过徐简的礼物回道:“别闹了;赶紧进屋来吧。”
因为提前便知道徐简这两口子要过来;所以屋里面的饭菜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火锅加上罗定切的薄薄的羊肉片;配上萝卜土豆白菘和冻豆腐;材料虽然简单;可是大家伙却吃的热闹。
酒过三巡之后;沈晨霭举杯给大家敬酒;只听他说道:“上苍安排我来到这里;让我遇到了今生的挚爱;又结交了一生的好友;扪心自问;能有今天我已经很满足了。如今我与在座的各位;皆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就让他们满饮此杯;愿我们将来的生活还能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他话音落下;自己就先干掉了杯中的美酒。众人闻言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就连月桂也偷偷的用筷子在酒壶里面沾了一点送进嘴里;然后就皱着脸让到了一边。
不过这小丫头还是没有就此放弃;她继续用筷子沾了一些酒;送进了小山的嘴里;辣的这孩子顿时的哭了起来;闯祸了的月桂赶忙将筷子丢掉去哄弟弟;无奈刚刚被姐姐坑的他根本就不搭理月桂。
看着月桂少有的手忙脚乱的样子;在座的大人们都哄笑着;却一点帮忙的意思都没有;屋中袅袅升腾的热气;将众人的欢声笑语都带出了屋外;喝得微醺的沈晨霭;在口中小声的哼唱着:“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
第108章 番外()
凤城石花街;罗家肉铺里;正在打算盘的拴子抬头看了看外面;只见窗外的日头已经是接近西山了;可是店里面的客人却还是来来往往的;一点要减少的意思都没有。
在这家店里做了十几年的掌柜;经验丰富的他知道;以自家店铺受欢迎的程度来说;这种客流量很可能要一直持续到快要打烊的时候。
看看时间;拴子知道快要到查账的时候了;于是他唤人过来;跟着自家一起整理今天的账目。
被他叫过来的是他的侄子;刚进罗家干活没多久。前不久他老家来信;说是家里面造了水灾;今年一年地里面的收成就不用指望什么了。为了减轻一下负担;大哥来信问他能不能把十六岁的大侄子送到他这里来;跟在他身边学学手艺长长见识。
他离开家里这么多年;兄弟之间的情分却没有断掉;这些年兄长从来就没有要求过什么;这一次要不是实在难过;恐怕也不会向着他开口。
于是拴子毫不犹豫的就写了回信;拖熟人将他的大侄子从家乡接了过来;问过东家之后;先将人给安排进了肉铺里面当小工。
留在身边观察了几天之后;拴子发现他的这个侄子啥都好;肯干活;也肯吃苦。就是人还是年轻了一些;好奇心重;看到啥子都想要问一问。
就在叔侄两个整理账本的时候;店铺的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一个十六七岁;英气勃勃的少女从外面走了进来。
看到走进来的那个女孩;拴子赶紧从柜台里面走出来;捧着账本与女孩示意了一下;然后两个人一起进了后面的账房;随后人们就听到噼噼啪啪的算盘声从账房里面响了起来。
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拴子的侄子抬起头好奇的往账房那边看了几眼;然后用肘子推了推自己身边的那个小工;低声的问道:“东家又让大小姐过来查账了;离月底还有好几天那;可是整个月光是大小姐自己过来查账的时候;就已经超过十几次了。你说东家肯这么放权;是不是将来就是想要大小姐接手他的生意了?”
他身边被他推的那位;听过之后四处看了看;然后才回道:“这事谁能说得准;不过东家家里的两个娃;小少爷年纪轻轻就已经拜了徐先生做夫子;人家可是正经的进士及第;别说是咱们县里了;就是凉州府里面;想要请他当讲师的人家;那也是海了去了;要不是咱们家跟徐先生的交情好;想请到徐先生;恐怕难得很呀。不过咱们家少爷的天资好;听说徐先生总夸奖他;说是明年的县试就想让少爷先下场试一试;要是成功了;咱们家少爷可就是秀才了;十三岁的秀才;在府里面都是少见的。”
拴子的侄子听过同伴的话之后;马上接口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所以我才在想东家是不是想要培养大小姐来接他的手。你想呀;等到少爷高中之后;他肯定还要接着读;接着考然后去做大官;要做官的人怎么可能会经商;东家肯定是想要大小姐来接手生意的。”
他说过这些话之后;身边的同伴小声的回道:“谁会接手家里面的生意;东家自有考量。这些事情连你小叔都甭想着插手;更何况是你我了;与其想这些没用的;还不如赶紧干活;过来帮我搭把手。”
小伙子一边手脚麻利的给同伴帮着忙;一边小声的说道:“我就是好奇而已;你既然都这么说了;那我以后就不问了。”
就在他们两个忙活的时候;账房那边的账目已经核对完毕了。掌柜的推门;将女孩给送了出去;临到大门口的时候;女孩转过身子;对着他说道:“拴子叔;你回去吧;不用担心我的;二丫就在外面等着我;我一会儿会牵着它一起回去的。”
即便是女孩这么说了;拴子还是目送着她平安的出了街口;一直到再也看不见人影了;他才转身回到了店铺里。
日近黄昏;在各个店铺里面巡查了一圈的月桂回道自己的家里。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罗家的那个宽敞的院落;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先她一步进到院子里的;是二丫这个家伙;虽然如今的它也已经有十几岁了;但是活泼好动的脾气;却还是和过去一样的。
二丫进了院子之后;一路小跑的来到了狗窝那边;先是跟三四只狗崽子亲/热的互添了几下;然后便伸出脖子;探着脑袋冲着狗窝里面轻轻的叫了几声。
趴在里面的虎子闻声张开眼睛看了女儿一眼;随后又闭上眼睛继续打盹;在它背后的大黄狗舔了舔虎子的耳朵;然后冲着二丫呜呜的叫了几声。
二丫闻声之后;又摇着尾巴冲着狗窝吠叫了几声;见里面在没有什么回应了;才带着一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