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能工业帝国-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这次不成功的会议之后,整个庆丰机械厂在云非这个十六岁的毛孩子的怒骂声中开始急速向着现代化工厂转变着,厂里逐渐改变了那种脏乱差的现状,废品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王庆丰见到每个月的收入越来越多,把云非的工资从两千五涨到三千,再涨到四千,短短八个月的时间,云非的工资已经给涨到了六千。

    短短八个月的时间,庆丰机械再新购进了八台法拉克公司的数控车床,西门子公司的两台数控铣床。而这些,全是云非当上庆丰机械副厂长的这八个月时间的纯利润!

    王庆丰几乎高兴得找不着北了,成天让司机拉着他在广州深圳乱跑,带着那些能够给他公司业务的厂的负责人到这边来参观自己的数控车间。

    在整个开发省,除了那些外资企业,估计没有任何一个工厂能够有庆丰机械如此庞大的数控加工能力了。三班倒的数控车间,让庆丰机械现在每个月的加工毛收入已经超过了五十万!纯利润也在二十万以上。

    王庆丰直接送了云非一辆桑塔纳。不过云非除了过瘾开了几次,几乎都是停在办公室外面生锈。

    王庆丰除了往厂里添购设备,对于厂里的事情几乎不再过问。他给云非找了不少的女秘书,却大多都被云非给骂走了,王庆丰也不在乎,云非骂走一个,就立马物色下一个,一直到罗小丽的到来。

    ;

016 人才难求() 
云非从被叶庆丰要求行使管理职能之后,每天早上一上班就溜到车间转一圈,吩咐完几个班组长严格抓质量,就把自己关在王庆丰安排给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开始思索车间里面存在着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去改进。

    “王厂长,这个是我对工厂管理方面以及组织结果方面的一点建议,您抽个时间看看?”忙了好几天,云非递给了王庆丰一叠厚厚的手写材料。

    写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也不知道咒骂了多少次这个尚未普及电脑的时代。短短一个礼拜不到的时间,写了十几万字……

    “这都是些什么?”王庆丰目瞪口呆地盯着眼前这厚厚的一叠东西,不过云非这孩子这字,简直惨不忍睹。

    “都是对于工厂管理方面的一些建议以及规章制度,建议方面主要就是成立技术部、质量管理部、生产管理部这三大部门,以及对这些部门职能的划分……”云非知道自己的字写得难看,放到后世,几乎连笔都不用了的时代,还有几个人能够写得一手好字呢!也知道自己一次给得太多,王庆丰并没有耐心会看下去。索姓给王庆丰讲解起来。

    “小云呐,这个技术部跟生产管理部我知道,不过咱们这么一个小工厂,有必要单独成立一个质量管理部门么?”在听过云非的介绍之后,王庆丰严肃地问道。

    这几年,他在人才市场物色了好些据称有着无比丰富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到工厂一用才发现,要么是庸碌之才,要么就是骗子。那些真正有着能力的人,到这边工厂一看,转身就离开了,不管自己开多好的条件都不考虑。没想到,眼前这么一个本来才应该上高中的孩子,不仅有着一手好技术,对工厂的管理也如此在行。

    对于云非要成立生产管理部以及技术部,他都没得说。就拿技术部来说吧,自己工厂虽然有着五十多台机床,八十多号的人,并没有一个专业的技术员,每次拿到新的订单,都是自己找工厂几个老师傅一合计,然后就开始生产,连最基本的工艺安排都没有。不过对于云非要成立一个单独的质量管理部,他还真有点不理解。一般也就只有那些大工厂才有这样一个部门。

    “王厂长,成立质量管理部,对于我们工厂来说,非常有必要,你看我们工厂,平均合格率只有70%,如果我们成立单独的质量管理部门,这些人不干活,只抓质量,他们配合技术部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严格按着每道工序的工艺要求检验,并且派出人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过程检验,这个合格率至少可以提高到95%甚至更高。”云非不敢保证的太高。

    他知道,后世有很多私人小工厂,合格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在后世竞争无比惨烈的机械加工市场上,如果合格率低,光是材料费就够那些小老板们头痛,所以他们会想尽千方百计地保证合格率,以降低生产成本。

    九十年代初,整个国家充满机会,整个机械加工行业根本就没有什么竞争压力。所有很多的私人工厂根本就没有在乎这些问题,再过几年,市场逐渐饱和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机械工厂的成立,竞争曰益激烈,将会有一大批的中小型企业在惨烈的竞争中倒下,如果现在不做改变,庆丰机械会首当其冲!

    既然王庆丰给自己每个月一千八的高薪,士为知己者死,云非即使对于管理方面并不熟悉,也只能逼着自己挠着头皮去努力回忆自己原来上班了快十年的工厂的组织结构以及各种管理制度。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么?自己原来所在的那家小型国企,虽然效益不好,但是在竞争无比惨烈的时代还能够不改制,不被收购,更没破产,不能不说没有道理。

    这十多万字的手稿,大部分是他原来说在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还有一些他在网上看到的得到众多网友推荐的内容,一小部分就是他自己的写出来的东西了。

    经过与王庆丰好几天的商量,沟通,最后,庆丰机械厂的各大只能部门建立了起来。

    人事部、财务部、业务部这本身就存在的部门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技术部、质量部、生产管理部这三个部门也成立了起来。不过这三个新成立的部门,也都只是建立了一个框架,每个部门有了一个办公室,人却是几乎没有。

    私人工厂不像国企那样,管理队伍有可能比工人队伍还庞大。这也是无数的国企倒闭的原因。

    在私人工厂里面,往往一个人会当成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用。而王庆丰的庆丰机械,除了业务部有着足够的人手之外,其它部门几乎是不足员的。

    财务部倒是有也就只有一个会计。却也仅仅是负责算工人工资,发工资的事情。收货款的这样的业务,大多数都是被王庆丰以及他的秘书给兼职了。而人事部,同样只有一个天天坐在办公室里面看杂志的陈洁。

    在这几个部门成立之前,云非就要求王庆丰想办法招人。王庆丰天天带着自己的小秘张瑞广州深圳瞎逛。由于这年头人才市场并没有发展到二十年后那样的地步,在加上这个时代是数个职位竞争一个人才,而不是后世的数百上千人竞争一职位。王庆丰跟张瑞跑次数不少,却也就仅仅找了几个并不符合云非要求的中专生。

    对于云非,张瑞有着无比强烈的怨气,几乎每天跑人才市场,都会对着王庆丰一通埋怨。认为王庆丰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对于这么一个半大孩子,他的话当成圣旨,如果按照云非的要求招满让他满意的人才,最初步估算,每个月光是这些人的工资,都得七八钱块钱。身为王庆丰的小秘的她,如何能够不心痛每个月的七八千快起钱。要知道,这七八千块钱,足够她奢侈地花上两三个月呢!

    对于张瑞的抱怨,王庆丰也只能笑着安抚。女人嘛,总是头发长见识短,尤其是没有读过书的女人。要不是当初看重张瑞的年轻漂亮,这个仅仅初中毕业的女人,如何能够成为自己的秘书!

    不过他也不是什么薄情寡义的人,之所以让自己的秘书上了自己的床,不仅仅因为这边的风气是这样,更因为他的老婆已经不在人世,男人,都有自己的需要。

    “我说,小云呐,咱们工厂不比那些外资企业,也不必那些实力强劲的大公司,你看能不能降低一点要求,咱们广州深圳都跑了十多天了,你看看,这十多天就招到一个符合你意的会计,技术部跟质量部可是一个都没有找到呀……”跑了十多天,王庆丰也不想再跑了。虽然他知道云非要求的这些人都关系到自己工厂以后的发展,可惜这些天跑下来,也就仅仅找到一个有着十多年经验的会计。

    云非要求的技术部跟质量管理部这些人都有着五年以上的经验要求,而两大部门的主管,更是要求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学历倒是没有什么限制。

    不过有着这些工作经验人,一听到工厂只有八十多号人,连待遇都不问就转身而去。

    “那咱们就把工作经验放低到两年吧,不过学历都必须是中专以上,最好是大专,大专以上的学历可以不要求经验,不过部门主管的工作经验绝对不能够降低,可以不要求他们的管理经验,但是专业经验是必须的,哪怕是空着也不能够降低。”云非回答得斩钉截铁。

    “小云,我看咱们这几个部门的主管就不用招了吧。你要求的这些人,真是不好招,你是没有看到,这十多天我跟王厂长两人在广州深圳这些人才市场跑,连一个来应聘这三个部门主管的人都没有。再说了,三个部门不是都有你么?”张瑞知道,王庆丰早晚都会娶自己,工厂的钱都是王庆丰的,也就是自己的,少招三个主管,每个月最低都能够剩下三千块钱呢,要知道一年就是快四万,两年多就能够买一辆桑塔纳呢。

    云非倒不知道张瑞的小算盘。

    “张姐,现在我领着三个部门的主管职务,只是暂时的。再说了,我连车间的事情都忙不完,哪有时间来管理这几个部门。就退一万步来讲,要是哪天我离开工厂了,这工厂不就又跟现在一样了么!”云非给张瑞解释着。

    听到云非说离开工厂,王庆丰顿时紧张了起来。这孩子在工厂呆的这一个多月时间,不仅整个工厂的加工能力比原来强更多,连利润都提高了一半。

    “小云,你要有什么要求,直接给我提呀。”刚回到自己办公室,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的王庆丰单独一个人跑到云非的办公室,一上来就是这样的话。

    这话让云非呆了呆,他不知道这家伙这是演那一处。自己对于王庆丰开出的条件没有什么不满意呀。

    “小云,虽然你在我这里时间不长,我想我的为人你应该很清楚,有什么不满提出来就是了,能满足的我一定会满足,不能满足的我也会想办法尽量满足,再怎么也用不着离开工厂吧?”王庆丰见到云非沉默,把自己纠结的话全说了出来。他也知道,云非刚来,工资不可能一下开太高,以他这个年龄,职务也不可能给太高,不然以后就留不住了。

    “我说,王厂长,你这是唱的那一处呀?我啥时候说过要离开了?”云非被王庆丰的一番话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你刚才跟张瑞不是说……”王庆丰不想提出那个让他纠结的词语。

    “呵呵呵,我说,王厂长,那个不过是一个举个例子而已。再说了,即使要离开,我也会提前跟您打招呼的。你还是为招人多上点心吧,只要工厂的组织结果合理,以及各种管理制度完善,工厂都会快速地发展壮大的。到那个时候,有没有我都无所谓的。”云非当然知道王庆丰担心什么。

    ;

017 新颖的招聘() 
“你真没有要离开的想法?”王庆丰有点不去确定。

    云非的年纪虽然不大,不过他手上的技术可是真的,在哪里都是一块宝。况且他让自己看到了希望,通过一个月的努力,自己的工厂刚有了起色,如果他离开了,这工厂估计又得回原来的样子。

    这几年,随着工厂的增多,竞争也开始慢慢变得激烈起来。要是没有优秀的人才,说不定庆丰机械要不几年就会像那些倒闭的国企一样,被时代给淘汰,那样一来,自己这十年的心血可就白费了,虽然自己这些年的钱已经足够过上富家翁的生活。

    “没有,至少,现在还没有。”云非坚定地说道。不过,他并不知道,后面事情的发展。今天又如何能够知道明天的事情呢。

    “那就好,那就好。对了,对于招人这个事情,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既然云非没有要离开的想法,一切都好说了。

    “人才市场真没有我们要的人?”云非对于这个时代并没有详细的了解,更本就不清楚广东这边对于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到了什么程度。

    这年头,跑到广东这边来闯荡的高端人才,要么就被那些实力强悍的大公司以及外资企业给勾引了去,要么就自己创业,根本就瞧不上庆丰机械这样只有五十多台机床,百多人的小工厂。

    这要是放到自己那个年代,这样的小工厂,任何一个职位,都会有着无数的人挤破脑袋想要得到。

    “那要不咱们在这附近贴上招聘的广告?”云非有点不确定地问道。在自己那个时代,很多私人小工厂到处贴招聘的小广告。既然人才市场这条路走不通,就只能随大流了。

    “没用,招聘广告只能招到普通工人,技术工人以及有学历的,要么通过朋友亲人的介绍,要么就进人才市场了。从最开始我们就在这附近贴了招聘广告,到现在,连来问的人都没有。”王庆丰也一脸的郁闷。

    对于技术工人以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的稀缺,他有着太深刻的认识了。以前刚买了数控机床的时候,他可是在周边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市的人才市场没有少跑,结果一个多月,连一个应聘的人都没有,问的倒是有那么几个,不过别人都是问数控机床是什么样的……

    “那这样吧,写个大点的招聘广告,直接到火车站外面去招人。”云非咬着牙说道。见过后世各种吸引眼球的招聘,云非相信,在火车站守株待兔,肯定能够找到工厂需要的人。

    毕竟,这个年代,很多到这边来闯荡的人,都是单身来闯的。把待遇给高一点,光是包吃包住这样的条件就能够勾引到不少刚下火车囊中羞涩的人。在火车站这些大公司连想都没有想到的地方,没有人才市场中大公司以及外资企业的待遇对比。只要给出在大部分人心中认为的高薪,就完全足够了。

    “这能行?”王庆丰怀疑地问道。

    “试试呗,反正跑人才市场也没有用,大不了浪费点时间。顺便看到有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招来,现在咱们缺太多的熟练技工了,如果再有二三十个熟练技工,我们就可以开两班,工人也就不用天天加班那么晚了。”

    “好,明天就开始,我带着张瑞到火车站去试一试,你看你能不能放下手头的工作,跟我们一起去一趟?”王庆丰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最多再一次空手而回呗。

    “工厂里面都还没有理顺,再说了,数控车间那边我也走不开,你把人事部的陈洁带上吧,如果把那批不锈钢零件的订单拿下来,估计我们需要的人不少,你当老板的,总不能天天把时间给浪费在招聘上面吧?”云非见到每次招人都是王庆丰带着张瑞,人事部的人却一个都没有,出言提醒着不务正业的老板。

    “那好,我先去通知她们,让张瑞把准备工作做好。”王庆丰带着满脸的怀疑出了云非的办公室。

    这个时候京九线还没有开始建设,到特区这边的人,大多都会在花都转车。既然要到火车站去招人,那么,人流量庞大的花都火车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在二十一世纪整个珠三角劳动力紧缺的时候,各个火车站、汽车站外面有着无数招牌的公司,期待着从下火车或者长途汽车的工人们能够被自己招聘广告上面的内容吸引。而这些人,没有任何人知道,这种在整个珠三角延续了数十年的招聘形式,最初起源于已经成为巨无霸的云非机械集团。

    王庆丰几人直接把车停在了火车站出站口外面的广场上,把一米多高的招聘广告牌直接就立在了车顶上。而那硕大的广告牌上面,仅仅写了“招聘”两个字。也幸好这还是九十年代初,火车站外面的管理并没有后世那样严格。

    不一会儿,桑塔纳周围就围上了一大圈背着大包小包的人,向着坐在车里的三人七嘴八舌地问着招聘的条件。

    王庆丰、张瑞以及陈洁三人被吵得头都要晕了。最后无奈之下,王庆丰才在陈洁的建议下跑到不远处的商店,找了几张包装箱纸,写上了招聘的职位以及对条件。

    看到招聘的职位以及条件,原本围着的人群只能无奈地散开。

    虽然所有人都被四位数的的工资所吸引,却被后面不是大专以上学历就是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给吓得不敢上前。才发现,这些职位不是他们这些扛着大包小包的普通求职者所能胜任的。

    当然,人群中也有装着胆子问对方是否需要招聘普工的人,最后在得到拒绝之后只能无奈地一边离开,一边回头看着那超过四位数的工资。当然,这些同样引起了无数接站的人的围观。

    见到引起围观,担心外面那些自己工厂需要的人看不到招聘广告,王庆丰索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