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路-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哥俩自己弄就行,这天多冷啊,你回去吧!”

    “我睡不着,陪你们待会,您有什么要的东西,我帮您去拿就行,这大晚上的不容易,天还这么冷。”

    “那行,你到炉子边上来,这会天最冷了,别冻感冒。”

    我走到炉子边,坐到了李大叔的身边。

    李大叔问道:“暑假放多少天啊?”

    “三十几天。”

    张大叔点了一支烟说道:“听你爸说,你考试不赖,将来考大学就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就是,脱离这农村,在城里买房子,省得挨冻受热的。”

    我一笑道:“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哪那么容易,尤其是咱省十几万考生每年的名额才十几个,太不容易了,我可不敢想。”

    “那你能靠啥学校啊?能上北京的大学吗?”

    我点了点头道:“差不多,还有三年呢,我还不知道呢!”

    “能考上北京学校在咱们村可就拔尖了,将来你爸妈就享福了。”

    李大叔摇了摇头说道:“啥父母享福啊,都是自己享福。牛力都出去多少年了,也没见他爸妈享多少福。”

    “那还不行,每月人家都给三叔、三婶不少钱呢,有钱花还不行,还想干啥去。至少三叔、三婶有时间去市里能住几天,我们去市里有住的地方吗?”

    “那也是,反正孩子能考上大学,父母就高兴。”

    张大叔笑着说道:“考上大学就要离开这牛家镇了,回来的时间就少喽。”

    李大叔边抽着烟边说道:“这破镇子有啥看头,城市多好啊!父母活着还能回来,父母一没还回来干啥。”

    我在一旁也不好插话,这毕竟都是将来的事情,现在哪能说得清。

    我和张大叔、牛大叔围在火炉子旁聊了很长一段时间闲天。后来,张大叔和李大叔觉得有些饿,我便给他们弄了一些饭菜,张大叔和李大叔说喝酒能暖和身子,让我也喝一点。我则以喝酒头疼为由只吃了些饭菜,但也觉得身体好受了很多。

    张大叔和李大叔喝完酒,吃完饭,我便把碗筷都端了下去。

    此时,风停了,月亮高高挂在天上,星星布满了天空,整个院子静悄悄的。w;w;w;.;m;i;a;o;笔;g;e;.;c;o;m; ;更;新;快;

    当我端着碗筷来到饭棚附近时,我好像感觉到有一双失落的眼睛在院墙外看着我一眼,我不禁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赶紧把碗筷丢在桌子上跑回了屋。

    我刚到屋,张大叔便对我说道:“晓宇,麻烦你个事。”

    “怎么了,大叔?您说吧!”

    “我们哥俩一晚上没闲着,这烟抽没了,你去隔壁院给我们拿两盒烟来。”

    我总感觉今天夜里有些不对劲,想在屋里待会不想再出去了。偏偏这个时候张大叔和李大叔没烟抽,让我去拿烟。说实话,我真是不想去,但又不能不去。张大叔和李大叔一晚上看着四爷的灵柩挺不容易的,况且我是专门留下伺候他们的,一晚上表现得都挺好好,若只为这点事不去干,不都前功尽弃了吗!

    我硬着头皮答应道:“知道了,大叔,您等会,我这就去拿。”

    我转身走来到屋外,向院门处走去。我害怕地向四周看了看,就在我看向院墙拐角处时,我差点吓瘫了。因为我看到院墙拐角处,有一双贼亮的眼睛在盯着我,十分的恐惧。

    。。。

 ;。。。 ; ;    天很快便黑了下来,请来帮忙的村里人全回去休息了。稍晚些,牛姓本家人才陆续回家。爸妈临走时一再嘱咐我,晚上和大哥要照看好张大叔和李大叔,不要贪觉。嘱咐完我,爸妈和哥哥、姐姐告别牛大叔一家人便回了家。

    因为怕我们晚上冷,牛大叔为我和大哥各找了一件军大衣穿上。

    大哥是牛大叔的儿子,比我大九岁,别看他当时已经二十五岁了,长得看人高马大的,胆儿却很小。虽然大叔、大婶叫他留下陪我照看张大叔和李大叔,但他一等家里人全去别的院休息,便和我打了个招呼,把大衣留下后开溜去了别人家。

    现在这个院里只剩下我和张大叔、李大叔三个人,张大叔和李大叔守在四爷停尸的房间。请人看尸主要是怕有猫狗跑到尸体上引起诈尸,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尸变。

    无论什么季节,屋子都要敞开一扇窗户,为的是让死者的灵魂能出得去。春、夏、秋三季,屋子敞开窗户没什么,但是在冬季,尤其是十冬腊月,看尸的人可就受了罪。穿再多的衣服,到了后半夜,都会冻得直打哆嗦,看尸人抱着火炉都会冻得够呛。

    四爷死的时候正赶上天寒地冻的时候,晚上还会刮风,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呆着,后果可想而知。

    晚上十点多钟,张大叔和李大叔感到实在冷,便让我给他们准备一些白天做好的菜和一瓶白酒。整个院子都已经布置了电灯,照得四处亮堂堂的,我很快便在做饭的饭棚里找到了菜和一瓶白酒。那些菜都冻得硬邦邦的,我顺便拿了一个炒锅回到了屋里。

    就在我拿着酒菜从四爷尸体的旁边经过时,我感觉蒙在四爷尸体上的黑布好像动了一下,四爷的脑袋向我这边慢慢转了过来,吓的我差点把手上的酒菜都扔了。

    “晓宇,你慢着点!你小子真行,还知道拿炒锅。”张大叔一边接过我手上拿的东西一边对我说道。

    李大叔抽着烟说道:“这孩子自小就有出息,脑子就是灵活。”

    我“嘻嘻”一笑,把手上拿的白酒放到了炕上,又把炕上两个水杯中的茶水倒了,洗干净后重新到炕上。我再看四爷的尸体时,发现四爷直挺挺躺在门板上,没有任何的变化。

    张大叔把炒锅放到炉子上,将菜倒进去,盖上锅盖。

    李大叔对我说道:“晓宇,你和我们两个一会喝点酒就不感到冷了。”

    我转过头说道:“您和张大叔一起喝吧,我可不敢喝!”

    “晓宇还是学生呢,咋能喝酒,你别逗了。一会菜热了,让他吃点还行。”

    “大叔,我不饿也不冷,您有啥事和我说就行,我先去那院呆会。”

    “你去吧,我们这你就别管了,挤个地方睡觉去吧。”

    “那大叔,我先走了,一会再过来。”

    “你不用过来了,我们哥俩在这就行。”

    我点了点头走出屋子,来到牛大叔他们休息的院子里。这院院子中没有电灯,四周黑漆漆的,屋内依旧亮着灯,里面还有人影的晃动。

    就在我快到房门前时,就看到头顶上“倏”地一下有个白影闪过,眨眼就不见了。我害怕地往头顶上和院子四周看了看,却什么也没看到。

    我推门走进了屋内,牛大叔站在屋地上抽着烟,他见我进来忙说道:“冻坏了吧,赶紧上炕暖和暖和。”

    “这么晚您还没睡呢?”

    “你四爷这一没,我睡不着,待会再说吧!”

    屋坑上挤满了横七竖八睡着了的人,都是牛大叔的亲戚。大婶和大姑几乎是攒在一起睡觉的,只有在炕角有一块挤得下空地。

    “大叔,您都累一天了,您躺那休息一会吧,我坐椅子上待会就行。一会还得看看张大叔和李大叔他们去呢!”

    “你大哥不在那看着呢吗?你就别去了,外面太冷了,休个假别把你冻坏了!”

    “没事,我感觉还行,我让大哥去别人家睡觉去了,两个人都在也没啥用。”'妙*筆*閣~'miao笔ge。更新快

    “你说啥?你大哥走了,这兔崽子,明我非打死他不可。”

    我一看说漏了嘴,忙对面牛大叔说道:“不怪我大哥,他也不愿意走的,是我硬让他走的。”

    “你别骗我了,他吃喝懒做的玩意,我还不知道他。一会我去看你张大叔和李大叔吧,你睡觉吧!”

    “您还是算了吧,这几天您事多着呢。您要是熬夜休息不好,四爷的丧事可咋办。您还是好好休息,您就别管我了,我真的没事,几天不睡觉都精神着呢。”

    “也只能这样了,天一亮你就赶紧回家休息,这里乱哄哄的睡不好觉。我先躺那休息会,有事你叫我。”

    “您赶紧睡吧,我在椅子上坐会就行。”

    牛大叔和我爸爸是一爷之孙,我们两家关系非常好,平时做什么事都是相互照应,所以也没那么多的客气。牛大叔也许是太累了,他蜷在炕角那块地方,一会便打起了呼噜。

    。。。

 ;。。。 ; ;    很晚,父母他们才回到家,哥哥、姐姐见我这个弟弟回来,非常的高兴,和我聊了很多关于学校的事情。父母最关心的还是我的成绩,当他们听说我考得还可以的时候,显得非常高兴。

    第二天,我和父母一同到了牛大叔家,牛大叔是四爷的长子,四爷的丧事在他家办。

    牛大叔和我们是本家,四爷过世,我家里人还有穿孝的份。四爷的灵堂就摆在院子里,大红棺材罩在灵棚下,棺材前摆满了各种供品,一对纸做的童男童女站在两侧,院子里站满了同村帮忙的人和姓牛的本家及牛大叔的亲戚。

    村里人看到我随父母走进了院子,都和父母搭讪着话,自然对我这个能在重点中学上学的学生更是问长问短。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认定,在一中上学的孩子将来一定会考上大学的。我们村已经好几年没出过大学生了。

    我能不能考上大学,那还是三年后的事情。所以对他们的询问,我只是含糊应付。

    我在妈妈的指引下,来到摆放四爷的灵柩前尊尊敬敬地磕了三个头。之后,跟随着妈妈来到了另一间屋子里。

    这间屋里的炕上摆满了白布,王家二婶、张家大嫂、庞家三婶正在炕上忙活着撕扯孝服和鞔着布鞋。她们见我进屋,王家二婶对我说道:“晓宇回来了,放寒假了吧?我给你把鞋鞔了。”

    我脱下鞋递给二婶说道:“嗯,昨天放的。谢谢二婶,给您!”

    在二婶为我鞔鞋的时候,张大嫂为我撕了身孝服,其实就是扯了块布,中间开个口,把脑袋钻过去,前后一放把身体全部遮住。之后她又为我缝了一个孝帽子,前面还加了一块红布条,说明我是孙子辈的人。穿上孝服,我感觉还暖和了不少。

    我穿好孝服、穿上鞔好白布的布鞋来到了外面,穿着孝服、戴着孝帽的牛家人都站在外面。尤其是牛大叔、牛二叔显得特别伤心,大姑和二姑蹲在四爷的灵柩前边烧纸边哭泣着。里里外外显得非常的凄凉。

    我们那里死人入葬有很多讲究的,首先有大三天和小三天的说法。大三天就是人在晚上十二点后死的,则满三个白天才能进棺下葬。小三天是人在晚上十二点之前死的,则两个白天就可以入棺下葬了。

    还有人死后入棺的第一天晚上十二点整,孝子孝孙都要在灵堂前烧纸哭丧,名为烧惊冥纸,好让死人安息、灵魂走好并在阴间有钱花。

    再有就是出殡当天十点进行见棺行礼,所有亲戚里道,但凡与死人的家里有一丁点关系的人都要在灵前磕头,大多为三个。这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活动,长的可达两个多小时。百度嫂索|…—鬼路

    磕孝头,俗称磕岁,是死者长女最难受的一件事情。如没有女儿的死者,则有长孙女磕。就是所有人都磕完头后,长女或长孙女按照死者死时候的年纪一个一个的磕孝头,一直磕满为止。如果死者年纪有**十岁,那他们的长女或长孙女磕完**十个孝头后,都会到双腿打颤、站都站不了的地步。

    我曾亲眼见过我们村的李家大姑,年纪都六十多岁了,为她九十五岁的父亲磕孝头,她磕到六十几个就已经站不起来了,硬是在她两个儿媳妇连搀带架下磕完了九十五个孝头。刚磕完,李大姑就瘫在了地上,双腿抖得厉害,后来听说她的腿为此肿了挺长时间才好。

    虽然磕孝头这个习俗人人都知道不好受、伤身体,但它依旧在一代一代人中流传下来,至今也没有被摒弃。

    如今四爷死了,他的年纪为七十八岁,按习俗,那七十八个孝头就要由大姑来磕。大姑的女儿、儿子和儿媳妇知道大姑的腿有毛病,都不赞成她去磕这孝头。本来二姑已经答应替大姑磕孝头的,但怕遭到人们背后议论的大姑在四爷出殡那天竟拼命磕完了那七十八个孝头,她磕完孝头差点就随四爷一块埋了,这都成了村里当时的笑话。

    晚上看尸也是特别难熬和恐怖的事情。张大叔和李大伯是村里经常被请去看死尸的人。四爷一死,他们就被大叔和二叔请了过来。他们一整夜看尸总要吃点喝点什么的,死人家就要有人为他们准备东西。

    也许是大家看到我没什么事做而且是连鬼都不怕的人,所以就被留下来伺候张大叔和李大伯晚上的饮食。自从上了高中,我便成了夜猫子,一旦晚上睡觉晚些,整晚都会精神得不得了。

    也就是这一个晚上,让我遇到了一件让我一辈子都感到恐惧的事情。

    。。。

 ;。。。 ; ;    我眼前一黑,看到面前一片片鲜红的血在流淌着。整个路面慢慢被血水浸没,我也要被血水淹没了一样。

    “我要是她就好了,我要是她就好了……”一声声凄凉的声音直往我的耳朵眼里钻。我仿佛看到一个满身是血的人站在远处。

    “牛晓宇,你怎么了?你倒是说话啊!别吓我!”莫春英拼命地摇晃着我的胳膊,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也就是两三分钟的时间,我才从恍惚中清醒过来。其实连我自己都不清楚刚才发生了什么,我便对莫春英问道:“我没事啊,你倒是怎么了?”

    莫春英看我说了话,她才放开手说道:“你吓死我了,我刚才看到你两眼发直,浑身发颤!太可怕了!”

    “不会吧,我不一直在和你说话吗,什么时候眼发直了?”

    莫春英忙阻止我说道:“别说了,我们赶紧走吧!”她说完,大步向前走去。

    我也加快了步伐,追上了莫春英。

    我们走过那座小桥后就要分手了,我向北走,莫春英将往南走。

    等我们过了桥,我对莫春英说道:“我家离得近,用不用我送送你?”

    “前面是大路,我自己回去没事,你走吧!开学见!”

    “那你小心点,开学见!”

    莫春英顺着大路,急匆匆向她们村走去,连头也没回。

    我和莫春英分手后,便沿着牛家渠边上的大路往家走。天气虽然很冷,但由于我们赶路走得急,额头都出汗了,我松了松衣襟的扣子,扭头看了看身后的那座小桥,却没有看到那里有任何的怪异。

    “大学生回家了?”对面骑车过来的高大哥对我说道。

    “大哥,你这是去哪儿啊?我们放寒假了。”

    “我去买点东西,你赶紧回去吧,你姥姥正在你们家门口等你呢,她都盼望你好几天了。”

    “知道了,我这就回去。大哥再见!”我背着书包跑回了家。

    远远地,我便见姥姥正坐在家门口。姥姥看见我,便站了起来。

    我对姥姥喊道:“姥姥,我回来了!”

    “放寒假了吧,我估摸着你该回来了。走,赶紧进屋里吧!冻坏了吧?”

    “我不冷,走路都出汗了。这么冷您怎么在外面等我啊!”

    “姥姥穿得多,门口阳光照着,挺暖和的。”

    我扶着姥姥走进了家,大黄摇着尾巴直往我身上扑。我拍了拍它的脑袋,它乖乖地跟在我的身后。

    家里只有姥姥一个人,我便问道:“姥姥,我妈他们呢,都干嘛去了?”

    “你四爷死了,你妈他们都去你大叔那帮忙了。”

    “啊!开学时,我四爷不还好好的吗?这么快就没了。”

    “急病,今上午死的。晚上你妈他们都不回家吃了。家里就剩咱娘娘俩,咱娘俩的饭好做。我看你都?了,姥姥给你做点好吃的。你先在炉子炉子旁烤烤火。”

    姥姥不但会一些治怪病的手艺,做得饭也特别好吃。

    “姥姥,您给我做什么好吃的啊?”我把书包放进屋里对姥姥问道。

    “白菜馅的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