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妃起居注-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问过了?”他半闭着眼问。

    马十现在俨然已经是永安宫事件里的总管了,别的大太监们,没有愿意插这一手的,谁叫他倒霉呢,那时候人在外头伺候着,现在不推给他还推给谁?

    “是。”他小声地说,“您出去以后,徐娘……庄妃便令赵钱孙李四个嬷嬷,以及红蓝花草四个大宫女还有柳知恩一道进了屋里。后来,李嬷嬷带着红儿、草儿去了坤宁宫,皇后娘娘又带着李嬷嬷去了清宁宫。余下几人现在都在永安宫呢,奴婢已经唤人把正院封住了,就让他们暂住在了里面。”

    马十做事还算是有水平的,皇帝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这件事的原委,除了他和徐循以外,如今看来是没有人知道。而皇帝也无意让太多人知道,虽说只是后宫的小事,但传扬出去以后,谁知道什么时候会不会变成民间的歌谣、戏曲什么的,让他在‘蛐蛐儿皇帝’以后又多一个‘好色昏君’的名头。要知道百姓们可不会管你到底是怎么治国的,这种花边新闻传播得最快了,而且用屁股想也知道,在徐循‘不畏强权’的表现下,自己会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清宁宫那里又有何动静呢?”他继续问。

    “听说了此事以后,清宁宫就派人去南内了,”马十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派的就是如今正管事儿的乔姑姑,先在外头训了看管的护卫们,说是‘娘娘品阶尚在,若是有一丝怠慢,老娘娘必不饶的’。”

    “嗯。”皇帝点了点头,“进去见她了吗?”

    “护卫们没敢拦,让进去了。”马十的语调更慢、更犹豫了,“但……但那会儿徐娘娘在睡觉,所以……所以也没说上话……”

    在睡觉?

    被打发到南内冷宫,住的是宫女的小屋子,连个服侍人都没有。结果她徐循没哭没闹也罢了,还在小屋子里睡大觉?她是不是还要唱几句山歌什么的来表示一下欢欣啊?

    皇帝气得一下就把手巾给甩到地上去了。“好!好!好!她洒脱!我倒要看看,她能洒脱到何时去!你……你……”

    马十这几天跪得,连膝筒子里垫的金丝猴毛皮都没法挽救他疼痛的膝盖,这不,这一会儿又跪了。“爷爷请息怒!老娘娘才说了不可薄待庄妃——”

    皇帝的脾气顿时就是一滞,想到母亲,他慢慢地冷静了下来,只是悻悻地哼了一声,但到底还是把话给咽进了口里。

    “娘娘这也是累的……”马十松了口气,慢慢地就开导皇帝。“那屋子就是随便收拾了一下,床也没铺。娘娘忙里忙外干的都是粗活,连大水缸都是自己打水来涮的。这大冷的天,忙得一身是汗……”

    至于后来他想起来水没打,忙令人过去把水缸打满的事,马十就给选择忽略了。

    皇帝自小锦衣玉食,从未吃过一点苦头,虽然随军在外,但却不曾少过服侍。自己打水刷缸对他来说,就好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事,他还问呢,“那缸,多大啊?”

    “奴婢也说不清,”有戏啊,马十比划了一下,故作迷糊,“就觉得,和咱们乾清宫外头防走水的大缸差不多。”

    那是相当大了,几个成年人都抱不动的大小。徐循要刷缸,可能整个人都得钻进去。皇帝想了想,“这要怎么刷啊?”

    “放平了滚着刷吧……”马十也不大肯定,他没做过这方面的粗活。“刷好了再给扶起来……”

    确实是体力活,给皇帝他都未必能干得好的。这也不能说徐循在南内没有吃苦了,不是才过去就已经干起粗活了吗?

    但皇帝心里还是不舒服,还就是不好受。哪怕徐循现在永安宫里拥着锦被哭呢,他也觉得要比她忙忙碌碌地在南内刷缸然后倒头大睡来得好。皇帝也说不出为什么,就是想到徐循在南内那么忙,他心底就不得劲。

    可这想法又不好明说的,你把人家放到南内去,又不给人服侍,什么都按宫女待遇,不就是要她吃苦的吗?人家现在就在吃苦,你又不满意了,这即使是皇帝也没理啊。要怪该怪谁去?怪刷缸的徐循吗?

    一口郁气喷不出来,搞得现在皇帝对后宫的事特别厌倦,分外地不想费精神了。可又忍不住要问,“晚上给送的什么饭菜?”

    马十真庆幸自己是什么事都没敢放手让底下人去做,什么事都是自己斟酌着安排——你看,这不就是功夫所在了?换做是别个人,只怕都未必预料得到皇帝会盘问得如此细致。

    “三菜一汤,都是御膳房预备的。”马十忙跪着解释了。“老娘娘都那样吩咐了,奴婢也没有真就送宫女饭食过去,只是削减了品色,还是让大师傅给做的。”

    这对皇帝来说基本已经是很苦的待遇了,一顿饭没有个十几道菜,如何能下筷子?他唔了一声,脾气有所缓解。“吃了?”

    “吃了,娘娘吃完了就自己洗了碗,又烧水洗漱后就上炕睡了。”马十索性自己就一股脑把徐循的活动全说出来了,也免得皇帝又这么一节节地问。

    皇帝又有点不高兴了,他哼了一声,想要说什么,又无话可说,半天,才酸溜溜道,“还真是寒门小户出生,天生的奴婢命,妃嫔当不好,做粗活倒是有一套。”

    要这样说,现在满宫里没有谁的出身是提的起来的。连孙贵妃,家里也就是个主簿,正九品的芝麻官,如果清廉点的话,家里可能吃饭都成问题。合家妻小都要帮忙家务也是屡见不鲜之事,甚至说胡皇后虽然说是地方富户出身,但身为地主家的女儿,农忙时候肯定也是要下厨做家事的。皇帝这是被气得沤火,只能说点酸话。马十都不知道这该算是徐娘娘的罪过,还是她的过人之处——反正,服侍了皇帝这些年,他从没有见过皇爷爷是被气成这个样子的。就连昔年货真价实让皇爷记恨上的两个老师,戴纶、林长懋,一个丢了命,一个现在还在牢里呢。可皇爷也从来没有被他们气成这个样子……戴纶都直接给文皇帝上书说太孙的不是了,文皇帝和太孙议论此事时,马十可就在一边,情况的尴尬、危急,和今日都不可同日而语的,可皇帝也没有这样的表现……

    他只能报以沉默,不敢接话,过了一会,见皇帝仿佛是缓过来了。他方才小心翼翼道,“虽说庄妃是寒门出身,但毕竟是弱质女子,烧火、担水之事,只怕也做不好。现在天气冷,这又都是一不留神就能得上伤寒的事儿……”

    皇帝哼了一声,沉默了一会,方道,“罢了,看在娘的面子上,你指一杂役,每日进去帮她把杂活、重活做一做吧!别的时候,还让她安心在宜春宫反省——你告诉她,什么时候服气了,明白自己错在哪儿了,再来见我!”

    这才进去呢,倒是已经把出冷宫的条件给开出来了……

    马十一阵无语,磕头应了以后,见皇帝没别的话了,便上前道,“这蒸久了,起猛也头晕,爷爷都泡了半个多时辰了——”

    服侍着皇帝擦完身出来,皇帝却也没休息,叹了口气,又问了,“安南那边的奏折回来了没有啊?”

    这问题马十可不懂,在一旁伺候着的王瑾上前道,“回您的话,王通的折子今儿下午刚到。可要取来?”

    “拿来吧、拿来吧。”皇帝疲倦地眯了眯眼,“锦衣卫奏报也一同拿上来好了……”

    后宫,毕竟只是皇帝生活比较不那么重要的一部分,如今日这般划分如此时间,已是罕事,皇帝的心思,更多的当然还是用在国事上头。

    #

    比起乾清宫,清宁宫这里就单纯多了,太后虽然也惦记着一直无法平定的安南,但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皇宫内务上头。当皇帝在泡澡的时候,她也正一边捡着佛豆,一边听着乔姑姑的汇报。

    “睡得很香,看着不像是有心事的样子。奴婢就晚到了那么一多会功夫,屋里已经收拾出模样了。”乔姑姑仔仔细细地道,“因有乾清宫的人在后头跟着,奴婢寻思着,唤娘娘起来也没大用处,便任娘娘睡了。后来听说起来以后吃了饭,胃口还好,一大碗饭吃了能有一半。”

    太后点点头,也笑了,“好,你想得不错——她这做派,倒让我想起一个人来了,你说我想得是谁?”

    乔姑姑身为太后身边的女史,自然也是诗书满腹,闻言笑道,“老奴也是想到了乌台诗案里的东坡先生。”

    苏东坡于乌台诗案中,深陷诽谤之罪,几乎难以自明,然而其置生死于度外,饮食起居如同以往,即使身受审讯后也未改观,照旧是睡得鼾声大作。宋神宗反而因此释疑,未几将其释放,这是很有名的故事。太后点了点头,“看来,我是没瞧错庄妃,此次之事,她心中不虚。”

    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太后还有点云里雾里,可都现在这会儿了,自然是早已经把能搞明白的来龙去脉都给搞得明白。李嬷嬷和红儿、草儿不算,余下的心腹全都被幽闭在了永安宫里,也不可能出来传信,这两人到底是为什么争吵,到现在都还是个谜。即使太后,也只能侧面猜测,不可能去询问庄妃。否则,皇帝就算是没生气那都要生气了。

    不过,庄妃的表现,却是令老人家的心情稍微松快了点儿。她仔细地查问了一番庄妃的待遇,点点头忽然又改了主意,“如今这样,已经够了,你不必再出言关照,只是多留心宜春宫的消息便是。过一阵子,再问问宜春宫那里,待遇如何。”

    乔姑姑略一寻思,便也明白了太后的用意,自然连忙称是。太后沉思了片刻,又道,“现在快过年了,先把年事给忙起来吧。”

    她冷冷一笑,“反正在立太子之前,庄妃肯定是出不来的。”

    乔姑姑小心道,“却也未必如此吧,皇爷爷不都已经应允了,玉牒上写生母的名字……”

    “你真当皇帝说出口的话,就是金口玉言了?”太后哼了一声,“昔年文皇帝在太子废立上,不知变了多少心思……到底玉牒上写的是谁的名字,不到落笔的那一刻,你也最好别太当真。”

    她站起身,在屋内来回走了几步,“长宁宫那里有什么动静没有?”

    “一切如常,”乔姑姑回道,“倒是咸阳宫的何惠妃,似乎晚饭前就直接去坤宁宫了。”

    皇后不免微微点头,露出些许欣赏,“素日里看她薄些,遇了事这才知道,倒也是有情有义的,皇家婚配,还是要选秀——而选秀,还是要和她们这拨一样用心啊,这一拨选出来的三个,个个都不错。”

    虽无一字牵扯到孙贵妃,但老人家话里的意思,难道还不够明白吗?乔姑姑想到下午太后急招娘家人的态度,也不免在心底叹了一口气:看来,太后和孙贵妃之间,真的是再没有一点转圜的余地了。

    正这样想着,太后已是又缓缓吩咐了起来。“上次采选秀女,还是在文皇帝末年了,距今已有四年有余。如今宫中也该再添些新人,你先往二十四衙门和六局一司吹吹风,明年春立太子事了以后,我看也可以再提起选秀的事了。”

    这……老人家是何用意呢?乔姑姑也有点不明白了,她哈着腰答应了下来,心底却还在琢磨呢:就这么点人,已经闹成这样了,难道老人家是嫌还不够热闹,还想给后宫这台大戏,拉进来几个新角?

    见太后没有解释的意思,乔姑姑自然也不敢多问,恭敬应承下了,便告退出了屋子。太后见她走了,却也还不打算休息,伸了个懒腰,舒展了一□子,又问道,“点点呢?睡了没有?”

    “这会儿正闹着要见娘呢。”去查看点点情况的宫女不一会就回来了。“养娘和李嬷嬷正哄着,却不大哄得住。”

    “母女天性,岂能阻隔。”太后闻言,也是有些不忍,想到毕竟养娘也不是血亲,遂无奈道,“把她抱来这里,我试试看吧。”

    祖母要带孙女,有人还能说不吗?不一会儿,点点就被抱到了太后跟前,太后将她抱在怀里,上下颠动了一会儿,道,“好了好了,别哭啦。你娘好着呢,过一阵子就能见到了。”

    点点本来还挣扎得很有气力,哭声震耳欲聋,此时被太后夹住了不能发力,再加上多半也是哭累了,挣扎之势减缓,慢慢的也不哭了,只是瞪着黑沉沉的大眼睛,懵懵懂懂地望着太后,仿佛在思忖着她到底是何方神圣。

    太后不免自得一笑,点了点小女孩的鼻头,笑道,“果然是父女两个,你爹小时候爱哭,我也是这么抱她的。”

    絮絮叨叨的家常话和着断断续续的稚嫩哭声,传出了窗扉,飘着和雪花们一道,落在了青砖地上。茫茫大雪中,隐约能见到一轮孤凄的月亮,宫里的夜,渐渐地深了。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今晚大小女儿一起更新。

    话说,昨晚有人说觉得孙贵妃上一章坏得俗套和脸谱化了。

    这个,想说下,站在孙贵妃的立场上,小循是把她往死里坑了,她的反应其实十分无比正常哈……

正文 第149章 糊弄

    除了不能见点点以外;徐循倒是很喜欢她在南内的生活。——她觉得;很多人的心事那真都是闲出来的。

    也不知是马十的善心;还是太后的照拂,虽然没有人在身边服侍,但徐循还不至于要做些劈柴挑水的活计;每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会有两个老婆子进来,为徐循把水缸添满。一般这个时候徐循也就起来了。她自己去隔邻小屋里洗漱;两个老婆子会给她把马桶倒了刷好;炉子里的炭灰倒了;填入新炭。

    这大概也就是她们做的全部事情了;一般来说徐循和她们也不大说话——都是行将就木的老妪了;在宫里做了一辈子的底层宫女;还是个杂役,这样的人和徐循会有什么话说?

    虽然脏活、累活基本上已经被分担走了一大半,到了中午,她们还会进来帮徐循把灶灰给掏了,灶给烧热,徐循在取暖上要做的事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添柴封灶而已,饭也有人送来,但这也不是说她就没有事做了。

    每天早上蒙蒙亮的时候,两个老婆子来担水了,徐循就起来拨亮炉子,把一直温着的一壶水给烧开了,然后提着到隔邻的屋子里去洗漱。这间屋子虽然没住人,但因为也有炕,坑道都是连通的,所以其实相当暖和,被徐循开辟成了一个小净房,马十给她准备的浴桶就放在这儿。

    洗漱完了以后梳妆一番,反正冷宫反省待罪,也不可能打扮得花里胡哨的,抹过面脂以后,把长发梳理成一窝丝,或者大辫子那就行了。不过徐循头发长啊,都到腰部了,每天仔细梳理都要耗上好一会儿功夫,吃过早饭洗完碗,换上厚棉服,她一般都会出门走走。

    虽然说是在宜春宫里闭门思过,但宜春宫怎么说也不小,起码是有几进的院子不是?徐循早上一般是从她居住的小屋子,一路走到宜春宫取水用的井口,绕着井口走几圈再往回走,有时候还在正殿门口多待一会儿,看一下里面的布置什么的。这么溜达一圈,怎么也得小一刻钟时间,徐循慢慢地走,一般能走半个时辰,兴致来了,还会在后院里舞动一下拳脚,练习练习内书堂教的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早上时日短啊,这会儿已经是日上三竿了,回来后收拾一下内务,过了不久,老婆子们进来烧灶,灶火烧起来,徐循就忙起来了。她要拿着桶子,把灶上的大铁锅里装满水,免得灶火把铁锅给烧炸了什么的。

    差不多来回装满了水,没多久午饭也送来了,徐循和送饭的宦官通常不说话,只偶尔传递一下自己的需求。——也都是些比较务实的需要,比如说要个蒸笼啊,要洗衣服用的大盆啊,晾衣绳什么的。这种要求得到满足的速度也很快,徐循现在拿了饭就直接放大灶上蒸热了,有时候站在灶边上暖融融地就吃了一顿。

    吃过午饭,炕也热了。上去睡了午觉,下来她又开始忙活了,因为冬天天冷,洗洗涮涮的活计徐循都放在下午来做。而且她现在比以前动弹得多,汗也出得多了,反而觉得洗浴的需求比以前更强。大概五天左右她就要洗一次澡,一洗澡那当然就得忙一下午,从烧水开始,到洗完澡倒完水,地面给扫干净什么的。基本每天下午都有事做,不是在洗澡,就是在洗衣服,反正灶上火是不熄灭的,热水要用烧就是了。

    忙忙碌碌到了晚上,吃过饭上炕看一会儿书,可能还没有来得及感伤呢,因为第二天必须早起,每天又有很多不轻的体力劳动,徐循一般看一刻钟的书就会困。一眨眼入南内好多天了,一本厚厚的东坡文集她还没看完几页。

    这连书都没心思看,还有什么心思瞎想呢?徐循的内心在这样的琐碎、重复的劳动里,反而是觉得特别的舒坦、平静,除了有时候偶然想想女儿以外,她觉得她的生活其实比前十年都要幸福和简单,在这宜春宫里,虽然她没有任何人可以交流,身边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