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娱乐论坛-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数人都回到了自己的记忆之中。
而歌曲已到尾声。
当最后一段的口琴独奏结束以后,周知忍不住哭出声来。
结束了。
他要重新开始。
他不信自己回家以后会活不出一个人样!
他的遗憾已经了了。
这最后一场演唱可能是他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
没有什么可收拾的,也没有等大家的掌声,直接淹没在风雪中。
周知走了,但是围观的人们并没有消散。
他们沉浸在自己的记忆中,久久不愿离去,不愿意走出来。
今年过年他们想回家,不论怎么着!
“爸爸,爸爸,走啦!”
最先在那儿听歌的一家三口中的小姑娘摇晃着她爸爸的手,歌听完了,该走了,可是他爸爸一直没动。
这位中年男子愣了好久,才被他女儿晃醒。
他是真被歌曲给触动了。
可是他环顾四周,再想找的时候,他已经找不到唱歌的人了。
真是好可惜,他现在只想找到这个人。
只是,晚了一步,他走了。
他抱起了女儿,温和地说:“嗯,走,宝贝儿,亲爸爸一口。”
他的妻子看到了他的愣神,知道他听了歌有心事了。
其实她也被触动了。
像这样的一天,能够抽出时间来散步真是太罕见了。
这不,刚被抱起来的女儿都已经在他爸爸的怀里睡着了。
他抱着睡着的女儿,想着,明天一定要再来,希望他还在吧。
今天晚上能够抽出时间来和妻子女儿来散步,并且偶遇了这样的一首歌,真是缘分。
只是可惜不知道这首歌的名字。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听到呢?
虽然他已经在此安家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可是他有点想老家了,故乡的风景,故乡的冬天,故乡的朋友。
他想故乡的一切。
他已经决定好了,他要找到他,邀请他,去给全国人唱歌。
只是希望,他明天还在啊。
第四十五章 又是乡愁()
论坛中。
零点已过。
又是新的一天。
闫旭直接把测试完毕的ourdisk功能上线。
当大家重新进入论坛之后,导航栏上就会多一个ourdisk。
虽然颜色有区别与导航栏上其他的标题,虽然导航栏上的字体比其他的主题上的字体要大,但是不注意的话还是很难发现的。
因为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了最新的主题上。
不过闫旭并没有发帖说明上线了ourdiok功能。
原本还想着发主题广而告之的,但是后来一想还是算了。
他想给注册用户们留下一个小小的彩蛋。
如果把所有的功能都告诉了用户,怎么会有发现彩蛋时的惊喜呢。
SYSOP这个号升级完就匿了,闫旭已经感受到了艺术人生的杀气。
因为SYSOP这个号的站内基本上都是艺术人生的。
事实上也和闫旭想象的一样。
杨艺他们的合唱团为了庆贺新春的演出,晚上加班排练了。
所以他回来的比较晚。
睡前的惯例,看一下论坛。
除了处理一些举报信息之外,他也想看看新的一天的十大是什么。
改版以后的体验真的特别好。
尤其是今日十大和水榜,大家现在水贴的动力十足,论坛好似一下子就焕发出了活力。
杨艺扫视了一下主界面,一眼就瞄到了ourdisk。
虽然平时导航栏被大家直接忽略,虽然他也会忽略,但是那天改版后它的长度是没有变化的。
现在他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了导航栏长了一节,然后就看到了ourdisk。
他喵的不是SYSOP弄的又会是谁!
SYSOP,快给老子滚粗来!
论坛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都没有和他们说一下,还直接就上线了,更没有发系统公告。
要是别人问他时怎么办呀!
要不是他眼尖,还发现不到。
还拿不拿他当做管理员啊。
真是太欺负人了。
每次问什么都不回。
还直接撂桃子走人。
论坛是你的好不好。
你这样真的好吗!
多少次了。
杨艺特别无语。
这个甩手掌柜当的也是服了。
虽然这个oourdisk功能的确很不错。
虽然他可以用这个上传他们的视频,但是还是莫名的不爽。
先不睡了,他要给一些水货来个警告套餐,舒缓一下自己的心情。
闫旭搞完以后,直接就切换了文如山这个小号。
换号后,一会儿就把刚才的事儿给忘记了。
他这次要抢个十大。
【主题】:乡愁;
【版块】:文以载道;
【分类】:原创;
【发帖人】:文如山。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的《乡愁》作为闫旭那个世界国内最著名的乡愁现代诗,闫旭就不相信,在这里,这首诗火不起来。
毕竟有着相似的历史环境,相似的问题。
十大上还有两个空位,先回复一个上了十大再说。
再用其他号转送一个变色卡,把主题变个色。
虽然说从昨天开始,无数离家不能归的游子在论坛上说了很多关于思家念亲的话,并且刷屏了,但是说了一天,大家都觉得烦了。
想家就回去嘛,哪有这么多的牢骚与伤感。
很多想家的大学生都不考试了直接回家,来年补考重修便是。你要是想家了干嘛不请假,或者直接辞去工作回家就好了呀。
非得以工作忙为借口。
事实上哪有这么忙?
就是说说而已。
一开始是看着看着,越看越想家,可是后来看太多了,麻木了,直接就觉得不真实了。
这种就是朋友圈中的孝子啊。
家人给你打电话让你回家,你说太忙了,不回去了。
然后转眼就和狐朋狗友去玩了。
还在朋友圈中发了类似这种:工作太忙没法回家了,天冷了,爸爸妈妈多穿点衣服,吃点好的。
还让大家点赞。
大家一下子就看透了这个套路。
所以一天时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天开始了,竟然还有人来发乡愁这样的帖子,岂不是太矫情了。
很多人嗤之以鼻。
就好像那些住在城市中的大作家,写着思念着乡村生活一般。
他们不是想过那样的乡村生活嘛,让他们去啊,看他们谁会愿意。
现在这个帖子估计也是这种,怎么着也都脱离不了。
他们原本不想看的,可是还是忍不住点开了。
没有原因,只想喷一喷。
这种发在文区的“文艺青年”最喜欢发这种无病瞎叨叨的文了。
来水回复,来歪楼。
有些人没有看内容就来带节奏了。
“老子反手就是一个。。。。。。赞甩你脸上。”
这是沙发回复的,然后很多专门看回复的直接就复制了这种格式。
“老子反手就是一个。。。。。。过肩摔把你摔地上。”
“老子反手就是一个。。。。。。酒瓶砸你头上。”
“老子反手就是一个。。。。。。巴掌赏你脸上。”
“老子反手就是一个。。。。。。棒槌敲你脑袋上。”
“老子反手就是一个。。。。。。R闪带走了你。”
“老子反手就是一个。。。。。。评论回复了你。”
“。。。。。。”
闫旭看完后欲哭无泪。
怎么回事儿,这应该是出现在文区的回复吗?
他们都不看内容的嘛。
难道真的是回复比内容要精彩的多?
自古二楼出人才,果然如此,直接就把节奏给崩坏了。
不要再这样回复啦,你们够啦。
结果还是。
“二营长,快把我的意大利。。。。。。面端上来给他尝尝。”
“大厨师,快把我的长江刀。。。。。。鱼呈上来给他看看。”
“。。。。。。”
好吧,你们赢了。
闫旭成功稳住在十大上。
原本他就想着大家看他发了这么好的一首诗,肯定还会挖掘他之前有没有发过其他诗。
这样正好就会看到席慕蓉的《乡愁》了。
同样用乡愁为名,却写出了不一样的感觉,绝对是一个牛人,一个大拿。
这样也可以顺便夸下之前写的《乡愁》。
可是结果呢,都没人看内容啊。
难道真的要让他写狗血的爱情故事?
一次两次就够了,再多就没有必要了。
他希望有人能够看到这首诗,读懂这首诗啊!
这可不仅仅是表达思乡念亲之情啊!
这也是爱国诗啊!
老铁们,快来夸夸我!
第四十六章 语文老师来正名了()
黎湘湘这几天过得很开心。
家人和亲戚终于不再过来刁难她了。
她自己也有点庆幸,还好当时没有耍小性子,要不然就错过了。
她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有对象后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情。
每天有人给她问候,逗她玩,让她开心。
真没有想到他竟然可以这么幽默。
今天她也要给李成一个惊喜。
打电话什么的已经弱爆了,她要在娱乐论坛里说。
如果李成没有看到评论或者站内的话,他就死定啦。
黎湘湘就这样进入了论坛。
然后先看了十大,发现里面竟然有文区的帖子!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还是比较侧重于文以载道这个区的。
她经常会在里面看看别人发的文章,写的书评,或者发的简短的现代诗。
没有想到文区的帖子也能够上今日十大。
那么在给李成发站内消息之前,先看看这个《乡愁》吧。
前面看起来好像有点平淡无奇,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乡愁也在变化着。
先是母子分离,然后夫妻分离,再后更是母子死别。
那坟墓二字刺痛了黎湘湘的内心。
最后的乡愁更是上升到了一个级别,这是与祖国的分别。
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有深意。
这首现代诗真是把乡愁写绝了。
从个人到祖国,完全升华了这首诗。
黎湘湘惊为天人。
在娱乐论坛上竟然能够看到这样的诗作!
难怪能上十大,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篇佳作不能够被埋没。
然后看了后面的回复。
黎湘湘忍不住吐了一口血,这评论实在太破坏气氛了。
虽然排队很好玩,可是这不是水贴,这是文区的诗啊。
看了几十楼,全部都是这种格式的“神回复”,竟然没有一个人认真回复。
不行,她不能够看到这么好的现代诗被玩坏!
她要为乡愁正名!
【主题】:《乡愁》赏析。
【版块】:文以载道;
【分类】:评论;
【发帖人】:湘湘有理。
“这首诗把乡愁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全诗共分为四节,从时间上,按照不同的阶段说着不同的乡愁。
第一节,是小时候。
小时候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那时候母子分别各在异地,仅仅靠着书信上那一枚小小的邮票来传递思念之情。
邮票就成为了乡愁的载体。
第二节,是长大后。
依旧还是在外漂泊。
那时候不仅是母子分离,更是夫妻分离。这时候,已经不能够用书信来传递思念之情了。离开的船票成为了乡愁的载体。
第三节,游子归来。
只是这个时候,母子死别,阴阳两隔。这时候,乡愁化为了一方矮矮的坟墓,母亲在里面,他在外面。再也见不了面。
第四节,是现在。
这一节升华了整首诗。由自己,到万千游子,由个人到国家,个人经历的倾诉,最终变成了爱国之情。
层层递进之后,乡愁之情最终迸发出来。
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感情的抒发,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用此托物寄情。
同时给人一种平淡之中的震撼。
每一节的对称、叠词的使用就不说了,这样的一首好诗竟然有着一堆让人“震惊”的回复。
我很怀疑,你们有没有读过这首诗。
文如山人如其名,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这首诗不是凭空捏造的,应该是他个人的经历!
一生漂泊,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当看淡前半身之后,更是把乡愁寄托在祖国的统一之上。
这样的文人,难道不值得你们尊重吗?
请收起你们的队形。”
黎湘湘是真的有点儿生气了。
这么好的诗不应该埋没在这里,她要把这首诗发到朋友圈去。
黎湘湘希望她的帖子被人关注。
她读完这首诗并且赏析之后,有点佩服文如山了。
这一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他有着极其丰富的阅历和经历,更有着非一般的才华。
现在更是与时俱进,过来水论坛,更是有着年轻的思想。
黎湘湘已经在心中勾勒出了文如山的形象:一位仙风道骨但又饱经风霜之人,穿着唐装,站在泰山之巅,在那儿一览众山小。同时心里更是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更是有着年轻人的激情。
他一定风度翩翩,一定是那种饱读诗书,散发出特殊文人气质的人。
黎湘湘都有点想见见他了。
还好闫旭不知道黎湘湘给他塑造的形象,要不然他肯定乐坏了。
论坛虽然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每天都有无数人慕名而来,留下的人也不少,但是更多出现的还是当初的老人,他们还是论坛的主力。
所以黎湘湘的帖子一出来,很多人就认出了她!
这不就是上次控诉网络暴力的班主任老师嘛!
她这次来竟然是赏析一首诗!
《乡愁》这首诗大家大熟悉了!
这个帖子中全是教科书级别的神回复!
一下子跟风了上百楼,真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出来了。
至于乡愁的内容,谁关注啊,难道还能比回复好看?
就好像大家看书喜欢看书评一样,书友的智慧是无敌的,他们的评论真是太有意思了。
所以黎老师竟然来赏析这首诗,要不要把这《乡愁》的赏析推上十大,然后就好像和(hè)诗一样,也来个神回复赏析,那真是太完美了。
很多人在论坛里是有小群组的,他们一下子就组起了讨论,准备实行这个计划。
当然,在讨论的时候,他们都先去帖子中占楼,等待后续的编辑。
嘿嘿,他们也是有组织,有战斗力的。
黎湘湘在找着文如山的主题,想看看他还有没有其他的诗作。
她有点崇拜文如山了,想迫不及待的知道他是谁。
于是,黎湘湘又看到了一首乡愁。
同样主题的诗竟然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如果说之前的那首乡愁更加大气的话,那么这首则更加的婉约。
如果不是造诣到达一定程度,是肯定写不出来这样不同风格的诗的,更关键的是没有丝毫的突兀,驾驭的极其自然。
如果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话,那么文之大者,则化之天下。
她也要转发这首诗到朋友圈!
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可惜只有两个主题,他啥时候会再出新作呢?
好期待啊。
这样的文人不应该是籍籍无名之辈,希望万能的朋友圈能告诉她作者的真实身份。
黎湘湘转发朋友圈之后,就看到了一堆回复,她实在是太无语啦!
“‘老子反手就是一个。。。。。。赞甩你脸上’赏析:
这句话短小精悍,韵味十足!
老子是主语,反手更是道出了方向和力度。
一个是量词,强调了数量,是一个,不是两个三个。
赞就是反手的结果,是赞,不是其他。
甩这个动词用得极好,深刻反应出打脸的爽。”
。。。。。。。
黎湘湘终于能够体会到文如山面对这些回复时的感觉了,因为后面全是!
第四十七章 真的是歌()
闫旭也看到了。
本来看黎湘湘评价《乡愁》的时候美滋滋的,虽然是他抄的,可是承认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就是在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