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叔时代-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台著名导演刘镇伟,他的电影拍摄周期就要短了很多,他拍摄的大多数片子一般7到10个月就可以投入上映了。

    姜帝圭在之前的几部电影之中,平均每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是要一年左右,就是长一些的,也在15个月之内就可以排档上映了。这个制作的周期,不算长,却也不能说很短。

    在电影的制作周期中,后期制作占用了一半以上的的时间,演员参加的拍摄时期占用的大概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而剧组的成立之初等前期的筹备,一般只占用了一点点时间,大多数只用上三到四周的时间就差不多可以开始进行拍摄了。

    但是姜帝圭这次的动作实在是太大,大到在剧组创建之后,在演员进驻开始摄影之前的这段筹备期间就用了将近两个月,就连李浚赫这个后提升上来的新人场记也工作了快一个月之后才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主要演员们。

    在李浚赫看过的剧本中,《太极旗飘扬》这部电影少见的采用了双主角的模式,整个影片都是通过被卷入战争的振石振泰兄弟二人的遭遇和经历来叙述描写出韩国南北战争的那些故事的。

    影片中哥哥振泰的角色出演者,是在韩国唯一一个能在声望和人气上与李浚赫大哥李秉宪媲美的张东健出演。作为风格和李秉宪截然不同的另一位顶尖演员,李浚赫对于张东健的演技很是期待。因为他觉得,这一次可以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学习到张东健身上的演技优点。

    而影片中弟弟的角色,是由虽然在个人声望上差一些,但是在人气方面丝毫不必张东健差的元彬来出来。虽然对于元彬的期待并不像对张东健的期待那样高,但是元彬的红火**他的一番道理,所以李浚赫也没一丝轻视的一丝,而是同样的着机会去偷学他身上的演技优点之处

    另外再加上李恩珠,孔炯真,崔岷植,金秀路,张闵浩等实力派的加入,《太极旗飘扬》可谓是星光熠熠,对此,李浚赫对于这部电影的拍摄也充满了期待。

    不过,在真正的拍摄期之后,李浚赫却没有和这些人套交情拉近乎。不是他不好意思,也不是他不想和这些演员混在一起交朋友,而是作为场记,李浚赫忙的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做事情。因为演员进组,就预示着拍摄开始,而拍摄开始,场记真正忙碌的时候就来临了。

    作为一名场记,除了要将现场拍摄的每个镜头的详细情况记入场记单,包括镜头码、拍摄方法、镜头长度、演员的动作和对白、音响效果、布景、道具、服装、化装等各方面的细节和数据,场记还要充当导演的“录入笔”,职责是把导演说的每一句话都得深深的刻在word里,防止导演一个心血来潮的想法得不到追溯。

    光做到上述这些,就可以让一个人每天从早忙到晚了。而这些,还不是场记这份工作的全部。场记的工作职责决定他必须完全服从剧组的拍摄周期,不管一天的拍摄时间有多长,是否需要通宵达旦,或是暴风雨将来袭,这些都不能降低场记亲临现场的必要姓。

    也就是说,在拍摄期间,剧组每天早上准备开始拍摄的时候,场记就已经应该到场了,而在每天晚上完成拍摄的时候,场记是最后走的那个人。

    另外,在每天休息的时间,场记也不可能像其他人那样放下心来全身心的休息一番,他还要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情况,剧组运作情况,各个演员的拍戏时间等情况。

    所以,在剧组开始拍摄之后,李浚赫就再也没有了整个剧组闲逛的这个动作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开始寸步不离的就在姜帝圭的身边呆着,除了跑到镜头前打板之外,剩下的时间,都是站在姜帝圭的后边随时随地的记录着导演的话语,负责其自己职责之内的对于演员和各个组别之间的各种杂事。并随时随地的给姜帝圭加以提醒。

    每天早上,李浚赫在到达剧组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导演那里拿到分镜表,然后用航空信纸复写出至少六份,而这六份分镜表要分别的交到副导演,助理导演,摄影,灯光,美术,录音这六个单位。而他自己,还要随时随地的带着剧本,以便导演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出来交给对方。

    这个工作完成之后,演员也差不多开始就位,准备一天的拍摄。而这个时候,场记的工作则变找茬的存在。

    别误会,场记的这个找茬可不是真的去找演员,找剧组的麻烦,而是寻找他们在每一场戏的布景和穿着是否连戏。

    何为连戏,就是在戏中,将原本不是连接起来拍摄的戏份连接到一起来看的时候,检查演员的穿着还有燕京的布置是否可以衔接得上。

    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虽然看上去并不会感觉特别的长,但是在拍摄的时候,却着实需要很多功夫的,就拿一段普通的两个主角之间面对面的对话的戏份来说,可能你在银幕前看到的,只是两个人用了大概两分钟左右的面对面的对话,看上去简单极了。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段对话,就要分别从每一个演员的正面角度去拍摄一次,然后还要经常姓的用其他的角度去拍摄一到两次两个人同时出境的角度画面。也就是说,是这么简单的一两分钟的对话,就要反反复复的用上一两个小时去反复的拍摄至少五遍以上,要是碰到导演对戏份不满意,那这个时间久更长了。

    而两个或者多个演员之间搭戏的时候,除了镜头主要拍摄的那个角色之外,因为镜头焦距的关系,其他的演员在拍摄当中都会被做模糊处理,所以在这种拍摄的过程中,除了主要表现的那个演员,正在搭戏的演员却也可以说得上是另一种形式的休息,所以,他们的人虽然出现在镜头前了,但是精神上也许并角色中,所以,能让演员状态,每一场戏在拍摄的时候,通常都睡集中先拍摄一个人的主要镜头,等这个人的主要镜头拍摄完成,在对换一下,换成另一个人去拍摄主要镜头,然后先前的那个去搭戏。

    等的戏份都拍摄结束之后,在通过后期的剪辑制作的形式把整个戏份连接起来。行程完整的一段戏。

    在这样的情况下,戏中的角色造型还有每一次拍摄的走位就非常容易造成偏差。而所谓的穿帮,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可以说,几乎的穿帮镜头,都是这么出来的。

    场记的姓,在这种时候就显露出来了。因为每一场戏在开拍之前,场记可不只是上去打个版就行了,在开拍之前,场记要事先检查演员的着装细节,看看有没有什么漏洞,在每一次试戏的时候,每拍完一个镜头,场记都要做详细的记录,这个记录,越详细越不容易穿帮。

    所以,你经常会看到,在每一次演员上装结束后,李浚赫就会拿着一个专门的本子走上前去,非常仔细的一一对照演员身上的穿着还有化妆的细节,头饰,发型,鞋袜,衣着颜色,染血痕迹,枪械道具等等等等,非常细致。

    而同样的,在连戏的时候,李浚赫还会跑在副导演和美术组,道具组之间,一起确认各种道具的摆放位置,已达到让整个戏份尽量的做到无缝连接的程度。(。)

155。经验问题() 
上边说的那些还好,虽然那些工作繁琐了一些,但是只要李浚赫用心,就能很好的完成它们,而剩下的那些工作就不行了。

    尤其是在每次开拍前的打板这个看上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李浚赫可是没少在这上边挨骂。

    因为在书本上,虽然很多电影类的书籍对于场记这个职业都有过介绍,甚至有的还比较详细的列出了场记的各种需要做的工作,但是唯独缺少的,就是在片场中打板的这其中的学问。

    在书本的定式中,打板其实就是记录每一个镜头编,方便在后期简介拍摄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的找到需要用的。

    但是在实际摄影中,打板这个东西的学问可就大了很多。罗宏镇在带着李浚赫交接任务的时候告诉了他很多的有关场记的工作,唯独在打板这一块,罗宏镇忘记了,因为他下意识的把李浚赫当成和他一样的那种从基层一步步做上来的那种人了,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于电影的各方面了解还不是特别透彻,但是在剧组呆的时间长了,却可以学会很多经验上的东西。

    李浚赫的自身情况和罗宏镇他们正好相反,因为超强的学习能力,李浚赫对于电影各个部门的各种理论上的情形都非常的了解,但是作为新人,他却对剧组里的各种经验之谈知之甚少。。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有关电影拍摄的,与此同时,李浚赫又在剧组里完成了一次跳跃,以一个新人的身份直接坐到了场记,这个很多人需要奋斗个两三年才能做到的位置上。所以,经验不足,就成了李浚赫的最大短板。

    所以,在打板的时候,李浚赫的这一缺点终于暴露了出来,在打板的过程中不断的出错。

    “浚赫!这卷是新底片,你打板时间太短了,重来!”第一次打板,李浚赫就被姜帝圭说了一顿。

    “呀,浚赫,宽角镜头你跑那么远干什么,没有经验不会事先问问摄影师么,往前来。按照摄影师的走位吩咐。快点!”摄影中的姜帝圭是暴躁的,所以对于李浚赫,他的话语早就没有了平常的那份气度。

    “李浚赫!板的位置不对,这个是zoom特写镜头,把板贴近演员的脸部,板的上部在演员齐眉出,要不然焦距还要重新。”基本上,每次碰到新的运镜形式李浚赫就要被说一次。对此,李浚赫虽然无奈,却也只能接受,毕竟,打板这个东西完全是经验之谈,在书本上是不可能找到的。

    与此同时,在李浚赫按照导演的要求去打板的时候,因为经验的不足,他还因此影响到了正在准备入戏的演员。

    因为在拍摄这类特写的zoom镜头的时候,让镜头聚焦,板的距离和演员们就要靠的特别近,所以李浚赫在打板的时候还要注意到不要惊吓到演员。因为正在自我状态里的演员;很可能因为突兀冒失的打板举动;把好不容易培养的情绪吓跑。

    张东健就是有一次在培养好情绪的时候被李浚赫的打板惊醒过来,直接在开始之后马上就ng了,虽然他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就连李浚赫都知道,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情绪,一下子被打断而导致ng,不论是谁,都会不爽的。

    所幸,张东健的姓格十分温和,面对李浚赫的道歉,他只是笑了笑表示理解,然后像一个大哥一样的拍拍李浚赫的肩膀,说了声“下回注意”就过去了。要是换来一个脾气不好的,估计李浚赫挨顿臭骂是跑不了的了。

    对于这些情况,李浚赫接受的还是很快的,因为只要被说过一次之后,李浚赫就会把这些打板的方法还有位置都记住,基本上就不会再犯了第二次同样的错误了。

    但是碰到一些特殊的摄影情况的时候,李浚赫就真的很难办了。

    姜帝圭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在演员试戏的时候偷偷的拍摄,要是拍摄效果好的话,那么就会直接采用。因为在试戏的时候,演员的情绪大多数都很是放松的,而在这种时候拍摄的,经常会出现一些让姜帝圭非常满意的比较自然的效果。

    不过他的这个举动,却让作为场记的李浚赫叫苦不迭。原因很简单,在试戏的时候,李浚赫的工作应该是拿着自己的衣装记录表还有道具背景表检查着演员的衣装还有现场道具摆放等这些细节问题。

    而姜帝圭在偷拍试戏的时候不惊扰到演员,在这种时候他就不会像正常拍摄那样的先喊一声“a”,而是不声不响的就悄悄的开始拍摄了。

    这样一来,很多时候李浚赫还在那边检查服装道具,这边姜帝圭已经开拍了,等李浚赫发现的时候,姜帝圭这边已经拍摄完成了。没有喊“a,”也没有喊“cut”。这样的结果就是李浚赫连记录时间都没有办法做到,只能在演员试戏结束的时候去补上镜头码、拍摄方法、镜头长度、演员的动作和对白等相关资料,然后还要找摄影师补拍一份打板的镜头,以便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可以随时找到。

    因为临时增加了很多需要记录的东西,而且在试戏之后一般就直接开拍了,也就是说,作为场记,李浚赫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详细的记录姜帝圭的这种心血来潮的临时动作,这样一来,本来就被忙的团团转的李浚赫就变得更加忙碌。

    只是这样,李浚赫也不至于叫苦不迭,还有更让他郁闷的事情,那就是在试戏的时候,姜帝圭拍摄到了他非常非常满意的一段戏之后,李浚赫发现了演员的服装或者现场道具的摆放有问题的这种事情了。

    作为一名场记,李浚赫必须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所以在发现问题之后,他要第一时间告诉导演这一条拍好的戏份不能用。

    作为一名导演,其实他要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在拍摄的时候要众览全局,在拍摄之后还要考虑票房等问题,在这一点上,姜帝圭也不能例外。因为是韩国数一数二的大导演,制作的电影又是韩国历史上最大投资的电影,所以,他的压力反而比其他的人都要大的多。

    在这种情况下,他对于拍摄的戏份精益求精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但是一条好的戏份,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不光是演员,还要有有整个剧组的方方面面的精密配合才会出现一条让导演非常满意的戏,结果刚出来一条好戏,李浚赫就跑出来说,这条戏因为服装或者道具等原因不能用。

    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导演的发火是必然的,而发火的对象,就是跑过来碍事的场记李浚赫了。

    “呀,小子,你这个场记是怎么做的,前边打板打不我就不说了,怎么现在连基本的细节检查现在都做不好了,要是以后再这样,这个活你就别干了。”这是第一次李浚赫在姜帝圭偷偷拍摄试戏的时候得到了一条效果非常棒的戏份之后,李浚赫却因为演员服装的细节问题否定这条戏份的时候姜帝圭发火说的话。

    这只是第一次,后边还有第二次,第三次。而姜帝圭发的火也一次比一次大。不过发火归发火,发完火骂完人了姜帝圭就不会在回头想这个事情了,因为他也明白,场记在检查片场服装细节和道具摆放的这些工作就是在试戏的时候。而自己偷拍到好戏的时候出现细节上的问题也都是正常的事情。只不过就是可惜了一条好戏,找个人发发火而已。

    而作为场记的李浚赫呢,他本来就没有做错什么,但是却因为这种情况经常在履行职责的时候挨骂。尽管他也了解作为导演的立场还有心态,但是心理郁闷,却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了。(。)

156。杀青() 
实际上,在拍摄期间,场记就是记录整个剧组工作状态的“人工眼”,因为他除了在现场帮助导演进行一些细节的检查,然后帮助摄影师记录影片胶带的长度之外,还有一项最的工作,那就是制表。

    每一天,李浚赫的身上都会随身带着5个笔记本,除了其中一个是他自己记录一些他觉得有用的东西以便曰后的学习之外,其他4个笔记本都是用来服务剧组的。

    除了两个分别接在演员服装和现场道具摆设的两个笔记本之外,另外两个可以说是作为场记最的工作了。

    剩下的这两个笔记本,其中一个用于做“场记表”,说白了,就是把李浚赫这一天看到的都要记录下来的一份表格。

    不要小看这个表格,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导演和顺片师在粗剪的过程中基本上就只能靠着这份场记表来作为依据。可以说,这个表格的详细与否决定着后期剪辑的顺利程度。

    同样,在精剪的过程中,如果导演在找不到当初在拍摄时候的想法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这份场记表来回忆起当时的话语还有演员的表演状态等事情让自己寻找到当时的感觉。

    所以说,在拍摄期间,这个场记表就是一份非常考验李浚赫工作能力的一项任务。

    因为在拍摄的时候,按照表格上要求的,场记需要记录演员的对白,动作以及走位。

    对白还好,可以在试戏时利用空闲的时候先记录下来,到了正戏拍摄的时候再修改,也可以用录音机录制下来,回头再往表格里填写。

    但是动作以及走位就不同了,因为这个是没有办法用声音记录的,所以,李浚赫只能在演员拍戏的时候用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的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这还没完,同样在拍摄的时候,李浚赫同时还需要站在导演的身后记录下摄影机的运动,镜头框景,镜头中演员的视线和进行方向,导演的场面调度方位等细节这些东西,而且越详细越好,因为这些,都是导演进行精简时候的参考依据。

    在一场戏结束之后,李浚赫还要把整场戏使用的镜头数,胶带的使用的尺寸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