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荣归-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如当初琳娘和荣娘瞒着她关于林大郎的事一样,现在许多事她也不能让琳娘知道。她曾多次在三哥面前提起琳娘,让三哥多关心关心琳娘。可每每思及三哥的态度,她就郁愤不满,因为不管她说什么,三哥都是一副老神在在,不以为意的模样。

    三人在丹凤阁小憩了半个时辰,丹阳便吩咐宫车将卢瑞娘接了过来。丹阳与卢瑞娘的关系比温荣想象的要好上许多,彼此间根本无需尊卑礼节。

    四人亦未多寒暄,卢瑞娘直接替琳娘把了脉,再重新写了一张安胎的药方,交与琳娘后说道,“你按照我开的方子抓药,其中一味药难寻,若有不便告诉我亦可,我会直接配好包好了,送到你府上的。一日三次,先连服用一月,三十日后我会再替你把脉开新的药方。皇宫里其他医官开的安胎药你就别吃了,那些汤药是只补胎儿不顾大人的,时日久了。会导致胎儿个头太大,极难生产。而我开的方子主补大人,你气血旺了孩子自然也不会差,生产后恢复的也能快些。”

    琳娘感激地连连点头。宫里王贵妃等人,都只是盼着她生一个白白胖胖的麟儿,只要孩子平安便可,那里会管她的死活呢。现在就只有真正关心她的朋友,才会时刻顾及她的安危。

    卢瑞娘又分别替丹阳和温荣把了脉。卢瑞娘和太后一样,夸赞了丹阳的身体底子好,前断时日中的恶寒已经完全恢复,而温荣却被卢瑞娘好生叮嘱了一番。

    温荣本以身子无恙为由,推脱再三不肯把脉。琳娘和丹阳在旁嘲笑她这是讳疾忌医。因为先前卢瑞娘观温荣脸色,就已说了温荣面色青白,有血虚之像。被三人劝说后,温荣不得已才妥协。卢瑞娘替温荣把脉时眉头越拧越紧,又询问了温荣平日的习惯。

    卢瑞娘放下温荣手腕,言温荣身子底子大不如丹阳和琳娘。倘若现在再不注意将养身子,将来怀了孩子,纵然无人在背地里害她,她自己都会因为身体缘故小产。

    温荣听了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既尴尬又惭愧,谦虚地向卢瑞娘讨教。

    卢瑞娘朝温荣认真道,“既然将我当做了自己人,我就无避讳的直言了。五王妃你除了血虚一项,还因心思过重导致肝有郁结,由此可知你平日里睡眠不踏实,食欲亦不佳,偶还会产生眩晕之症。五王妃你应该向丹阳公主学学,平日里没心没肺些,那样对你自己好。我也给你开了个方子,照这方子吃药,我这还有一瓶尚药局的静心丸你也带着,每日按时吃了。可你必须知晓,我开的药只能补气补血,而你的心结和气淤,得靠你自己去解开。”

    温荣接过方子,真切地向卢瑞娘道了谢。

    温荣不禁想起前世她小产的经历,她一度怀疑是有人在背后暗害她,为此她日日忧思,整个人愈发虚弱。现在仔细想来,当年其实李奕将她保护的极好,约莫真与旁人无关,只是她自己体质原因导致的。

    卢瑞娘笑了笑,“小事罢了,何须言谢。将来你怀孕了,我也会时常去纪王府替你看诊。你现在上心一些,将来才能少遭罪。”

    卢瑞娘又坐了一会便起身告辞,尚医局还有许多事要忙了。而温荣三人瞧了眼时辰,亦打算早些出宫,遂先将卢瑞娘送上宫车,再一道乘宫车前往延福门出宫。

    琳娘想起今日丹阳在太后面前提起了林家大郎,猜其定是思念夫君了,遂问道,“丹阳,林驸马往淮南道出公差也有月余了,怎么还未回来。”

    丹阳笑道,“快回来了,昨日还收到他的书信,可是难得。他知晓我生病,信里特意询问了我身子情况,还说了若无特殊情况,大概再过一个月就会回京。”

    温荣在旁不肯多说话,她从晟郎那知晓林大郎根本未去淮南道,而是在江南东道,暗暗收集二皇子结党营私和私扣朝廷重臣的证据。再过一个月回京,说明三皇子和晟郎要动手了。

    但听了丹阳的话,温荣还是颇为欣慰的,因为对于丹阳而言,林大郎开始关心她,比什么都重要。

    温荣回到纪王府不一会李晟也回来了,一进屋子就焦急地寻温荣说事。

    温荣看到李晟蹙眉严肃地模样愣了愣,惴惴地走上前询问发生了何事

    ps:感谢涛涛涛亲的打赏,么么哒

    今天本来要双更的,可早上正码字忽然有急事被电话叫出去了,到家已经晚上十点,很郁闷,明年会努力双更的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一尽兮言志() 
温荣为李晟脱下常服,关切道,“可是衙里发生了什么事。”

    李晟摇了摇头,“衙里无事,荣娘可还记得我曾与你说过,圣主将开校习场,广选武将之事。”

    温荣颌首道,“记得的,圣主可有改变主意?亦或晟郎遇见了何困难。”圣主将广选武将她怎可能不记得,为了令晟郎避战,温荣出主意,让三皇子和晟郎在暗地里逼二皇子谋反。可此事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在那之后晟郎就再未同她提起过,她也不知进展怎样了。

    李晟朝温荣安心一笑,“圣主确实有改主意,可仍旧要广选武将对付鞑坦人。因为圣主打算在陇西一带新设都护府,纵是不开战,也需要大量武将、士兵驻守陇西。”

    温荣一愣,驻守?这一去可就不是二三年,而是二三十年了。

    李晟见温荣面色愈发黯淡,赶忙补充道,“荣娘替为夫出了个好主意,现在一切都顺利,只要事能成,我现在就不能去陇西,也无资格去了。为夫要和荣娘说的是关于轩郎和林家大郎。”

    温荣疑惑地抬起头,满眼不解,轩郎、林家大郎与校习场何干?

    李晟眉心微皱,“轩郎和林家大郎皆报名参加武将广选了。”

    温荣大惊,“轩郎怎未与我说过,还有林家大郎,丹阳可知晓?”

    李晟苦笑道,“漫说轩郎不曾与你说了。就是我,也是今日看到花名帖才知道的。琛郎倒是透了口风与我们,因为他来信询问过圣主广选的详细事宜。至于丹阳,就不知是否知晓了。”

    温荣叹了口气,“不知轩郎是如何想,为何要瞒着全家人。”

    李晟搂着温荣安慰了几句,“荣娘,明日你将轩郎唤来问问,轩郎报名的是都护府曹参军事。从七品,凭借晟郎的资质。报正七品亦是有希望的,约莫是铁了心想走。”

    温荣听了心一点点寒起来,正如祖母所言,轩郎还是不懂事了。轩郎此举不但会伤了长辈的心。更可能耽误了自己前程。平日祖母和阿爷待轩郎或许严厉了些,毕竟轩郎是温家长房唯一的嫡孙。温荣知晓,祖母和阿爷对于温家国公爵丹书铁卷还圣主一事,一直耿耿于怀,那丹书铁卷是祖上随高祖四方征战,用命换来的,怎能被晚辈说败就败了,所以祖母和阿爷将迎回丹书铁卷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轩郎的身上,如此才会愈发严厉的。

    温荣颌首道。“我明日先与轩郎谈谈,了解了情况后再告知府里。对了,五驸马报了何阶位呢?”

    李晟道。“琛郎报的是从五品骑都尉,与驸马都尉倒是相符,琛郎武艺极高又是五驸马,约莫会得圣主青睐。”

    再迟过个二三日丹阳也会知晓林大郎打算从武并赴边疆一事,不知丹阳会作何感想,又是否会伤心。

    李晟又同温荣谈起了婵娘的夫郎杜乐天学士。逼二皇子谋反一事少不了杜乐天学士的帮忙,可婵娘不几日就要生产了。晟郎有托荣娘常去探望。

    温荣抿嘴笑道,“便是晟郎不交代,妾身也是要去的,妾身还准备了一只长命百岁锁,要送于婵娘的孩子做礼物。”

    李晟点点头,“是我多虑了,荣娘考虑的比为夫周全。”

    用过晚膳后,温荣便提笔写了封信与温景轩,让其明日同国子监告个假,下午早些出来,到临江王府与她说话再一起用晚膳。

    李晟知晓温荣安排后笑道,“明日我去接轩郎,只隔了两个坊市,避开人群,骑马很快的。”

    接着二人又聊了些白日皇宫里发生的事情,温荣不想叫晟郎担心,将卢医官对她说的那些话都略去了,只言卢医官亦为她开了些寻常补身子的药,让她每日定时吃两次。

    李晟听言揽着温荣的细腰,手轻轻揉了揉,若有所思,“是太瘦了,荣娘往后要多吃一些,否则为夫会心疼。”

    温荣打了下李晟不安分的手,撇嘴道,“时辰不早了,累了一天,快歇息吧。”

    第二日温荣特意准备了几道轩郎喜爱的吃食。约莫是一起在杭州郡长大的缘故,轩郎的口味与她颇为相似,皆好稻米饭,温荣特意用粳米熬了一锅云母粥,捏了大小虹桥晕子,草火炙鹿脯和鹅肝,再就是几道清淡的鲙品和虾仁羹霍。

    申时末刻,李晟接了温景轩回到纪王府。温荣将二人迎至二进院子的小花厅,席面就摆在小花厅里。

    轩郎看到一席菜品愣了愣,朝温荣笑道,“荣娘都记得我的喜好,府里要顾及祖母、阿爷的口味,难得再看到正宗的杭州菜了。”

    温荣看了眼李晟,“因为五皇子他不挑,倒愈发惯着我了,往后轩郎想吃什么,尽管过来便是。”

    李晟请了温景轩和温荣一道坐下,朝温景轩摇摇头,“你妹妹是惯着你的,往后真长年在外,你可不要再想吃到这般精致的吃食。”

    温荣瞪了李晟一眼,说话表面听着像是在吓唬轩郎,出去打战了就吃不到好东西。可话中深意却并非如此,晟郎是想告诉轩郎,要锻炼意志学会吃苦耐劳罢。

    李晟第一次忽视了温荣朝他使的眼色,自顾地看了一圈桌上菜品,皱起眉头,朝温荣说道,“荣娘,今日你哥哥第一日到我们府里用席面,是不是少了什么。”

    温荣诧异地仔细点了点菜肴,主食副食羹霍汤品皆有了,不知究竟少了何物,温荣疑惑地看着晟郎,“还缺了什么,妾身吩咐厨里去准备。”

    李晟道,“与轩郎一道怎能没酒了,荣娘,再取两只碗来,前几日城门郎送了一坛上好的岭南灵溪博罗,正好和轩郎对饮几杯。”

    温荣蹙眉不悦,“轩郎不会吃酒了,在府里好好的吃甚酒。”

    李晟讳深莫测地笑了笑。轩郎看向温荣不好意思地说道,“三皇子、五皇子、五驸马,我们四人早前就有在一起饮酒了,作为圣朝儿郎,岂有不会饮酒的道理,我的酒量可不输于他们。”

    轩郎倒是藏的深,温荣无奈地起身亲自去取了两只鸿雁纹玉盏放在晟郎和轩郎跟前,不忘再提醒了他们一二,一会还要送轩郎回国子监,可不能吃醉。

    李晟不以为意地说道,“不用担心,若是真吃醉了在府里歇息便是,明日一早我会送轩郎去国子监了。”

    温荣无奈地摇摇头,也不再劝阻。就见李晟和温景轩两杯酒下肚,话也多了起来,提及温景轩将参与武将广选的事情,温景轩略沉默片刻后说道,“我想试一试,还请五皇子和荣娘暂时不要让祖母和阿爷知道,否则他们一定会阻止我的。”

    温荣严肃道,“阿爷同样在朝为官,迟早知晓,到时候得多震惊和失望。祖母与阿爷做的一切都是为轩郎好,他们将府里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轩郎身上了。”

    轩郎端起鸿雁酒盏,仰脖将满满的一盏酒一饮而尽,面不改色更意犹未尽。借着酒劲温景轩抛去了往常的儒雅含蓄,蹙眉直言道,“荣娘,我知晓你所谓的期望是什么,不就是帮助温家复爵吗。”

    温景轩看向李晟,李晟正面无表情地端着酒盏把玩,表情虽僵但不冷,温景轩无所顾忌地说道,“晟郎是皇室中人,就由晟郎来评评理罢。圣主凭何将爵位还给毫无建树的温家。若我照祖母和阿爷的安排,读书考科举,做一名碌碌无为的酸腐文官,该如何建功立业,如何替温家拿回爵位。反之,若我能在边疆立功,岂不是还有希望。”

    温荣被说的哑口无言,可是一提到武将打战,她就忍不住地想到杀戮和鲜血,当初晟郎前往西域,还不是负伤回京。而轩郎的武功剑术大不如晟郎,到了边疆如何自保。

    温景轩继续道,“其实荣娘与阿爷一样,都是认为我不行,事事都不行,在你们羽翼之下,我真将一事无成,将来定会让你们越来越失望。还有平康坊郑都知一事,我知道你们全都在怪赵家二郎,其实与他无干,祖母提及此事满眼厌弃,荣娘也无法帮我,我只能靠了自己。”

    温荣攥紧帕子,转头向李晟求助,不想晟郎仍旧是自顾地饮酒吃菜,对她的目光以及轩郎说的话置若罔闻。

    温荣越来越疑惑,晟郎让她将轩郎请过府,难道不是要帮着她劝轩郎?这般袖手旁观像甚样了。

    轩郎将心中所想一吐为快,也就不再开口,李晟端起酒盏敬了轩郎一杯,认同地点点头,饮尽酒后,李晟终于与温荣说道,“其实轩郎说的也不无道理,不在外历练一番,是极难成长的。当初我前往西域抗击吐蕃,虽然未真正将吐蕃打败,只是将他们击退至安西四镇边防线外,确保丝绸之路商贸的通畅罢了。可仅仅如此,我便觉得受益匪浅,比之在盛京里纸上谈兵的十几年,收获要大的多。”

    温荣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一幕,忽然明白了过来。

    ps:昨天章节名都忘记发了等下周再找编编补,继续去码下一章,码完就十一点半前发,码不完蹲角落画圈圈

第一百九十七章 赤心诚不厚() 
温荣明白李晟将温景轩请过府吃饭,根本不是要帮着她一道劝阻轩郎,让轩郎放弃参选念头的。相反,李晟是要轩郎自己借着酒劲去说服她,让她明白轩郎的真实想法,从而不再阻拦。

    温荣在旁静静地看着他二人,面上无多余的表情,不喜不嗔。李晟见温荣不肯多言,似猜透了温荣心思,继续与轩郎说道,“既然轩郎下定了决心,我与荣娘也不可能阻止你。但轩郎报的从七品都护府曹参军事,等阶是否偏低了,再考虑考虑?”

    轩郎谦虚地回道,“我只是随你们和武功师傅学了些花拳绣腿,根本无甚实战经验,便是都护府曹参军事一职,我都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轩郎过谦了。”李晟不再强求,“也罢,纵是考科举,倘若无法中一甲前三名,也只能从九品校书郎做起,武将里从七品的起步算高的,将来还有机会。”

    温荣从他二人对话里知晓此事再无转圜余地。心思虽已活络,可还端了个样子,抿起嘴角装作不悦。

    其实晟郎说的有理,既然轩郎想明白了,他们凭什么去阻止、去妨碍轩郎选择的路呢。温荣松口道,“我去厨里准备醒酒汤,你们酒也少吃些。”

    二人几乎同时向温荣道了谢,温荣也不搭理,只瞪了他们一眼。

    温荣起身还未走到花厅门外,就听见席案上传来了筛酒划拳的声音。温荣惊讶的脚步一滞。她从未想过晟郎和轩郎会有这般孟浪的一面,遂好奇地回过头看他们。

    纵是划拳这等消遣事儿,晟郎也一如既往地冷着个脸。面上虽无表情,可眼神颇为认真,对此温荣实是难理解。比之李晟的冷静和沉着,温景轩就一脸兴奋了,多半是因为温荣的松口令温景轩如释重负,再加上饮了几杯酒助兴,故性情和行为愈发放纵起来。

    可惜划拳只走了四个来回。温景轩便一声哀呼,接着毫不犹豫地端起酒盏仰首饮尽。姿态倒是豪爽。

    温荣眉角挑起,心里不自觉地好笑,没想到李晟划拳也这般在行。而轩郎之前还敢怨她了,说甚在她眼里他温景轩事事不行。大话才说出口,这会划拳就输了。

    温荣径直离开不再理会花厅里难得肆意放纵的两人。吩咐厨房将醒酒汤送进花厅后,就独自回了厢房。

    温荣一人闲来无事煮了壶花茶汤,捻一支小竹签拨弄茶汤面上的晶莹花丝。茶面上打旋的波纹泛着五彩颜色,温荣怔怔地瞧着微微出神。

    这一世重生后,她总仗着自己活的年份比轩郎长,故在心里从未将他当作哥哥看,反而认为轩郎不够懂事,事事都需要她的指点和帮忙。温荣不禁想起幼年那些在杭州郡的时光。简单却很幸福,那时轩郎是她眼里的长兄,每每轩郎提出何想法。她都会欣欣然赞成,再想尽法子去帮助轩郎说服爷娘。

    温荣心里彻底释然,眼神也跟着软了下来。其实不管哪一世,轩郎都是她的长兄,轩郎根本无需征询她的意见,前世她孤傲冷清太过自私。这一世她却自以为是干涉过多,将轩郎对她的尊重和爱护。视作累赘般的依赖。

    温荣吃了口茶汤,馥郁花茶绕齿留香,弯起嘴角笑的满足。

    碧荷打起帘子进屋问道,“王妃,五皇子和大郎还在吃酒,岭南灵溪博罗少半坛子了,王妃是否要过去劝劝。”

    温荣摇摇头,“让五皇子陪陪轩郎吧,这段时日,他们都累了。”话虽说的解意,可温荣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