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荣归-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日,如当初温荣问实情一般,谢氏遣出了婢子,穆合堂独留下了哑婆婆和温荣。
随着谢氏的娓娓道来,温世珩是目瞪口呆。
温荣本以为要阿爷信服,还得费一番功夫,不想不过一盏茶时间,温世珩便接受了事实,除了化不开的血脉情深,更因哑婆婆知晓温世珩肩胛上有自娘胎里带出的胎记。
穆合堂里气氛一时压抑地令人忘记了呼吸,僵持了一会,温世珩才抬眼望着谢氏,哽咽地唤了一声阿娘
温世珩为人实诚,知晓了实情,是不知该如何面对心机极深的温老夫人了,而大哥的黎国公爵位,本该是他的。
谢氏因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故今日并未有太大的情绪,见温世珩目光晦暗、皱紧眉头,反沉声提醒道,“爵位你就不要再想了,我与荣娘,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要告诉了你”
温世珩是御史中丞,是纠察内外百司之官。
谢氏令温世珩知晓此事,并非是要他火急火燎地递奏折,而是命他暂时沉住气,待时机成熟,再将折子递上去。
温老夫人于温世珩有养育之恩,故温世珩就算再怒气冲天,恨不能立时为西州边城打抱不平,也会顾及名义上的大哥温世钰。
温世珩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儿遵阿娘的吩咐,可单单凭儿一个御史中丞,怕是扳不倒节度使,纵然扳倒了,使的力过了,也将祸及温家,到那时,就怕还爵也不够偿罪”
温世珩又说了一件关于方节度使的事,原来方节度使在西州为了抵御外族侵略,特意建了雄关城,圣主对此赞赏有加,可如今看来,雄关城里怕是暗藏了兵器粮食,否则方成利也不敢那般大胆,通敌卖国。
谢氏用茶盖拨去了茶面上的浮沫,青瓷对碰的声音,少了往日的清脆,只刺耳惊心,“你认为有谁可信。”
温世珩静下来思量,“儿认为三皇子和五皇子可信得过,他二人如今虽不若太子与二皇子得圣主重用,可将来必是能成大器的。儿前日看到五皇子与突厥勇士练武,那突厥勇士力拔千钧,徒手碎石。可比武时,仅十招就被五皇子放倒了,圣主夸了五皇子是难得的武将之材,最重要的是,二位皇子同某和轩郎关系颇好,待轩郎如同兄弟,到时候定能为温家说上话。”
温荣眼皮一跳,五皇子尚且不论,依靠三皇子无疑是与虎谋皮,可惜温荣暂时也想不出更容易和周全的法子。
只能祈祷,他二人将来不要过河拆桥。
ps:
感谢sunflower亲的打赏支持,真的很感动
这几日好多事都凑在了一块,麦子一定争取再早些更新,谢谢所有正版支持订阅的亲们,么么哒
推荐书:作者名:翡翠c,书名:清朝的奋斗生活
素完本的哦,书闲的亲,可以点之
第一百一十五章 欲妒梅将柳()
谢氏望着窗外伸展茂盛的槐树枝,皱着眉头说道,“二位皇子平日确是彬彬有礼,言行谨慎,叫人挑不出错处。你虽为御史中丞,可无实凭实据冒然弹劾地方军政长官,往后难免被人诟病成妖言乱朝纲,更何况方节度使是温家的姻亲。若二位皇子肯帮忙,便可借他们之力,知晓边境究竟是怎般境况。”
祖母言语里似担心二位皇子不肯帮,可温荣却毫不怀疑他二人定会帮忙。
在温荣看来,朝堂上心眼最明,唯一能运筹全局的是睿宗帝。
圣主此番好似乱点鸳鸯谱的赐婚,无疑是在故意削弱二皇子一派的势力,同时将李奕抬起,令二皇子和三皇子势力比肩。
圣主的目的无非是想用李奕牵制二皇子。
看来在圣主心目中,太子的储君之位,暂时无人能动摇。
既是三足鼎立之势,李奕自无法再高台看戏了。
换一层想,帮此忙与他二人有利无弊,事成了,必能得圣主赞赏和青睐,同时方节度使与黎国公府这一派武将倒后,太子的势力将彻底垮塌。到那时李奕只需再动些心思,就可令太子和二皇子两败俱伤。
倘若事不成,温荣心下忍不住叹气,将阿爷和黎国公府推出来便可,他们是皇子,大不了就是年轻气盛,误信奸臣妄言。
好处他们吃大头,败了付出的代价亦不大,权衡利弊,三皇子和五皇子懂得如何选择。
温世珩将茶汤一饮而尽。
温世珩是一根筋的,只知事成可忠孝两全,故决定放手大干一场。算来入御史台当值有两月余了,可还未有利国利民的见解和举动。温世珩担心长此以往,圣主又将对他失望,到那时便不是平调。而是被罚俸或降职了。
温荣低着头,想起前日五皇子问的杭州郡刺史一事,“阿爷,五皇子是否向你询问姚刺史为人。”
温世珩颌首,不用温荣多问,自将始末说出。“问了,今年江南道一带旱涝连灾。姚刺史自杭州郡送奏折进京,奏折里提了要重筑钱塘堤坝。如今钱塘堤坝堤身确实过低,且年久失修,根本无法起到天旱蓄水灌溉、洪涝蓄水防洪的作用。”
温荣眼睛晶亮,欢喜笑道,“修堤坝可是利民的好事。”
温世珩摇了摇头,“修建堤坝除了需要大量钱帛与人力,朝堂上还有人担心堤坝建成后会影响西湖的景致。”
西湖风景极美,前朝帝王挖凿商漕大运河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方便去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杭州郡,欣赏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江南美景。
若堤坝真会损江南西湖景致,朝堂中的质疑声便在所难免。
利弊相左,必引纷争。
温荣忍不住问道,“阿爷是如何想的。”
温世珩蹙眉说道,“我是主修。其实只要适时蓄水和适时开闸,就不会影响到西湖景致,纵是真有影响,也该以百姓为重。”
“那阿爷可递奏折了?”
如今阿爷是御史台中丞,递奏折是份内之事。
不想温世珩摇头道,“还不曾,林中书令让我再缓两日。时机到了才能事半功倍,现在递要平白同他人费许多唇舌。”
温世珩离开中书省后,林中书令反而与温世珩走得更近了,会时不时地提点女婿。
谢氏望了温荣一眼,喝了口茶汤,淡淡地说道,“听林中书令的总没错,他在朝为官多年,懂的自比你多。”
温世珩也不再过多提及同林家有关的事,虽说两家实际上谁也不欠谁的,可温世珩每每想起林大郎的亲事,便觉得与温荣不公。
温世珩起身说道,“儿去问问那几名仆僮关于西州一带的情况,今晚儿就写出万言书,再寻到合适的时机,同二位皇子商量。”
温荣坐在锦杌上,拿起美人锤为祖母锤腿。
温荣面容恬淡如冬日雪后晴空。
谢氏喝了半盅茶,“荣娘,可担心你阿爷?”
温荣笑着说道,“骑虎难下,再担心也得解决,倘若方节度使真有通敌叛国之举,温家就不可能在此事中全身而退。万幸我们发现的早,说不得将功赎罪了,大伯父还爵后温家依旧是高门大院,祖母还可将阿爷过继到身下,到那时,儿便可时时陪着祖母了。”
谢氏被温荣逗笑了,“你这孩子可真是看得开。”
人何必同自己过不去,理当看得开一些。
过了两日,谢氏和温荣未等到温世珩的消息,黎国公府温老夫人一行人却过府拜访谢氏了。
温老夫人、方氏、董氏等数十的主子、婢子,将穆合堂挤得满满登登。
温荣帮衬着招待瓜果茶汤,温菡娘上下打量温荣的目光,含着几丝冷意。
谢氏虽不耐烦被打扰了清净,可今日见到温家晚辈,眼神里仍是和煦如暖风一般。
温蔓和温菡一一上前同谢氏见了礼,温菡神情变换如脱戴面具似得,一改面对温荣的冷淡,火一样地扑在谢氏跟前。
温蔓只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谢氏扶起了温菡,与温老夫人笑说道,“两个孩子,一个热情,一个温婉,弟妹身边可是热闹。”
温老夫人望了眼蔓娘,叹口气道,“我的福气是像嫂子借的。菡娘那孩子闹了些,我也怕吵着嫂子,蔓娘倒是懂事知近,嫂子若喜欢,往后我让蔓娘多过来陪陪嫂子。”
谢氏摆了摆手,笑道,“那哪成,我已经将四丫头放在身边了,就不能再贪得无厌得寸进尺,你也离不开这两孩子。与四丫头处久了,我习惯了四丫头的照顾。”
二位老长辈若有若无地打机锋。
祖母将温老夫人的话堵上了,温荣会心一笑。
温菡娘一脸失望,先才进遗风苑时,她就喜欢上了宽敞大气的前黎国公府宅院。
再踏进穆合堂。
雕富贵百福纹紫檀矮橱里,摆放着的数只绿釉划花牡丹碗口瓶。一瞧便知是前朝古物。
还有紫檀橱柜里,一整套的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必定价值不菲。
那遗风苑老夫人百年之后,这些东西就要统统归大房了。而那温荣,定是早知晓了遗风苑老夫人有陶朱之富,才早早动起心思。至遗风苑巴结老夫人,如今可是让她得逞了。将来老夫人必会留一份财物与她。
思及此,温菡心下叹不公,投向温蔓和温荣的目光更加怨恨,郁结自己没有温蔓的运气,后悔自己没有温荣的心眼和算计。
白妈妈捧上了一只篮子,温荣瞧见篮子里如同鸽子蛋般大的樱桃亦是惊讶。
方氏起身捏着锦帕笑道,“樱桃是昨日圣主赏大郎的,大郎知这樱桃罕有,故也舍不得吃。定要儿今日亲自送过来。”
果然,众人听见谢氏欣慰地笑道,“我这半截子身子入土的老人,算来也见过了不少稀奇罕物,可鸽子蛋大小的樱桃,还真是头一回见。我一老人家能吃了多少。难为你们送了许多过来。我府里招待你们的果子可是相形见拙了。”
见大房抢了风头,温菡眉飞色舞地挽着谢氏笑道,“儿喜欢伯祖母府里的果子,儿还未曾吃过和蜜一般甜的哀家梨。”
菡娘伸长了雪白的脖颈,恨不能整个人黏在遗风苑老夫人身上。
“你这孩子,真是讨人欢心。”谢氏阖眼笑着拍了拍了菡娘手背,转身吩咐汀兰将鸽子蛋大的樱桃洗净。盛在三彩莲花盘里,笑言借花献佛,令大家一起品尝了。
谢氏留客人在遗风苑里用过午膳,女眷又谈笑了一会。温老夫人等人见谢氏面露倦色,知趣地起身告辞了。
温荣去安排了车马,将温老夫人送到府门处。
回到穆合堂,温荣将越窑褐釉莲花香炉里,残余的安息香片清理了,换上了祖母常用的静心禅香。
袅袅青烟如一缕飘带,悄无声息地散溢在穆合堂里。
谢氏深深吸了口气,这才觉得周身舒坦了些。
谢氏讥讽地笑了一声,“今日可是叫她们失望了。”
如今有了珩郎、荣娘他们,她可不能早死。
遗风苑大门处,方氏本想同温老夫人同乘一辆马车,不想却被温老夫人瞪了一眼。方氏心里的得意劲被冷水浇灭了一半。
方氏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方氏本是想送一套海兽水波纹金碗,和早准备好的一对螭耳瓶与谢氏的。可温老夫人知晓后,只说遗风苑老夫人根本不缺了金银陶器。
方氏费尽心思,才弄到这樱桃,不曾想到头来阿家还是不满意。
白妈妈伺候温老夫人上了马车,为温老夫人垫上一只珍珠地牡丹枕。
温老夫人沉着脸,她想到谢氏和三房,心里就说不出的膈应,想象里谢氏该是行将就木、容颜枯槁的模样,不想她气色比之去年又要好了许多,怕是能多活几个年头了。
白妈妈为温老夫人打着扇子,忽然瞧见帘幔外,一袭秋色大科袍服,骑着皎雪骢的郎君。一个愣怔,扇沿不慎磕到温老夫人的额头。
温老夫人眼中闪过一丝戾色。
白妈妈吓得在马车里直接跪下向温老夫人道歉,“老夫人,奴婢似乎看到五皇子往遗风苑方向去了。”
ps:
感谢木棉亲和shh亲哒粉红票票,(3)好爱乃们扭扭求抱
推荐书:作者:翡翠c
书号:2786494
书名:炮灰重生向钱冲
此文一点也不憋屈的哦,神马歪理到了女主儿这儿,全都给掰正了说哦!此文已完结,书荒的亲可点之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君知花晓开()
温老夫人面色一肃,猛地撩起帘幔,视线里只有骄阳炙烤下灼热的地面和散扬起的黄色沙尘。
白妈妈不会信口胡说,温老夫人放下了帘幔沉声问道,“前日安排在遗风苑的人呢?”
冷汗自额头滑下沾在了眼睫上,白妈妈却连眨也不敢眨,“那几人被遗风苑管事的安排去了庄子。老夫人,我们安插的眼线,似乎,似乎都叫遗风苑老夫人识出了。”
“那老东西可是狡猾。”温老夫人的翠玉镯撞到了马车的黑檀窗棱,脆响后是一阵刺耳的剐蹭声,“派人在遗风苑附近守着,既然进不了她遗风苑大门,至少也得知道她和谁有接触,哼,安兴坊里勋贵世家多了去,五皇子可是正经的皇亲贵胄,无事怎可能去看那没用的老东西,”温老夫人余光瞥了白妈妈一眼,“起来吧。”
“是、是,如今三皇子新修的府邸都是在安兴坊的,五皇子不见得就是去遗风苑。”白妈妈小心翼翼地起了身。
遗风苑和黎国公府离得近,主仆说话间,车马已行至黎国公府大门。
而另一处,李晟亦到了遗风苑,遗风苑守门的仆僮上前接过马辔,命人往穆合堂通报后,将五皇子迎进了院子。
庭院里的槐树与石榴树相隔而栽,郁郁葱葱里缀着盛放的花朵,穆合堂不远处,李晟瞧见了通往南院的月洞门,听琛郎说,那一处的风景极美。
谢氏知晓五皇子过来。特意命婢子将温荣前日自库房里挑选出的邢窑白瓷取来。
五皇子喜欢禅茶,煮茶的茶饼还是用了顾渚紫笋。
在谢氏眼里,喜欢禅茶之人,心必清明通透。就如荣娘一般。
李晟进了穆合堂,不但扶住老夫人不敢受礼,更端正的与谢氏行了晚辈之礼。
温荣敛衽微微蹲身。
李晟目光落在温荣身上,再飞快地撇开,命桐礼捧上一只洪福青花纹长方缎布盒。
“只是一套寻常的西域饰品,还望老夫人不嫌弃。”嗓音似山涧清泉般美好,让人豁然舒畅。
温荣抬眼望向李晟。
眼角眉稍挂着浅浅笑意,犹如冬日寒梅上凝结的薄薄冰霜,泛着微暖的光。或许是因为五皇子平日里总板着脸。故笑起时面上有几分不自在。
谢氏本想谢绝的,可眼见五皇子好不容易有了笑意的面容,又要冷下去,才不得已命婢子收下。
请五皇子落座后,婢子奉上了新煮的茶汤。
李晟说明了来意,正是为西州交河城方节度使通敌欺君一事。
今早李晟到御史台馆询问前日御史弹劾吏部的始末。
不巧吴中丞随长孙太傅去太极殿陛见,台馆内室里只有温中丞一人在检阅下一参朝日将递呈圣主的奏折。
难得的机会,温世珩确认四处无人后,将万言书交与了五皇子。
事关国之兴亡,自不能大意。李晟收下万言书,只言让温世珩放心,便匆匆离开御史台回蓬莱殿。待李奕自太极殿回书房,二人再做商议。
三皇子、五皇子的想法同温荣无异,皆认为在告知圣主前,需先查证实情
谢氏吩咐陈部曲将那几名高昌仆僮带进了穆合堂。
塔吉等人知晓面前之人为五皇子后,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
塔吉与温世珩、温荣说话时,尚有遮掩。可今日面对五皇子。可谓是知无不言。
而李晟也不愧是叫旁人仰仗的人物,冷静、果敢。不但信服,更愿跟随。
温荣才知晓原来塔吉是高昌国一小城的伯克,权职相当于圣朝的五品地方官。早前家境颇为富庶,有田产和农奴。
塔吉与方成利手下的一名参军事因为田庄一事结了怨,突厥袭城时有人放火将塔吉的院落烧得一干二净。塔吉带着家眷从后院逃离时,望见了那名参军事在火光后狂喜大笑的嘴脸
塔吉等仆僮所言,与温世珩所写的万言书无出入,李晟至遗风苑除了详细询问情况外,还有打算向遗风苑借人,借两名高昌僮仆,随他的侍从一道前往西州交河城。
高昌僮仆退下后,李晟端起手边的茶汤轻抿了一口,茶汤要比往日清凉上许多,除了薄荷之味,还有酸酸甜甜的回甘,不知不觉一碗茶下肚,舒畅了许多。
遗风苑茶娘子的茶道手艺皆是温荣传授的。
李晟目光越过温荣望着老夫人,似是不经意却又期期地说道,“某听闻府里南园碧云亭的风景极好。”
谢氏听言抿了抿嘴唇,转头看向荣娘,这事她可不能随便做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