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轮回-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受。可是李茂才为他的付出和信任,真是让洛阳颇为感动。
  “我都打完两套拳了!你怎么还没吃完啊?信不信我……”京灵一阵风的冲进饭厅,却看到空空的饭碗摆在桌子上的,不禁气得一跺脚:“这个坏人!”
  骂归骂,气归气,京灵还是嘟着嘴去把碗筷拿到厨房里去洗了。
  洛阳搭了辆的士,很快就到了燕山医科大学的后门。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的五六点钟了,天色已近黄昏。学生们三三两两的从后门走出来,到了为民中医诊所门口的时候,也没有一点点收敛。这不禁让洛阳感到奇怪,难道他们都对李自清这个院长一点都不尊敬或者惧怕的吗?
  中医学院院长开的诊所,洛阳原本以为会很高调。可是站在这诊所门口,洛阳都不得不感叹实在是太寒酸。这是只有一半门露在地平线上的半地下室房子,需要走近前才会发现几乎直上直下的台阶延伸下去,直通诊所的门。
  为民中医诊所是黑字白铁皮招牌,斑斑驳驳的用钉子钉在了门旁左侧的红砖墙上,门旁右侧被不知道谁家的小孩用粉笔写的一竖排歪歪扭扭的大字:“王X是二傻子!”跟“为民中医诊所”一左一右跟对联似的相映成趣。
  现在中医都沦落到这种程度上了吗?
  洛阳不禁想起刚刚路上经过的那些医院,都是高楼大厦的主体,绿树葱郁的院子,要多气派有多气派,要多风光有多风光。可是洛阳知道,那都是西医。
  对比起来,真是让洛阳义愤填膺。
  自己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为什么不好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西医大概是确有其先进的地方,可中医也不是糟粕啊!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难道在儿孙的眼中就真那么的不值钱么!
  洛阳憋着一肚子的火气,他忽然觉得给那个外国有钱人治病真的是有必要的。现在的许多国人心态都很奇怪,平时的时候大家都愿意相信西医,有病了都去看西医。
  坚持相信中医的,却反而是个外国人!这是不是很可笑?很可悲?
  “有钱人”、“外国人”这两点让许多国人开始感兴趣的把目光关注到了中医身上,既然这样,那就干脆借着这个机会为中医正名吧!
  洛阳走进了诊所的大门,却见里面光线很暗,已经先开着灯泡了。白天见到的那个短须老者正在给病人看病,只是他原本穿的灰色中山装被一件复古的灰色长衫代替了。
  看到这件长衫,洛阳倒是点了点头,没想到这李自清却还是坚持着祖宗的传统,在这个时代,确实很难得。
  “白果十克、麻黄六克、苏子十二克、甘草三克、款冬花十克、杏仁六克、桑白皮十克、黄岑六克、半夏十克,用水煎服,可以宣肺平喘,清热化痰。”李自清说着笔走龙蛇开出一个方子递给病人,然后才站起身对洛阳不冷不热的道:“你来了?”
  第19章 “吟诗作对”
  “我来了。”洛阳信步走了进来,见诊所门内一旁一老一少正在争辩着。老人有五十岁左右,少的大概二十来岁,看起来是母子的样子。
  当妈的一边咳嗽一边说:“就在这儿看看吧,咳咳咳,听说这里的老中医是个高人,而且还是义诊呢,咳咳。”
  当儿子的劝说道:“妈您老糊涂了,这年头哪里有不花钱的地方?他这里打着义诊的旗号,不一定要从哪儿下刀呢!我看呐,咱们还是去正规大医院看吧,至少人家是明码标价的宰啊!”
  “花钱无所谓,关键是要能治好病。咳咳,那些大医院是明码标价的,可是治不好我这咳嗽的嘛,咳咳……”当妈的咳嗽着,主张着想看看,当儿子的却是不相信什么高人什么义诊的,母子俩就在那儿小声争执着。
  李自清给开了方子的病人起身就那么走了,当妈的马上跟儿子说:“咳,看吧看吧,那人就没给钱!”儿子冷笑道:“这年头的托儿多了去了,看病也有医托您不知道吗?”
  这母子俩的议论虽然声音并不大,可是这诊所里就这么点面积,依旧还是让洛阳和李自清都听得清清楚楚,李自清不禁感到有些尴尬,可是又无可奈何只能装作没听见,对洛阳说道:“既然来了,坐吧。”
  洛阳却并没有坐下,就那么站着忽然开口道:“上病下取下病上,以痛为腧中病旁。”
  李自清愣了下,马上接口道:“远道局邻灵活取,病随经在循经彰。”
  这四句是针灸处方的选穴法歌诀,洛阳一开口,李自清便明白了过来,心道好小子,我还没考你呢,你倒是先考起我来了。
  既然开了头,李自清可不愿被落下了,马上也反击道:“心脾两虚心失养,心悸怔忡常健忘,神志恍惚夜不宁,舌淡脉细面色晄。”
  原来是养心安神处方歌诀,这对于洛阳来说不过是小意思,立刻随口接道:“心俞脾俞气血养,中脘关元针灸上,足三里与三阴交,安神定志不惊慌。若兼肾虚腰腿胀,肾俞志室固精仓,太溪阴谷益肾水,心理引导消症状。”
  听洛阳一口气背诵下来,就比照着读都还要顺溜,李自清倒是不得不服气的点了点头:“不错,看来你底子打得挺扎实。只是这也算不得什么,歌诀倒背如流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听到李自清和洛阳两人跟对诗似的说了这么两段子,正在议论的母子俩都停住了,似乎是因为旁听这么两句感觉挺专业的,而增加了信任感。
  当然最主要的一点是,别处诊所都是看到病人主动招呼端茶倒水笑脸相迎,比见了亲爹亲妈还要亲呢,生怕跑了财神。这里却连个问的人都没有,反而一老一少在那里“吟诗作对”的,人都有点犯贱心理,这母子俩倒还真有些相信这里是高人开的义诊了。
  趁着李自清和洛阳两人的话头暂时告一段落,母子俩凑了上来,当妈的陪着笑:“咳,老中医,麻烦您帮我看看,咳咳,看看我这咳嗽,总也不好是咋回事呢……”
  李自清正在急于试洛阳的本事,听得那女人说是咳嗽,便习惯性的说道:“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生有痰之证。”说到这里,他也是有意在洛阳面前卖弄一下,便说道:“《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有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
  听他摇头晃脑的说得煞有其事,母子俩都是相视而笑,觉得真是找对了人了。洛阳却是不由得冷笑不止,这李自清说的倒是没有错,只是他有些太经验主义了,虽然咳嗽确实如李自清所说,但是由于洛阳刚刚有听到母子俩的对话,再结合一下面相来看,应该并不是李自清所判断的那样。
  李自清说道:“现在天气早晚比较凉爽,中午较热,温差比较大容易感染风寒,这段时间来我这里看病的风寒患者很多。我给你开个方子去抓药,但是主要还是得记得早晚多添衣服才是。”
  说完李自清便拿起一方白纸,圆珠笔边写边诵读了出来:“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十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入红糖再烧煮片刻,令其溶化,每日分二到三次饮用。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很有效。”
  “太感谢您了医生——”母子俩接过药方,见李自清果然是没有要收钱的意思,说话又都是半文不白的腔调,顿时觉得李自清是个难得一见的隐世高人,值得信任。
  “等等。”洛阳忽然喊住了准备离开的母子俩,那母子俩一愣,不知道洛阳是什么用意。
  洛阳转到那当妈的面前,盯着看了两眼,便开口问道:“你咳嗽有多久了?”
  母子俩都很莫名其妙,当儿子的对洛阳是不太相信的,虽然刚刚洛阳和那老中医一问一答的交谈,显然也是个懂得中医的,可是看起来毕竟年纪轻轻,人们主观意识上还是比较信任年纪大的人。所以那当儿子的反问道:“你有什么事儿吗?”
  那当妈的还是比较和善,便回答道:“有一个月了,咳咳咳,一个月前得了上呼吸道感染,输液之后退了热,咽喉肿痛也消了,就是还老咳嗽。”
  洛阳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是不是早晨起床的时候咳的最厉害?咽喉干痒,晚上也有盗汗,还有点胸闷,舌苔薄白?”
  “啊,好像是。咳咳……”当妈的听了想了想,肯定的回答。
  听她这么一说,她儿子倒还没什么,旁边的李自清却是脸色一变,心说莫非是……糟了!大意了!可是他又不相信洛阳看出来了,疑心的看了洛阳一眼,莫非他是瞎猫碰死耗子?
  第20章 悬壶体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此语出自《素问》。“治节”即治理和调节,如肺支持和调节全身之气的运动,包括固卫外表之气的卫气;肺助心调节气血的运行,包括营血的流动,故肺的生理与营卫的调畅密切相关。肺与外界环境息息相通,易受外邪的侵袭,故肺又有“娇脏”之称。人体感受风寒暑湿邪气之后,即出现感冒,时间一长,或延误治疗,常致咳嗽缠绵难愈,即使外感症状消失,亦可遗留咳嗽顽症,此时营卫已失调畅,肺气不利,治疗当以调和营卫为主,而桂枝汤则是调和营卫的基本方。”
  洛阳信手从李自清的桌上拿了白纸和圆珠笔,如同捏着毛笔般捏着圆珠笔,笔尖一触及到纸面,不禁微微皱眉,他实在用不惯这种硬笔。这一世当傻子的时间太久了,也没怎么用过笔,反倒还是用毛笔习惯得多。
  “桂枝、白芍、川朴、杏仁、防风、藏青果、陈皮各二钱,五味子、甘草各一钱,生姜两片,红枣五枚。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温服。服药七剂后,咳嗽即消。”
  洛阳口中念诵,下笔如行云,眨眼间写好方子递给那个当妈的。当妈的一愣,下意识的就接了过来,可是现在她手里两个方子,却不知道该听哪个的才好了,只好把眼睛去看李自清。
  李自清此时却是正在震惊呢,洛阳所说,不但引经据典,而且所言一针见血,症状、起源与为何如此医治都说的明明白白。正是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就算是自己未必就有洛阳这等眼力。其实李自清也不是就看不出来,只是有些着急而没有仔细询问,这时方才知道原来洛阳果然是个高手。
  可是即便如此,也只知洛阳是高手而已,却未必就让李自清信服。但洛阳那一手笔走龙蛇的中医专用字体——悬壶体,却绝不是随便谁都写得出来的,甚至其中几个字的写法早已失传了!
  中医一门,由于字体特殊而自成一家,悬壶体形似草书却是更加飘逸自然。但是由于时代的变化,毛笔的用途早已被圆珠笔、签字笔所取代,所以学习中医的即便是医科大学的博士生,也不会写这悬壶体。
  除非是那种传承百年以上的中医世家,才有可能学习到悬壶体的写法,只是非嫡系而不亲传,是以这世上还真没有多少人会写悬壶体了。即便是亲传的,这一代代下来由于个人习惯不同,总会有所偏差,可是洛阳这一手悬壶体却是写得潇洒自如,甚至连李自清也是自叹弗如。
  李自清在这中医一道浸淫数十年,也有幸见识过这悬壶体,却是只会写几个字而已,已经是平生最自傲的事情之一。他清晰记得在他还未出师的时候,师父草堂中悬挂着的悬壶体联子,是师父最珍爱的宝物,亦是文化瑰宝。李自清还记得清清楚楚那幅对联写的是:“仙曰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其中句首镶嵌仙壶二字,就是他师门的由来。
  而且如今中医大多是说克,难得还有洛阳这样开方子还用钱这个传统计量单位的。这更让李自清确信了心中的想法,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李自清对那对母子说道:“就用他的方子吧。”
  那母子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李自清这位老中医是生气了说反话呢,当妈的赶紧说道:“不不,我还是用您的,我更信任您!”
  “别……”李自清尴尬的站起身来,从当妈的手中拿过了自己开的方子,三两下撕得粉碎,丢入垃圾桶中。诚恳的以中医传统的理解对洛阳拱手道:“没想到你竟然是中医世家子弟,不知你是出自哪一门的嫡系?”
  洛阳摇了摇头,他没必要对一个并不熟悉的人去交底。而且交了底的话也麻烦,所以洛阳并没有做出任何回答。
  “哦,我明白了。对不起,是我太过于唐突了。”李自清顿时明白过来,但凡是出自中医世家的嫡系子弟,都是很高傲的,性格也多古怪,还是不要多问了,以免触犯到人家禁忌,坏了大事。
  转回头,李自清对那对母子说道:“这位小兄弟开的方子,你们回去就照着抓药吧,今天我们诊所义诊时间就到这里了,两位请回吧。”
  那对母子将信将疑的看看李自清,又看看洛阳,终于还是离开了。
  等他们母子一走,李自清脸上才现出欣喜之色,对洛阳拱手道:“那天在古玩一条街多有冒犯,还请小兄弟不要怪罪。这件事事关重大,不知小兄弟你有几成把握?”
  洛阳一手漂亮的悬壶体加上开方的习惯,都已经让李自清彻底相信了洛阳,因为这绝不是普通中医能够掌握的,而是数百年的中医文化沉淀啊。
  所以李自清已经不怀疑洛阳是否能够做到中医麻醉,也不怀疑洛阳是否真的会无影手,他其实只是想得到洛阳一个正面的回答,就足够了。
  洛阳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十成!”
  “十成?”李自清原本对洛阳十分信任,但洛阳这么一说,他却忐忑起来了。如果洛阳说八九成,李自清是一点怀疑都没有。可是洛阳竟然敢说十成,再参照洛阳的年纪,李自清不禁又有些担心会不会是年轻人说大话了。
  洛阳却是真的有十成把握,御医,和普通的中医不同。
  御医只要失手一次,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被死亡所逼迫着,御医出手,必然要有十成十的把握!这对御医的眼力、手力、经验、反应、思维等等各方面要求都是达到了极致,可以说御医就是一个时期内中医的杰出代表。
  洛阳含笑不语,却是透着强大的自信。
  “好吧,那到时候还请小兄弟你尽力施为吧。”李自清也没有办法,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而且一时之间他也确实难以找到比洛阳展现出的更强大的中医传人了。
  第21章 石锁
  给洛阳安排的宿舍,其实就是在武馆临近的居民楼里的一栋一室一厅。那本来是接待小姐施希的宿舍,因为京灵急于要留住洛阳,而一时又租不到合适的房子,所以把洛阳安排在了施希住的厅里,给买了一张大床,就算是洛阳的宿舍了。
  对此施希有表示过抗议,但是被京灵无视了。洛阳倒是无所谓,有个地方睡就行,他不是个特别喜欢享受的人。而且第一世是御医,第二世是武学宗师,就没缺过钱,他还有什么没享受过的呢。
  奇怪的是,施希并没有在宿舍里过夜,洛阳也无所谓,他没有习惯去管不相干的人的私事。
  早上很早就醒来了,洛阳一直保持着晚上九点睡觉早上五点起床的良好睡眠习惯。这叫晚九早五,起来洗漱之后,洛阳就带好了绑腿,换上运动服,去了武馆里。
  洛阳有武馆的钥匙,进门他直接穿过弄堂去了后院,对于后院他简直太熟悉了,这是他曾经每天练功的地方。后院里一切都保护的好好的,就和当年洛阳去世之前一样。
  分为四百斤、两百斤一个等不同标准的青石石锁、立桩式木人桩、离地三尺到一丈不等的梅花桩,这都是洛阳当年用过的。
  洛阳走到石锁前,犹记得当年被洛阳玩得都光滑了的手柄,现在已经长满了青苔。这石锁一共有两对四个,轻的两个各重两百斤,重的两个各重四百斤。前世洛阳到后期的时候,可以左右手各提一个四百斤石锁,加在一起就是八百斤的分量,玩得是上下翻飞轻松自如,当真是双臂有千斤之力!
  可是现在,洛阳看了看自己两个粗胳膊,虽然是军队里打熬出来的,好像也玩不动一个四百斤石锁啊。这打熬力气也是急不来的事儿,得循序渐进。
  洛阳只好来到了两百斤重的石锁前,先双手去提一个石锁,双臂一较劲,“嗨”的一声暴喝,将那两百斤石锁硬是提离了地面。却是已经涨得脸红脖子粗,双臂上血管暴起就像蚯蚓一般爬满胳膊。
  这样不行啊……
  洛阳心想着,如果把玩动这两百斤石锁所需要的力量比作一个水缸的话,他的肉身力量只不过有这水缸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而已,提起这一个两百斤石锁靠的完全就是爆发力,虽然勉强提起来了,但是不能持久,更别说玩的自如了。
  不过洛阳前世是一路踏实走过来的,就有了许多感悟,并且他已经炼出了真气,自如就有办法去平衡这个力。当下洛阳冥想着丹田之中真气游走遍全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