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唐-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解语在主家待的还不错,要不他家的小郎君怎么会跟来。”

    李清实在没有被人当热闹看的习惯,作为小孩子完全可以不理外面的这些人,于是只好待在屋子里跟灵儿闲聊。

    过了会儿,花解语从另外的屋子里过来,询问李清需要什么东西。看样子是哭过了。李清问了花解语母亲的情况,现在好像比前两日好了些,大约能下床活动了,身子还是虚,吃过花解语带来的药睡下了。

    平日里家里只有她母亲和弟弟花惊定两人,所有的事情都靠她母亲,这一病倒,家里乱成了粥,幸好还有邻居帮衬着,日子总归还算过的去。刚才花解语的母亲哭诉着,说如果自己一去,花惊定该怎么办等等,大约还是操心孩子的问题,现在这一病倒,想的多了,想起有花解语这个女儿来,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大一通。花解语在一旁陪着伤心。

    在花家并没有待太长时间。花解语看到母亲的病情已经稳定,回说老太太不放心李清,急着赶回去,临走的时候吩咐花惊定好好照顾母亲,过几日再回来看望。

    其实李清已经说过让花解语住下的话,自己跟着灵儿他们回去就可以了。但是花解语不放心,一再要求跟回去。

    进了洛阳城,天已经擦黑了。西边最后的光线照着这座雄城,染上了一层迷蒙的色彩。此时的洛水两旁已经有很多灯光亮起,水面上来往的船只也挂起了灯笼,找着最后落脚的停靠地。

    万家灯火燃起,映出繁华的神都。

    李清他们沿着洛水往修文坊赶,争取最后在宵禁来临时回到家中。

    “噗通!”有东西落水的声音。待到看时,洛河中的一条船上有一个身影跳下河去。

    随后吵闹声响起。

    “快,把人捞上来。”

    “绳子、绳子。”

    又有人跳了下去。

第13章 昆仑奴(上)() 
又有人跳了下去,奋力的游向先前落水的身影。

    之前落水的人在冰冷的河水中挣扎,但很快离船远去了。这时候的船上才出现嘈杂的脚步声和叫喊声:

    “快,快划船,别让那小子跑了。”

    船上有人掉过船头,撑船快速的追了下去。后来跳水的人,接过船上跑过来的绳子,爬上了船。原来是先前跳下去抓人的。

    李清好奇的看着这一幕,正想着让马车停下来,花解语在边上忙道:

    “不要看了,小郎君。马上就要宵禁,我们要急着赶回去。”

    李清无奈,只好从车厢的窗口往外使劲瞅。

    先前跳水的人看起来水性很好,顺着洛河水转眼间就游出去很远,待船只掉过船头追过去的时候,基本上快要看不到人影了。这时候从附近的旌善坊里出来四五个人,腰挂长刀,身穿统一的圆领锦袍,头戴幞头,是负责巡查的武侯,看到河上的动静,紧忙跟了下去。

    天色已经变的黑了,道路上有星星点点的灯光照出来,映在缓流的洛水上面。河面上的不多的几只船上的火光照在水面上,越发显得暗了许多。刚才的船只离得远了,已经看不清楚。

    李清回过头来坐好,看着花解语问道:

    “刚才好像有人逃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大概是逃奴。”花解语说道,“偶尔会有奴婢逃跑的事情。”

    在唐朝,奴婢的地位十分低下,几乎相当于畜产,在《唐律疏议》里面有明确的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其实有些时候奴婢还没有牛马等牲畜值钱。奴婢完全是主人的私产,生死尽在主人之手。有点奴婢受不了压榨,胆大的逃了出去。但是下场一般比较悲惨,抓回来打死的很多。

    其实在李家同样有奴婢存在,家里很多做仆役、随从的就是奴仆。但是自李清穿越过来以后,在李家倒是没有看多家中虐待奴婢的情况存在。只是知道当时把李清弄丢的仆人差点被李仁济打死。

    在李家,很多时候是老太太掌家。李仁济虽然是家主,但是做生意经常外出,除了自己带的随从等奴仆,家里面的大约还是老太太在管。

    老人仁慈心善,很少出现体罚仆人的时候,对待服侍的丫鬟、奴仆们很好,特别是贴身丫鬟例如花解语等更是极好,根本不像是对待奴婢的态度。因此家中的丫鬟、仆人等伺候的也尽心尽力,忠心的很。否则弄丢李清的仆人当时暗中怕是早就逃了。

    逃奴,李清皱了皱眉头,看样子刚才逃跑的那人水性不错,只是在这么冷的河水中又能坚持多久呢,被抓住的话估计下场就惨了。

    虽然作为后世人的李清对那人的遭遇颇为同情了一把,但是同情没有用,只希望那人能顺利逃掉吧。离宵禁的时间很短了,希望船上的人能放弃追捕。但是在这即将宵禁的洛阳城内,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远看模样应该是昆仑奴,水性很好,大约能够逃掉吧。”花解语看着李清,见李清有些同情的样子,小声的说道。大概自己是丫鬟的缘故,花解语还是希望刚才的人能够跑掉的。

    “昆仑奴?”李清自然是不陌生的,前世只是见过黑人和深棕肤色的人。历史文献中大致还是把昆仑奴看成是由当时的非洲黑人或者是南洋那里的土著人构成,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卷发、黑皮肤等。

    其实刚才跳下去的那人李清并没有看清楚。眼见有历史上著名的“昆仑奴”在自己面前跑掉,还是挺好奇的。

    刚才的变故已经远去,看不见也听不见声音了,马车拐过旌善坊,很快便进了修文坊。到家后,又是忙乱一番,老太太出来接过李清,安排仆人、丫鬟收拾东西。

    忙乱了一天,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记忆的,倒是刚才的昆仑奴在李清的脑子里翻转了几次。

    第二天依旧跟以前一样的日子,早早的花解语就把东西收拾好。李清起床后,梳洗完毕,跟着花解语去了老太太房中请安、吃饭。花解语把前一天回家的事情跟老太太仔细的回禀了。老太太道:

    “好些了就好,免得让人操心。这几日你再回去一趟,记得请大夫诊治。”

    又问了当时带去的药是不是能用,家里面的幼弟情况如何,颇为关心花解语。

    待李清收拾完毕出门的时候,跟着的两个仆人李安、李全已经在那里等着了,自有奴仆驾了马车,载着李清几人去往学堂。

    学堂之上,并无乐趣。李清除了一开始对这时候小孩子的教育有着兴趣之外,并无太大兴趣,毕竟现在教授的东西学不到什么,于是很快便觉得乏味,倒是课堂上一帮子儿童吵吵闹闹的很是有趣。自己是不会去跟着玩闹的,但是看着这些精力旺盛的小孩子还是想起自己以前小的时候。

    课堂上学习的东西对李清来说很简单,但是不想显的太过妖孽,平时的时候尽量低调些,希望不要太引人注意。

    教《太公家教》的先生依旧没有来,所以课堂被教授《千字文》的一位老夫子占了去,在前面摇头晃脑的领着大家读了一遍《千字文》,然后吩咐大家朗诵,而本人确实去了隔壁的房间,大约是睡觉去了。

    没有多少孩子有耐心一直读下去,没有多久一帮人开始打打闹闹,把课堂搅的乱哄哄的。李清叹口气,起身想出去走走,跪坐着的两个腿已经快要麻木了。

    李全、李安看到李清起身,忙站了起来要跟着出去。李清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跟着,独自走了出来。

    李清所在的学堂在修文坊的西面,靠近定鼎门大街。修文坊和观德坊之间有一条比较窄的河流,算是洛水的支流。透过修文坊不高的坊墙就可以看到河水。这时候的气候在回暖,河水两岸是种植着的树木,有的已经有些年头的,有绿意从树枝上泛出,远望一片绿色盎然。

    李清想看看街上的情况,可是坊墙对于现在六岁的李清来说还是太高了。李清四处走走,想找些东西垫脚以便爬到坊墙的高度。在一个拐角的地方突然发现了一个人。

    “救我。”声音很是微弱。李清仔细看时,发现说话的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皮肤黑黑的,是那种略微带棕色的那种,头发微卷,但是并不太明显,山上穿着一件单薄的麻布衣服,嘴唇动了发紫。

    “昆仑奴?”李清脑海中想到的第一印象,不会是昨天晚上的逃跑的那个人吧,怎么是个孩子?李清上前看了一眼,那人已经虚弱的快不能动了,眼神中有着渴望的神情。

    也许是下意识作祟,李清看了看四周,没有人。回过头再看,发现那人身上穿着的衣服还是湿的。在这冷的初春的天气里,穿一身湿的衣服怕是很快就要了人命。

    “你是……?”李清迟疑的问。

    “我……拐卖……”声音不是很连贯了。

    报官?但是好奇还是压过其他的念头,李清搀起几乎冻僵的那人,偷偷的上了自家的停靠在外面的马车,驾车的人不知道那里去了。李清在边上的耳房间找到那位仆人,吩咐着驾车回去。

    仆人慌忙的出来,只看到李清一人,疑惑道:

    “小郎君,李全他们……?”

    “不用管他们,我先回去有事。”

    仆人忙拉过车,让李清上车后回了李家。

    车辆直接停在了李清住了院子外面,让仆人下去后待回头看时,那人已经晕了过去。李清到了自己房中,看到只有花解语一个人在,灵儿和其他的丫鬟不知道那里去了。

    花解语看到李清,问道:

    “小郎君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先不要问,帮我抬个人。”

    花解语看到马车中的那人,吓了一跳,看着李清问:

    “这是……?”

    “先抬进去,捡来的。”李清道。

    两人把那人抬到了边上的一间房间里面,房间平时不用,一直空着。待一切妥当,李清才把事情告诉了花解语。

    私藏逃奴的罪名是很重的,李清大胆的把这人拉回来让花解语也束手无策,一个人急着禀告老太太去了。其实李清也想过私藏逃奴的事情,但是,从那人口中大致得知是被拐卖了来,从人口贩子手中逃脱的。

    老太太很快就过来了,身边只跟着花解语一个人。也许是老太太知道事情的严重,没有让其他人知道。

    到房间里看过之后,回头对李清道:

    “我的小奴儿,你可真大胆,把这偷逃的奴人给整了回来。”一面问李清有没有其他人知道。李清答了,应该是没有,驾车的仆人应该没有发觉。

    “不行,还是报官,就说早上在我们这里发现的。”老太太说道。虽然老太太对家里的仆人很是仁慈,但是还是没有必要为了一个逃奴承担这么大的风险。

    “要不,我们买下来吧。”李清道。

第14章 昆仑奴(下)() 
最终还是报了官,洛阳县衙差人把昆仑奴带了去。

    在被带走之前那昆仑奴已经在李家进行了简单的治疗,其实没有什么大的病症,主要是天冷,大约是在水里待的时间比较长,为了躲避抓捕,甚至于后来连衣服都没有来得及换,穿着一身湿衣服待了整整一个晚上,扛不住寒冷晕了过去。幸好那人看起来身体还不错,不然估计早就死掉了。

    虽说在李家李清最得老太太的喜爱,平日里什么事情都依这个几岁的孙儿,但是今天的事情,依旧没有按照李清的想法办,毕竟不是什么小事,弄不好还会吃了官司。李家这些年经商,多多少少跟官府的人有些来往,但是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奴婢完全没有必要。

    李清无奈,颇为感叹了一番。不知道那人带走之后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被送回去,会不会被打死?

    李清没有再去学堂,在家一直在想那个昆仑奴的事情,一想到那人送回去有可能被打死,自己心中就有一种罪恶感。随后不久李全、李安因为没有见到李清,急忙的回了李家,发现李清已经回来了,心中的担忧才算放了下来。两人看到李清烦躁,没有说什么,退下去了。

    李清知道这件事在老太太那里是没有什么进展了,李仁济和李瑞又不在家里,自己六岁的孩子还真做不了什么,更何况自己现在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最后询问了花解语看有没有可行的办法能救得那昆仑奴一命。

    也许是花解语自身是丫鬟的原因,想到自己的处境,心中也颇同情那人。花解语答应了李清先去想办法,了解一些情况,随后出去了。

    白天一天李清也没有再去学堂,老太太过来看过李清一次,大约是知道李清的想法,规劝了几句。李清也装作事情已经过去,自己根本一点想法都没有的样子骗过了老太太。在老太太问道花解语那里去了的时候,李清说道:

    “我让她去帮我买了平时学习的书去了,之前的在学堂里不小心泼了墨,不能用了。”

    “让其他人去就好,买些书何必让她亲自去,自己身边就少人照顾了。”老太太怨道。

    “本来是派了别人去了,不过解语姐不放心,怕其他人不仔细买了不好的回来,于是亲自挑书去了。”李清解释道。

    到了将近酉时花解语才回来。

    其实一个府内的丫鬟,花解语同样不清楚应该找谁去了解情况,最后想起隔壁的南霁云来,南霁云在金吾卫当差,平日里跟洛阳县府的人还是有些来往,于是去王家找了南霁云帮忙,中间周转几次,最终算是探到些那昆仑奴的情况。

    “被带回去以后就直接关在牢里了,也没有人去救治,人什么情况现在还不知道。只是听南八哥说,好像没有人报有奴婢逃跑的案子,所以只是关了起来,具体怎么处理要洛阳县令回来以后审问过再能做决定。”花解语说起打听到的消息。

    “能不能给送个饭什么的?”李清问。

    “小郎君,这事咱们还是不要管了,老太太也不希望咱们家牵连进去。”花解语劝道。

    李清无奈,事实就是这样,在这时候的大唐,一个奴婢的地位很是低下,没有人愿意为此惹上一身麻烦。不行明天自己去找下南霁云,看能不能帮上一把,李清心里道。

    第二天去学堂,花解语跟着去了,随身伺候了,大约是得了老太太的吩咐,怕李清不听劝。从学堂回来,还没有到李清住的地方,就被老太太房里的巧儿拦住,说是老太太请小郎君过去一趟。

    李清并花解语来到老太太房间,上前给老太太道了安,心中还在疑惑有什么事情。老太太放下手中的茶,说道:

    “昨日的事情,我已经让仁济打探过了。那孩子在审问的时候只说自己是被人从岭南掳了来,受刑不过,在到了洛阳城的时候,找机会跑掉的,最后躲在我们家。可能是念你的好,没有说出跟你有牵连的话,倒算是个忠义的人。”

    李清听了大喜,忙谢道:

    “谢过奶奶。”随后又问,

    “那人没有说是谁掳了他来吗?”

    “审问的时候,说是不认识掳他的人。最近县衙也没有接到有人报官说有逃奴的事情。估计过些天还是没有人来报官,大概是会作为官奴被卖掉的。到时候如果你还想要的话,我让人给你买回来,跟着伺候你好了。”老太太看着李清说道。

    “是。不知道那个人身体……?”李清还惦记着昆仑奴的身体状况。

    “仁济托人送了些东西进去,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老太太说道。

    李清的担心总算放下了少许。于是说了很多的谢的话哄老太太开心。

    老太太看着李清的神情,笑道:

    “跟自己人有什么好谢的。我的孙儿现在学的嘴越来越甜了。”

    没过多久,就是晚饭,李清和花解语在老太太这里用过晚饭,说了会儿话,起身告退。这时候老太太说道:

    “我的奴儿,很久没有跟奶奶一起睡过了,今天就留在奶奶这里吧。跟奶奶好好说说话。”

    李清本想拒绝,但是看到老太太好像有什么话要说,答应了下来。花解语本来也要留下来,被老太太打发了回去,说明天清儿还要上学,东西要一早准备,到明早准备好再过去,这里就由老太太照顾好了。

    老太太让下人们都退了下去,才对李清说道:

    “以后做事情要多想一些,如果那人说出是你救了他还想藏起来,我们家那里能脱得了干系,难免会有一大推有的没的。以后你会慢慢长大,我呢,到时候就老了。只能靠你自己了。”语气中略带严肃。

    李清听过老太太的话,心里才肃然警觉,到底是老太太想到周全些,估计一开始就让人与官衙里通了气,怕是牵连到李家,幸好那昆仑奴仁义些,小小年纪倒是难得,李清心里想。其实又完全疏忽了自己更小的事实。

    过了些日子,李清的日子依旧,每日里去学堂,休息的时候就让花解语陪着出去转转,看看这洛阳的繁华昌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