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唐-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愿世事清平,二愿诸生健强,三愿人人富足,大唐齐国安康!”
李俶边唱边舞,虽然舞蹈并不成什么章法,然而看上去依然和谐,想来是从小就有过练习的。李俶唱、舞欢腾,举杯与众人齐饮,自然换来满堂喝彩。
李俶歌罢舞毕,回到座位,笑着对李清说道:
“二郎,现在该你给大家唱上一曲了。”
李清心中暗道,怕是这次要出丑了,虽然自己倒是可以借鉴过来一首乐府诗曲应付当场,然而自己的舞蹈却是有些不堪入目的。
正要想什么法子给拒绝掉,坐在旁边的李十二娘轻袖一拂,笑着说道:
“小郎君难道不胜酒力了么?小王爷盛情,奴家代劳如何?”
李清看了一眼李十二娘,混迹于风月场所的花魁果然不是普通之辈,自己虽然没有表现出来拒绝的意思,但是刹那间的迟疑还是被李十二娘捕捉到了。
李清笑着说道:
“那倒是有劳李娘子了。”
旁边的李俶也兴致勃勃,笑着说道:
“本王也很期待李娘子的歌喉。”
李十二娘站立起来,重新走到场间,莲步轻移,回眸一笑,一曲即出: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诸君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时时常相见。”
一曲即罢,席间宾客随即相和,也有人下场同舞。歌声此起彼伏,伴随画舫之中奏乐舞姿交融一处,宴会的气氛欢悦热烈到了极点。
欢宴持续,众宾齐乐,李十二娘坐回来,李清点点头向其致意,表达心中的感谢。这种情况倒不是李清有什么应付不来,不过以己之短曝于人前,确实智者不为了。
这时候同样在场的崔朵朵上前,给众人见了礼,轻声说道:
“十二娘子在前,妾身就不给诸位献舞了。不如由妾身弹一首琵琶曲,给诸位解乏。”
其实刚才崔朵朵已经献唱了一曲,同样是花魁的崔朵朵在歌喉方面也比李十二娘略高一筹的。虽然在座宾客并不太多,但是作为被邀的两位花魁之间未必没有争相较量的意思在里面。之前李十二娘一曲剑舞,随后又是与众人对歌欢跳,从场面上来说比之崔朵朵要胜了一筹。
众人舞罢,神清气爽,然而坐在那里还是有人在急喘着气,舞蹈最耗气力,坐下来才感觉到有些乏困,这时候要想缓缓神,听一首琵琶曲,最为合适不过。
崔朵朵在一个矮榻上坐就,抱过自己的琵琶,停了几息,鼻息稍动,随即静下心来。刚才欢腾的画舫安静下来,众人望着崔朵朵,等待着这位琵琶大家的精彩演奏。
崔朵朵伸青葱玉指,左手轻按丝弦,右手数指拨动,或拢或捻,或挑或抹,十指灵动,宛若在琵琶琴弦之上舞蹈。
琵琶声动,乐声清脆,嘈嘈如春时急雨,切切若情人私语,声声错杂,强弱快慢急速变化,如金陵玉佩相磋切,似仙鹤雌雄唳明月。在座倾听的宾客静下心来,就连呼吸也压抑着。
在座的这些公侯之家的子弟,或许纨绔者有之,浮夸者有之,但是在音乐鉴赏方面还是有着自己的能力的。更何况,纯粹的那种不学无术的公侯子弟也不会被请过来。除了这些公侯之家的后辈,其实画舫之后还有几位算得上是著名的才子了。其中便有大约十七八岁的崔景秀。
崔景秀是崔氏一族的子弟,崔氏一族应该算是大唐第一士族,即便作为皇族的李氏家族在有些方面也远远不及崔氏的。
从太宗李世民开始,当政的皇帝都有意识的打击压制这些士族的发展,确实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大唐各个士族变的小心翼翼,行事极其谨慎。然而不管是家教礼数还是读经学儒,这些世家依然有着很大的优势。虽然科举已经实施很多年,但从当朝的这些官员还是可以看出,出身世家的子弟们依旧占据着大多数。如果李世民的政策能够一直执行下去的话,也许士族在以后的历史中会逐渐的消亡,而不是像唐朝末年那种因为战祸急剧的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自开元十一八年,裴耀卿倡导“用循资格”,世家豪族势力开始慢慢抬头。不过这时候李隆基还在,虽然对朝政已经不是太过关心,但是余威尚存,皇上的权力也达到了一个有史以来的高峰,这些世家豪族也不敢太过张扬。然而历史上,自安史之乱之后,世家势力急剧膨胀,不断的架空皇权,导致当时的皇帝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权力,兼之宦官作乱,大唐终于迅速的衰落下去了。
这些李清是知道的,有些时候李清也会想,这强盛的大唐现在已经到了它的最顶端,就要以不可阻挡之势陨落了,自己是不是能在其中做些什么呢?刚来长安,以后自己要怎么走是要应该规划一下的。
李清想着别处,心中暗叹,微微摇了下头,随即专心倾听崔朵朵的琵琶曲来。
在座的崔景秀从小就有神童之称,在整个崔氏家族之中也是最为优秀的后辈子弟。小小年纪即名动长安。崔景秀的身份地位同样不低,平时也常与这些公侯子弟们来往,偶尔在宴会上作作诗,写写赋,在风月场所也有些薄名。
一曲将毕,崔朵朵右手五指轻抹,四弦一声,声音铿锵脆鸣。众人还在品味其中韵味,有人手中举着酒杯忘了喝下去,有些微挑眉尖,等待下文。崔朵朵双手轻按丝弦,笑着看着在座的各位。
李清看过去,心中暗想,这崔朵朵的琵琶技艺要比自己见过的所有的人都要好了。这时候李十二娘拍了手,笑着说道:
“崔姐姐的琵琶不愧为长安一绝了,这是妹子听过的最动听的琵琶曲了。”
这时候画舫上宾客才反应过来,鼓掌声再起,齐声再赞。
“今日小王爷光临,晚宴生辉。先有李大家的绝妙剑舞,后有崔大家的精彩乐曲,今晚真是盛事。可惜李某不具诗赋才情,不然非要作诗一首以歌咏两位大家的精妙演绎。”
李屿举杯笑着夸赞道。
有人提议:
“今日崔郎君在此,何须我等班门弄斧。不知道景秀兄有没有兴趣赋诗一首?”
崔景秀笑了笑,说道:
“崔某正好想出一首诗,请诸位指正。”
灯火璀璨之间,那崔景秀微笑着扫视了一下画舫中的众人。
第133章 琵琶行()
灯火之下,崔景秀笑容嫣然,眼光之中有些许的自得神色。
“刚才听崔大家的琵琶曲,偶得灵感,崔某写出来请大家赏析一番如何。”
旋即便有仆人拿过笔墨纸砚,这些都是现有的,宴会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崔景秀右手提笔,左手拢过长袖,笑着写到:
“暖玉琵琶寒月肤,一般如雪映罗襦。抱来只选《阳春》曲,弹作盘中大小珠。”
崔景秀写罢,拿在手中吹干墨迹。上前把手中诗作递到李俶面前,说道:
“请小王爷过目。”
李俶接过笺纸,看了一眼上面的这首诗,心中默念,随后点点头,赞道:
“不愧为崔门之后。”
李俶接着把笺纸递给李清,李清接过来,上面是清秀的几行蝇头小字,墨迹还没有干透。这崔景秀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如此佳作,确实不易的。李清把诗传给别人观赏,笑着说道:
“确实是一首佳作。”
这的确是一首很不错的诗了。众人吟诵出来,抑扬顿挫,颇合刚才的意境。不仅在座的诸位称赞,就连崔朵朵也眼中泛彩,看来也是很喜欢这首诗的。
众人的反应都在崔景秀的意料之中,崔景秀对自己还是有着很大的信心,从小被人称为神童,一路走来,虽然以前的诗赋也有稚嫩之处,但是近些年才情更涨,诗赋一道算得上是炉火纯青了,即便是跟长安城中其他的名人大家王、贺等人比,崔景秀也认为自己不差于人的。
崔景秀站在圈外,看着围在一起品评诗作的诸人,脸上笑意更胜。对于李俶的评价心中甚喜,但是对李清只是轻声笑着说了一句“确实是一首佳作”,心中确有些不满,难道不该大声称赞的么?
并且李清轻描淡写的语气让崔景秀有些不服的,好像眼前这个比自己还要小的人是什么王、贺之流的诗赋大家,点评起自己的佳作也不愿多言称赞。
崔景秀没有理会不停称颂的其他人,看着李清,笑着说道:
“刚才景秀看到小郎君对崔大家的琵琶曲有些不满意,不如指点出来,也让在座的诸位和崔大家看一下。”
李清皱了皱眉头,心中有些好笑了。看来刚才走神时的神情还是被别人看到了。面容清秀的崔景秀笑着过来,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理解,如此说出去估计那崔朵朵怕是要误会了。难道自己一句点评也惹到了崔景秀,难道非要大加赞赏不成?
这算是人性的一种,比自己地位高很多的人即便是给自己一句不疼不痒的好话,心中也会记好久的,小王爷可是称赞过我的。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我的佳作你看到当然要好好称赞一番的,不然你也写一首出来,否则摆什么大家的架子出来给谁看。虽然这时候已经知道李清作为长公主义子的身份,但是在崔景秀看来李清也不过是一个一步登天的普通人。
今晚上李清坐在那里几乎没有什么表现,就连刚才李俶邀请其唱和,也是被李十二娘给代替了的。在崔景秀和在场的很多人心中怕也是认为李清不过如此。心中甚至于想着不知道长公主是怎么看中了他,从而收为义子的。
“哦,崔大家的琵琶技艺精湛,美妙绝伦,清哪里有什么不满意,不过是刚才有所感触,想起别的事情,走了神。”
李清对崔朵朵说道。对于崔景秀并没有太过多言。
“那不如也请小郎君为崔大家作诗一首,看刚才小郎君有什么感触?”
崔景秀又道。
李清看了一眼崔景秀,眼神看过去,清澈的眼眸之中带着一股凛然的气势,随即就隐去了。
李清笑着说道:
“也好,我这里正好也有了一首,不过是听崔大家刚才的琵琶曲,想到之前的一次巧遇有感罢了。”
夜色之中,临近不远的那艘画舫之中传来的阵阵歌舞,却是让在座的诸位女宾客有些艳羡。众人之间才情极高的女子也有不少,对于那李、崔两人的剑舞、琵琶,这些女宾客也是希望能欣赏到的。虽然这里的画舫上也有歌舞的艺人,然而哪里能跟李、崔两人相比。不过还好,众多女宾一起,说些私房话,聊些女子之间的家常也很是欢乐。
然而众人还是在一直留意对方画舫上的动静。
王芷薇听着从隔壁画舫上传过来的琵琶声,心中微动,这是一首常见的《阳春》曲,很是契合这时候的节气。曲调顿挫有度,诉冬日之寒,而盼春日之暖,两种意境在其中,在崔朵朵手中倒是弹出了个中韵味。
一曲已毕,隔壁画舫之上传过来雷动的掌声,王芷薇心中也赞叹不已,对于这首琵琶曲,倒也是有着自己的感触,于是低下头来,心中默念,想着应该用怎样合适的诗词来表述刚才的那首琵琶曲。
这时候,乐声再起,歌声随着一起传了过来:
“暖玉琵琶寒月肤,一般如雪映罗襦。抱来只选《阳春》曲,弹作盘中大小珠。”
这首诗显然是在称颂刚才崔朵朵的琵琶技艺了。
“小玉,小玉,去打听一下这首诗是谁作的?”
李玲珑也在关注对面的情形,这时候随歌声传过来的这首诗让诸位女宾客起了兴趣,李玲珑叫过随身的丫鬟,让她去打听是今晚哪位才子的佳作。
丫鬟出船舱不久就回来,笑着说道:
“是崔府的崔景秀,刚才几位小娘子还提起他了呢,没想到今晚上又有佳作出来。那边大家也都在称赞呢。”
李玲珑点点头,说道:
“没想到还是那崔景秀高人一筹。不知道其他的人还会不会有诗赋写出来。”
女宾客们正在品味着崔景秀的诗作,过了片刻,隔壁画舫之上琵琶声再起,还是刚才崔朵朵那首,不过这次却是有歌声随着一起响起,是崔朵朵在唱:
“曲江池上夜宴客,……”
琵琶声和歌声传过来,是崔朵朵的声音。女宾们所在的画舫静了下来,欣赏着崔朵朵的琵琶,不过还是有些好奇为什么崔朵朵竟然又弹了一遍刚才的曲调。
前面几句歌词是在吟唱今晚众人来此宴请的情形,宾客齐至,管弦在列,得闻琵琶歌声。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很真实的描绘,坐在这艘画舫上的人们好像看到了崔朵朵轻弹琵琶的神情,千呼万唤、半遮半掩,确实是花魁神色。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歌声在琵琶的弹奏中随夜风轻送过来,美妙的琵琶声中,众人注意的却是那首诗词。
每一句都清晰的传递过来,把刚才崔朵朵弹奏琵琶时的所有的情景都表现了出来,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曲调都确切的形容出来,即便是只听歌声,仿佛也能看到崔朵朵那精湛的表演。
这首诗被名盛长安的琵琶大家亲自弹奏和演唱出来,更添诗词魅力。怕是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曲坊间最常吟唱的歌目,王芷薇心中暗道,不知道这就是谁的佳作,比之刚才崔景秀那首要好上很多。
歌声停止,过了好一会儿,隔壁画舫才响起轰鸣的掌声,李俶哈哈大笑:
“忘了告诉各位,二郎小时候也被称作神童。再过几日便是赏牡丹的时节,二郎那首‘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估计又要传唱起来了。”
第134章 挣扎()
翌日一早,李清就被请去了长公主府,很晚才回来。
玉真公主问了一下昨天夜里在曲江池那边的情况,对于李清与杨晓之间的冲突没有说什么,当时只是笑着说道:
“杨玉环跟本宫也是熟识的,偶尔也会来玉真观小住几日,算是在这里修行。杨晓的事情你也不要在意,犯不上跟他计较什么,一个纨绔没必要太过理会。杨晓是仗了杨钊的权势,杨钊受宠不过是因为圣上宠爱玉娘。玉娘性格婉顺,对这些事情从来没有理会过,杨晓没了哭诉的靠山,他能闹腾到哪里去?”
玉真公主轻声说着,语气之中对昨夜的事情确实一点都不在意的。
虽然这时候杨玉环已经很受李隆基的宠爱,但是还没有入宫,依旧只是带发修行的黄冠。杨钊这时候虽然已经有些跋扈,但还是要看对方是谁了。就这时候,长公主府还是杨钊所不敢招惹的。玉真公主倒也并没有把杨钊看在眼里,更不要说是其子杨晓了。
此外还说了些京兆府关于刺杀事件的进展,每日里依然有人过来向长公主禀报最新的进展情况。玉真公主没有对京兆府的办案进行任何的干涉,但私下里还是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查询逃走的两人,消息不断的传来,但是还是没有发现崔光和杨二的踪迹,京兆府和长公主只能确认的一点是两人应该还在长安城中。
对于两人的追捕,最急切的还是京兆府尹裴玉,从宫中传来的消息,李隆基对京兆府办案的效率很不满意,人抓不到,案件没有进展,也是京兆府尹裴玉最为担惊受怕的事情。
李隆基这几年已经很少出宫,对朝政也渐渐不理,性子已经不像年轻时候那样,很多时候有些武断甚是于喜怒无常,这些年除了李林甫一人之外,朝中大臣很少能稳坐自己的职位,谁知道李隆基一怒之下会不会就罢免了京兆府尹。这也正是裴玉最为担心的事情。
光德坊中,京兆府后堂。
一位三十许模样的妇人把房间中的烛光挑亮,看着坐在那里愁眉不展的男子说道:
“玉郎这两日心神不宁,难道案件还是没有进展么?”
“唉,这几日虽然派了不少的武侯在长安城中搜捕,还是没有什么消息。宫中对长公主义子的这起案件极为重视,今天从李相那里得到消息,昨夜宫宴,圣上问及此事,虽然没有说什么,不过神色之中有些不喜,不知道明日早朝圣上还会不会问及此事。我正在写辩罪的奏折,竟不知该如何下笔。”
裴玉坐在书案边,灯光之下,脸色看上去很是疲惫,没有了前几天的气色。
那妇人上前,走到裴玉身后,伸出双手给裴玉轻揉着脑袋,柔声说道:
“玉娘也不必太过操劳,抓紧让衙役们去查办就好了。”
“唉,你懂什么,圣上是给了期限的,到期还没有抓到那两人,夫君怕是官位不保了。”
裴玉叹气道。
圣上对这件案件如此关心,让裴玉有些意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