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肱股明臣-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攻城战可是不一样,金军的骑兵完全发挥不出优势,唯有通过堆人,才能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

    现在去对付陈仁中的,也只有原驻扎在盛京的代善而已,实际参与大凌河城围攻战中的皇太极部署,却是没有半点移动,这明显没有达到陈渊想要的预期效果。

    “都督,万万不可,正面对敌金军,我们是没有半点优势的啊!”张魁阳在榆园时,就见识过金军的恐怖,所以一直不敢正面面对金军的主力,陈渊要求他们依托城池去吸引金军的大部,对他来说,简直是与自投罗网没有区别。

    现在,就要看陈仁中的态度了,这位出身山匪,被陈渊一手提拔上来的新晋明军武将,是选择做毛文龙那样孤悬海外的独立王国,还是顾全大局,做一名忠心耿耿的大明将领。

    “下去准备吧!”

    “都督……”

    “下去!”陈仁中痛苦的作出了最后的选择。

    ……

    在陈渊在做辽东半岛战场的准备同时,他又开始考虑在金国后方开展第三战场。

    据陈渊估计,金国现在四处出兵,其大本营必防备空虚,在盛京辽阳一带兵力肯定是不多的。

    于是他便通过东江镇与朝鲜联系,期望他们趁此时出兵辽东,朝鲜兵弱,他也不希望朝鲜能够取得多大的成绩,只能搅乱金国的后方即可。

    但朝鲜上次算是被金国打怕了,根本对金国不敢有半点动作,于是陈渊便领令山东登州巡抚程度冒,亲自领登州兵马两万,开赴朝鲜,劝服朝鲜出兵,朝鲜方面才同意出兵。

    在十月初,朝鲜集全国之力,凑齐了步卒三万,联合程度冒的登州兵,共集合五万人马,浩浩荡荡渡过鸭绿江,向金国辽阳一代移动。

    辽阳靠近金国的腹心,首都盛京,在留守的一帮女真贵族听闻辽阳方向出现大队敌军时,深感大惊,立即组织大军应对。

    十月初十,刚刚晋升为和硕郑亲王的齐尔哈朗领着代善留守的镶黄旗出征,经辽阳,在铁架山附近遭遇明军大部,双方发生大战。

    明朝联军兵马虽然有敌方五六倍之巨,但质量实在不行,金国只用重甲骑兵开路,只插入联军的大阵之中,联军随机便发生大乱。

    朝鲜军首先发生溃败逃亡的迹象,支撑着联军大阵右翼的三万朝鲜兵,在遇到后金的重甲骑兵冲锋以后,立即乱做一团,往后溃逃,人马相踏,死伤惨重。

    趁此之际,一直在外围拉弓射箭,游击打击的金军轻骑兵转了过来,从联军的左右两翼包抄,一冲到底,直接把联军从中间斩成了两段,使之首尾不能相顾。

    朝鲜兵溃逃的最为明显,所以便吸引去了大量的女真骑兵前去追击掩杀。

    而主帅程度冒则在此间赶集收拢明军大队,望铁架山转移,在上面架设火炮,从上往下轰击着金军。

    金军受到了猛烈的打击,立刻转过身来对付程度冒,明军利用地形的优势,从容的发射火器,一阵鸟铳,三眼铳,一窝蜂,佛朗机等全部招呼上了。

    金国骑兵冲击高地,因为地形的关系,战斗力大损,一时冲不过去,便悻悻而退,明军的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在当天的夜里趁夜色突围,逃出了生天,回到了朝鲜境内。

    齐尔哈朗心有不甘,竟也带着兵马追到了朝鲜,却在山地遭遇程度冒的伏击,双方战斗,金国略有损失,于是便又退了回去。

    本章完

第141章 第二次大凌河之战六() 
“开炮!”

    “轰轰轰……”

    旅顺城,这里爆发了大规模的攻城会展。

    明军东江镇的两万军队,以旅顺坚城为主体,依托着在城外修筑的东鸡冠山,盘龙山,鞍子山碉堡炮台,死命防守,数次击退金国大军。

    “金军退啦,金兵退啦!”

    在一阵胜利的欢呼声中,金国军队呼呼啦啦退去了一片。

    金国的八旗军本就不擅长攻城战,又在人数上处于较大的劣势,明军防守完备,他们根本就讨不到什么便宜。

    代善看着退下来的大军,一脸的惆怅。

    金国在马背平原上是把好手,可攻城战一再败退,几轮下来,战斗丝毫没有取得进展,反而折损了好几百人的人马,实在是有伤了脸面。

    金国的八旗铁骑就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杀人是快如闪电,但拿他去劈砍坚硬的石块,它能不顿吗,这还得拿锤子才能管用。

    “王爷,旅顺有几座山堡炮台拱卫,实在是难打的紧,我看还是先拔出了这些钉子,再做对旅顺主城下手吧!”

    金国的大帐之中,有汉将这样建议,代善听了觉得十分的有理,便对那将领说:“那这事就让你去负责吧!”

    “啊?”汉将吃了一惊,他只是提个建议,可万万没有想到代善要拿他试石,这可是一个苦差事啊!

    “怎么,不愿意?”

    “没,没有。”汉将这么回应着,虽然他所说并非心中所讲,但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啊!

    前面因为攻城,女真八旗兵已经死了几百人了,代善是断不会再用女真人攻城的,这些人马是他们大金国的主心骨,可不能因此而折耗太多。

    第二日,金军汉营三千人,向着明军再盘龙山修筑的炮台发起了猛攻。

    盘龙山地势陡峭,堡垒又修筑在山壁之间,十分的易守难攻,有驻扎明军三百人于此,又有小炮大炮数十门,金军想要拿下来还真是不太容易。

    “冲。”

    别无办法,只有堆人推进了,在将领的一声令下,汉营的金军拿着蒙皮大盾,向着堡垒而去。

    “砰砰砰……”

    一进入到了明军的火器射程,他们就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排枪火铳,各类小炮大炮,通通的向金军阵中宣泄着无情的怒火,将他们杀死在山底脚下。

    金军虽然有皮盾棉甲的保护,但却只能防住弓箭而已,明军的火器穿透力十分之强,这些护具根本就抵挡不住,而且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这种效果就越是明显。

    “杀啊!”

    终于他们是冲到了山脚之下,与目标距离十分之近,抬眼便能望见盘龙山的碉堡炮台。

    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抬脚就能入到堡垒里面,在他们面前,还有陡峭的山体崖壁。

    众金兵伸手攀附,却发现光滑无比,原来是明军事先了油在上面,这下可难倒了大家。

    前面的金军始终攀不上去,后面的金军却不断涌来,崖壁之下,金军是越聚越多,这正好给了明军以机会。

    “轰轰轰……”几声巨响,明军扔下来了几颗震天雷,正中人群之中,席卷裹挟,钢珠弹打,几下子就扫死了一大片人。

    “跑啊!”

    在一阵一阵的震耳声中,金军感到了恐惧的存在,一下子便一哄而散,奔逃着向后方而去。

    代善在后面观察,脸都要气绿了,一个小小的堡垒都这么难打,这旅顺主城,还要怎么拿下来。

    “废物,废物,都是一群废物。”夜里,代善召集众将开会,说到了生气处时,他大发雷霆咆哮着。

    “王爷,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得赶紧想想攻城之法才是啊!”

    听到将领这么劝说,代善这才消了一些气,然后道:“那到底该如何?你们先拿出个法子。”

    这时大家都沉默了下来,仗打到这个份上,也实在没有什么好的主意了。

    “怎么了?,怎么都不说话了,难道都哑巴了不成?”

    见代善又要发火,跟随而来的金国和硕贝勒阿济格连忙说到:“王兄莫要恼了,我看这旅顺坚城,非得用大炮轰击才行,可如今我们这……”

    这话也只要身为宗亲的阿济格敢言了,因为前段时间代善就考虑到皇太极那边的形式,认为大凌河战斗正处于关键的时候,所以为了不干扰皇太极,严令军中提向皇太极请任何援助。

    但现在阿济格提出却少火炮,而金国的火炮全都被皇太极拉去打大凌河城了,他这么说,便是在暗示代善,向皇太极请援一些火炮部队。

    不像后世的传言那样,金国也是有火炮火器的,而且正是由于却乏,所以十分重视这一面,拜一些投降的明朝将领所赐,金国这些年的火器发展十分迅猛,不仅拥有缴获而来的火炮,铸造火炮的技术也是具备,连工艺复杂的红夷都会自己铸造。

    可他们的火炮也是有问题,那就是原材料的缺乏,以现在的视角看,金国坐拥东北的矿业产区,应该是原材料充足才是,但实际上,他们没有在东北开过矿场,一直到清兵如果以后也是,一方面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恐怕更多的因素是因为这里是他们的龙兴之地,可容不得别人动土。

    于是他们的原材料的主要来源,便只剩下那些发国难财的山西晋商们了,他们成为金国铁原料的主要供应者。

    但这样的供应毕竟有限,金国没有办法完成大规模的铸造,只有保持着有些的火器部队,这次攻打大凌河城,皇太极为了破艰,几乎把家底全都搬了去,以至于代善打旅顺时,根本就没有火炮可用。

    现在旅顺久久不能拿下,到底该不该向皇太极请援,让他匀一些火炮过来呢?代善一时也犯了难。

    “不好了,不好了……”突然,一阵帐外的大喝打断了代善的思绪,他抬头一望,进来的乃是他自己的一名亲卫。

    代善疑惑,问:“什么事,怎么这么慌慌张张的?”

    本章完

第142章 第二次大凌河之战七() 
那卫兵见到有这么高级将领在此,便也不敢再大声声张,跑到了代善那耳语了几句。

    代善听着卫兵说的,面部极度扭曲,渐渐地怒火中烧,一拳打在桌面之上。

    “可恶,这群南明贼,实在是可恶至极。”

    大家见到代善这么生气,也不禁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

    “礼亲王,何事惹的你这么生气?”

    代善望着众人,狠狠地叹了一口气。

    “我们囤积在老虎沟的粮草地,昨日遭到了明军的袭击,损失惨重,所屯粮食全都被他们一把火给烧了。”

    “什么?”这个消息可着实让大家震惊,这明军不一直被他们围困在城里嘛?什么时候又跑到他们后方去袭击老虎沟了。

    他们不知道,早在旅顺围城战开始之前,陈仁中就分出了四千的人马给张魁阳,让他领着这群人一直游移在海面之上,在金国开始围城之后,便择机登陆,袭击金军的后方补给线。

    虽然陈渊让他立足旅顺城防,但陈仁中并不打算就这么放弃了游击的战术,用小部分部队去袭扰地方薄弱环节,以达到最大的战果,这才是榆园军的擅长打法。

    现在金军的一大补给点被破,后勤供应不上,攻城进度必然会有所阻碍。

    “这可如何是好!”阿济格满心忧虑,“老虎沟可是我军最大的补给点,那里被毁,我们可是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现在盛京方面优先保证大凌河城那边的粮草供应,我们再想要补给可是难了,如果短时间内不能破城,那我们只有撤退了。”

    “撤退?”

    听到这个词,代善是满脸的不甘,自从他带军打仗以来,还从未遭遇过如此大败,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决不可能!

    “请援!”代善小声的说。

    “什么?”众将听到了意思,但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向大汗请援!”

    这次代善大声一吼,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十月底,有两则不好的消息传到了皇太极处,一则是代善进攻旅顺受挫,不得已请调一部分的火器部队前往支援,另一则是盛京辽阳方向出现了大股明军活动的迹象。

    这个时候,铁架山大战,金军取胜的消息并没有随盛京的军情赶来,皇太极不了解盛京方面的情况,只是知道盛京作为大金国的核心不容有失,于是便令多尔衮率正白旗赶回支援。

    而代善方面,为了围观后方之形势,他也抽了汉八旗李永芳部领着一部分火器部队前去旅顺支援。

    这么一调一抽,皇太极原本用于对付大凌河城的五万大军顿时就少了两万,加上在锦州方向负责阻击明援军的莽古尔泰的正蓝旗,也只有四万人马而已。

    而他们要对付的,将是陈渊从辽东各镇抽调而来的七万大军。

    十一月初,在得到大凌河城被围甚急的假消息,加之崇祯的不断催战,陈渊终于是要出兵与之金军决战了。

    明军大军之中,除了陈渊亲率的榆林军五千作为本阵意外,还有宣府总兵杨国柱之一万三千人,密云总兵唐通一万八千人,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一万人,宁远总兵刘良佐一万七千人,塔山总兵祖大弼七千人总共七万军队,号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去大凌河方向。

    陈渊深知,与金军相比,明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均为临时拼凑的人马,无论是他对各军的控制力还是各军部之间的契合度,都十分之低,所以陈渊并不敢轻敌冒进,带着大军一步一个脚印,紧紧贴合着前行。

    此时的明军之中,大多数都以步卒为主,原先的关宁铁骑,早在第一次大凌河之战中就已经全部败光了,少数临时拼凑的骑兵,陈渊将他们编在一起,全都交给了刘良佐使用,刘良佐的车营阵之法,是陈渊仰仗的奇术,他将宝压在了刘良佐身上,就是期望他能够发挥些作用。

    十一月九日,明军在白草山附近遭遇了金军莽古尔泰所率的正蓝旗大军,双方爆发大战,陈渊以刘良佐的车营为前盾,护卫着大军的正中,以杨国柱,唐通为左翼,吴三桂,祖大弼为右翼,而榆林军则作为后备兵员,处于阵后,随时准备支援各方向。

    “冲啊!”金军以厚甲骑兵冲击明军正中大阵,以轻旗袭扰左右两边,这是金军骑兵的标准打法。

    “杀啊!”重甲骑兵顶着无数的火枪弹丸冲锋,期间不断有骑手到了下去,但他们丝毫没有畏惧之感,勇猛的直向前冲锋,一路如风般的来到了车营阵面前。

    “杀手组上去。”

    随着指挥官在车阵之后的指挥,马上拿着长矛长刀,盾牌斧戟的杀手组上前替换了火枪手,站在大车之上对下面一阵捅杀,给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明军所使用的战车名为偏厢车,各车展开之后拼装在一起,高约一丈,如一段城墙一般,金军从远方冲来以后发现,根本就无法突破过去。

    他们在下面不断用弓箭还击,根本就对明军造成不了多大的伤害。

    “相两边散去。”

    金军指挥官及时地调整了战略,向车营阵的两端尽头奔去,哪里将是他们杀入车营阵的缺口。

    “驾,驾,驾!”

    金国的骑兵不断地抽打这马匹,马儿越跑越快,坐在上面的骑手们已经可以看到车营阵的缺口处了。

    突然,马声嘶鸣,车营阵两端的缺口突然窜出了一大队的骑兵,直向着他们杀来,他们被阻在了车营阵尽头,与对方的骑兵展开了惨烈的搏杀。

    这个时候,金军的骑兵基本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正好成了明军的活靶子,明军的火铳手又返了回来,不断射击着金军的阵营,为己方的骑兵提供支援。

    “砰砰砰砰”

    一阵阵的浓烟腾起,金军不断有人倒下。

    “杀啊!”这个时候车营的杀手组也出了来,与金军展开近距离的搏杀,几番下来,金军损失惨重,只得暂时撤退。

    本章完        

第143章 第二次大凌河之战八() 
此次小规模的接触战,明军获得小胜,在死伤不到二百人的情况下,斩首敌军七百余人,这在辽东战场,尤其是野战的情况之下,是前所未有的战损比。

    陈渊以为此次的军事胜利,完全要归功于刘良佐的车营阵,金军的绝大多数伤亡都是他们造成的。陈渊很是欣慰,也不枉费他砸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供给刘良佐训练。

    而金军那边,皇太极听得前方战报,气的头疼三天,鼻血血流不止,亲自领两黄旗本阵两万余众赶来支援。

    此时随军而来的汉臣范文程考虑到明军善守,如果只是金军进攻,而明军防守的情况之下对金军十分不利,于是便建议皇太极,放出虚假消息,让陈渊以为大凌河城被破在即,诱骗陈渊跟加积极主动的展开军事行动。

    皇太极照办,又让一部分最近刚刚归化,还没来的及剃发的汉人冒充大凌河突围军队,衣着明朝衣甲,向陈渊大军而去。

    在接受这些“溃逃”之军带来的消息后,陈渊果然中计,他救城心切,派送刘良佐的车营军改道先行前去大凌河城,而自己则带着大军去拖住皇太极的军队。

    十一月十五日,刘良佐受命出发,沿着白草山山间退出了这面的战场,而此时,皇太极也开始了对陈渊大军的攻击。

    陈渊没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