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果-第5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莫非就是老爷所说的人道盛世?总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感悟着内外两城,仿佛两重天一样的区别,这邱安的体内,丝丝缕缕的神力在脑海中汇聚,并逐渐沾染色彩,构建起奇妙意境。

    其中有文章、有兵锋、有朝堂、更有那纸醉金迷、烈火烹油之景。

    只是,这景象并未完全构建起来,邱安就已经来到了邱府跟前。

    与这内城的其他府邸相比。邱府无疑显得暗淡许多,这并非单纯指的建筑布局和雕饰,还有便是院中传出的光亮——

    这一条巷子中,住着的多数都是权贵,即便是夜晚,也一样是灯火通明,那光辉聚集起来,甚至将内城上方的夜色都驱散了不少。

    但这样聚集的光辉中,邱府却是那暗淡的一角,因为府中虽然不小。但只有四五间屋子传出光亮,这也是邱府人口不多的缘故。

    当邱安回到院中,便立刻马不停蹄的来到房。

    邱言的房,正是院中有限几个发出光亮的房屋之一。

    走进其中,就能看到邱言坐在座椅上,正伏案写着什么,在他面前的桌上,摞着一叠纸,每一张上面都写满了字。更隐隐散发着澎湃气息,那气息摩擦之间,甚至有化作闪电的趋势,只是被一股力量隔绝、笼罩。不会传递到房外面。

    邱安走进来之后,并未说话,只是立于屋中空地。

    约莫过了一刻钟的时间,邱言才将手中的笔放下。然后将刚刚就的那张纸拿起来,轻轻一吹。

    崩崩崩

    顿时,纸张上爆发出阵阵闪光。竟是思维的火花凝结成了实质,绽放光辉,在这光辉的照耀下,纸上的一枚枚方块字也清晰许多,那字里行间中似乎隐藏着某种奥理,有种难以琢磨的味道。

    不过,邱言并未在这方面耽误多长时间,抬手一压,就将这张纸放到了边上的纸堆上,稍微整理之后,抬眼去看邱安。

    “你可是有什么想问的?”

    邱安闻言,点头之后也不客气,像是一名求学的学生一样问道:“不知老爷何故要照料那几名道门弟子?就算不透过他们的手,那阴阳道与唐家之人,一样会从两字之中寻得人道之法,借鉴到神通之法上面,继而让邱学在仙道之中有所流传吧。”

    “这也是一念之动,我被他们的言语,勾起了过往的一点回忆,当初我也曾与人同行,那人算是世家子弟,但资质不行,被族中当做外围之人培养,后来为了族中嫡系血脉,不惜毁了自身根基,从那之后,在族中也算失势,但后来又有际遇,东山再起。”

    简单说了两句,邱言话锋一转:“除此之外,那五人中的一人,与我今后也有一点缘分,等日后我权势衰退之际,当有所用。”

    “原来是这样,”邱安点点头,而后又问,“只是老爷你试图知行之法在三道之中流传,不知用意何在?这源于人道的经义道理,便是流传到仙道之上,被人学去,多数也会改头换面,不留太多痕迹。”

    邱言面对询问,笑着回道:“这就关系到另外的尝试了,除了要聚集东华各方之力,使得大瑞境内的各个势力利益均沾,从而达成统一战线的基础,日后也好联合行事之外,我还有一点用意,就是要体会这人道上的另外一大关键之处。”

    “哦?”邱安听到这里,不由留心,“何处关键?老爷体查人道秩序变迁,就人道典籍,难道还不是人道的关键?”

    “这是当世关键,”邱言说话的时候,缓缓起身,“在世之时,留名当世,有所作为,然后受万人敬仰,体会气运沉浮,又或钻研经义,格物致知,领悟人道真谛,这只是人道的一个方面,而人道之重却不单纯只在眼前,还要有传承所在,正是不断的传承,前人后人各有所司,方能铸就这人道的精彩。”

    “传承?”听得此言,邱安先是皱眉,跟着恍然大悟。

    对面,邱言已经走了过来:“这传承的关键,其实在于载体,人若是死后想要封神,一大途径就是有万民传颂,这些民愿往往会将其人事迹给神格化、神圣化,而这些超凡的寄托汇聚过去,才能将一人生魂,生生推动到超凡层次,获得神灵之力,可人道传承则不同。”

    说话间,邱言转头看了一眼桌上的那叠纸张,继续道:“人道传承,记载在竹简上、本上,是真真切切有据可查的,更有那著作之人的署名,连青史上都要将之标注出来,容不得多少虚假,后人观之,也不可能无所顾忌的自行想象,所以这种传承中,秉承着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内容,其中或许隐藏某种力量,正是我需要探查清楚的。”

    邱安先是点头,跟着摇头道:“可是,老爷如今大好前程,就算不算其他,也不至于为了探究此事,安排后事吧?”

    “邱安你误会了,”邱言也摇起头来,“我只是有这个想法,并试着布局,所求的不是眼前立刻施行,而是为百年身后之事计,至于眼下,这人道还有许多部分没有参悟完善,至少我如今这朝廷重臣的身份,其价值还未榨取干净,又岂能轻易离去?再说了,这因果也还未真正厘清,尚需几十年时间……”

    这样说着,邱言将灯火吹熄,然后推门出去。

    月光洒落下来,照亮前路。

    邱安迈步跟上,口中则道:“我听说老爷你在朝中的政敌,最近有些不择手段了,似乎是想要从私德方面攻讦老爷你,甚至不惜炮烙冤案,想要加以诬告。”

    “权势斗争,从来都不干净,更何况如今天罡地煞等杂乱气运渐被平定,早就没了让他们浑水摸鱼的机会,而我最近也正式接过了变法之旗,要从兵制改革,迈向财政改良,动了不少人的饭碗,他们岂能不急?”

    邱言脸上笑容渐渐收敛:“何况,知行之道的传播,也威胁了不少人的利益,只是碍于约定,他们不能直接出手,自然要借刀杀人,从其他方面阻止学术传播。”

    邱安恍然道:“原来如此,若是让人败坏了老爷你的私德,然后再将那逻辑弄乱,将学术成就和个人道德画上等号,让这世人觉得两者乃是一回事,一损俱损,这样就可以移花接木,避重就轻,即便学术上不是老爷你的对手,也可以靠着混淆视听,来达成所愿。”

    “话是如此,但既然为学,就不能将之束之高阁,必然要贯彻到日常的行为里面,所以两者有所联系,并不是可以引导逻辑上的联系……”

    邱言说着说着,停下了脚步。

    “只不过,判断事情的好坏,需要的是参照物,一人救人,一人害人,让旁人观之,能很清楚的给予评价,这就是参照,而人道发展到如今,已经不需要具体的参照物了,世间本就存在着诸多标准、准绳,那些人要做的,其实是混淆了逻辑,然后玩弄标准,针对不同的事,运用不同的准绳罢了,其实这些事情,早有先兆,只是如今皇上病危,少了制约,才会露头。”

    “那些人掌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是传承多年,根深叶茂,真要是如此行事,老爷要如何应对?”

    邱言便道:“无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话落,抬手一抓,那月光洒落下来,在一股文思的带动下,在邱言的身前形成了一片江山社稷的虚影,其人之手捧着这片虚影,就像是执掌着乾坤。

    “皇帝病重,政敌蠢蠢欲动,看似危险,但也是我正式踏上人臣巅峰的钥匙,执掌王朝社稷,体悟气运长龙,正当其时”(。。)

    ps:nbsp;感谢“陈林男”、“熊猫number1”投出的月票

    :

第一千九十八章 密室暗谋邱() 
几乎是在同时一见,于京城内城的另外一边,一座古朴的府邸中,灯火通明,赫然是有人在摆开宴席,席间之人个个气势不凡,一看就都是大权在握的大臣。 +顶+点+小说 。23wX。

    只不过,如今皇帝病重,虽然宫中并不宣扬,可这样的消息早就传的满城风雨,大臣们各自都有打算,但在表面上,还是要顾忌一些的,越是位高权重之人,摆宴的时候,更不会铺张浪费,往往还要打着汇聚一起,给皇帝祈福的幌子。

    此处正是如此,这摆宴的,乃是新近上任的吏部尚顾引。

    吏部执掌官员升迁、考核,其职权之重,对于百官而言难以言喻,甚至有时会被称为天官,因为能够决定官场前程。

    所以,历任吏部尚上任,都难免接到其余大臣的拜帖,要过来与他相贺,在这大瑞朝几乎成了定制,就算是皇帝病重,此事也没有多少更改。

    是以这顾引也是依循旧例,在府中摆开家宴,招待了些许大臣。

    当然,这样做依旧还是有风险的,毕竟是皇帝病重之时,只是这顾引之所以铤而走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顾府的宴席其实是一场障眼法,是为了混淆皇家耳目,掩盖真正的用意。

    和这个用意比起来,就算是被皇城司的探子借机生事,也算不得什么了。

    不过,人在官场,岂能不知趋势,如今皇帝病重,而朝廷新任了吏部尚,就算顾引有一点错误,在这个时候,也是不能真的将他如何拿办的,因为这将影响到朝廷政局的稳定。

    正因明白这些,顾府的这场宴席。可以说是有恃无恐。

    而宴席真正的主角,如今并非在那席间,而是在顾府深处。

    “这个邱言,越发骄横了,长此以往,那还得了?”

    府中,正有人拍桌起身,愤而谈及邱言。

    这是间颇为封闭的房间,墙壁四周密不透风,屋中坐着七八人。说话的那人相貌清瘦,身上有着一股凛然之气,像是戏文中的那些精明强干的忠臣一样,说话的时候铿锵有力,而从他口中蹦出的名字,一旦配上恶狠狠的语气,天生就给人一种奸佞之臣的味道。

    只不过,此时被这人提到的,乃是邱言。

    见到其人这幅模样。就有一名年约四旬,面容英俊的男子说道:“蔡相何必这般激动,他邱慎之如今是仗着皇上与太子对他的看重,才敢在朝堂上为所欲为。甚至不将我等老臣放在眼中,可说句诛心的话,所谓主少国疑,当今圣上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而太子年幼,这偌大江山岂能经得起折腾?到时自然是要请皇后与太后垂帘听政的……”

    此人正是新任吏部尚顾引,其人也是世家出身。其父在先皇之时也曾官至吏部尚,只差一步就可入得政事堂,但却因一次地方叛乱,处置不当,失了机会,从此仕途止步。

    如今他的儿子卷土重来,又岂会满足于吏部尚一职?

    至于被顾引劝慰的,则是当朝宰辅之一,分管御史台的蔡阙,如今都称呼其人为蔡相,此人入了政事堂后,精气神越发充沛,连带着人的面相都有了些许变化,加上从前执掌御史台时养出的一身正气,说出的话每每掷地有声。

    至于他话中的含义,在场的几人也都心中有数,甚至将之视为日后的倚仗,打算借此翻身,将邱言绊倒。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场的几人,除了吏部尚顾引和宰辅蔡阙,还有另外一名宰辅许应一,余下两三人,同样也是朝中众臣,位列六部九卿,结合在一起的力量,可谓权倾一时。

    这样的人轻易聚集在一起,皇城司等皇家耳目,岂能放心?就算是国法,都不会轻易允许。

    只能借着这样迎来送往的宴会做幌子,然后秘于一室交谈,但时间不能长。

    今日他们齐聚一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剑指邱言。

    这话说来有些奇怪,按理说这样一个组合,权倾天下不说,更是掌管方方面面,而邱言只是一个兵部尚,纵然在天下而言也是位高权重,但放在整个朝堂上,所占的权势比例并不大,何故会引得众人对他这般郑重对待?

    原因就在于邱言回京之后,所做的诸多事情,从军务入手,先是开辟新的三大营新军,然后调动自己在蜀地剑南培养的嫡系人手,以新政为名,不断扩张影响力。

    这事本也好办,只要多上几个折子,搞出朝中群情激奋的样子,纵然皇帝在还阳后性子坚定,有着自己的主见,有心要护着邱言,可也要考虑日货朝堂的稳定和江山的安稳,不得不有所妥协。

    可偏偏国境不宁,那北疆几大部族的反复也还算了,连齐鲁、河北等地的匪患也是风风火火的兴起,正好给了邱言机会——

    这大臣的奏章能让皇帝妥协,却不可能让反贼伏诛,关键时刻,终究还是要出兵的,如此也就给了邱言持续掌权的机会。

    一来一回,邱言威势日隆,再加上其人本就有皇帝特许,能入政事堂议事,更有一个定国侯的爵位在那支撑位格,论权势一点都不比宰执差,一旦真正得名,立刻就能压下其他宰执。

    这样的威胁,许应一等人早就有所警觉,出于维护自身权势的政|治本能,也是为了将邱言这样的人物罗并加以利用,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许应一等人运用了种种方法,想要将邱言的上升势头止住。

    双方就像是对弈一般,你来我往,其中所隐藏的凶险,丝毫也不比明刀明枪的厮杀来的少。

    但掌握了诸多势力和人脉许应一等人,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占据了上风,但随后邱言却后手频发,连许应一等人内部的人员,都早有被渗透之人,在关键时刻反水,使得诸多努力功亏一篑,更是让许应一等人的利益集团陷入劣势,被邱言掌握了诸多可以称为谋反的罪证,从而被拿捏住了七寸,不得不时时妥协。

    但这种被忍让,终究还是有着极限的,许应一等人也一直在等待着反击的机会。

    锤炼听证,无疑就是他们的机会。

    皇帝护持邱言,对世家也很是警惕,早就被许应一等早就意识到了,但总不能将之推翻,可下一代皇帝对邱言表现的善意,则更让他们担忧,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们买通了太子身边的太监,更是对教授太子的老师施加影响,为的就是日后方便行事。

    但现在这条路眼看也有变化,于是他们的目标就转而集中到了后宫上面。

    和皇帝、太子不同,后宫在大瑞是很难干政的,但若是太子年幼,垂帘听政的事情也曾发生,毕竟这项传统,可以直接追溯到中古列国时期。

    正因为年代久远,所以早有定制,大瑞太祖当年虽总结前朝教训,对此很是警惕,但日后发展不以人之意志为转移,主少国疑之时,朝堂若无人坐镇,总归是难以安稳的。

    说到底,这锤炼之人其实就是朝廷上的百官,推举出来的招牌,让他们的政策师出有名,占据大义。

    但即便如此,这一切依旧还要等待当今皇帝真正归天之后,才能施行起来。

    按理说,那皇后、太后未必都是大户人家出身,多数都是清白人家的女儿,但只要成了皇后,位格提升,自然能够聚势,生生将自家的位格推动上去,最终踏上世家行列。

    所以,太后、皇后几乎是世家大族的天然盟友,利益相关。

    许应一听着众人说及邱言的嚣张行径,也是心有戚戚焉,最后道:“这邱言不光在朝堂上为所欲为,还想要争夺人道学说的正统,未免太过不知天高地厚了,下面的人已经查明,他当年在未中举人之前,也有污点可以借用,而后迁居左渠村等地,似乎和妖魔还有勾结,只要这一点坐实了,就可作为突破口。”

    “不错,这也不是构陷他,而是用事实去批驳他而且,这些小事也不可能真的绊倒他,但却是一个开始”蔡阙也点点头。

    “另外,”许应一沉吟了一下,终于还是说了出来,“我听太后的意思,是有心让一位王爷来监国的,这件事我们也可以商谈一番,毕竟太子太过年幼,而太后、皇后对治国终究不甚熟悉……”

    这话一说,房间里的气氛登时变化。

    太后、皇后锤炼与亲王监国在性质上截然不同,前者只是暂时为之,而后者因为血脉关系,很容易引发后续的连锁反应,一直以来都被群臣所警惕。

    只是今日不同往日,新党的崛起、邱言的出现,逼得世家大族的利益不断受损,这种时候,他们的首要任务变成了维护自家的利益,大瑞的安稳反倒要放到后面。

    “这事,还是从长计议吧。”顾引眉头一皱,“这次晚宴时间不宜过长,与会中人必有皇家耳目,离席太久,太着痕迹。”

    许应一深深看了顾引一眼,然后点头道:“也好,先说到这,接下来诸位便各自把握吧,务求一击致命”(。。)

    ps:nbsp;感谢“月林£梦醒”的打赏

    感谢“清宵冷月”、“加起来十一”、“翱翔于天际的苍蝇”、“童子轩”、“冰芯奶茶”、“zhihong2011”、“无痕之神”、“只若初见2014”、“切丝特”投出的月票

    :

第一千九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