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果-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马彬也不坚持,在一名仆从的搀扶下,缓缓起身,离了大堂。

    看着其人远去的背影,邱言心里闪过一道念头。

    “不知这马三爷的身子是怎么回事,我用眼观气,看不出其人有体虚之感,只是从面色上能判断出骨骼和气血不佳。”

    邱言还在想着,旁边就有人招呼,请他移步后院。

    后院一间待客用的大厅里,酒席已经布置好了,满满当当一桌,热腾腾的,一行人来了,直接落座。

    此时,没了马家三爷压阵,这一桌子的马家子弟在情绪上就有了些许变化,不再压抑内心,如此一来,他们对待邱言的态度,就都表露出来——

    虽然表面上都客客气气的,可细细感受之下,还是能从言语和细微处感受出端倪,其中有些是真心结交,有些则是例行公事,同样,马宛和身旁的一人,对邱言的敌意,也瞒不过他。

    “看来,和马宛的事,到底还是留下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抹平的,不过,也不用担心,等明年会试结束,有了更高的功名,这些琐事自然迎刃而解。”

    邱言能来马府,是给马阳面子,他这一身,只为体验人道,对功名利禄并无太多追求,无欲则刚,当然不用顾忌太多。

    心里这样想着,邱言并未表现出来,而是神色如常的饮酒,那马守坐在他的旁边,频频敬酒,接着又与邱言谈经论理,显得很是投缘。

    “邱兄,那日天理论道,我并不在此,事后听人叙述,才知此事,一直引为憾事,邱兄你对天理人欲的看法,给我很大的启发……”

    酒过三巡,门外突然走进来一人。

    这人来的突兀,未经仆从通报,贸然闯入,显得失礼,可诸多马家子弟在见到来人之后,却是放下杯箸,一个个从位上起身,虽未行礼,但眼中都流露出尊敬之色。

    马守在起身时,拉了邱言的衣袖,后者顿时明了其意。

    “这人是谁?竟让马家子弟有这般反应?”邱言顺势起身,朝来人看去,心中满是疑惑,隐隐感到与自身有所牵连。

    来人身材高大,看上去约莫四十岁左右,穿着蓝色直裰,浑身流露锋利气息,好像一柄出鞘利剑。

    “郑先生。”作为长孙的马宇走出来,出声询问。

    那郑先生点点头,目光一扫,那视线锐利如剑,停在邱言身上:“这位就是邱公子吧?我这次来,是要请他前往春秋书院的,书老要见他。”

    “什么?书老要见邱言?”

    听了这话,诸人脸上多少都有异色。

    邱言皱起眉头,对方能认出他,这并不奇怪,看刚才的反应,这郑先生明显和马家关系匪浅,认得诸多马家子弟,一一排除,也能猜出自己身份,只是对方口中的春秋书院,却让他感到疑惑。

    “春秋书院在东都颇有名气,存在时间不短,听说连马老相国年轻时,都曾在里面求学,可为何会来找我?我与此书院从未有过接触。”

    正在邱言疑惑之际,那郑先生走了过来,口中则道:“邱公子此来东都,应是为了杏坛论道,书老请你过去,正与此有关!”

    ps:

    感谢“飞雪玄狐”投出的评价票!

第林三百零六章 提前入士林?() 
春秋书院。

    这座书院历史悠久,相传前朝还未建立的时候,这座书院就已经存在了,当年也曾大儒云集。

    和理宗书院一样,也是位于城郊,占据了好大一块土地。

    不过,和新兴书院不同的是,这春秋书院的周围,并没有太多的学术氛围,反而聚集了好些民众,这些人住在砖瓦房里面,在此繁衍生息,书院外围,更有连绵良田,田间地头,有农夫耕作。

    乍一看,还以为是一处庄园。

    走到春秋书院的围子边上,邱言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那一名名农民身上,不时遥望农田——

    之前在马府的时候,那位郑先生不告而入,见了邱言后,告之春秋书院有请。

    得知此事,邱言没有继续留席,而是在郑先生的带领和马守的陪同下,出了东都,来到了此处。

    走在旁边的马守一到此处,就开始介绍起来:“这里的地都是书院所有,租给这些人耕种,每年只需上缴四成收成,余下的都留给他们自己,春秋书院历史悠久,是太史公的传承,太祖定鼎天下时,为招揽贤达,给予了许多赏赐,书院周围的土地,就是那时候赐下来的。”

    他这位理宗书院的门生,对春秋书院却格外熟悉,而且话里话外给邱言的感觉,反而像是春秋书院的门生。

    “原来是这样。”邱言点点头道。

    农民辛苦一年,最后却要交出四成收成。近乎一半,如果是在邱言前世,几乎不可想象,但在这个世界。土地都是地主的,在其中劳作的都是佃户,在他们的观念里,自己在别人的地头帮别人种地,别人拿走大头那是天经地义,给自己留下来的,就是劳作的酬薪,要是留得多,就被看成赏赐。

    其实,所谓佃户。家中可能也有薄田。不过一来是田地少。二来又可能比较分散,不适宜劳作,这第三。则是家里人口众多,靠着一点薄田养活不了,才不得不出来给地主家种地,以此贴补家用,艰难度日。

    听了邱言的话,马守笑道:“这也是春秋书院蒙太祖厚待,不受赋税,不用纳粮,才能给佃农这些优待。”

    邱言闻言,还是无声的点头。

    上缴四成都被说成优待。这并不令他惊奇,要知道,在剑南道,有很多绅士和大地主家,最少也要收上七成八成,只给佃农留下两三成的口粮。

    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人,没有按劳分配的概念,另一方面,则是收上去的粮租里面,有一部分要作为赋税,上缴给朝廷,为了分摊和弥补这部分损失,赋税的部分,自然会被转嫁到种地的农民身上。

    而且,邱言这一路北来,也曾见过卸磨杀驴的,那可是一丁点都不留下,逼得佃农家破人亡,反正对握有土地的人来说,怎么都不愁没人耕种,就算逼死今年的佃农,来年还是有人抢着来做。

    “这个时代,确实有许多东西值得去做,不过,我现在只是一名举子,只能体验人道,而且神道方面也没彻底稳定下来,暂时还不能下手……”

    在邱言思索之时,那郑先生带着两人走进了书院围子。

    一进其中,邱言这才察觉到盘踞其中的文思之气,和理宗书院不同,这春秋书院的文思,显得更加内敛、厚重。

    沿途,分布着一间间如农家屋舍般的房屋,邱言从里面捕捉到了一点历史气息。

    有的屋子里正传出朗朗书声,也有的屋门前,有三两学子席地而坐,或读书,或交谈,甚至还有人在屋前整理了一下片菜园,正在洒水施肥。

    “和理宗书院比起来,这里的气氛要轻松许多,多了一丝从容。”

    邱言开始在心里比较起两座书院的异同。

    旁边,马守还在说着,介绍着春秋书院利用周围土地,试验井田制的事情,这春秋书院传闻是太史公的传承,自然偏重史家,崇尚上古的三代之治,推崇井田,既然有自己的土地,当然会以此试验。

    “看来,这春秋书院虽然现在的名声不如理宗,但心也不小,如今试验井田,肯定是想日后推行天下。”

    邱言正想着,就听马守话锋一转,谈到了朝廷即将出台的新法——

    “耕者有其田才是正道,井田为本,可保永固,可惜很多人看不透这点,如今,朝廷即将布行常平法,以常平仓、广惠仓的钱谷作本,贷放给农人,到期则以银钱偿还,再征以利息,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与民争利了。”

    马守一边说,还一边摇头:“那位黑面相公太过想当然了,他以为制定法规,世事就能如愿,却不知施行时多有掣肘,而且挪用常平光广惠仓,不为急务……”

    随后,这马守数落了不少新法的不是,看似抱怨,但落在邱言耳中,他却若有所思。

    “马守这是在试探我呢,看来他的政治主张已经很明确了。”

    尽管清楚对方目的,但邱言却没有发表太多意见,以对新法不甚了解为由,避而不谈。

    马守倒也没有怀疑,这些政策性的东西,普通的学子虽然关注,却不会了解太多,这个时代可没有多少信息手段,能让寻常学子全方位的了解自己的国家。

    两人还在说着,走在前面的郑先生却突然停下步子,随后他转过身来,视线落在邱言身上:“已经到了,邱公子,你自己进去即可。”

    “哦?这里是……”

    听了这话,邱言停下口中话语,目光一转,视线越过郑先生,落在其人身后。

    这是一座阁楼,外表略显破旧,但在邱言的感知中,却能从中捕捉到一股不同寻常的意境。

    马守看了一眼阁楼,然后说道:“,是书院的藏书馆,里面收藏的书籍种类繁多,更有不少孤本和古籍文献。”

第三百零七章 魂不过三() 
“提前入士林?”

    邱言眼神微动,他当然能听出来,这个“士林”,指的当然不是现实的士林清流,而是杏坛论道、魂入士林!

    老人还是笑着道:“不错,提前进入士林。这杏坛论道、魂入士林么,整个大瑞,甚至连境外的书院都要参与,到时那么多人一同进去,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中困难,老朽不说,你应该也能猜得出来。”

    “老先生应该就是书老吧,”邱言接过话头,直接问道,“老先生能看出邱某心火,想来也不是平凡之辈,但这提前进入士林之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老人也就是书老,听了此语,却只是看着邱言,未直接答话。

    顿时,邱言感到身上一凉,有种被人窥伺的感觉,心中一动,心火跳动,分出意念包裹自身,然后开口道:“还请老先生将事情说清楚,如若不然,邱某自当告辞。”

    书老收回目光,这才道:“这事在书院中不算机密,所谓杏坛论道,其实是姬家借着祖宗余萌,开辟出一条稳定通道罢了,算不得什么大事,想要入士林,并非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哦?晚辈洗耳恭听。”听到老人有了详细述说的意思,邱言也不客气,在言语争取主动。

    “你这小辈,有些意思,”书老又是咧嘴一笑,继续道,“你可曾听说,古时有人突然开窍。学识大进,又或突然迷失心智,成为书痴?”

    他突然提出这个看似无关的问题,邱言一想。顿时明了,试探着问道:“老先生的意思,莫非是说,曾有人在无意间魂入士林?”

    书老笑着道:“你这说法半对半错,有些人是入了士林,有些么,只是前世宿慧觉醒了罢了。”

    “前世宿慧?”邱言眯起眼睛,“宿慧如何能瞒过孟婆?”

    所谓宿慧,从字面上看,就是睡着了的智慧。但智慧和学识很难凭空而生。所以这个睡着的宿慧。其实是指的上一世的记忆,复苏过来。

    想到这,邱言心里闪过郑云身影。那郑云是他好友之子,也算是他的弟子,生而知之,有点宿慧的味道,但还需要打稳基础,这次游学,邱言并未将之带在身边。

    另一方面,邱言的神灵身曾在冥土见过忘川河与黄泉路,知道前世记忆,会在投胎前。汇聚在孟婆的碗里,被散入河中,点滴不存,想要留下来并不容易。

    “你一个读书人,不只有性修神魂,对孟婆都有所了解,”那书老脸上露出些许诧异,“不过,这些事与此无关,老朽说这些,是想告诉你,要入士林,并非只有一种法子,甚至没有圣贤纸和圣贤堂,依旧有可能进入其中,不过这种可能微乎其微,几千年来也是寥寥。”

    “既然如此,老先生为何提起此事?”邱言当然不会认为,自己能赶上这种几率,更不觉得面前老人有这个本事,直接将自己送入士林,况且,对方的目的,他也还没把握住。

    “这士林和杏坛论道其实是两回事,只不过姬家刻意混淆,弄得好像是一回事一样。”书老说着,缓缓起身,“并非只有杏坛论道才能入士林,只要能文动圣贤,震撼泥塑,一样可以为之。”

    听到这番话,邱言回忆起姬筝所说话语,最后问道:“即便如此,想来也不容易,老先生为何认为邱某之文,能震撼泥塑?”

    “因为你的文心。自辟一道,这样的文心,定然可以震动圣贤泥塑,”说着说着,他颤颤巍巍的绕过书桌,边走边道:“老朽也不绕圈子了,你未入书院,定有自己考量,老朽可允你不需拜入春秋书院,就通过春秋圣贤堂,前往士林。”

    “邱某多谢先生美意,但还请说明真意。”邱言知道重头戏来了,他面前的这位书老,明显在春秋书院有不凡身份,不可能无缘无故说出这些话,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

    果然,就听那书老道:“老朽若说别无所求,只想帮助于你,连老朽自己都不会信的,想来你心里也不会踏实,那就直说了吧,老朽助你前往士林,希望你在其中,能帮我从里面取一样东西出来。”

    “取一样东西?”邱言越发疑惑,“不瞒老先生,我虽未入过士林,甚至连了解都有限,但也知道魂入其中,难以驭物,即便能驭,也不见得能带出来,更何况,春秋书院人才济济,这次论道定有不少人能前往,何必让我这个外人出面?”

    他这话有两层含义,除了字面含义外,还有一层撇清干系的意思,也是在委婉拒绝。

    那书老听了,摇头一笑:“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老朽想让你去的地方,只有文辟一道之人才能步入,而且你去了那里,好处无穷,回来之后,区区会试,更是不在话下。”

    “哦?这文辟一道的大概意思,邱某能够理解,”邱言却皱起眉来,“不过,春秋书院传承连绵,也有这样的人物,为何不让他们出手?”说这话的时候,邱言的心里闪过了马阳的身影。

    书老闻之,摇头道:“不要以为士林是个任人予取予求的地方,里面也有凶险,魂入其中,就要沾染气息,进入的次数一多,就有可能再也无法出来,所以一个人能入里面的次数是有限的,不能超出自身魂儿的极限,一般来说,每个人有不到三次机会!”

    他抬头看了邱言一眼:“能文心辟道的人,又有几个会不入士林,神游一番?我春秋书院虽有这样的人物,可那人却无法再入士林了。”

    “多谢老先生赐教。”邱言由衷说道,这老人的话中,透露出的信息可不少,让邱言对士林有了大致印象,甚至比起那姬筝的介绍,更为有用。

    “这些事情不算隐秘,以你的文心,只要加入一家书院,立刻就能得知,”书老摆摆手,“如何?可有决定?”

    邱言摇头道:“仓促之间,无法决定,还需细细斟酌。”

    “这也对,”书老点点头,抬起枯瘦的手掌,“不过,老朽观你气运,或盛或衰,变幻不定,但却有跃龙门之势,可见这士林是必定去的,既然如此,那老朽先厚颜求助。”

    话说完,此老手中突然闪过一道黄光,就见一张洁白纸张出现在手中,纸面洁白,充满了任性,但只有巴掌大小。

    “这是……”见了这纸,邱言瞳孔一缩,从里面捕捉到一股纯粹、空白的精神波动,“圣贤纸?”

    在他动念的同时,书老从身上摸出了一个锦囊,将手中的纸放了进去。

    兹啦。

    一拉绳子,锦囊被紧紧箍住,接着此老抬手递了过去。

    “老先生,您这是?”

    看着面前锦囊,邱言并未伸手去接,那姬筝以报恩为理赠送的圣贤纸,邱言尚且未收,此时自然也不会贸然接下。

    书老见状笑道:“不要误会,老朽这可不是赠你圣贤纸,而是有求于你,你拿着这个锦囊,日后若是进入士林,恰逢其会的碰到,锦囊自会显露,让你明白其中真意。”

    见邱言还不接,书老又道:“不要担心老朽使诈,圣贤纸非比寻常,你可入春秋书院的圣贤堂验证真伪,圣贤泥塑前,诸邪辟易,可见端倪。更何况,你和阳儿有旧,听说还有师生之谊,他当年也曾随老朽学史,算起来,你我也不是外人,老朽如何会害你?”

    这“阳儿”一名,让邱言愣了一下,随后回过神来,心头一跳,知道对方指的是马阳。

    “马老相国年岁不小,但在此老口中,却好像子侄,不知此人年岁几何?”

    对方已经说到了这一步,也挑明和马阳的关系,于情于理,邱言都不好继续拒绝了,所以他只好接过锦囊。

    “如此,老朽就安心了,待你想入士林时,可直入春秋书院的圣贤堂,以文心为墨,写下开辟之道,所需圣贤纸,书院自会奉上。”

    做完这些,邱言见话说得差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